陆老头11
单从影响因子来看,AM 25+是最高的,其次是JACS 14+,然后是Small今年刚上10。 但是个人感觉,无论权威性、受众范围、投稿难度,JACS都比AM好一些。AM偏材料,对材料的新颖性要求比较高。Small相对来说就比较水了,投AM被拒,而编辑又觉得文章还有救的话,会劝作者投Small。
影响因子是期刊所有文章的被引次数,与期刊文章数的比值,具体算法复杂一些。通常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越好,但是例外也有很多。一些经典老牌杂志,影响因子一直不高,但是非常权威,各个领域都有这样的杂志。
杂志分区有中科院分区,有JCR分区,都是将所有期刊按研究领域分成一二三四区,分区方法有些差别。比如Nature Communication,中科院分区是二区,JCR分区是一区。
相对来说,在化学、材料圈子里,对于一部分学科来说AM认可度稍低于jacs和angew,但不影响他们同属一档~
下一档基本是Nano letters,AFM,AEM,ACS Nano之类的~这个排序是我眼中的地位,尽管AEM影响因子四者中最高,但是因为是做能源的,还是新刊,所以他的影响因子主要还是领域加成和出版社运作的结果。
就业界地位来说,一般没有前面两个高~其实个人觉得NL和AFM都没能比前面低出一档,大概也就是半档的样子。
玉皇小帝
有些sci论文看起来很好投稿,但实际上对于稿件的要求极其高,如果论文质量不高极有可能被拒稿,如果不想论文被拒稿,要对期刊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要怎么判断sci期刊究竟好不好投稿呢?有些期刊只是看起来很好投稿,但实际上并不容易。sci论文的发表本来很困难,论文可能会在审核的任何一个环节被拒稿。所以在投稿之前要吸取他人的发表经验,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己发表论文。其实论文的录用率,与论文内容质量是直接相关的,不同的期刊对投稿论文的要求不同,作者应该按照目标期刊的投稿格式要求将论文修改完成后再进行投稿。sci期刊好不好投要根据它所在的分区来判断,想要知道sci论文处在什么分区需要通过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判断。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说明影响力越大,对论文要求也越高,投稿难度也越大。除此之外,大家在选择期刊时,判断期刊好不好投,除了影响因子外,还要考虑投稿的作者多不多。如果一个期刊影响因子低,而投稿人多。投稿难度也很大,毕竟稿件数量多,相同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投稿成功率相对来说就小了。所以,在选前时除了选择影响因子较的期刊还,还要考虑期刊的投稿人数。
minozjessica
1投稿命中率(非官网数据):26.67%2国人发文占比2020年该期刊国人发文占比为 57.84%(177/306)3接收文章类型绝大部分收录论著,也接收少量其它类型文章4偏重方向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化学成分5投稿经验该期刊为ADV MATER 在该细分领域可能是国际一流杂志,但是国内关注少,新材料/方法,新性质,新应用,这几新是这个杂志关注的。如果一个工作能占其中两新,就有机会冲击AM了,能占全就很保险了。文章写作方面,感觉要集中突出强的创新点,除了作者的部分彩图要求之外,期刊是免费的,同时期刊鼓励将作者按照贡献进行说明。
1投稿命中率(非官网数据):26.67%2国人发文占比2020年该期刊国人发文占比为 57.84%(177/306)3接收文章类型绝大部分收录论著,也接收少量其
am审稿大概需要三个月。 am审稿要将论文给不同的审稿人,得到不同的意见后进行修改。 am指《先进材料》杂志,《先进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学
有些sci论文看起来很好投稿,但实际上对于稿件的要求极其高,如果论文质量不高极有可能被拒稿,如果不想论文被拒稿,要对期刊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要怎么判断sci期刊
2周之内编辑会做出决定的,2周后无消息一般就是送审了。但是投稿系统里一直会显示under consideration。
最近才发过一篇Angew的过来强答一下。总得感觉就是作为一个腿部挂件,导师对整个工作的影响远大于我个人努力。 而且影响因子评价中总文章数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