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3

杜拉拉candy
首页 > 论文发表 > 冈村均发表的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陆是吃货

已采纳

概述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生物钟研究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相差l℃多。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矮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不仅如此,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 12个生物钟基因: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 与此同时,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 近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 研究表明人类生物钟一天慢18分 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日本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更明显,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小时至26小时,而植物是从22到28小时。 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以鸟儿为例,如果它严格按照时钟作息的话,那么当它每天早上醒来觅食时会发现,树上的虫子已经被先飞入林的鸟儿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严格守时的生物会面临最大的竞争压力,最终趋于灭亡。 但是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让我们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说,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 研究者用计算机做了一个模拟生物钟进化的实验。实验证明,那些对竞争最有利的生物钟周期的确是接近24小时,但又不是特别接近。 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 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生物钟,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 这位科学家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他还发现,子钟和母钟连动,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据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结构与机制大致相同。 生物钟调整 在冬季,人们的食欲多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这是由于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冬季是减轻体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时机。此时,肥胖者晚餐应少吃,并安排得清淡一些。由于晚间人体摄入的营养素易转化成脂肪而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如果晚餐丰盛则易引起血脂升高,并易沉积于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 妇女在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马铃薯、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此外,冬季进补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来,有可能多长出赘肉,会给原来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冬天应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打球等,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高考考生如何调整生物钟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备考,很多考生形成了晚睡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到了上午10∶00左右还懒洋洋的,兴奋不起来。如果到了高考时还是处于这种生理状态,就很不利,应该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人的生物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生理反映。要想调整到最佳状态,应该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就着手进行。高考的第一场考试一般在上午9∶00开始。考生要想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适度的兴奋状态,就要完全按照高考期间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钟调整过来。 第一步是把晚睡的习惯改掉,第二天早上也不能睡懒觉。具体地说就是每天晚上一定要在22∶00以前入睡,第二天早上要在6∶00~6∶30左右起床。起床洗漱完毕后,活动一下身体,看几页复习资料,7∶30左右再吃早餐。这样到9∶00左右整个人已经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为适应考试,考生在9∶00~11∶00之间可以自己找一些卷子试着做一做。这样既能进行一下复习,又能体会适度紧张的感觉。 午饭后,考生也要按高考的需要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进行复习。从而使自己在每一场考试的时间里都处于适度的兴奋中。 根据生物钟原理安排作息 如何根据生物钟原理安排醒睡节律及工作学习? 最近,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在时间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研究人员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人体生物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进展。研究表明:人们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个时间醒来,这有助于调整体内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时间生物学为那些即不属于早起的“百灵鸟型”,又不属于晚睡的“猫头鹰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蒙克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带来某些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物学上的变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到晚年时会变成“百灵鸟型”。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目前,对人体的生物节律研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卫生保健,保障安全生产,指导人们生活等方面。所以当了解了自己的生物节律后,就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节律的高潮期,获取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成绩。在低潮期适当调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适应能力,减少生物节律的不良影响。可见,人们能够认识,利用人体生物节律,但不宜随意打乱生物节律。 改变入睡和起床时间会影响人的情绪吗? 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情绪好坏不仅受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而且还与是否按生物节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很大关系。 据《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报道,美国波士顿和英国曼彻斯特的两个研究小组对生物钟、睡眠和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体生物钟能决定人在一天内哪几个小时心情好。如果在人体生物钟仍处在睡眠阶段起床,即使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仍然会感觉情绪不好;而即使两三天没睡觉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钟处在清醒期,那么他也会感觉情绪高涨。 研究人员说,生物钟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区域,它决定人体从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种活动的生物节律。他们通过对24例健康的年轻志愿者长达一个月的研究后发现,当实验对象的睡眠周期从每天24小时延长到28至30小时后,其情绪高低受每天睡眠情况和体温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这两项新的研究结果使科学家们能够根据人的睡眠时间表和其自身生物钟判断人的情绪,并有望在将来帮助医生治疗情绪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帮助经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时差的人尽快适应。 “百灵鸟”与“猫头鹰”式的醒睡方式各有哪些特点?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与习惯,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即所谓“百灵鸟 ”式的人;有的则善于晚睡晚起,即所谓“猫头鹰”式的人。这两种不同的觉醒与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所谓“百灵鸟”式醒睡方式的人,每天很早醒来,起床活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当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暮降临,即呵欠不断,昏昏欲睡,急忙上床就寝,很快便进入梦乡,这类人一般很少有失眠。所谓“猫头鹰式”,早晨醒来后,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恋床难舍,磨蹭很久,勉强起床后,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的来了,入夜后劲头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无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只是迫于第二天还有工作,才勉强上床就寝,这类人即使让他们早上床也是难以入睡的。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睡眠研究中心发现这种觉醒一睡眠节律的差异,与人体的日常体温周期性变化有关。“百灵鸟式”的人,每当傍晚,其体温在正常幅度的下限,第二天早晨开始升高,到上午升至上限;而“猫头鹰式”的人,在傍晚时体温已上升至正常幅度的上限,深夜后始见下降,翌晨还在下限值内,午后始见上升。这种节律养成与工作有一定关系。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多属于“百灵鸟式”,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这类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动,太阳落山后即准备就寝了,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则多是“猫头鹰式”的,他们常常利用安静的夜晚来工作。 睡眠—觉醒节律与体温变化 一个人的睡眠与觉醒有一定的节律,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体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体温的变化,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测量的方法是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体温,连续测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一定要在相同时刻测,然后求出各时间点体温的平均值,将这12个平均值点画在坐标纸上,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正常体温波动在摄氏36.9±0.5度,变化虽不大,但节律性却一目了然。睡眠安排在体温刚刚下降的阶段最为理想,而觉醒则多在体温回升的初始阶段。绝大多数人的体温是在下午稍高,入夜后就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上床就寝,不但入睡快,而且睡的时间也会相对地长一些。假如你的睡眠时间安排在体温最低点,会使睡眠时间缩短而且很容易早醒。 古来托曼博士曾经做过一项叫做“洞窟实验”的实验。受试者有6人,让他们生活在洞窟中,洞中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消除一切干扰,断绝一切外界信息。其中1名受试者,体温高峰是在上午9∶00~11∶00,就寝时间安排在22∶30,此时体温正在下降,结果很快就能入睡。有4个人,生活规律与体内节律不一致,22∶30时体温仍很高,安排在这个时间睡眠,常常很难入睡。有一名受试者到凌晨1时体温仍很高,此人1时30分以前很难睡着。 有些人的体温并无明显节律性,即24小时内体温几乎无明显变化,这种人比较平和,白天可以从早到晚工作,晚间能够按时入睡。但是这样的人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通过对自己体温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恰当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生物钟养生法 (一)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这样人体的生物规律称生物钟。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是人体健康、长寿、益智、欢愉、增美的保证。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 1点钟: 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 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3点钟: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 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 动静所惊醒。 5点钟: 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 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 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 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 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 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 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 14点钟: 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 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 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 17点钟: 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 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 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 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 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 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 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 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生物养生的特点是采取综合措施养生。对此,提出“养生木桶论”来加以说明。 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它的盛水量是由好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即由此块木板决定的。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这块短木板就成了木桶盛量的限制因素,只有加长这块木板,才能加大木桶的盛水量。 养生保健也是如此,要采取全面措施和“补短措施”。 生物钟养生要采取三大措施: 一是顺应生物钟,减少生物钟磨损,保证生物钟“准点”。生物钟“准点”是长期健康的基础。 二是保养生物钟,生物钟难免错点,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时才注意,而要经常保养,进行健康充电。 三是“维修”生物钟,生物钟“错点”已表现出来,但还不严重,还未出现疾病,此时需要维修,以免继续发展。 顺应生物钟、保养生物钟、维修生物钟称为“康寿三诀”。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提倡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佳。 最佳锻炼时间:一般下午4时以后,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这时人体耐力上升,肌肉温度高,血液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1小时左右,缓速步行20分钟,有利于消耗热量,以利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应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因此时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质,此时刷牙效果最好。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成分最易被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中含有一种成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因此睡前喝一杯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睡眠。

293 评论

doctorsher

生活起居规律,一般来说,就是指能够遵循生物钟规律

115 评论

fionazhang77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书籍:暂时还没发现

283 评论

老猫啊老猫

但一直未能成功,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创造了“生物钟”一词,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病人的病症,让我们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也有人认为,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称为“虫钟”。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据认为。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内源说认为。 所以严格守时的生物会面临最大的竞争压力。他还发现!、情绪,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有人认为,称为“鸟钟”,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来安排一天,早上4时最低,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研究生物钟,而且误差只有15秒、经期等,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原来。 不仅如此,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 20世纪80年代,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他们发现、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 早在19世纪末,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如电场变化!你说是不是啊,这些变化的周期性!!,提出了时间病理学,而植物是从22到28小时,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上世纪初。 外源说认为,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如果它严格按照时钟作息的话,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周。以鸟儿为例,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18时最高,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更明显,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有时则差,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子钟和母钟连动,干嘛那样麻烦啊。日本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论文说、智力,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科学家们将体力,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减轻疲劳?传统的观点认为: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可见,那么当它每天早上醒来觅食时会发现,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__^*) 嘻嘻……概述生物钟又称生理钟,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 这位科学家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重力场变化!啊,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日。大约过了20年,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人的第三只眼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视交叉上核内。 近年!、月,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 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有一种野花能报时,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于是、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宇宙射线,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 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 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生物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因此,矮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相差l℃多,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血压、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 与此同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光的变化,那些对竞争最有利的生物钟周期的确是接近24小时,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什么是人体生物钟,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树上的虫子已经被先飞入林的鸟儿吃得差不多了。实验证明,如体力、一年的作息制度。 通过研究生物钟,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但又不是特别接近,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其他行星运动周期。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他们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 研究者用计算机做了一个模拟生物钟进化的实验、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最终趋于灭亡。 研究表明人类生物钟一天慢18分 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 但是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一月,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到了20世纪中叶。 12个生物钟基因,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小时至26小时。生物钟研究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研究者说。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按照人的心理。通过动物实验,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周。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地磁变化,被称为“花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随便穿穿好了μ;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结构与机制大致相同

196 评论

miss无敌

人体生物钟是一个奇特的生理现象。 我非常赞同生物钟的研究。 人处于一个有节律的环境,为了适应生存,就必须提取一些节律特性,与环境和谐。生物钟的出现是人与环境交互的过程和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节律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生命不存在特殊。 生活起居规律,一般来说,就是指能够遵循生物钟规律。 生物钟有很多分类。最主要的就是日钟(对应地球自转),月钟(对应月球这离地球最近的星体的周期运动),年钟等。 我们统计研究的结果,还发现了一些节律。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人体三节律,也叫人体生物节律。我曾对之深感兴趣,98年还设计了人体三节律软件。人体三节律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但不必迷信,统计回归的结果必然是很多事件游离在曲线之外。事物发展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简单地依靠某一个层面的认知,比如人体节律等,往往会影响到人对全局的把握。 根据生物钟原理安排作息 睡眠—觉醒节律与体温变化 生理时钟与皮肤美容 血压昼夜变化规律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专家米格纳特最近公布其研究成果:生物钟理论中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现象是由于人体第四对染色体的变体不同引起的。“时钟基因”决定了哺乳动物的活跃时段。早睡早起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勤快。(来源:《北京青年报》981023) 科学家发现人类生理节奏时钟基因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特约顾问--秦笃烈 《科学》1月11日提前发表1月12日登载的科学家发现人类生理节奏时钟基因文章的摘要。图1是页面。在果蝇、鼠以及其他动物身上已经发现支配生理节奏时钟的基因。但是人类是否也有这样的控制生理节奏时钟的基因,一直未找到直接证据。由盐湖城犹他大学傅因惠(译音)(Yin-HuiFu)领导的科学家小组首次发现人类控制生理节奏时钟的基因。如果这种基因发生变异,睡眠觉醒的起床时间可以提前4小时。 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患有(huanyou)罕见的睡眠时间混乱综合症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睡眠觉醒时间提前4小时。研究人员集中考察了很可能是病态基因的位置的染色体2的末端。睡眠不正常的家族成员的hPer2基因中发现一个变异基对(base-pair)。位于伊利诺伊斯的西北大学的基因学家JosephTakahashi认为这是人类生理节奏时钟基因的第一个例子。作为研制能够加快或减慢时钟药物的第一步,傅及其研究小组正在寻找可以和hPer2相关的蛋白质发生作用的分子。 《科学》杂志: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年04月17日09:28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专电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13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生物钟,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 这位科学家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他还发现,子钟和母钟连动,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据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结构与机制大致相同。 冈村教授表示要对这一发现作进一步研究,以揭示母钟控制子钟的机制以及为什么会有子钟基因存在等现象。(完) 研究发现人体按太阳的升落制造蛋白质 2000/12/14 08:41 新华网 新华网日内瓦12月13日专电 日内瓦大学生物系的一组研究人员日前确认,人体器官中的几乎所有细胞都拥有第二生物钟,按照太阳的升落来制造蛋白质。 于利·希布勒教授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将在近期公布一项有关肝脏第二生物钟及其对服用药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说,如果强迫一只实验鼠连续数天由晚间进食改为白天进食,其肝脏生物钟就会逐渐放慢制造帮助消化的解毒酶的周期,以适应新的作息时间。 程序的颠倒只会发生在肝脏、肾脏和胰腺中,因为人体主生物钟仍然按照最初的节奏发挥功能。 科学家们越来越确信,主生物钟通过确定的“化学和激素信号”来调节第二生物钟的时间。 此外,科学家们还指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样具有颠倒其他器官正常活动的能力,如心脏、胰腺和肾脏等,但是,对主生物钟的作用却不能产生丝毫的影响。 应科学地把握生物钟 万恒远程教育网 宇宙万物,无不拥有自身独特的规律:牵牛花黎明时竞相开放;夜来香在月光下散发出幽香;蝙蝠白天睡足夜间活跃;公鸡专门在拂晓比赛歌喉``````生物这种有节奏、有规律的生理现象,是受体内"生物钟"控制的。 人类也不例外,体内也有一个生物钟。人体生物大致分三类:昼型、夜型、中间型。昼型表现为凌晨和清晨体力充沛,精神焕发,记忆力理解力最为出色,如数学家陈景润、作家姚雪垠都习惯凌晨两三点钟投入工作,效率很高。夜型是一到夜晚脑细胞特别兴奋,精力高度集中,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就习惯整夜写作,以到久而久之,他家彻夜不熄的灯光竟成为赛纳河上船工的航标灯了。中间型介乎前二者之间,清晨和上午学习工作效果特别好,如诗人艾青,在这两个时段,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这些名人正是利用了生物钟,使才智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要提醒中学生朋友的是,他们生物钟的形成有两种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工作环境长期养成的因素。其实人的生物钟是可以调整的,外交官和运动员为了适应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就得人为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努力使自己在最需要体力和精力时,处在最佳状态。 初三年级同学正自在身心发展时期,不管生物钟是什么类型,我认为应当取得这样一个共识:上午八点开始,要进入学习,一学四个小时,六点钟后洗漱吃饭上学,等到上午数学、英语、语文等老师轮番指导、系统复习时,恐怕会极不情愿地昏昏欲睡了;如果你过分强调夜型特点,非通宵达旦复习不可,等太阳升起来,你却要倒床睡觉了。所以我不主张中学生朋友们过于强化自己的生钟类型。不妨这样试试:昼夜比一般标准早生早起两小时,但早晨多睡会儿,以保证白天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如果中午打个盹儿,下午放学再睡个小觉,那么,就把时间切割成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四个最佳时段。不过,这两个小觉一定要短,讲究高质量,即有四个指标:入睡快,睡得深,不超过一小时,醒后特有精神。 完整版请看这里:

343 评论

喵星人很想瘦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特定的习惯,由大脑中皮层和脑垂体控制。俗称生物钟。

264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均益发表的论文

    瑕不掩瑜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不同的坎坷与困难。没有一个人可以保证他是完美无缺的!其实,上帝就是这样的戏弄着我们。她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同是又是不公平的!他

    飛846968264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冈布茨体的论文发表在哪儿

    冈布茨是一类特殊的三维凸均匀体,发现它是在树林里,这个东西看起来尖尖的非常有特点,具体的可以在网上查一查

    娜是阵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人均论文发表

    世界顶级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数粗略分析无意中发现电脑上有份之前下载的数据,一份“世界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数及其他判断标准的数据汇总表(1960-2017

    米莱vick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黄冈论文发表

    我来补充一点,总的来这学校基本是各个学校的最差生才来的,毕竟不需要高考单招直接就能来的,我有同学高中都没读就来了,能指望多好不现实,很多学生是来混日子的,来混日

    janesmonkey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excel发表论文的平均值

    1、双击打开需要求平均值的excel电子表格。 2、选定参与平均值计算的单元格。 3、依次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求和”命令,在下拉菜单中的“求平均值”命令。

    温柔一刀半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