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nextgen
【关于南校岭院的优质好课】
1.郭凯明老师的宏观经济学课
先简短的介绍一下郭凯明老师
郭凯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结构转型、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7.09-2012.07,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2003.09-2007.07,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7.01-现在,副教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09-2016.12,讲师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07-2013.08,主任科员
郭老师把课程内容讲得浅显易懂,即使是宏观经济学这种偏学术类的学科也让学生很好接受,老师在宏观经济的课堂上也要求我们多去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财政部等找数据,每周进行分析。其他专业的同学想来旁听的话是非常推荐的,其实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里是相对基础的课程,难度不会太大的。
此外,中美贸易战开始时,郭凯明老师还特地额外的开讲座,向全岭院学生讲述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发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课程都还要实用的讲座,受到大家的好评!
另一堂课是英语写作,由外籍老师Toby授课
他就读于耶鲁大学,好像是因为耶鲁跟岭院有些合作项目,于是他就到岭院来授课啦。这门课交了非常多实用的写作技巧,我们共学习了如何写cover letter、personal statement 、还有persuasive essay,这三样文章不论是在以后申请学校或者是工作时大多都是会用到的,课程里没有强调过多枯燥的语法(我最讨厌grammer了!!!),而是告诉我们写作的格式,引用文献的格式,还有强调写文章的逻辑等,稍微比较跟语法有关的就是教了比较基础的三种修辞,明喻暗喻等等,还是比较实用的!老师也很喜欢在课堂上放他家猫猫的照片(超可爱!),而且老师本人也很帅气哦><!
黑糖miko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躺平的状态
很多人都是处在一种非常无聊的状态,不想学习,不想上课,玩游戏玩多了之后还觉得非常的空虚,每天看着别人努力的视频,但是自己什么也不想干。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想摆脱这种状态,其实我有一段时间是这种躺平的状态,而所谓躺平,就是指有一些年轻人对抗社会内卷化,降低欲望,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工作,不消费,但是对于躺平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
无论是站在个人生活的角度还是为自己呐喊支持躺平,还是以资本和国家前途理由进行批判。我们都需要理性的去看待躺平,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躺平在短期之内的确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可以让自己更加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时间。
躺平根本上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缺乏追求,缺乏上进心,久而久之更容易颓废,个人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如果任其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话,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和挑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里,应有多元实现自我的可能,因此面对躺平的大学生与其耳提面命的要求,他们积极乐观向上,不断奋斗,倒不如换位思考去体会一下他们,正面临的学业,职业的双重压力,了解其需求,并鼓励大学生通过对社会,通过对生活的回归来超越工作的内卷,树立尊重意识,落实劳动法规。
①看一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世界不是你每天在短视频里面刷的那些帅哥美女,也不是那些00后毕业就年入百万,真实的世界就是很多人在为着一两千块钱,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还在拼搏,很多人可能睡在火车站,睡在桥洞下面,即使是我们觉得天之骄子的清华北大,他们毕业之后月薪也才9000,1万,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你想过一个普普通通,拿着两三千块钱月薪的工作,那无所谓,拿到文凭随便躺平就好,但如果你是对自己有追求的,你希望别人看到你说这个人非常厉害,那你现在就不应该躺在这里,浑浑噩噩。
②未来的自己会怎么看现在躺平的你
想一想,如果十年之后,15年之后的自己看到现在自己这个状态的时候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是有价值的,有的时候我们的放松是非常有价值。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去体验了一下每天打游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发现这样的生活我不喜欢,但如果你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打游戏的生活,刷视频的生活,而没有任何前进的迹象的话,想一想,15年之后的自己是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那为什么现在的你仍然坐在这里呢。
以上两种方法会给我们一个压迫感,会让你觉得现在的自己确实应该做点什么事情,这不是给同学们制造焦虑,只是跟同学们分享一下经历,也希望同学们真的能从中有所收获。
胖达最高
知道去蹭课的同学绝对是上进心强的同学!那就由我这个16年本科毕业19年研究生毕业的老学长(捂脸)来回忆回忆我遇见过得牛逼的老师们吧!长达7年的交大生活,遇见的老师可是真不少!(咱是经管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放一张思源东楼镇楼先~~~)
咱拍得美美的吧~好了好了进入正题,先从基础课说起吧,比较通用的一门是“统计学”,这里就要推荐经管学院经济系的陈佩虹老师了~陈老师的《统计学》课特点是实践性强,老师会打开统计软件,让同学们一步一步跟着做,而且会认真阅读每位同学的作业,感觉陈老师的课为我奠定了本科论文甚至硕士论文的统计学基础!
另外陈老师招收硕士研究生哦。接下来再介绍一个跟我专业有关的!她的《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经管学院企业管理系的汤小华老师~这两个课虽然是经管的课,但是也非常推荐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蹭!门槛不是很高,关键是非常能够开拓思路,给人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工具。汤小华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逻辑紧密,对许多案例的剖析全面细致。另外,我记得老师还给我们推荐过工作2333333~来,上图~
当然啦小华老师也长期招收研究生~
最后介绍一个外学院的吧!总不能太偏袒自己学院2333333~我们曾经上过一个必修课叫《物理学导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个课……)不过这个课的理学院张兴华老师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擅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物理实验,甚至设置到物理规律与经济规律的交叠……可以说是让学生大开眼界。张老师是摄影爱好者,在课上会分享一些自己的作品和摄影体会,当然是结合物理光学规律来讲解啦!大概这就是真正的大佬……上图上图~
咱交大毕竟是具有百年历史的211高校,优秀的老师们数不胜数……时间有限不能多介绍!不过如果你成为了校友,不就方便到处蹭课了嘛!
claire小雨
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针对北交大什么课必须要蹭问题,根据我对北交大的了解谈谈我的想法。不过答主是物流专业的研究生,根据我快一年的上课经验,给大家安利几位物流管理系老师的课程吧。如果对物流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来蹭课哦~
首先推荐张菊亮老师的论文研究方法课程,这门课对于要写论文的我们真的帮助很大。张老师会在课堂上讲一些物流的前沿话题和研究方向,这样写论文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往这些方向写。其次就是会指导论文开提报告的撰写方法,格式要求等等。如果你正好开始着手写论文,不要错过张老师的这门课哦!
下图是他教的一些课程。
第二位想要为大家推荐的是黄帝老师。黄老师非常的年轻,但是已经是副教授了,他在物流仓储方面的造诣非常高。学物流的都知道,仓储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比是很高的,所以真的很有必要听听黄老师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这门课程了。可以学习到很多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方法,会对一些计算模型进行详细的讲解,收获会非常大。
下图是黄老师教的课程。
最后要安利一下兰洪杰老师。虽然我没有上过兰老师的课,但是上过她的课的同学都拍手称赞,评价非常高。
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下图是她教的一些课程,可以去听听哦~
谢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一些帮助~
遥遥望沙飞
我反对大学生一直消极躺平,根据应对逆境的解决方式不同,我们的逆商可分为放弃者,扎营者,攀登者。
大学生躺平:
1、站在山脚下就放弃什么都没努力过的。
2、刚开始努力,直到爬到舒适圈后就不想再那样奋斗了躺平。
而这两个都是缺乏逆商的表现,即使他情商智商高,面对社会职场个人的逆境的时候,如果没有逆商结局,逆境的能力注定是平庸的人。所以我拒绝他平,因为各个逆境是人生金字塔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克服困难,那就没有办法成长,思维也不会精进。
如果讨平,指的是暂时讨平,为了下次更大的目标而放弃现在的短浅利益。(这里的躺平是行为)那就不反对,但我这边定义的躺平是指不想努力奋斗的行为和思想观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是不能躺平的。躺平是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反复、反叛裹挟。
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削减在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看着确实很讨平,但没人没有压力大局也有很多。压力高,麻烦真正在大学就躺平的人,毕业了肯定过不下去,大学就应该提前搞考虑未来讨平不利于未来发展。
面对校园或职场,处处充满四“内卷”,很多大学生嘴边开始挂着躺平一词,带着许多调侃的意味。躺平一词,看似有些消极,但是这个词却充满自己的人生哲学在里面。
一、寻找自我定位,倾听内心真实声音
面对越来越内卷的校园,有的大学生不甘于陷入内卷的内耗。多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喜欢做志愿者和义工,那么,有多元化的机遇,丰富青春阅历,喜欢经商,那么就在职场兼职中锻炼自我,为走出校门做经验积累。喜欢学术,那就青灯苦读,耐下寂寞,让自己学府五年不做无谓的内耗,方才是明智的“躺平”。
二、制定职业规划,提早规划跑道
面对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选择职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方向。无论是出国考研还是考公思考,都是对未来的不断尝试。大学生不躺平,很多人都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和努力的种子等被耕耘后的金秋。收获累累硕果。
三、丰富自身技能,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提高个人竞争力,需要具备五项基本能力,大致是至少拥有一项专业技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我反思的能力,有创新的能力。高情商也是一种能力。当然有不甘于草坪的大学生,也有小部分真实草坪的学生,他们享受自由的大学生活,得过且过。最终。会有最后悔,终为大学画上。躺平是一门学问,它是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信念和方向,对自己的跑道上奔向美好未来。
陈果果122
在回答时先提醒一下:逃课是违反校规的事,切勿“以身试法”!!!而且以下推荐的课都是本人亲自上过的。
公共选修课方面,我推荐三门课。一是刘华老师的法学入门。之前这门公选课是叫“西方法律与政治“,现在课程加入了更多有关中国现阶段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容,也更加贴近法律基础薄弱的非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分析案例的时候,就像在看法律类节目一样,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西方法律史的内容,讲述像”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等西方法律史上经典的案例,辅以现代法律界的”网红视频“,一节课下来,即使你不懂专业法律知识,也能收获许多。
二是晁元卿老师和王诗忠老师的亚欧各国城市建设与环保理念。两位老师都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早期也是在欧洲留学,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对欧洲城市的环境算是非常熟悉的,所以讲起课来,老师还会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比较生动。另外,这门课的视频和图片材料也是我上过这么多公选课里面质量最高的。可谓上上课,就相当去外国走了走。
(两位老师在法国待的蛮久的,所以很详细地介绍了法国的巴黎)
三是Jason Blake Cohen老师的空气污染: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位教授是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人才计划入选者,博士学位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2012-2016年任国立新加坡大学助理教授,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正在承担中组部青年千人人才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担任SCI期刊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Associate Editor,并多次担任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会议召集人(实力真的很强,平时见到他的朋友圈都是到全世界各处开会)。他虽然是美国人,但是也能熟练地听讲中文。所以这门公选课是双语教学,但课件和上课语言大多还是英文。本人大一上学期选到这门课,一开始对环境科学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很懂,再加上英语水平还停留在高三水平,一开始上课有点吃力,但是逐渐听多了,英语听说水平也感觉有点提高了,还学会了很多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可谓不一举两得。最后的期末考试也是全英文,在期末的展示才发现我是为数不多的选这门课大一,幸好老师也很好人,最后给到的分数也很不错。(遗憾的是现在这门课已经好久没见过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不要翘课!想蹭课的最好还是等到自己没课的时候再去蹭哦。
中国作家林建
说来也好笑,我现在就是在“躺平”码字,我也是大学生,也清楚大学里复杂的内卷,因此,躺平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不因为别人优秀而焦虑,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是新时代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学子,亦不可如百科上对躺平的诠释那般,彻底躺平。
网络上还有一词,“摆烂”,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不想干了。现在各类媒体网络上,都存在很多青年人,不限于大学生,这些人,都在表达自己的摆烂,躺平行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现在不管是青年人还是学生,处于这社会,都有在经历一个成长的时期,大家会遇到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和困境,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放弃摆烂躺平,而是合理的不内卷的去“躺平”。
沧桑世事,负累几许,人生苦短,不要活得太累,苦了自己!我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倾向于最好不要卷入“内卷”。
我很欣赏那些逃脱内卷怪圈的人,他们知足常乐,活在当下,勇于放下,放弃竞争,躺平任嘲,做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身为下一代后浪的大学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寻找梦想之旅
其实我本人不是很赞同翘课这一个做法,虽然到了大学里可能更相信自己的自学,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肯定会讲到自己自学时注意不到的问题。
但是如果时间不冲突的话,可以选择去蹭课。下面说说我比较喜欢的老师。
数学学院的【李嘉】老师,第一次上他的课就被他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到了,我记得第一节课他自称是高斯的第十代传人,因为他的老师是高斯第九代传人,到了我们就是高斯第十一代传人了。李嘉老师挺喜欢总结一些方便快捷的证明过程,这种东西是书本里面没有的,从作业到考试他都教给我们简单实用易懂的方法,他的课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同时又十分有趣。我记得当时有两个老师都教高等数学,有好多被分到另一名老师班级的同学都选择到李嘉老师班听课。
岭南学院的【陈宏辉】老师,他教的课程是商业伦理与社会正义。也是一个幽默的老师,同时他的知识储备非常渊博,因为这种和社会相关的课程都需要大量的实例去支撑,而他在上课的时候总能举出许多例子。而且他十分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他上课时的气氛很活跃,大家对一个个公司企业的事例踊跃讨论。
岭南学院的【徐欣毅】老师,他是一个年轻的老师,他讲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可以说是非常详细和便于理解。因为这个课程要求的是英文授课,徐老师的英文水平我觉得也是很不错的,发音也算清晰标准。
程Celeste
来中大岭院读书有一段时间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超级超级喜欢的一些老师。
No.1:徐现祥教授
我上的是徐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坦白来说,大学的很多课是上的令人昏昏欲睡的,而很多大学教授有极高的专业水平,在讲课方面不一定那么吸引人。徐老师的专业水平之高自不用说,入校之前就早有耳闻。而在课后与他的交流中,他的谈吐渊博,待人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更是令我对他肃然起敬。
近几年,徐现祥教授及其团队开始进行商业改革方面的调研,并在创办公众号“华南经济工作室”,分享其团队调研的经历,共享调研成果。感兴趣的可以参观一下呀!
No.2:陈慈老师
陈慈老师是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负责的是岭南学院在大一开设的【英语阅读与听说】专业课课程。
陈慈老师是一位相当负责任的老师,对学生的作业亲力亲为,每周布置“一分钟听力”作业,所选取的听力材料都是NBC、ABC广播电台的最新新闻报道,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最原汁原味的英语听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英语报刊制作、英文菜单翻译等等,使课堂更加趣味盎然!
其实,中大的老师都是水平很高、很负责任的老师。想要真正学到东西必须要沉下心来认真听讲,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每一个老师独特的美。
玉蝶之梦
1、1920年7月14日,中国爆发直皖战争。吴佩孚奔擒段祺瑞未果。皖系段祺瑞战败。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
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
2、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统称。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名称不一,有共产党、共产党小组、共产党支部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使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23—31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3、1920年11月,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在1920年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包含: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是当时接纳临时党员的标准,也是全国建党的纲领性文件。
4、1920年11月20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920年11月20日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组织在上海成立。成立时会员370人,主要来自造船厂、电灯厂、厚生铁厂和恒丰纱厂等工厂的工人。11月21日召开成立大会,李中任主席。孙中山、陈独秀、欧阳桂生、倪文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
该会的宗旨是:团结全体工人、争取改善工人地位、提高人工生活;反对同乡、帮口观念,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提倡丁人的团结互助;排除资本家和政客的影响。陈独秀、杨明斋被邀请为名誉会员,陈独秀还被选为经募处主任。
出版通俗刊物——《机器工人》。该会对推动上海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5年5月成为上海总工会下属成员。
5、1920年夏秋之际,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1920年夏秋之际,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齐鲁书社的读书活动中,结识了一批向往共产主义的青年学生,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专门收集和研究共产主义的书籍和理论。
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活动有:一是通过励新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二是接触工人,帮助建立工会组织。三是出版《济南劳动周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20年
篠田麻里子
本人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硕一枚,今年已经研二了,研一一年也是上过不少老师的课的,从未蹭过课的我就给大家说一说咱们经管学院的教授吧!
首先就是咱们的学术大牛叶龙教授啦,叶龙教授在经管学院的大名远播啊,学术造诣很深。上课娓娓道来,发人深省,主张让学生深入思考。当时第一节课就被他的满头白发惊艳到了,感觉很帅(嘻嘻),虽然头发白了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很精神,很有范儿。
还有就是上过交通与运输学院的罗自炎老师的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这门课,对她印象很深。这位女老师讲课很温柔,讲课很细致,本人力荐选她的最优化,当初可是第一周上了一位别的老师的最优化就立马投入了她的课堂,哈哈。附上板书图片一张。
还有一位我没上过他的课,但是很有名的老师,会计系马忠教授。听说马老师上课非常有激情,非常注重研究性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培养思维方式,学生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是一位值得称赞的好老师。
交大真的有很多好老师呢,虽然别的学院我不大了解。欢迎大家有机会能够来交大蹭课!!
向上七季
我是华师2018级本科生,对华师的杰出校友有一些了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湘师姐、郑泽光副部长和莫雷教授。
在入学前的暑假便了解到刘湘师姐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在真正来到华师以后才真正感觉到华师的人们那样优秀。在2018年迎新晚会上,刘湘师姐录制好视频,鼓励新生努力学习,我们幸运地得到刘湘师姐的祝福。
我记得同学和我说:“我们英语老师的大学同学现在是外交部的副部长。”于是我便上网查找了相关信息。郑大大是华师十分优秀的校友之一啦!
莫雷教授在心理学专业成就显著,"八五"期间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在内的八个科研课题,出版著作20多本,其中专著8本,发表论文70多篇,带领华师心理学专业在全国保持领先。
优秀校友是华师人的榜样,榜样的力量让我明白:你有多努力,就有多优秀。华师的平台足够广阔,华师人大有可为!欢迎大家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呦~也许你就会成为华师的骄傲了!
投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纸质投稿、Email投稿和在线投稿系统投稿。文章一旦写好,为文章选一个适合的期刊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给女儿选一个好婆家一样。一篇文章能够发表
复旦的回应是,已经接到举报,而且现在已经在调查核实当中,详细的信息会在之后公布。
去奥数网的成都地区网
发表了。在22年6月份的期刊上所刊登的论文代表了学术前沿和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这是重庆邮电大学黄帅的论文也是重庆市的第一篇论文。
新冠肺炎的袭来,然人们由最初的惊吓、恐慌,变成了如今的严谨应对,面对战疫,我们没有退缩,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关于疫情 议论文 800字精选.欢迎阅读! 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