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7

五爷威武
首页 > 论文发表 > 历史学发表论文最多的人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静的芋米

已采纳

生前对于文学界做出来的贡献学非常巨大的,这位历史学家,在文学见发表了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著作业发展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历史的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90 评论

小演员王沁曦

中国有那么多的大诗豪,像李白、杜甫、苏轼等等,还有那些在官场上不得志的,可能也会在知网上发表自己的文献,让其他人看中他。

103 评论

海上花的故事

陈志强,天津人,祖籍沈阳市,1994年毕业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院,取得历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学院院长,世界史学系主任,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以来遴选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副理事长,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长,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雅典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杜伊斯堡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和讲学,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拜占廷历史与文化、世界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性著作包括《拜占廷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拜占廷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和《巴尔干古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等,曾获得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论文评比活动一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Chen Zhiqiang, born in Tianjin in 1952, graduated in Philosophy School of Aristotelian University, Thessaloniki, Greece, 1994, gained Ph.D. degree in History of Archaeology; Professor of History, Dean of History College, 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the World History,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Eastern Europe and Byzantine Studies, Vice-director of Center for European Studies, President of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in Tianjin, Vice-President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the Medieval World History Studies; researching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Athens University, Helsinki University and Duisburg-Essen University; focused on the Byzantine studies, European studies, Christianity studies and some topics of the medieval world history, publish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articles in these areas on the academic magazines such as Historical Research, World History, and books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2003), Ancient History of the Balkans (2007), Research of Byzantinology (2001), Byzantine Civilization (2001), History of Byzantine Culture (1999),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997), Development of EU (2002); awarded several prizes on his books and articles。 1、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欧洲文化的兴起及其世界影响”;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尔干古代史研究”;3、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拜占廷国家史”;4、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和拜占廷帝国的形成与发展”;5、国家教育部出国人员启动项目“拜占廷帝国简史”;6、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7、国家教育部青年科研项目“拜占廷帝国军事史”;8、 国家外交部重点项目“外交大词典”(希腊和意大利部分);9、广东省重点出版项目“世界大通史”(第七卷和拜占廷通史部分);10、 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11、天津市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两大通史教学改革研究”;

259 评论

无敌沈阳人

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学历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为历史学(师范),曾做过班级宣传委员以及院学生会宣传干事;成绩优良,曾获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被评为“校科研活动先进个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团员”;并获得2010年免试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资格。研究生期间担任了学院历史学专业团支部组织委员。曾经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中学历史报》《文史精华》《历史学习》《党史纵横》《党史纵览》《党史文汇》《党史文苑》《党史博览》《钟山风雨》《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古今谈》《文教资料》《南京师范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也参与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子项目《初高中新课程历史地图册》(新课标版)的编写以及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国共谈判九十年》一书的编写。 主要发表论文有: (1)《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发表于《党史文汇》2011年第1期,《文史精华》2011年第2期; (2)《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 (3)《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发表于《中学历史报》2010年第11期; (4)《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10期; (5)《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发表于《历史学习》2010年第9期; (6)《李富春与“八字方针”》,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5期; (7)《重要起步的转变——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发表于《钟山风雨》2010年第3期,《党史博览》《党史文苑·纪实版》《党史文汇》《党史纵览》《党史纵横》2010年第5期; (8)《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发表于《新高考·政史地》2010年第2期;(9)《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发表于《历史学习》2009年第10期; (10)《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发表于《文教资料》2009年第23期; (11)《1949年春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发表于《古今谈》2009年第10期,《党史纵览》2009年第9期; (12)《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3)《春日兴怀》,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第6期;

180 评论

小路要减肥

如果古代就有知网,我认为发表论文最多的可能是那些没有资格参加科举,或者是屡试不中,而偏偏又很有才华的人,比如姜宸英,李白。

虽然理论上讲,李白是唐太宗的得意小跟班,游山玩水写写诗,吃喝不愁的,然而却不要忘了他的真实身份,毕竟都姓李,虽然是隔代之间没有什么大联系,但是隔代恩仇照样牵连的。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百岁仍科举的姜宸英。他是康熙帝时著名的才子,文章在当时名满天下,备受当时文人推崇,就连皇帝也特别喜欢他写的文章,在当时也是大力推荐,只可惜他一早就成名,偏偏每次科举就考不上,也不知是不是跟过早成名有关,还是因为他每次考试都发挥失常,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虽然一直没考中,但从未放弃。到最后连康熙帝,每年都要忍不住问一下,问他考上了没有?

事实证明,坚持不懈还是有回报的。在他70岁的时候,终于考中了探花。虽然仅仅是第三名,但是好歹榜上有名了,总算没有落下遗憾。 然而他的目标却不止如此,直到百岁也还是来考试。

在他100岁那年,他让孙子在前面提着灯笼,他步履蹒跚的一步一停,进去考试,灯笼上面写着有四个大字,百岁观场。 在当时也是被传为佳话,此等爱学习刻苦的精神,多被后世拿来举例鼓励自己的儿子。坦白而言,他百岁仍然参加科举,其实为了已然不是名次,而是那种对学术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认为如果古代就有知网,这样展示才华的地方。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毕竟很少有人能活到100岁,更别提是一位研究学术一直研究坚持到100岁的人。

188 评论

Candice18611

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2006—2012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免试保送攻读)。在学期间曾获“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科研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员”、“校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学期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院研究生(2010级)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等职。曾在《历史教学问题》(cssci期刊)《中小学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季刊】《中学历史报》《文史月刊》《党史文汇》《历史学习》《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季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出版教辅类图书(参编)《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人民出版社出版)两部。在学期间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曾参与《国共谈判九十年》《毛泽东与工人运动》(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两书的编写,并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课题批准号:DHA080332)子项目“新课程初高中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等主持)。在学期间,勤学苦练,注重积累,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南京九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进行教育实习,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当合一,实践出真知。因而,在校期间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曾担任院研究生(2010级)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等职。在南师大六年求学过程中,坚持周末参与志愿者活动,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主要论著如下: ★参编著作[1]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学术论文[1]吴才兴,高婷.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构建探析[J].中小学教育,2011,(1).[2]吴才兴.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4).[3]吴才兴,高婷.试题中的对联 对联中的历史[J].新高考:政史地,2011,(3).[4]吴才兴,高婷.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4). [5]吴才兴.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构建探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1,(1). [6]吴才兴,高婷.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J].中学历史报.2010,(11).[7]吴才兴,高婷.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J].历史学习,2010,(9). [8]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苑,2010,(9). [9]吴才兴.李富春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纪念李富春诞辰110周年[J].党史博采:纪实,2010,(5). [10]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纵横,2010,(5). [11]吴才兴.春日兴怀[J].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6).[12]吴才兴.李富春与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史纵览,2010,(5). [13]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汇,2010,(5). [14]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J].文史精华,2010,(5). [15]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钟山风雨,2010,(3). [16]吴才兴.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J].新高考:政史地,2010,(2). [17]吴才兴,李成浩.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23).[18]吴才兴.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J].历史学习,2009,(10). [19]吴才兴,李成浩. 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4). [20]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党史纵横,2011,(3).[21]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国共谈判始末[J].文史月刊,2011,(2). [22]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J].党史文汇,2011,(1). [23]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文史精华,2010,(10). [24]李成浩,吴才兴.1949年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J].党史纵览,2009,(9).

336 评论

歪歪悠爱福喔

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学历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为历史学(师范),曾做过班级宣传委员以及院学生会宣传干事;成绩优良,曾获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被评为“校科研活动先进个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团员”;并获得2010年免试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资格。研究生期间担任了学院历史学专业团支部组织委员。曾经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中学历史报》《文史精华》《历史学习》《党史纵横》《党史纵览》《党史文汇》《党史文苑》《党史博览》《钟山风雨》《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古今谈》《文教资料》《南京师范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也参与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子项目《初高中新课程历史地图册》(新课标版)的编写以及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国共谈判九十年》一书的编写。 主要发表论文有: (1)《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发表于《党史文汇》2011年第1期,《文史精华》2011年第2期; (2)《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 (3)《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发表于《中学历史报》2010年第11期; (4)《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10期; (5)《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发表于《历史学习》2010年第9期; (6)《李富春与“八字方针”》,发表于《文史精华》2010年第5期; (7)《重要起步的转变——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发表于《钟山风雨》2010年第3期,《党史博览》《党史文苑·纪实版》《党史文汇》《党史纵览》《党史纵横》2010年第5期; (8)《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发表于《新高考·政史地》2010年第2期; (9)《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发表于《历史学习》2009年第10期; (10)《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发表于《文教资料》2009年第23期; (11)《1949年春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发表于《古今谈》2009年第10期,《党史纵览》2009年第9期; (12)《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3)《春日兴怀》,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第6期;

118 评论

相关问答

  • 最新发表的历史论文的文章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我记得在最初改革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想到中国改革会如此的漫长,如此的艰难,到1987年的时候,国务院要求部委的一些研究人员制订了一个“358

    倔强小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表数学论文最多的人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挺多的,小编在这里分享一下。如果要排名的话,大家可以试着自己评估~ 其实,很多的中国数学大家并没有得到我们普通民众的关注,更多的是相关领域的人

    tarrinbiubiubiu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历史上发表论文最多人

    中国有那么多的大诗豪,像李白、杜甫、苏轼等等,还有那些在官场上不得志的,可能也会在知网上发表自己的文献,让其他人看中他。

    艾米tiantian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史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数学家

    西方公认的四大数学家是:阿基米德、牛顿、欧拉、高斯。再比如 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笛卡尔、费马、黎曼、希尔伯特、庞加莱、弗雷格、罗素等等也很牛。你可以参考《古

    狂爱KIK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数学发表论文最多的人

    61岁的杨教授不仅是数学系教授,还精通三门外语,健身数十年。凭借着严谨的教学,杨晓京很早以前就是清华的名人。 清华大学,杨晓京被称为“发论文狂魔”,是清华大学所

    北京青年123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