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0

小小荷尖
首页 > 论文发表 > 田坤发发表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祎伊妈妈

已采纳

李 娜 李振春 黄建平 田 坤 孔 雪 刘玉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55)

基金项目:国家973课题(编号2011CB202402),石油大学创新基金(编号27R1001046A)及(Y090104)

作者简介:李娜,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从事地震波正演模拟研究。Email:lina19202@163.com。

摘 要:横波分裂是识别波传播介质的各向异性的中重要标志,快慢横波的分裂时差和快横波的偏振方 向是评价横波分裂的两个主要参数。在含定向平行排列的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时差及快横波的偏振方 向能反映裂隙的密度、宽度、体积、走向及介质的性质等裂缝信息。为检测定向裂隙介质中横波分裂的方位 属性特征,分析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及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PML吸收边界法,得到VTI介质绕x轴逆时针旋转不同角度时的三分量记录,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从能量角 度,极化角为45°时,分裂的快慢横波能量对比最强,是观测横波分裂的最佳角度;(2)同时对单道波形进行对比,定量分析,得到分裂时差随qP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ε的增大而减小,随qS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γ的增大而增大,随连接纵横波速度的过渡性参数δ的增大而增大;(3)同等强度下,qS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γ对横波分裂时差的影 响最大,δ的影响最小。快横波速度只由γ决定,由此可通过快横波速度判断γ的取值范围,而qP波速度由ε决 定,故可通过qP波速度判断ε的取值范围。并且,当ε与δ数值相近时,横波分裂时差随角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反之,横波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度变化呈递增或递减趋势,进而,对表征横波分裂的分裂时差有了深入认识。

关键词:横波分裂;各向异性;VTI介质;分裂时差

The Quantity Study of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for The Carbonate Karst Reservoir

Li Na,Li Zhenchun,Huang Jianping,Tian Kun,Kong Xue,Liu Yujin

(School of Geoscienc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 266555,China)

Abstract:The most diagnostic effect of anisotropy is shear-wave splitting,routine measurement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are the delay time between fast and slow wave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fast shear wave.The two measurement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 stress-aligned seismic anisotropy reflect the density,width,size,strike of the cracks and the property of the anisotropy system.To detect the azimuthal attributes in stress-aligned cracks and analyze the rules of the time delay changes with polarization angle and the anisotropic parameters,this paper gets three-component records when VTI media is rotated to different angles in anti clockwise direction,using staggered-grid high-order finite difference with PML absorbing layer metho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From the point view of energy,the fast and slow shear wave are both have strong energy when polarization angle goes to 45°,so we can make it the best angle to observe shear-splitting;(2)At the same time,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single-wavefor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we get that the delay tim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εthat characterizing the qP anisotropy intensity,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γ that characterizing the qS wave anisotropy intensity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δ that related the velocity of qP wave and qS wave;(3)At the same intensity,γ has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the delay time and δ has the lowest.The velocity of the fast shear wave is controlled by γ only,so we can measure γ through the velocity of the fast shear wave,The velocity of the qP wave is controlled by ε only,so we can measure ε throughthe velocity of the qP wave.What's more,the delay time has no noticeable shift when εsand δ have low difference in value,otherwise,the delay time shows increase or decrease trend.All of these help us have deep insight into the time delay of shear-wave splitting.

Key words:shear-wave splitting;anisotropy;VTI media;time delay

1 引言

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的。研究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与成像方法是地震学 和勘探地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实际地球介质引起地震各向异性的因素很多、成因很复杂。许多地 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通过对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传播现象进行观测,对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传播规律和形成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10],认识到地球介质存在各向异性;而横波分裂是诊 断各向异性最有效的方法[4]。综合起来,地下岩石的地震各向异性成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固有各 向异性、裂隙诱导各向异性和长波长各向异性。

裂缝诱导各向异性的机制十分复杂,由于受到应力场的作用,岩石中形成择优取向排列的裂缝、裂 隙和孔隙,这些裂缝、裂隙或孔隙可能充满气体或流体等充填物,地震波在裂隙岩石中的传播相当于在 均匀弹性各向异性固体中的传播。通过理论与实验室研究证实,地壳中大多数岩石中存在定向排列的流 体充填的裂隙,可广泛引起横波分裂。

随着西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逐步成为石油勘探的重点,基于各向异性的正演模拟方法最近也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Byun(1984)、Tanimoto(1987)、Chapman(1989)等研究了基于Cerveny(1972)的 射线理论,以波动方程的高频近似为前提的射线追踪技术;Mora(1989)、Tsingas等(1990)、Igel等(1995)研究了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问题;Kosloff(1989)、Carcione等(1992)研究了伪谱法地震波场正演。在国内,何樵登教授等人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傅里叶变 换法等对各向异性的正演问题进行了的研究[1;牛滨华(1994、1995、1998)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 EDA介质中的地震波场、横波分裂现象和P波各向异性;阴可(1998)、董良国(1999)等在各向异性 弹性波的物理模拟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图1 波在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中传播时的三维图解比较[1]

对横波分裂的研究,裴正林[16]利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 法研究了层状各向异性介质的横波分裂现象;吴松翰等[20]设计 了含垂直定向裂隙的各向异性介质物流模型,研究了分裂横波的 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与裂隙方位的关系。郭桂红等[9]利用伪谱法 分析研究了横波分裂时差、偏振方向与裂隙密度及方位的关系。

所谓横波分裂,是指横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沿不同方向 的射线路径会分裂成两个偏振方向垂直,速度不同的波,快横 波的偏振与裂隙走向一致,慢横波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裂隙的排 列方向。快慢横波的分裂时差是表征横波分裂的主要参数之一。

本文从能量角度研究了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改变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建立不同的模型,得 到单道波形并从中拾取快、慢横波的峰值时刻进行对比,得到 横波分裂时差与Thomsen参数的关系。

2 TTI介质二维三分量弹性波动方程

x,y为水平方向(平行于地表),z方向为垂直方向,沿深度走向。具有垂直方向对称轴的VTI(横向各向异性)介质绕x轴旋转得到TTI介质(称为极化各向异性),TTI介质的对称轴与坐标轴z轴 的夹角称为极化角。

观测横波分裂现象随极化角的变化需要旋转观测坐标系,但是利用常规二维弹性波数值模拟方法旋 转后仍然无法观测到,这是因为VTI介质模拟的裂隙走向是平行于y方向的,快横波的偏振方向与裂隙 走向一致;因此,本文采用二维三分量的方法,增加了y方向对x,z的偏导,更真实的模拟空间波场。二维三分量用到三维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张量矩阵中除了第二行与第二列以外的全部弹性参数,考虑了影 响横波各向异性强度的弹性常数c66,更精确的反映横波分裂现象。

设速度向量为v=(vx,vy,vz)′,体力向量为f=(fx,fy,fz)′,应力向量为(σxx,σzz,σyz,σxz,σxy)′,ρ 为介质密度, ,于是,TTI介质二维三分量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可以表示为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式中,cij表示空间微分算子和弹性常数矩阵Cx中的元素,求取方法如下。三维VTI介质弹性常数矩 阵为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绕x轴逆时针旋转θ°坐标变换矩阵为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则旋转后的弹性常数张量矩阵表达式为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3 模型试算

定量观测极化角0°~90°变化对横波分裂时差及能量的影响。均匀横向各向异性模型参数(方位角 90°):ρ=1000kg/m3。

网格点数300×300,网格大小dx=dz=10m,震源主频20Hz,x方向横波震源,震源位置(150,150),接收线:z=110水平网格线。

3.1 不同模型下横波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度变化研究

(1)Thomsen参数:vp=2449.49m/s,vs=1414.214m/s,ε=1/3,δ=0.166875,γ=0.25

图2~图4为VTI介质绕x轴逆时旋转20°,45°,70°时,在x,y,z分量的炮记录和500ms波场快照。

图2 炮记录(旋转20°);上:x分量;下左:y分量;下右:z分量

图3 炮记录(旋转70°);左:x分量;中:y分量;右:z分量

从图2~图4可以看出;(1)当震源偏振方向与介质的对称轴存在一定夹角时,就会产生横波分裂现 象,从波场快照中沿裂隙方向可以明显看到快横波(qS1波);(2)从炮记录可以看出能量的强弱变化: x,z分量随着极化角从0°到90°变化,快横波逐渐增强,慢横波(qS2波)逐渐减弱,所以45°左右是 观测横波分裂的最佳角度,快慢横波能量相当;(3)另外,从炮记录中还可以看到,每个角度的横波分 裂时差相差不大,没有明显增大或减小的现象。

图5为抽取x =250网格线的单道波形,得出快慢横波峰值时刻,定量观测横波分裂时差。

可以看出除了0°及90°,随着极化角的增大,快横波初至减小,而慢横波初至增大,使得横波分裂 时差增大,时差变化了39ms,呈递增趋势;由单道记录可以看出,qP波初至随极化角增大而减小。

图4 旋转45°时炮记录(上)和波场快照(下,t=500ms);左:x分量;中:y分量;右:z分量

图5

(2)Thomsen参数:vp=2449.49m/s,vs=1414.214m/s,ε=0.1,δ=0.2,γ=0.25

从炮记录和500ms炮记录可以看出,依然在极化45°左右时快慢横波的能量对比最强。

由图6可见,快慢横波初至均减小,分裂时差总体呈减小趋势,变化最大为6ms,相对上个模型小 了很多,这是因为,虽然横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未变,但是联系纵、横波的参数变了,由此影响到横波 的分裂时差;从单道波形上可以明显观测到,由于qP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变小,其初至随角度的变化 幅度减小。

(3)Thomsen参数:vp=2449.49m/s,vs=1414.214m/s,ε=0.05,δ=0.2,γ=0.25

由图7可见,随着角度增大,分裂时差逐渐减小;由于γ未变,所以快横波的变化趋势同图5(a),6(a)一样;而慢横波峰值时刻随极化角改变减少的多;另外由单道记录可知,qP波初至随角 度增大而减小。

图6

图7

对比图5(b),6(b)及7(b)可知,快横波初至由γ决定,γ不变时,快横波峰值时刻的变化 基本不变;qP波初至由ε决定,慢横波初至由ε,δ共同决定,其初至随极化角度的变化取决于ε,δ 的大小;当两参数数值接近时,慢横波初至变化缓慢;而两参数相差大时,慢横波初至变化明显,随角 度递增或递减,进而影响分裂时差的变化趋势;因此,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测定ε,δ 的大小关系,同时,由快横波的初至或峰值时刻可以判断γ的范围。

3.2 极化角为45°时观测ε,γ,δ三个参数变化对横波分裂时差的影响。

Thomsen参数:ρ=1000kg/m3,vp=2450m/s,vs=1414m/s,ε= 1/3,δ= 1/6,γ=0.25。

ε,γ分别单独由0变化到0.3,δ在-0.3~0.3内变化,观察横波分裂时差随各参数的变化趋势。

由图8可见,ε增大,横波分裂时差减小,总幅度为38ms;ε的变化基本未影响快横波的初至,但 是慢横波的初至逐渐减小。另外,由单道波形图可以看出,qP波的初至也逐渐减小,变化较慢横波大,这验证了ε为表征qP波各向异性强度参数。

由图9可见,随着δ的增大,分裂时差增大,0.3ms内增大的幅度为13ms,相对于ε对分裂时差的 影响,δ对分裂时差的影响小了很多;另外,从单道波形可以看到,δ主要影响慢横波,快慢横波初至 均增大而qP波初至减小,但是qP波与快横波的初至变化都很小,在3ms内。

图8

图9

由图10看出,随着γ增大,分裂时差增大,0.3ms内分裂时差的变化达到138ms;另外,从单道上 可以看出,γ的变化对快横波影响较大,慢横波初至变化很小;其对qP波没有影响,没有引起qP波初 至的变化。

图10

图11为ε,δ,γ在同等强度(都为0.1)下,分别与横波分裂时差的关系曲线。

图11 同等强度下ε,δ,γ与横波分裂时差的关系

由上图可以发现,在同等强度下,γ对分裂时差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γ代表横波各向异性强度,而分裂时差随ε,δ的变化比较平缓。

4 结论

本文通过二维三分量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对横向各向异性介质不同极化角度下横波分裂时差 的研究,得到如下几点主要认识:(1)ε增大,横波分裂时差减小;qP波与横波的初至均减小,并且ε 只影响qP波与慢横波的初至,对快横波的影响很小,其峰值时刻的变动范围在2ms以内;(2)δ增大,横波分裂时差增大;慢横波初至增大,δ只影响慢横波初至,对qP波和快横波的影响很小,其峰值时 刻的变动范围在3ms以内;(3)γ增大,横波分裂时差增大;快横波初至均增大,且γ只影响快横波初 至,qP波不受影响;同时结合(1)、(2)可知,快横波也只受γ的影响,由此,可以通过快横波的速度来 判断γ,同时,qP波只由ε控制,故可通过qP波的速度判断ε的取值范围,最后由qP波与慢横波速 度确定δ的取值范围;(4)由图11可知,同等强度下,γ对横波分裂时差的影响最大,而ε,δ对其影响 较平缓,当两者数值接近时,分裂时差随极化角变化较小,可能没有递增或递减的现象;当两者数值差 别较大时,随极化角改变剧烈的对分裂时差起主导作用,影响分裂时差的变化趋势,ε使得分裂时差随 角度减小,而δ使其增大;(5)从能量角度,45°左右时观测到的快慢横波的能量对比最强,是研究横波 分裂的最佳角度;x,z分量快慢横波的能量随角度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0°时只观测到相当于慢横 波的波,90°时只观测到相当于快横波的波,因在0°与90°时横波不分裂,两个波的速度相同,称为SV 波,SH波。

Crampin[3~5]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方位各向异性是广泛存在的,常与裂缝有关且伴有横 波分裂现象。对于碳酸盐岩地区,裂缝与渗透率以及油气的聚集和运移密切相关,因此,利用横波分裂 研究碳酸盐岩裂缝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地下裂隙发育层位的厚度通常较小,快慢横波往往混叠在一 起,由此,提取分裂时差与裂隙方位成为难点。本文仅讨论了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下分裂时差与裂隙方位 的关系,对于更为复杂的裂隙介质还需要结合能量比法、波形特征最相似法、最小熵旋转法[11]等多种 方法来确定分裂时差,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Savage,M.K.Seismic anisotropy and mantle deformation: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shear wave splitting? Geophysics,1999,37(1),65-106.

[2]Thomsen,L.Weak elastic anisotropy.Geophysics,1986,51(10),1954-1966.

[3]Crampin,S.The New Geophysics:shear-wave splitting provides a window into the crack-critical rock mass.Leading Edge,2003,22,536-549.

[4]Crampin,S.A review of wave motion in anisotropic and cracked elastic-media.Wave Motion,1981,3,343~391.

[5]Crampin,S.,Peacock,S.A review of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seismic shear-wave splitting in the Earth's crust and common fallacies in interpretation.Wave Motion,2008,45,675-722.

[6]高乐,刘媛,马劲风.对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6,4(2).

[7]甘文权,董良国,马在田.含裂隙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数值模拟.同济大学学报,2000,28(5),547~551.

[8]甘其刚,杨振武,彭大钧.振幅随方位角变化裂缝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石油物探,2004,43(4),373~376.

[9]郭桂红,石双虎,等.基于二维三分量伪谱法模拟数据的EDA介质中横波分裂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8,51(2),469~478.

[10]何樵登,张中杰.对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研究.世界地质,1990,2,11~18.

[11]李忠.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1~107.

[12]黎书琴,李忠,张白林.利用横波分裂预测裂缝.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44(增刊1),130~134.

[13]刘爱红,马昭军.基于横波分裂的转换波各向异性分析技术及应用.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32(5),464~469.

[14]罗省贤,李录明.基于横波分裂的地层裂缝预测方法与应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1),52~59.

[15]牟永光,裴正林.三维复杂介质地震数值模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72~103.

[16]裴正林.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和再分裂数值模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1),17~25.

[17]阮爱国,李清河.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状况,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思路.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9,20(3),1~12.

[18]孙武亮.EDA介质的参数反演研究.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15~20.

[19]滕吉文,张中杰等.地球内部各圈层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15(1),1~35.

[20]吴松翰,贺振华,曹均.EDA介质快慢横波时差和振幅-方位曲线的实验分析.石油物探,2006,45(2),146~150.

[21]吴国忱.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2]曾新吾,向云阳,宋江杰.从单源VSP数据中提取横波分裂参数的算法.石油物探,2000,39(3),8~15.

[23]张中杰,滕吉文,何樵登,等.三分量地震资料中各向异性检测.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24(1),77~83.

[24]张美根.各向异性弹性波正反演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1~40.

[25]张学映,马昭军,徐美.多层裂缝介质转换横波分裂分析技术及应用.新疆石油地质,2009,30(3),337~339.

[26]朱培民,王家映,等.用纵波AVO数据反演储层裂隙密度参数.石油物探,2001,40(2),1~12.

116 评论

天天大宝贝儿

【共引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郭绪文;英、汉广告语言的艺术魅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2 李景艳;论英语缩略语的结构与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3 谢屏;探索英汉缩略词[J];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03期4 柳青军;孙清海;;论网络语言研究中的“两个三角”问题[J];理论界;2006年11期5 王银泉,钱叶萍;字母词在中文媒体中的使用:纯洁语言还是兼纳并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6 李云云;;从《字母词词典》看新时期字母缩略语[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7 徐来娣;也谈汉语“字母词”的读音问题——由外语“字母词”相关情况得到的启发[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8 赵菁;浅谈商务英语的特点和翻译[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6期9 滕延江,单士坤;英汉数字缩略语的语用修辞功能对比及翻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10 王宏远;杨瑛;;近30年来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6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1 郭定泰;郭明惠;;评《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1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1 张美霞;现代汉语双音节缩合词语语素选择的制约机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2 王宏;英语网话语体特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3 张永敏;现代汉语数字缩略语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4 陈小宁;汉语字母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5 柴静;试论汉语字母词[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6 王剑瑶;汉语英源外来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7 洪增长;英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8 方红霞;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政治新词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相似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梅孝达;“简明牛津辞典”第六版简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2 张娟云;俄语缩略词的构成[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3 刘玉林;谈谈以“o”结尾的名词复数形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4 李慰萱;漫谈连词BECAUSE,AS,SINCE,FOR的用法[J];现代外语;1980年03期5 杨丽珠;“然”字小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6 陆俭明;“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语法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7 张宝敏;如何区分作词素的“得”与作结构助词的“得”[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8 张乃骏;论世界语中的英语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9 牛欣芳;典型和非典型的矛盾[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5期10 周律;我院双语词典编写工作喜获成果[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4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王益民;余鸣娇;邓培;孙孝云;;科技论文标准化规范化若干问题探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2 周全;;学报论文摘要的规范化加工[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3 白林含;;科技论文前言与摘要的功能及写作[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4 唐桂礼;沈柳音;邓君奇;;与CUJA密切相关的两件事[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5 潘伯荣;;医学论文英文文题的写作和分析[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6 刘永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7 张汉文;;谈谈CUJA数据中的缩写[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8 梁福湛;;动物的喜好和诱食[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9 张谦;沈进;王昌淑;张丽玲;刘萍;李秀普;;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浅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10 兰俊思;邓玲;;缩略语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北京 叶公;非通用外文缩略语阅读困难[N];新闻出版报;2000年2 于志宏 袁冶;承揽合同应注意的问题[N];信息时报;2000年3 湖北 宋勇飞;手写码寻呼机写码方法[N];电子报;2001年4 卢晓辉;关爱灵魂[N];光明日报;2001年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张海鹏;网络术语 寻根溯源[N];计算机世界;2001年6 尚丽娜;《振动结构模态分析》理论实验并重[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7 ;英文缩略语 让谁辛苦让谁忙[N];人民日报;2002年8 黄集伟;2003我收藏的关键词 流行语[N];北京科技报;2003年9 上海 王坦;常用手机英语缩略语构成特点及解释[N];电子报;2003年10 成凯;媒体不应滥用英语[N];光明日报;2003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1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2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3 杨朝军;英语左偏置构式:功能视角[D];河南大学;2006年4 林彤;恶性黑素瘤致病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5 杨佩正;涉讼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张莉莉;英汉缩略语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2 王倩;法庭审判问答冲突的语言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3 郑凯波;在经济转轨时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及其救助措施[D];吉林大学;2005年4 毛鹏;韩国科技类语料特点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5 赵海红;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6 虞亚琴;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构成与培养[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7 贾玉平;寿字的形体构成及其审美启示[D];四川大学;2005年8 宋强;新课改背景下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构成与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9 陈霞;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10 孙琳;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30 评论

相关问答

  • 陈坤发表的论文

    翟天临或许做梦都没有想到,2019年最大的瓜竟是属于本人的,刚刚还在春晚上卑躬屈膝的打假,下了台之后,没想到却被他人打假,只能说这打脸来的真是太快了。 翟天临由

    爱上大碴粥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李坤刚老师发表的论文

    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奠定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及其进行科学研究、对於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基於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及幼儿教师科学素

    刘德华特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坤的胃疼视频发表论文

    29集。《花非花雾非雾》29集剧情中,齐飞突然胃疼送进了医院。《花非花雾非雾》是由女作家琼瑶创作,导演丁仰国、李平共同执导的一部电视剧,由李晟、张睿、朱镇模、万

    司令来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高坤发表的论文

    光纤通信最早出现于1977年是由美国首次开始使用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1966年一个英国的华人博士,他发表了一篇有关于光

    败家小歪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魏坤琳发表的论文

    魏坤琳展现了高的思路和知识,他的成就不知道但是知识肯定是够的。

    小企9999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