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nekaka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2][1][3][4]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5],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3][6][7][8][9]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6][7]。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爱玩的小猪2007
丁肇中 丁肇中是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丁肇中是美国科学院院土,实验物理学家,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ρ、ω、φ)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ρ、ω、φ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ρ、ω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x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 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 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见 偶素)。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年起,丁肇中领导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合作组——马克·杰组,在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质心系能量为(1.2~4.7)×1010eV的佩特拉对撞机上。进行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此外这个组还进行了高能量下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检验及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证明,后一工作为电弱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Rachelchel
丁肇中资料华裔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1962年获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 ~ 196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 。1974年,丁肇中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他称之为 J 粒子的新的亚原子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又译里克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称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 5000倍,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来解释,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与里希特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9年,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还进行了高能下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检验及电磁作用和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证明,后一工作为电弱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丁肇中 祖籍日照市涛雒镇。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土,实验物理学家。1974年,他和他的实验组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天秤座dan
戴元本(1928年7月31日—2020年9月2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湖南常德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戴元本于1947年7月被中央大学附属中学保送至中央大学,并选择了物理系。
1952年8月从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南京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1958年4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学习和工作;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0年9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戴元本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的研究,研究方向为量子场论中的非微扰现象、重味物理、超对称理论和中微子物理等。
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院评价戴元本
戴元本一生宁静谦和、 公平公正。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戴元本为人和蔼热心、生活朴素简洁、工作精益求精、为人光明磊落。即便担任领导岗位、被任命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当选学部委员之后,戴元本也仍然处事公平公正,不为关系亲疏而左右决策,不为善说情而实无能者写下只言片语的赞誉。
与此同时,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里,戴元本几乎不会落下任何一次的重要学术活动,甚至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讨论会他也按时参加,大多时候他都是默默地坐在那里,默默地鼓励年轻人,默默地关心和支持中国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元本
家军小太郎
丁肇中 丁肇中是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丁肇中是美国科学院院土,实验物理学家,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ρ、ω、φ)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ρ、ω、φ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ρ、ω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x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 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 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见 偶素)。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年起,丁肇中领导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合作组——马克·杰组,在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质心系能量为(1.2~4.7)×1010eV的佩特拉对撞机上。进行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此外这个组还进行了高能量下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检验及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证明,后一工作为电弱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博士可以发表论文的级别都有哪些?博士一般都拥有非常高的学识,对所研究的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所发表论文的级别一般都是国内外影响力非常高的期刊。具体有哪几类,
如何让幼儿园语言课堂游戏化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与中、小学上课不同,因受课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
不会造成什么影响,首先这部剧非常的好看,即便后期不宣传人们也非常的喜欢,而且他们现在还是学生,写论文,完成学业是非常正确的。
一篇论文主要是讲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家都非常喜欢,也激发了大家对学习的兴趣。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