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8

quanshanneko
首页 > 论文发表 > 苏联教材变化大吗论文发表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tingzi

已采纳

之前是的呢,很多老教材都是改编苏联,不过现在国内专家多了,可以自己写教材了。

125 评论

美丽苗条龙龙

俄罗斯是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美国、英国的高等教育并驾齐驱。俄罗斯目前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共设置一百多个学科领域、四百多个专业。俄罗斯的高校教育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大幅滑坡、缩水,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尽管如此,当前俄罗斯的教育力量依然较为雄厚,基础很坚实,不管是国立还是非国立院校,都要受国家教育部门的监督。俄罗斯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几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条例和优惠政策,确定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和国家高等教育标准,确保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俄罗斯高等教育是严谨的,特别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态度严谨,拥有自己很强的学术派流,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知识技能及创作力的培养、提高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宝贵经验。笔者曾在莫斯科读书,如今在国内大学工作后,发现不管是教育方法还是学习方法,两国差别之大,感触颇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俄罗斯高校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特点对改进我国专业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大课和小课俄罗斯教育水平很高,其高等教育基础阶段有不同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鲜明特点:课时多,课程量大;自然学科比重大;考核、考查、考试的比重大。在俄罗斯大学上课的一个特点就是每门课程都分为大课лекцы和小课Cеминар。大课一般为公共课或基础课,学生是一个系不同专业的一起上课,以老师讲述理论型知识为主。而小课是分班上课,一般主要是针对大课的内容进行讨论、讲解、练习等,在小课上老师教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记得在管理学原理的小课上,老师经常会组织角色扮演、分组设计等活动或是由学生进行小论文的发表等等,相对于大课来说,在小课上,老师很少讲解,主要是补充和解答问题,以及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这样上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课程量比较大,但是小课对于大课起到一个充实和理解的效果,让学生对于理论型的知识能进一步加强理解,学会联系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2.上课无课本首先,俄罗斯所有的大学都不发课本和教材书,这和国内是截然不同的。在每门课的第一节课上,老师会告诉学生参考的书目,学生可以凭借书目去图书馆借阅。这样不但避免了金钱上的浪费,也是十分环保的做法。在俄罗斯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所有的学校的教材重复使用率非常高,像是一些基础性的工具书很多1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但是保存的十分完好。相反,在国内大学每年临近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大批的书本教材被卖给收废品的,其中还不乏很多都是崭新的,这也是极大的浪费。其次,俄罗斯老师上课没有固定的课本或教材,只有自己的教案。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记笔记,一节课下来,除了记笔记,几乎没有开小差的时间。虽然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比较吃力,也比较单调,但是减少了旷课的几率,也不会让学生对教材产生过分依赖。3.考试要抽条在俄罗斯,大学生有两样东西很重要,一是学生证,二是成绩本,成绩本记录着学生每学期的成绩,从大一开始一直到毕业,这和国内不一样,在国内读书,学生的成绩掌握在老师手中,在学校存档,而在俄罗斯,学生时时都可以插于自己的成绩。中国是应试教育,学生几乎都是围着考试转,因此,不少学生平时可以不看书不上课,临考试时把书本拿来看一下,临阵磨枪,只要考试过了关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学习方法在俄罗斯就行不通了,俄罗斯大学每门课程分为测试和考试。测试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这种考评一般只看两点,一是学生这学期上课情况及出勤率,二是学生平时的成绩。而考试是在学期末进行,正式考试的两周前,老师会告诉学生这次考试的方向和内容,到考试当天,老师会在讲台上放上很多小纸条,每张纸条上有两、三道问题。学生一个一个上去抽纸条,抽到什么纸条就回答什么问题。老师会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学生想要作弊是相当困难的,一是因为每张纸条上的问题都不一样,二是做完题后,老师还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或是一些延伸的想法。即是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回答不出来或是不能让老师满意,也是不能够通过考试。只有笔试和面试都通过,老师才会在成绩本上签字。而且要参加最后的考试,有一个必须的前提条件,就是这学期地测试必须全部通过,考试前,老师或是学校会检查每个学生的测试情况,如果测试没有通过,是不允许学生参加最后考试的。

328 评论

不服沙拉

因为这个哲学课本把几代青年人的思想都给搞乱了。

209 评论

subluevoyage

影响如下:1、小学我国解放前的小学是六年制,分初小、高小两段,入学年龄为六岁。解放后受苏联学制影响,定小学为五年一贯制(后为六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七足岁为标准。2、业余(工农)教育苏联很重视干部的业余教育,特别是在革命初期,这种干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早在学制改革以前,1950年4月3日我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就在北京开学,至6月初,全国就开办了12所。这种类型的学校就是学习苏联高等学校中附设的工人系、农民系的做法而建成的。3、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大改革,也是在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影响下进行的。这次院系调整,自1952年从京津开始,陆续在华东、西南、中南、东北及西北等大行政区展开,到1953年基本结束。这次调整的重点是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和师范学院;其次调整高等学校地区的布局。高等学校的类型,基本上仿效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为综合大学(只设文、理两类学科)及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1953年又进行了第二次院系调整,主要以中南行政区为重点。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高等教育不能适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是: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大学(至少拥有3个学科门类的学院或学系)49所,独立学院91所,专科学校71所。4、教学法采用苏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国初期的我国教育不仅仿效苏联的教育制度,而且学习和采用他们的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952年11月12日,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高等学校制订编译苏联教材的计划。指示要求首先翻译苏联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课的教材及某些必要并有条件解决的专业课教材,而后再逐步翻译其他各种课的教材。为组织全国各高等学校及有关人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工作,教育部于同年11月27日又发出《关于翻译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规定各校的翻译计划。译稿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批准后,以“教育部推荐高等学校教材试用本”的名义出版。可见,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苏联的。5、教研室高等学校建立教研室,中小学教研组制度也是来自苏联。这是学校的教学基层单位。高等学校的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所有教师都按照自己的专业被分配到相应的教研室,他们共同备课,讨论本专业的学术问题,编写教材。中小学教研组以学科为单位,教师以所授学科为依据,分别列人相应的教研组,共同备课,互相听课,集体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这种组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集体作用,保证教学质量,特别是能发挥老教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即助长有些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有时会抑制教师的创造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至今还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 6、学年制“三层楼”的课程结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是从苏联引进的教学方式。苏联把高等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反对通才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学制较长,一般都需修业五年,工科院校五年半至六年。课程设置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所以我国俗称它为“三层楼”。基础课中特别强调政治理论课,必须学习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几门课程。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不设选修课,实行学年制。毕业要求也较高,文理科需做毕业论文,工科需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国家考试合格,方能毕业。平时文理科需写学年论文,工科则作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极为严格。本科毕业生不设学位,只有专业人员的称谓。这种制度,在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之前,也一直延用着。7、中小学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更为彻底。根据苏联的经验,中小学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这些都作为国家的文件,学校和教师无权更改。这种统一集中的领导,不仅抹杀了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性,而且使学校建设成为千人一面,办不出特色,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8、在教学方法上,不仅引进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五段教学法,而且由苏联专家亲自指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红领巾”教学法。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到北京女六中进行教育实习,讲授“红领巾”一课。苏联专家普希金听了这堂课以后进行评议,提出上好一堂课的要求。《人民教育》7月号为此发表短评,认为普希金在评议会上的总结发言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改进语文教学的方向”。从此“红领巾”教学法传遍全国,对我国中小学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教学法规范了课堂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即把课堂教学程式化、僵化,不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学生发挥主动性。

215 评论

november1985

哲学课本的不断改变会让国内的青年产生怀疑,当时的政治统治存在问题,发现了问题,当然希望可以得到解决,必会引起一定的动乱,最后导致了苏联不得不解体

359 评论

~Miss.Q~

上世纪50年代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教材都已经不知改过多少遍了。

282 评论

小猪妖嘴巴挑

对苏联教育的批判是猛烈的,但并未切中要害,因此也是无力的。苏联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以至教学方法已经被全盘接过来,而且有所发展,并未因对苏联教育的批判而有所改变。相反,把全盘接受过来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传统,完成了苏联教育经验的本土化。这似乎是矛盾的,很奇怪的现象。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98 评论

cherryhu111

哲学课本的改变使苏联的青年学生对苏联的体质和政权产生了质疑。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天猫竞品变化大吗论文发表

    在淘宝开店,既然有你所销售的商品分类,就意味着有竞品存在,不管是小众还是大众化,都是由多家店铺,多种商品共同支撑这类目的。竞购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给消费者更多的

    腾瑞水暖卫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苏联发表论文

    “科学与真理同行,也必与丑闻相伴。”这话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的,颇有些耸人听闻的味道。不过客观地将,世上人的把戏太多,而且这些把戏一旦沾上科学的边儿,就更让人真假

    棉花糖夫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斯大林谈苏联农业论文发表

    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的重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摆脱了落后农业国的现状…… 就在苏联蒸蒸日上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的全球大萧条到来……此消彼长 在内外因素之下

    特别爱吃大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政治教材变动大吗论文发表

    政治肯定是用新教材18版的,应该不是后来的人教部编教。政治肯定与时俱进。19年高考的都是新教材!

    Dark大先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江苏建材期刊靠谱吗

    江西建材期刊录用通知是一个重要的程序,一般情况下,它都会准时发出。通常,期刊编辑会按照既定的流程,按时发出录用通知,以保证研究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后续处理。此外,

    黄先生Simo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