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

龙发集团
首页 > 论文发表 > 沥青混凝土路面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an圆圆圆

已采纳

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方法探讨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方法探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沥青路面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是路面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设施工企业也需要做好成本控制,让企业获取经营利润,同时也可以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保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沥青路面工程的材料成本就行控制。

关键词: 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成本;控制;

沥青路面工程材料的选择和控制不但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也对施工的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探讨沥青路面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一、沥青路面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公路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非常大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需要完善管理模式,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来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成本,从而让企业得以全面发展。在客观实践中,施工成本的管理,既要保证施工工程不会延误工期,也要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沥青路面施工,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施工模式,因此施工工程材料的质量就成为了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但要求材料符合施工需要,也需要保证材料的混合比和配比的合理性,同时施工时需要的材料质量、价格、运输、种类、机械等投入都非常大,做好管控方法,强化对工程材料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也正因为如此,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时,做好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工作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沥青路面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做好设计预算同实际考察的对比管理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基于工程的设计文件以及配比情况,合理界定当前施工所需材料的数量,做好事先预估工作,并基于此对材料进行进一步考察,考察的内容不但是材料的材质和质量,也需要对其使用用途和方法做客观调查,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试验分析,并对运输等环节的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将所有因素加以综合考量,将原材料的质量、价格、产量以及运输成本等都纳入到考察内容中,从而全面把控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

(二)做好施工原材料费用的控制基于沥青路面施工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地做好备料工作。在选购原材料时,要针对性购买,注意质量和性价比,采取合理的储存方式加以储存。管理者需要全面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在选用沥青的过程中,强化材料的采买、入库和出库等手续的管控,采买时要深入市场调研,同材料质量好的供应商展开合作。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材料应用,保证材料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记录材料使用情况,如果出现同预算差别较大的情况,应该及时核对检查,分析原因,做好处理工作,从而避免更大的问题出现,避免材料的滥用,控制成本的增加。同时,材料的采购一定要分重点,分层次,做好层层把关,对于主要的原材料,采取招标以及议标的方式加以把控,保证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选择,且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强化验收工作,避免出现人情验收的情况,严格把控材料关和质量关,对于主要的原材料,如沥青、燃料等采用两人验收联签制度,避免一人验收材料入库情况的出现,并定时做好材料盘点工作,动态化地把控材料的使用情况,让施工单位能够全面把握各种材料的合理入库量,并针对性地构建材料采购信息和库存平台,从而提升对材料的管控效果

(三)强化施工现场以及搅拌站的成本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和精细,因此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强化施工现场以及搅拌站的成本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沥青路面工程对于沥青混合料以及稳定土的用量非常大,且需要应用大型设备进行拌和,需要非常大的场地。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拌和站的管控和选择,充分满足施工中的堆料、拌和以及运输需要。要做好前期基层验收和交接工作,控制基层测量标高和沥青层施工摊铺厚度,对于每层沥青沥青混合料的需要量以及尾料数量要做到系统管控,最大限度地节省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摊铺工作面不会被闲置,使得工序期间不会出现间断,充分保证每层沥青摊铺施工可以合理推进,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返工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同时,要注意不断优化各类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最大化降低溢料数量,降低骨料重复加热造成的燃料消耗和成本的增加,且在施工现场还要注意保证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另外,要充分考虑拌合站的场址选择,分析材料供应的便利情况,拌合站同施工现场的运输合理性,对于周边居民和正常秩序是否有影响,二者间的距离是否合理等,特别是沥青路面施工中要求沥青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能够低于120℃—150℃,因此施工单位一定做保障拌合站和施工现场距离的合理性,避免因为距离太远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与此同时,沥青路面的主体工程由砂、石等地材运往拌合站,且经过拌和后的混合料运往施工现场,这决定了混合料的运输成本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因此要基于有效平衡生料和熟料的运输距离,保证砂石材料运输至拌和距离与拌和后的混合料运到工地现场的`合理性,让其距离既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也可以最优化地控制成本,从而在此环节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四)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沥青路面施工工程开展过程中,会应用非常多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大多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管控不到位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沥青路面工程会应用大型的拌合站以及多种摊铺设备,施工单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选择租赁这些设备,因此需要承担较高的支出,且往往按日结算租赁费用,如果工期出现延误的话,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自然就会更高。因此,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让施工人员轮班进行操作,降低机械空闲时间,从而最大化提升设备的应用效率,降低租赁费用,维护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成本。

(五)做好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在沥青路面施工验收阶段,要充分做好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作为一种短平快的施工项目,前期的投入力度非常大,施工单位往往会垫款施工,因此一定要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及时收集和保管各种资料,强化验收和结算工作,及时回收资金,最大化降低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影响,为企业的进一步运行和发展提供支持,保障经济效益。沥青路面工程是整个道路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涉及到大量的原材料、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的应用,一定要做好规划处理,最大化地降低施工成本,让施工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要在充分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从多个角度强化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从而有效保障施工企业的利润。

三、参考文献

[1]靳云丛.关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成本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230-231.

[2]李小凤.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3]殷爱红,杨文坚.沥青路面施工组织管理对工程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2012(03):224-226.

297 评论

A广州淘上居

1、与我校郭大智教授合作编著《层状弹性体系力学》,编写字数22万字,该书于200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为国内道路工程研究生教学用书。2、作为参编人员,编写《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总汇》,编写8万字,该书已于2004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3、作为主要参编人员,参与编写《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已于2006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4、作为技术审定人编写中国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5、作为第二起草人,主持编写《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已于2006年10月由交通部发布,并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学术论文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及其以上期刊13篇(含两篇教学论文),国际会议6篇。被SCI,EI收录30篇,分别为“纤维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研究”、“提高级配碎石基层使用性能的方法”与“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易军艳, SHEN Shihui, MUHUNTHAN Balasingam, 冯德成. 多孔沥青混合料粘弹塑性损伤模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4, 46(2): 66-71. Feng Zhang, Decheng Feng, Xianzhang Ling, Qionglin L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Response of Subgrade under Moving Heavy Truck in Cold Regions.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3, 5(4): 468-477. 曹鹏, 冯德成, 曹一翔, 左文锌. 三点弯曲纤维增强混凝土缺口梁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工程力学, 2013, 30(s): 221-225. 冯德成, 赵银, 陈剑. 水泥稳定RAP材料劈裂应力-应变特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45(4): 74-78. 荆儒鑫, 李新凯, 唐浩, 冯德成. 半刚性基层尺寸效应对水泥路面板响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1: 1484-1488. 荆儒鑫, 王东升, 冯德成. 辽宁省典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9: 1246-1251. 冯德成, 权磊, 田波, 李新凯. 水泥混凝土路面固化翘曲试验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3, (5): 812-816.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等. 长平高速公路典型原状粉质粘土静动力学特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8): 11-16. Ning Xie, Xianming Shi, Decheng Feng, Boqiang Kuang, Hui Li. Percolation backbone structure analysis 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B, 2012. 43, 3270-3275. Feng Decheng, Zuo Wenxin, Cao Peng. The prospect and review of dem model using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05-107: 1371-1375. Cao Peng, Feng Decheng, Jing, Ruxin. Based on FE method to research resistant rutting ability of pavement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28-129: 1349-1354. Ning Xie, Decheng Feng, Hui Li, Chunwei Gong, Liang Zhen,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zinc phosphates nanostructures by an aqueous solution route at room temperature. Materials letters. 2012. 82, 26-28. 冯德成, 于飞, 巩春伟. 基于体积法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路交通科技, 2012, 29(10): 22-32. 权磊, 田波, 冯德成, 李新凯. 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 02:35-39. 曹鹏, 冯德成, 曹一翔. 沥青混凝土小梁断裂路径数值模拟研究. 公路, 2012, 06: 92-95. 赵银, 曹鹏, 冯德成, 荆儒鑫. 三点弯曲梁模型模拟半刚性路面的底基层断裂. 中外公路, 2012, 05:62-66. 魏文鼎, 冯德成, 赵银, 关彦超. 细集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体积特性影响分析, 中外公路, 2011,6(31):241-243. 权磊, 冯德成, 关彦超, 赵银, 胡伟超. 季冻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2011, (10): 120-122. 邵长兰,马宏岩,冯德成,魏文鼎.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评价新体系.中外公路, 2011, 31(4): 238-240. Merhej Tammam,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airfield pavements: Modeling of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compression. 2011, 261-263: 171-177. Cao Peng, Feng Decheng, Ma Hongyan, Zuo, Wenxin. Numerical test of crack propagation path in asphalt beam using coupled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with field variable metho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50-253: 2754-2759. Merhej Tammam, Feng Decheng.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irport rigid pavement thickness using FAARFIELD progra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43-249: 4068-4074. Merhej Tammam, Cheng Liangliang,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rigid airfield pavement.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28-229: 627-633. Merhej Tammam, Li Xin Kai,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airport rigid pavements: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 2011, 219-220: 1601-1607.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等. 春融期重载车辆-路面-路基垂向动力分析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4): 7-14. 曹鹏, 冯德成, 田林,荆儒鑫. 基于弹塑形损伤理论的水泥稳定基层养生期裂缝形成机理分析. 工程力学. 2011, 28(增刊1): 99-103. 冯德成, 田林, 曹鹏.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分析. 工程力学. 2011, 28(5): 149-154 Decheng Feng, Junyan Yi, Dongsheng Wang, Liangliang Chen. Impact of Salt and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in Coastal Frozen Region of China,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2(1): 34-41. 冯德成, 易军艳, 王东升. 沥青混合料渗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0,13(2):182-186. 冯德成, 张鑫, 王广伟. 陶瓷热阻磨耗层材料开发及性能验证. 公路, 2010, (11):151-155. 冯德成, 张鑫. 热反射涂层开发及路用性能观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10): 17-21. 张鑫, 冯德成. 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胶浆合理稠度的评价方法.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8): 12-17. 冯德成, 张鑫.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路面铺装简介. 中外公路, 2010, 30(4): 103-105.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季节冻土区车-路耦合作用下路面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 2010, 5(10): 797-802. 冯德成, 陈亮亮, 魏文鼎.集料比表面积计算在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公路, 2010(12):151-155 冯德成, 胡伟超, 于飞, 曹鹏, 张鑫. 沥青路面材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10,28(11):12-19. Feng Decheng, Yu fei, Gong Chunwei, Zhan Sutao. Evaluation Method of Reasonable Cement Slurry Consistency of Cement Treated Crushed Stone Permeable Base. 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 邵长兰, 马宏岩, 冯德成, 赵银. 浇注式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2010, (12): 124-126. FENG Decheng, ZHANG Xin. Thermal Resistance Wearing Course Materials Design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0, 10(6). Feng Decheng, Zhang Xin. Heat reflection coating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P.R.C., 2009. U.S.A, ASCE, 2009: Vol. 358: 2519-2525 Feng Decheng, Yi Junyan, Wang Lei, Wang Dongsheng. Impact of gradation types on freeze-thaw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in seasonal frozen region.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P.R.C., 2009. U.S.A, ASCE, 2009: Vol.2336-2342 Zhou-Changjun, Feng Decheng, Zuo Wenxin; Quan Lei.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e aggregate angularity and asphalt mixture's anti-shear ability.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P.R.C., 2009. U.S.A, ASCE, 2009: Vol. 358: 2310-2315 Feng Decheng, Zhang Xin, Shi Chenglin. Research on reasonable cement slurry consistency of cement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permeable bas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2444-2452 Feng Decheng, Wang Dongsheng, Shao Li. Research on the asphalt mortar'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guss asphalt concret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 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4754-4761 易军艳, 冯德成, 杨振丹. 基于渗水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标准, 公路交通科技, 2009, 26(9): 17-20. Junyan Yi, Decheng Feng, Dongsheng Wang. Impact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Based Permeability, 7th International RILEM Symposium on Advanced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ATCBM09), Greece, 2009.5: 205-214. 易军艳, 冯德成, 王广伟, 于志双. 超声波测试方法在沥青混合料冻融试验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 2009,26(11):6-10. 易军艳, 冯德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渗水特性的试验分析, 公路, 2009,(10):114-117. 冯德成, 易军艳. 沥青路面热阻粘封层机理及性能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9,26(5):1-5 王彩霞, 马兆有, 冯德成, 等. 东部温润季冻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2):250-254. 冯德成, 宋宇.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态与试验与评价方法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4): 627-631. Feng Decheng, Liu Jun.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ASC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eking 2004: 323-327 林平东, 冯德成. 纤维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36(10):1414-1416.

158 评论

请叫我大王哦

沥青在路面运用中常见问题的探讨论文

【摘 要】 近几年交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全国各地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等不断筑建和整修。而沥青作为路面工程的一种结合料,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公路建设长久使用不衰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本文将对沥青运用在路面过程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沥青 路面应用 问题

一、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问题

1.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的可能原因

(1)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罐向运输车里输送时,由于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车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第一次集中。

(2)运输车里的混合料卸向摊铺机时,大骨料滚落在摊铺机半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的第二次集中。

(3)摊铺机送料器在送料过程中,先将中间集料送于布料器,剩余粗集料留存在料斗中,摊铺机收斗时,形成粗集料的第三次集中。

2.沥青碎石离析的危害

(1)沥青碎石粗集料一旦形成集中,在碾压过程中,集料非常容易被压碎,骨料表面积增大,改变了原设计的路面配合比,油料偏少,造成集料碾压成型后松散,破坏路面结构,影响路面强度、行车安全和行车效果以及道路使用寿命。

(2)粗集料集中,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在路面形成积水,影响路面质量。

(3)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平整度及路面外观美感。

3.解决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方法

(1)从运输车辆方面来解决

从拌和机贮料罐向运料车上卸料时,分三层放料,即每卸一斗混合料,汽车挪动一个位置。等一层放完后,再逐次进行第二、三层放料,从而减少粗集料的集中。

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即摊铺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摊辅速度有所富裕。

(2)从摊铺机本身操作方面来解决

在摊铺机螺旋二分之一处,边端装反向螺旋叶片;控制布料器处于中挡或高挡位置;控制适宜的送料仓口开度;均匀操作送料器和布料器;摊铺机摊铺一车料将完时,控制摊铺机速度,关闭送料器,等下车料倒入后再进行均匀送料和布料;在铺筑过程中保持摊铺机布料器不停转动,摊铺机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三分之二混合料。

(3)从混合料本身来解决

减少混合料粒径大小悬差。控制沥青用量,使之偏高于设计用量。

(4)混合料摊铺过程控制其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机摊铺时,操作人员注意前后、左右的变化,根据既定的摊铺速度进行摊铺。我们使用的两台帕克1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合楼,其产量为每台70t/h,根据拌和楼产量来确定摊铺速度,运输车数量,每车发车时间间隔及合适的作业段长度,来保证混合料摊铺的连续性,以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拌和机5个成品料仓贮料380t,5辆太脱拉扩容贮料100t,共480t,混合料总重量达到480t时,前场摊铺机开始摊铺。

二、沥青运用在路面病害的问题

1.路面病害的原因

(1)气候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影响全球,在我国也不例外气温普遍提高气候反常,北方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冬季气候变暖夏天持续高温时间增长,由于气温的提高,而导致华北地区沥青软化点的不适宜是否应降低标号,值得考虑。

(2)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应经过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施工时,有的单位压缩两至三个阶段,有的干脆凭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沥青砼内在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现状所致,高速公路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做了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3)沥青砼拌合温度的控制

沥青砼拌合温度的控制,从规范角度控制比较严格对石油沥青拌合出厂温度要求在120-165℃,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和个别商品沥青砼厂家,在拌合温度控制方面不是那么严格,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有的沥青砼拉到工地量测将近180℃,而有时不足110℃,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没有粘性使沥青砼松散,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匀,影响级配,这些也是导致沥青路面有时局部松散或其他病害的一个原因。

(4)沥青砼的摊铺

目前,国内沥青砼的摊铺的`问题比较大,总的来说走两个极端,一方面高速公路摊铺要求全断面摊铺设备如ABG或费格勒2000型,另一方面个别地市交通部门用的还是过去60-70年代的摊铺设备,面过窄,没有自动找平系统,完全凭经验凭操作人员的感觉进行施工,事实上高速公路有些监理工程师对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要求全断面摊铺,只考虑到了横坡容易掌握和消除了纵向接缝,所带来的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摊铺断面宽,沥青混合料从中间通过铰轮输送到两侧由于距离大必然产生离析,这种离析改变了沥青砼生产配合比,其次由于烫平板从机心向两侧悬臂较长,随着摊铺次数的增加产生变形,对路面横坡的控制也有较大影响,此外,由于全断面摊铺需要较大拌合能力,当拌合站较小时,容易造成摊铺机时开时停使路面控制。因此,欧美一些国家和澳洲国家并不主张全断面摊铺,而是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

2.沥青在路面运用中的病害根治

高等级公路在选材方面应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路面结构层承载能力应适应当前和在设计年限内交通发展的需要,不能片面追求路面的里程量,而降低路面标准,在这方面应进行科学的比较,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不到一年,大面积返工,太旧、京石、昌九高速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原因何在,一方面是为了省钱用国产沥青替代进口沥青,另一方面结构层的设计偏薄,路面基层底基层满足不了行车荷载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应计算一下是一次到位好,还是为了节省点钱多修几公里路好,从综合效益来看,由于节省资金造成的路面破坏远比多修几公里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得多。

此外,在设计方面也应作一些大胆的探讨,如减薄沥青面层,增厚基层或底基层,比如采用4-6cm沥青面层,20-25cm水泥砼或者是15-20cm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形式,其造价比现在普通采用的15cm沥青砼面层,15-20cm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础基本相当,这就解决了基层是主要承载层的问题,适应当前交通流量大超重车行驶的交通状况,同时4-6cm厚沥青面层可以做成开级配的中粒式沥青砼,这种设计形式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优质沥青用量减少,仅仅是面层用4-6cm沥青砼,缓解了国内优质沥青供不应求的矛盾;

二是由于基层采用的水泥砼或沥青稳定碎石是水稳材料不怕雨水浸入,因此,即使在雨天不致于下雨路面过多积水影响行车(排水分成路面纵横坡排水,面层渗水);

三是消除了沥青泛油,车辙等一系列病害;

四是由于开级配中沥青砼具有良好的抗滑性。

沥青的选用十分关键,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在北方施工由于近些年的气候偏暖,因此,沥青标号宜选择在规定范围内低标号沥青,此外,透层油,粘层油沥青应采用与沥青砼用同一种沥青,特别是油石比的选择应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对其影响。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要特别重视。除了常规的几组马歇尔试验外,还应增加抗车辙的动稳定度试验,并衡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一个条件,由于我国目前也引进这一指标值,虽然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并出了一些成果,而作为施工企业现在采用并不普及,因此,作为交通行业标准,从立法角度来讲,应尽快推广执行。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成型等温度控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工期,避开不利天气施工。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混凝土类省级期刊

    山东建筑业、潍坊建筑等

    123老吃客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混凝土省级期刊

    刊名:混凝土 期刊封面Concrete 主办: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协会混凝土分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我不是小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沥青混凝土路面论文发表

    沥青路面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方法探讨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沥青

    龙发集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混凝土杂志投稿

    网址是:《商品混凝土》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是国内首家商品混凝土专业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商品混凝

    sally7juic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浅谈沥青路面论文发表

    崔贺南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初级中学122600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德

    习习谷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