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2015
如今的俄乌冲突,无论从何视角望去,战争都实实在在在影响着他们国家每一位平民的生活。战争背后,往往伴随残酷的现实,而这背后的拱火人,却冷眼旁观。
身为大学生,我们都知道,战争只能是在一切政治手段都失效的情况下,用来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是战争就会死人,就会有风险,就会有损失。所谓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争,政府不一定受益,但人民一定受苦。
我同意一句话,只有不畏惧战争,才能避免被欺负。可现实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回事,好像追求正义是弱者的事情,强者只追求利益。而我们要的仅仅只是和平。
最让我感叹的,是冬奥会有个经典镜头,是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选手赛后紧紧拥抱在一起,没想到的是,回国之后,两个国家很快兵戎相见。
而我们发现战争无论是舆论战还信息战,网络上的媒体的作者笔力深厚,善用煽动性的语言调 动读者的情绪,以达到说服大家的目的。影响我们的判断,动摇我们的立场。
所以,在发表自己言论的同时应该想一 想:我真的对本次事件了解得够多吗?有没有被一些带节奏的媒体剥夺了自己思考的空间?而我的言论,真的够保持客观公正吗?尤其是对这些政治问题,应当时刻记住,要对自己的言语负责。作为大学生,先是明辨,而后慎言。
和我一样出生于00年后的同学们,二十余年来一直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下。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让人觉得局势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平静,或许不少同学和我都有一样的担忧:既然俄罗斯已经陷入困境之中,那么这背后拱火人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指向中国?还是我们已经身在局中而不自知,风云变幻之中,我们每个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将来又该何去何从?
我想,今天的我们可能人轻言微,但是十年后的我们呢?苏秦佩六国相印前,不也只是个受尽乡人白眼的青年吗?我辈中若有志于改善国际关系者,何不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把世界局势了然于胸,日积月累,未来必有用武之地。
大学生中或有热血青年,觉得国家既有陷入危难的可能,何不即刻投笔从戎?当你萌生了类似的想法时,先停一停,认真思考一下:中国有200万的现役军人保卫我们的祖国。而且如果真有战事发生,就算去参军,也没法立刻投入战斗,反而需要额外的训练,消耗军中资源。
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科研必须要建立在临床上,不断地实践和实验,从临床去发掘挖掘需要探讨或者改进的问题,从而让临床发现的更好。一味的忙于论文疏忽临床,写不出好的论
对于普通学者而言,学术论文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针对本校保研、考研的同学而言,文章是其研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针对准备本校保研的学生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是
要发表的会议论文与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冲突了怎么办?内行人透露:论文查重市场越来越火爆:教育部对于论文的含金量要求越来越高;论文原创、论文查重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
发表的论文可能给作者带来的任何经济或法规方面惠益的状况。 利益冲突 比如,国际体育比赛中,A国对阵B国,如果裁判是A国人,或B国人,这就属于“利益冲突”,应该换
2022年2月22日,是冬奥会结束的第二天,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交战的第一天,为什么是中国冬奥会结束的第二天开战呢?这难道是巧合吗?不,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