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5

坚强一点Aaron
首页 > 论文发表 > 世界军事技术前沿论文发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夢女孩儿

已采纳

技术作为人类肢体、感官和大脑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人类特定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军事高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孙子兵法》与高技术战争

摘 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兵书,在古代的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今天,这部古代兵书还能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还能不能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起到指导作用?该文就通过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孙子兵法》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孙子兵法 高技术 战争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我国从古至今发生了数万次大小战争,广大人民饱受其战火的煎熬,但同时也使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并很好地保存下来,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中,最著名的要算《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一部五千余字的兵书,但它的内涵却非常博大,它所能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正因为它广泛、深沉的内涵,所以它被广泛地运用在军事、经济、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例如《计篇》的敌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便被广泛地运用到政治、经济及外交斗争中。

随着科技强军的深入开展,对照国内外的军事理论,我们面临着古、近代军事理论如何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在高科技条件下如何赢得胜利等许多问题。现对比分析如下。

(1)作战方式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武器装备与作战原则两者之间,是武器装备和技术决定作战指导原则,而先进的作战指导原则又反作用于武器装备及技术的革新。列宁指出的“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朱德说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都是这个道理。但由于武器装备及技术的发展,必然要产生亲手的作战理论,要对原有的作战理论与原则充实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在军事理论作战原则、作战方法上均做过许多重大变革。

(2)最后解决战斗靠步兵。过去我们常说“大炮不能上刺刀,最后解决靠步兵。”未来战争,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是前沿阵地还是纵深战斗都得靠诸军兵种的整体力量及协同作战才能取胜。未业的战斗要求我们必须抛弃某一军兵种主宰战场的观念,确立诸军兵种密切协同,相辅相成,形成联合作战的思想。

(3)后方比前方安全。“前方打得热闹,后方可以睡觉”。这是过去比较充行的一种说法。未来战争,由于侦察器材的改进和武器性能的大大提高,使得一方可以准确地袭击数千公里以外的另外一方纵深目标;飞机和导弹武器的广泛运用,使攻击对方的纵深目标随时随地成为可能。因此,未来战争,整个战场地域内难有安全地带,前方后方都将成为战场。如果我们还墨守陈规,抱着过去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不放,那就难免吃大亏。

(4)“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按照《孙子兵法》上说的:粮草是军队行进的保障,必须先准备好以后,再进行军队的运筹。但未来高技术战争总是出奇不意的,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观念。往往在后勤保障准备不足,甚至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得做出战略决策、兵力调动的决定。这就要求先敌开火的同时,做出后勤保障的决策,同步组织后勤保障力量,同步实施各种保障。

(5)走比藏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常被人们引用,未来战争,不论从战斗任务要求上看,还是从保存自己上看,走也未必是上策。敌人的空中和地面火力以及机动能力都大大地提高了,有时,我们在原地隐蔽起来,还可以不被敌人发现,但一动起来,就难免不遭敌袭击。当然,为了战斗的需要,有时可以“走”和应该“走”;到底如何“走”,也应该有新的理解和新的“走”法。以《孙子兵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发现新的“走”法和“藏”法十分重要。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随着科技发展,使得《孙子兵法》中的某些理论知识与实践较难接合,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也使它里面的一些计谋的运用、发挥更加灵活自如。例如:“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随着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能很容易地了解和发现敌方的情况,能使这计谋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再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南联盟与北约的这场战争就是这样,南联盟由于军事实力不强,它把机械化部队藏于崇山峻岭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而北约则利用强大的空中优势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双方都非常恰当的运用这一计谋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总体来说:在现代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以下《孙子兵法》作指导,更新自己的军事理论,理论结合实际,能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美国袭击利比亚这一著名战例,就是两者很好结合的产物。1983年3月到4月中旬,美军分别以代号为“草原之火”行动和“黄金峡谷”行动两次成功地袭击了利比亚,被军界称为“外科手术式”战争,很有高技术特色:一是战斗轰炸机远程奔袭。F-111战斗轰炸机是从英国调用的,必须绕飞直布罗陀海峡,航程2800海里,同时使用30架加油机,途中至少加油4次。二是重视电子战。美国在两次行动中都使用EF-111和EA-6B高效率、多功能电子干扰机,其强烈的电子干扰,使利比亚的雷达失灵,发射的防空导弹无一命中目标。随后美军摧毁了利比亚地面雷达。其第6舰艇上的雷达指挥系统不断监视利比亚电子辐射讯号,促成了美机袭击的成功。三是使用高技术武器。如F-111战斗轰炸机,是美军装备的第一代可变翼全天候战斗机,装有地形匹配雷达,可利用地形在60~150 m的低空突防,增加了袭击的突然性。美军使用的高度抗辐射的哈姆型反雷达导弹,导弹战斗部重146磅,并能以4马赫的速度攻击目标。在行动中“哈姆”导弹破坏利比亚的雷达大见成效。四是指挥协调性好。在袭击过程中,美国空军出动了10余种机型的飞机配合紧密,尤其是电子干扰机与战斗轰炸机、战斗机之间协调十分紧密,充分显示了C3I工作站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先摸清利军的情况,再拟定计划;缩小攻击目标,确定了以打击军事目标和首脑机关为主,不波及其他。严格控制作战强度,所以在第一次袭击中仅袭击利的防空系统,第二次扩大为袭击卡扎菲总部为重点的5个目标,由于目的有限,目标明确,所以“速战速决”得以充分发挥。采用了“攻其不备”、“先发制人”的军事谋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使自己损失减到最低。

从上面的战例我们看出《孙子兵法》在高科技战争中并不落伍。它仍然可以发挥其战略战术的指导作用。只不过我们要更新自己的观点、思维,形成新的军事理论,才能在新时期的高科技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战中的法国在遭受德国的猛烈攻击时,仍一味地按照自己落后的军事思想,采用一战时的“堡垒主义”,大量集结兵力,大量修筑工事,而德军运用新的军事理论,机动作战,绕过了法军的防线,法国的防线不攻自破,法国的城池也被德军占领,法国损失惨重。可以说,从军事理论本身来讲:法国是被自己落后的军事思想打败的。由此可见,在国家的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武器装备更新的同时,关注军事思想的发展至关重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军事高技术论文

115 评论

wxb2066472463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回顾世纪之交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含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人们不难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军事战斗力。20世纪70年代后一大批高新技术的迅速涌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方面直接催生出各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间接从理论报道实践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当然,在军事高技术中,人始终是决定性因素,先进的武装、装备是重要因素。一、军事高技术概念(一)定义“高技术”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含的内容特别丰富,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2、军事高技术的定义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三层含义:——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具有前沿性——主要目的是推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二)分类1、按照高技术分类:分为六大技术群信息技术——军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军用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航天技术——军用航天技术2、从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1)侦察监视技术,比如:太空——侦察卫星、空中——侦察飞机、地面——雷达、水下——声纳(2)伪装与隐身技术:比如B-2轰炸机(3)夜视技术,比如:红外探测器、微光夜视仪(4)军事激光技术,比如,天莹激光器(5)电子战技术(6)军事航天技术(7)精确制导技术(8)指挥自动化技术(9)核武器、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技术二、军事高技术主要特征(一)综合性。军用高技术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群体。(二)渗透性。军用高技术的应用不仅遍及整个军事领域,同时还会迅速转为民用。(三)创新性。军用高技术的创新科技成果具有生命周期短、创新快的特点,同时它还可在军事领域中支援各种创新活动。(四)增效性。军用高技术能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大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能力增强。(五)时效性。军用高技术发展很快,其阶段性成果只有及时应用与推广,才能发挥巨大的军事效益。(六)智能性。能提高武器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七)竞争性。各国军队为了走精兵高效之路,竞相发展军用高技术。(八)风险性。军用高技术是前沿技术,要进行超前性研究,其结果难以预料。(九)知识性。军用高技术是以各种科技知识为基础的,其发展更离不开掌握各种知识的高科技人才。(十)战略性。发展军用高技术是国家的战略决策 ,它直接关系到一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的重大影响(一)新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大提高。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学说和部队编成是军事变革的三要素,要发生军事变革,三者缺一不可。(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三)军事高技术对军队建设的影响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2、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可能出现新的作战部队。3、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4、建立快速反映部队。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313 评论

wwj快乐柠檬头

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现代武器装备出现了8个方面的新特点,从而与传统武器之间产生了"代沟",这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

军事高技术指那些应用于军事领域,并能产生重大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武器装备,作战理论,战争形态等跃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而且它作为战争活动的物质条件之一,也必然会对军事谋略产生巨大的影响。军事高技术给军事谋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军事谋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决定战术,这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隐身兵器的不断发展以及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对作战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引起传统攻防理论和作战原则的变革。认真分析隐身兵器对作战行动的可能影响,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是我们充分作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

隐身兵器对作战行动的影响现代隐身兵器既有飞机,舰艇、潜艇、坦克等作战平台,又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打击兵器,由于这些技术装备在作战使用时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而对作战行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攻击型飞机是现代战争的主力,也是世界各国空中力量的发展重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改进使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攻击型飞机提供了更多发挥优势的机会。为适应现代和未来战争的需要,攻击型飞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大趋势。

现代战争对攻击型飞机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技术的发展为飞机性能的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两者协调统一构成了攻击型飞机的发展方向。

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使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为战争指导者施计用谋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使古老的军事谋略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使"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任何一位战争指导者使命。

由于在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从而使作战条件和战争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给军事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技术局都战争卫勤保障特点:

1、战争对抗性增强,减员率增高,伤员时空分布不均衡,救治任务十分繁重。

2、三军合同作战,联合保障,卫勤保障关系更加复杂。

3、战争突然性增大,作战样式多变,,快速机动保障作用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兴起了一场以高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高技术在概念上主要是指知识密集程度高、技术难度高、投资强度高、渗透性与扩散性高、应用效益高和开发领域新的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隐身技术的发展,隐身武器装备也相继问世并在现代战争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在21世纪,隐身武器装备必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必将对作战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战场有可能进入一个"隐身时代",捉迷藏式的"隐身战争"将成为高技术战争的模式之一。

这次新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主要指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6大高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航天技术群和海洋。

本世纪初叶,当飞机问世并用于战争之后,使战争形态由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人类战争由此发生了重大革命。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不断物化于航空技术装备,使作战飞机日益向隐身化,无人化、多能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这必将对21世纪的战争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作战飞机的隐身化,可能导致拥有隐身技术优势的一方在战争中获得战略优势和主动作战飞机的隐身化,主要是指作战飞机将广泛采用隐身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来降低敌方雷达、红外、光学和声波等探测系统的观测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挥作用的一种趋势。

军事高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是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而产生的.这些性能表现在作战与备战的各个环节,如发现与隐蔽;运载、推进与抵抗;命中与躲避、拦截;摧毁与防护;指挥、控制与干扰、破坏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在上述各环节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如作用距离、机动能力、命中精度和毁伤威力、防护能力或生存能力等,均非往日面貌。所以不可避免地对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307 评论

扬州灰豆子

F100发动机简史1前言由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空中优势战斗机F-l 5发展高性能的发动机起,到90年代为下一代先进战斗机ATF(用于21世纪)即F-22发展推重比为10一级的发动机,历时20余年。其间研制观点(指导思想)有两个大的转变,即从单纯追求性能转变为可靠性、可维修性与性能并重,再转为推行“同期工程”,(或“并行工程”、“一体化制造与发展”工程)。这两大转变,三种指导思想是吸取了发动机研制、外场使用等中积累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以美国普惠公司为例,它从研制第一种推重比为8.0的F100-PW-100(-200)发动机起,到衍生改型的具有高可靠性的F100-PW-220,到发展新一代的、用于F-22的推重比为10.O的F119发动机,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多的整个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发动机研制观点转变的过程与背景,能代表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的趋势。2早期的F100发动机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普惠公司为准备用于下一个25年的空中优势战斗机F-1 5发展了新一代的高性能发动机,即F100发动机。为满足飞机要求,发动机推重比需达到8.0一级才行。为此,普惠公司将提高发动机性能即推重比作为重点予以保证,也即以提高发动机性能为F00研制的指导思想。在F100的研制、发展中,尽量控制发动机重量而不影响性能,最终达到了目的,使F100成为第一种投入使用的推重比为8.0一级的发动机。当F100的第1个、用于F-1 5的生产型F100-PW-100转入批生产并开始装备美国空军时,与当时其它发动机相比,性能有明显的改进,特别是其跨声/超声条件下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事实上,时至今日,当今在役的战斗机发动机的推重比也仍同等或稍高于30年前F100的推重比。用于F-1 5战斗机的F100-PW-100(装2台)发动机的起飞推力为106.13 kN,F-1 5于1974年11月开始装备美国空军,与-100型推力相等的-200型用于F-1 6战斗机(装1台),F-16于1978年底开始装备美国空军。F100的性能的确不错,但它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却未能与性能的提高相匹配,F-1 5战斗机装备部队后,在使用中暴露出发动机有许多影响可靠性的严重问题。例如压气机失速,大量涡轮叶片超温、烧伤等,曾使大批F-15战斗机扒地不能起飞,成为困扰美国空军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使美国空军不得不让(GE公司利用用于B-l轰炸机的F101发动机的核心机,发展一种适用于F-1 5,F-1 6的发动机,即F110,形成了由两家发动机公司同时为F-15和F-16提供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局而,一直沿用至今。F100-PW-100/200出现可靠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使用中,由于飞机的要求需来回快速拉、推油门杆,因而使发动机的温度与转速快速变化,造成发动机主要零件应力循环变化多,而当时的军用发动机定型试车仅包含极少循环的耐久试车。因为在70年代初期,标准的定型试车为150h试车,这种试车的目的是考核在最长的稳态时间内发动机在高温下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考核多次循环下的工作能力等,因而定型后发动机仍然出现大量故障。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研制中,单纯追求了高的性能,忽视了可靠性、可维修性和耐久性问题,发动机的设计没有在可靠性,可维修性、成本和可生产性等以及性能等诸方面取得平衡而造成的。3 提高可靠性的F100-PW-220发动机普惠公司从F100-PW-100的发展、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忽视可靠性、可维修性而单纯追求性能的发展先进发动机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了使F100发动机能满足空军既有高的可靠性又有高性能的发动机需要,普惠公司着手对F100进行改进,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虽然由1975年到1980年,普惠公司与美国空军在改善F100的可靠性方面做了一些小的改进,但收效不显著。直到1981年,才开始利用先进技术对F1O0进行重大改进,以提高可靠性、耐久性与安全性。这些改进包括:重新设计的“加大寿命的核心机”(ILC)、单晶材料作的涡轮叶片、第一种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的全功能数字式电子调节器(FADEc)、齿轮泵作的燃油泵等。此改进型被命名为F100-PW-220,其推力维持100型的即起飞推力为106.13 kN,但重量加大约61KG,也即牺牲了推重比而获得高的可靠性。为考核-220型的耐久性与可靠性,补充进行了三种试验,即4000个TAC循环的加速任务试验(AMT)、高Ma下的耐久性试验与高周疲劳试验。3.1 4 000个TAc循环的加速任务试验(AMT) 加速任务试验AMT试验是以前未曾进行过的,是按飞机的飞行任务剖面,归纳出发动机的任务剖面图,如图1所示。然后按油门杆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加速模拟试验,即每1个试验循环模拟飞机作战时的油门变化,但时间却大大缩短。用这种试验.模拟发动机在外场使用时,温度与转速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离心负荷与温 度负荷的变化,用以考核发动机低循环疲劳寿命以及在这种多变工况下发动机的可靠性。作为战斗机特别是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动机, 就不能按飞机一次起降作为1个循环计。因为在飞机作战中,往往要反复将油门杆从最低位置推到最高位置,或反之。这样,在飞机一次起降中, 零件上应力的变化就不单纯是一种从零到最大再 到零的过程。为此,采用了TAc循环(TAc为总 的积累循环,也称战术空军循环,TAc=总的起飞循环数十l/4全程油门过渡次数,一般,l发动机飞行小时(EFH)=2TAc循环)来计算它们的低循环数。目前,作为战斗机的发动机,需要完成一次4000个TAc循环试验。在F100-PW-220发展试验中,美国空军根据外场使用情况,要求进行一次4000TAc循环的AMT试验,每1个TAc循环的AMT约耗时15min,4000TAc循环AMT约耗时1000 h。若按每架飞机每年使用250 h即500TAC循环,则4 000TAC循环AMT,相当外场使用8年。实际上,F100-PW-220前后共进行了两次4000TAC循环AMT,第1次4000个TAC循环试验中,在90天时间内共试验了953 h,其中全程油门过渡84849次,加力燃烧室点火8254次,加速34551次,相当外场工作九年。试验后,核心机完好无损,于是又进行了第2次4000个TAC循环试验,两次共进行了8191个循环,1826 h,其中全程油门过渡172847次.加力燃烧室点火19308次,发动机加速76738次.相当外场使用18年。两次试验中,由核心机引起的换发率、空中停车率、推力损失率均为0,说明该型发动机达到了提高可靠性的目的。据称这是战斗机用发动机中,第1种通过2次4000个TAC循环试验的发动机。通过这三种考核试验后表明-220型较-100型在可靠性,耐久性方面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它在外场不需对发动机的调节系统进行调节(因为它的FADEC具有自调特性),还取消了对移动油门杆的一些限制,能满足空军的需要,-220型于1985年底正式投产。由于-220型在使用中反映出有较好的可靠性,因此美国空军让普惠公司用-220型的改进措施换装在外场使用的100型上,这种改装的发动机命名为F100-PW-220E。4、 一体化制造与发展、并行工程、同期工程F100发动机由-100型改进到-220型,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这种用牺牲性能来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得到空军的赞许。这就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观点的第一改转变,即由单纯追求性能转变为可靠性、可维修性与性能并重,也即所研制的发动机是在可靠性,性能等诸方面得到平 衡的设计。但是,在发展-220型时并不是十全十美,虽然它做到了在可靠性、维修性、耐久性及性能等方面进行平衡,成为一种进行平衡后的设计。但是由于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在正式转产时却遇到了麻烦,即在投产的第1年(1986年)中,在组织生产中出现了许多重大难题,结果花了很大力气去克服才使生产工作进行下去,不仅延误了投入使用的时间,而且也增加了额外费用。这是普惠公司在发展一220型中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即仅由设汁人员参与发展一种新型发动机,特别是在采用许多先进技术时是不够的根据-220的教训,引发了普惠公司在1987年对发动机的研制观点(指导思想)做了一个重大转变,建立了称之为“设计到加工”多功能小组的概念,使得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就吸收 制造、材料、供应和质量等方面的工程人员参与。即在设计之初,就全盘考虑各方面问题,使得在此基础上通过验证的先进发动机,能很快转入牛产,投入使用中去。美国空军在普惠公司这一新思想的基础上,于1990年采用了更为广泛的多功能小组概念,它包括了整个发动机寿命循环中从方案论证到外场支援的各阶段参与工作的各种人员。这种由几十个到百多个的多功能小组参与发动机发展全过程的系统上程称为一体化制造与发展(Intergratcd ProductDevelopment,IPD)工程,其最终目的是让用户能得到一种各方面得到平衡的产品。据普惠 公司称,目前该公司已将IPD概念应用到各种军、民用发动机的研制中。无独有偶,与此同时其他的大公司也做了类似的指导思想转变过程,采用了类似IPD的概念,例如GE公司开展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ccring.GE)罗.罗公司开展了同期工 程(Simultaneous Engineering,SE).三者名称不一 ,但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以并行工程为例,它是由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主持,GE公司航空发动机部研究发展中心(GE- CRD)进行研究的。他们认为并行工程是一种革命性的工程发展方法,它同时考虑研究、发展、设计、制造与使用的问题,以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在采用高、新技术,先进材料与工艺时对部、组件最终结果的影响,以便快速的获得最优设计,使从方案设计到形成可供使用的产品的周期缩短1/3到1/2,并相应减少研制费用与风险。当然,这项概念更新的研究工作,也是耗资巨大的工程,仅在1988~1992年的初始阶段研究中即投资9300万美元。DARPA除在西弗吉利亚大学建立了一个并行工程研究中心(CERC)外,还由GE公司航空发动机部联合卡内基、梅隆大学,瑞塞勒斯工学院组成联台研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研究,除上述单位外,还有近20个单位参与这项研究、开发工作。IPD或CE、SE不仅在发展先进的军用发动机机采用,在发展新型民用发动机中同样也采用,例如:三大发动机公司为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双发型客机分别发展的PW4084(普惠)、GE90(GE)和遄达800(罗•罗)发动机中,均采用了IPD等工程。为使波音777在服役之初 即可获得FAA的180minETOPSs(双发客机延程飞行)批准(现行标准是为获得120minETOPS批准.所采片的发动机必须具备:积累的工作时间不少于25万小时,空中停车率低于0.04次/1000h;180minEPOPS的条件是:120minETOPS已有1年经验空中停车率低于0.02次/1 000 h),三公司分别采用了IPD,CE和SE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以达到空中停车率为O的目标,另外,罗•罗公司还将SE用于发展遄达800的称为第二代宽弦夹层结构的风扇叶片与称为第5阶段的燃烧室的发展工作,普惠公司为PW4084研制的空心钛合金宽弦风扇叶片也采用IPI)而使研制工作在不到2.5年的时间完成,如按传统作法则需5 0年时间。当时参与研制该叶片的多功能小组有70余人。GE公司采用CE研制了一种空心的钛合金叶片,其研制周期比按常规程序研制要短60%。5、F100-PW-229发动机美国空军为了进一步提高F-1 5和F-16战斗机的性能,要求提高发动机性能,固而 提出了“改进发动机性能计划”IPE,为此,普惠公司对Fl00发动机做了重大改进,引用了在民用发动机PW-4000上采用的许多先进技术以及其他验证机验证的技术,衍生发展了F100-PW-229。-229型具有-100型的外廊尺寸,保持了-220型高的耐久性与可靠性的水平,但起飞推力却大幅度加大,达到129 kN,约比-220型的大22%,加速性能也有明显改善。表1列出了在各种状态下,两型发动机的性能比较,图3示出了-229与-100,-220加速性的比较。-229型的设计中采用了:增大流量的风扇,第二代电子调节器,流量与性能均较高的压气机,为“用户朋友”(指维修)的外部管路设计等,其中所有改进的部件均在一些技术验证计划中得到验证。例如风扇是作为美国空军发动机型号衍生计划(EMDP)的一部分设计并试验的,已通过4000个TAC循环的耐久性试验,并在NASA的F-1 5上进行过飞行试验,加力燃烧室也属于这项计划的产物。燃烧室与涡轮叶片技术曾在“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ATECG计划及“联合技术验证发动机”JTDE计划的一部分进行过试验。在发展-229型时,普惠吸取了-220型的经验教训,在设计中就采用了“设计到制造”的小组,在设计发展之初就吸收了制造工程师参与,因而在1989年转产时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与普惠以前的任何发动机相比,它的转产过渡最为平滑。在-229型投产后,F100的改进衍生工作1991年试验了IPE92,其推力达到142.5kN,6 F119-PW-100发动机6.1新一代发动机F119的发展途径增大推力而保持其可靠性水平)仍在进行,例如1992年试验了IPE94,其推力达到152.4 kN。6、结论与几点看法从F100发动机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出下述结论:①、广泛采取经过验证的高、新技术并考虑各方面因素而达到的一种平衡没计,是发动机发展的趋势。②、重视以往设计、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经验,不断总结、归纳并运用到新研制的发动机中以及对现有发动机进行改进,也是提高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的重要措施。③、航空发动机研制观点(即指导思想)在四分之一世纪多的时间中经历了三种观点、两大转变的过程,即由单纯追求性能转变为可靠性、维修性与性能并重,继而转变为推行一体化制造与发展工程(或并行、同期工程)。同时,还特别重视外场使用、维护的经验,并在设计中予以考虑。④、应重视高、新技术在发动机中应用的开发研究工作,特别要重视高、新技术验证工作,以作为今后发展新机、改进老机的技术储备。⑤、重视国外发展发动机中两次研制观点转变的经验教训,应全面、多方面考虑发动机的发展,不能走“重性(能)轻构”(结构,强度)或“有气无力”仅注视性能而忽视结构强度的发展道路。⑥、目前国外三大航空发动机公可推行一体化制造与发展工程或并行、同期工程,在新的军、民用发动机发展中.已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使新发动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维修性与性能,而且可大大缩短研制周期,大幅度降低全寿命期费用。因此,我们不应忽视这一新鲜事物,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改变我们的研制方法,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工程技术前沿期刊

    属于非法期刊,没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备案,没有正规出版机构和主流数据库的收录。唯一接近的只有连续电子出版期刊一栏能找到的比如中文科技期刊文摘版-工程技术之类

    土匪温柔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当前世界物理前沿期刊投稿

    既然是08核心 那就是核心了好不好

    周某某先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发世界军事职称论文

    在接受军事理论的教育之前,我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参军,自然军事就离自己很遥远,看到身边的身着戎装的军人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军事,

    今夕访古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军事理论论文中国发表

    大学的第一课就是军训,军训由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组成。军事理论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使我们改变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概念。之于知识结构的改变,身在医学院的我们

    Candy52636830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军事期刊投稿

    你可以直接寄到解放军报或者参考消息!

    guoqingyi82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