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yanpimmwo
学术论坛: 浅析中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 魏 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员 【摘要】心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学科体系正在构建中。本文从哲学、医学、教育、文学等几个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存在的心理教育思想,以此,为我国现代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心理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推进民族、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培养人才。开发人的心理潜能,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人类关注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教育的目标所在。 由于心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各国纷纷探讨心理教育的问题,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中国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盖在积极形成适合国情的心理教育理念,建构具有申国特色的心理教育体系。建立心理教育体系思想上应该是中西合璧,即要吸收适合中国的西方心理教育思想又要挖掘我国已有心理教育思想。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哲学、医学、教育等著作中的心理教育相关思想进行粗浅的剖析。 --、古代哲学思想申的心理教育思想 心理教育的思想在《论语》和《尚书》等伟大的思想著作中均有论述:《论语》指出:“君子怀德”、“君子上达”指的是完整人格塑造,现代心理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目的也在此。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正义》解释到:“温, 寻也;故,言旧所学得者。温寻使不忘,是温故也;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说的是笑嘻嘻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还能在旧知识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新知识。这是我国古代提出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 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雍也,可使南面。”这几句话是孔子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评价,意思是:如子路在千乘的诸侯大国中,可以治理兵赋;冉求在千室的大邑或百乘的卿大夫家中,可以当邑宰或家臣;公西子华在朝廷上,可以穿着礼服应对宾客;冉雍可以做卿大夫一类的大官。提出了每个人能力方面的不同侧重,要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荀子在《正名篇》中的“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昧,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心平愉 , 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提出人的情绪受认知的影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心忧恐的时候,虽然口、耳、目、身接受了美好的外界影响,也不感到愉快;心平愉的时候 , 虽然口、耳、目、身没有享受美好的供养,也可以心情愉快。指出人要有正确的认知,保持良好心态。 《尚书》中的“直而温,宽而厚,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意思是正直坦率而又温文尔雅,胸怀宽广而又庄严谨慎,刚正勇敢而又不以强凌弱,简洁明了而又不妄自称大。要人培养自己的良好个性,现代心理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与此相对应。《老子·道德经》谈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心理教育之中的“认识自我”不谋而合。《易经》指出君子“自强不息”,“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 要求人要用辨证观点看问题和保持良好心态,也是现代心理教育中的内容。《管子》指出“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强调诗词、音乐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现代心理教育方法中也提出了兴趣疗法、音乐疗法。 二、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心理教育思想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其中提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意思是统治者只有通过教育,使广大群众学习所提出的道德知识,潜移默化并经过反复实践,让道德标准变成人民的行为习惯,最后成为风气形成风俗习惯, 也就是通过学习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是学生有四个缺点,有的人贪多,食而不化,知道的虽然多但是没有深度;有的人学的太少知识面窄,一知半解,没有努力学习;有的人学得太简单,没有发挥出自己水平;有的人则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知难而退。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而后做出正确指导、因材施教。“ 夫乐者乐也,人情所不能免也。”是说音乐能使人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为了人的美感需要,不能没有音乐。指出了音乐的美育作用。“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德音之谓乐”“乐章德”等意思是说,音乐是品德的花朵,音乐是品德的声音,音乐能表现人的品德。说得是音乐与品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达到德育的作用等等。 《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了学习的目的,至善的境界就是完美人格。《大学》与《学记》都属于孔孟学派的著作,被称为姊妹篇,有许多思想观点都很相似,这里不再加以说明。 三、古代医学思想中的心理教育思想 《黄帝内经》是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书中有言:“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 思伤脾,恐伤肾”,指出不良情绪对身体的消极影响,是现代心理教育内容的“情绪情感教育”。“心怡愉为务”“养心莫若静,静则神藏。”指出要保持健康情绪,应做到心神宁静。“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要求在自己感到焦虑、压抑、烦恼时,应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分散注意力、缓解情绪,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是说通过看有益的书,欣赏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以消除烦闷和忧愁,比服药前效果还好,以上几点都是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的方法。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这样解释:“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医国、医人、医病都包含在中医医理之中, 同样也包含了心理教育的观念。 四、古代诗歌中的心理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自宫廷到民间都很盛行。《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专著,指出音乐能影响情感,情感也能影响音乐,书中提到: “乐者,音之所由升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意思是: 音乐是有感于客观事物才发生的,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的情感以不同的声调表现出来, 指的是情感影响音乐。“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意思是: 当微弱充满焦虑的音乐流行时,人民就会产生忧心忡忡的情感;当舒畅、和谐、缓慢、平易、内容丰富而有鲜明节奏的音乐流行时,人民感到安康和快乐。明显的说明音乐对情感是有影响的。 《诗经》中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指的是诗词对意志教育的影响。 五、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 “乐极生悲”,指人要及时调节和控制情绪, 避免影响身体健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指人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又如:“心病还需心药医”指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还有许多以上没有提到的著名之作, 如: 《史记》、《春秋》、《淮南子》、《中庸》等等, 其中都有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有待挖掘。中国五千年文化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 西方许多心理教育思想和我国古代提出的心理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例如人格教育、个性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但由于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所倡导的许多文化理念也是不同的, 把西方的心理教育理论完全运用到中国显然是不合理的, 挖掘我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 从中寻找符合当代中国正确的心理教育思想, 对建设我国现代心理教育有重大意义, 是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是我们现代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叶无声2015
……《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专著,指出音乐能影响情感,情感也能影响音乐,书中提到: “乐者,音之所由升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意思是: 音乐是有感于客观事物才发生的,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的情感以不同的声调表现出来, 指的是情感影响音乐。“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意思是: 当微弱充满焦虑的音乐流行时,人民就会产生忧心忡忡的情感;当舒畅、和谐、缓慢、平易、内容丰富而有鲜明节奏的音乐流行时,人民感到安康和快乐。明显的说明音乐对情感是有影响的。……更多详见如下参考资料:
Cindy森小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核心基本都出自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其中法、儒、道、墨、兵等最为重要。先秦时期没有固定的管理思想体系。至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使得各种管理体系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其中秦国卫鞅变法,因用法家思想,在秦国实行变法,并且新法在秦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使秦国历经百余年发展最终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依旧沿袭法家思想,在全国推行,但是由于苛政徭役过重,引发民变,不过秦代在法家基础上确立的政治体制,一直被后代沿用,甚至当代政体都有其影响。至汉代先期诸帝尊奉黄老之术,行无为而治,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汉武帝启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在我国的主体思想地位,加之汉代持续数百年统治,使儒家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远。唐代时期社会主体儒家未变,但是道家,佛家也充分融入了社会,统治者的社会管理思想也受其影响,变得相对开明,整个社会呈现儒、释、道三家融合发展,佛家也实现了彻底的中国化。同时穆斯林文化、欧洲思想这一时期也有进入。宋代虽社会动荡,但科技文化思想诸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以周敦颐、司马光等儒家代表产生的理学,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在管理方面思想则更为超前,王安石变法,实则是对儒家固有思想的一种变革,早期的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在王安石变法中已有很大的体现。可惜变法没有成功,如果变法成功对中国的影响则很难预计了。明代继续发扬了理学思想,社会管理则更趋于平民,各种思潮亦有所发展,其中洪英明的《菜根谭》集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日本商业管理界深受欢迎。但是中国在清军入关之后基本上就停滞不前了,包括各种思想。概括起来讲,中国任何一种管理思想都有能够自圆其说,自成一体,但是相互结合运用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从历史开来从实质上促进中国变化的还是法家和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社会管理中必须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想背景,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倒数第一丑
上面都说了兰姓古代名人,我来补充下,兰晓龙(1973--),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兰晓华(1982--),,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大连市政府顾问,香港商报传媒公司副总裁,著述有《给市长上课》、《城市营销》、《中层领导105个执行细节》、《做人有气度做事有谋略》、《二十几岁学会选择三十几岁懂得放下》等。兰晓霞(1987--),影视演员,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拍摄过的电影有《金粉世家》《猎鹰1949》,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业演员。兰奕波(1987--),字静孚,号清曲散人,浙江湖州人,兰振滩之曾孙。当代书法家,以草书见长。曾受教于著名学者启功先生、著名艺术家周文清教授。兰刚认:(公元1935~今),香港人。著名五官医学专家。主任医师。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理事,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传略载入《河东专业技术人才》、《山西人名辞典》、《中国名医列传》、《世界名人录》等化部典籍。
安静的芋米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 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 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 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 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 “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 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管子?五辅、枢言篇》)。 在治生学方面,我国也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史记?货殖列传》)。《管子》一篇国情普查提纲(《问》)中列专项调查国内的生产能手,树立“人率”,进行表彰。司马迁《货殖列传》记载,齐国的“奴虏”,即下等人,人皆贱之,唯刀间独具慧眼,赏识这些人的才能,收取重用,“尽其力”,“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发了大财。 3.人和。 “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故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只有当权者严于律己,严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管子》提出“无私者容众”,要求君主切不可有“独举”、“约束”、“结纽”这些宗派行为,不可“以爵禄私有爱”,要严禁“党而成群者”(《管子》五辅、法法等篇)。 5.利器。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其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并使“利器说”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如西汉出现的新式粮食加工机械——水碓,“役水而舂,其利百倍”。东汉和三国时出现的新式炼铁鼓风器——水排,大大提高了铁的质量,从而提高工具和兵器的质量,这些都是在当时政府官员的主持下发明和推广的。明清时代在长江下游乃至全国先后推广松江地区先进纺车,和纺技,也多是由地方官员出面相邀和主持,说明利器思想已引起当时国家管理机构的重视。6.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提出“守正”原则,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凡事量力而行,“动必量力,举必量技”,“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指挥作战,要知道自己兵力,装备的承受能力,“量力而知攻”,“不知任,不知器,不可”。切不可不顾主观条件的“妄行”,“强进”,“妄行则群卒困,强进则锐士挫”。(《管子》牧民、霸言、形势解等篇)用人也应注意因材施用,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责备,“毋与不可,毋强不能”。 8.节俭。我国理财和治生,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节用思想源于孔子和墨子,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述而》)。墨子说:“其财用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苟子?天论》)陆贽说:“桀用天下而不足,汤用七十里而有余,是乃用之盈虚,在节与不节耳。不节则虽盈乃竭,能节则虽虚必盈。”(《陆宣公文集》卷二二)纵观看史,凡国用有度,为政清廉,不伤财害民,则会国泰民安。反之,凡国用无度,荒淫奢费,横征暴敛,必滋生贪官污吏,戕害民生,招致天下大乱。这是中国国家管理历史提供的一条真理。 在治生方面,节俭则是企业家致富的要素。司马迁说:“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 9.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场法制等等。韩非在论证法治优于人治时,举传说中舜的例子,舜事必躬亲,亲自解决民间的田界纠纷和捕鱼纠纷,花了三年时间纠正三个错误。韩非说这个办法不可取, “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如果制定法规公之于众,违者以法纠正,治理国家就方便了。
小演员王沁曦
兰殊:十六国时前秦人。原为苻洛手下将领。在苻洛举兵攻打苻坚时,兵败被俘,苻坚将其赦免,并任命为将军。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南朝梁将领。初授东宫直阁,后因屡立战功升任衡州刺史。在任期间有惠政,甚得民心。后进号平南将军,封曲江县公。任广州刺史时,被前刺史于食中下药毒死,年仅四十二岁。兰夏礼:兰钦子,南朝梁将领。侯景之乱时,叛军至历阳,其率部长途奔袭景军,战败而死。兰冲虚: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唐代道士。居静思观修道,据传于中宗神龙元年得道仙去。兰宗周:唐代地理学家,著有《水气略》。兰以权:字世衡,湖广襄阳(今属湖北)人,明初官吏。洪武初以才学选授中书省照磨。后受太祖朱元璋之命前往广西左、右江地区,安抚少数族民,因功升为礼部员外郎,累官至应天府尹。其博学能诗,为人端谨。兰国征:陕西中部人,明代官吏。以明经官乾州训导,后升榆林卫教授。洁身自好,不受生徒馈赠。乐于助人,曾于岁饥时把自己俸米分给诸生之贫者。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和光道人。云南嵩阳人,明代学者、医药学家。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精于医药。曾以方略帮助兵部尚书王骥攻麓川。后淡于仕途,居住民间著书。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兰隐君集》、《医门摩要》等。其中《滇南本草》为现存较早,且较完备之地方本草。兰玉:直隶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四十三名。兰第锡:字庞章,山西吉州(今吉县)人,清代官吏、水利家。乾隆十五年举人,官凤台(今山西晋城市)教谕,累擢河东河道总督,后调任江南河道总督,加兵部侍郎。任内一直致力于防洪治水,曾于河南、江苏等地抢修黄河护堤。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年)负责堵塞江苏丰县曲家庄六堡黄河决口,昼夜守候工地。其治水勤奋妥贴,为官清廉,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兰芝堂:一作兰之堂。四川郫县人,清乾隆十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四十九名。兰庭辉:福建上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生于一九一三年,死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六一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兰敏:天津人。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后,曾任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调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培珍:山西原平人,少儿教育的积极实践者。一九六零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没有退休苏洪英,女,主任医师,教授,放射科副主任,介入病房主任,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擅长肿瘤及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主要学历及培训情况1981 - 19
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有难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很多需要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都想知道如何顺利把论文发表到cssci,我在这里介绍:大家想要顺利投稿c
(1)写好一篇稿质量的英文论文。(2)找到合适你文章类型的刊物,类型合适,水平合适。(3)在SCI期刊的官网注册账号,投稿,等消息。(4)录用通过,然后上线。
英语教师发表论文的时候会写一些英语教学上的文章,这类文章并不一定要是研究英文的论文,很多都是在教育方面的文章。比如刍议英语教学与文化的结合这样的文章。很多老师在
一篇论文5000字,你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