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风光
外审:即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 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外部审计的优点是设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不需看企业的眼色行事,只需对国 家、社会和法律负责,因而可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对于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内部的组 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在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困难。此外,处于被审计地位的内部 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也可能增加审计的难度。 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管理中外审通常指第三方审核。 除了在审计领域的这个概念,在文章投稿时也会经常使用到“外审”这个术语。期刊接收投稿,一般要经过初审,外审,复审这些阶段。外审一般是期刊单位将文章发给全国(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审核,以确定文章的质量水平!
zhusun1989
论文投稿期刊审核流程通常会有三审:初审-复审-终审。
初审、收到文章后一般会有征稿/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对论文进行格式与材料等初审。初审主要简单审核稿件是否符合本刊要求,审核作者资历和单位信息,然后看作者的信息是否完整,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复审、初审通过后会发给主编,主编看过后会进行评估,如果认为文章达到本社的基本要求就再把稿子递给领域相近的编委。编委会根据论文主题来邀请审稿人(同行评审),一般审稿人国内就2-3人左右,SCI期刊也就最多5人左右(质量越高的刊,审稿人越多且专业权威)。
审稿专家返回审稿意见后,编委会给主编作出建议(主编一个人是看不完所有文章的,所以一般都会采纳编委的意见)。总体来说,越好的期刊审稿人数越多,也越容易被拒稿。
审稿速度缓慢可能有种种因素:期刊编辑指导不够清晰;同行评审速度慢;来稿量增多;每篇论文的数据量增加等等。复审时,如果遇到社内有提出审稿意见,会将稿件退给作者修改,修改达到要求后进行录取,修改达不到要求就做退稿处理了。
终审、一般到了这一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基本不会退稿的。总编对标题、版式、内容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或批清,投稿者就按照杂志社的要求最后改改就好了。要求一般是将文章内的图片,表格等源文件发送给编辑,便于排版等等。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系统显示错了,很显然你的文章初审过了之后就是编委初审,没有送外审,这个期刊也没有初审过了直接送外审的情况。
在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中,外审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国外学术期刊,外审是审稿流程中的必经环节,因此SCI期刊也不例外,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高低以及稿件运行周期长短都与专
初审-复审-终审,等终审吧~不过初审过了一般你就不能再另投了~
没有区别,是一个意思。初审就是第一次筛查,初审由杂志社编辑完成,初审其实是对文章的大致审核,编辑一般大致浏览下文章,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文章方向是否符合期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