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马哥
警惕全球变暖 石室初中 2015级最近这几年,我们大家都会觉得天气忽然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竟然会达到了40°或40°以上。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的越发加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便逐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给我们什么的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毫无质疑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wán) ,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不少的电量,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至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二氧化碳 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地震、海啸、泥石流、天坑、山体滑坡等这些所谓的天灾,其实很多都是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成的恶果。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作为一位爱地球母亲的孩子,我在此呼吁大家要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sally7juicy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1)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在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2)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科学及某些工程原理,将生物本身的某些功能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生产供人类利用的产品的技术体系。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被认为是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最重大的高新技术之一。(3)新材料技术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合成。新材料技术在高新技术中处于关键地位,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4)新能源技术主要进行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从多方面探寻发展新能源的途径。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核能(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等。(5)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通常指人类研究进入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航天等内容。空间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的高度集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6)海洋技术包括进行海洋调查和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空间利用,涉及到许多学科和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等方面。基本特征关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到目前为止还难以作出全面的概括。但是,可以看出这一新科学技术革命本身有以下几个基本趋势: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出现了如列宁所说的“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列宁全集》第20卷189页),如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等已经渗透到考古、勘探的领域,探明古代地下遗址和地下宝藏的准确位置和容量。此外,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也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如数学、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经济领域,出现了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综合性科学。诸如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等。这些科学涉及的面很广,以海洋科学为例,涉及到气象、水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由于交叉科学的产生,这一次新技术革命也不是单项的技术革命,而是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群。三是两门学科交叉,形成了边缘科学。诸如生物物理、地球物理、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这些边缘学科的迅速发展,对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恩格斯所预见的:“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然而正就应当在这点上期待最大的成果。”(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第247页)。事实证明,许多生物、化学现象,由于与物理学结合,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因而使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的基础理论开始出现统一的趋势。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数量增加极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UNISIST)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60年代以来从9.5%增长到10.6%;到80年代每年增长率已达到12.5%。据资料介绍,现在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大约500万篇,就是说平均每天发表的论文(包括新知识论文)已达1.3—1.4万篇;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800—900件专利问世,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从新技术革命八大技术领域中电子技术的发展来看,据美国《电子科学》杂志介绍,1981年10月至1982年9月一年间,世界上就在电子技术领域作出了39项重大成果,以年工作日为300天计算,即平均每7.7天就有一项电子技术发明,如果把其它七个科学技术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的发现和创造计算在内,我们面临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速度,即不可能用年、月、日来计算,而将以时、分、秒来计算。二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比如从电磁理论的建立到电动机的使用,经过65年,从原子核裂变理论的建立到制造出原子弹只经过了6年,晶体管3年,激光不到一年。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设备和产品更新率也大大加快。据资料介绍,大约每一年左右,就有50%的设备和产品被更新。其中电子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更快,比如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现在不足33年时间就经历了五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计量化所谓科学技术计量化,是指数学方法进入到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被卓有成效地应用于一向被人认为与数学无关的领域,带来了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数学化、形式化和公理化,使数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科学化。因此,这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前两次相比,特点更加明显:从体力的解放到脑力的解放;从单项技术革命发展到了多项技术和综合技术的革命;从利用第一自然资源为主发展到了创造第二资源为主;从征服地球发展到了征服海洋和宇宙空间。因此,有人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的革命。
yanrongsun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许多电,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CO2气体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草菜一家
1、《自然》杂志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Nature》杂志每星期在全世界发行6万份,大约四分之一发行到图书馆和研究机构。2、《科学》杂志美国著名的世界性权威杂志《科学》,《科学》和《自然》是两本最负盛名的国际科学期刊。《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3、《科学美国人》《科学美国人》(英文原名:Scientific American,缩写:Sci Am)是美国的一本科普杂志,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它为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到目前,有145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09年的本刊撰写者中有四位获诺贝尔奖。虽然被认为是大众化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但这本杂志并不采用类似《自然》杂志同行评审的方式审查稿件,而是提供一个论坛来呈现科学理论和科学新发现。比较适合作为大学生课外阅读资料。其中有关于最前沿科学进展的专栏文章,还有科学新闻扫描、名家访谈、从数字看世界、科学书评、趣味科学等内容。4、《新科学家》《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创刊于1956年,周刊。 它是一个自由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内容关于最近的科技发展,网站开始于1996年,登载每天的关于科技界的新闻。杂志并非是一个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但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广为传阅,杂志还经常刊登一些评论,比如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与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齐名的大众化高水平学术期刊。5、《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或简称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其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它是一本以视觉冲击力见长的杂志。它的栏目设置已不再重要,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栩栩如生的动物照片足以使人屏住呼吸、心驰神往。6、《Newton 科学世界》最后来一本中文科学杂志:《Newton 科学世界》,希望它有一天能成为一本世界著名的科学期刊。《科学世界》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旨在向广大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激励科学思维,促进科学生活,竭力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1999年《科学世界》杂志引进日本《NEWTON》杂志的部分版权,使《Newton-科学世界》变成一本精美的国际性科学大刊。轻松流畅的语言,精致直观的图解,广泛而准确的内容,巧妙而诙谐的题目,使读者在阅读的享受中汲取知识,在不经意间了解科学技术进展,轻松步入科学生活。《Newton-科学世界》已成为读者最喜爱的科普刊物。《Newton-科学世界》的内容非常广泛,报道准确,咨讯权威,很好地反映了当今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她涉猎的领域既包括传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又包括如行为科学、考古学、军事科学和教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对世界各大实验室研究动向的跟踪,对著名科学家的访谈,对科技发展带给现代生活的种种变化都有着敏锐的观察,这也成为她不同于其他刊物的显著特点。
大漠金鹰
科技论文写作要点科技论文是科技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科技信息源,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资料统计表明,全世界的科技论文大约75%是发表在期刊上。可见科技期刊对现代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1 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足够的,可以重复的实验,使他人得以评价和信服的素材论证,首先揭示出事物本质及其真谛,并发表于正式科技期刊或其他得到学术界正式认可形式的叙述文件称为科技论文。完备的科技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规范性)和有效性。(1)科学性—科技论文所述的内容是科学的、可信的,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取舍素材或得出结论,必须根据足够的和可靠的实验数据或观察现象作为立论的基础。(2)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文章揭示的现象、属性、特点、规律等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即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3)逻辑性(规范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推断合理、自成系统。不论文章题目大小,都应有前提或假说、素材和推断结论。不可出现无中生有的结论或一堆无序数据、一串原始数据的自然堆积。(4)有效性—指科技论文的发表方式。只有经过相关专业同行专家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是完备和有效的,已能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 科技论文的分类(1)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的文件。如对基础学科及应用性学科的定理、原理、原则等的建立、论证,及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的讨论。(2)科技报告型:描述一项科技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实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技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一般应提供所研究项目的充分信息。原始资料准确、齐备,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使它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3)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使用这种发现的前景的文件;阐述发明的装备、系统、材料、工具、工艺、配方、方法等的功能、原理、特点及使用条件等的文件。(4)计算型:提出或讨论不同类型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他数列或数字运算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它往往是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开发的基础。(5)综述型:是一种特殊的科技论文,与其他类型的不同在于不要求研究内容具有首创性。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科技领域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于评述和讨论。通过回顾、观察、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6)其他型3 科技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写作要点一般将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三者都作为科技论文对待,不同类型的科技论文的要求格式不尽相同。依据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讨论科技论文撰写时共有的几个典型问题。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技论文编写主要构成有:前置部分:题名、作者及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职称或职务,主要从事的工作)、基金项目(编号)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结语、讨论)后置部分: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必要时)3.1 题名(篇名)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含义明确,内容精练,简捷得当。用最精练、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和论文的主题,并起到画龙点睛、启迪和提示、吸引读者的作用。题名应尽可能简短,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对题名用字有所限制。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的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所以题名的用词非常重要,务必字字斟酌,用词要力求准确、恰当、简洁、中肯、醒目、易懂、好记、便于检索。一要题文相符,能反映文章的主要特征或内容属性;二要避免过分笼统、模糊或哗众取宠;三要尽量避免用使用数学物理公式、化学结构式、不太为同行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代号以及商品名称等;四是题名一般要包含文章的主要关键词,便于文章检索;五是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长句。3.2 著者及单位科技论文的署名著者系对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合作论文应按工作贡献多少、大小顺序排列,但署名人数不宜太多(修改稿不要随意增加作者)。对文章部分内容作过咨询、帮助或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署名,可注明他们参加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也可在文末致谢。科技论文的著者应给出真实全名,不用笔名。同时给出不同著者的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按规范方式标注),以便读者在需要时与著者联系(最好注明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以便联系,刊载文稿要求注明工作单位、省份、市(县、市区)和邮编。3.3 文摘“文摘”也有称为“提要”或“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它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它相对独立,包含有与论文等同的信息,可与论文分开。阅读“文摘”可使读者能尽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解决读者既想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而自己精力与时间又有限的矛盾的有效手段。文摘要求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独立性,便于检索,不要简单重复题名,排除常识性、普遍性的东西,用第三人称表述。3.3.1文摘的两种写法(1) 报道性文摘—指明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也称简介);(2) 指示性文摘—陈述论文的主题及成果性质和水平。一般科技论文都应尽可能写成报道性文摘,而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文摘或介于两者间的报道性/指示性文摘形式。3.3.2 文摘的要素(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3)结果—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5)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一般说来,报道性文摘的方法、结果、结论宜写得详细,而目的和其他可以简单,根据具体情况也可省略。指示性文摘的目的应详细,其他几项可以简单,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省略。后面还有很多,自己看吧
在谷歌学术搜索中,存有高达4亿篇论文的数据库。论文被引用的数据可以作为证明文章影响力的依据。即使这个方法有局限性,但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的进展和科学的进
1.中国知网,CNKI,是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创办的,是国内最权威是学术期刊数据库,凡是知网收录的期刊一定是正规的,不被知网收录的期刊就不一定了。2.万方数据库,
中国知网,也叫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我看到:通知: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原18号。在百度、36
全世界每年的论比这个你怎么探讨的
比较有名的是Science和Nature吧。只涉及物理,生物,化学,没有数学内容,但是比较普及。 Science的官网地址:的官网地址:不过这不是科普类的科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