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之独秀
所(院)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学基础研究机构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提供医学精英教育的基础学院为发展目标。为达到发展目标,所(院)推行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专家治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充分依靠学术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开发委员会,在科研、教学工作规划和发展目标制定,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确定,学科建设和组织结构调整、人才评价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全所(院)专家和职工的积极性和集体智慧,民主、科学决策。同时注重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致力于构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所(院)将以“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精神,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历史沿革 实研所的所在即是原协和医学院的前期各学系的原址,由著名解剖学家张鋆教授为首任所长,郭福芝任党总支书记,下设实验形态学系、生理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物理组、病理学系和病理生理学系,拥有张鋆、张作干、薛社普、张锡钧、梁植权、王克勤、王世真、刘培楠、李士谔、胡正详、杨简、王蘅文、华光等著名医学科学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严整,实力雄厚;到1965年,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一流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所,职工约有400余名 。1959年,在医科院院长黄家驷领导下,重建八年长学制医科大学,实研所有部分人员被调去支持恢复教学工作,先后重建和新建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寄生虫学、公共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统计学等教研室。此外,实研所有关学系还参与了10个专业班学生的培养,为充实医科院各院所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和青年科研队伍输送人才。在文革期间,1969年末,实研所被全部迁移至四川省简阳县,并入医科院四川分院;1973年后,原协和医大基础各教研室也被缩编调整,一半教学人员及仪器教材调往原卫生部北京中医学院,其余教职员工成立基础教学组,直属医科院,一度并入北京协和医院(当时称首都医院),负责人有顾方舟、宋钦惠、徐静。在这一阶段,科研、教学工作均蒙受巨大挫折和损失。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实研所迁回北京,因原址已另有所用,遂全部安置在当时大部闲空的东单三条五号医科大学大楼,与基础医学组原协和医大教学人员合在一起,更名为基础医学研究所。翌年,黄家驷院长又奋力争取协和医大经上级批准复校,通过多方努力,克服重重主客观上的困难,医预科与北京大学生物系合作,本科利用原来实研所和医大共有的空间,以这两部分的人员、设备和工作为基础,有分有合地完成教学和研究双重任务。通过相互磨合,1982年基础所和医大的基础部(1993年称基础医学院)正式成为双名一体的机构,基本按学系/教研室建制,由郭福芝任所长,郭少军为党委书记,资深和中年骨干分别担任系/室领导职务,如谢少文、何观清、梁植权、李士谔、金荫昌、薛社普、王世中、高润泉、张秉常、罗会元、佘铭鹏、王振纲、吴冠芸、王琳芳、王德修、吴安然、陈孟勤、陆钟琦、潘华珍、刘尔翔、陈华粹、薛全福、李昆、杨子彬等,他们大都是在老协和工作过的人。1982年还任命当时基础所所长刘士廉(原协和医学院1953届毕业生)兼任医大教务长,副所长佘铭鹏(原协和医学院病理系讲师)兼任医大基础部主任,从而确保了八年制医大第三次复校(1985年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顺利进行和基础所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体制延续,以迄于今。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基础医学院的沿革,概括起来就是原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前期机构的变迁和发展史。
是。国际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及被接受的论文超过9篇。这些期刊,有的拒稿率高达92%,有的创刊已超过100年,并且许多刊物多年来只刊载过为数不多的来自中国的研究
正规期刊发表论文的六个步骤详解,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投稿才不能成功
北大核心是一级期刊。 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按照学校科研处的排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
他先后在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研究·参考》等近百家国家和省级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