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9

520mengcheng
首页 > 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发表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轻舞迷影

已采纳

学术论文的话《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清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林》这些都是国内顶级的史学刊物哦,当然门槛非常高啊。你可以根据自己要写得论文的分类来选择投稿的单位哦。另外《历史教学》(分高校版和中学版)虽然没有上述的权威,但是和教学方面相关的投这里会比较合适吧。如果你的论文不太正式,可以到一些大众一点的杂志上尝试,比如:《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民国春秋》

317 评论

可可poppy

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吉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晚年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史学,《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美国中国学的新探索: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清末民初学术史勃兴潮流述论,《吉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清季学术新潮流述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清代朴学重镇:“扬州学派”,《文史知识》,2000年第12期. 刘师培论先秦学术,《长白学刊》,2000年第3期 .刘师培论清代学术,《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陈独秀与刘师培,《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文献》,2001年第1期 .论刘师培学术史研究的地位与特色 ,《大陆杂志》,(台湾)第102卷第6期,2001年6月.仪征刘氏学术述略,《中国文化月刊》(台湾)第256期,2001年7月.刘师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歧路彷徨:也谈刘师培的政治选择 ,《文史知识》,2002年第6期.学术史:清末民初的显学,《光明日报》,2002年8月6日.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史学论衡》,(庆祝北师大百周年校庆历史系论文集),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简论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嬗变,《历史教学》,2003 年第11期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戴震 ,《中国文化月刊》(台湾)第287期,2004年11月.中国古典学术向现代的迈进:严复、刘师培吸纳西学之比较, 《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中国与世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840-2000)——相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维也纳大学举行,《世界汉学》第3期,2005年4月. 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民族主义与国际认同之间:以刘师培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论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 .科举考试与清代中期的理学,《长白学刊》,2006年第5期.姚鼐学术思想述论,《福建论坛》,2006年第10期 .李绂与陆王心学,《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 .章太炎论清代学术,《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从“仁”和“性命”之解说看阮元的理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 .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史学集刊》,2008年第1期 .人种与文明:拉克伯里学说传入中国后的若干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略论清代中期的理学,《明清论丛》第9辑,2009年8月.刘师培对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经学驳难,《晋阳学刊》,2010年第4期 .关于清代畿辅地区内务府纳粮庄的若干问题,《满族研究》,1994年第4期 .清代畿辅皇庄的经营与管理,《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论清代畿辅皇庄,《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评《中国东北农业史》,《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21 评论

健威wjw505

《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世界历史》 《史学月刊》

322 评论

终极尐壊疍

《资本主义起源新论》,三联书店,2014年版 《中古政治制度》,《世界历史》(多卷本)第10册,侯建新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修订组第一召集人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与徐浩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01、2002、2009年多次在北京和台湾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英国庄园生活》(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负责全书审校,并撰写中文版序言,《中华读书报》评该书为2005年最受欢迎的100本图书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获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全国高校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995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主编 主编《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 1. “关于西欧现代社会转型起始年代的新观点”,《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2. “欧洲文明再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3. “认知欧洲 定位中国”,《光明日报》2014年09月17日第16版 4.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 期 5. “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6. “欧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7. “民国年间冀中村民的消费:究竟吃什么”,《光明日报》2013-8-8 8. “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9. “抵抗权: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世界历史》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9期摘引 10. “议会在英国最高权力的确立”,《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与陆连超合作) 11.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光明日报》2012-7-5,《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全文转载 12. “近二十年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与龙秀清合作),《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 “英格兰工业革命前的人均产值与消费”,《经济-社会史评论》(第六辑),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 14. “深入研究中西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侯建新、邹兆辰),《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15.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1年第11期转载,《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6期摘编 16. “中国国民需要世界史知识”,《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17. “抓住机遇,面向实际,大力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 18. “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19. “前近代中英两国农业雇佣劳动比较”,载钱乘旦等主编《英国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Wage Labour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ngland,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 Edited by Qian Chengdan & Miles Taylor, University of La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 21. “家庭教育: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催生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与张晓晗合作) 22. “加强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研究”,《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23. “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24. “世界历史研究三十年”,《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 “跳出旧巢穴,走出新天地—中国世界历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2-2 26. “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世界历史》2008年增刊(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刊30年) 27. “西欧崛起: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及相关学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8. “高效农业是英国城乡一体化基础”,载《新京报》,2008年10月19日B3版 29. “史学失去真实也就失去生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7-6-25第10版 30. “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转载 31.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eudal”,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2,No.1,January 2007, pp.1-24 32. “史学的时代性与永远的历史性”,《史学理论研》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3.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34.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1期转载 35. “‘主体权利’文本解读及其对西欧史研究的意义”,《史学理论研究》 2006年第1期 36. “原始积累的秘密:英国佃农何以抵抗过度侵夺?”《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 37. “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载 38. “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市场分析:来自清苑县的报告”, 载冯崇义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 “学科创新与交融的平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立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中华读书报》2005-2-2 40. “《经济-社会史评论》首发座谈会‘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1、“‘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摘刊,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2. “工业化前中英乡村借贷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4-6学术动态介绍该文;人民网论点摘编 43.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西欧‘封建主义’概念问题”, 《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44. “增强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吸纳、参与和升华”,《人民日报》2005-4-1,15版 45. “‘封建主义’概念在中国之由来”,《天津日报》(文史版)2005-12-12 46. “原始个体权利:解读中西传统社会异同”,载《历史比较的新视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 “主体权利与西欧中古社会演进”,《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48. “个体权利与中西社会转型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49.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读后”(与孙立田合作),《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4-11-25第3版转载 50. “廿载不变的追求”,《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51. “从非经济因素看西欧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兼议经济-社会史学科的引进”,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2. “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经济社会史”, 载中国史学会:《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3. “人文的和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3期 54. “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8期转载 5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人口流动与雇工”,《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 56. “近代冀中土地经营及地权转移趋势—兼与前工业英国地权转移趋势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2期转载 57. 《西方经济-社会史研究》,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2-1-21 58. “民国年间冀中农业成本、农民负担与剩余——来自11村的一项计量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59. “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初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60.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村市场评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1.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业生产条件考察”,《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62.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生活与消费水平”,《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63. “民国年间冀中农户劳动生产率研究”,《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 64. “试析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若干误区”, 《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65.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自然经济解体”,《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 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12期转载 67. “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68. “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69. “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兴起——兼与明清绅衿阶层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0年第8期转载 70. “民国年间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历史教学》 2000年第2期 71. “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评述”,《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9年第4期转载 72. “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12月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9年第6期转载 73. “中西封建晚期农村雇工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4. “英国‘边疆运动’及其对旧庄园制度的冲击”, 《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转载 75. “从新人口论、均衡陷阱到‘过密化增长说’”,《史学理论研究》 1998年第3期 76. “中世纪晚期中西农业劳动力迁徙比较”,《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 “封建农民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载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78. “明清农业雇佣经济为何难以发展:兼与英国封建晚期农业雇佣劳动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8年第期转载,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9.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启动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0. “谈陈翰笙三十年代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载《陈翰笙百岁华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 “英格兰种族、语言和传统探源”,《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10期 82. “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近代化中的核心含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4年第6期转载 83. “中世纪晚期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启动”,《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2期转载 84. “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3-12转载 85. “中西文化比较要有历史层次感”,《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86.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趋向的比较——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一项计量研究”,载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 “西方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88. “历史比较研究概述”,载《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89.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公社若干问题——评《中世纪法国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0. “从客观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兰克学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11期 91. “西方社会史定义与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5期 92. “强化农业基础的历史思考与现实抉择”,《生产力研究》1990年第3期 93. “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 94. “浅议当代西方家庭史学”,《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95. “个人的发展与英国农村阶级结构变迁”,《世界历史》1989年第1期 96. “从英国历史看传统农业的变革目标——兼论家庭农场主成为中国农民企业家主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第4期 97.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98. “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人力量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99. “中世纪法国公社的定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 100.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1年第4期转载,获天津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 教学成果“地方高校世界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2. 指导博士论文《中西中古税制比较》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并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 3.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 4. 全国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5. 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6. 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7. 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 8. 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9. 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 10. 天津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 11. 天津市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征文一等奖(1988) 1. 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 2.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 3. 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 4. 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2009) 5. 天津市授衔专家(2005) 6. 全国优秀教师(2004) 7. 天津市劳动模范(2004) 8. 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000) 9. 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 10. 国家人事部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96) 11. 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 12. 天津市立功奖章(1993,1995,1999,2004)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学研究生怎么发表论文

    您好,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要求必须在正规期刊上发表;有的则不要求,需要看学校的要求。研究生怎样发论文,建议:1.首先确定选题。选题很重

    VV爱吃007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历史学研究期刊投稿

    中国史研究投稿超过一年不通过应该是没有通过审核扩展资料:《中国史研究》是中国社会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所主办的中国古代史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发

    yolanda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史学理论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一、《历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研究、理论与方法、史家与史学、讨论与评议、书评、读史札记、学术述评、国外新书评介、读者来信等

    秋林花语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史学史研究期刊投稿

    历史研究杂志,是权威杂志

    queeniechen2007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在历史地理研究发表论文

    《契丹民族史》(孙进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契丹民族史 作者:孙进己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天才和笨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