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卧熊
如果说没有导师指导了,那么你自己的话就要好好的进行研究了,比如说的话,就是找那个网上借鉴一下,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或者是说找那个亲朋好友帮忙,这样才可以的,否则的话确实不太好弄
葉落罒無痕
学术堂总结了三种论文发表期刊的渠道、优点、缺点,主要针对不知道如何发表论文的同学。
1.跟随指导老师写论文
优点:期刊级别高;有引路人;能力提升快;
难点:时间跨度长,耗费精力大
2.自己投稿官方邮箱
优点:第一作者;自己把握流程进度
难点:等待时间长,投稿容易失败
3.花钱投稿
优点:进度快
难点:容易投到垃圾刊;费用大;发表含金量不高
对于大部分交大本科生来说,可能都会觉得发论文很难,其实原因并不是我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大部分本科生对发论文一点概念都没有,甚至对读论文都没有概念。以一个非完全统计的数据来说,清华的本科生参与的论文量一年能达到1000+甚至更多,交大好像只有数十篇。(具体数量不是重点,差距是重点,数据有问题不要拍砖)。这反映的问题是发论文概念的普及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氛围问题。
如果让一个刚刚接触科研还是业余参与的本科生一下发一篇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的顶级期刊或会议论文当然很难,如果我们换一个情况,让同样一个本科生发一个第N+1作者,录稿率高达80%的超级水会议(当然也是EI索引)的论文也许就不是那么难了,所以我认为本科发论文的核心原则是
“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再解决由少到多的问题,再解决论文质量由次到优的问题,最后再解决作者顺序有后到前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发论文难是因为他们把发论文当成是进行科研上的重大创新,觉得是发论文是一个神圣而高不可攀的事情,我对发论文认识的改变可以用一句胡爷的话形容“一夜之间撕下了科研的神秘面纱”。
所以先不要过于自卑,觉得发论文太难,或太自负,觉得自己只能发第一作者的牛文,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各种机会,水上或者挂上一篇哪怕很水的论文,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第二步,再解决有少到多的问题,如果你已经通过某种方法挂上或水上一篇之后,你就会发现发论文其实可以靠“混”或“水”,你就可以如法炮制的进行第二篇第三篇。其实与此同时你参与的科研项目也逐渐增多,你的科研视野也逐渐拓宽,渐渐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
第三步,再解决论文质量由次到优的问题,如果你只有一把水文,会显得你这个人太水,并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就该考虑论文质量的问题,本科生发高质量论文比较容易实现的有两个途径,一是寻找挂牛论文的非一二作者,一是发高质量会议的short paper(workshop或poster等我就是这个)。
第四步,当你经过前三部的洗礼,可能对科研已经有了真正自己的想法,觉得可以自己想idea,自己发出高水平论文,也就不需要我的建议了。
二階堂真红
本科生发表论文不一定非得需要导师。如果只是发表普刊的话,自己写好论文,找到正确的投稿地址,保证查重率的话,基本上都好通过。普刊中的学报相对难一点,本科学报一般也看第一作者身份,学历,职称之类的。但也不绝对。专科学报不歧视作者身份,但大多数人看不上专科学报。专科学报其实也还好。我国总共有九千多种期刊,其中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了2批学术期刊,专科学报大部分都在认定的学术期刊内。不是那种给钱留给发的期刊。如果要发表核心期刊的话,就需要导师了,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成功发表的先例。一般的核心期刊都需要看第一作者学历,职称的,有的也需要有基金,课题。
本科生在进行论文发表时,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你毕不了业对导师来说并没有好处,可能有什么原因,你最好问一下,如果不是,举报吧。
据学术堂了解,首先要有学术类文章,这些文章需要发表者原创,将发表者的想法与学术研究成果攒写为论文,之后就是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刊物进行发表.刊物的学术属性不同,学术
联名发表,总有个先后,其实也没有什么的
你要这样想,你能与学校书记、教授一起发表应该感到荣兴,就不感到亏了,其实你排第四大家都知道是你写的。可能你也没有交版面费,如果不是导师帮你发表,你发表还需交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