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2

沫沫晓七
首页 > 论文发表 > 矿产地质论文发表会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iuzhirong

已采纳

2004年,我国地质官员张宏仁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国际地质大会首届大会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 “奥林匹克”盛会。我国曾于199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有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7600名地质学家出席会议,中国派出了430多名代表与会。本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决定将二者合并,国际地质大会将不再作为单独机构动作,而是置身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管理之上的全球地学论坛。新一届地质科学联合会是上述两大组织合并后产生的,意义重大,因此,新的主席、副主席的竞选也异常激烈和复杂。张宏仁教授得到了国际地学界和地质学家的广泛支持,最终当选为新一届联合会主席。美国和挪威的代表当选为副主席,加拿大代表当选为秘书长,意大利代表当选为司库。张宏仁曾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级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本次大会张宏仁教授当选为国际地科联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2008年8月6日,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正式召开。“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赞助人——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Harald V)陛下——致开幕词。接下来的8天里共有113个国家的5,925应邀人员、310名随从和24名青少年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上科学家通过6300个报告就几乎每个可能的地质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北欧组委会在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等许多国际与国家组织以及五个北欧国家——挪威、丹麦、芬兰、冰岛和瑞典——的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国家委员会的协作下为这场将在挪威举行的最大的学术会议精心准备了4年。大会秘书长安德斯· 索尔海姆(Anders Solheim)称赞这次大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总的来说,几乎每个参会人员都感到非常满意,并通过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反馈意见。报告和科学计划都体现了高质量、高水平。”除了召开座谈会外,每一天还要举行特殊主题的分会。每个分会突出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中地球科学的主要方面都和现代社会显著相关。80多名国际领先专家向持续7天的全体参会人员出席的报告会提供了会议论文摘要。大会精选的需要特别关注的七个主题是全球地质;早期生命与进化;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水、健康与环境;矿物资源;能量资源与未来;行星地球科学。这些主题都和“国际行星地球年”的优先考虑项目有关。会议报告的详细内容可以登陆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查找(见首页的“主菜单(Main Menu)”下的“每日主题(Themes of the Day)”)。“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许多会议报告都可以在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首页找到,表现形式为网路广播(webcast)。网路广播再现了报告人的镜头和幻灯片。大会召开期间每天的活动都记录在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上。此外,这次大会的地质博览会上设有85个展位,吸引了地质相关产业以及从事地球科学的政府与私营组织前来参展。大会召开期间和大会结束后组织参观了北欧国家(共37次)。野外综合指南可以从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上下载。国际地质大会地质主人计划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启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地质主人津贴计划(Geohost Stipend Programme)”来帮助有资格获得这项津贴的年轻科学家参加本次大会。“地质主人津贴计划”的优先考虑对象是具有地球科学学术资格的年轻科学家。总共提供了577份津贴,其中351份和226份分别由71个国家的男科学家和女科学家获得,占总申请人数的61%。津贴的获得者全部免交会议注册费,还有 469份津贴的获得者免除参会期间在奥斯陆(Oslo)的食宿。 2012年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召开。8月10 日星期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决定2016年在南非的开普敦(Cape Town)召开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印度、摩洛哥和南非分别做了申办声明之后理事会大会投票决定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举办国为南非。2008-2012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按照《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条例》规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和两次国际地质大会之间4年的期限相关。2008年8月10日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会议上有些委员会成员的任期结束,任命了几个新的成员。2004-2008年服务期满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有:主席——张宏仁教授(中国);司库——布兰巴蒂·安东尼奥(Antonio BRAMBATI)教授(意大利);副主席——哈多森·思尔维(Sylvi HALDORSEN)教授(挪威),艾卓吉·M·欧勒斯(Eldridge M. OORES)教授(美国);评议员——松本·茹(Ryo MATSUMOTO)教授(日本),施耐德·伽布瑞(Gabriele SCHNEIDER)博士(纳米比亚)理事会会议上批准通过的2008-2012年下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有:主席——里卡尔迪·艾伯特(Alberto RICCARDI)教授(阿根廷);秘书长——伯布露斯科· T·彼得(Peter T. BOBROWSKY)博士(加拿大);司库——卡瓦扎·威廉(William CAVAZZA)教授(意大利);副主席——乔温特·雅克(Jacques CHARVET)教授(法国),曼托瓦尼·玛塔(Marta MANTOVANI)教授(巴西);评议员——2006-2010年:费东肯·A·米卡黑尔(Mikhail A. FEDONKIN)教授(俄罗斯),曼托瓦尼·玛塔(Marta MANTOVANI)教授(巴西);2008-2012年:布拉米·伊祖拉(Ezzoura ERRAMI)教授(摩洛哥),辛普森·J·科林(Colin J. SIMPSON)(澳大利亚);2010-2014年:希尔·韦斯利(Wesley HILL)(美国),卡玛·萨姆帕特·坦东(Tandon Sampat KUMAR)教授(印度)。 主席演说:作为新当选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在此我向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家委员会及其成员组织、委员会、工作组和共同项目组的所有官员和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合作组织的所有官员和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现在我想向大家传达未来四年我们的打算:改善与国家委员会及成员组织的关系;支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委员会与工作组开展和地球科学国际标准信息确立和来源有关的工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在不同科研计划(如IGCP、GARS和ILP)上的合作,尤其是和教育与能力培养、水、灾害、世界遗产、环境、数据和信息有关的科研计划。我们还将努力提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沟通能力和透明度,支持下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澳大利亚地方组委会为全世界的地质学界举办一次最成功的大会。总之,作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新任主席,我将遵照上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的格言:透明度和民主是得到成员国信任和支持的重要的先决条件,在许多方面加强过去四年制定的政策。要想全世界的地质学界团结在一起就必须尽量避免“暗箱”操作,提倡民主。要实现这一切,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先对大家表示感谢。2008年詹姆士·M·哈里森奖授予沃夫冈·伊德詹姆士·M·哈里森突出成就奖(James M. Harris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在2004年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那些以特殊方式服务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但却没有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行政部门担任任何职位的个人。授奖仪式一般定在国际地质大会上。2008年的哈里森奖获得者是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沃夫冈·伊德(Wolfgang Eder)博士。沃夫冈·伊德博士一直支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工作。他还通过参加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和地质遗迹保护等活动积极投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工作。沃夫冈·伊德博士的完整事迹及社会对其获奖的反响将公布在《地质幕》(Episodes)期刊上。全球启动“地球一体化”项目2008年8月6日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上正式启动了“地球一体化(OneGeology)”项目。这标志着世界地球科学界新纪元的到来。在79个参与国的帮助下,“地球一体化”项目正在整合各国提供的现有数据,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全球数字地质地图动态数据库。“地球一体化”项目代表国际地质调查界合作的一次重大突破。2007-2009年国际行星地球年(地球科学为社会)可以通过网站随时跟踪“2007-2009年国际行星地球年”全球活动的最新消息。最后统计共有72个国家成立了“国际行星地球年国家委员会”,协助活动的开展。“国际行星地球年”的主要活动都是在“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科学计划与发展计划范围内开展的。支持两个计划的项目资金是向全球的产业、基金会和政府筹集的。其中科学计划共有10个主题:健康、气候、地下水、海洋、土壤、地球深部、大城市、灾害、资源和生活。这些主题与社会密切相关,涉及多学科知识。每个主题的相关说明都可以用硬拷贝的方式获得,也可以从“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网站上下载。2007年3月-2009 年3月国际极地年“国际极地年”(IPY)是一个侧重于研究北极和南极的大型科学计划,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组织实施。这是继1882-3、1932-3和1957-8后的第四个极地年。为了全面地、均等地研究北极和南极,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2007-8国际极地年包括两个完整的年度周期,涉及200多个项目,共有来自全世界60多国家的数千名科学家对大量物理、生物和社会主题进行分析研究。这个国际极地年还提供了一个实时论证、了解和涉足前沿科学的机会。

233 评论

肥航哒哒哒

非能源矿产资源仍然是当前国际地质学术界最热门的议题之一。本届大会在非能源固体矿床学方面设置了包括建筑材料在内的27个专题,共提交会议论文摘要565份,其中会议口头发言260多人次。交流内容覆盖矿床学研究一般进展、金属矿产、现代海底矿产、建筑材料和工业矿物、重要成矿类型(斑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氧化铁铜金矿等),并对一些重要矿种(如铁、铜、镍、金、铀)和重要成矿省和地域(中亚大成矿省、独联体国家、芬诺斯堪的亚地盾、南美、南非和北极地区)单独设立专题进行研讨。我国地质学家积极倡导和参与的大成矿省和巨型矿床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中国矿床学家参加了绝大多数专题的学术交流,反映了我国矿床学家的研究工作基本涉及了国际矿床学前沿研究领域。

在“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过程中的矿产资源”“每日主题”会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比利时、瑞典和日本等国地质学家,深入探讨了在高需求、高价格的矿业现状下,如何应对挑战,交流了在金矿、贱金属、全球未发现非能源矿产、海底矿产、稀土资源等方面的总体研究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作了“中国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学术报告,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矿床研究仍为重点

乌拉尔地区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金—铂矿床,这种矿床以金—铂—碲共生为特点。赋矿的直接围岩为含金石英岩或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后者可以发育在不同年代不同岩性的岩石中,成矿可能与深部玄武岩浆作用有关(瑟古·库森内索夫(Sergey Kuznetsov)和米切尔·塔巴耶夫(Michael Tarbaev);通过对闪长岩型和二长岩型两类不同斑岩铜矿进行研究(伊尔库占·阿沙莫夫(Yalkunzhan Arshamov)和凯达·阿贾克诺夫(Kaidar Abdrakhmanov),显示闪长岩型斑岩铜矿与大陆边缘的前弧有关,而二长岩型斑岩铜矿产于洋壳形成阶段的末期,海洋板块之后的再活化期;我国学者介绍了新发现的西藏驱龙铜矿特征,并阐述了其属于后碰撞斑岩型铜矿床,与俯冲无关的新矿床类型。一些学者对斑岩铜矿形成的构造体制提出了新的认识[大卫·库克(David Cooke),马里奥·奥瑞里奥(Mario Juan A.Aurelio)等人];岩浆型镍—铜—铂族元素矿床的构造岩浆背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认识[米歇尔·凡·道根(Michiel van Dongen)];在古冲积矿床研究方面,俄罗斯报道了乌拉尔地区古河谷中的铁、镍、铝土以及金、铂、金刚石、锆石砂矿等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古河床型成矿作用及其时空定位;在成矿的深部作用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克劳斯·杰斯纳(Klaus Gessner)和米切尔·库恩(Michael Kuehn)等人]指出富矿省往往倾向于分布在异常热岩石圈,并分析了高热岩石圈有利于热液矿化的原因。

二、海洋固体矿床获得重视

本届大会展示的海洋矿床探测与研究成果极为丰富。科纳尔·朗德(Cornel De Ronde)和罗伯特·艾姆雷(Robert Embley)等人报道了通过深海自动探测仪对兄弟火山热水活动的详细调查结果。在过去5年中,在北纬13°~17°大西洋中脊新发现阿卅兹、可拉斯诺夫等三个热水矿田,瑟吉·苏达里科夫(Sergei Sudarikov)和乔治·舍卡乔夫(Georgy Cherkashov)等人报道了对它们的热液流体活动的取样观察分析结果,并对它们的地质背景、矿物成分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

俄罗斯展示了编制的全球海洋成矿图(非化石型燃料矿产及可燃冰),估算海洋具有1000亿吨结核与结壳,1.46亿吨块状硫化物,80亿吨五氧化二磷,锰、镍、钴等资源估计都将超过陆地上的总量。一些学者阐述了未来开发海底硫化物矿床和富钴铁锰结壳的前景和基本条件[史蒂芬·斯考特(Steven Scott)等人],指出在不深于2500米的古海底平顶山地区,其结壳厚,坡度稳定,品位高,是有利的开采区域。

三、巨型矿床研究中国人主导

巨型矿床由于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及战略意义,受到全球的持续关注,本届及前几届大会都将其列为科学讨论专题之一。本届大会“特大型矿床专题”裴荣富院士受聘担任该专题讨论会主持人之一,并在会上介绍了我国主导的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的编图和研究成果。该图标出了22种矿产、445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涉及除南极洲外的6大洲、8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包括19项属性的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数据库,首次构建了全球成矿体系;提出了全球成矿作用的统一性、不同区域成矿的特殊性、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的偏在性等新认识和异常成矿作用等新概念。拉兹尼卡(P.Laznika)论述了产生巨型矿床的系统主要有俯冲带边缘系统、粗碎屑系统、碳酸盐岩(盆地)次热液系统等,强调矿石的形成是一个多阶段局部集中和先前分散的微量金属发生堆积的过程。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若干世界级超大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和分布特征,为今后深入开展巨型矿床的成矿研究和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氧化铁—铜—金矿型矿床研究逐渐升温

本次会议上,铁矿受到关注。其中氧化铁—铜—金矿(1992年由黑兹曼等人根据对瑞典基鲁那铁矿研究提出,简称为IOCG型矿床)是当前全球矿产资源研究的热点。最近几年研究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认识,主要归因于对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铜—铁—金铀由矿床的深入研究。本届大会专设“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专题。主要就北欧地区芬兰和瑞典、巴西、智利北部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著名矿区和典型矿床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绝大多数学者认同IOCG型矿床与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把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磁铁矿—磷灰石组合、方柱石与锥辉石等富钠质的火山交代蚀变作为找矿评价的主要标志之一。一些学者指出,IOCG型矿床在成因上并不是单一岩浆的,成矿流体显示具有多源特征,具有不同的构造背景和不同的岩浆组合。我国学者指出,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宁芜和庐枞两个盆地中的以往被称为玢岩铁矿的一组铁矿属于比较典型的IOCG型矿床,并就矿床特征、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找矿远景和与会学者进行了交流。

五、跨国跨洲区域性研究方兴未艾

中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际地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包括中国、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欧盟一些学者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本届大会除了设中亚大成矿省专题,还专设独联体国家专题。会议展现的主要涉及中、俄、蒙及中亚国家近年来在古生代地质构造与成矿演化、岩浆活动与矿床形成、大型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黑色岩系铜—金矿以及稀土、钒、铂族元素、镍—钴等矿产研究成果以及找矿方面最新进展。一批精度较高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为进一步准确厘定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判断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依据。俄罗斯介绍了新编制完成的中亚地区1∶250万成矿图。

(叶锦华执笔)

104 评论

约丶书丶亚

(一)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于2014年7月14日至18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来自10余个国家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主题为“未来盐湖,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会后组织了青海盐湖和山西运城盐湖野外地质考察。

(二)蛇绿岩、地幔作用和有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4月14日至15日,由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蛇绿岩、地幔作用及其相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2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应邀在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钟自然局长在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蛇绿岩、地幔作用和有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三)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于2014年8月19日至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18个国家的7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主题为“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包括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矽卡岩型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卡林型金矿、三稀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等全球矿床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19个领域热点议题。大会共收到822篇学术论文摘要。会后组织了云南、贵州、山东及江西等4省和老挝(8条路线)的野外地质考察。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毛景文研究员发言

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会场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省级地质矿产期刊

    不是的, 该方面的的咳心有; 装备环境工程。

    丸子的小雕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质矿产论文在哪里发表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

    情感白羊座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化工矿产地质期刊投稿

    《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 《当代化工》 《化学工程师》 《化工生产与技术》 《现代矿业》 《地质装备》 《录井工程》 《化工矿产地质》《信息记录材料.

    咖喱小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质矿产类期刊

    一般期刊,不是核心期刊。 2011版中文核心目录你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下载吉林地质 Jilin Geology 主办: 吉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周期: 季刊出

    我是你的大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矿产与地质期刊投稿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64.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

    若曦051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