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妈妈2015
一般来说,权威点的ei会议开会后1-3个月就会检索,一般的ei会议开会后4-6个月检索,部分不权威的会议甚至超过1年检索或者检索失败。
要看是IEEE的还是IEEE旗下的CS CPS,这两者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不管事哪种,基本上进EI是有保障的,检索时间一般是开会后3-5个月检索,当然有时运气好可以做到开会后1个月就检索,现在从2015EI检索目录来看,TTP旗下的AMM和AMR已经被T出EI了,所以现在与会议合作的权威出版社,基本上就只有IEEE、WIT、CRC和ATLANTIS四个了。
当然其实检索时间除了出版社外,更重要的就是你所投会议的权威性,如果不知道如何判断,可以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有很多关于EI会议的学习资料,详细剖析了判断EI会议权威性的办法。
其实IEEE文章只要入库了,很快就会被EI检索。但真正影响检索速度的还是你所参加的会议或者你所中的期间把你文章送到EI系统的快慢。我所中过的文章,EI会议一般会在会议结束几个月到半年左右被EI检索;我中的几篇期刊文章都是在两三个月就检索了。
地火燎原
即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所创办,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 EI和SCI(科学引文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并为世界三大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其主要收录内容分为两种: 会议论文集和期刊 EI会议 :也叫作EI(CA),CA是指Conference Article。EI会议的上下跨度比较大,有含金量很高的文章,也有一些水分较重的文章。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EI就是指EI会议。 EI源刊 :也就是EI期刊,也叫作EI(JA),JA是指Journal Article。相比EI会议,EI源刊的刊物含金量整体来说都是比较高的。 因此在发表难度上, EI源刊>EI会议 。当然,也有一些顶级的会议,发表难度不亚于EI源刊和SCI。 另外,EI收录的也基本是理工科,其中收录的国内刊物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国内基本都属于一级刊物,含金量和认可度都比较高。 EI会议:录用- 开会 -出刊-检索 EI源刊:录用-出刊-检索 PS:EI会议中开会这一步,作者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的,并不会影响论文的出版和检索。不过会议上大佬云集,多看看神仙打架学习学习,也并没有坏处~ EI会议:审稿周期在 1周-1个月 不等。一般来说EI会议的代理价格都是 几千 块钱。 EI源刊:审稿周期 3-7个月 不等,甚至更久。EI源刊的代理价格通常为 2-3万 左右。 虽然比起EI源刊和SCI,EI会议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普通了起来,但对于一些本科生或者在校硕士之类的科研小白,想要获得学校加分或是让自己的简历更加好看,EI会议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从投稿到录用一般不会超过5个月,从投稿到录用一般不会超过5个月,平均3个月吧,具体的审稿周期你可以去饿们官网下载已经录用的文章,里面都写着审稿过程中的关键日期。
一般来说,权威点的ei会议开会后1-3个月就会检索,一般的ei会议开会后4-6个月检索,部分不权威的会议甚至超过1年检索或者检索失败。 要看是IEEE的还是IE
身边发过文章的同学一般是提前一到两年的时间开始准备,据说SCI审稿周期挺长的!被同学安利了常笑医学网,网站上有SCI期刊的审稿周期、录用率和出版周期等关键信息,
有的快有的慢了,看你所在的杂志社稿件多不多,不多的话就快点。
从投稿到录用一般不会超过5个月,平均3个月吧, 具体的审稿周期你可以去官网下载他们已经录用的文章, 里面都写着审稿过程中的关键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