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4

WongQueenie
首页 > 论文发表 >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花匠M

已采纳

据介绍,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 当今主流的星系等级成团理论预言宇宙中应存在大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然而,即便是经过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学家仅在少数几个活动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质量双黑洞。 由安徽师范大学舒新文教授领导的国内研究团队,以黑洞引力潮汐瓦解恒星事件为突破口,监测事件发生后X射线辐射的演化特性,最终成功发现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第二例双黑洞引力潮汐撕裂恒星的罕见现象。该成果对于刻画正常星系中休眠双黑洞的分布、揭露星系增长和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机制、检验现有的引力理论、以及为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提供有效波源等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奇妙天体,具有独特的时空结构,存在视界面,即进入视界面的所有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逃脱并最终落入奇点。英国牛津大学彭罗斯教授因为黑洞奇点的理论研究成就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已知的黑洞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遗留的产物,质量在几倍到几十倍太阳质量之间,称作恒星级黑洞;另一类质量为太阳的百万倍以上,称为超大质量黑洞,一般位于星系的核心。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恒星级黑洞并合触发的引力波事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启了引力波与电磁辐射相结合的多信使天体物理学研究时代。根据现有等级成团星系演化理论,宇宙中应存在大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然而,即便是经过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学家仅在少数几个活动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质量双黑洞。如何寻找和探测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是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 当一个恒星运动到太靠近黑洞的位置时会被其强大潮汐引力撕裂瓦解,进而被黑洞吞噬,同时释放出短暂的剧烈电磁波辐射,称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通过探测星系中心的X-射线或紫外/光学闪耀信号,可以窥视黑洞如何影响周围物质的行为。理论计算表明当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之一潮汐撕裂恒星产生X射线闪耀时,另外一个黑洞的引力会间歇性阻断被瓦解的恒星碎片内流,导致X-射线闪耀急剧变暗进而恢复亮度的奇特光变图案。 舒新文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Swift卫星和欧洲空间局XMM-Newton卫星观测资料,在一个距离地球约26亿光年之遥的星系中成功发现了理论预言的急剧变暗和可重复的X射线闪耀现象,给出双黑洞吞噬恒星的强烈观测证据。这是继论文的合作者、北京大学刘富坤团队发现首例双黑洞吞噬恒星事件后的第二例此类罕见天文现象,对揭示正常星系中休眠双黑洞的分布、构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的全景演化图像、检验现有的引力理论、以及为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提供有效波源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通讯》是英国nature集团旗下的子刊,是一个仅在网上出版的多学科杂志,专门发表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各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于2010年推出,目前已在全世界所有的科学期刊跻身前2%。《自然·通讯》对论文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目前,我国一个省每年能在此杂志以上刊物发论文仅两到三篇,且都集中在高校。 据悉,这是安师大物理学科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自然》子刊系列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自然·通讯》论文的链接:

317 评论

四叶细辛

您好,安师大文学院夏院长是陈晓芳教授。陈晓芳教授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院长,也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科的教授。陈晓芳教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陈晓芳教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科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科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务。陈晓芳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

192 评论

丁国栋3

彭凤莲是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

彭凤莲教授简介:

彭凤莲,1967年12月生,汉族,教授。1993年获安徽师范大学史学硕士学位,1998-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200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 。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税收流失及其刑事对策”、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罪刑法定原则登陆中国研究”、主持安徽省法学会项目“商业贿赂犯罪犯罪研究”、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罪刑法定原则的性质与目的”、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基金项目“中华法系的特征研究”。

彭凤莲教授个人成就:

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部,合著5部。

代表性著作是《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百年变迁研究》(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学文库),代表性论文有:《论罪刑法定原则实施的制约因素》(中国刑事法杂志),《监督过失责任论》(法学家),《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趋势》(法学评论),《统一公法学与刑法及刑法学的关系》(政法论丛)等。

获奖情况:《论罪刑法定原则实施的制约因素》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洗钱罪的发展趋势》获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司法公正: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和生命》获安徽省芜湖市诉讼法律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获安徽省“协力杯”优秀论文三等奖、《情理与法的冲突:呼唤刑事附带民事的公费辅助补偿-----“马加爵案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法理评析》获安徽省芜湖市法学会“和谐社会法治建设”优秀论文一等奖、安徽省“十一五”优秀人才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获芜湖市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93 评论

蔡一诺1989

安师大文学院夏院长是您熟悉的夏志宏教授。夏志宏教授,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毕业于江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任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夏院长。夏志宏教授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学术研究经验的学者,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夏志宏教授在文学教育、文学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文学家、教育家”。

1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安徽师范大学期刊投稿

    语文核心期刊如下: 1、《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省级期刊 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以传播现代语文观念,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为中学生语文生活服务为办刊

    还是曼特宁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

    不难。安师大地理教育研究生毕业要求和其他学校是一样的,就读期间,各科目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读研期间发表一到三篇论文,写好自己的毕业论文即可,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难

    wendyhuihu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发表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LiaoL童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投稿

    中文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0.5左右。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

    吃吃吃吃吃Che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安徽师范大学学术期刊投稿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上面的刊物非常全,包括数学类的刊物,电子邮箱基本都有,并且大多还能连接登录他们的官方网站。用着很方便,过去看看吧!

    陈英杰哥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