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5

红豆呱呱
首页 > 论文发表 > 期刊投稿国际关系怎么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stangelus

已采纳

国际关系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后走向世界的。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建议将外交学院改为国际关系学院,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的师资、初级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等人员。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以后,现有各涉外部门的干部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合并,以便集中力量和财力物力,办好国际关系学院方面的干部训练工作。”“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来源,除主要从各涉外部门干部中选拔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培养。”

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为学院题写了校牌。

1959年9月,外交部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任命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60年11月29日,外交部在给陈毅副总理、周总理《关于国际关系学院改为轮训在职外交干部学校》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为“适应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日益开展的需要”,“便于集中现有的教学力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的、真正合乎规格的中初级外交干部”,“建议将国际关系学院改为专业干部学校,着重轮训在职的外交干部和培养新调来的干部,同时接受一部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入该院学习外交业务”。此件经报中央批准。

1961年,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易名为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由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中央调查部。文革期间,由于学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学和管理遭受较大程度破坏,并于1970年停办。

1979年起开始恢复招生,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校庆45周年纪念会, *** 为学校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截至2015年2月,学校有近150名专 *** 教师,其中正教授20多名,副教授60多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全体教师近60%;该院院长刘慧教授是国家 *** 采购领域的著名专家,副院长郭惠民教授是国际公共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此外该校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刘慧、郭慧民、吴慧、赵晓春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网)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辖8个教学系部,开办1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方向)

法学

国际政治(外交实践方向)

国际经济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采购方向)

外语学院

英语系

英语(文化方向)

文学

英语(翻译方向)

日语系

日语(文化方向)

日语(翻译方向)

法语系

法语(套用法语方向)

文化传播系

传播学(文化传播方向)

传播学(汉语国际传播方向)

法律系

法学

法学

信息科技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方向)

管理学或工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型信息处理方向)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国际事务管理方向)

管理学

行政管理( *** 涉外管理方向)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国际关系学院招生信息网)

截至2015年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国家安全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安全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史

截至2014年8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点(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15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博士点(1个): 国际关系

学术型学位硕士点(15个):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公共采购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事务管理、中外政治制度、通信与信息系统、套用化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 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警务硕士

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 国际政治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学校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主要聘请国际师资前来授课。学校鼓励本科生利用夏季学期和暑假参与国际交流、实践实习等活动。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3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共建)

校级研究所(3个):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共市场与政采研究所、国际公共关系研究所

学术著作(2014年): 《为国家安全立言》、《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国家安全学刊》、《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研究所已成功完成省部项目6个,出版 *** 采购和招标投标等学科方面的专著9部,论文34篇,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填补空白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参与国家 *** 采购法律、招标投标法律的立法工作。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藏书以国际关系及其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为主,截至2012年3月,该馆拥有不同学科、语种的藏书37万册,其中国际关系类图书约4万册,国际关系、历史传记、语言、文学四类图书总计21万余册,约占全馆藏书总量的65%以上;而外文原版图书则占馆藏图书总量的22%,特别是原版工具书较为齐全,达4000余册;该馆还收藏有明清民国时期原版线装古籍1980册。中华再造善本9125册,乾隆大藏经169册,此外,该馆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700余种,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参考讯息、Ebsco、New *** abk等网路资料库12个,采选了书生、超星、时代圣典等电子图书4万余种。

《国际安全研究》

《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自2013年起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它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131 评论

洋洋和洒洒

中文版月刊《现代国际关系》、英文版月刊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和中文版月刊《国际资料信息》。此外,本院还不定期出版有关国际问题的各种专著。《现代国际关系》(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中央级综合性学术月刊,每月20日出版。1981年10月创刊,1986年定为季刊,1992年改为双月刊,1993年起始为月刊。1992年以来,连续三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外交和国际关系类、国际经济类核心期刊,在外交和国际关系类中一直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成为此届国家期刊奖三个等级奖项中唯一一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类获奖学术期刊。《现代国际关系》杂志本着为党、政、军、学、企各界读者深入了解和认识世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宗旨,力求充分展现专家和学者对重大国际战略问题、世界形势、国际关系理论、各地区和国家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的重要发展变化、世界经济、重大热点等问题的最新最优研究成果;在发挥政策性、时效性、学术性“三位一体”办刊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理论研究与动向研究有机结合,基础性与时效性兼顾的特色,也希望得到您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作为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一本权威性刊物,《现代国际关系》杂志更强调创新与开拓。继2001年7月全面改版,在形式上与国际标准接轨之后,从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着眼,开辟了政策报告、特约评论、专题研讨、热点对谈、书评等广受欢迎和好评的栏目。愿拥有《现代国际关系》的您,多一个助手,多一个益友的同时,能助其广之。《国际资料信息》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月刊。它借助该研究院是国内权威性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拥有雄厚研究力量的优势,向广大读者提供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性专题资料和信息,帮助读者分析把握当今千变万化的世界形势走向。国家图书馆已将之列为馆藏刊物,一些单位将之全文输入数据库,许多高等院校将之列为重要参考教材,不少媒体亦大量转载本刊文章。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本刊从2002年第7期再次改版后,扩大了刊物容量,向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新版《国际资料信息》设有背景资料库、国际组织动态库、人物库、思想库、数据统计库、周边国家情况库等多个栏目,加大向读者提供国际问题的背景性、基础性研究成果和系列资料的力度,让读者在更广阔的面上、更深的层次上,了解世界局势,把握世界变化。《国际资料信息》提供的信息准确、系统、及时、适用,可以成为党政军领导,宣传、外事、经济、科研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和助手。据多年来读者反馈的信息显示,本刊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获取详实、权威性的基础资料以及大学生了解国际背景知识和考研使用。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公关期刊怎么样

    两本都不错,看个人喜好

    滋味游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期刊投稿国际关系要求

    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SCI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是能否进入学术前 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 那么怎样

    wangxinrose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际关系期刊怎么样投稿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

    豌豆大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际关系投稿期刊

    (一) 1.国家行业主管部委或全国行业学会主办的主要刊物。2.刊物在同行读者中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2.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或者国家重点大学

    dreamjennie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际关系期刊投稿

    美国期刊专家(AJE)助您成功发表国际学术论文

    么么三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