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耗耗和妞妞
首页 > 论文发表 > 发表570余篇sci论文的院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心观海一

已采纳

陈予恕教授,中国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1年3月29日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区。195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留校工作至今;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理论力学 教研室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委理事,天津大学教授。2006年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基础学科博士生导师。1986年加拿大贵富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选为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院士在治理大型旋转机械频发的振动故障中,突破了传统线性理论故障建模和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分析技术,查明故障机理及原因,为治理20多台大型火电机组的重大振动故障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获显著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完成人,陈予恕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发明专利3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亿多元;共发表重要论文150多篇,SCI、EI共收录108篇次、他引57次,国内统计他引288次,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6名。陈予恕教授领导的一般力学学科,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特色的研究方向。

131 评论

曰月無塵

每个领域都有佼佼者,祖籍为广东鹤山的任咏华是学术界极为耀眼的存在,至今,她仍保持着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记录,年仅38岁,便已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起颜宁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学术女神,更是高智商、高能力的科研人才。但任咏华却丝毫不比颜宁逊色,甚至科研之路走得都比颜宁更加顺畅,耀眼佳绩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温度计引发化学兴趣,天才的成长之路

任咏华是香港人,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在香港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光,直到毕业工作也没有离开过香港。

任咏华之所以对化学产生兴趣,说来还是一根温度计的功劳。还在上小学时,任咏华不小心打破了一根温度计水银流到手上的感觉和情景,令任咏华瞬间引发了探索的兴趣,这次开始痴迷于科学探索。

整个学生时代,任咏华的成绩都优异得令人惊艳,而对科学的执着韧劲则源于一位中学老师的引导,尚且年幼的任咏华在看到一位中学女老师即便已经濒临生产,却依旧坚持讲课时,受到了极大感触。

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坚持下去的信念,开始在小小的任咏华心中扎根。

在高考时任咏华一举考入了香港大学,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继续在港大读研读博。仅用了三年时间,任咏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而这一年,她仅25岁。

此后,任咏华又进入香港城市大学积攒了两年的工作经验,最终她回到了香港大学任教,由最初的讲师一直升任到教授、讲座教授。

坚持秉性,低调踏实

任咏华对待科研从没有杂念,能够坚持钻研的人,必定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在科研路上,她始终坚守着理想和信念,只有一个单纯的心愿那便是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任咏华所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超分子自组和有机凝胶等。

在导师的带领和任咏华自身的努力之下,在2013年时,任咏华已经累计发表了300多篇的期刊论文,申请的专利高达30项之多。

不仅如此,任咏华还是全球首位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颁授百周年讲座奖及奖章的中国人,在38岁那年,因为成就突出,任咏华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同时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

年仅43岁,她便已经成为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49岁,她当选为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与颜宁相比,任咏华的科学道路显然更加顺畅,颜宁除了落选中科院院士之外,科研之路十分顺畅,而任咏华仅在38岁时便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遭受质疑淡然用实力证明一切

任咏华一生的科研经历简直是耀眼得惊人,各类荣誉以及学术成就令她毫无疑问地成为化学界的权威人物。

对这一切任咏华十分淡然,依旧整日在试管、烧瓶各类仪器之间穿梭,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科研事业,不仅如此,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淡泊名利,一心想为人类谋福利。

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之后,任咏华也曾遭受过较大的质疑,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她太过年轻,一些人认为一些比袁永华稍显年长的博士比她更应当当选为院士。

面对外界的质疑,任咏华始终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她不在意名利,更不在意他人的质疑,只想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科研事业。

任咏华致力于无机化学以及合成化学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在含金量极高的SCI杂志上发表过150篇文章之多,在多年的研究之下,系统的设计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合成了多核金属簇体系的发光材料,设计出双核金属硫配合物……

随着任咏华一项项耀眼的科研成就不断走入公众视野,慢慢地,这些质疑也逐渐消散,学术是没有年龄之分的,有年轻的院士不断出现,正是我国科研界逐渐强大的一个正向趋势,任咏华耀眼的履历足以证明她的个人能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质疑都将会消散。

容貌气质绝佳,才貌双全的绝对代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从事科研的人通常是比较严肃、内敛的,可任咏华却是一个颜值与才华双高的奇女子。

她眉目温柔,气质端庄,一举一动皆是大家风范,不仅颜值极高,而且气质绝佳。

如今很多青少年的偶像均是娱乐圈里光鲜亮丽的明星等人物,美丽的容貌确实是上天的恩赐,但满身的才华却是经过后天的努力而逐渐打磨出来的,与明星相比,任咏华显然更值得青少年们视为榜样,视为偶像。

任咏华不仅自身能力出众贡献极大,而且在培养人才上也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她曾先后带领50多名博士,博士后学生从事研究。

她反复强调科研的谨慎性,时常反问学生,由任咏华所带领的学生们此后均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即使已经从事科研事业多年,但任咏华始终坚持反复求证的态度,面对稍有漏洞的研究成果如果始终无法找到验证方法,那她宁可不发表也不去影响信誉。

坚持初心,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

尽管已经是科研界的国际权威人物,但任咏华在面对人们的采访和询问时均表现得十分谦逊,她的心愿很简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而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对待工作,任咏华始终充满热情,她可以整日埋头在实验室里与各种仪器朝夕相伴,在实验中,无论是失败或是成功,均能保持淡然快乐的心情。

对于任咏华来说,她喜欢科学研究,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科研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需要不变的初心与信仰。

任咏华经常鼓励青年人不要轻言放弃,面对自己的理想,想要坚持下去,并保持一份执着,科研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够以任咏华为榜样,坚持理想,敢于奋斗和追求。

112 评论

花轮小丸子

任咏华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38岁当选院士,她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还从事配位和有机金属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光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发出新型发光的分子设计和材料研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9 评论

midnightdq

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获物理学会2000-2001年度叶企孙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秦国刚院士,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我国半导体材料物理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2月研究生毕业于该系(固体物理方向),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他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他和他带领的研究组在半导体杂质与缺陷和多孔硅与纳米硅氧化硅体系发光领域做出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成果。秦国刚院士获得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获物理学会2000-2001年度叶企孙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获得200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19 评论

相关问答

  • 爱尔眼科发表20余篇SCI论文

    他是医术精湛、医德崇高的学科带头人;他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医学大家;他是博学儒雅、诲人不倦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刘红山教授。 刘红山:我曾经

    天吃星星蒂小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发表sci论文10余篇26岁

    这位女博士真的特别聪明,她一路的升学都是很顺利的,而且她在学校的成绩特别好,她的很多论文都上过一些有名的期刊,同时她还漂亮,这都是她的加分项。

    无敌的小饭桶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曾宇翔大师主要从事大型设备电气机械等方面的维修是不对的。曾宇翔,博士,副研究员。2003年6月、2006年6月、2009年6月于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农学专业学士学

    杜拉拉cand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表论文余篇

    真的非常的优秀,这个博导基本上就是一个月发表一篇论文,她的这些文章也让其他的一些学生吸取了很多知识经验,给很多人都提供了帮助,非常的优秀。

    如果蛋蛋愿意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院士发表700篇SCI论文

    这位与壹健康合作的华南理工赵谋明教授,可是位重磅人物,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及横向课题项目80多项、发表相

    飘泊四方的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