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2

豆丫丫星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许厚泽发表过多少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hn123kong

已采纳

就研究领域的艰深和所创造的学术声望,许厚泽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科学家。而在人们的言谈中,他却被称为快乐的“老许”。许厚泽今年70大寿时,几个年轻人围着他,在他的办公室里吵吵嚷嚷。一行从外地参加测地所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有些不解:怎么能在许院士的办公室里叫得那么响?这个所的年轻人可真的不太尊重许老。年轻人则笑呵呵的,“就学术和工作上的问题和老许争,没问题的,我们从来不怕他。”大家都叫许厚泽“老许”。以至许院士的夫人杨惠杰常听到有人和她打招呼,你们家老许呢?许院士很温和,从来没有架子。在测地所谁都可以找他谈问题、谈工作,他总是乐意奉陪。“我们要是有不同意见,心里有想法,从来就不隐瞒,可以直接和他说。”对此,测地所的科研人员颇为自豪。要是有什么观点争执不下的,许院士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他可以对年轻人说,“这个问题,我也回去再想想。”一些刚进测地所大门求学的毛头小伙子,在许厚泽作学术报告时,也无所顾忌地当面站起来提出异议,同他讨论一番。他不仅不生气,还说“提得好”。许院士喜欢和年轻人讨论问题,喜欢看学生的毕业论文,凡是学生论文答辩和所里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之类的,只要他在武汉,他是一定要去听的。许院士说,从学生那里他受益非常深,能学到很多东西。许厚泽的学生遍布国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主要科技骨干。许院士出差时,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对自己很“抠”。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院士到北京,总是住中科院机关楼后面的平房招待所。一次他从上海赶着去北京开会,打的去机场约需二三十元,手里提着幻灯机的他,却到处找中巴,上车时,他还得意地对身边送行的人伸出四个手指,“只要四块钱。”许厚泽说,要把课题经费用在真正的科研上。作为院士,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有着自己的业余生活和诸多快乐。许院士喜欢京剧。忙里偷闲,他会听一段程砚秋的《锁麟囊》,或者哼一曲《定军山》抒发情怀。他说,他能听出京剧不同流派的细微区别。许院士还喜欢看球。尤其是国际大赛中有中国队比赛的赛事,他都不会错过。看电影,许院士喜欢看经典大片,比如《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等。他喜欢电影的快节奏。 记者瞿凌云 许厚泽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是中科院测地所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之一,也是中科院的首批研究生。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的探索之中,为我国大地测量学及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和其他中科院的研究所一样,测地所一直有着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优良学风。早在攻读研究生期间,许厚泽就受到这种优良学风的熏陶。按他的说法,只要进入科学院,两件事必须做好:一是切实打好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培养科研能力。研究生初期,许厚泽从事椭球面大地测量及地图投影的研究,在方俊院士的指导下,先后提出利用等方位线及高斯克吕格投影推算大地主题的方法。之后,方俊院士要求他转向,把大地重力学作为主攻学科方向。为此,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中,他针对我国重力场较苏联复杂的情况,提出在处理天文重力水准测量数据时,要精化中央区域的计算,并用双极系统模块代替莫洛金斯基的椭圆双曲系统模块,首次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受到大地测量界以及当时苏联专家的赞誉。许厚泽院士始终和测地所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息息相关,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把提出的天文重力水准计算方法,通过和国测一大队共同的试验和改进,推广为国家测绘局使用,列入《重力内业计算细则》中,作为两种作业模块之一。随后,为了解中国山区地形及重力场变化复杂的问题,提出天文水准代替天文重力水准以及空间异常的间接内插方法,即现在广泛使用的移去恢复法,并专门建立了我国鄂西北山区的高精度天文重力水准网进行实验。随后的年代,他从事了大量的军事和空间技术测绘保障的研究工作,1971年构建了我国第一个顾及重力资料的全球重力场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他研究了高空扰动重力赋值方法,并和部队同志一起,构建了我国1°×1°平均重力异常推估方案,成功应用于国防武器试验中。近10年来,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国家重力网“85”系统的建立以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的建立,检测和发现了青藏高原隆升以及云南丽江地震同震形变产生的重力变化。许厚泽院士还在近代地球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963年他就提出维宁·曼乃兹垂线偏差中函数最佳逼近问题解法,改进了权威的莫洛金斯基逼近公式。后来他又进一步发展了带界园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统一逼近方法及截断误差的估计,这一成果在第17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上报告后,引起国际大地测量界很大反响。他还提出利用延拓到地球内规则球面的虚拟单层密度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的方法,对瑞典皮耶哈默的理论作了拓展,以上研究成果为测地所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许厚泽院士曾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事过6年地震监测工作,并借调到北京国家地震分析预报中心工作。为了消除地震前兆观测中的潮汐影响,他开始了固体潮及负荷形变研究,在国内首先发展了一种简便的重力潮汐理论值算法并作了推广使用。以后在他的领导下,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武昌重力潮汐基准,建立了我国沿海及东西重力潮汐剖面,研究了褶积与球函数结合的海洋负荷解算方法,特别是他所作的重力海潮改正精度的估计,是国际上不多见的工作。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发展了利用微扰动级数展开来解算地球潮汐运动方程的方法,是国际上能够最方便地顾及地幔侧向不均匀性的地球潮汐形变理论。在固体潮研究中,1997年他和各国科学家一起,倡议和制定了《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的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迄今已有全球近20台超导重力仪组成的台网正在国际大地测量学会的框架下实施这一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又领导开展了卫星测高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在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研究、海底地形的反演与新构造发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他又致力于卫星重力学的研究。许厚泽院士的思想总是超前的,他认为:“我们应该面对世界当前高技术的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抉择,才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前途。”为此,他先后与国外20多个研究所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科交流,使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固体潮汐等交叉学科领域脱颖而出。通过合作与交流,先后发现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经国际天文协会(IAU)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批准的Wahr地潮模型纬度依赖项有误,发展了独特的小参数扰动法,给出了新的数值结果,解决了金星重力场零参考面漂移问题,修正了国际上Bowin的地球重力场模拟方法;在地球物理方面,在国际上首次精确导出张德勒摆动的理论Q值,研究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运动状态。许厚泽院士先后担任了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执委、国际地潮委员会主席、国际重力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地测量》杂志编委等职务,受到国际同行科学家的瞩目和重视。许厚泽院士虽然已是年过七旬,但他依然时刻挂念着测地所的发展。最近,根据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给测地所的题词“服务国家需求,攀登测地高峰”的精神,积极向测地所建言献策:围绕地壳运动监测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与运移、地球深内部动力学、湿地生态研究、大地测量观测技术集成与国家需求,以及重力、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国防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组建创新团队,为实现研究所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余平凡 柳林涛 方鹏

257 评论

xxs的吃喝玩乐

《测绘科学》(双月刊)杂志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流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创刊于1976年,每单月20日出版。《测绘科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的《日本科技快报》收录,还被发展迅速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同时被以上检索机构收录的中国测绘类期刊只有包括《测绘科学》在内的3种期刊。 本刊的载文量和发行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发表的论文全部属于原创性论文,很多测绘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973”及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论文都是率先在本刊发表的。目前基金论文比率达到了60-70%以上 ,这一比率在学术类期刊中也是较高的。在《测绘科学》的编委会中有1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每期均有多位院士署名的文章,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陈述彭、陈俊勇、宁津生、李德仁、王任享、魏子卿、王家耀、许厚泽、杨元喜等10余位院士,2004-2008年这5年间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测绘科学》已成为著名科学家发表科研成果、反映他们的学术造诣的重要阵地。 主要栏目有:院士特稿、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进展、测绘观察、网格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综述等栏目。《测绘科学》主要刊登以下内容:大地测量学同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GPS、RS、GIS集成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测绘科学》为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在2007年全国测绘期刊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主要阅读对象为国家测绘局领导、地方测绘局院(所)领导高工、测绘科研院(所)领导及高级技术人员、测绘高校、国家及地方交通、勘测、国土、规划、石油、房地产、地籍、林业、水利、通讯、海洋、电力设计院的领导高工、3S软件研发高级技术人员等高端人士,受众人群在10万人以上。杂志收稿量属于测绘期刊前列。《测绘科学》杂志开本为国际大16开,自2008年起每期页码增至200余页,逢单月20日出版。定价:每期30元(邮发代号:2-945)。 《测绘科学》的编委会中有1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每期均有多位院士署名的文章,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陈述彭、陈俊勇、宁津生、李德仁、王任享、魏子卿、王家耀、许厚泽、杨元喜等10余位院士,2004-2008年这5年间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测绘科学》已成为著名科学家发表科研成果、反映他们的学术造诣的重要阵地。顾问:陈俊勇 宁津生 李德仁 刘经南 许厚泽主任:林宗坚副主编:张继贤委员(按汉语拼音排序):陈军陈棉陈永奇(香港) 程鹏飞党亚民冯仲科高俊龚健雅李成名李建成李英成 李志林(香港)瘳克刘德钦刘纪平刘纪远刘先林刘雁春卢秀山闵宜仁牛汝辰秦其明申文斌宋伟东苏山舞孙和平唐新明陶华学童庆禧万幼川王家耀王均王权 王任享魏子卿许其凤燕琴杨凯杨明辉杨元喜张清浦张正禄张祖勋周德军周伟 左健章主编:林宗坚副主编:牛汝辰(执行)编辑部主任:牛汝辰编辑:熊苹 肖锡成 刘亚民

108 评论

相关问答

  • 菏泽体育类期刊投稿多少钱

    发表一篇论文的价格费用高低跟四个要素有关系,一个是期刊的级别,一个是论文的版面字数,还有一个论文发表的时间以及查重费用这几者构成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费用。 期刊费

    Cora菱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鄂尔多斯张三厚发表论文

    为了让其他人了解作者,论文不被盗用,通常我们都要写上作者简介。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一) 个人简介xxx

    bigbig米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菏泽教育发表论文费用多少

    发表论文作者往往很在意费用问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多数作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很多论文发表费用虽说不高,但也是一笔支出,普通期刊发表论文费用是多少?普

    小小的飞帆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许元刚发表多少sci论文

    最美90后博导5年发60多篇SCI论文惹争议,大家争议的焦点是就是在5年内发60篇SCI论文,这件事情合不合理,背后有没有其他猫腻。5年60多篇SCI,这是很多

    DaisyYaoYao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许尊胜发表过论文

    论文格式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

    虾球麻麻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