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7

45度向上傾斜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发表王艳明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tarjing99

已采纳

1、1996年,陈云敏教授参与的项目“地基中瑞利波传播特性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基中瑞利波传播特性及工程应用”,这项研究成果也是把实验室开进现场的结果。该成果的第一次开花是在1989年。那一年杭州笕桥机场的跑道突然出现大面积的下陷和开裂。沉降会继续吗?裂口会扩大吗?飞机能起降吗?一切问题在进行检修以前都是未知数。然而依照当时的技术,如果要进行检修,就要对跑道“开膛破肚”挖开来看,这样一来机场就必须关闭,飞机也得停飞。可是笕桥机场作为杭州唯一的机场,它担负了杭州所有的民航任务和空军任务,停航的损失是不是太大了?机场方面进退维谷。是陈云敏的新技术解决了机场方面的难题,新技术可以在不开挖路面的情况下进行地基测试。就这样,在飞机照常起降的条件下,经过两天一夜不合眼的连续测试,对所得的跑道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终于找到了机场的“病因”,迅速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机场“药到病除”了。 项目名称:地基中瑞利波传播特性及工程应用;奖励种类: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人员排名:第二。2、2009年,陈云敏教授负责的“结构性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软弱土结构性强的特点,基于定量评价和有效控制软弱土地基从变形发生到失效破坏灾变过程的思路,通过实验装置的自主研发实现了单元体、物理模型和现场三个尺度灾变过程的剪切波速与孔隙比实时监测,揭示了结构性软弱土的灾变规律;首次提出了结构性软土地基固结理论及基于结构屈服应力的总沉降、工后沉降和循环累积沉降控制准则,研发了深厚结构性软土桩筏基础设计方法、路基托板桩处理技术及商业化软件POGAP,实现了深厚软基重大工程沉降的有效控制;首次提出了基于初始液化的地震液化剪切波速判别法,研发了控制场地剪切波速的软弱地基抗液化技术,解决了高烈度区软弱地基液化判别及抗液化处理的难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和主编国家电力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2部,并为2部国家交通行业技术标准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SCI收录32篇、EI收录41篇;论文他引318次。该项目应用于32家单位的60多项重大工程及汶川现场地震液化调查和重建选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我国软弱地基上重大工程服役安全性和防灾减灾水平。 项目名称:结构性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奖励种类: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完成人员:陈云敏、陈仁朋、凌道盛、朱瑞燕、周燕国、童建国、朱斌、柯瀚、詹良通、黄博、边学成、唐晓武、徐晓原。3、2012年,陈云敏教授负责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城市固废有机质和含水率显著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生化降解强烈,填埋场渗沥液产量大、水位高,失稳滑坡、渗沥液渗漏和填埋气扩散等三大灾害防控难度大的特点,该项目建立了填埋场降解-渗流-压缩耦合作用模型,提出了填埋场渗沥液产量和填埋气收集率评估方法,发现并揭示了我国高有机质固废填埋场特有的渗沥液三种赋存形式及其诱发填埋场三大灾害的机理;研发了基于液气分离的填埋气采输技术、基于全寿命服役的防污屏障技术及填埋场稳定控制与增容技术,解决了我国填埋场三大灾害控制及资源化利用关键难题。该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88篇,其中SCI收录33篇,论文他引671次;以该项目创新技术和方法为核心主编了国家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176-2012),被认为填补了国内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空白。该项目实现了填埋场设计由传统土力学方法到环境土力学方法的转变,填埋场运营由单纯消纳城市固废到高效利用填埋气和填埋土地的转变。经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入选了“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该项目技术在我国112个大型填埋场新建、扩建及未达标治理工程中应用,实现了填埋场失稳滑坡及液气污染的有效防控,并显著提高了填埋气收集率及填埋场单位土地面积填埋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项目名称: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奖励种类: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单位:浙江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员:陈云敏 詹良通 柯瀚 朱斌 王琦 王艳明 李育超 林伟岸 兰吉武 刘淑玲。

198 评论

雨诺喜乐

著名敦煌学专家、敦煌艺术家、敦煌文物保护事业开拓者段文杰,今天在此间获得由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授予的“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段文杰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敦煌壁画的临摹和敦煌艺术理论研究方面。据介绍,60年间,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临摹了历代敦煌壁画380余幅,先后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0余篇、近百万字。他的个人论文集《段文杰敦煌艺术论集》成为敦煌学术研究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工具书。印度学者曾将他的研究成果翻译成《段文杰眼中的敦煌艺术》,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担任敦煌研究院主要领导职务期间,段文杰与全国敦煌学者一道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外国”的局面。(记者李战吉)1.段文杰:大梦敦煌六十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百年之际,他被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今年8月,在他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和90华诞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又将为他举办纪念活动,并授予他“敦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满头华发的老者,段文杰为自己钟爱的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倾注了整整60年的心血。在他和几代敦煌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外国”的局面。[更多]2.敦煌守护者段文杰获终身成就奖中新社兰州八月二十三日电(殷春永张仲儒)今天,兰州市天色微沉,轻风宜人。景色秀丽的宁卧庄宾馆内,一位年迈老人静坐在轮椅上,闪闪的镁光灯将他围得密不透风。[更多]3.90高龄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获终身成就奖新华网兰州8月23日电(记者王艳明)为表彰对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的终身贡献,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23日在兰州联合授予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更多]4.守护莫高窟60年敦煌学学者段文杰获终身成就奖自1946年到达莫高窟后,他再没有离开过敦煌;因为他和其他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使得敦煌艺术在国内外声名远播,敦煌学迅速发展……他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为表彰其突出贡献,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近日正式下发《决定》,授予段文杰“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据悉,颁奖大会将于本周举行。[更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71 评论

相关问答

  • 昆明王静发表论文

    1. 上皮性低分化卵巢癌的微血管超微结构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细胞器定位研究 2. 上皮性低分化卵巢癌的微血管超微结构与VEGF的细胞器定位研究3. 血管内皮

    飘飘飞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马艳论文发表

    你好,以下是以“民族汽车工业”为关键词查到的所有相关论文题目,由于下载的是PDF格式,有需要的话,注明所需论文,留下邮箱,我会尽快发给你。1 美日汽车产业发展

    千年紫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肖艳发表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

    青蛙公主99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李艳论文发表

    李艳,女,1981年出生, 理学博士,讲师。 2003年至2008年在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在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工作, 2010

    草莓宝宝20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彭艳发表论文

    彭艳黄,是一位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在人工智能、数据库和分布式系统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IEEE Fell

    hocc豆叮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