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04

成工1979
首页 > 论文发表 > 水稻二化螟论文发表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英子888888

已采纳

二化螟是我国南岭以北稻区水稻主要害虫,尤其是长江流域稻区发生严重。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粧内越冬。在种植稻品种一致的地区,主要是第一代发生严重,如果一个地区插花种植,生长发育不一致,第二代发生危害也很严重。二化螟第一代发生严重与否,与越冬虫源多少关系密切。如免耕田、小麦田多的地区,越冬虫源就多,第一代发生危害就严重;第二代发生严重程度,与当地插花种植程度关系密切。越冬幼虫抗寒力强,在越冬期间如遇环境不适宜,亦可爬行转移,还可危害小麦和其他杂草。若春季4月份化蛹期雨水多,则死亡'率增大。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后,茭白、玉米及蔬菜等面积的不断扩大,田外寄主较多,虫源复杂,发生期拉长,加之长期使用沙蚕毒类农药,抗性增强,防效下降,有利于虫量的积累,因此二化螟的发生呈偏重的趋势,即一代偏重到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二代中等至偏重发生。

82 评论

木木兮123

一、水稻二化螟俗称:钻心虫分布和为害全国稻区均有二化螟,根据地形、耕作制度等因素,全国稻区可分为以下5个发生区:1、长江流域发生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湘东北、江西、安徽、江苏、浙北、上海等, 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二化螟以3代为主,部分地区时有4代发生。2、南岭发生区:包括广西、广东、湘南、福建、浙东南等地区。3、云贵高原发生区: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由于山区立体气候以及相应的农业结构,螟虫种类多样。4、海南热带发生区:以海南岛为代表,系热带型气候,发生代次多。5、三北温带发生区: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稻作区。为害作物:除水稻外,还能为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等。为害症状:为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发生特点:一年发生l一5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茎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由于越冬场所不同,l代蛾发生极不整齐。螟蛾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及生长嫩绿的稻田里产卵,苗期时多产在叶片上,圆秆拔节后大多产在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2—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故越冬死亡率低。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尤以卵寄生蜂更为重要,应注意保护利用。发生动态: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杂交水稻的推广,异常气候、耕作制度变化以及水稻品种结构的改变,二化螟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发生危害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省早稻种植面积调减,单季稻和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螟虫“桥梁田”和适宜螟虫钻蛀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为二化螟发生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自九十年代以来,二化螟在长江流域部分稻区严重发生,1999年和2000年发生面积均超过2亿亩次,近年来有为害加重的趋势。

270 评论

囩囩囡囡

一定要及时的给水稻多浇一些水,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一定要多施一些肥料。

250 评论

咩丝忒酷

首先就是要注意浇水的数量,而且一次性不要浇水太多,而且不要在根部留有太多的积水,他还有就是要注意通风,而且一定要及时喷洒农药,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杀虫的效果。

83 评论

臭臭花1

二化螟是我国南岭以北稻区水稻主要害虫,尤其是长江流域稻区发生严重。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桩内越冬。在种植稻品种一致的地区,主要是第一代发生严重,如果一个地区插花种植,生长发育不一致,第二代发生危害也很严重。二化螟第一代发生严重与否,与越冬虫源多少关系密切。如免耕田、小麦田多的地区,越冬虫源就多,第一代发生危害就严重;第二代发生严重程度,与当地插花种植程度关系密切。越冬幼虫抗寒力强,在越冬期间如遇环境不适宜,亦可爬行转移,还可危害小麦和其他杂草。若春季4月份化蛹期雨水多,则死亡率增大。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后,茭白、玉米及蔬菜等面积的不断扩大,田外寄主较多,虫源复杂,发生期拉长,加之长期使用沙蚕毒类农药,抗性增强,防效下降,有利于虫量的积累,因此二化螟的发生呈偏重的趋势,即一代偏重到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二代中等至偏重发生。

226 评论

犀牛望月0

1、加强稻瘟病研究;2、水稻穗颈瘟和穗腐病复合发生、流行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尽快鉴定;3、关注水稻矮缩病毒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和研究动态,筛选抗矮缩病水稻品种(材料),服务生产和抗病育种。 主持课题8项,参加863子专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攻关(支撑计划)、国家(省)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部、省重点项目,国际合作等各类课题20多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稗草病原真菌孢子培养及其基因改造研究”(30070505)(2001-2003);2. 国家农业行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nyhyzx3-16)子专题(2007-2010);3.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食品生产过程中转基因相关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8012-010B)子专题(2009-2010);4. 国家农业行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03014)子专题(2011-2015);5.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中鉴100和中香1号生产技术”子专题(1999-2002);6. 农业部能源生态建设课题“水稻沼肥施用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5-2006);7. 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项目“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和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SN200711)(2007-2009);8.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引导项目;9. 2008年参与申请“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二期)”(2009ZX08019-006B)扩建基建项目。研究进展(含主要贡献及今后打算):1、在进行杂草生物防治研究中,筛选到稗草生防菌HGE,发表了相关论文26篇,获得专利2项,为后来的微生物除草剂研究、制剂研发、成果鉴定及获奖打下了基础。2、是确定水稻抗纹枯病鉴别寄主、鉴别菌株;确立抗纹枯病鉴定技术、方法的主要完成人。在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纹枯菌与寄主互作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发表相关论文15篇,申请专利1项,在国内该领域有一定影响。3、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水稻穗腐病的侵染源、发生、流行、危害及产量损失与气候、品种的关系。研制出复配防治剂及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后取得了较好防效。4、研究、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简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术”和“水稻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简单化防治方法”。提出了以“病虫测报圃结合当地县(市)、乡(镇)植保信息,进行准确测报,精准防治”的优质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在多个省示范、应用取得了很好效益。在主持国家行业(农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nyhyzx3-16)子专题(2007-2010)期间,研究集成了“水稻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简单化防治方法”、“水稻主要病虫害简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术”和“水稻纹枯病生态无公害防治技术”等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273.8万亩,平均每亩平均增产稻谷45.86千克,减少施药次数1.2次,每亩减少农药用量129.7克有效成分。增产、省药、省工合计每亩节本增收112.8元。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应农业部要求,编写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主推技术9项,作为2011年农业部主推技术。9项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是:1、“一浸二送三预防” 防控稻瘟病技术(药剂浸种、移栽前施送嫁药、送嫁肥);2、“肥水调控+倍量施药”防控水稻纹枯病技术(N、P、K,有机肥平衡施用,控制N肥,加大用药量);3、“药剂浸种+倍量施药封锁中心”防控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技术(药剂浸种、加大用药量封锁初发病点或中心);4、“一浸两喷”防控稻曲病和穗腐病技术(药剂浸种,孕穗后期和抽穗扬花期二次喷药)5、“抗、避、断、治”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技术(选择抗性品种(组合)、调整播栽期避开传毒媒介昆虫高发期、切断传毒源、以治虫防病)6、“选药-选时-喷到位”防控稻飞虱(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技术(选择专化性药剂、速效和持效药剂兼顾、选择卵孵化高峰及2龄幼虫前施药、用粗雾喷到稻株中下部)7、“物理与生物防治结合、前期压基数后期保穗数”防控稻纵卷叶螟技术(利用诱虫灯加生物农药,重点在前期杀虫压低基数,后期防治保穗数);8、“栽培避虫+性诱剂诱捕” 生态绿色防控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技术(调整播栽期将水稻易感虫期避开害虫高发期);9、“针对性药剂复配,下粗上细”防控水稻后期复合型病虫害技术(根据主攻病虫害选择专化性药剂,下部病虫害喷粗雾、上部病虫害喷细雾)。 1. “稗草病原真菌制剂防治稻田稗草研究”2003-7-18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排第2位),同类项目国际先进水平。2. “微生物除草剂杀草毒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2007-5-30获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排第6位)。3. “优质早籼中鉴100的选育与示范推广”2005-5-12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排第12位)。4.“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中鉴100、中香1号生产技术”2001-09-26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成果鉴定(子专题主持人),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

209 评论

渴望丰收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对水稻进行杀毒,在水稻的水源中放入一些杀虫剂,做好水稻的虫害工作,对水稻进行预防。

176 评论

爱我大兴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和蛾类螟虫,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幼虫主要对水稻有害。2龄前叶鞘簇导致水稻叶鞘枯萎,3龄后散食入水稻茎秆,出现心枯、虫损植物、穗枯等症状。近年来,二化螟种群呈上升趋势,危害加剧,给水稻稳产高产带来巨大挑战。

二化螟复发的主要原因

种植方式单一,多为稻麦连作,秸秆机械收割还田,促进螟虫越冬基数增加。原因是被覆盖的稻茬腐烂后,螟虫爬到秸秆上越冬,增加了第一代螟虫的危害。幼苗早期移栽有利于一代二化螟产卵和幼虫存活。在一些地区,大麦收获很早,水稻收获后立即用机器种植。返青后,水稻长得快,植物长得又高又茂盛。而二化螟成虫喜欢在高大茂盛植物的叶子或叶鞘上产卵,第一代幼虫吃叶鞘,导致叶鞘枯萎。如果此时稻田水层较深,初孵幼虫先啃食叶片,吃掉叶片的中脉,对该地区水稻造成严重危害。

不合理施肥。一般地块施氮标准不应超过105kg/h㎡。但部分农户为了增产而盲目增加氮肥施用量,不注意磷、钾、微肥的合理搭配,使部分水稻前期杂草丛生,造成二化螟集中产卵危害,加重了一代二化螟的危害。长期使用同类药物会使二化螟产生抗药性,降低其防治效果。

二化螟发生为害高峰期明显延长。据调查,2013年之前二化螟主要危害世代只有15 ~ 20天,2013年以来长达30天,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第六,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多,水稻种植密度高,导致二化螟发育加快,成活率高,化学防治效果差,危害严重,水稻产量损失大。有些稻田经常因缺水而间歇灌溉,造成土壤干燥,秧苗瘦弱,不适合二化螟取食,二化螟经常危害植物,导致干心率增加。

二化螟的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

减少插花。在单双季稻混种区,提倡集中连作,尽量避免插花种植,减少二化螟的桥田。适时播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单季稻区应适当推迟播期,以减少二化螟落卵。种苗集中繁育。推广种苗集中繁育,做好带药到田,减轻田间控制压力。稻堆处理提倡低茬收割,晚稻收割时尽可能降低稻堆高度。有条件的地区组织稻堆粉碎,减少越冬虫的数量。

浇水杀死蛹。根据当地监测情况,在二化螟越冬代的化蛹高峰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对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翻耕,将残留的稻堆和稻草翻入土壤,进行淹水(低茬收割或碾压的稻田,或直接深水,淹水的稻堆),保持7-10天,杀死越冬代蛹,减少种群基数。在垄上推广种植大豆、芝麻等开花作物,并饲养天敌控制二化螟。

化学控制措施;

抓住重点。狠抓水稻秧苗的防治;双季稻要以一、三代为主,重点地区也要以二、四代晚熟早稻的防治为主;一季稻以二代和三代最为重要,水稻大面积发生时,分蘖期和穗期二化螟的防治应并重。坚持根据防控指标及时用药。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枯鞘株率达到3%或枯鞘丛率达到5%;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穗期,上一代亩产残虫500多只。当代种蛋孵化高峰期与水稻休眠期(亩产种蛋达到50粒)重合时,从种蛋孵化高峰期开始就要用药物控制(氯虫苯甲酰胺和氟铃脲要提前到种蛋孵化高峰期)。

选择好的控制剂。早稻一代二化螟推荐使用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化学药剂。当世代重叠严重时,建议增加氟铃脲等杀卵活性强的杀菌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合理轮换混合,避免同一药剂在一季水稻中多次使用,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的农药,慎用有机磷农药。有机硅、d-柠檬烯和其他添加剂可以添加到液体药物中,以增强药物的粘附、扩散和渗透性,提高疗效,并减少农药的用量。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北方水稻期刊投稿

    市场上使用时表现效果一般,走了很多的地方没有特别突出的。

    清水绫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所在cell发表论文

    那必须是我以微博掌政,体恤民情的张强大大,和我可爱大方,教学体验一级棒的郭珊老师

    露西亞嘉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水稻所在cell发表高水平论文

    个人档案 姓名:袁隆平 出生日期:1930年9月7日(农历七月初九) 籍贯地:江西德安 出生地:北京 家人:父亲袁兴烈,母亲华静,妻子邓哲,有3个儿子,袁定安、

    兜兜里有糖布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杂交水稻论文发表保密

    专利只要申请就要公开啊~应该是属于国家保密的项目所以这样不方便申请专利

    我是丽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杨洪发表水稻论文

    袁隆平,他老人家还在世。

    蔷薇朵朵7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