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3

小能喵尉哥
首页 > 论文发表 > 茅台公开发表的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真妈妈

已采纳

1937年, 我国考古学家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 ……。吃饭其实是从饮酒中带出来的。人们先是发现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这个观点的依据是这样的: 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 既然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 到底是先有饭还是先有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酿酒人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一个家喻户晓的百年品牌;一位六十六岁的酿酒大师;一段四十年的牵手故事。共同体味茅台镇上美酒 + 爱情的幸福人生。茅台酒,为何被奉为国酒,至高无上的地位经久不衰?茅台镇,地势偏远,交通闭塞,生产出的茅台酒为何能举世闻名?茅台人,赤水河畔,美酒飘香,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带着无数的疑问,我们决定探寻国酒之源——茅台镇。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都爱茅台酒,却都没到过茅台镇。真正走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才知道什么叫“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迂回的山路掩饰了所有的风景,我们及尽可能地发挥着自己全部的想象力,却怎么也不能把享誉世界的茅台酒和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这里已经是茅台镇了,却没有一点国酒之源的感觉。直到见到这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我才确定自己来到了目的地。六十六岁的季老先生正在等着我们。在不久前的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大会上,他和张瑞敏等人被评为“中国十大功勋企业家”。和那些明星企业家相比,季克良这个名字显得有些陌生,但在中国酒界这却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执掌着国酒茅台。见到他,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茅台酒能不能搬到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去生产。听了我们的话,季总没有马上回答...... ——中国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写真初见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是在他们招待所的午餐上。近200平方米的餐厅里,没包厢、没雅座,数十张八仙大桌分排摊开,各路商贾、宾朋齐聚一堂。席间,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微倾着满盛茅台的酒杯为大家祝酒,言语颇带几分儒气。身边的人告诉我们,这就是茅台人所说的“有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的季老总。真正认识季克良还是在他的家里。与警卫森严的酒厂厂房和库房相反,他的住处没有防盗网、没有保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想象不到一个拥有近30亿元资产、年销售额20亿元、创利税10亿元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老总,仍住在八十年代初建的残旧的单元楼里,而且住房面积只有80多个平方米(这样的房子在茅台算得上是“贫民窟”)。卧室、书房不大,客厅也略显拥挤,其用具中,较为特别的是一张脱了漆皮的写字台上的笔记本电脑,一张六十年代季克良向周恩来总理赠送茅台酒的照片。1963年,茅台酒的质量出现了波动,引起了周总理关注。季克良夫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当时的轻工部从无锡轻工学院酿酒专业选拔的高材生来到了茅台。到茅台,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对茅台酒,我们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为了这个对国酒的发言权,他从技术员干起,拉过车、背过糟、踩过曲、除过甑,直到把茅台酒的每一个科学的、传统的工艺细节都融入自己的神经末梢之中。茅台人所说的他有“杏花烟雨风骨”,就是指他这个江南人为保持和提高茅台酒的质量,而长期付出的艰辛努力。从1981年季克良任副厂长、总工程师,到1991年任董事长以来,集团先后建了4栋高层电梯住宅楼,连不少职工都建起了小楼,而季克良一直没搬过家。对此,他说:“够住了就行,这不算什么事。”他心中的事是当年毛泽东主席说的那句话,“茅台酒何不搞它一万吨!”“搞它一万吨”又是何等的难啊!因为这是在国酒质量只能提高的前提下,是在酒业诸侯群起、全国白酒市场整体下滑之中的产量翻番。这方面季克良集“杏花烟雨”的细腻和“乌蒙磅礴”的魄力,在集团员工的支持、努力下,2000年,茅台酒终于攀上了一万吨大关。茅台酒登上万吨大关,集团股份制改造也已完成,茅台股票即将上市。季老总的一桩桩心事也似乎了却,但他仍未搬家。我们不知这位集全国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党的十五大代表等各种荣誉于一身的董事长现在在想什么,但我们知道贵州那地方是欠发达地区,那里尚需这样没有别墅、没有大班台的大董事长。酿酒大师季克良——酿造人生 在45年的时光里,茅台与季克良慢慢交融在一起,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茅台也成就了季克良。他成为茅台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是中国酿酒大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5年研读茅台1964年,大学刚毕业的季克良带着满心的期望和好奇来到茅台酒厂,未曾想所呈现在眼前的是破烂的厂房,与心中的国酒相差甚远,内心充满凄凉。尽管如此,季克良还是选择在这里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起点,成为厂里的第一批发酵专业的大学生。在被分配到车间与工人师傅一同劳动后,他发现,茅台不仅与他在大学学到的很多其他白酒的酿造工艺完全不同,并不是课本上对茅台工艺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可以说,外界乃至许多专家对茅台酿造技艺也知之甚少。茅台酿造技艺像“谜”一样吸引了他。接下来,季克良有3年的时间,是与工人师傅一起劳动,从投料、背酒糟、上甑开始,一步一步学习茅台酒酿造基本工艺。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他才总结出了被世人广泛认知的茅台酒酿造工艺10大特点,为这,季克良耗去的是大半辈子时光,从青丝如黛到两鬓苍白。季克良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都是一直处于看和想的状态,看茅台酒怎样做,想它的科学依据在哪里。1983年,已升任茅台酒厂厂长、工程师的他仍然抱着一种孜孜不倦的学徒态度,耐心而细致地学习、专研、领悟茅台的酿造技艺。正是在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充分了解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季克良对茅台酿造工艺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开始着手解决以往生产过程中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酒糟的水分含量多还是少?窖池该采用什么质地?该用酒曲什么?二次酒产量为何减少?等等。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问题,通过争论和实践,均迎刃而解。尤其是解决了茅台酒二次取酒“掉排”(减产)雪问题,实现增产8%,并且质量明显提高。这就意味着,按茅台如今年产规模计算,每年实现增产1600吨茅台酒,3年后变成商品,就有大约16亿元的销售收入。有媒体指出,季克良45年科研成果的现实意义,还不仅仅囿于茅台,他的研究对中国的整个白酒行业至少产生了四次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季克良正式接过邹开良“手中的枪”,第二次出任茅台酒厂厂长是在1991年。这时的他已经在茅台酒厂干了整整27年,当年的俊朗书生,早在长期的生产科研中锻造成了功力深厚的“大侠”级人物。在茅台的历史上,季克良不仅是这家企业引进的最早的发酵专业大学生,更是未来企业迈向智慧型产业的预兆——当年他和夫人长途跋涉,从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来到茅台时,这里看起来更像中世纪的工厂。 和郑义兴、李兴发等上一代酒师不同,发酵专业科班毕业的季克良,手里多了一份武器——现代科学的意识和手段。 当季克良再度担当茅台领军者重任时,中国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游弋了10多年,生产力的解放使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当人们发现各色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时,中国已悄然间从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商品的繁荣具象到白酒这个行业的表现就是:几年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几百家大大小小的酒企,百姓餐桌不再是几种白酒一统天下。那是一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一个企业不但要会生产好酒,还要会叫卖酒。 这时,季克良所学专长开始大显身手。 他在奠定日后中国白酒产业格局这盘棋中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走了几手漂亮的“绝棋”,大师风范渐露锋芒。他所走的第一步棋就是,在长期科研中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了茅台酒的10大独特工艺,即高温堆积、高温发酵等等等等,使茅台酒在1995年之后实现了质量、产量恒久如一。 接下来第二步,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茅台酒是先古根据酿酒原理创造的集天地之灵气的产物,茅台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微生物、水等等是生产茅台酒的先决条件,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再下来第三步,一直为神秘茅台所吸引的季克良花了近30年的时间,在研究中发现,茅台酒具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多种因子,例如,茅台酒中的有益酸性物质居然和号称具有养颜功能的红酒有得一拼,是其它白酒的好几倍……之后是第四步,他与科研人员一道破析出茅台酒中有近千种香气香味物质,为世界蒸馏酒之“最”,为中国白酒赢得美誉。再后来的第五步,他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了陈年茅台酒,进行市场细分。 最后,他公开发表大量论文,论述了神秘茅台与人体健康的N种关系,宣称适量饮用茅台酒有利身体健康。并亲自代言茅台,以喝了至少二吨茅台酒却依然风姿卓雅的身姿,现身说法。就在荷包日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为选择喝什么牌子的酒而烦恼时,季克良的科研成果一经媒体广泛披露,立即引起了轰动效应,茅台销售直线向上狂飙。健康饮酒成为上世纪末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正当茅台人与举国上下的人们一同翘首企盼更辉煌的明天时,一场灾难却出其不意地降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所有企业顿时风雨飘摇,中国的酒企此时倒掉了一片,包括当年央视广告标王秦池。第一次,茅台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江湖险恶。 这段时间,与老季一道挥刀上阵打天下,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还有一个叫袁仁国的年轻人,1998年他出任茅台集团总经理,后来成为茅台集团另一掌门人。日后,这两人因创造了非凡业绩,在中国众多企业老总中,成为最耀眼夺目的“双子星”之一。 而颇具戏剧色彩的是,就在季克良工作的前20年,他还一直打报告要求调回江苏老家,侍奉父母颐养天年。但是,如今年届70的他却经常风趣地说,现在想赶也赶不走了。看到自己付出了一生心血的茅台一路走来风光无限,从手工作坊式工厂成长为花园式现代化企业,总资产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19亿元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亿元、市值1500多亿,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的4000吨,发展到如今的20000吨……那种类似父亲哺育孩子的复杂情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季克良经常公开在各种场合说,“是茅台成就了我。”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又何尝不是季克良成就了茅台呢?

164 评论

Jessie佳佳酱

对于科研员岗位,要求硕士在30周岁及以下,博士在32周岁及以下。此外,科研岗还要求在本专业相关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有申请发明专利。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有1年以上研究经历的优先。

203 评论

唐唐sweet

茅台掌门人:季克良,是中共党员和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工作至今,曾从事茅台酒的生产技术、科研、质量管理、党务等工作。在近50年的时光里,茅台与季克良慢慢交融在一起,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茅台也成就了季克良。他成为茅台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在茅台酒厂的悠悠岁月中揭开了茅台酒的神奇工艺之迷,成为了世界级酿酒大师、著名的白酒专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季克良对国酒茅台及中国酒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81 评论

来自巴厘岛的松

市场价在300-1000不等

296 评论

静静的娇儿

袁仁国,男,贵州省仁怀市人,195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贵州省委委员,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 国系中共十七大党代表,第十届中国人大代表,中国劳动模范,贵州省省管专家,全国酿酒大师。其撰写的《提高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思考》、《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西部开发勿忘振兴民族品牌》、《解读国酒茅台品牌价值》等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极大地提升了茅台集团的企业形象和茅台酒的品牌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市场影响。 [编辑本段]任职职位中共党员,大学专科毕业,在读研究生,高级经济师。曾任贵州茅台酒厂办公室主任、制酒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1996年12月至1998年5月,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 袁仁国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1998年5月起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当选为贵州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998年、2000年两度被评为全国轻工系统“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经营者”,2000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12月至今,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本段]获奖理由他在中国最古老的行业,对最古老的品牌,注入科技含量,进行了文化提升,同时获得了证券市场的高度认可。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1915:往事并不遥远1915年2月20日,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开幕,这次博览会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巴拿马万国赛会”。此前在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全球第一场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到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在旧金山举行的1915年博览会吸引了31个国家参加,除东道主美国外,中国是其他参赛国中展品最多、展馆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展出了丝绸、瓷器、茶叶、景泰蓝、农产品与工艺产品等民族商品。其中,仅中国参展的酒类就有数十个品种,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的特产参展。 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镇有上千年酿酒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茅台酒已经声名远播,“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称第一。”清朝道光时期的诗人张国华在竹枝词《茅台村》中也写道:“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 为了参加这届万国博览会,茅台镇两家最大的酒作坊“成义烧房”与“荣和烧房”各自精选了几十坛上等好酒,以“中国贵州茅台酒”的名义联合参展。1915年3月9日,中国馆 袁仁国在旧金山正式开馆,10多万件展品分别摆在教育、工矿、农业、食品等9个展厅展出。茅台酒放在农业馆里,与绵、麻、大豆、食油等农产品杂陈在一起,很不显眼。 根据后来一个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到当年8月,眼看这届博览会的酒类评比就要结束,茅台酒却无人问津,参展的工作人员很着急。一天,几名评委来到农业展厅参观,中国工作人员急中生智,拿起一坛茅台酒朝地上一摔,酒香四溢,顿时引来众多观众,引起了评委的关注。 虽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茅台酒作为“与世博会渊源最深的中国品牌”却保留了下来,并且不断发展。 “西方白酒是液体蒸馏,时间短;中国白酒要经过固体蒸馏,时间长。威士忌略带点烟熏香,白兰地有些水果香,需要细品才能体味。但中国的白酒多为浓香型与酱香型,很不一样。”袁仁国解释说,茅台酒就属于酱香型白酒,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挥发后香味悠长而久远,常有“开瓶十里香”之说。 2010:上海再续前缘作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性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自然成为国内白酒企业关注的焦点。据悉,作为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世博会不论从举办规格、持续时间,还是从展出规模、参展国家数量,都远远超过一般国际性展览会,经过一番角逐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白酒行业高级赞助商最终花落茅台,从而与世博会近百年的缘分有了续篇。 “茅台签约赞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百年回眸,再次携手,历史的荣耀和自豪在这里油然而生。”袁仁国动情地说。 199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办80年之际,美国在旧金山再次举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纪念活动,茅台酒再次被世界各国的专家们评为世界名酒,荣获特别金奖第一名。当时的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袁仁国带队到旧金山,沿美国西海岸,遍访当年的见证者。昔日要靠摔酒瓶才能吸引目光的茅台,此时已是我国一流的酒类企业。“如果旧金山2015年举办巴拿马运河通航100年纪念会,茅台也一定会再来。”袁仁国说。 对于世博会能为茅台的未来带来什么,袁仁国有深刻的理解:“从经济上来讲,世博会是中国吸引投资,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展示平台,助推中国民族品牌展示实力,走向世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品牌经过曲折发展,迄今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中国的品牌无论是从品牌价值还是从发展潜力上看,许久以来都是被低估的。从酒类品牌上来看,作为百年来享誉世界的三大名酒,茅台酒的市值和品牌价值一直被严重低估,我们希望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包括我们茅台在内的所有中国品牌,都能取得一次质的飞跃。” “从文化上讲,现代世界的竞争更在于文化的竞争。发达国家输出文化产品使全世界都在追逐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了全世界的消费观。酒类产品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产品类型,一种酒的风靡,必然是建立在一种为大众认可的文化观念上。茅台酒要想走向世界,必然将建立在中国文化的输出之上,同样,世博会正是这个我们期待已久的契机和平台。”在更高的层面上,袁仁国总结茅台的抱负。 [编辑本段]创业经历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与共和国生日同一天的袁仁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对国酒文化如数家珍的他,在谈到自己的名字时,会很自然地联想起清代著名学者、大文学家郑珍《茅台诗》中“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的诗句。这诗句似乎与他的命运有某种关联。 他所著的《茅台地理说》,开篇便以诗人般的语言和特有的深情来描绘茅台镇:“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由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出发,一直往北,在经过一段高等级公路畅快的奔驰之后,车便拐入了千转百折的盘山公路,当你的兴奋与好奇正要因近300公里旅途的颠簸而最终消退的时候,突然,一股悠然的酒香不经意间闯入你的心扉,让你顿然丢掉疲惫,神清气爽,忍不住深深吸上一口,这,便说明著名的国酒之乡———仁怀市茅台镇就要到了。无数次,我们就是在这种张力巨大的芳香‘俘虏’下,继续沿盘山公路逐渐下趋,来到这个地处赤水河河谷地带、夹峙于川黔两省交界处大山之间的地方的。” 事实上,1956年10月1日出生于“国酒之都”贵州仁怀的袁仁国,小时候就常听老人们讲茅台酒的各种传说,对茅台充满了好奇。18岁那年他以知青身份进入茅台酒厂。那时,每年都有一批特别监制的茅台酒调拨到北京,整个过程严肃而神秘。1978年一次下班的路上,袁仁国向老书记邹开良刨根问底。老书记俯耳道:“我看你是个共青团员,实话告诉你,这是毛主席跟周总理他们这些中央领导喝的酒啊!” 从此,茅台酒在袁仁国心目中就格外多了一份神圣感和崇高感,他对自己亲手参与酿造的茅台酒,也就格外多了一份心思。无论是在制酒车间还是制曲车间,无论是背酒糟、踩曲还是当看稻草的保管员,这位壮实的小伙总是不惜力气、快快乐乐、踏踏实实地去干,并认真向老师傅们求经问宝。他先后干过供销、宣传,当过厂办主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厂长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担任了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董事长、贵州茅台大股东贵州茅台酒厂(下简称茅台酒厂)总裁,先后荣获全国劳模等称号,还被选为第十届中国人大代表。 30多年来,茅台独有的“政治酒”、“外交酒”、“文化酒”特色,茅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他的心里越酿越醇厚。 让更多的人喝到真茅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茅台假冒侵权之猖獗,茅台护牌打假之艰难,可以说是茅台集团领导层以及全体员工的心头之痛。 2001年,袁仁国到香港,途经广州,一位高级酒店的老板宴请他。席间,服务小姐托上两瓶人头马。袁仁国一愣,不管东道主怎样说明那酒是多少年的,就是要求换茅台,而且非茅台不喝。酒店老总不知从哪里弄来几瓶茅台酒,并声明不知真伪,只是要表明心意。袁仁国一看就知道是冒牌货。他把酒拿在手上,作为教具,从包装到内容、启封、开瓶,现场示范,教大家识别真伪。一场看似尴尬的场面,不知不觉变成了普及国酒知识的讲座。但袁仁国心里并不轻松,他恳切地说:“香港那边,我决定推迟去。作为茅台的负责人之一,在这里跟各位喝假茅台酒,心里流血。我发誓要不惜代价,在广州端掉这个假酒窝点。聚众之力打假酒,还他一个真善美。请在座各位配合、协助。”那次,依靠广州公安、工商及有关人士的帮助,一举端掉了这个售假窝点,并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制假窝点。 此后,袁仁国一个省、一个城市地跑,建立茅台销售片区、设立茅台专卖店。在销售环节上,真正对假冒茅台釜底抽薪。 在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促进终端消费方面,袁仁国的认识一直是很清醒的。他说,1997年时,茅台还处在“计划加批条”的优越感很强的经营状态。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国内市场的风云突变,昔日车水马龙的企业顷刻间门可罗雀。正是这场危机促进了茅台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茅台迈进市场经济的步伐。随后,茅台成立了销售总公司,进一步完善其营销网络。 “要把最好的经销商、最好的营销网络嫁接到我们公司来,为销售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服务。”袁仁国说。 为此,袁仁国要求销售部门一是瞄准名商场、名超市建好专柜(店);二是瞄准名酒店、名宾馆抓好促销、直销和终端消费。要巩固原有老客户,寻找对销售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有感情、有责任心、有长期合作意识、有经营能力、有经济实力、有营销网络、有信用的经销商。同时对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进行了清理整顿,对长期经营不善、形象较差、经营侵犯茅台酒知识产权产品的专卖店和专柜给予清理取缔,使销售网络更加纯洁。按照规划,茅台将逐步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级市建立起“中心配送站———经销商———专卖店(柜)”的营销网络。专卖店必须按要求实行“八个统一”,以适应网络信息化为主导的电子商务。 到过茅台酒厂的经销商都知道,到茅台酒厂,要见到袁仁国并不难。只要他在厂里,必定会在吃饭时来给大家敬一杯酒,感谢经销商对茅台的支持。这在茅台集团领导层,已成惯例。一位四川省某县的经销商说:“我们这些小经销商,不仅从茅台赚到了钱,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此外,贵州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直把“茅台打假”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积极探索建立起省内外打击制售假冒侵权茅台酒的协作机制,目前茅台酒打假的全国联动机制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茅台酒专卖店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并建立起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销售假茅台,将受到严厉经济制裁,直至取消经销资格。 袁仁国幽默地说,“现在到广州等各大城市,乃至香港、澳门等地,我不再担心有人请我喝假茅台酒了!” [编辑本段]评价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袁仁国是一个很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的人,总是见缝插针地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袁仁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个人的智慧有限、个人的能力也有限,只有借鉴和学习众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好自己的人才队伍,人尽其才,茅台集团才能做大做强,向百亿集团的目标迈进。” 借助外脑,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培训,是茅台集团人才储备战略的一个部分。几乎每一年的董事会工作报告,袁仁国都专门谈到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问题。 也许,这种强烈的人才储备与培养意识,与袁仁国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从一个普通的学徒工成长到今天,与当初茅台酒厂为培养自己的本土人才、选拔一批年轻人通过高考、送到贵州工学院脱产读书有关。他说:厂里当时为培养我们这批茅台自己的大学生,脱产读书,工资奖金照拿,每人每天另有生活费补助,厂里为每个人每年单交学院8000至2万元的培训费。这在1983至1985年,人们工资普遍不足百元的时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这次深造,也就没有袁仁国今后的飞跃。 袁仁国说:“要让茅台的每一个职工有发展的空间,并尽力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此,茅台集团与江南大学、贵州大学合作开办了发酵工程大专班,从2004年开始每年选送50多名生产骨干人员脱产学习。经过多年努力,在“以人为本”方面,茅台集团已逐渐形成了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完善了企业后备人才制度,并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 袁仁国是一个工作起来就忘掉一切的人,很容易给人一种工作狂的印象。其实,在他粗犷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他喜欢做词、做诗,“千年智慧酿琼浆,日月精华尽浓缩,自然芬芳显灵韵,伴君一生又如何?”这首处处暗喻国酒茅台、由著名歌唱演员宋祖英演唱的《香飘九州》,歌词就是他和著名词作家阎肃共同创作完成的。 [编辑本段]语录“茅台酒近期不会继续提价,春节期间将实行茅台酒的国内市场限价销售,53度茅台酒的批发价格不能超过600元,零售价格不得超过700元。”袁仁国表示茅台要限价。 “茅台酒对我来说,意味着事业和生命,我把我的生命和血液融入茅台之中。”袁仁国对茅台的感情溢于言表。 “创业难,守业更难。个人的智慧有限、个人的能力也有限,只有借鉴和学习众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好自己的人才队伍,人尽其才,茅台集团才能做大做强,向百亿集团的目标迈进。” 袁仁国对创业的认识。 “茅台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高价股,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像崔淑芬这样的老人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要感谢经销商、股东和所有关心、厚爱茅台的股东们,感谢你们让茅台有了蓬勃发展,感谢你们让茅台展示了市场魅力,感谢你们使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袁仁国对消费者的感谢。

330 评论

小美人杰西卡

因为部分岗位对职员的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那么就很难在工作上具有创新力。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茅台论文发表

    茅台掌门人:季克良,是中共党员和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工作至今,曾从事茅台酒的生产技术、科研、

    Too兔rich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最新茅台论文发表时间

    下面哪项不是茅台1935喜相逢举办过的专场主题(良缘喜结)。茅台1935,于8月23日首次正式亮相。2022年1月18日,茅台1935将正式举行上市发布会。 茅

    西风华诞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茅台县财务分析论文发表

    白酒行业中的领头羊贵州茅台,也离创阶段新低慢慢的近了。 最近有不少对贵州茅台后市担忧的声音,就好像:"大家还看好贵州茅台这只股票吗?" 甚至有人发出了更离谱的声

    上海花满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茅台公开发表论文

    茅台部分岗位要求有SCI学术论文或专利,为何会有此要求首先是因为茅台内部的重要岗位需要有丰富的学识,其次就是可以给茅台企业专业的发展指导,再者就是可以构建更强大

    美食VS钞票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茅台酒相关论文发表

    贵州茅台酒厂总工郭坤亮先生亲手打造的柔雅酱香型白酒品质不逊于国酒茅台,他的酒与国酒茅台同享得天独厚的酿酒地理优势,还有他独特的勾调核心技术,由他开发的15个天然

    KellyYin0816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