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star77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介绍如下:
近日,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从生物指标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孢粉研究中,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海拔演化历史。
揭示该地区主要在距今约1100-700万年前隆起,并产生了强烈的环境效应,该成果12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地表形变与大地貌形成,驱动了亚洲季风-干旱气候和高山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地表古高度变化历史是这一过程的直接证据。但是现有定量重建高原地表古高度的不同方法常得出不同结论,产生诸多争议。
科研团队从与海拔关系密切的山地针叶树类群入手,发现适宜在山地中低海拔生长的铁杉属、罗汉松属和偏爱中高海拔的冷杉属和云杉属可以作为良好的海拔指示计。
科学剔除纬度效应等的影响后,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定量刻画过去海拔的植物孢粉新指标,建立了现代海拔计算方程,并用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孢粉记录验证了其准确性。
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四条年代准确的剖面和钻孔的孢粉数据,结合剖面上发现的植物化石,利用上述建立的海拔公式,矫正后分别获得了柴达木盆地东段和西段两侧山体1600万年来连续的古高度变化记录。
揭示柴达木盆地在约1500万年前东、西部的古海拔分别为1332±189米和433±189米,其后东段在约1100万年前迅速抬升至3685±87米,西段在约700万年前迅速增加至3589±62米,已接近现代高度。
科研团队介绍,“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新生代晚期,即约1100-700万年前发生了强烈隆升,这个隆升不容小觑,它对区域气候环境和生态演化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
上述研究从生物指标方面创立了一种重建古高度的新方法,由于上述四类针叶树花粉在晚新生代地层中广泛分布,保存良好,易于鉴定,可以获得连续的古高度历史记录,在使用条件上优于地层中偶然发现的古土壤钙结核同位素高度计和植物化石的叶相高度计。
因此,该论文评审人一致认为,该方法为更系统深入揭示青藏高原古高度历史,深化认识新生代造山作用及其导致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新途径。
casa1363007
WildTibet
「十九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
“我是谁?”“从哪来?”当哲学家在进行形而上的苦思冥想时,科学家们则忙着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证据。
10月3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介绍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项目在丹尼索瓦人研究上的最新进展。
“借助多种 科技 手段,项目团队为该遗址建立了距今约19万至3万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兴的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成功获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张东菊介绍,该项研究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将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时间推早至距今19万年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屋脊”。人类从什么时候登上这一高寒地区生活一直是个谜。
此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团队曾八上青藏高原,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Nwya Devu)。
高星等人对尼阿底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人类大约在4万到3万年前尝试征服青藏高原这一高海拔极端环境。
“我们对白石崖溶洞遗址的研究,则 将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9万年,并证明迄今发现最早占据青藏高原的是丹尼索瓦人 ,这是青藏高原人类活动 历史 研究的重大突破。”张东菊指出。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该遗址早年出土一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体质人类学、古蛋白和铀系测年技术分析,确认为距今约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2018年至2019年发掘期间,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综合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和单颗粒光释光测年技术为遗址建立了距今约19万至3万年的可靠年代框架。
“遗址内,根据沉积物特征的不同,我们划分了10个地层,从这些地层里共收集到1310块石制品和579块动物骨骼碎片。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后,我们发现古人类在该遗址生活的时间为距今约19万至3万年。” 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张东菊介绍。
国内首次从沉积物中提取到古人类DNA
利用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成功获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是白石崖溶洞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一大亮点。 “这也是国内首次成功从土壤沉积物中提取到古人类的DNA,也是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以外获得的首个丹尼索瓦人DNA序列”该论文的最后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介绍。
沉积物D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现场的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远古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为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遗址发掘前,张东菊与付巧妹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计划,确保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中不会受到现代人类的污染。为了把目标DNA从海量环境微生物DNA中识别、分离出来, 付巧妹团队通过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在35个沉积物样品中钓取了242种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并使远古人类的DNA得以富集 。
这些古DNA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数万年前的世界的大门。 分析显示,该遗址发现的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其中距今6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与南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距今10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则较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
对厘清现代人起源问题意义重大
近30年来,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焦点,围绕“出自非洲”和“多地区进化”假说形成两派针锋相对的学术阵营,进行着激烈的学术论辩。
“出自非洲说”认为,现代人在约20至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非洲是现代人唯一的起源地,其他地区的现代人都是从非洲起源后迁徙扩散的结果,而且这种扩散是一个完全替代的过程。
“多地区进化说”则认为,早期智人甚至是晚期直立人以来,人类就是一个生物种群,没有发生新的分化。东亚地区从直立人以来演化是连续的,不存在演化链条的中断,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移民替代事件。
“‘出自非洲说’认为,末次冰期最寒冷的时候,世界各地古老人类基本都灭绝了,只有非洲少部分地区有古老人类存活下来,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表明,末次冰期前后,青藏地区有丹尼索瓦人存在,因此认为末次冰期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古老人类都灭绝的说法值得重新考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指出。
在王幼平看来, 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填补了东亚地区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古老人群具体种属鉴定的空白,为同期古老型人类化石的种属鉴定提供了关键对比材料, 对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 历史 和现代人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旧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
“WildTibet”系列阅读
WildTibet | 雅鲁藏布江被“袭夺”流向印度洋
WildTibet第②季 | 易措夏季观花指南(附地图)
WildTibet ①| 巴松措の松茸山林 错高村之花花世界
世界水日Warning | 青藏高原冰川封印万年未知病毒,如果消融……
经济研究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快捷分类:经济经济与管理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0577-9154国内刊号:11-1081
具体是什么样的论文,那首先你得有一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并且有一定的想法,那就可以把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写出来。写好后,按具体在这个论文所阐述的专业期刊发表。当然得需
首先,投稿的话,你必须找个靠谱的编辑或者书社来投稿,否则,你会遇到许多麻烦,要看准眼光,不要被利益所迷惑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介绍如下: 近日,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从生物指标角
还可以,稿子好的话自然会通过。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百度、谷歌、360、搜狗等搜索引擎来检索目标期刊杂志。最常用的方式,莫过于使用“期刊名”+“投稿方式”或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