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eorange290
呲呲呲呲呲呲
张中祥指出,中国要在科技取得突破,需要科研体制和激励机制的改变。
一些领导的指导思想,过于强调大兵团作战,搞弯道超车,结果最后都是搞了整装集成,像数学、社会科学竟然都搞成几千万的项目。但科研体制和激励机制不改变,不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科研人员很难专心做学术、做关键技术,更别提得到突破。张中祥指出,制度激励没搞对,投的钱就打水漂了,起不到真正的效果。
国家不仅仅是要大力投入科研资金,尤其时基础研究的资金,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利用这些科研资金。张中祥建议,国家大量增加自由探索的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砍掉重大项目,维持少量重点项目,就是有效利用科研资金的途径。
张中祥认为,通过兴趣申报的青年和面上项目,是最有可能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的。同时,这些项目也是锻炼、培养、提高学者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面对国外对高精尖技术的不断的关卡,面临的卡脖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紧迫,国内教育界、科技界比以前更需要自由独立探索的空间,更需要开放竞争,这样才能够大胆设想,大胆创新,大胆试错。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还一直唯唯诺诺,很难想象这种被动的局面会改变。张中祥建议,不要再为解决就业盲目扩招博士生了,不仅严重影响了博士生培养质量,也进一步强化恶化内卷程度,再加上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为生存计博士生和年轻学者很难安下心了做需要长年坐冷板凳才有可能出的真正的科研成果。从事基础研究,队伍不需要大,而是在精,精简地方上重复设立的研究基础共性重复问题的机构。在精简优化队伍的基础上,进行科研体制和激励机制的改变。
最后,张中祥强调,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储备不足、缺乏动力,面临后面与美国科技差距变大会影响今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开放,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保持更加密切的交流与互动,及时获得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红利。颠覆性的技术已来,涌现的强度和速度都可能加快,防堵都不是可取的,不仅成本高,而且对发展影响巨大。中国和金砖国家都要深刻认识这些颠覆性技术对我们的教育体系、科研创新、工作、社会交往和治理带来的深刻影响,不要惧怕他们,而是适应和更好利用他们,在自由开放环境和正确激励政策下,造福中国和金砖国家、也普惠世界的原创成果、颠覆性的技术在中国和金砖国家将会不断涌现出来。
来源:张中祥教授头条号。
笑之典典
个人感觉博后(尤其理工科)的工作时长应该改为3年期,如果在2年以内能达到出站条件的话可以申请2年出站,第三年的工资作为绩效奖励发放。对于一些周期长、投入大、产出不保险的研究方向——例如分子生物学信号通路研究,一个课题轻轻松松做1-2年,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结果,更何况对于博后来说,刚到一个新环境总得花1-3个月来了解科研资源、融入人际圈子、购买实验设备耗材、安排实验计划,而快到出站的时候还得花1-3个月来找下家,2年时间完全不够,更兼一些单位或者不提供延期补助,或者要求有在研省部级或国家级基金才给延期补助,很多博后都是自费延期,不仅要自掏房租水电管理费,还要交钱给单位扣掉税和五险一金后再发还,每天都活得焦虑,可能还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在里面,哪能安心做科研?如果将其改为3年期,但达到要求可以2年出站,不仅可以减轻博后的生活压力,卸除焦虑,让他们能更安心做科研,还能激发有能力者的科研热情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喜勿喷
烟圈缠绕0
把工程院实体化,把跟产业化相关的项目交给工程院和企业来牵头,科学院和高校可以参与,但不能牵头。科学院逐渐缩小规模,集中在基础科研领域,只考核发论文搞理论创新的能力。把有工程能力的队伍划拨给新成立的工程院,加大固定投入的力度,设置转型期。科学的归科学,工程的归工程和市场。科研经费37开,3份给基础,7份给工程。慢慢理顺科研界的乱象
综述:需要查重,查出重复后会告知。 一般来说,同学们在进行投稿之后,杂志社会为对投稿的文章进行查重的检测。如果是达标了一般不会告诉其知网查重结果,而是直接通知文
高中生想要报考自主招生,请注意查询欲报考院校的当年自主招生简章,清楚自主招生具体的报考条件要求,报名时间及考试要求。自主招生报考一般都会要求考生具有相关学科的获
发表的论文有课题论文和非课题论文之分。怎么知道论文是课题论文呢,依据的就是课题编号。即课题论文不标课题编号不算课题论文从课题成果要求上来说课题论文发表时,要在课
张国鼎:教授,河南省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财政经济、工程管理。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四部,在研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同一篇论文可以重复申报科技奖嘛,对于到那的很多高校的学生来讲,写论文已经成为他们科研生活当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因为申报科技奖这种事情,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