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7

123456789小姐
首页 > 论文发表 > 领导发表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素雪清芳

已采纳

这种事情是要提条件的,论文是个人研究成果,不能随便就让领导用了,即使是县长也不行。我最讨厌那些不劳而获的家伙!

283 评论

小花肚子饿

李亚军: 男,汉族,生于1970年10月,云南武定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学士,2003年7月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学校机关三分工会主席、学校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等职。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在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挂职任干部三处副处长,2007年11月任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在《经济问题探索》、《思想战线》、《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1部。2007年获“云南省高校优秀组工干部”称号。 姚建峰:男,1973年9月生,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曾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1992-1996年在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读书,1996-1999年在昆明市国家税务局工作,1999年至今在云南财经大学任教。1999-2001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0年-2003年在昆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03年至今昆明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在读。200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被国家公派赴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学习。至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一篇被《新华文摘》摘登,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一部。2004年获云南财经大学科学研究奖一等奖。2004年获云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为省政府颁奖的4篇论文一等奖之一。张强: 男,汉族,1970年11月生,云南腾冲县人, 博士、教授, 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199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1999年,留校任教。与997年获得讲师职称;1999-2002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破格晋升副教授职称,并于当年担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与变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一个基于信任观点的考察》。近几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篇。代表作有“自家人、自己人和外人——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14000字)、“家庭企业与家族企业”(《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12000字)。两篇文章所载期刊均为社科类国家级刊物。姜法奎: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工商管理学院调研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云南省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生于1949年10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哲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学位,1980-1982年曾被学校选送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办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双硕士班学习,曾先后4次到新西兰、英国、美国的名牌大学留学、深造和讲学。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问题探索》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编教材五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七项,译著三部,现主要从事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云南财贸学院院商业经济系营销教研室主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

100 评论

修中圈儿

社会兼职情况指有没有当过家教,教学培训机构兼职教师,教育科研机构课题研究之类的经验,有就可以填,没有就不填写了。

165 评论

我不是水蜜桃

高校领导干部“双肩挑”任职产生诸多矛盾,根源是他们在学校资源和利益分配时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领导干部申报项目、带研究生,导致行政学术混杂,出现学术资源及利益分配不公平,引起广大教师不满。高校领导全职化,让其在学术与当官之间只能二选一,是一种正确的归位。

一、高校领导干部“双肩挑”任职状况

高校领导干部“双肩挑”任职是指他们同时兼任管理和专业技术两个岗位职务,一个肩膀挑行政,一个肩膀挑业务。

针对高校人员任职,人社部早有文件,“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简称70号文件)第三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上级发了文件,各校人事处就组织干部在工资序列中做了一次选择,让他们在“干部”或“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中二选一,从工资上体现了每人只占一个岗位。但事实上这种工资选择与他是否“双肩挑”干部关系不大,是否双肩挑干部主要看他:是否以干部身份享受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待遇、参与了学术资源利益分配,而这一点则完全由学校决定。有的学校明确要求干部在校内不得保留专业技术职务,也就是“干部全职化”,有的学校则相反。

现实中那些干部全职化的学校发展势头良好。本人曾在湖北一所大学进修学习,他们干部都放弃了专业技术身份,学校秩序却十分井然,学术氛围浓厚,大家各司其职都潜心做自己的事,少有矛盾纠纷。

可是,那些干部保留专业技术身份的高校,则出现双肩挑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尽心、不作为、力不从心现象。但他们在晋升职称、学术资源及利益分配中每每与教师争利,利益“均占”、暗箱操作、诱发无为矛盾、学术腐败和微腐败等时有发生。某些领导强调加强干部学术能力提升,导致双肩挑普遍化。有的学校大量设置双肩挑岗位,甚至连行政职员也双肩挑。

二、双肩挑干部体制带来的七个突出问题

1.领导干部不专心本职管理工作

上班时间,领导干部外出参加学术活动、作为专家外出评审、上课、带研究生等,下属找领导请示汇报工作、签字总是找不到人。有的因为活动多,下属必须电话预约、而后集中排队请示汇报工作,这种做派甚至传承到了有些处室领导。

另外,行政人员的本职工作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不是自身参与。行政人员外出或去上课了,老师来办事总吃“闭门羹”,如何做到为教学科研服务。

再者,行政人员工作时间去上课,对于本职岗位来说就是“脱岗”,年度考核是否合格一直被诟病,但这种做法却被变成顺理成章。按说,双肩挑干部应该感觉“很累”,他们一方面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抽时间做教学、科研工作。但因为“脱岗”的理由是去上课、科研、外出当专家,都是在为国家效力,所以就合理合法化了。

2. 双肩挑干部与教师争利,干群矛盾突出

学校多个处室是主持资源分配的主管部门。如科技处、教务处等,在申报科技项目、学术头衔、利益分配、资源配置、职称晋升中具有决定作用。虽然说现在都是由专家评审,但很多情况下,专家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组织操控。

双肩挑干部参与各种教学及学术资源分配,难免利用职权谋利。比如:申报有指标限制的纵向科研项目时,领导干部总能顺利通过校内评审而被推出;职称晋升评审时,领导干部总排在前,有的领导甚至资格条件不够仍能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在制定绩效奖励政策、优秀教师推荐、教学评优评奖等活动中,各级领导的话语权也决定了他们之优势。

各级双肩挑领导干部在诸多方面都是逐级受益者,普通老师则是受害者。本来干部、教师在服务和教学方面各司其职,互无利益交织,但现在却让他们去同一个锅里抢饭吃。由于干部都有独特的“铁筷子”,关键时候可以将教师的筷子夹断,这种不公平导就是矛盾的根源。教师认为:学校的教科研资源分配应该向一线教师倾斜;而双肩挑者、特别是干部则认为:我付出的比你多。

3. 双肩挑与纯行政人员间的必然矛盾

各级双肩挑干部都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身份,因而有专业利益需求。他们除了按月取得职务津贴外,如果再创造教学、科研工作量,或外出当专家都能获得另外的奖金收入。

但行政部干部和职员不全都有职称,还有一部分无职称的纯行政者,这就使得:双肩挑者有条件当专家或上课,而纯行政者什么也不能。那么,能者可以额外挣钱、积攒各种业绩条件,不能者守摊服务、还少拿钱。这显然不公平,极易使部门内部产生矛盾。有的行政部门年终考核时职员间针锋相对,上课者认为:“我虽然上课了,但我的本职工作还是我干的”;未上课者则认为:“你经常不在,守摊时的临时工作都是我做的,你脱岗去上课已经多拿了一份钱,绩效奖金理应少拿。”

4.双肩挑体制变成干部的一种福利

有的学校针对双肩挑干部出台有专门政策,比如:双肩挑人员的教学任务量是普通教师的二分之一、科研工作量是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对双肩挑干部不设任何工作量。这样,他们所有的课时、论文以及科研项目就都是超工作量,就可以更多的拿奖金,而且是干部和专业技术双岗双利。

5.双肩挑体制易造成行政机构庞大

由于双肩挑行政岗位好处多,促使很多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关系进入行政机关,学校则持暧昧态度,就不断增加机关编制,扩大行政队伍,结果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不够。此时,行政人员上课又变成不得已的行为。但这终非良性循环,还会诱导教师拼力加入管理层,再凭借权力获得资源,形成学术领域的“马太效应”,败坏学校风气。

6.双肩挑体制易产生学术腐败

干部的权利对老师是一种诱惑,下属或老师们会主动讨好你。比如在科研项目上替你挂名、主动替你申报项目、完成项目,但项目主持人还写的是你。如果项目带有经费,下属会将各种资金使用发票填写领导的名字,报销资金直接打到领导银行卡上。很多领导发表论文都有部下指派人写,如果领导有明确表示,还会有更多的人为你效劳。领导们取得的这些科研项目、论文,不但可以使他获得科研奖金,还可以在职称晋升中作为工作业绩,或作为考核业绩、干部提拔条件。这是明显的利益输送,也将“学术腐败”推向极致。

7 .双肩挑体制易使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

因为专技身份,有的领导干部让自己享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福利待遇;有的凭借双肩挑身份和有利地位排挤学术竞争对手;有的则利用话语权修改规则,为自己牟利。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去外校带研究生,并在研究生写的SCI论文中挂名。为了要奖金,他主导修改本校文件,对挂名外校论文、本校为第二单位的作者重奖(生源学校是第一单位)。他因当年挂名了十几篇外校的SCI论文,而在本校拿了十多万元论文奖金。这种行为的直接效果是:引导大家不再自己写论文,而去外单位找关系、在别人的论文中挂名。

高校领导申报科研项目、带研究生等行为,导致学校行政学术混杂,出现教科研资源利益分配不公平。双肩挑干部体制对学校发展产生了严重干扰,引起广大教师的强烈不满。

三、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很显然,上述问题都和干部双肩挑有关,而问题根源则是“利益”,本质就是双岗任职、两头取利。因为大多数学校领导、干部都有职称和学术头衔,如果放弃这些,就失去了很多学术资源和利益。比如教科研奖励、专家收入、人才待遇等,这些收入都是相当可观的。他们因此而不愿意接受干部全职化,但借口却是:高校领导应该懂业务、有教学科研背景、应该是教授。不过这个转移目标的借口说不过去,人们认可懂业务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异议的是:当了领导之后是脚踩两条船,还是转变职责,利用懂业务的优势,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校管理中去。

科学严谨的讲,科技与学术研究要求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研究过程中一定存在难题需要攻关,人们需要时间去调研、分析、探究、实验、著书立说,将所有精力放在其上尚觉不够,哪有精力再从事学校管理。而做管理者同时搞学术研究,同样不现实,一心不能二用,行政工作也是非常复杂耗时的,总不能上班时间老是找不到你,一问就说去做科研了吧。

如果干部都保留专业技术身份,其搞学术的精力与时间都是问题,可他们却在诸多利益分配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参与不平等竞争。而学校领导就相当于“运动员兼总裁判长”,他还有权随时制定规则,可以自己决定胜负。但如果领导干部全职化了,这些和干部双肩挑相关的问题都就不会发生。

双肩挑干部体制使高校管理出现很多矛盾和纠结。当有些干部利用职权获得利益、或者获得与付出不符、或者利益分配不公平时,总会引起多种矛盾,甚至引起负面事件。

四、改革高校双肩挑干部体制势在必行

1. 国际上高校领导的全职化

综观国际一流大学,校长职业化是通行做法,职责就是专心管理学校。国外很多一流大学校长的任职要求之一就是:专业化管理者。如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剑桥大学校长,他们任职前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里享有盛名的学术专家,但担任校长后都放弃了各自的专业活动,以专职管理者的身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管理中。

我国长江学者聘任办法中第二十八条也规定“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一般不得担任高等学校实质性领导职务(包括校级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特聘教授,教育部将停发其特聘教授奖金。

管理有管理章法,研究有研究路数,这两者都需要全身心投入。教师在自己知识领域有学术造诣,不一定擅长在管理上作战略思考,学术权威不等于管理能力权威。高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承认专业知识对于高校管理的价值,但干部队伍“全职化”不是“专家化”。高校重视人才的关键不在于领导一定就是“人才”,而在于领导要会发现和使用人才。

2. 高校领导全职化改革势在必行

双肩挑干部模式呈现诸多问题影响高校发展,干部全职化是大趋势。

从2013年起,教育部、湖北省、天津市等多部门、多地出台政策推行高校领导干部全职化。教育部“教党〔2013〕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的“10.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条款中就有“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要职务”的要求。

“第22. 强化职业意识。领导干部要树立职业精神、强化职业意识,正确处理管理工作和个人学术工作的关系,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减少社会兼职和学术活动,在工作时间不能从事个人学术活动和与学校发展无关的社会活动。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

文件要求学校领导干部要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并将其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的全过程,把“管理精力投入”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5年,湖北宣布试点省属高校领导任期全职化,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管理工作,原则上做到“五不”:任职期间不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不申报教学科研项目、不参加教学科研评奖、不参与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不申报各类人才工程项目。

湖北省指出,高校领导干部既从事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活动,无法保证集中精力投入学校管理,同时也存在与教师争利益、争资源的现象,还存在有的领导“挂名”科研的问题。湖北省调查分析表明,省属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实行全职化对全省高校的学术建设、学术地位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校领导全身心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意义远远大于个人取得的学术成就。

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启动校级领导任期全职化改革试点,强调:全职化改革试点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领导的有力举措;要求试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严格落实“六不规定”,即不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不申报教学科研项目、不参加教学科研评奖、不参与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不申报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不从事与学校发展无关的社会活动。

高校领导全职化,做到“五不”或“六不规定”,主要是让其回归服务者角色,这是对过去高校领导兼职模式的纠正,可以让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高校建设管理中,为全体师生做好服务。这种让他们在学术与当官之间二选一的做法是一种正确归位,这种归位使高校在学术和管理两方面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该大力推进。

总之,高校领导干部全职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考核学校领导干部时,不应看他带了多少研究生、取得多少科研成果,而应看他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来源:走看社会

作者:揪衫雪蛇

高教志 ID:cncollege

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 关心大学教师成长 / 关怀大学生成才

166 评论

typical2006

您要发吗?我帮您发表的。

90 评论

相关问答

  • 领导批示发表论文

    阅处是阅读后处理该项工作,阅研是我知道了再研究研究的意思。

    超能力小怪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领导发表论文

    这种事情是要提条件的,论文是个人研究成果,不能随便就让领导用了,即使是县长也不行。我最讨厌那些不劳而获的家伙!

    123456789小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领导论文发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

    cdzsmz52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发表领导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

    hylandsta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表论文带领导

    想把本科毕业论文发表,但是要是我们说我倒的名字才能发这样本科论文的时候,只导师的话,会觉得不开心啊,这个应该要他指导的指导了,说的话,要经过他同意才可以发表的这

    spicyqiezi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