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44

江南装饰
首页 > 论文发表 > nature发表论文的中国人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手特洛伊

已采纳

当然羡慕天才了,因为他们太厉害了,自己费尽全力都达不到的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却轻而易举,所以很羡慕他们的天赋。并希望自己也能有天赋

334 评论

等开到荼蘼

曹原是一个公认的天才,他14岁就能考上中科大,对我国的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 评论

朵朵陌上花

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能够在如此年纪就做出如此大的成就,值得夸奖。

163 评论

假如天天做梦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论文。3.2021年2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Tunable strongly coupled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论文。

287 评论

重庆周林频谱仪

中国人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出现在1930年, 作者是YH Woo。这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前辈吴有训先生了,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却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这篇论文所研究的,正是他以此出名的X光散射问题:至此,第一位发表Nature论文的中国学者,就水落石出了。不过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不妨顺便再查一下解放后新中国发表Nature的第一人:这篇论文到1979年才出现,来自邹承鲁先生。而这,是检索出来的自1900年以来来自中国的第24篇Nature论文,包括那些读者来信。而截至2017年,以China为地址检索出来的Nature论文,已经有1231篇:虽然说Nature论文只是一个缩影,从中也也可看出我们走过的百年历程。

208 评论

只爱小火锅

说到天才少年曹原,确实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他,这里我们可以看看这位天才做了什么:

曹原,男,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博士。 201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在校期间表现优异,2014年获中国科大毕业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

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2018年12月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

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发《Nature》,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2018年3月5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来自中国。

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

20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进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

2021年2月1日,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像26岁的曹原,确实是属于天资卓越,年纪轻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非常的难得的。更是一度被国际称为“中国潜在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么,像天才这种人,说不羡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的话,天才很多时候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关键人物,比如像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无一不是天才。作为天才,他们拥有别人没有的才华和智商,他们的天赋和领悟能力也非常的强,其次的话,天才能够获得许许多多常人想都想不到的荣誉和财富,这便是天才。不过尽管羡慕,我们许多人还是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庸,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每个天才的成长环境都不同,如果自己成为不了天才的话,那么尽量让自己不成为庸才,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亮,这样其实也是可以的。

172 评论

小马哥686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说明了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很多少年人从小就被家长寄予厚望,希望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长大后有所成就对祖国做出一点贡献。这样优秀的人往往都是别人家的小孩,但现实中确实就有很多这样优秀的人存在,这两天一直被讨论上了热搜的中国少年曹原就是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了。曹原可以说是天才一般开了挂的存在了,虽然年年纪小,但个人所获得的荣誉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峰。2月1日他再次在《自然》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五篇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烈讨论,被大家直呼天才,作为一名中国人非常值得大家骄傲,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对于曹原的成绩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那下面就来具体说说他有哪些值得大家为之称赞的地方。

1996年出生的曹原从2007年开始,在三年内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以及高中的所有课程,并在2010年一高考总分6699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在大学毕业后又成功考入麻省理工学院,现在是该学校的博士生,这样一路飘红的成绩可以说是只有在小说里才能见到了,这样的中国少年确实值得大家对他竖起大拇指。

英国《自然》杂质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非常的有权威性,不管是不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都是非常优秀的,而曹原在2018年时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该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接着在2020年以及2021年2月份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该杂志上先后发表了3篇论文,短短的三年内发表了5篇论文,也是该杂志上最年轻的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这样的成就确实优秀了。

在2018年曹原就以22岁的年龄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的科技领域精英榜单,成为入选年龄最小的一位。并且在同年12月份,曹原也荣登《自然》杂志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这样的荣誉可以说是对他的学术研究以及个人能力是非常认可的,曹原这个名字在国际上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而这位少年是来自中偶的,也是非常值得中国人骄傲的。

看了曹原的个人成就,对他的赞赏已经不能用言语表达了,只能说开挂的人生确实无需多加解释了,就是牛。

88 评论

熊猫盖盖

是,是因为他之前就发表过这样的文章,然后也在物理方面非常的有成就,而且他的这些著作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176 评论

贝贝哈拉

2018年,年仅22岁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登上了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当年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且位于第一位。两年后的现在,曹原又携两篇一作Nature强势归来。

那么,曹原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在科学界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呢?

曹原的“开挂”人生很早就开始了,他年仅14岁就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岁开始攻读世界顶级学府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学位。曹原从中学时代就对超导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博士之后,他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中钻研超导材料,他以石墨烯作为切入点。

石墨烯是近年来研究非常热门的一种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石墨烯的结构十分特别,它是由碳原子排列成蜂巢晶格的二维结构,其厚度为一个碳原子,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

石墨烯的特殊结构使其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能,其结构稳定、强度非常高、导热性能好、电阻率极低。考虑到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能,这种材料被用于超导研究,这也是曹原的研究方向。

曹原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偏转两层石墨烯的方向,使其夹角变为1.1度,那么,在1.7开氏度(零下271.5摄氏度)的情况下,石墨烯将会表现出超导特性,这个奇特的旋转角度被称为“魔角”。

看到魔角石墨烯变成超导的温度,大家可能会犯嘀咕了,这个超导温度比绝对零度还高不到2度,远远低于室温,在现实中并没有使用价值。要知道,一些超导材料的超导温度远高于这种石墨烯,最高的已经达到零下23摄氏度。那么,魔角石墨烯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这种超导石墨烯的意义十分重大,其成果是开创性的,这可能是人类破解超导原理所迈出的重大一步。此前,超导材料的研制都是基于掺杂原理,而魔角石墨烯只是通过简单的角度旋转就能产生超导现象,意味着超导的根本原理或许没有那么复杂。

这让物理学家感到非常兴奋,一个全新的高温超导研究方向就此开启。如果基于此能够最终揭开超导之谜,研制出常温超导材料,这个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因为意义重大,曹原的研究很快就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一口气发了两篇。此后,曹原又继续研究魔角石墨烯,以期进一步揭开超导原理。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曹原更加深入地探究了石墨烯的魔角,相关结果又发了两篇Nature论文。也就是说,目前的曹原已经有四篇Nature在手。

对于做科学研究的人而言,Nature和Science杂志无疑是最为顶级的杂志,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发不了一篇。而曹原今年才24岁,就已经发了四篇。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不要说中科院院士的位置已经预定,有可能就连诺贝尔物理学奖都在向他招手。

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这也许是“最可怕”的事情,曹原无疑应该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在nature发表论文的中国人

    因为Nature是非常顶尖的科研期刊,只有学术成就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

    光吃光吃。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人在nature发表的论文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说明了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很多少年人从小就被家长寄予厚望,希望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长大后有所成就对祖国做出一点贡献

    A.灰~白~黑~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每年发表nature论文

    因为他发表的这篇文章有着很多的看点,里面的一些东西是值得研究的,所以可以创造校史。

    秋林花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nature发表论文数量

    具体的数量,真没有办法统计。其实在解放之前,留洋的那批人在国外发了不少,那个时候nature杂志审稿要求没有现在这么高。现在一年有10篇就不错了,但基本上每年都

    s79114486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国人在nature发表的论文

    2002年11月21日的《自然》杂志封面讲述了大米的故事。中国科学院的冯琦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篇关于栽培水稻品种水稻4号染色体测序的论文。有3500万个碱基对,占4

    !天道酬勤!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