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卷2010
西南科技大学非金属矿研究所为原国家建材局1988年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4 人。
非金属矿产地质与矿产开发是西南科技大学最早的省部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支撑领域和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在全国非金属矿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重点研究方向。非金属矿研究所在此领域以现代成矿理论、地球化学及成因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非金属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规律等。经20多年的研究,在非金属矿经济地质与成矿系列、非金属矿床地质及成因、非金属矿产开发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所在国内率先采用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粘土矿床等非金属矿床,形成了由教授、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梯队,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和地域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80~90年代主编并出版了《非金属矿产地质学》、《非金属矿勘查与评价》等多部本科统编教材。
研究梯队在全国较早提出和研究了“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地质体综合利用”,研究了一系列非金属矿物资源及其矿产开发,先后完成了10余项部省级项目,如“苏州高岭土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中加矿物科学合作研究”项目及“四川绿柱石辐照改色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出版了《苏州高岭土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中国坡缕石》等专著,发表论文12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填补了国内非金属矿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有些项目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与校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在傅依备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了放射性核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地球化学屏障特性的研究,重点研究了非金属矿对核素的吸附、固化及其废弃物处置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合作进行了“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改进研究”、“废物泥浆及废树脂水泥固化体性能测试”、“新型富铝碱矿渣沸石基锶铯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放射性废物的固化基——沸石碱矿渣胶凝材料的工艺及对镅吸附评价”等重大科研项目。此外,还先后负责完成和正在进行一系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射性元素U、Sr、Cs的晶格固化处理方法研究”、“放射性核素与固化材料的作用机理”等。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3项,部分鉴定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所具有完善配套的关于非金属矿物质组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能、矿物加工的相关测试仪器和设备,可以满足非金属矿产地质、非金属矿产开发等研究的需求。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非金属矿研究所 邮编:621010
电话: 传真:
邮箱: 负责人:田熙(所长)
Elena小妞仔
资源勘查工程考研的方向一般是工学的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具体专业介绍如下。
1、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硕士是专门从事地质调查研究、水资源普查、矿物资源勘测的、地质地貌成因分析、工程地质处理的专业性人才。
2、矿产普查与勘探。该学科以各类固体矿产和流体矿产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研究内容。
以地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标,为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矿产地质技术人才。
矿产普查与勘探以地质、数理、技术、经济为基础,并与矿业工程、石油及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密切联系。
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建设目标:面向国家资源需求目标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中重大战略性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固体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预测与评价研究,复杂条件下资源的勘查。
探测、开发和钻探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岩土钻掘与防护工程、环境与工程探测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4、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床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控金属矿床和有机矿产资源特征,为矿产资源勘察提供理论指导。
在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宏观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和微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不是的, 该方面的的咳心有; 装备环境工程。
《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 《当代化工》 《化学工程师》 《化工生产与技术》 《现代矿业》 《地质装备》 《录井工程》 《化工矿产地质》《信息记录材料.
一般期刊,不是核心期刊。 2011版中文核心目录你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下载吉林地质 Jilin Geology 主办: 吉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周期: 季刊出
是的,论文发表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找向原上草论文了解。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64.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