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怕狗子
从SCI期刊角度来说,审稿时间是决定文章见刊快慢的一个主要因素,初审时间一般在1-2周,外审3-4周,后续所需的时间要看外审的结果,如果顺利通过,最终意见将会在一周左右给作者,如果外审中有专家意见不统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遇特殊情况,如法定假期、编辑出差等,审稿时间也会更长,因此不确定性因素还是比较多的。
暗香微漾
3-6个月。SCI发表周期一年多也并不罕见,一般SCI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一般是3-6个月。最快也要3个月左右发表,SCI期刊快的一个月内就能有结果,有的可以等上7、8个月,比如非常知名的Nature杂志,在过去十年来审稿周期从85天增长到150天,由此可见,审稿周期是很长的,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反复修改的时间,一年多两年才能见刊也是很常见的,当然,具体刊物不同时间也是不同的,再次提醒各位要提前准备。SCI论文的审稿流程注意包括下面几个步骤:1)期刊编辑初审。初审的内容主要包括投稿文件是否齐全,稿件的格式是否正确,图表是否满足要求。还有很多期刊会进行稿件语言质量和重复率的审查。如果稿件存在上述这些问题,期刊编辑会给作者发邮件,要求进行修改。稿件语言质量不过关是最常见的初审不通过原因之一。2)外审。稿件通过外审后,期刊编辑会邀请相关领域的审稿专家对论文进行审稿,大部分邀请的专家是近5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过相关论文的专家。一般专家审稿时间为1个月。然后由于并不是所有邀请的专家都会同意审稿,因此,期刊编辑在收到部分拒绝审稿的回复后需要重新邀请专家。因此稿件外审的时间往往需要2-3个月。即使是现在审稿周期很短的开源期刊也需要1个月的审稿时间。很多期刊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因此在投稿时推荐几位审稿专家有利于加快外审流程。3)编辑根据外审专家意见对稿件做出接受、修改(包括大修或者小修)或者拒稿意见。直接接受的稿件是很少的,大部分的稿件处理意见是修改或者拒稿。如果您的稿件收到的不是拒稿意见,那么恭喜你,你的文章有很大的概率被期刊接收。4)外审后修改。无论您是收到的修改还是拒稿意见,都建议您收到审稿意见后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因为您的稿件即使换了期刊,也有可能送到同一个审稿专家手中。如果您是收到的修改意见,除了需要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逐条修改外,您还需要撰写专家意见回复信,逐条回复每条意见是如何修改的,并在投稿系统上传修改后的稿件和专家意见回复信。5)重新外审。您上传修改稿后,期刊编辑会将您的稿件重新进行外审,一般这次的外审专家还是上次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会根据您的修改情况,重新给出审稿意见。然后再重复步骤3-4-5,直至稿件被接收或者拒稿。很多期刊只接受1-2次的修改。所以当您收到修改意见时,建议尽量按照意见修改。
发表sci论文的方法如下: 1、找到一个可发表的想法。由于SCI期刊是国际上较高水平的期刊,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首先得有一个好的想法。而好的想法首先来源于
审核周期的话,在3-6个月左右,这不包含返修的时间。3个月审核通过,算是快的,部分分3个月还要久。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下
sci论文从写作到发表,一般要三个月左右,写作的修改和润色,然后还是要等审核意见。
这起码得看你选的是什么期刊吧。方向不同、级别不同都是有差别的。一个月到一年不等吧。部分发行周期比较长的,例如季刊、半年刊甚至时间会更长。
据学术堂了解,一般而言,普刊(省级国家级)周期是1到3个月,比如现在是6月,现在基本都是征收7月的稿件,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在2到4个月。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