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菈VinU菟
《厦门文学》是福建省最早的文学刊物之一,创刊于1951年2月,由厦门市文联主办。原名《厦门文艺》,《厦门文学》依靠其特有的优势,立足厦门,面向全国,面向东南亚。坚持文学的时代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厦门文学》还担负著培养扶持本地作者文学创作的重任,在厦门文学事业发展中举足重轻。
听雨蘑菇
厦门文学编辑部投稿联系方式:地址: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邮政编码:361003电话:电子邮箱:厦门文学杂志社投稿须知: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8、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10、厦门文学杂志录用通知书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采用快递、请详细写出收信地址11、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12、本站并非厦门文学杂志社和厦门文学编辑部官方网站13、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厦门文学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西安指纹锁
何镇邦本栏本期把目光转向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厦门,请出本世纪初悄然崛起的福建小说家群体的中坚之一女作家赖妙宽,请了解她的文友一起来聊聊她。如果从其处女作短篇小说《谁之过》在《福建文学》1982年第5期算起,至今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创龄”,称得上是一位资深的作家了。检视她的小说创作历程,从短篇小说《天赐》、中篇小说《共同的故乡》、《消失的男性》到长篇小说《父王》,大致还都停留在对生活进行描摹的阶段,只有进入本世纪以来,她的长篇小说《天堂没有路标》、《城里城外》以及中篇小说《请你跪下》等作品的出现,才表明她的创作进入一个对生活进行追问的新阶段。 赖妙宽是一位在艺术上很有想头的作家。从她早期作品中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派表现手法到在近作中对各种艺术手法的探索,还有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均使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妙宽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女性。她侠肝义胆,豪爽耿直,又不乏柔情与细腻。在文坛内外,她不乏哥们姐们,有一时期她经常采访漳州110,还交了不少警界朋友。 赖妙宽正当盛年,她在文学上还有更大的作为,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赖妙宽是本世纪初福建悄悄崛起的小说家群体中重要的一位实力派作家。她的小说创作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在三十年漫长的创作道路上,她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发表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出版了几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长篇小说:《父王》(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天堂没有路标》(鹭江出版社,2006年)、《城里城外》,此外,还要兼及报告文学及影视创作。当我们回顾这位弃医从文的女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道路时,将会发现她的小说创作中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从对生活的描摹到对生活的追问 赖妙宽的小说处女作《谁之过》发表在1982年第5期的《福建文学》上,那时她是刚跨出校门的眼科医生,就职于漳州某医院。没想到,这个短篇小说的发表,把她带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以致十多年后,弃医从文,成为一位专业的作家。自《谁之过》发表后,几年间,她接连在《福建文学》、《厦门文学》、《芝山》、《水仙》等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花儿的芳香》、《有这样一位姑娘》、《富家子弟》、《将出任的院长》、《街景》等多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虽然生动活泼,切入生活的角度也比较独特,但大都也只停留在对生活比较简单的描摹和复制之上。发于1990年第2期《厦门文学》的短篇小说《天赐》和发表于1991年第2期《厦门文学》的中篇小说《共同的故乡》引起了文坛内外的注意。《天赐》以审丑的态度写了一场葬礼,表达了一种审父意识;《共同的故乡》描述了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到某医院手术室从事麻醉师工作的青年医生所目睹的一座医院并不光明神圣的负面现象,而把美好的理想寄托于虚拟中的“共同的故乡”,小说的结尾带有浪漫或魔幻的色彩,于是,有论者把作品说成具有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两篇作品具有相当独特的艺术视角,叙述与心理描写也大大超过早期的作品,赖妙宽的艺术潜质逐渐显露出来。但老实说,这两篇作品(或者说是赖妙宽的成名作)也还是停留在对生活的描摹上,而这距离她发表处女作已将近十年。由此可见,一位在基层从事业余写作者跋涉文学道路有多么艰难,而赖妙宽还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也是他们中的幸运者。 中篇小说《消失的男性》(载《小说家》1995年第4期)也许是一篇更值得注意的作品。小说描述青年医生洪建明同他的爱妻陈丽雪步入婚姻的殿堂,由于世俗繁缛的婚礼以及同母亲共住一套房而母亲又过于关心他们,迁居后作为邻居的一对老夫妇由于过分热情关心而处处打扰他们,以致新郎官消失了男性功能,而性爱由冷淡而发展成“阳痿”的故事;作者以一位医生的长处对性心理活动做了融感性与理性于一炉的细腻生动而独到的描写。在我阅读过的中外著名小说中,鲜有这种角度独到、深入而又恰到好处的性心理描写。这一小说的出现,表明赖妙宽的小说创作正由对生活的描摹到对生活的追问这一转化之中。 1996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父王》讲述了一位自称为“父王”的城市贫民杨二福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漫长的人生经历,描述了古老的香江市进士巷里白、杨、齐、苏四家在几十年中的兴衰以及由此折射出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一个人的故事和四个家族的故事,还有相当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当然是相当吸引人的。看来,赖妙宽在动笔写这部长篇小说前有相当充裕的生活积累,也有相当多的艺术打算,但由于这是她的长篇处女作,她虽然已经写了十多年的中短篇小说,可是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缺乏经验,于是采用了时间跨度相当大的线型结构,多少影响了她的艺术尝试某些意图的实现。杨二福的故事以及“父王”的形象创造也许还有相当的艺术质量,但这部长篇处女作我们仍然打算把它算作对生活描摹之作。 赖妙宽在为《时代文学》的“名家侧影”专栏撰写的创作谈《写作好比探险》中这样写道:“写作的探险,更包含探究、探求、探问之意,是对生命、生活、人性的发问。”她又接着说:“写作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把我从世俗生活的世界引入一个心灵书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重构生活,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虚构的世界弥补了现实世界的缺憾,是一种心灵慰藉和释放。”她对文学创作的这种理解表明她的文学创作已从对生活单纯的描摹转化到对生活的追问了,也就是从自为的阶段进入自在的阶段了,于是,她在创作上取得了更大的自由。在她的文学创作道路上,这当然是一种“质”的飞跃。循此看去,赖妙宽在新旧世纪之交后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貌。 描述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一生经历的长篇传记小说《天堂没有路标》就以一种新的艺术风貌出现在读者眼前。赖妙宽以其曾经当过眼科医生和身上浸润着浓浓的闽南文化这两个优良的条件,加上大量深入的采访,走进林巧稚的精神世界,把纪实小说化,又能将小说纪实化(贺绍俊语),成功地塑造了林巧稚的艺术形象。妙宽选择1948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协和医院不少专家纷纷逃离,不少身边的人劝说林巧稚远去国外,她却坚持不走这一情节作为作品的开头,一口气写了十二章,比较集中地展现了她的爱国思想和敬业精神。与此同时,妙宽又虚构了一位儿时的追慕者在兵荒马乱之际从台湾来到北平会见林巧稚的一段浪漫故事,并由此展示了林巧稚在厦门鼓浪屿的童年生活。林巧稚儿时的小名叫阿咪,阿咪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快乐的、充满诗意的。她的爬树和把足球踢得老远这固然表现出她的天真活泼和可爱的性格,她的母亲死于宫颈癌和她的小朋友妮娜的母亲死于产后大出血,是促使她下决心学医尤其是以后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妇产科专家的重要原因。关于阿咪童年生活的书写,是全书中最富于诗意也是最具艺术光彩的篇章;林巧稚的善良、仁爱和对科学民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因她在鼓浪屿度过的童年生活有关。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是作者通过林巧稚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所要昭示的,与此同时,小说通过林巧稚和她的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旧中国和新中国半个世纪的生活经历的描述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何以在政治的漩涡中保持自己的人格与骨气”这一严肃而又意味深长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对生活深入的追问。这样的追问,当然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也给读者以警示和回味的余地。
一般是有CN号的正规刊物就可以了。可以去找中华论文联盟,貌似有提供代发
呐、心情和感情的散文你可以投稿去《最小说》,《读者》和《青年文摘》也不错的、但要富含些哲理。反正市面上卖得比较多的也就那些,你可以选择。
厦门文学杂志社 地 址: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 邮 编:361003 电 话: 邮政编码有的可能是地区的,也可能是省的。当然不一样了。最好打个电话
《厦门文学》是福建省最早的文学刊物之一,创刊于1951年2月,由厦门市文联主办。原名《厦门文艺》,《厦门文学》依靠其特有的优势,立足厦门,面向全国,面向东南亚。
首先你就是要找到你的目标期刊,就是你想投哪本,比如临床医学进展,医学诊断等等,其次就是写论文,最后就是找编辑投稿,一般是去汉斯出版社的gzh上联系编辑咨询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