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不在2015年北大核心期刊之列,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拓展版)

]黄志程,. 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形象及艺术内涵浅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李虎润,. 凄苦的命运 不屈的抗争——从《香菱学诗》说开去[J]. 语文教学之友,2008,(6). [3]赵卉,. 一朵纤尘不染的青莲——品《红楼梦中》的香菱形象[J]. 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08,(4). [4]王劲玉,. 《红楼梦》香菱形象浅析[J]. 琼州大学学报,2006,(3). [5]李兴茂,. 《香菱学诗》内蕴探析[J]. 语文天地,2006,(9). [6]邹自振,陈建芳,. 香菱:另一块“补天之石”[J]. 闽江学院学报,2005,(6). [7]冯军. 论香菱——兼论曹雪芹的反谶语选择[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8]朱伯荣. 《香菱学诗》解奥秘[J]. 语文新圃,2004,(12). [9]蒋民主. “香菱学诗”三首比较阅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 [10]李金松,. 精华欲掩料应难——小议《红楼梦》中香菱的塑造[J]. 古典文学知识,2002,(6). [11]孔令彬. 留得残荷听雨声——英莲·香菱·秋菱[J]. 河西学院学报,2002,(4). [12]吴敏. 薄命司中薄命女——香菱[J]. 黄山学院学报,2001,(4). [13]邢湘臣. “七零八落”话香菱[J]. 烹调知识,2001,(3). [14]刘永良. 借一事而巧写数人——“香菱学诗”中的人物刻画[J]. 阴山学刊,2001,(1).

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主办: 内蒙古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0185CN: 15-1220/N邮发代号: 16-12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与《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合并 创刊时间:1979

1.来稿内容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四项内容的英文翻译。2.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0个字,可以加副标题。3.作者姓名:签署真名。4.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如(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史系,内蒙古 通辽028000)5.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县);职称;学历;研究方向。6.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的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7.摘要:提供100~300字的论文梗概,不要有任何评价性的词语。8.正文:用A 4纸打印(5号字44行×44字),并通过电子信箱传送。9.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正文中未标序号的文献不列其中。10.注释:对文中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用圈码标注,在页下脚注。例:①这段文字可参见〔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恩格斯对他的研究成果曾给予高度评价。11.基金项目及批号:例: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12.对不符合上述规范化要求的稿件,不予审理。13.来稿三个月未收到采稿通知,可另行投稿,恕不退稿。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内蒙古财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60年,名称为内蒙古财经学院。1962年改建为内蒙古财贸干部进修学院,1965年改为内蒙古财贸学校。1979年恢复本科招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建内蒙古财经学院。2000年学院与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内蒙古财经学院。

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其中西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185号、东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47号,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设有18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5个教学辅助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以及54个本科专业,其中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审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资产评估、工程造价(专科)、酒店管理(专科)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内蒙古财经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会计学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财政学、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内蒙古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审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资产评估、工程造价(专科)、酒店管理(专科)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7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7个专业设置蒙汉双语授课班;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5个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5个、自治区教学名师13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3个。学校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办学条件处于自治区高校一流水平。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是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图书30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0多万册,电子图书140多万册(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EBSCO、超星移动图书馆、CSSCI、SSCI等60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实行“一站式”自助化服务,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双证”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蒙汉双语授课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丰富专业内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在民族教育方面,形成了分层分级教学、“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特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部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本科一批招生,连续多年录取线高于自治区最低控制线。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年解决就业、全程指导就业的工作格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1万余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现有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智库),7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级学术创新团队,9个校级创新团队,17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80余项、省部级项目321项,各级各类项目逐年稳定增长。发表各级各类论文3400多篇,其中发表在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70多部;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04项。学校《财经理论研究》是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之一,《民族财经研究》是全国唯一的蒙古文版财经类专业期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是自治区优秀学报。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100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68人。截至2021年10月,学校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9人,占;副教授402人,占;讲师422人,占;助教39人,占;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908人,占,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6人,占;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12人,占。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21人,团队5个,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8人、二层次人选21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人选3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0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

链接: 

自治区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 自治区级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社情民意调研中心、内蒙古市场与企业发展研究会、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 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4个):会计实验室、CAI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硬件实验室校级研究所(3个):内蒙古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院、内蒙古财经大学高教研究所、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与资源开发研究所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0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8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23项。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500余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2010-2013年,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评奖中,学校获奖数量名列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仅2009年,学校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社科规划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级社科规划项目10项、教育厅项目18项、内蒙古社科联项目2项、自治区发改委“十二五”项目7项、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21部、教材57部,发表论文891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291篇。内蒙古财经大学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人 项目来源及编号 时间 1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及环境保护 张亚民 国家社科96BJL034 1996年 2 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李瑞清 教育部 02JD710029 2003年 3 内蒙古人地系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微观调控的可行性研究 刘冬梅 国家自然40461004 2004年 4 西部地区资源型高成长企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培育途径研究 李兴旺 国家社科04XJY004 2004年 5 党管人才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李春林 国家社科04BDJ021 2004年 6 市场观念,个人致富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专题研究 包国华 教育部S2004—2—15035 2004年 7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包桂荣 国家社科05XMZ041 2005年 8 科学发展观与牧区发展研究 潘建伟 国家社科05XJL010 2005年 9 基于社区参与的草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吕 君 国家社科06CJY033 2006年 10 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研究——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 张 平 国家社科06XJY009 2006年 11 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分类改革研究 孔春梅 国家社科06BZZ032 2006年 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统计研究 杜金柱 国家社科06BTJ014 2006年 13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柴国君 国家社科06XJY010 2006年 14 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研究——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与乳品营销渠道系统研究 侯淑霞 国家社科06BJY063 2006年 15 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态恢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双 喜 教育部06JJD850006 2006年 16 促进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研究 任 梅 国家社科07XZZ011 2007年 17 统一城乡税制问题研究——基于西部地区的分析 朱润喜 国家社科07BJY152 2007年 18 第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尹正业 国家社科07XKS008 2007年 19 噪声和耦合时滞作用下神经元网络的时空动力学 王青云 国家自然10702023 2007年 2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技术预见研究 孙孝富 国家软科学2007GXQ4D148 2007年 21 清代以来土默川地区的社会变迁 乌仁其其格 国家社科08BZS029 2008年 22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观研究 娜 芹 国家社科08XKS002 2008年 2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刘丽梅 国家社科08XJY026 2008年 24 调节税收与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问题研究 郝春虹 国家社科08XJY030 2008年 2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侯淑霞 国家软科学2008GXQ6D151 2008年 26 支持西部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政策体系研究 李兴旺 国家社科基金09BJY052 2009年 27 诗词关系与词体演进 廖泓泉 国家社科基金09XZW008 2009年 28 西部地区民族财经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宝乐日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 2009年 29 中蒙合作关系综合研究 高本权 国家社科基金10BGJ006 2010年 30 国家教育财政投入对民族教育自治权的影响研究 包桂荣 国家社科基金10XMZ039 2010年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证研究——以企业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研究 徐 博 国家社科基金10XJY038 2010年 32 新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韩 鹏 国家社科基金10XJL006 2010年 33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生计脆弱性研究——基于内蒙古蒙古族生态移民的调研 史俊宏 教育部10YJC850021 2010年 34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刘文清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FFB108148 2010年 35 人类自然、道德和理性自由本性及其权利的现实性——黑格尔的政治哲学研究 罗朝慧 教育部项目11XJC810001 2011年 36 基于纵向组织关系的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渠道力研究 侯淑霞 国家自然基金71163024 2011年 37 灌溉管理改革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 赵立娟 国家社科基金11CJY060 2011年 38 西部高等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 胡树红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EIA110374 2011年 39 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边界扩展研究 赵秀丽 国家社科基金11XJL013 2011年 40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研究 刘亚萍 国家社科基金11XSH006 2011年 41 六朝咏物诗研究 赵红菊 国家社科基金11XZW040 2011年 42 非再生能源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华晓龙 国家社科基金11XJY017 2011年 43 西部贫困县基本公共服务与扶贫开发联动研究 李雪峰 国家社科基金11XZZ015 2011年 44 巴林史 乌仁其其格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BJXM2011-07 2011年 45 有无“之间”——庄子道论释读 高利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1FZX012 2011年 46 草原碳汇与农牧民生计策略问题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张文娟 教育部12XJC790002 2012年 47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与文化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柴国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046 2012年 48 边疆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生计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史俊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MZ027 2012年 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李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KS043 2012年 50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指标体系研究 包海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JY005 2012年 51 牧区可交易水权制度的政府规制研究 张建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JY013 2012年 52 牧区贫困状况与提升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哈斯其其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MZ093 2012年 53 牧区合作组织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萨如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MZ089 2012年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为原《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创刊,2013年更名为《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财经理论研究》:为原《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11月创刊,季刊,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3年1月更名为《财经理论研究》。 图书馆截至2014年5月,图书馆面积为31700多平方米,其中东区图书馆为4700多平方米、西区图书馆为27000多平方米。图书220万册,电子图书70万册,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中经网、国研网、人大复印资料、INFOBANK高校财经、EBSCO、龙源电子期刊、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北大法意数据库,以及书生之家、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阿帕比中国报纸资源库、阿帕比中国数字剪报服务平台、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e线图情等20多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全馆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1400余种,各类电子期刊2000余种。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公办一本财经类高校,学校是一所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并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学校在2000年学院与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内蒙古财经学院并在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6年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并入学院中并在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后更名为内蒙古财经大学。

学校现聘有专任教师990余人,其团队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3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5个、自治区教学名师13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3个。

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并重点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以促进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等各学科协调发展及与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相互交融与支撑。

内蒙古财经大学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会计学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财政学、会计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审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资产评估、工程造价(专科)、酒店管理(专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

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主办: 内蒙古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0185CN: 15-1220/N邮发代号: 16-12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与《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合并 创刊时间:1979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蒙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蒙药学(生药)、蒙医学、蒙西医结合临床(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临床(第二临床医学院)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史、理论物理、民族医学(蒙医学)、中药学(蒙药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民族学、中国史、作物学、草学、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化学、兽医学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5人(博士1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教师中,有来自国内138所其他高校和国外10所高校的教师546人,已占教师总数的。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高校名师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和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人员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世界史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世界史教学团队、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蒙古文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质量工程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药物制剂、农学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世界近代史、蒙医方剂学、家畜病理学、现代蒙古语、量子力学、数据结构、政治经济学、药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病理学、植物生理学、蒙医理论基础、蒙医内科学、蒙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土壤肥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数学分析、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世界现代史、蒙药化学、草坪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蒙医温病学、蒙医传统疗术学、生理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类别(本科/高职高专)评审时间1历史学姚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本科2005年2蒙医学巴根那蒙医药学院本科3化学刘宗瑞化学化工学院本科2006年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科5农学杨恒山农学院本科2007年6汉语言文学李明军文学院本科2008年7物理学赵翠兰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8动物医学高原动物科技学院本科9生物技术张昕源生命科学学院本科10草业科学张永亮农学院本科2009年11药物制剂奥·乌力吉蒙医药学院本科12英语张巨外国语学院本科13护理学赵宏林护理学院高职高专2010年14农业资源与环境范富农学院本科2011年15数学与应用数学韩海山数学学院本科2011年16汉语言文学(蒙授)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科2012年17材料化学段莉梅化学化工学院本科2012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序号示范中心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批时间1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赵玉英化学化工学院2006年2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布日额生命科学学院2007年3蒙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秀兰蒙医药学院2007年4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杨恒山农学院2008年5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思珍动物科技学院2009年截至201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6个,校级研究所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研究中心(基地):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2011年8项,2012年达到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2011年11项,2012年21项;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2011年4000万元,2012年达到6000万元。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EI检索论文26篇,出版著作44部。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年度课题名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带电粒子与表面/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李春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孙丽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段莉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陈永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b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作为离子通道蛋白的研究马德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及pgk基因B细胞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布日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基于蒙古族家系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吴柒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蒙药复方三子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对减毒增效影响的研究包玉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第五届图论组合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吉日木图图书馆截至2013年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电子图书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学术期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78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季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8年创刊,1991年公开发行,半年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88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1989年创刊,1999年公开发行,半年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创刊,汉文,大16开,月刊。

1.《<尸语故事>研究概况》,《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日本《比较民俗学会报》1993年9月号译成日文转载,译者:西胁隆夫。2.《英雄史诗与古代蒙古人的语言崇拜》(蒙古文),《蒙古语文》1993年第6期。3.《蒙藏<尸语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4.《英雄史诗与蒙古人的烟文化》(蒙古文),《蒙古语文》1994年第4期。5.《<尸语故事>:东亚民间故事的一大原型》,《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流传于蒙古族的目连救母故事》,《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7.《论蒙古族的独眼巨人故事》,《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8.《试论蒙古族现代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9.《蒙古族民间咒语研究》(与满都呼合著),《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10.《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性》,《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11.《蒙古萨满神话简论》,《东方研究》1999年论文集,蓝天出版社1999年。12.《蒙古族潜水神话研究》,《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13.《蒙古文绘图本〈目连救母经〉研究》,《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14.《马头琴的传说与象征》,《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7-854页。15.《蒙古族识宝传说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16.《论葛隆道尔吉的〈保留妇人穿戴的古老习俗及禁止破俗行为〉》(蒙古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7.《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18.《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19.《本子故事的史诗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42-156页。20.《蒙古民间目连嘛呢颂研究》,《东方研究》2001年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337-356页。21.《蒙古诗歌〈我的祖国〉旧译文评价及重译》,《东方文学研究通讯》总第3期。22.《评<格萨尔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收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23.《1995—1996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与乌日古木勒合著),《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 , 作家出版社1999年11月,第599-603页。24.《蒙古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蒙古语言文学》1996年第1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不在2015年北大核心期刊之列,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拓展版)

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主办: 内蒙古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0185CN: 15-1220/N邮发代号: 16-12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与《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合并 创刊时间:1979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内蒙古蒙医学院学报》、《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合并后的新版。本刊征集论点明确、论据严密之作,主要刊登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博士硕士生论文、省级以上基金项目研究论文。本刊编委会由我校各学科资深教授13人组成。本刊由通辽市邮政局负责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负责国外发行,全国各地邮政所均可订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什么专业啊? 民族类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丛刊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如果哥们连有哪些刊物都不清楚,估计投稿录用的可能性不大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99)全国首届高等学校社科学报“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99)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 索引序列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