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论文研究思路和设计

论文研究思路和设计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思路和设计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论文的研究思路写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课题研究包括有以下内容: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设计思路的撰写:

总体上来说就是设计者以一个什么样的大体思路来完成自己的课题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规划选题的设计计划、设计步骤的主要组成部分、计划选题在什么地方有一些创新突破点、达到什么样的设计效果,最后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设计成果等方面。

设计方法的撰写:

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实例分析法、十字坐标法、调查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例举法、仿生学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缩小扩大法、缺点列举法,图表列举法,但所选择的课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可能只用到一种设计方法。

可以说明在设计的某一阶段主要采用什么设计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进行市场调查时,应明确制定调查表,明确如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和设计分析。

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

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

三、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本文论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等。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一)研究思路:

1、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

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

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部的学校思想大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

a、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b、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申报与立项阶段

a、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b、修改开题报告,确定细化研究内容与方向,召开开题会;

3、实施阶段

三、开题报告研究方法有哪些?

在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了,所以这里整理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供参考: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服装设计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案

开 题 报 告文 献 综 述 服装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的整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自然层面的人,服装是肌体受到保护和愉悦的穿戴类生活物件:对于社会层面的人,服装是体现审美、展示素养、标明身份和区分社会属性的衣着类符号。狭义地讲,服装是彰显个体存在的物质构成和手段:广义地讲,服装是民族和国家的重要象征之一,体现其文化艺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一方面,服装因其特殊的使用功能不断满足着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仪态万千的着装面貌与主体审美一起架构了人类精神领域的文明,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服装文化美景。一.课题背景分析现代服装结构设计,多运用立体思维对效果图进行审视和对款式造型外观进行分析,深刻理解款式的立体构形关系,认真研究款式造型所赋予服装的艺术风格,深入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的关系。它一般分艺术造型与技术造型两部分。前者运用服装三维空间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及造型手段对款式设计进行添加、削减、重复、省略、夸张、变形,通过立体的想象做出其**结构,最终在造型上符合款式设计的要求。后者是通过结构展开和特技工艺流程,根据服装款式设计的需要,类似一边操作、一边修改,使在平面效果中较难处理的服装凹凸、褶皱、曲线、浪势和复杂的线条在结构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领域,都会有某种先进的或是流行的精神思潮,这种特定时期的特定精神思潮,也必然会在服装设计理念追求上体现出来。1960年代在文化上是“反文化的时代”,是20世纪中变化最大的年代。传统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乃至时装上的典雅主张都被抛弃。1960年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改变,越南战争,美国民权运动,欧洲的各种激进政治思潮,中国的**等等。这个期间,高品位的典雅时装被年轻人抛弃,他们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新设计,激进的发型、连裤袜、超短裙、嬉皮士风格等大行其道。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是以反叛为标记的,那么1970年代可以说是缺乏性格的10年。这个时期,越南战争即将结束,西方国家爆发了石油危机,美元贬值,1950年代开始的经济繁荣成为史迹,1960年代的乐观主义被新一代的悲观主义所取代,这10年是没有品位的10年。厚底鞋、热裤、聚酯纤维衬衣、喇叭裤、怀旧风、毫无未来感的“蓬克”,闪闪发光的迪斯科装是这一时代的主流。而1980年代又从动荡、反叛、挑战回归到平稳、保守和安于现状的时期,产生了特有的“雅皮士文化”。所以,体现不同时期服装设计理念的载体,当然落在了前卫时装设计师的身上。因此,前卫时装的设计理念能够引导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种特定的精神理念。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和民间服饰风格。这些样式和风格是千百年来风俗习惯积淀的结果。例如,民间美术里的西北黄土高坡的纯红、纯绿的肚兜,婚庆场合所穿的缀有各种纹饰的大红袄、马夹、香荷包等。在江南和岭南一带,与黄土高坡强烈鲜艳的色彩相对应的是民间服饰的典雅清秀。所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间服饰风格,都为前卫时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意识的养料。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设计是服装形成的先导,是对服装材料选择和服装制作的设定。离开设计,服装则处于无意识状态。法国著名设计大师Christian Dior曾说:“凡是我所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可以归结到衣裳上去。”创新设计是一切设计的灵魂,前卫性服装造型结构设计在常规服装形态上更注重变化,可以说是在具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结构的夸张。在当今这个时代,东西文化的冲撞,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精神纷杂的时代,个体的个性化就是当代的主旋律。这种个性的时代,对前卫时装设计师而言,要求更高了,更难了。在前卫性时装设计领域,要求着更具个性化的时装设计语言,时装设计精神,当然也更能激活具有极大潜质才能的时装设计师的灵感。日常生活里,我们周围的人来人往的穿着打扮,大多是一种所谓的“视觉性疲劳”,当这个群体中偶尔有一个衣着独特、具有标新立异的人时,人们的视觉感应系统往往都会为之一震,这样的日常视觉体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这就是“前卫性的时装”效应。构成前卫时装完整概念的,除了上述的创造意识和灵动之美的内涵外,还应具有艺术之美的理念特点。所谓艺术之美是构成创造意识和灵动之美的总括。符合美的规律的风格样式,就一定会具有艺术之美的品格。简洁的讲,所谓美的规律,就是无论从服饰的点缀、色彩的配置、质地的对比、尺寸的合理,都能够完美地使人达到视觉感官的愉悦,带来美的新的体验。同时,体现艺术之美的时装设计,必须具有设计师本体的艺术设计理念。设计师主要针对传统经典的完美之作,予以否认和摒弃,从而换取从形式到内容的“破旧立新”,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宣扬愉悦的乐观精神。时装的更新变换,从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永远追求新异的前卫艺术的启迪和策动。前卫时装是时代艺术与精神的镜子,它既可以窥见人类文明的历史,又可探知某种未来的可能性,它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与艺术的感染力,能够引导人们认识服装艺术的更高境界。三.课题研究内容 所谓结构是指组成某一特定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连接方式。结构作为服装设计科技美内容要素,即承载着服装的技术要求,也是结构部件功能的载体,因此,结构要素只是使技术功能得以成立的手段,但服装设计中的结构要素是严格遵循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其科学的总结成形的产物,是科技运用创造的服装设计产品的内形式。 服装的结构是依据人体形态而构成的,无论服装造型怎么夸张变化,始终保持着人衣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日本原形法、美式原形法、实用原形法、比例分配法和短寸法等等。 服装款式设计的具体实施中有平面造型和动态变化造型的特点。服装的立体意识和款式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的造型实践,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运用立体思维活跃的造型,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状、各部位的吻合关系、研究整体与局部的组合形态,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特征。服装造型结合人体形态,适应于人们的各种活动。对有软雕塑之称的高级时装、晚礼服时装、艺术表演时装而言,它们虽形态优美,裁剪却难以琢磨:仅仅采用平面展开的造型方法,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只用立体裁剪方法又缺乏想象力。设计制做这种服装时,运用立体裁剪与结构设计并行效果较好。服装被称为“流动的雕塑”,而雕塑又被比喻是凝固了的音乐。结构设计师应该同雕塑艺术家那样,运用立体思维进行创作,即在身形架或真人身上直接进行立体造型和量裁制版,运用立裁与打版技巧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装造型。 前卫是一个突破常规格局、表现超前意识的风格概念。前卫必须在一个相对范畴内才能成立,没有“后卫”就无所谓“前卫”,前卫不能脱离它的对应“后卫”而孤立存在。前卫的核心是突破常规性的创新,而非沿袭式的改良,这使它在产生之初便带有浓重的“离经叛道”的色彩。前卫服装的实用性不如它的概念性强,构成前卫性的基本形态特点为:造型元素夸张新奇,搭配制作方式独特,用料品种和方式反常规,最后成衣效果使人产生一定视觉上的陌生感和心理上的距离感。前卫性给人们的惯常认知方式造成跨度,这是前卫性的独特之处。 前卫形式的服装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各种材料质地的组合配置来表现,寻找不同的质料,或者将常用的材料经过再次设计而获得新的表现方式。在材料的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夸张、奇特、时尚、刺激,力求通过变化较大的个性元素使着装得到强调和突出。 前卫艺术形式都在破坏传统现实主义原则,使服装呈现前所未有的形态。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新思维方式和创作观念为设计师所接受,并化为时装的语言。此外,运用“通感”的方式,把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姐妹艺术形式转化为服装设计元素。在对前卫艺术的借鉴时,要考虑到服装材料的特性以及着装的适体性,要以艺术作品所体现的真、善、美的精神内涵运用到服装中,决不能复制,一定要有原创性。 材料是服装的“骨肉”,是设计的物质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崭新的可用于服装的材料层出不穷,结合丰富巧妙的想像力,不同的材料搭配能够产生更加丰富的服装效果。 服装结构设计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强调将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机能性相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结构设计的升华也起着推动作用。服装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想像力起到先导作用,它常把科学技术引向研究开发领域的前沿。每一种有关服装技术方面的发明和革新,都会给服装的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发达使许多设计师渴望通过材质来表现服装新观念、新创意、新时尚,特别是以具有前瞻性纳米技术,生物科技,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时代的出现及新环保纤维的问世,防紫外线纤维,温控纤维,绿色生态等功能性材料的问世,以及发光、金属质感、塑料、玻璃等材料的运用,都给服装设计师带来了更广阔的创意思路。 四.课题研究方法 我在本次研究的课题中就着重于将服装前卫性结构,和前卫性面料运用于服装设计之中。而且我认为将服装大胆独特的结构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就好像是建筑艺术的缩影,在时装领域里,我们困惑于神秘而不循正轨的潮流,越是粗糙和深奥,就越受欢迎,整个世界处处都在标新立异、冲破传统。 针对这一课题,我在做毕业设计中将选择独特的传统造型,概念的面料和独特的服装结构等,将其作为设计元素,把传统性与前卫性结合,从传统中寻找时尚,从科技中开发灵感,将现代服装风格中的立体派抽象含蓄表现,加之夸张变形,结合着立体风格推出新造型,使服装具有科技美的特点。在服装设计作品中运用黑白对比或具有强烈色彩的几何抽象形态,在纯粹色彩或几何形态中,以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加以前卫的面料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呈现出一种新颖的服装设计风格。

开题报告是有格式要求的。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理由、国内外成果综述、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请参考我设计的一个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关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研究2、课题的来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并且有的工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了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要从消费水平进入享受水平,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人力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种更为发达、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进行生产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显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人工作的压力、紧张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缓解,也才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开发人工智能,进入生产、生活领域。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通过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明确开发人工智能的可行性。开发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有助于社会、文化、教育等改革。4、活动计划与活动步骤:(含分工)(1)组长负责进行资料收集、查询、整理,完成人工智能相关文献综述;(2)两组员负责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工智能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3)两组员通过访谈计算机专家了解人工智能的可行性;(4)全体组员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工厂工人工作压力情况和人们生活状况,了解人们的需要;(5)全体组员对查询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5、可行性分析:(1)我们课题组对计算机技术非常感兴趣,具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感兴趣;(2)我们联系到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科研院所的计算机专家作为指导教师;(3)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多,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4)我们收集到了比较多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等。6、小组分工:(参见4)7、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等。8、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9、表达形式:幻灯展示、实验模型、口头汇报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范文题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应用》将服装款式的设想变成服装成品的整个思维过程就是服装设计的全部内容,即从开始构思、画设计图,到选择面料、裁剪、样衣试制,直到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服装成品为止,这一过程的全部思维活动被称为服装设计。美学思维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融入到服装构图、设计图绘制、面料选择和裁剪、样衣试制中,有助于完善服装设计的色彩使用,继而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和艺术感,同时也为设计师们设计服装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史林编著的《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9月版)一书在回顾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服装设计的内涵、外延、创造性思维、要素、程序、形态等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以及如何让设计者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通读全书,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色:1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一书结构清晰明了,章节安排逻辑性强,便于读者获取所需知识。全书共由12章节构成,其中,第一章“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理清了服装设计的由来,分析了影响服装设计的发展背景,且从个体设计师主宰流行阶段、设计师群体主宰流行阶段、大众设计师共同创造流行阶段探讨了服装设计师与流行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界定设计的类型、范畴和服装设计的概念、属性;第三章“服装的美学特征与服装设计师的素养”具体讲述了服装的静态美、和谐美、自由美及服装设计师的道德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心理素养;第四章“服装的分类”从礼服、日常休闲服、职业服、运动服等4个方面探析了服装的种类;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诠释了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象形思维、辐合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第六章“服装设计的要素”主要概述了面料、色彩、款式的基本知识;第七章“服装设计的程序”明确了“准备→构思→提供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缝制工艺设计”这一完整的服装设计流程;第八章“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指明了服装美的最高形式和服装美的终极目标;第九章“服装设计中的点、线、面、体形态”解释了纽扣、面料纹样等要素给服装带来的效应;第十章“服装的系列设计”表明了系列设计的概念、原则和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服装的款式与流行”主要阐释了流行的概念、发展和特征,回顾了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第十二章结合中国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展示了服装设计的魅力。2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该书的编著目的在于告诉年轻人,服装设计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参与合作的精神。对此,该书的内容不仅涉及了服装、服装设计的发展史,还阐述了服装设计师的素养、服装设计遵循的法则以及服装设计的含义与步骤,内容全面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外,在讲述内容时,注重详略安排、重点突出,其中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为全书重点,从3个方面回答了“如何让设计师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的问题:其一,要拥有服装设计的逻辑思维,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实用因素和生产因素;其二,注重服装设计的形象思维,锻造自己的设计观、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学会用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用辐合思维解决问题,懂得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加减法、极限法、组合法、逆向法、变更法和联合法。三者相结合,从本质上说明服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其艺术创造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抽象思维;既需要想象力,又不能脱离包装人体、制作工艺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以及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3图文丰富,指导性强该书围绕“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创意”展开论述,对服装设计的历史、要素、流行因素、程序、创意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结合国内设计师的代表作品,详细地讲述了从灵感到设计以及最后怎样完成作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在书中不吝笔墨、旁征博引,为读者准备了大量图表,这也有力地支撑了书中提出的观点与建议。就图画而言,其种类相对丰富,包括知识结构图、人体图、流程图等,如第三章第2节“图3-4”运用思维导图阐明了服装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第八章第1节“8-11”和“8-12”采用人物画说明服装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在于重点突出。作者:顾晓晴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文创学院(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服装设计论文

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服装设计的比例美

【摘要】

服装设计的整体美感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和谐的比例关系,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调整服装造型中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已达到人与服装形成最佳的比例关系做了阐述和分析,论证了服装设计中的比例美。

【关键词】

服装;设计;比例

一、比例

“比例”是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平衡、对称、对比、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和谐等之一)。“在任何一种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对象形式与人有关的心里经验形成的一定对应关系。当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内部的某种数理关系与人在长期实践中接触这些数理关系而形成的快适心理经验相契合时,这种形式就可被称为符合比例的形式”(美学辞典P48)比例是指造型物的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长度或面积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通过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等质、量的差所产生的平衡关系。这个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美的效果。

二、比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通常会以比例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色彩、图案、面料、质感、装饰配件、体型等)进行设计,使服装的比例更加符合人体视觉比例的变化。

将黄金分割率应用于衣服的比例,即:背长平均等于37cm,假设背长为1,裙长等于背长的倍,即得出以下公式≈60。以背长等于37cm、裙长等于60cm为基准。如果衣服的肩宽为40cm,上衣的长度为60cm,那么,这件衣服的长宽比例为60:40或3:2。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形式对象内部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一套服装的上衣长与裙长、袖长与背长、袖长与外套长等等。采用这种比例尺寸,将得出比例美的特征。但在服装设计时要考虑到着装人不一定都是标准体形。要设法用服装来弥补或校正着装人体型的不足和缺憾,就必须利用比例美的造型规律来重新考虑服装的比例,注意服装是人体的穿着物,要符合人体美,又要找出其规律的比例美感来,这是比例设计的关键所在。

服装设计需要有好的比例。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服装的长短、宽窄以及各部位裁片,各部分装饰分割等都有比例。服装在造型上存在着面积的大小、长短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要求取得最美的比例,如领子与全身大小的比例,裤长与身长、肩宽与上衣长之比,口袋、袖笼、肩斜度、领型、衣袋和扣子等的比例,一切形状在大小上的比例,都反映在统一与变化的规律之中。

一件合体的服装,其各部分之间必须存在着给人美感的,和谐的比例关系。服装的比例分割是为修正人体的比例失调而服务的。如服装的长短与人的身长(头长、躯干长、腿长等)的比例关系,服装块面与块面间的比例分割关系。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是人体还是服装,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内衣还是外套,和谐的、合乎美学标准的比例一般均符合黄金分割法。人们对失去比例关系的服装设计往往感觉不顺眼,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的下半身长些,就显得比例匀称。因此,女青年上身穿得紧身瘦小的衣服,下身穿长的裙裤,再加上高跟鞋,增加腿部的长度,能充分显示出自己优美的体形,道理就在于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衣服的比例要配合人体的'比例,但并不意味着需要通过服装去再现真实的人体比例绝大多数人的体形都不完美,所以对于腰节和臀围较低的女性,制做收腰裙时,其腰节线就应该比实际的人体腰节位置适当的提高,以补正下身的比例。高跟鞋也有补正上下身比例作用。其一,服装本身的造型也有比例是否得当的问题。例如,服装长度与围度之间的比例,也就是长短与胖瘦的比例,会体现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领面的宽窄比例,贴袋的长宽比例,腰节线的高低比例,分割线的位置比例,都事关一件服装的造型是否协调美观。套装的上长下短或上短下长或长度对等都是常见的穿着比例,它们也表现着不同的穿着效果。还有波浪裙下摆的大小,领口的深浅,西装驳头的宽窄,等等。其二,装饰物与人体以及衣服都存在比例问题。例如,耳坠和项链的大小,伞、帽、包的大小及服饰图案的大小,都应与人体和衣服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总之,在人体上、衣服上、装饰品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比例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比例是服装设计、服装穿着和服装鉴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是,比例在服装上的应用紧依照“黄金分割法”是不够的,因为服装造型包含着多种因素,涉及到色彩、图案、原料,装饰附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穿衣者的体形。人体有着不同形状的线,如,直线、曲线、弧线等。人体的健美是由这些线来表现的。服装美学,就是运用这些最有表现力和装饰性的线去刻画人体的健美和穿着的适宜性。所以,在设计服装时。对比例问题也要有整体观念。

在服装造型中,如果能巧妙利用面积、长度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服装产生和谐,对形体起到衬托装饰的作用,例如,正常体形的外衣长度如运用5:8=肩宽:衣长的比例方法的话,那么就会收回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是一个矮胖的女性,最好不要穿肥短、方格、横条或大花的衣服,应选择简洁的、衣肩窄些的、领口开的低些的服装,上下身的复杂颜色要基本一致;比如是高而瘦的女性,选择服装的原则恰恰相反。采用方格、横条大花的设计可以扩大你的体形的横面感,缩短你的身高,从而弥补体形比例上的不匀称。比如是胸部较平的女性,要使它显的丰满些,可以选择上部紧的款式和质地柔软的面料,外衣在肩部和胸部两侧加些褶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是腿短的女性,穿裙子比裤子显得美。

服装的比例,还表现在面块的分割和色彩分量的设置上。所以,在设计上可参考“黄金定律”的比例形式。如设计前后过肩,过肩的高矮不当,就会破坏了上下两块协调的比例关系。又如色彩在感觉上也有分量,做色块的设计,就要在面块的比例和色彩的比例中注意考虑均衡的效果,否则分量的比例就会失去协调感。

在实践应用中,比例是指长与宽,整体与局部的尺度关系。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形成一定的比例。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比例关系也不相同,或三与二之比,或四与二之比等等。整体与局部是服装外形长与宽和领、袋、袖等部件的比例关系。

比例的作用是解决形式美的一个方面,服装的美包括造型、面料、色彩三者的比例关系。两种面料拼缀 ,甲、乙面料各占多少,是比例关系;两种色彩配合,甲色和乙色各占多少分量,也是比例关系。

服装造型之间的比例,服装的长与宽,是以人的体形为依据的。

(一)袖的长度以手臂的长度而定,但长袖、中袖、短袖的运用则以款式而定。有的比例关系比较固定,有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长和最短不能超过手臂。

(二)领的高度与宽度是以颈部围柱和倾斜的特点为依据的。男装衣领一般在喉结偏下;女装部分衣领略高一点;而时装衣领的宽长和深度,一般则是依据颈部长短、肩部宽窄和体长而定。

(三)口袋的宽与窄,一般取决于手的大小和厚度,并稍大于手若干公分。目前,有的时装的口袋向特大、特小或特多的方向发展;有的基本上作为一种装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如袖上的微型口袋。

综上所述,服饰的比例,首先要与穿衣人的身体相吻合。穿衣人不一定都有标准的体形,为了修饰人体的缺陷,就必须考虑到服装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吴卫刚编著. 服装美学.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6月

[2]徐青青编著. 服装设计构成.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3]吴永 .服饰美学.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年3月

[4]包昌法 .服装设计理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年10月

游戏设计思路和方法研究论文

从想法到设计游戏概念无处不在,可能来自生活中、其他媒体、甚至是其他游戏;有了游戏想法后将其转化为游戏概念文档,概念文档的阅读对象是对你游戏想法有兴趣的任何人;概念文档应该包括:游戏内容的简单描述、游戏类型、(游戏许可证、)玩家扮演的角色、游戏进度概要、游戏竞争力;确定玩家角色确定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玩家能做什么?确定了这个之后才设计游戏的其他东西,包括游戏世界、故事等内容;当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不止一个时,需要让玩家知道游戏何时会切换;定义目标人群不存在所有人都喜欢的游戏,必须确定游戏的目标人群。定了目标人群后才能知道他们与其他玩家共同点、区别;什么东西将他们和其他玩家区分开?什么吸引他们?什么使他们沮丧?什么使他们厌倦?等等这些问题伴随着游戏设计的时时刻刻。没有目标人群的报告,游戏概念是不完整的。当我们确定目标人群后,并不是说不在这个组群内的玩家就不会喜欢这个游戏,要做的是争取范围内的,而不是全部。游戏进度推进游戏中是如何给玩家前进的感觉?是通过关卡还是故事,还是两者结合?

幼儿教育与游戏理论实践研究论文

一、游戏理论概况

游戏理论大致分为传统游戏理论和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理论、松弛理论、生活预备理论、生长理论、成熟理论;近现代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学习理论、原苏联游戏理论。这些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的游戏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的幼儿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国对于幼儿游戏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游戏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实践现状

1.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系列认可游戏的积极作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本位主义教学观,长期以来占据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幼儿仅仅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的客体。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

长此以往,幼儿园就演变为应试教育的“预演”。游戏的设计与内容不仅是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游戏的实施与情节往往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发展,这样的僵硬化、机械化的游戏设计难以发挥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违背了将游戏理论引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初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幼儿提前接受小学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是以扼杀和牺牲儿童的天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必须改变这种不足。

2.幼儿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面对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不再把幼儿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而是肯定和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认识到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参与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教师应当提供和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其次,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差异广泛存在于幼儿之间,主张因材施教,反对“一刀切”的游戏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四、结语总之,游戏在激发幼儿天性,培养和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当认识到游戏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游戏理论,并将游戏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游戏设计/游戏制作”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在“游戏设计/游戏制作”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羡慕你的专业+1,虽然就业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真心喜欢...游戏设计的话,我觉得要考虑几点,说不太具体,有一些小思路分享一下:1、游戏内容尽可能不要和某些热门游戏相仿,否则会被说有仿造别人的嫌疑,当然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也不容易,这些只能看个人了。 2、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游戏,难度的设定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太简单,否则会让玩家觉得很无趣,但是太难了更要不得,打击了玩家的信心; 3、最好是做成有攀比效应的游戏系统,可以使游戏积分的排名系统,或者是成就系统,这样的话,就算游戏本身内容比较单调,但是还是可以刺激玩家反复的去玩,挑战自己或者别人的记录,这招很灵; 4、游戏内容,画面和音效也不能小看,特别是音效,往往会被一些没有经验的开发者忽略,但事实上,游戏音效对游戏好玩与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切水果就要有逼真的,水淋淋的声音,斩杀,就要有逼真的溅血的声音,枪械,不一定要拟真,但是一定要震撼,让人身临其境。背景音乐也是,比如ARPG类游戏,在不同的场景应该有相应的合适的音乐,让玩家在玩的时候能够受到背景音乐的正面影响。 5、游戏内容要积极向上,否则有可能被 “核邪”(笑)...唉,具体的能够帮到你的建议提不出来,因为我也不是学这个的,只是业余爱好者而已~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对你有那么一点点帮助,祝你早日完成作业!要拿高分哦~

论文设计的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

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

三、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本文论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等。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一)研究思路:

1、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

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

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部的学校思想大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

a、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b、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申报与立项阶段

a、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b、修改开题报告,确定细化研究内容与方向,召开开题会;

3、实施阶段

三、开题报告研究方法有哪些?

在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了,所以这里整理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供参考: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论文研究的设计思路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论文的研究思路写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课题研究包括有以下内容: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设计思路的撰写:

总体上来说就是设计者以一个什么样的大体思路来完成自己的课题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规划选题的设计计划、设计步骤的主要组成部分、计划选题在什么地方有一些创新突破点、达到什么样的设计效果,最后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设计成果等方面。

设计方法的撰写:

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实例分析法、十字坐标法、调查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例举法、仿生学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缩小扩大法、缺点列举法,图表列举法,但所选择的课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可能只用到一种设计方法。

可以说明在设计的某一阶段主要采用什么设计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进行市场调查时,应明确制定调查表,明确如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和设计分析。

在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了,所以这里整理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供参考: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 索引序列
  • 论文研究思路和设计
  • 服装设计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案
  • 游戏设计思路和方法研究论文
  • 论文设计的研究思路
  • 论文研究的设计思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