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论文研究区域的图怎么做

论文研究区域的图怎么做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区域的图怎么做

最近需要绘制与地学有关论文、文献中的 研究区域概况图 。对于这一类图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基于 ArcMap 与 PPT 结合的方式来绘制,具体操作如下。

当然,首先这里要提一句:大家一定需要注意,绘制我国相关的地图时(尤其是论文中我国的地图),一定注意 南海诸岛、十段线、藏南、阿克赛钦 等细节部分。

先来看看成果图:

话不多说,开始绘制,首先我们先做副图。在ArcMap中导入全国矢量图层(包括南海诸岛);随后,修改地图符号系统,并记得导入十段线。

接下来,导入本文研究区域,同时修改符号系统。

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Layout View ”这一视图,调整好范围和大小,用如下方法导出地图即可。因为是副图,暂时不需要调整地图要素、地图边框等内容。

设置输出属性。

随后,新建一个PPT文件,并将上述新生成的图片导入到PPT中。

如果PPT中图片不清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一下PPT文件内图片的压缩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行主图的绘制。导入研究区域与水体等相关图层,并配置符号系统。

导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我的比例尺属性设置情况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图片边框上的格网。在研究区域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 New Grid ”。

我们选择第一个即可。

这里先大概设置一个间隔就好,反正后期可以调整。

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图片边框格网有点密集,不美观。

我们就在属性界面,选择“ Properties ”。

选择“ Intervals ”,配置合适的经纬度间隔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间隔已经修改完毕,但是字号很小。

在以下界面可以修改字体、字号。

然后在以下界面,修改经纬度格网符号出现的区域;因为不用一幅图的四个边框都带着经纬度,会显得比较臃肿,选择其中的两条边即可。

为了美观,将格网伸出的那一条线朝向图片内部。

随后,由于我的研究区域比较大,经纬度的度数变化很大,没有必要再看分、秒的数据,因此直接选择不显示为0的分、秒数据。

此外,添加图例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修改图例框中该图层所显示的内容。

最终成图如下:

然后将其导出即可。主图的 dpi 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分辨率高一些。然后将新生成的图同样导入到PPT中。

随后,我们用箭头来显示主图与副图的关系。

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矩形工具来在副图中框选研究区域,显得更加直观。

最后,将PPT中全部内容全选并组合,后期导出或复制成为图片格式即可。

学术论文里面的图通常使用以下软件绘画:

1、Visio

Visio属于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对于熟悉Office的用户,很容易使用。 Visio有多种绘图模版、工具,制作的图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绘制流程图、地图、企业标志等。Visio支持将档案保存为svg、dwg等通用矢量图格式,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2、Origin

Origin常被认为是数据处理软件,其实用它做模型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Matplotlib

Matplotlib是python最著名的绘图库,它提供了一整套和matlab相似的命令API,十分适合交互式地进行制图。而且也可以方便地将它作为绘图控件,嵌入GUI应用程序中。它的文档相当完备,并且Gallery页面 中有上百幅缩略图,打开之后都有源程序。因此如果你需要绘制某种类型的图,只需要在这个页面中浏览/复制/粘贴一下,基本上都能搞定。

论文研究区概况的图怎么做

最近需要绘制与地学有关论文、文献中的 研究区域概况图 。对于这一类图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基于 ArcMap 与 PPT 结合的方式来绘制,具体操作如下。

当然,首先这里要提一句:大家一定需要注意,绘制我国相关的地图时(尤其是论文中我国的地图),一定注意 南海诸岛、十段线、藏南、阿克赛钦 等细节部分。

先来看看成果图:

话不多说,开始绘制,首先我们先做副图。在ArcMap中导入全国矢量图层(包括南海诸岛);随后,修改地图符号系统,并记得导入十段线。

接下来,导入本文研究区域,同时修改符号系统。

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Layout View ”这一视图,调整好范围和大小,用如下方法导出地图即可。因为是副图,暂时不需要调整地图要素、地图边框等内容。

设置输出属性。

随后,新建一个PPT文件,并将上述新生成的图片导入到PPT中。

如果PPT中图片不清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一下PPT文件内图片的压缩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行主图的绘制。导入研究区域与水体等相关图层,并配置符号系统。

导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我的比例尺属性设置情况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图片边框上的格网。在研究区域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 New Grid ”。

我们选择第一个即可。

这里先大概设置一个间隔就好,反正后期可以调整。

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图片边框格网有点密集,不美观。

我们就在属性界面,选择“ Properties ”。

选择“ Intervals ”,配置合适的经纬度间隔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间隔已经修改完毕,但是字号很小。

在以下界面可以修改字体、字号。

然后在以下界面,修改经纬度格网符号出现的区域;因为不用一幅图的四个边框都带着经纬度,会显得比较臃肿,选择其中的两条边即可。

为了美观,将格网伸出的那一条线朝向图片内部。

随后,由于我的研究区域比较大,经纬度的度数变化很大,没有必要再看分、秒的数据,因此直接选择不显示为0的分、秒数据。

此外,添加图例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修改图例框中该图层所显示的内容。

最终成图如下:

然后将其导出即可。主图的 dpi 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分辨率高一些。然后将新生成的图同样导入到PPT中。

随后,我们用箭头来显示主图与副图的关系。

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矩形工具来在副图中框选研究区域,显得更加直观。

最后,将PPT中全部内容全选并组合,后期导出或复制成为图片格式即可。

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制作论文技术路线图,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Word

论文研究区域图

一般用word、PPT、画板、Photoshop、Illustrator、Visio、SmartDraw。

知识延展

最近需要绘制与地学有关论文、文献中的 研究区域概况图 。对于这一类图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基于 ArcMap 与 PPT 结合的方式来绘制,具体操作如下。

当然,首先这里要提一句:大家一定需要注意,绘制我国相关的地图时(尤其是论文中我国的地图),一定注意 南海诸岛、十段线、藏南、阿克赛钦 等细节部分。

先来看看成果图:

话不多说,开始绘制,首先我们先做副图。在ArcMap中导入全国矢量图层(包括南海诸岛);随后,修改地图符号系统,并记得导入十段线。

接下来,导入本文研究区域,同时修改符号系统。

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Layout View ”这一视图,调整好范围和大小,用如下方法导出地图即可。因为是副图,暂时不需要调整地图要素、地图边框等内容。

设置输出属性。

随后,新建一个PPT文件,并将上述新生成的图片导入到PPT中。

如果PPT中图片不清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一下PPT文件内图片的压缩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行主图的绘制。导入研究区域与水体等相关图层,并配置符号系统。

导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我的比例尺属性设置情况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图片边框上的格网。在研究区域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 New Grid ”。

我们选择第一个即可。

这里先大概设置一个间隔就好,反正后期可以调整。

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图片边框格网有点密集,不美观。

我们就在属性界面,选择“ Properties ”。

选择“ Intervals ”,配置合适的经纬度间隔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间隔已经修改完毕,但是字号很小。

在以下界面可以修改字体、字号。

然后在以下界面,修改经纬度格网符号出现的区域;因为不用一幅图的四个边框都带着经纬度,会显得比较臃肿,选择其中的两条边即可。

为了美观,将格网伸出的那一条线朝向图片内部。

随后,由于我的研究区域比较大,经纬度的度数变化很大,没有必要再看分、秒的数据,因此直接选择不显示为0的分、秒数据。

此外,添加图例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修改图例框中该图层所显示的内容。

最终成图如下:

然后将其导出即可。主图的 dpi 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分辨率高一些。然后将新生成的图同样导入到PPT中。

随后,我们用箭头来显示主图与副图的关系。

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矩形工具来在副图中框选研究区域,显得更加直观。

最后,将PPT中全部内容全选并组合,后期导出或复制成为图片格式即可。

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论文研究区域图要求

最近需要绘制与地学有关论文、文献中的 研究区域概况图 。对于这一类图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基于 ArcMap 与 PPT 结合的方式来绘制,具体操作如下。

当然,首先这里要提一句:大家一定需要注意,绘制我国相关的地图时(尤其是论文中我国的地图),一定注意 南海诸岛、十段线、藏南、阿克赛钦 等细节部分。

先来看看成果图:

话不多说,开始绘制,首先我们先做副图。在ArcMap中导入全国矢量图层(包括南海诸岛);随后,修改地图符号系统,并记得导入十段线。

接下来,导入本文研究区域,同时修改符号系统。

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Layout View ”这一视图,调整好范围和大小,用如下方法导出地图即可。因为是副图,暂时不需要调整地图要素、地图边框等内容。

设置输出属性。

随后,新建一个PPT文件,并将上述新生成的图片导入到PPT中。

如果PPT中图片不清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一下PPT文件内图片的压缩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行主图的绘制。导入研究区域与水体等相关图层,并配置符号系统。

导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我的比例尺属性设置情况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图片边框上的格网。在研究区域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 New Grid ”。

我们选择第一个即可。

这里先大概设置一个间隔就好,反正后期可以调整。

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图片边框格网有点密集,不美观。

我们就在属性界面,选择“ Properties ”。

选择“ Intervals ”,配置合适的经纬度间隔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间隔已经修改完毕,但是字号很小。

在以下界面可以修改字体、字号。

然后在以下界面,修改经纬度格网符号出现的区域;因为不用一幅图的四个边框都带着经纬度,会显得比较臃肿,选择其中的两条边即可。

为了美观,将格网伸出的那一条线朝向图片内部。

随后,由于我的研究区域比较大,经纬度的度数变化很大,没有必要再看分、秒的数据,因此直接选择不显示为0的分、秒数据。

此外,添加图例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修改图例框中该图层所显示的内容。

最终成图如下:

然后将其导出即可。主图的 dpi 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分辨率高一些。然后将新生成的图同样导入到PPT中。

随后,我们用箭头来显示主图与副图的关系。

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矩形工具来在副图中框选研究区域,显得更加直观。

最后,将PPT中全部内容全选并组合,后期导出或复制成为图片格式即可。

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了解的。研究的区域选择首先应该是自己了解的,并且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自己应该对这个选题区域有兴趣。最后选一些小众有意义新颖的。论文研究区域的思路:提出问题,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分析问题,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解决问题,提出本文论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等。

论文的研究流程图怎么做

硕士论文里的流程图是怎么画出来的,没看到图片,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流程图。但是简单的流程图使用visio就可以画了。Office Visio 是Office软件系列中的负责绘制流程图和示意图的软件。

用word画流程图会比较麻烦,可能耗费半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画好,可以考虑在专门的画图工具完成,然后再插如到word,比如ProcessOn

比如这样的论文框架就可以完成

图形直接用鼠标拖拽进画布,然后根据需要自定义连线、安排位置,进行颜色设置等都可以实现。最后完成之后可以下载成png或者高清pdf使用

  • 索引序列
  • 论文研究区域的图怎么做
  • 论文研究区概况的图怎么做
  • 论文研究区域图
  • 论文研究区域图要求
  • 论文的研究流程图怎么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