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光学学报审稿人几个

光学学报审稿人几个

发布时间:

光学学报审稿人几个

彭堃墀教授长期从事高教工作,勤奋耕耘,硕果累累。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制成“高输出稳频YAG激光器”,达到当时国际最好指标;1988年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功率连续稳频YAG激光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全国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会金奖;1992年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前沿课题“光场压缩态的产生及探测”,填补了国内空白。1994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场压缩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1995年“光场压缩态”项目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98年4月该项目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专家组鉴定,其中有五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现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次被SCI、EI收录。受聘为美国光学学会杂志《光学学报》和《光学快报》两大刊物的审稿人。1986年被美国收入“世界光学科学家和工程师名人录”,1989年被收入《新中国科技精英谱》等书。彭堃墀教授担任校长后,制定了改革、发展、上水平,奋力进入“211”的飞鸟式发展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山西大学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现上新台阶。1993年山西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单位,他领导的光学硕士点成为博士点。1994年山西大学物理专业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成为首批批准的八个地方综合大学十个基地之一。1998年,山西大学一次获得4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使学校的博士点增至5个,硕士点达39个,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实力显著增强,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山西省第二次学位工作会议上,山西大学被评为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1999年1月物理学专业喜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2月山西大学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他领导下,山西大学一年上一个台阶,几年迈一大步,被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光电研究所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特等功。他本人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教育工作者”称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年被评为山西省“科技功臣”,受到政府重奖。

是的。光学学报作为国内最好的光学类期刊,其ei引用率在所有中文杂志里一致排在前五位,这也导致了他的审稿非常严格,越来越难投。

物理学报几个审稿人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主要发表重要的物理研究成果。

2-3周左右物理学报一般一个审稿人。不断出现“专家初审”,你这种情况可以确定的说:是有人拒审!慢慢等吧,一般接受审稿的话编辑部要求半个月内回复审稿意见的。在物理学报的作者投稿登陆,有一个审稿流程的,你仔细看看就懂了。回复审稿意见后一般是五个工作日会有结果,一般2-3周才会有是否接受的消息(直接收或者先要求修改)。要是超过4周,恭喜你,文章被送到新的审稿人那里去仲裁了。

physicalreviewe送2个审稿人。physicalreviewe有不同的意见时,负责的主编会再找另外1个审稿人来进行进一步评审,从而延长稿件的评审时间,修改后有1个审稿人再次进行审核。

物理化学学报几个审稿人

不但是核心,而且是SCI

估计会大于50%。可能认为不值一读。

发论文去投稿指南网的网站看下有核心期刊,可以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个人简介里有网址 也可百度搜索

Scientific reports一般给审稿人一周的审稿期限。1、审稿给的时间是一周,过了一周以后就每周都来信催,最迟差不多一个月审完。2、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rure 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2012年第一次影响因子为。文章强调技术上的先进,但无需具有重大科研意义,所以审稿要求低于Nature的其他刊物。3、投稿者一般都是投Nature系列刊物被拒稿后转投的,所以文章水平还是比较高的。4、由于是新刊物,且发表文章数量过多,因此造成影响因子偏低。5、该期刊目前在国内物理界还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但是唯影响因子论的老板或单位就看不上了。6、期刊审稿时间在1个月左右,其审稿难度远高于同影响因子的期刊。

光学学报增加审稿人

张书练,清华大学本科,硕士,教授,清华大学精仪系。曾任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长。先后被聘为国内外几所大学的访问或兼职教授。1993年至2004年任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所长11年。任所长期间,2002年教育部内,2003年全国两度重点学科排队评估,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均获第一名。1997年2月至2008年4月间任清华大学精密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SPIE, OSA,COS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测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和国家科技奖会评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机评审组成员。《激光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编委,是Opt.& Las in Eng、物理快报、物理学报、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技术、中国机械工程、计量技术、清华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或特约评审。有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15个月,在德国卡塞尔大学讲学3个月,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研究6个月等,法国图卢兹合作研究1个月等多次国外工作、访问、参会的经历。研究方向。激光、精密测量及两者的交叉技术。创新成果。激光器的谐振频率、输出光强度、内部光电场振动方向(偏振)等对激光器外部的位移、长度、温度,反射率有极高敏感度。张书练35年的努力就是挖掘、提取这一极高的灵敏度,实现精密测量。他坚持:发现激光新现象,利用新现象作原理,原理实验、原理样机、仪器化,实际应用,在应用中完善、发展、提高,直到量产,完成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研究。代表性的仪器有: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双折射双频激光干涉仪,成为国家标准的光学双折射测量仪(基于频率分裂原理),通用的光学双折射测量仪(基于激光回馈原理),准共路固体微片激光回馈干涉仪。正在产品化中的还有,HeNe激光器纳米测尺,微片激光器纳米测尺,微片双频激光干涉仪等。出版了三部专著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⑴《正交偏振激光原理》(张书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⑵《Orthogonal Polarization in Lasers: Physical Phenomena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张书练,霍尔扎普费尔;美国Wiley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⑶《不创新我何用,不应用我何求:你所没有见过的激光精密测量仪器》(张书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250页,四章;全部内容均引自团队的论文专利,以及权威机构、组织的测试结果;逐章系统性介绍:双折射双频激光器,激光现象,双偏振氦氖激光仪器,双偏振固体微片激光仪器。出版教科书一部《激光器和激光束》(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从新的视角写激光,融入长期授课和研究中对激光的理解,对一些传统说法做了纠错、补遗,增加了若干重点内容的实验结果。发表论文360余篇(200篇SCI收录),他引3000次(待近期再核对)。获发明专利权90余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80余名。获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电子学会发明一等奖一项等奖项。荣誉。被ISMTII-2017国际学术会议授终身贡献奖。 下文介绍发明并广泛应用的几种仪器1. 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和双折射双频激光干涉仪两频率(双频)激光干涉仪一直是科学研究和先进制造(光刻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舰船等行业)离不开的以光波作刻度的尺子,用于测量零部件的尺寸,角度,位置,直线性等参数,也是对数控机床、激光加工机床以及光刻机台等进行误差补偿的基本仪器,是先进制造业的重器。国外双频干涉仪厂家都自制激光器,专用,不对外供应。此前我国的双频激光干涉仪从进口的普通激光器中挑选,可用比例很低,导致我国双频激光干涉仪国产化困难,质量上不去,一直是先进制造业的痛点。国外专用的双频激光器也存在原理性瓶颈,如:功率低、频率间隔(频率差)小、两个频率的光束不能完全分开相互串扰造成非线性误差等。这些缺点一直是双频激光干涉仪提高精度和测速的障碍。张书练经长期研究,抛开塞曼双频激光器,发明了双折射双频激光器,比塞曼双频激光器的光功率高一倍、频率间隔大1~2倍、两个频率光束未发现混叠。该激光器已批量生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批量生产5MHz和更大频率差双频激光器的国家(国外基本都是~3MHz或以下)。此发明既解除了卡我国脖子的问题,也从原理上解决国内外一直的技术难题:激光频率差小限制了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速度,以及光串扰引起的非线性误差。以此激光器为核心,他研制成双折射双频激光干涉仪,已批量生产并在光刻机,机床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达到的技术指标:分辨力是10亿分之一米;测量距离70米以上;非线性误差小于1纳米(国外各类激光干涉仪为几纳米到十几纳米);测速提高了1~2倍,还有提高空间。2. 光学双折射(相位延迟)测量标准和通用仪器张书练提出并研制成功原理不同,而功能相互配套的两种仪器,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双折射(即相位延迟,又可核算出内应力)。一种仪器作为国家标准,另一种为科研和工业的通用仪器。世界玻璃产量很大(光学玻璃、电子玻璃、照明玻璃,建材玻璃),制造数百万光学元件(平面镜、透镜等)和光学波片(1/4波,半波,全波片等),都要知道其双折射(内应力或相位延迟)。但受限仪器精度,国内外测量的精度过低(国标GB/T18144-2008是3度/cm),特别是各仪器之间无法比对。迫切需要一种高精度、可溯源的新标准统一量值,也迫切需要比现有偏转消光法精度更高的通用仪器。张书练提出和完成了标准仪器和通用仪器研究。借助激光器的频率分裂现象,提出和研究成“频率分裂的光学相位延迟测量仪”,成为标准的仪器;借助光回馈跳变现象,提出和研究成“激光回馈光相位延迟测量仪”,即工业仪器。两者相互配套满足标准和通用整链条的需求。标准仪器解决了国内外测量双折射(内应力)的朔源问题,被批准为国家标准(GB/T, 26827-2001,2011-07-29),仪器精度比传统方法高两个量级达万分之一波长。该仪器为多台光学元器件内应力测量仪做了溯源性精度标定。通用仪器解决了科研,生产中的双折射的测量问题,精度为度,高出传统的“偏光旋转法”一个量级。该仪器已经为多所大学,研究单位测量了数百种样品(包括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相位延迟,也为波片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3. 固体微片激光准共路回馈干涉仪激光回馈干涉的原意是激光自混合(laser self-mixing),不是物理书里传统的光干涉。各种传统激光干涉仪测量位移,需在被测物上放一靶标或制造一个反射面。但微小、轻柔、黑色物体、液面不允许放靶标或难承靶标之重。为此,张书练团队研制成世界首台“微片激光器准共路回馈干涉仪”,既可以测量一般目标的位移量(长度),又可测量微小、轻柔、黑色物体或液面的位移、升降、变形。仪器指标和性能:1纳米分辨率,5千秒零点漂移180纳米,10米测程,米/秒的测速,可测反射率非常低的目标,如Ra=的立铣45#钢和发黑铝表面的位移、膨胀、形变。在此仪器中,张书练解决了四个原理和技术上的问题:①固体微片激光器稳频,②弛豫振荡频率大小的控制,③光束移频和弛豫振荡频率最佳间隔,④用准共路技术消除固体微片激光器内部和测程上的热和气流干扰。微片激光器准共路回馈干涉仪已经产品化,已批量用于国内外,各行业。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将微片激光回馈干涉仪光束直照金刚石车刀,测量车刀位移(运动),使加工光栅误差大为减小。

科研项目、成果、获奖、专利等情况: 主持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11004110, 1127418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参加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60736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60778043, 10704043, 11174155)、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1项(2010CB27605)获奖: 2004年度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增益平坦的超宽带光纤放大器2011年度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多维多参量光纤光栅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已获得专利: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空气相对湿度测量仪,发明专利,已授权基于光纤弯曲损耗的可调光衰减器,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非金属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撰写论文、专著、教材等: 第一作者文章:[1] Hao Zhang, Bo Liu, et al., Photonic generation of microwave signal using a dual-wavelength single-longitudin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fiber laser,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9, 282 : 4114-4118 (SCI 496RA;[2] Hao Zhang, Yanli Jin, et al., L-band all-optical gain-clamped EDFA by utilizing C-band backward ASE,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6, 260 (1): 150-154 (SCI 028PJ;[3] Hao Zhang, Ling Yu, et al., Noise figure improvement of a double-pass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by using a HiBi fiber loop mirror as ASE rejecter,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5, 244: 383-388 (SCI 889HG;[4] ZHANG Hao, XIONG Ling-Yun, et al., A room-temperature multiwavelength erbium-doped fibre laser by exploiting polarization hole-burni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5, 22 (1): 122-124 (SCI 890IV)[5] Hao Zhang, Bo Liu, et al., Acoustic dispersion measurement for a single-mode-fiber-based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excited by flexual acoustic wave,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12, 54 (5): 1281-1285 (SCI: 907QA;[6] Hao Zhang, Bo Liu, and Chenglai Jia, Fiber birefringence measurement based on a beat-frequency-interrogated multilongitudin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12, 54 (3): 702-707 (SCI 879MG;[7] Hao Zhang, Bo Liu, and Chenglai Jia, An active strain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longitudin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fiber lase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of erbium-doped fiber birefringence,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11, 53 (11): 2508-2512 (SCI 821OX;[8] Hao Zhang, Bo Liu, et al., Photonic generation of microwave signals by exploiting fiber birefringence effect in single-longitudin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fiber lazer,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10, 52 (3): 535-540 (SCI 553JW;[9] Hao Zhang, Jianhua Luo, et al., Polarimetric multilongitudin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fiber laser sensor for strain measurement,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09, 51 (11): 2559-2563 (SCI 493ZJ;[10] Hao Zhang, Lingyun Xiong, et al., A room temperature dual-wavelength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operating in the L-band,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05, 45 (1): 12-15[11] Hao Zhang, Qingying Dou, et al., Gain and noise figure improvement of a reflective L-band EDFA by using a short length of preamplification EDF,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05, 45 (1): 60-62 (SCI 905SM;[12] Hao Zhang, Qingying Dou, et al., L-band all-optical gain-clamped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via ASE reflection technique,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06, 48 (5): 852-854 (SCI 032XM;[13] Hao Zhang, Bo Liu, et al., Acoustic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fiber acoustic gratings, Optica Applicata, 2011, 41 (4): 817-823 (SCI: 911FM;[14] Hao Zhang, Bo Liu, et al., Temperature-insensitive displacement sensor based on high-birefringenc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loop mirror, Optica Applicata, 2010, 40 (1): 209-217 (SCI 595XL;[15] 张昊,于岭等,“一种结构新颖的L 波段掺铒光纤激光器”,光学学报,2004, 24 (7): 929-931[16] Hao Zhang, Ling Yu, et al., Wavelength-tunable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FBG and HiBi fiber loop mirror as reflectors,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4, 2 (1): 9-11[17] 张昊,刘波等,“一种有源光纤折射率的新型测量方法”,光学学报,2010, 30 (s1): 213-1-5[18] Hao Zhang, Bo Liu, et al., Multilongitudinal-mode fiber lase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fiber birefringence, Proceedings of SPIE, ACP2011, 2011, 8311[19] Hao Zhang, Ling Yu,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improve noise figure for double-pass L-band EDFA, Proceedings of SPIE, APOC2004, 2005, 5623: 799-802[20] Hao Zhang, Bo Liu, et al., An all-fiber electric voltage sensor based on high birefringence fiber loop mirror, Proceedings of SPIE, APOC2004, 2005, 5623: 817-820[21] Hao Zhang, Yange Liu, et al., Novel all-fiber 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 based on high birefringence fiber loop mirror, Proceedings of SPIE, 2004, 5279: 456-460[22] Hao Zhang, Ling Yu, et al., Discretely tunable all-fiber Fabry-Perot laser based on birefringence fiber loop mirror and fiber Bragg grating, Proceedings of SPIE, 2004, 5680: 849-852[23] Zhang Hao, Wang Shuangxia, et al., Design of an active curvature sensor based on multi-longitudinal-mode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3 (4): 1-6[24] Zhang Hao, Liu Bo, et al., A novel all-optical automatic gain-clamped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incorporating Hi-Bi fiber Bragg grating,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2 (1): 80-83[25] Zhang Hao, Yuan Shuzhong, et al., A double-pass erbium-doped fiber based broadband ASE source by utilizing C-band ASE compensation,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9 (5): 10-13[26] 张昊,刘艳格等,“用级联的M-Z干涉仪实现EDFA增益平坦化的模拟研究”,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7 (3): 12-16通信作者文章:[1] Bo Liu, Hao Zhang*, Polarimetric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fiber laser sensor array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ransverse load and temperature,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2011, 17: 619-625 (SCI: 844AV;[2] Hongguang Dong, Hao Zhang*, et al., Improvement of coupling efficiency for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and its prospects in sensing applications, Sensor Letters, 2012, 10 (7): 1502-1506 (SCI: 031TA;[3] Jian Liu, Hao Zhang*, et 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photonic crystal modal interferometer,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in China, 2010, 3 (4): 418-422[4] Xiaoyi Dong, Hao Zhang*, et al., Tilted fiber Bragg gratings: principle and sensing applications, Photonic Sensors, 2011, 1 (1): 6-30讲授课程: 热学(本科生)社会兼职: 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pied Optics、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Sensors、Optical Fiber Technology、Sensors Letters、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Chinese Optics Letters、Optoelectronics Letters、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Photonic Sensors、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光电子激光、强激光与粒子束等刊物审稿人

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完成的项目有:《纤栅式多参数、多功能、分布式传感技术与网络系统》(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宽带光纤光栅水听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及实用化研究》(国家863高新技术重点资助项目)、《分布式多点光纤光栅传感阵列》(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及其解调设备的研制》(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目前在研的项目有:1.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光电子功能器件的创新与基础研究”,(2003CB314900)。(主要骨干人员之一)2. 上海世博会项目:“大型建筑的光纤光栅安全监测系统”(主要负责人)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多维多参量光纤光栅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课题负责人)专利:1.轮辐式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光纤光栅微振动传感测试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高速光纤光栅传感复用解调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光纤温度测量仪,国家发明专利撰写论文、专著、教材刘波, 童峥嵘, 陈少华等. 一种应用于光纤传感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边沿滤波线性解调新方法. 光学学报, 2004, 24(2): 199-202刘波, 孙桂玲, 童峥嵘等.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中微弱光信号的检测, 南开大学学报, 2003, 36(2): 55-57刘波, 童峥嵘, 曾剑等. 一种利用啁啾光栅反射滤波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 光子学报, 2004, 33(1): 57-60刘波, 曾剑, 王跃等. 基于光纤光栅的标准钢梁拉伸应用分析与测量. 仪器仪表与传感器, 2003, 6: 25-27刘波, 曹晔, 曾剑等. 高双折射光纤Sagnac环镜强度型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光子技术, 2004, 1:32-35刘波, 孙桂玲, 曾剑等. ADuC824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中的应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4, 5:25-27刘波, 牛文成, 杨亦飞等. 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的精密位移测量.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05, 1(3): 53-56刘波, 杨亦飞, 牛文成等. 新型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27(1):42-44刘波, 孙桂玲, 杨亦飞等.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Sagnac环镜边沿滤波解调方法. 南开大学学报, 2005, 38(5): 9-11刘波, 刘艳格, 罗建花等. 均衡功率的超宽带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光子学报, 2005, 34(9):1285-1288刘波, 曹晔, 罗建花等.光纤光栅水听器技术实验研究. 光子学报, 2005, 34(5):686-689刘波, 杨亦飞, 牛文成等. 光纤围栏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 光子技术, 2005, 4: 208-213讲授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社会兼职: 《光通信研究》特约编委,IEEE PTL、IEEE Sensor Jounal、IEEE JLT, CPL, 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光子学报、传感技术学报、光电子激光等期刊审稿人

数学物理学报推荐几个审稿人

有位审稿人拒绝审稿。物理学报编辑复审之后外审是有位审稿人拒绝审稿,外审和复审都是期刊审稿的主要环节,一般期刊正常的审稿流程是初审、外审、复审,初审通常由杂志社编辑完成,外审也叫专家审,是由外部专家学者完成的。

估计会大于50%。可能认为不值一读。

问题一:请教什么是一类期刊,二类期刊,三类期刊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 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 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 以期刊质量分级 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问题二:什么是一类期刊和二类期刊? 请参考: 邯郸学院中文学术期刊分类认定意见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 问题三:请教什么是一类期刊,二类期刊,三类期刊 国内目前没有给期刊分级的权威标准。但是可以看几个指标。如果被北大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核心期刊,或被中国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被南京大学编辑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引文索引确定为源期刊,一般可成为国内的核心期刊;有些也按期刊的出版机构划分。但是要想确定为一级(国家级),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全国性机构(学会、协会)出版的期刊。你提供的杂志算为省级期刊,或你说的二级期刊较为合适。 问题四:什么是CN类刊物? CN期刊为我国目前鉴定期刊真伪的唯一标准。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出版的期刊都应具备CN刊号。 九品论文 问题五:期刊类型是指什么 期刊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角度: I、按期刊的载体分:印刷型、电子型、缩微型等。 2、按内容、用途分:学术性期刊(有学报、公报、通报、会志、汇刊等);科普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情报性期刊;检索性期刊(文摘、题录、索引等);工具资料性期刊(统计资料、要人传记、时事纪要等,);行业性期刊。 3、按出版机构分:学术团体;大专院校; *** 机构;公司企业;商业机构;科研部门等。 4、按文种分:中文期刊;外文期刊。 5、按刊期分:定期(周刊、旬于U、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不定期; 6、按期刊文献级别分:一次文献期刊(又称一级文献),如:公报、会报、会志、学报和江刊等;二次文献期刊(又称二级文献),指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等;三次文献期刊(又称三级文献),如述评、综论、评论和进展报告等。 问题六:论文发表怎么看期刊的级别?什么是三类期刊,几类期刊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按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期刊没有级别之分;而我们目前大多参照的分类标准是由各机构和主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对期刊所进行的划分,每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地区不同的职能机构对期刊的认定标准都不同,所以了解几类期刊,请直接向其所在单位了解。 问题七:什么是c类期刊 你们学校或单位,根据省里的规定,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是按照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把全国的刊物划分为A、B、C类,和你们研究领域最合适的,就是A类,其次的是B类,再次是C类。刊物的目录,只有你们单位的人事处有,其他地方的规定,对你们来说,是无效的。 问题八:医学论文里,什么是一类期刊,二类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求解。 第一档:跨学科的顶级刊物。包括知名的science,nature,pnas。 这些刊物是面向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发表难度特别大,一般国内学生不太可能发表,差不多都是要看作者在学术圈的影响力足够大才有可能发表,初出茅庐的小毛孩就算写得再好也被拒是经常的。一般来说都是经过美国院士或者英国XX牛人推荐,并且以他的信誉担保才能发表。所以说各位民科看到了吧,真正的学术腐败是在美国,用面子跟资历来卡人。 顺便说下这上面的文章大多是宣传性质的,感觉可参考性不大,其他大神也跟我有同样的观点。这一档次的论文都是几个特别牛的老师一辈子看能不能发一篇。能发一篇你只管开公司数票子就是。 第二档:本学科的综合性刊物rev mod phys,phsy rev letter,phys rev ABCDE。 这个档次的同样对于我们博士生而言很难,但也有人做得到。这上面确实有不少牛论文,可参考性很大。但是一般理论都写的比较深,要读懂很难。如果有幸在这上面一作名义发一篇基本上下辈子混饭不成问题了= = 第三档:本研究方向的顶级会议,顶级刊物。 这个级别的我们一般叫1区,一般来说这个级别是一个博士生能发表的最高级别了,我们所要求发一篇1区才能博士毕业,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部分的人只能发个2区,最后拖着拖着也就混毕业的。 在这上面发文章代表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般来说一个研究方向,哪个大学的谁谁谁发了一篇啥啥啥,国内哪些人发过顶会基本上同行都清楚。能发一篇1区区美国top50混个博士后问题不大。 我刚读博时听说身边有博士发这个觉得特别佩服,现在想起来,加把劲我倒也不是做不到。。。 这一档审稿人一般是本领域的超大牛。 第四档:非顶会的SCI会议,刊物 这个级别跟2区还不太一样,有些文章还不算2区,但在评职称好像把这一些都当2区这一档(除非真的是篇用了点trick的垃圾论文)这个级别还是发的比较多的,一般来说连这个档次都发不了,那博士还真毕不了业。我在读研阶段以三作发过一篇。 这档的审稿人一般是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大学教授吧,这个档次的审稿人还是认识几个,第三档的就高攀不上了。。。 第五档:EI档 一般来说这个档次硕士生发一篇EI才能毕业,但是实在发不了发一篇核心到也能说过去。我读研时也发过一篇。感觉这个档次的论文的贡献度可能不怎么大,但是要求你在做这次研究时从选题,找资料,实验,写作都按照现行科研的规范才能发表。在这上面发文章,也算是一次科研的体验吧。 顺便说下,这个档次的论文也是我老师说的分水岭,我老师见过无数民科,他说最牛的也就发个核心,能发EI的,即使是中文EI的一个也没见过。蒋春暄发的代数几何群也不是EI收录的,但因为是外文刊物,也不知道归到哪一档好,说核心嘛也不是。 吧里各位民科朋友可以挑战,挑战成功了就可以成为中国最牛的民科。 还顺便说下,第五档的论文,很多美国教授不认可,不少美国教授认为SCI以外的论文都是没有审稿的(垃圾)论文,如果你要发前四档的论文最好不要引用第五档的。 第六档:核心期刊 我们一般叫黑心期刊,硕士毕业的最低要求,也是可以评职称的最低档次论文(再低的论文,你发100篇也没用,不认可),我没发过,不好说。感觉很多一般大学的硕士混毕业在上面发。 下面七八九十,十一档是我自己排的,因为这些文章老师不让看。。。 第七档:国家级刊物 这一级别,如果是科研,还真不好说有什么价值,比较烂一点的学校可能要求学生发这级别吧。但是如果不是前沿科研,到还真有不少值得参考,总而言之不太学术。很多都是花钱就能发。 第八档:省级刊物 这个级别。。。。我知道中等数学杂志不错,虽然......>> 问题九:7类和8类期刊是什么? 您好 ,九品论文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论文帮发表 望采纳 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问题十:省级期刊属于几类刊物?是三类吗? 每个地方的划分是不一样的,这个是要看在那里发,还是问问当地的人比较好

外审一般3个月,录用结果如果不打回修改的话半年能出来。我们实验室发地球物理学报的基本都是这个时间。外审如果遇到拒审的话可以让导师协调推荐审稿人。

  • 索引序列
  • 光学学报审稿人几个
  • 物理学报几个审稿人
  • 物理化学学报几个审稿人
  • 光学学报增加审稿人
  • 数学物理学报推荐几个审稿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