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硅酸盐学报快吗

硅酸盐学报快吗

发布时间:

硅酸盐学报快吗

楼主急着发表的话,建议楼主到投稿到《广东化工》,一般三天内就会回复作者,如果作者稿件急需处理,当天审阅完毕就可以回复作者发表时间,稿件可以加急处理。可到百度搜索 广东化工 第一个链接,选择在线投稿。也可以通过邮箱投稿:

。 《人工晶体学报》 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sjg825(站内联系TA)陶瓷学报比较好发,只不过版面费有点高:jok:boleyn858(站内联系TA)电子元件与材料 陶瓷类的均接受 版面费 600 中文核心 基本不拒稿:Ddinosaur85(站内联系TA)陶瓷学报吧,版面费一面400,外加审稿费50lancerstand(站内联系TA)硅酸盐学报 应该也还行,虽然影响因子确实不高dcl163(站内联系TA)还有呢 希望大家踊跃讨论dcl163(站内联系TA)哪个期刊审稿速度快 而且好发一些呢dcl163(站内联系TA)从审稿到接受有没有期刊一个月能下来的

硅酸盐学报。1、硅酸盐学报比较难发,要求高,档次高但是审稿比较快,相对来说简单的是无机材料学报的投稿比较简单,两者相比硅酸盐学报比较难。2、《硅酸盐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两者学报硅酸盐学报历史比较悠久,档次更高。

硅酸盐学报审稿加快

全部都很慢,核心的速度可是与质量成正比。

想要快点,只有一个办法。

核心期刊不管是那个期刊,最快也是需要6个月左右

难的。硅酸盐学报比较难中,要求高。但是审稿比较快,相对来说简单的是功能材料的投稿简单些。

硅酸盐学报。1、硅酸盐学报比较难发,要求高,档次高但是审稿比较快,相对来说简单的是无机材料学报的投稿比较简单,两者相比硅酸盐学报比较难。2、《硅酸盐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两者学报硅酸盐学报历史比较悠久,档次更高。

硅酸盐学报是cscd吗

什么是权威期刊? 权威期刊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但制定标准都有一个大致的原则,如国家权威学术期刊的原则是:1.国家行业主管部委或全国行业学会主办的主要刊物。2.刊物在同行读者中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2.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或者国家重点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3.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必须是CSCD,CSSCI引文数据库中本学科领域名列前茅的期刊。4.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已认定为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有些行政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如对学术水平有更高要求,可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所列期刊的范围内,选出部分权威性较高的学术期刊,作为本部门或单位认定的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如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所列的权威期刊目录如下: 国内权威期刊(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1. 哲学研究43. 物理学报85.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中国社会科学44. 中国科学·B辑86. 工程热物理学报3. 中国法学45. 化学学报87.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4. 法学研究46. 地理学报88. 原子能科学技术5. 民族研究47. 地质学报89. 力学学报6. 求是48. 地质科学90. 机械工程学报7. 国际问题研究49. 地质论评91. 仪器仪表学报8. 人民日报·理论版50. 天文学报92. 中国农业科学9. 光明日报·理论版51. 气象学报93. 作物学报10. 自然辩证法通讯52. 海洋学报94. 土壤学报11. 马克思主义研究53. 海洋科学95. 园艺学报12. 中国语文54. 空间科学学报96. 畜牧兽医学报13. 文学评论55. 地球物理学报97. 植物病理学报14. 文学遗产5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98. 林业科学15. 文艺研究57. 古生物学报99. 植物保护学报16. 外国文学评论58. 动物学报100. 水产学报17. 外语教学与研究59. 植物学报101. 农业工程学报18. 中国翻译60. 动物分类学报10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 中国音乐学61. 植物分类学报103.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20. 音乐研究62. 昆虫学报104. 中华放射学杂21. 美术63. 遗传学报105. 营养学报22. 美术史论64. 生理学报106. 解剖学报23. 历史研究65. 微生物学报107. 中华病理学杂志24. 中国史研究66. 生物工程学报108. 中华医学杂志25. 近代史研究67. 实验生物学报109. 中华内科杂志26. 世界历史68. 导航学报110.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7. 考古学报69. 环境科学学报111. 中华外科杂志28. 中国图书馆学报70. 系统科学与数学112. 中华妇产科杂志29. 教育研究7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3. 中华儿科杂志30. 心理学报72. 煤炭学报114. 中华耳鼻喉科杂志31. 体育科学73. 石油学报115. 中华眼科杂志 32. 经济研究74. 测绘学报116. 中华皮肤科杂志33. 经济科学75. 化工学报117.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34. 中国经济史研究76. 建筑学报118. 中国医药学报35. 世界经济77. 水利学报119. 中医杂志36. 数学学报78. 土木工程学报120. 中西医结合杂志37. 中国科学·A辑79. 铁道学报 121. 中国针灸38. 数学年刊·A 辑(B辑)80. 金属学报122. 中国骨伤39. 数学进展81. 硅酸盐学报123. 药学学报40. 科学通报82. 自动化学报124. 中国药理学报41. 计算数学83. 电子学报 42. 计算机学报84. 半导体学报

1.化学与生物工程

是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报道范围涉及化学化工与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向及研...

主管主办: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2.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双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

3.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主要报道石油和化工的前沿科技论文,及时介绍石化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态势、它的办刊...

主管主办: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中油抚顺石化公司;中感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cscd期刊肯定可以,但你如何判断这个刊物是真的cscd?!千万别因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沉痛的代价!!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硅酸盐学报好中吗

物理化学进展,是一本开源类型的刊物,会容易些

中文化学化工核心期刊化学类核心期刊: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实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化工核心期刊: 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炭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核心以下级别的期刊,应该中的难度都不大吧!主要就是挑个版面费便宜的就行。核心就比较难了,

1.化学与生物工程

是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报道范围涉及化学化工与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向及研...

主管主办: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2.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双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

3.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主要报道石油和化工的前沿科技论文,及时介绍石化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态势、它的办刊...

主管主办: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中油抚顺石化公司;中感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硅酸盐学报是sci吗

传统的耐火材料投Ei,中文的一般都不太爱要,我自己的经历,现在期刊都想要功能陶瓷之类的材料。但是国内最好的Ei耐火材料是《硅酸盐学报》,审稿较为严格,周期接收差不多3-4个月,挺长的,还有就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没投过,听说还可以。建议你还是投国外的SCI更好中点,而且只要符合要求一般不会据稿,最好的是美陶和欧陶,英文差点的可以选择国际陶瓷和日本陶瓷,都挺不错的,还不行的话还有俄罗斯的工业耐火材料与陶瓷,影响因子很低,但也是SCI,国内的Ei太坑了,不建议投,如果是自己学校的就另当别论了,望采纳!

1. Microstructural variation of Hardened of Cement-fly ash Pastesleached by Soft Water.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3(11): 3033-3038(2010)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发展与现状. 混凝土世界 2010年第九期(总15期)36-413. 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Ca(OH)2量的变化. 建筑材料学报 13(5): 563-567 (2010)4. 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的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13(5): 585-589 (2010)5. 硫酸盐对萘系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影响. 硅酸盐学报 38(9) 1765-1770 (2010)6.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tion product of steel slag. 硅酸盐学报 38(9)1731-1734(2010)7. 水泥沥青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研究中国科学 E辑技术科学 40 (8): 959-964 (2010)8. 用于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硅酸盐学报 38(7) 1346-1356(2010)9.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CRETE CARBONATION WITHDIFFERENT CURING AGE.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FAULTS & REPAIR, 15th-17th June 2010, Edinburgh, Scotland10. Hydration properties of basic oxygen furnace steel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4(7):1134-1140 (2010)11. Study on the hardening mechanism of cement asphalt binder. SCIENCE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3(5):1406-1412 (2010)1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ation products of steel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and Concrete, 10-12May 2010 Jinan, China13.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containing mineral admixture in normalindoor environment, Int. 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 1(2) 160-171 (2010)14. 锂化合物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硅酸盐学报 38(4) 608-614(2010)15.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硅酸盐学报 38(4) 568-573(2010)16. 水泥基固化盐渍土的温度变形特性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13(3): 341-346 (2010)17. 保护层混凝土中粗骨料的分布特征. 建筑材料学报 12(5): 580-583 (2009)18. 高强型CA砂浆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材料学报 12(5): 519-522 (2009)19. Modification of Test Process of PERMIT Ion Migration Test and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ate Effect of Methods to Improve Chloride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Cover Concrete. 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Technology 7(3):385-391(2009)20. 基于Ca(OH)2含量的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水化程度的评定方法硅酸盐学报 37(10):1597-1601(2009)21. APPLICATION OF HIGH VOLUME FLY ASH CONCRETE IN MASSIVEFOUNDATION SLAB OF TIANJIN TOWER PROJECT.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2-0561-0566, Sept. 23-26 2009, Weimar,. Application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New Station of China CentralTelevision.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Materials, I-1179-1184, Sept. 23-26 2009, Weimar, . 薄层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现场免振捣浇筑施工混凝土 2009(8): 1-224. PERMIT离子渗透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工业建筑 39(7): 67-69 (2009)25. 粉煤灰中SiO2在不同碱性条件下的溶出量及与火山灰活性指数的关系硅酸盐学报 37(7):1073-1078(2009)26. 高温养护对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6): 774-777 (2009)27. Application of 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in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sign, Performance and Use of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817-822. 5-8 June 2009, Beijing28. 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6(1): 31-35 (2009)29. 高温下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的水化性能建筑材料学报 12(1): 1-5 (2009)30. 现代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 2009年第一期 3-5 (NSFC No. 50878118)31. 砂灰比和砂的级配对CA砂浆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5(6): 1-5 (2008)32. 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艺 16(6):885-888 (2008)33.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CONTAINING MINERAL ADMIXTURE IN NORMALINDOOR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Structures,216-222 26-27 November, 2008, Hangzhou, China34. EXPERIMENTAL STUDY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ERMIT IONMIGRATION TES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Concrete Structures,1148-1153 26-27 November, 2008, Hangzhou, China35. 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和浆体结构硅酸盐学报 36(10): 1406-1411 (2008)36. 石灰石粉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性能硅酸盐学报 36(10): 1401-1405 (2008)37. 混凝土保护层抗氯例子渗透性的现场测试方法研究混凝土 2008(8):6-938. 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硬化浆体显微形貌电子显微学报 27(4): 305-310 (2008)39.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UHPC and UHPC Filled Steel Tubular StubColumns.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ltra High PerformanceConcrete 355-364, 5-7 March 2008, Kassel Germany40.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工业建筑 38(2): 81-85 (2008)41. 粗集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发展历程的影响. 混凝土 2008年第一期62-6342. 石灰石粉对水泥浆体填充效应和砂浆孔结构的影响.硅酸盐学报 36(1): 69-72 (2008)43. 固化盐渍土的自生体积稳定性.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7(12): 2089-2094 (2007)44. 不同类型盐渍土固化体的干缩与湿胀特性岩土工程学报 29(11): 1653-1658 (2007)45.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concrete in early age determinedby adiabatic test.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Edition 22(3): 537-541. 200746. C50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试验工业建筑 37(10): 63-65 (2007)47. 一分为二看膨胀剂的应用商品混凝土 2007年5期 1-248. 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自生收缩的影响商品混凝土 2007年5期 47-4949. 用于盐渍土的土壤固化剂的性能研究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7(8):94-9550. 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硅酸盐学报 35(s): 167-171 (2007)51.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oncrete Prepared with the BindersContaining Different Kinds of Mineral Admixture. Proceedings of the 12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ement Chemistry, Montreal Canada, July 8-12 .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volume fly ash concrete in massiveconcrete 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ncretePlatform. 405-414, 2007. Belfast, UK. April 19-20 200753. 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与微观结构.硅酸盐学报 35(4): 456-460 (2007)54. 活性或惰性掺合料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4(1):1-7 (2007)55.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cementitious plugging agent slurri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2(1): 61-65 (2007)56. 含粉煤灰或石英粉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硅酸盐学报 35(3): 263-267 (2007)57. 多用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 23(3):63-66 (2007)58. 高强路面混凝土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7 (01) 50-5459.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与预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3(1): 85-87 (2007)60. 大体积混凝土足尺模型内部的水化温升观察建筑技术 38(1):61-63 (2007)61. 固化盐渍土抗冻融性能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9(1): 14-19 (2007)62. 等强度条件下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混凝土 2006年12期1-363. 固化盐渍土经干湿循环后力学性能变化的机理建筑材料学报 9(6): 735-741 (2006)64. 含有活性或惰性掺合料的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特征硅酸盐学报 34(12): 1491-1496 (2006)65.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大体积结构中的应用混凝土,2006年11期 50-5266. 高温堵漏剂的微观结构与堵漏机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4(6): 811-814 (2006)67. 不同类型盐渍土固化体的微观形貌电子显微学报 25(s): 356-357 200668. 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电子显微学报 25(s): 171-173 200669. 热采井高效封窜堵漏剂的研究与应用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4):54-57(2006)70. 基于ASTM C1202 规范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3(4):18-22 (2006)71. 土壤加固技术及其发展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3(4):35-40 (2006)72. The performance of fly ash during the hydration of complexbinder.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and Concrete /CANMET/AC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cret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V2:1397-1403 (2006) Xi’an Sept. 19-21 200673. Influence of initial casting temperature and dosage of fly ashon hydration heat evolution of concrete under adiabatic condition. Journal of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85: 755-760 (2006)74. 可溶碱对水泥/氨基璜酸盐基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建筑材料学报 9(5): 576-580 (2006)75. 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公路 , 2006(08):176-17976. 温度对补偿收缩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硅酸盐学报 34(8): 1006-1010 (2006)77. 系统化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硅酸盐学报 34(8): 1027-1030 (2006)78. 早龄期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4(2): 262-267 (2006)79. Simulation of concrete self-heated curing at early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2006, Weimar, . Determination of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of concrete by adiabatictest and simulation of self-heated curing process at early age. Keynote report,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Youth Expert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 I, 62-70. ed. By LinhaiHan, Jiping Ru, Zhong Tao. Beijing: Science Press. Fuzhou & Xiamen, China,18-21 August 2006.( SCI)81. The effect of shrinkage-reducing admixture on mechanicalproperties and volume stability of concret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302-303:230-234 (2006) SCI BDX4482. 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硅酸盐学报 34(5): 555-559 (2006)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用web of science来检索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或者用谷哥学术如果在校园网内,直接登录图书馆资源库,资源多得很。

  • 索引序列
  • 硅酸盐学报快吗
  • 硅酸盐学报审稿加快
  • 硅酸盐学报是cscd吗
  • 硅酸盐学报好中吗
  • 硅酸盐学报是sci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