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论文

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论文

陈志敏,国际关系及欧盟研究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国际政治系兼外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让·莫内(Jean Monnet)讲席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瑞典隆德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学府担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在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兼任Asia Europe Journal、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Pacific Review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编委及顾问。是中国欧洲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1其所担任院长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科排名中,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25位,2014年第19位(中国第一),是国际知名、亚洲顶尖的政治及国际关系研究和教学机构,拥有大批知名教授,同乔治敦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海外院校有长期合作关系,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

嗬,先赞一个,牛! 1. 首先根据你要去的国家及准备读的学科决定要考的语言证书。无非是GRE/GMAT、托福/雅思两类4种。如果准备去美读经济类的话应当是GRE和托福,商科才需要考GMAT和托福。最后考什么还要看你的具体方向和学校要求。 如果打算去美国,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GRE考试了(GRE的有效期是4年),争取研二上考完,然后集中精力准备托福(有效期2年)。 2.研一除了准备英语考试以外,还要应付大量的课程,你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去做别的(其实你也做不了什么了~~~) 3.研二开始准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借此机会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学科发展情况,对于留学方向甚至导师选择会很有帮助。可以有意识地借请教问题为由与相关教授建立联系,开始“套瓷”的第一步……请注意,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将来的方向是出去读博士,不是本科/硕士那样靠成绩就可以,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国外教授的欣赏和首肯几乎很难达成愿望。 a)怎么找到导师?直接和你认识的导师或你所在领域有名气的导师联系。很多导师有基金但并没有决定是否找博士干活,很有可能看了你的材料决定招收你。 事实上,大部分OFFER都是这样找来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通过正式渠道申请的现在还在冗长的官僚审察过程当中(这也说明了直接和导师联系是最快捷的方式,而且没有期限限制,可以随时联系,随时走人--要告诉你现在的导师哦)。 不要害怕和大导师联系,这至少也是向本专业牛人介绍自己工作的一个机会, 即使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白费力气。 不过最好先搞清楚对方是导师还是学生(有些学生也很牛的),免得人家回信说"You are excellent, and I would be very glad to offer you a position,if I can get my PhD degree and become a professor in a few months." 然后是申请前最好浏览一下这个导师的主页(当然可能之前你已经很了解他的工作了)。 b)第一次联系导师说些什么? 记住用EMAIL(永远): 1) 告诉对方你在找研究生职位(一个句子)。 2) 简单介绍你的主要工作兴趣和经验(最好只有一个句子)。 3) 拍他一句不太肉麻的马屁(其实没有必要)。 4) 告诉对方附件的文件格式(例如PDF)并表示有问题你可以寄打印件或其他格式 。 5) 你的联系方式 。 6) 一定在附件里寄上你的简历,关键的东西要在里面反映,所以要精心准备简历。 Example of your first email: Dear Prof. G. W. Bush, Here I write you this email to apply for a postdoctroal position in your group. I was working in antitaidu and I plan to study how to use WhiteHouse to antitaidu. Attached please find my CV with the statement of my research interest. The attachment is in Acrobat PDF format, so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in opening it, please let me know and I can send you a hard copy. I am more than willing to answer any of your questions concerning my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sponse. Sincerely, Antitaidu 4、材料的准备。无非是个人陈述、简历、成绩单、paper这些东西。所有申请材料中两样东西最重要,成绩单和PS。成绩单是死的,PS是活的。如果你是研一研二,那你的成绩单也是活的,趁着在校多修修与攻读方向有关的课程。以下着重阐述PS写作。先做一个角色对换会有点帮助。你把自己想象成审阅PS的教受,你要录取的学生他的PS应该怎样?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你跳出PS的写作误区。我个人认为PS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教授都是专家,从PS中就可以看出你到底有几两。就像我们看小学生的作文一样,孰优孰劣,写在纸上。 申请时发EMAIL 还是寄信?最好是寄EMAIL如果对方没有特别要求寄一般信件。最好将你的简历做成PDF文件作为附件发送。(PDF 是ACROBAT PortableDocumentFormat的缩写,做出来的文件比WORD要好看,文件要小得多,而且不会带病毒,兼容性好-UNIX下也可以看,国外导师可能会反感WORD因为病毒的问题以及他可能不用WINDOWS, PDF格式转化文件可以用ACROBAT DISTILLER, ACROBAT 的包里就有,网上也有SHAREWARE),另外HTML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的导师和机构可能还会要求是PLAIN TEXT的ASCII码文件,或者在网上递交申请。 申请材料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推荐信。据我所知,象哈佛、MIT、Princeton这样的牛校,就读博士的中国人几乎清一色全是清华北大交大人大的牛教授的徒子徒孙,外人没有关系很难打进去:( 他们或者是国内的导师推荐、或者是师兄引荐,或者是老外教授力保......所以你要想进入这个圈子,必须要想方设法和这些中国“牛”校扯上点关系。至少到时找他们写个推荐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关于去哈佛读博的条件,抱歉得很我没有在哈佛就读的同学,本人虽然也是在国外读博士但那么高的位置连想都没敢想过--惭愧--所以只能泛泛而论,谈些我了解到、体验到的一些不算经验的“经验”啦~~~ 首先是专业要对口。如果你是想要申top100的master或PhD的话,首先你申请的Professor和你的专业要match,否则那么即使你再优秀他们也不会发offer给你。 其次就是研究论文。至少在硕士期间应该有论文在本专业的国际性刊物上发表,而且是多多益善。如能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则更好。 再就是GPA。据我研究,牛校录取平均GPA几乎都在,这是其一,TOEFL考到90~95以上这是其二,GRE V500+,Q750+,W4+这是其三。做到以上三点,再加上“套磁”(这很重要哦~~),如果你是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的学生,那么哈佛应该在向你招手了,即便不是以上学校的学生,那么top30~50应该也不会太难。 PS: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美国的博士只要录取了90%以上都有奖学金,特别是拿着哈佛这样的名校的Offer,即便对方不给你奖学金,国家也很乐意资助你。经常去看一下,那里有很多机会。还有,如果你在申请时声明不要奖学金可以争取国家资助,那会增加录取机会哦~~~ =====================至于硕士导师的选择,我的建议是: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最好是至今仍与国外有联系的“海归”派是首选,年龄、造诣深浅都不是主要的,等你读到了博士就会知道他们的真正“深浅”。所以我认为能够帮你出去的才是最合适的。硕士阶段只是为了帮你确定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跟他学。否则你成不了名家更去不了哈佛……

要用APA格式,APA格式使用哈佛大学文章引用格式,通常来说,一个引用包含了作者名和发表日期,以括号夹注(有时会再加上页数),放在引用文字或句子之后。APA格式规定“参考文献”部分的人名必须以名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包括姓氏的前缀。譬如,JamesSmith应被改成“Smitm,J.,”;SaifAlFalasi则改成“Al-Falasi,Saif.”。(阿拉伯文名字通常在姓氏和前缀之间加上连字号“−”,所以姓氏和前缀自成一体。)纸本文献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Sheril,.(1956).Theterrifyingfuture:.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Smith,J.,&Peter,Q.(1992).Hairball:.文集中的文章:Mcdonalds,A.(1993).(Ed.),Paranormalandoccultstudies:Casestudiesinapplication(–64).London:OtherWorldBooks.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Crackton,P.(1987).TheLoonie:God'slong-awaitedgifttocolourfulpocketchange?CanadianChange,64(7),34–37.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Rottweiler,.(1987).DetroitandNarnia:–146.月刊杂志中的文章:Henry,.(1990,April9).Makingthegradeintoday'.报纸中的文章:Wrong,M.(2005,August17).Misquotesare"Problematastic".政府官方文献:RevenueCanada.(2001).Advancedgouging:Manualforemployees(MP65–347/1124).Ottawa:MinisterofImmigrationandRevenue.线上文献针对电子文献、网站和线上文章,APA格式的网站上有订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第一就是提供读者详细的文献内容来源,第二为提供其有效的参考来源。网络文章的打印版本Marlowe,P.,Spade,S.,&Chan,C.(2001).Detectiveworkandthebenefitsofcolourversusblackandwhite[Electronicversion]。JournalofPointlessResearch,11,123–124.电子期刊的文章(只有网络版的期刊)Blofeld,.(1994,March1).网页地址电子短信(newsletter)的文章Paradise,S.,Moriarty,D.,Marx,C.,Lee,.(1957,July).Portrayalsoffictionalcharactersinreality-basedpopularwriting:(3).RetrievedOctober3,1999,from网页地址单篇线上文献(无作者及著作日期)WhatIdidtoday.(.).RetrievedAugust21,2002,from网页地址从大学课程或系上网站取得的文献Rogers,B.(2078).Faster-than-lighttravel:Whatwe':网页地址从数据库搜寻的期刊文章的电子复制版本(3至5位作者)Costanza,G.,Seinfeld,J.,Benes,E.,Kramer,C.,&Peterman,J.(1993).Minutiæ–.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通讯(限定文字)().储存于光碟的书籍Nix,G.(2002).Lirael,DaughteroftheClayr[CD]。NewYork:RandomHouse/ListeningLibrary.储存于录音带的书籍Nix,G.(2002).Lirael,DaughteroftheClayr[CassetteRecordingNo.]。NewYork:RandomHouse/ListeningLibrary.

你好。是不错的。在小路边的修车摊保养一次400元,高速费一年200元足够,目前还不需要换变速箱油和轮胎,所以不能算,算下来一年养车费用是8000+3125+400+200D等于11725元,平均一个月977块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论文

何江在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简单而又有内涵。何江通过简述他自己小时候被蜘蛛咬然后妈妈怎么给他采取的措施将自己对中国科研分布不均和自己要回到祖国投身与国家建设的决心 。      仔细看了一边江河的演讲,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江河是怎么阐述自己对毕业的想法也不是他对于自己未来要投身国家的决心,恰恰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大家可以仔细的观察,在和江演讲的最后阶段,他用英文先说了句谢谢,然后又用中文说了句谢谢。这个小细节让我对于何江这个人更加的敬佩。何江自己出身农村,但是人家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而且也是学的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比一下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真的让人生气,何江的成功就是和人家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全程的演讲中何江做到了不卑不亢,自信的男生特别帅,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自信点,要向何江学习。为祖国争光,我为我的祖国骄傲。也有人为何江写了一些东西,我觉得挺有味道的,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下吧: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进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我觉的这是大家对何江的一种肯定,大家也是都看到了一个中国农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奋斗,最后考取了哈弗的博士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大家真心的替他开心。        何江的演讲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的梦想还是可能实现的,梦想遥远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自己追逐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要相信自己也可以是第二个何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在外留学生,有的人演讲的时候就是只会谈谈中国的雾霾,中国的不健全之处。我认为何江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在外留学生的态度,就是我的祖国是有些地方不太好,但是我立志要去通过我自己的双手,通过我自己的力量,去一点点的改变他,我的祖国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很好,但我的祖国很稳定很安全,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的祖国是我坚强的后盾,我从不说出我是多么的喜欢自己的国家,但是我就是要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骄傲而自豪。

就在前段时间,中国学生何江在哈佛进行了一次博士生毕业演讲, 他是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讲台的首位大陆学生,这是哈佛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7年前,刚刚从中科大本科毕业的何江,带着象征该校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光环,来到哈佛大学深造。 申请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程序很严格,要通过三轮测试。 第一轮,递交个人材料和演讲初稿; 第二轮,从12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申请者可以对着演讲稿念稿; 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进行脱稿模拟演讲。 最终,校方从申请者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何江的准备很充分,从题材到具体内容,细细打磨,加上多年苦练的流利口语,何江顺利入选。 教育比任何车子、房子等一切物质都要重要,我同样也来自农村,教育不均衡问题一直以来也深深的影响着我。 长辈们的想法,对教育改变人生的观念存在着偏差。对他们来说,花一大笔钱去接受所谓的教育不如踏踏实实的找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娃,20岁就能把人生安定下来。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自己的人生终究是要自己负全责的,他人别说大话:我是为你好。 (何江演讲内容,聪聪享有本次翻译版权,不到之处,请谅解)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一只毒蜘蛛咬伤了我的右手。我去找妈妈帮忙,但是她没有找医生,而是把我的手放在火上面。 她用酒精浸泡过的面纱绕着我的手缠了好几层之后,在我的嘴里放了一根筷子,然后点燃了纱布 棉纱上的温度很快上来了,我的手也开始发烫,这股焦灼让我想要大叫,不过我嘴里含着的筷子让我叫不出来。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自己的手臂,一分钟,两分钟,过了很久,直到母亲把火熄灭。 所以你看到,我是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长大,在那个时候,山村的经济并不发达。 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我们村没有车,没有电话,也没有电,甚至都没有自来水!而且理所当然的,我没有接触现代医疗资源的途径。 当我被蜘蛛咬伤的时候,并没有医生可以来对我进行治疗。 对于学生物学的人来说,你也许能看到我母亲治愈我背后所包含的科学原理:热量能够让蛋白质失活,而蜘蛛的毒液都是蛋白质组成的。 将这个土方子和生物化学基础联系起来很神奇,不是吗? 不过我现在是一名在哈佛学习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一个更好、不那么痛、危险系数更小的治疗方法。 所以,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不能接受更好的治疗? 那个事故已经过去了15年,我很高兴的告诉你们:我的手现在恢复的很好。 不过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萦绕了很久,我也时常会被科学知识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所困扰。 我们曾学习过如何编辑人类基因谱,揭示了很多关于癌症的秘密,我们能够轻松的操控神经元活动。 生物医学研究每年都会有很多进步和令人震惊的变革、成就。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我们却不能将这些成就传递到最需要它的地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表明,世界12%的人口一天的生活费不到2美元。 每年都有300万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全球有3000000000(3亿)多人受到疟疾的影响。 在全世界,我们能看到无数的贫困问题、病痛问题以及资源匮乏导致科学信息不流通的问题。 救生知识在现代化的世界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确是高不可及。所以在许许多多地方,人们还是用火来治疗蜘蛛的咬伤。 在哈佛学习期间,我知道了科学知识是如何用简单又深刻的方式帮助到其他人的。2000年的一次流行感冒使我的家乡像被恶魔下了诅咒一般。 我们的民间治疗根本找不到解决方法,更严重的是,农民们不知道普通的感冒和流感之间的区别。 他们不明白流感比普通感冒要致命的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病毒在动物种类间的传播没有概念。 所以我意识到简单的卫生治疗方法,例如,将动物隔离可以治疗这种病时,我可以用这种方法让我的家乡更快的接受这种科学知识。 那是我作为生物科学家的第一次惊叹。不过也不仅仅就此而已,这也是我自身理念提升的至关重要的一次转折,也是关于我作为地球上一员的自我理解的转折。 哈佛鼓励我们有大梦想,去激励我们改变这个世界。在这个毕业日,我们也可以想象等待我们的伟大宏图。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还在想着我家乡的农民们。 我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将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是多么重要。 因为,运用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我们可以将知识传递到我的家乡、和千万个像我家乡一样的地方,带给他们这个我们在坐每一位所习以为常的世界。 不过问题是,我们会不会尽力呢? 很久之前我们的社会就强调过科学和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该强调将这些知识平等地传递给需要它的人的重要性。 改变世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发现下一个伟大的东西,改变世界可以是简单的方式,比如成为一个更好的传播者,发现更多有创造力的传播知识给像我的妈妈和农民们这样生活在工业化地区的人的方式。 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明白知识的平衡分布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一步,这还需要我们的努力来实现。 如果我们努力了,一个在中国农村的青少年被毒蜘蛛咬伤了的话,就不会再火疗而是去见医生了。 谢谢!

校友 你弄好了吗。。。

人们经常说:“寒门难出贵子”,古往今来,这句话的确有着很大的说服力,那些家境富裕的人们,往往能够获得更加具有优势的资源,然而后天的努力,同样也能够跨过重重沟壑,“寒门少年”何江的故事,也更因此让人为之鼓舞。

2016年5月26日,美国马诸塞州波士顿的哈佛大学校区,正在举行一年一季度的毕业典礼,而在毕业研究生的序列当中,将要选出一名代表走到台前,向众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这也是哈佛大学给予优秀毕业生最高的一项荣誉。

在典礼当中,一位黄皮肤少年也缓缓走到台前,而他正是出生于湖南的何江,除此之外,与何江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的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正是这次演讲,让何江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众多关注,他成为了哈佛历史上第一位享有这份殊荣的中国学生,而在这份荣誉背后,同样也是数不清的艰辛和汗水。

1988年,何江出生在了长沙宁乡县南田坪乡的一户农民人家,他的父母,也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然而从小何江的父亲,无论再苦再累,都要在睡觉前,给儿子讲述故事,不识字的母亲则陪同着他们一起学习,并且要求兄弟二人将课本知识读给自己听,这也让何江在反复的阅读学习中,一遍遍磨炼自己的知识储备。

根据何江回忆,当时家里条件十分困难,家里养了为数不多几只母鸡,一直到老了下不了忌惮才被宰杀,此时的母亲,才有幸尝一口鸡肉,“此时的她总是说放养的土鸡味道最鲜美,我则怀疑是因为母亲没有多少机会吃到鸡肉,才觉得好吃。”

当和珅来到小学四年级,他的成绩非常好,次次在学校获得第一名,然而何江也有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时候,此时母亲也不拒绝,反而不紧不慢对着何江说:“你是不是也想着帮我编织渔网?或者是去帮你爸把地坪里那些谷子晒干?你要不想写作业,就来帮我们,正好缺人手。”

尝试过农活的何江,当然知道其中的艰辛,再次拿起了铅笔。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江从小学到高中,始终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还获得了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

而在此之后,何江前往美国,进入更高的学术殿堂进行学习,身为演讲第一人的他,现状又如何了呢?

在此后,何江又在哈佛完成了生物系博士的学位,如今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的研究,而工作逐渐偏向实用,比如在体外培养肝脏,模拟疾病,做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测,他希望以此来更多的造福人类,根据2017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本年度30岁以下人物名单当中,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何江成功进入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榜。未来的他,也计划回国效力,希望能够在宁乡开设属于自己的公司。

哈佛参考文献期刊

区别:温哥华格式采用上标数字引用法。哈佛格式采用作者姓氏 + 出版年份引用法。

哈佛格式又称哈佛注释体系、哈佛论文引用系统(Harvard System),也叫“作者-日期法”(Author-date method)。根据哈佛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处注明。

哈佛文中引用的格式为:作者的姓+年份。两位或三位作者的,作者的姓要用&连接。三位以上作者的,第一作者的姓+“et al”,例:(Ellis et )。

论文

哈佛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期刊,作者出版年,“文献题名”,期刊名称,期,起止页码。期刊 名用斜体;书籍,作者出版年,书名,出版信息,城市。书名用斜体;电子书,作者出版年,书名,出版信息,登陆查看日期,网址。书名用斜体;报纸,作者出版年,“文献题名”,报纸名,日月,页码。报纸名用斜体。

温哥华格式(英语:Vancouver style)又称参考文献格式(英语:Vancouver reference style),或称温哥华注释体系(英语:Vancouver system),是一种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论文格式

温哥华格式在正文中所引用的段落后标记数字序号,用来索引文后参考文献,故也时常被称为作者-序号体系(英语:author–number system)。温哥华格式在物理科学中比较流行,医学界知名数据库MEDLINE和PubMed采用的即为温哥华格式。

温哥华格式就是指所有的作者-序号体系。较为狭义的理解有认为符合ICMJE推荐格式皆为温哥华格式。而ICMJE推荐格式过去也被叫做原稿统一要求(英语: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简称URM)。

英国论文中哈佛注释体系的起源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流行,尤其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多,近年来在社会科学中也开始流行。怎样呈现参考文献呢?参考文献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的规范,本文就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哈佛体系(Harvard System)来为大家作简单的介绍:因为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参考了许多国外的文献或期刊,所以我们有必要熟悉它的要求并遵守其中的规范,否则当我们向国外的学术刊物投稿时,会因为参考文献不合规范而不被录用;同时,也不能为国内外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信息。以上就是为大家所讲述的关于哈佛注释体系的起源和运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了解哈佛注释体系和其运用方法,在英国留学期间对于这些问题的接触是比较多的,同学们如果在留学期间遇到这类问题而无法及时向老师进行咨询的话,可以咨询一些国内较为知名的留学服务网站,例如:51Due、留学府都是非常不错的留学服务网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引用文献的特定规则第一,只列出已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摘要、论文或其他间接材料。如果实在需要引用这类材料,可以用括弧标注出来,或像一些期刊允许的那样在正文中用脚注标注出来。已被接收、将要发表的论文可以引用。

但要在将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名后注明“InPress”或“Forthcoming”(即将出版)。其次,在投稿前要对照所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后,也最好对校样再做检查。有经验的图书管理员知道。

论文里出现错误最多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还要记住的是,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信列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都确实在正文中被引用到。

2.参考文献的格式各种期刊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上有很大不同。有人查阅了52种科技期刊,发现这些期刊使用了33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Connor,)。有些期刊会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全名。

有些则不会;有些期刊要求论文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页码范围,有些则只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首页页码。聪明的作者会搜集好所引用文献的所有相关条目,这样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就具备所有必要的信息。要对已有的信息做删减和编辑是很容易的。

但要重新搜索二十多篇甚至更多的论文,用来将参考文献的题名和页码补齐,却非常费劲。即使知道欲投稿期刊通常采用精简的参考文献格式(比如,不给出题名),最好还是为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做完备的记录。这种做法可取是因为以下原因。

(1)当前选定的投稿期刊可能会拒绝录用该投稿,到时可能将论文做修改,另投其他期刊(这家期刊的要求同以前的投稿期刊的要求很可能不同);(2)很有可能在以后撰写科技论文、评论性论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会再用到这些参考文献。

而很多类型的写作经常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完整条目。在向一家期刊投稿前,最好对照该期刊的《作者须知》来检查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果投稿中参考文献格式与期刊要求的格式有很大出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有可能认为这份投稿是被其他的期刊拒稿后才转投过来的。

也可能认为论文作者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尽管有很多种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大多数期刊还是使用三种常用格式中的一种。这三种常用格式是:“著者姓名-出版年”(nameandyear)格式,“字母-数字”(alphabet-number)格式和“引用次序”(citationorder)格式。

署者姓名-出版年格式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又称哈佛(Harvard)格式,已经流行多年,很多期刊和书籍都使用这种文献引用格式。这种格式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方便作者。因为参考文献不用编号,所以作者可以随时添加或删减参考文献。

不管作者对参考文献书目做多少次修改,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如“Smith和Jones(2005)”--不受影响。如果引用Smith和Jones在2005年发表的两篇论文,那么只要做简单变动即可,即第一篇标注为“SmithandJones(2005a)”。

第二篇标注为“SmithandJones(2005b)”。这种格式的缺点是对读者和出版商不方便。当读者阅读论文时,特别是在阅读论文的导论部分时,会发现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里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这导致读者经常要跳过多行引用文献的标注才能继续阅读下面的正文。

接连引用几个参考文献会对读者阅读和理解论文造成一定干扰。对出版商来说这种格式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增加印刷成本。如果“Smith,Jones,andHigginbotham(2005)”可用简单的引用文献标注来代替。

那么出版商就可以降低印刷成本。由于一些论文的署名作者人数太多,很多采用著者姓名-出版年参考文献格式的期刊都采纳了“etal.”(等)的规则,这个规则是这样使用的:如果所引用的论文作者人数只有一到两位时,引用文献就标注成“Smith(2005)”或“SmithandJones(2005)”。

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三位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应该标注成“Smith,Jones,andMcGillicuddy(2005)”,以后在文中再引用到该论文时就可标注成“Smithetal.(2005)”这样的简短形式。

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就应该用“Smithetal.(2005)”来标注。在参考文献部分,有些期刊要求把文献的所有作者都列出来(不管有多少名作者);有些期刊仅将文献的第一作者列出。

大学在期刊发表论文

长沙一本高校的、本科生论文指导教师来回答这个问题。问题的答案分成两个层次:第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肯定可以发表;第二,为何本科生毕业论文在期刊上发表的很少;第三,期刊对发表论文的要求

第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完全可以在期刊发表,关键是期刊接受与否。

第二,为何本科生毕业论文在期刊上发表的很少。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大学生涯的总结和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都是教师指定论文选题,给学生划定研究范围,让他们在一定规则内舞蹈。这么做是规范毕业论文,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做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当然有时候也会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指导教师把关选题质量。

上面论文选题来源表明,学生毕业论文重在知识点应用,基于四年的专业学习解决抽象化了的现实问题,这样的论文选题很难被核心期刊接受。

第三,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基本一致:创新性好、语言表达流畅,原理解释清晰,算法设计可行,实验设计合理,讨论部分充分深入。高水平刊物对上述要求更高、更详细,水平第一点的刊物可能就没有这么严格。理论上说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严肃的学术事情,不容许任何弄虚作假,不允许任何瑕疵。

总结一下,论文发表是严肃的学术事情,要像对待女朋友、孩子一样认真,否则就不要发表论文,免得给自己留下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这颗炸弹已经让很多学术界人士蒙羞了!

首先亮明观点:本科毕业论文完全可以投期刊的,只需要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很多读研究生的同学,特别是在本校读研究生的同学应该有这种感觉,进校后你的老师会让你将本科论文再次加工整理以下,看能够发表一篇EI。这就充分证明了本科毕业论文是可以发表投期刊的,但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很多朋友见到我这个描述,可能会直接反驳傻傻博士,说本科毕业论文怎么会有创新性嘛,那个东西本来就是很多同学拿来应付毕业的。

但是傻傻博士想说,对于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特别是本校的同学,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因此,对于很多有志气的同学来说,即使做本科毕业只有半年,但是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也是可以具有创新性的。因此,对于有创新性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发表期刊论文的潜力的。

对于才上研究生的人来说,感觉发表一篇论文是非常圣神的事情,其实不然!写 科技 论文都有自己的固定格式要求的,你可以下载几篇期刊文章进行学习模仿,这儿我说的模仿指的是格式,而不是内容哈。

然后,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凝练,调研这个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看该内容是否是别人没有做的,如果是一个新的应用或者结果,那么你完全可以根据上面总结的格式,往里面填充内容,很轻松的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小论文。

个人建议,题主可以参考网上的 科技 论文写作,你就能知道 科技 论文摘要、前言、正文以及结论怎么写了。

现在,基本上很多期刊都是网上投稿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网页。对于你写出来的论文,你需要再次根据该期刊的论文格式要求进行调整,然后再提交上去。最后等待结果就好。中途可能会经历几次修改,但是只要你有创新性,一般不会被拒绝的。

如果你能将本科毕业论文写成小论文发表在期刊中,你就比很多同届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优势哦,特别是在国家奖学金评比的时候。

文末,大家对本科毕业论文写成期刊论文怎么看,你经历过嘛?

可以在自己所在学校的杂志上,或者是在一些有名的杂志上发表,这些都是比较好的途径。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可以在学校的官方期刊以及自己专业所在区域的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

正规期刊发表论文的六个步骤详解,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投稿才不能成功

哈佛大学学位论文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1904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1990年8月18日逝世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斯金纳引入了操作条件性刺激。著有《沃尔登第二》(Walden Two,也译《桃源二村》)、《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等。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斯金纳1904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并曾获得希腊文特别奖,他曾经试图进行文学创作,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的行为,他转向了心理学。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斯金纳的签名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斯金纳在心理学界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斯金纳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他1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驾独木舟沿河而下,漂流300英里。他还试制过简易滑翔机,曾把一台废锅炉改造成一门蒸汽炮,把土豆和萝卜当炮弹射到邻居的屋顶上。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由于他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深感兴趣,因此他曾选修过生物学、胚胎学和猫体解剖等学科。在生物学教师的指导下他阅读了洛布的《脑生理学和比较心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等科学著作,还阅读了罗素的《哲学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这些著作对他日后的学术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斯金纳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心理系。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张极严格的日程表,从早晨6点至晚上9点的分分秒秒几乎都用来钻研心理学和生理学。他不看电影不看戏,谢绝一切约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斯金纳于1930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该校研究院任研究员。1937~1945年他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心理学,1945~1947年任印第安那大学心理系主任。1947年他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斯金纳在纽约读中学,到1926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年为止他在大学里学艺术和语言学。本来他想成为作家,但他只在报纸中发表了约十多篇文章。按他的女儿写的传记他是在这个时候读了伊万·巴甫洛夫和约翰·华生的著作的。因此他于1928年赴哈佛大学学心理学。当时哈佛大学刚刚建立了一个行为心理学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导师将动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研究其内部。斯金纳被鼓励进行他自己的实验研究,他后来研制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研究动物行为的装置。直到今天心理学家依然使用这个装置来研究动物行为。斯金纳盒是一个笼子,笼子里有一个开关。试验动物需要学会一个技能,比如灯亮了就拨动开关。开关连到一支笔上,开关每被开一次,笔就向上方动一格,笔下是一个不断向前运动的纸,因此开关的位置决定纸上的曲线的倾斜度。假如纸上画的曲线的倾斜度非常大的话,则说明动物学得非常快。心理学研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 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 “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 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主要著作斯金纳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 《科学与人类行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器》《强化时间表》。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 以及《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

1916年,竺可桢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气象学论文:《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8年,竺可桢又以《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的论文,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没有学历证书不能办理认证

没有学位证书是不可进行教育部认证的进行国外学历认证得出具学位证书

  • 索引序列
  • 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论文
  • 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论文
  • 哈佛参考文献期刊
  • 大学在期刊发表论文
  • 哈佛大学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