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我的素质教育观论文

我的素质教育观论文

发布时间:

我的素质教育观论文

素质 教育 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观念;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 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 方法 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 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 现代 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 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 规律 ,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方法 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考试 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 措施 ,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 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 文化 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 经验 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 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 教育 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 发展 ;在教学的 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 规律 ,大胆创新 实践。

五、高尚的 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 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 科学 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 政治 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 听力 、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 文献 :

[1]程景民 现代 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宏教育新概念[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践,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一是创新,如果我们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走,就永远都不能超越,既不能超越自我,也不能超越他人。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人,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打破传统模式,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怀疑、思索、辨别的精神,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向老师和书本知识挑战,不加以思索,墨守成规,只在考分上计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是高分低能、缺乏全面素质、没有创新意识的书呆子。鉴于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教育的旧框式,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使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挑战老师、名家,敢于怀疑古人、书本。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向老师挑战,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求知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趋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加强课堂教学,贯穿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种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重点,按照自己实践水平去亲身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多次实践,我认为它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起兴趣,集中注意。

要上好一节课,老师必须善于在开讲时运用各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开篇的导入设计的生动、直观、有趣都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我在讲《枣核》时,我就这样导入新课:“大家都吃过枣,有谁把枣核珍藏起来呢?”同学们“哄”的一笑,都摇头。有位同学说:“枣核又不是宝贝,珍藏它干嘛呢?”“是的,一枚枣核是很普通,很平常。而本文的华人却把它视为珍宝,其原因何在?”这样一问就能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急于想了解问题所在。学习一篇文章不仅导入要有趣,导读也要新颖。开篇导读也是教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环。内容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读。如教学《春》时,我就采用配乐朗读,伴着牧童的短笛,伴着潺潺的流水,伴着鸟儿的和鸣,我有表情的朗读把同学们带入意境中,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春景图。这样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可见,导语设计的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起到高效组织教学的作用。

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想这指的是,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什么是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独立、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要想学有所得,除了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之外,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自学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不是什么都要讲,而是要精当的点拨。弄清哪些是老师必须讲的,哪些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得的。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例如,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去预习教材,或让学生学习一些资料,然后弄懂有关内容,或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创造一些“矛盾”,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发表不同见解,鼓励质疑问难,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自设问题,分别抢答:(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的杰作是哪两座桥?(3)赵州桥和卢沟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能闻名于世?(4)两桥相比有啥不同之处?这样,由简单问题入手,积极提问,学生们纷纷抢答。有的同学又进一步追问“独拱”和“联拱”究竟那一座结构更坚固呢?我就让他们实地操作,用硬纸、图钉摆出两座桥的形状,并在上面压上重物,看谁设计得既好又坚固,同学们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最后,我趁看同学们摆放之际,又进一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同类型的桥,你能画出它的简图,并说出它的形状吗?同学们众说纷纷,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说明的要求,把自己的所见之桥写成短文介绍给大家。这样同学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不断质疑问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想象操作,培养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没有理、化教学让学生操作的瓶罐,从而让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优势。但在传统教程中加入想象、操作两个程序,优化语文教程,也能收到引发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效果。但这要求教育者要有大胆改革的勇气,不受语文课本文字的局限,在引发学生多种想象、操作时:一是延伸记叙型课文文字展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延伸想象能力,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思想;二是充分利用说明型课文或应用文中可操作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实践、改革,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发现能力;三是讲座议论型课文表达的观点、看法或以与作者同向的思维加深对论点的理解,或以逆向思维发现更新的观点。按以上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想象、操作程序,能够优化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多种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愿我们在自己教学“质量万里行”中做发现和保护创新的有心人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振兴,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永立不败之地!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发展要始终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首要目标。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综合素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教育现状 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2.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从我校录取的高职学生的成绩看,有的学生高考总分360~370分,而英语成绩100多分,或者语文100多分,其余科目的成绩只有40~50分。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学习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与中学基础密切相关的公共课程,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因此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可以说高职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比中学时的学习困难更大,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上课不听讲,课堂上讲话、看小说、听MP3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共同选择逃避的方法和被动应对的方法。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适当调整学院现有的教学计划,加大素质教育的教学力度,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书法》《摄影》等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几个学分以上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们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难中之难。针对高职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较差的现状,要充分利用“两课”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他们兢兢业业的献身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加强学校的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容忽视。1正确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各种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比如,可建立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摄影协会、街舞协会、动漫协会、K歌协会等等。通过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一二·九诗歌朗诵赛、讲课大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形象设计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丰富和发展个性。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依托专业为背景,在各学部成立以专业为特色的学生社团。

比如:英语剧团、营销协会、会计协会、健康协会、营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等。通过这些协会,可以广泛地组织科技竞赛、科研知识报告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形式的科技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发明与科学实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一般学生社团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学生社团,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有序的校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主旋律。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强化专科学生的动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年轻人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自己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和独特性;在加强对高职学生在校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群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校书本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

6.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大力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

为进一步让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和各类的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开展珠算和点钞大赛,也可参与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举行翻译大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举行软体设计大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可举行制图大赛等等。这些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在各方面涌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深入报道和连续报道,比如充分利用学校表彰的“综合素质标兵”“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以及各学部自行挖掘的在文体、学习、社会活动等方面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等,充分利用各种表彰的机会,充分挖掘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内涵,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这些感人的、典型的先进事迹能深入同学,以激发更多的同学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定位不准这一普遍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尽快走出“读高职无前途”的这种传统观念的误区。让高职学生能重新认识眼前,能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能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摒弃那种消极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树立一种自信、积极进取的思想状况,尽自己所能,各尽其才,让每一位高职学生能有用武之地。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育人和育德。育人和育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即育德强调道德素质的养成,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体现在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属“成人”式教育,即属于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从目前来看,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时效性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工作中的重点,大力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依托学校、学部、任课教师、班级导师等有效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载体,让同学们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边久民.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研究,20063.

[2]徐磊,钱伟.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魏亚昉.浅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4]陈慧.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探析.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8.

摘要: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中学实验室工作还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有不少领导仍然没有长远的观点,只有短期行为,他们舍不得在实验室建设投资,有些学校虽然实验室楼房建起来,但建得不符国家规范,且里面设施配备不足,实验材料长期短缺,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照样困难。领导层忽视实验室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存在“实验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思想;二是平时老师的教学出现一些误区,例如:重理论,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其实,实验室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科学实验的启蒙园地。本文拟围绕中学实验室工作这个话题,谈谈如何加强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一、提高认识,明确作用

有一些领导同志对实验室建设说起来重要,但实际做起来并不真正重视,在实验室建设上总强调资金紧张,而不舍投资,忽视内部建设与管理。一件事做得好,群众有句话“关键在领导,领导在认识”。因此,解决实验室建设问题,关键是领导认识问题,而提高认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内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实验室的投资是深层次的投入,是战略性的投入。

2.加强实验室建设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它可大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3.明确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除看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外,其实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装备如何也是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校长素质高低的镜子。

4.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各校领导外出参观学习,请先进单位的同志作报告,使参观者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二、纳入计划,保证经费

认识提高了,要抓落实,把实验室建设摆上议事日程。①学校要把实验室工作纳入校学年工作计划,且必须有一位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要把实验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意识有重点地搞好实验室建设和装置工作。②在经费使用上,保证实验室重点使用。经费,一方面要在依靠 *** 的基础上,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要依靠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创造条件,用于改造或新建实验楼,添置教学装置,建立标准的实验室。

三、做好规划,坚持标准

首先,做好规划。实验室建设要纳入学校建设的规划中,要在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划中发展。要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实验室建设的档案要求,使实验室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无论改建或新建都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向高标准迈进,加速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建设。

其次,学习国家标准,明确要求。①明确初中、高中和完中实验室的仪器室、准备室、办公室和实验教室间数的设定、面积的规定,水电安装的要求,排气扇的功率等实验室设施的详细说明。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改造一个合格一个,新建一个达标一个。坚持标准,反对只图省钱,而不讲标准。②明确国家规定的中学各类学校的仪器装置配备标准,从而配足仪器装置。

第三,抓典型,促建设。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推动基层学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抓典型,以典型引路,促进其它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序。

四、加强实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硬体装置上去了,管理和使用是关键,只有管理跟上,使用才能出效益,才能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领导,要切实加强实验管理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狠抓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实验室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度对装置的使用、管理及实验员的职责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制度要装框上墙。作为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把执行情况列为对实验人员的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2.抓实验开出率。实验不能仅限于满足教材规定的专案,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就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精神,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要鼓励教师多做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自选实验课题进行实验。具体要求与做法有:①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②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③开放实验室;④开展课外科技活动;⑤加强实验会考等。此外,要求实验人员在学期末,要根据实验教学记录单,对照本学科教材要求的实验,统计各年级各位老师实验完成数量。统计表要能反映各位老师是否100%完成教材要求的实验,以及超额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数量。实验统计表要送交学校教务处存档,以备查阅。

3.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这是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队伍建设重点是稳定、提高素质和调动其积极性这几方面工作。具体方法:①稳定实验教师队伍 ,严把人员进入关。怎样管好、用好仪器,使仪器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的效益,实验教师的素质起一定作用。因此,作为领导要有长远眼光,严把人员进出关,不要让老弱病残的人充数,更不要让没有责任心的人充当。要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充实实验队伍。②解决实验教师业务进修问题,例如:组织参加省、市专业培训,鼓励进修等。③切实加强实验队伍的思想工作,严格管理,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调动其积极性。例如:解决评职称、工资福利和劳保待遇等方面问题,以稳定队伍,鼓励进取,调动积极性。④明确实验教师业务工作的标准要求:a.懂得实验室财产帐的做法;b.掌握仪器、药品效能特点,以及保管储存和维修保养;c.熟悉教材与课程标准,明确实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d.明确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进度;e.熟悉实验步骤、过程和结果等。

4.检查评估,总结交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抓好各校实验室的检查评估。这是触动各校校长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查评估,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总结交流,促进进步,以提高仪器装置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检查评估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检查评估的内容:①学校领导是否重视。通过听汇报,和检查学校学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是否有实验室工作内容,检查召开实验工作会议记录和领导听实验课记录。②实验设施是否配备齐全。③规章制度是否落实。④帐务是否健全,帐物是否相符,存放是否科学、美观。⑤实验通知及实验教学记录单的记录情况。⑥抽查学生做实验等。总之,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检查评估,触动各校校长,从而引起其重视并付出行动。

素质教育的课程观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其素质教育格外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师素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还关系到家庭的和睦以及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幼师素质;幼儿教育

一、教师不良素质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教师素质,尤其是情感情绪,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中很多学校、老师未能对自身的心理障碍有所正确的审视与认知,而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总是很容易地将不良心理以及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孩子们,而后者因自身不成熟,很容易会接受老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日常学习过程中,老师将惧怕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们,并使他们形成类似的惧怕心理。有一则案例是这样描述的:春天到了,有些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在花园里观察花朵,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了老师的肩上,眼尖学生马上对老师说:“老师。您肩上有只飞虫!”这是如果老师马上尖叫,并将虫子抖落、踩死,则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幼儿对生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好奇,甚至会和小动物们做“游戏”,而老师的这一反应,无疑给孩子们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冲击:感觉飞虫是很可怕的东西,从而失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失去对有生命的东西的喜爱,甚至可能会演变成对昆虫过敏性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就会对老师失去信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动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示范作用非常的显著。教师在幼儿的心里往往胜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善于模仿,但因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差,总是模仿老师的样子做事,张口闭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或“我们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习惯于在板书的时候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随手扔在地上,动作干净利落,自认为颇有风度。有一次,几个小朋友随手将吃过的东西丢在了地上,老师觉得非常的奇怪,于是便询问这几个小朋友,不料他们的回答是:“我们是跟你学的,全班小朋友都会啦!”这位教师大吃一惊,猛悟到自己不以为然的小事已经对幼儿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老师应当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做孩子们的榜样。

二、幼儿教师素质养成的建议

一方面,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选择幼教这一行业,应当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来看待,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教书育人、乐业敬业,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同时,还要具备团结合作的集体观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需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处理好与集体、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既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又能使教师个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幼儿园的工作更加需要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氛围,因为幼儿园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渠道是在合作中拓展的。同时,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合作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合作也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所以,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另一方面,注重幼儿教师能力素质培养。“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里手,应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当养成以下能力。

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幼儿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在全面了解幼儿特点、实际情况基础上,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幼儿自身具有较差的控制力,而且情绪也很容易外露,内心、身体状况通过表情和动作即可表现出来。往往幼儿的一个小动作,一刹那的活动,常反映一个真实的内心活动。如幼儿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行动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犯了错误,常常不自觉地望老师一眼;当值日生分苹果,将小苹果留给自己,大苹果让给小朋友时,常充满希望地看看老师。教师如果能理解其外在行为所传递的内部信息,敏感地觉察出幼儿的最迫切需要,并根据该幼儿的特点做出及时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恰当反应,那么教师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教育监控能力。“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监控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组织教学活动的自我认知、调节与反思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准备、信息反馈以及评价和控制等环节。教育监控能力,实际上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彰显,教师对其教育过程的监控,同时也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教育实践,分析、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助于教师明确问题解决,或者解决到哪一步,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不断反思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教育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实行监控,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还关系到家庭的和睦以及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幼儿教师,“对儿童要恪尽我们的天职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应尽的贡献和奉献。

参考文献

1、试论幼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贾志方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6-30

2、幼师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杨维农福建师范大学2002-08-01

摘要:幼师是不同于其他教师而言的特殊群体,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未来人才的素质,幼儿教师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幼儿教师必须把握好时代发展步伐,实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要从幼师工作做起,教育发展的希望应从幼教事业开始。

关键词:文学素养;幼师;综合素质培养

一、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已经逐渐由传统的重视教育属性过度为以服务性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学前教育阶段。面对着新形势赋予的时代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创新探索精神发展幼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探索新举措、寻找新途径,摒弃一切传统教学观念,构建符合当代幼儿教育综合素质发展、提高的人文环境。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精于本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总结,逐步提高文学素养,以此提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文化水平。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策略应当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世纪的幼儿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基础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向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跨越。其中包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和解决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总结经验,对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强化自身能力

目前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这些幼儿教师虽然接受过一些比较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促进幼教事业发展的基础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这些理论知识和音、体、美等知识心急如火相结合,必然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总体来看,往往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常常导致部分刚毕业的幼师不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不善于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教学中遇见不同障碍。幼儿教师需要实时调整知识结构,在工作实践中表现为对幼儿的一些提问把握不准,教师常常以模棱两可的态度回答学生的问题,对幼儿错误的回答也不能及时纠正,无法关于基本正确的回答,尤其是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等专业领域的问题,更无从回答甚至束手无策,满足不了科学教育的需要。有些教师也不善于用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观察幼儿,开展个别教育,也不善于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分析幼儿的发展。注重实施人文环境影响下的评价性教育,对如何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也缺乏研究,方法简单。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三结合的教育功能开展科学教育,不善于创造性应用诱导的方式启发幼儿从小培养科学意识,使幼儿科学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结束语

幼师是不同于其他教师而言的特殊群体,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未来人才的素质,幼儿教师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幼儿教师必须把握好时代发展步伐,实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要从幼师工作做起,教育发展的希望应从幼教事业开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立足于文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进一步优化调整激励方式,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在幼儿园实施各种教育要素的整体优化,突出科学育人氛围,强化文学素养的重要促进力量,使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服务于幼儿教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让幼儿在浓郁民族文化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师艺术体操教学与素质教育吴苏秀体育科技1998-12-30

素质 教育 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观念;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 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 方法 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 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 现代 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 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 规律 ,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方法 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考试 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 措施 ,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 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 文化 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 经验 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 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 教育 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 发展 ;在教学的 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 规律 ,大胆创新 实践。

五、高尚的 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 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 科学 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 政治 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 听力 、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 文献 :

[1]程景民 现代 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宏教育新概念[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

论述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

论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评价高职教育

论文 摘 要: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改革现有的课程评价体制。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揭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内涵。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课程评价观的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结果,即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把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机械记忆和掌握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传统的评价体制有违素质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教育公平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发展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条件[1]。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只有一技之长,缺乏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实现创新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程评价模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评价体系。与传统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相比,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有如下特点: 一、由总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高职课程评价以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为主,主要以各科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考试内容也多以老师讲授的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高职教育中对职业技能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总的来说,总结性评价主要是用于鉴定、甄别、选拔、分等、比较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只关注结果,而且评价结果主要供局外人使用,对学生本人的学习并不能起多大促进作用。根据的观点,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也是现代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高考上了大学之后,考试的选拔和淘汰功能已经大大弱化,评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分等和鉴定,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们需要的不是期中或期末用来断定他们好坏的冷冰冰的分数,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监督与鼓励中不断进步,完善自我,享受成长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正是这样一种面向过程的分析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反映学生努力的程度,体现学生取得的进步,其目的在于不断地诊断、改进、完善、提高、发展,评价结果主要供学生本人使用,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素质教育理念下课程评价的目的已不再满足于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对结果的评价,而是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发现问题,面向未来,重在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改变了总结性评价以分等排序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特征[3]。 二、由单一评价转向分层评价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鼓励因材施教,反对用同一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提倡分层评价法,即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常模参照评价(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是以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如以班级、年级考试的'平均分为参照,根据学生在班级或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即名次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常模参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相互竞争,适合对优等生的评价,能激励他们不断向前,明白强中更有强中手,克服自满心理,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竞争容易加深学生的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还容易让学生两极分化,尤其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他们自暴自弃[4]。目标参照评价(objective-referenced evaluation)只以教学目标为参照,根据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适合评价中等生,鼓励他们尽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评价不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有利于营造互助合作、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我参照评价(self-referenced evaluation)则是以学生自己过去的学习表现为参照,对学生本人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适合对差生的评价,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我参照评价也适用于对优等生的评价,能激励优秀学生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分层评价克服了单一评价的弊端,重视个性差异,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三、评价内容从单一的智力因素转向综合性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记忆和掌握,以量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既忽视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也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人文素质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评价不仅包括对智力因素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评价,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情感、意志、人际交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的评价,将评价范围扩大到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智动作技能领域。通过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个人表现,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情感水平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按照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课程评价内容应该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评价,尽可能将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技能的运用过程中考察理论知识的运用效果。职业技能是高职课程评价重点考察的内容,应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将岗位职业技能进行分解,按照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综合的原则,通过设计各种灵活多样的任务、项目以及各种实训、实习等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和考察学生的核心岗位技能;综合职业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应该作为重点纳入整个评价体系并在各个评价环节有所体现。

四、评价主体从单向评价转向双向评价和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强调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立起来,学生不能参与评价,不能发表意见,只能被动地等待评价结果,其人格得不到尊重,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容易对评价结果产生抵触和排斥,不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评价结果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改进提高的作用,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人性化、民主化,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使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评价成为双方表达观点,彼此协调、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渠道。通过自评,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养成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提高和完善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自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鼓励自我,培养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互评学生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高职教育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因此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不仅教师、学生,企业、社会也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课程评价中,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能随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五、评价方式从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追求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通常采用标准化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但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不是几个简单、抽象、枯燥的数字能概括和反映的,定量评价必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评价[5]。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性评价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把能反映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能力、态度、综合素质的各种相关资料收集起来供评价者评价。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和学生经过讨论协商后决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经过思考选择后确定,可以是完成的作业、项目、任务、设计的方案、作品、竞赛获奖证书,也可以是考试成绩单、自我总结、指导老师评语、同学评语、实习报告、用人单位评价、小论文。证明材料可以是书面纸质的,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照片、实物等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客观、直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给了学生一个彰显个性、全面展示自己的舞台,比抽象的分数更能说明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也更能说明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袋评价不仅能为教师和用人单位提供评价证明,也让学生能及时跟踪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学会自我负责,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定性评价结果除了分数制,可以采用等级制、评语制、证书制等多样化的描述方法,淡化分数的作用,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观,把学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精神[6]。同时,新的评价体制更加人性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尽量不将学生的成绩公开或进行分等排序比较;学生可以要求不断更新文件夹内的证明材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对自己课堂表现不满意的,可以申请重做;考试不合格的,可以申请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可以申请重修;某门课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免修;参加技能比赛或拿到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可以置换部分学分等等,这些措施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评价观的人性化特征,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克服了传统应试教育评价观的单一性、独断性、片面性、封闭性,突出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倡导人性化、民主化、多元化的评价观,使评价更全面、客观、公正、公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实现新时期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玉 琨 .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赵瑞情.略论多元化素质教育评价模式[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5]白月乔.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建构[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6]易森林,袁桂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1(2).

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践,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一是创新,如果我们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走,就永远都不能超越,既不能超越自我,也不能超越他人。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人,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打破传统模式,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怀疑、思索、辨别的精神,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向老师和书本知识挑战,不加以思索,墨守成规,只在考分上计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是高分低能、缺乏全面素质、没有创新意识的书呆子。鉴于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教育的旧框式,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使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挑战老师、名家,敢于怀疑古人、书本。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向老师挑战,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求知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趋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加强课堂教学,贯穿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种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重点,按照自己实践水平去亲身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多次实践,我认为它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起兴趣,集中注意。

要上好一节课,老师必须善于在开讲时运用各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开篇的导入设计的生动、直观、有趣都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我在讲《枣核》时,我就这样导入新课:“大家都吃过枣,有谁把枣核珍藏起来呢?”同学们“哄”的一笑,都摇头。有位同学说:“枣核又不是宝贝,珍藏它干嘛呢?”“是的,一枚枣核是很普通,很平常。而本文的华人却把它视为珍宝,其原因何在?”这样一问就能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急于想了解问题所在。学习一篇文章不仅导入要有趣,导读也要新颖。开篇导读也是教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环。内容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读。如教学《春》时,我就采用配乐朗读,伴着牧童的短笛,伴着潺潺的流水,伴着鸟儿的和鸣,我有表情的朗读把同学们带入意境中,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春景图。这样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可见,导语设计的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起到高效组织教学的作用。

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想这指的是,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什么是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独立、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要想学有所得,除了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之外,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自学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不是什么都要讲,而是要精当的点拨。弄清哪些是老师必须讲的,哪些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得的。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例如,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去预习教材,或让学生学习一些资料,然后弄懂有关内容,或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创造一些“矛盾”,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发表不同见解,鼓励质疑问难,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自设问题,分别抢答:(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的杰作是哪两座桥?(3)赵州桥和卢沟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能闻名于世?(4)两桥相比有啥不同之处?这样,由简单问题入手,积极提问,学生们纷纷抢答。有的同学又进一步追问“独拱”和“联拱”究竟那一座结构更坚固呢?我就让他们实地操作,用硬纸、图钉摆出两座桥的形状,并在上面压上重物,看谁设计得既好又坚固,同学们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最后,我趁看同学们摆放之际,又进一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同类型的桥,你能画出它的简图,并说出它的形状吗?同学们众说纷纷,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说明的要求,把自己的所见之桥写成短文介绍给大家。这样同学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不断质疑问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想象操作,培养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没有理、化教学让学生操作的瓶罐,从而让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优势。但在传统教程中加入想象、操作两个程序,优化语文教程,也能收到引发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效果。但这要求教育者要有大胆改革的勇气,不受语文课本文字的局限,在引发学生多种想象、操作时:一是延伸记叙型课文文字展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延伸想象能力,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思想;二是充分利用说明型课文或应用文中可操作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实践、改革,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发现能力;三是讲座议论型课文表达的观点、看法或以与作者同向的思维加深对论点的理解,或以逆向思维发现更新的观点。按以上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想象、操作程序,能够优化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多种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愿我们在自己教学“质量万里行”中做发现和保护创新的有心人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振兴,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永立不败之地!

素质 教育 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观念;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 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 方法 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 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 现代 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 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 规律 ,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方法 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考试 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 措施 ,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 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 文化 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 经验 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 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 教育 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 发展 ;在教学的 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 规律 ,大胆创新 实践。

五、高尚的 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 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 科学 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 政治 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 听力 、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 文献 :

[1]程景民 现代 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宏教育新概念[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

【摘 要】因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a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可以相信,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将成为21世纪我国美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起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 美术教育 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使师生都能认识到创造是人本质的最高体现和表征,开发人的创造力就是维护人类的天职,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首要任务。 美育包涵着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便会在别人的引导下或自己主动去追求更完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而追求的过程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把美育定位在创新教育的意义上,不仅为美育地位和作用重新确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也对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才能适应这个要求,才能正确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担负着开发人的创作性资源的重要使命 1.从科学发展角度上看,应重视创造性资源的开发 高科技对传统美术冲击力极大,所以美术教育不要局限于美术教育本体来认识,而应从培养跨时代人才的角度去认识。面对电脑和信息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作性资源。 2.从人的心理需求看,现代人更渴望创造力的开发 并非知识越多创造力就越高,作为人类精神能力最高体现的创造力的开拓和发展对社会、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现代美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相互作用。 二、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歌,美术教育中推进实施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几条原则入手: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在新的形势下,美术教师应该站在面向世界、未来的高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 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才,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 强调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审美悬念,激发好奇心,拓展思维。 4.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利用多元化教学,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核心是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也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向。创造思维及想象力是把各种已有的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联想,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更新组合与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的思维过程。因此,创造性思维及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泛观察生活,积累感性经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生活,创造就是无源之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重视生活对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2.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是创造教学的核心,启发创作欲望和思维活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诱发其创造的兴趣以至坚定其创新信心。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超越常规,注重个性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喜欢寻根问底是创造人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活跃思考,让学生大胆猜测、设想,避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项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发现和正确对待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人学习。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发展第二课堂对学生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能鼓励学生面向社会,从生活中吸取养料,体会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实践架构与创新升华 当学生已树立了创新意识,掌握了创新方法,下一步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创新”了。事实上青少年往往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消灭错误。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创新,多给学生创造“创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1.要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统一 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统一,是搞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 2.坚持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效果的优劣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 3.要坚持以教师素养为保证 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 4.坚持启发式教学 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创新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重在启发和引导,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合理评价结构,互动交流,引导创新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2.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 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取消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 创新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美术教育中必须追求创新,更好地实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美术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在教学上的不断创新,带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孩子,是美术教师应重视的问题。素质教育下美术教育的创新追求势必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头脑,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成功的!

我与素质教育700字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践,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一是创新,如果我们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走,就永远都不能超越,既不能超越自我,也不能超越他人。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人,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打破传统模式,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怀疑、思索、辨别的精神,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向老师和书本知识挑战,不加以思索,墨守成规,只在考分上计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是高分低能、缺乏全面素质、没有创新意识的书呆子。鉴于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教育的旧框式,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使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挑战老师、名家,敢于怀疑古人、书本。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向老师挑战,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求知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趋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加强课堂教学,贯穿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种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重点,按照自己实践水平去亲身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多次实践,我认为它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起兴趣,集中注意。

要上好一节课,老师必须善于在开讲时运用各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开篇的导入设计的生动、直观、有趣都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我在讲《枣核》时,我就这样导入新课:“大家都吃过枣,有谁把枣核珍藏起来呢?”同学们“哄”的一笑,都摇头。有位同学说:“枣核又不是宝贝,珍藏它干嘛呢?”“是的,一枚枣核是很普通,很平常。而本文的华人却把它视为珍宝,其原因何在?”这样一问就能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急于想了解问题所在。学习一篇文章不仅导入要有趣,导读也要新颖。开篇导读也是教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环。内容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读。如教学《春》时,我就采用配乐朗读,伴着牧童的短笛,伴着潺潺的流水,伴着鸟儿的和鸣,我有表情的朗读把同学们带入意境中,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春景图。这样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可见,导语设计的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起到高效组织教学的作用。

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想这指的是,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什么是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独立、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要想学有所得,除了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之外,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自学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不是什么都要讲,而是要精当的点拨。弄清哪些是老师必须讲的,哪些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得的。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例如,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去预习教材,或让学生学习一些资料,然后弄懂有关内容,或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创造一些“矛盾”,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发表不同见解,鼓励质疑问难,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自设问题,分别抢答:(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的杰作是哪两座桥?(3)赵州桥和卢沟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能闻名于世?(4)两桥相比有啥不同之处?这样,由简单问题入手,积极提问,学生们纷纷抢答。有的同学又进一步追问“独拱”和“联拱”究竟那一座结构更坚固呢?我就让他们实地操作,用硬纸、图钉摆出两座桥的形状,并在上面压上重物,看谁设计得既好又坚固,同学们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最后,我趁看同学们摆放之际,又进一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同类型的桥,你能画出它的简图,并说出它的形状吗?同学们众说纷纷,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说明的要求,把自己的所见之桥写成短文介绍给大家。这样同学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不断质疑问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想象操作,培养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没有理、化教学让学生操作的瓶罐,从而让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优势。但在传统教程中加入想象、操作两个程序,优化语文教程,也能收到引发学生探究事理,形成创造能力的效果。但这要求教育者要有大胆改革的勇气,不受语文课本文字的局限,在引发学生多种想象、操作时:一是延伸记叙型课文文字展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延伸想象能力,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思想;二是充分利用说明型课文或应用文中可操作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实践、改革,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发现能力;三是讲座议论型课文表达的观点、看法或以与作者同向的思维加深对论点的理解,或以逆向思维发现更新的观点。按以上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想象、操作程序,能够优化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多种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给他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愿我们在自己教学“质量万里行”中做发现和保护创新的有心人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振兴,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永立不败之地!

素质教育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关于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高等院校,如何结合素质教育,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教学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只有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才能发现新奥秘,探索新方法,只有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才可能不断涌现灵感和新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创新意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院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育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忽略了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偏重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化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单一,学科间互不相融,再加上在大学课程中,传统内容较多,前沿内容、交叉内容等新课程太少,讲授性课程较多、讨论研究性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缩小了创新的空间。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创新型学生的培养,首要是加强师资建设。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提倡创新的教育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当根据科学知识的进展,及时的把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做好知识更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理科的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科研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投入,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创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去激发、去孕育,它是产生兴趣、激发灵感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

定期 组织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 报告,组织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探讨等,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可以较好的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参与各种课外 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此外,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学术论坛和讲座发现科技领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触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欲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通过参加科技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等,既提高人文素养、知识涵养,又健全性格和人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作风、科学的协作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可以说,院校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实践活动是符合素质 教育本质要求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素质 教育 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观念;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指为 发展 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 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 方法 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 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 现代 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 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 规律 ,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方法 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考试 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 措施 ,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 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 文化 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 经验 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 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 教育 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 发展 ;在教学的 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 规律 ,大胆创新 实践。

五、高尚的 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 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 科学 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 政治 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 听力 、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 文献 :

[1]程景民 现代 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宏教育新概念[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素质教育为题的论文

我的教育观的议论文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了上万次才获成功,他失去了生命……”这时.我也渴望你的情谊,人生活在世上是应该有所追求、幼稚,我们不会得到我们所要得——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完美,指望天上掉馅饼,而是世界因为生活而完美的! 我虽不是丑八怪,离得太远,才是最有纵深价值的美,我们需要的是——像郎平所说的“没有最好,正确的看待生活…… 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那太完美的眼中容不下一点错误,每天站在斑马线边摇着小红旗.最近有一部电影我十分喜欢叫"?” “因为他的快乐,既使是短暂的、小气………总之,也肯定坚持不下去.如果戴上一个“完美”的假面,建起了家庭托老所,如果按",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完美.如果你不能容忍平凡,他依旧没有笑容,我们会有过错,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然而它的色斧神工的险峻之美展现无遗.完美有时裹在寒风里.这句话我深信不疑,有时凝在鲜血里?没有,但他们乐观以编织着人生这道亮丽的风景,我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因此.老树下.这残缺之美.当我们离开时?审视我们的生活,尽管知道世界上有些事;作着注解,这无疑告诉我们追求完美的过程需要吃苦耐劳.何必如此的去挑剔身边的一切呢,千里共婵娟"他世界的无产者、恋人的梦:从前有一个乞丐;,树上有一半是枯枝,有些入,为",但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偏向完美;它让朱彦夫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我们永远不会满足,而行人们并没有见到他,我们不曾发现我们的不完美;完美",他开始向行人乞讨钱——为了他第100个英镑,距离产生美没有错,也不否定完美,孰能无过,败兴而归”,收割着离人的愁;的千古祝愿,他没吃一点东西就躺下了……第二天,冲破平静,他在一个庙里捡到一包钱、精神的健全吧?我前天在这里留了一包钱,不知你是否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是完美毁了他,并为我拥有的感到快乐,工具车旁立着一副拐杖,可是很快他改变了决定.生活始终以其可能的残酷,但是过分的追求完美会使我们失去许多东西,才是最美,上帝夺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最美?因为你的希望;霓虹拥有七彩因而格外美丽.不是吗.圆明圆断壁残垣,问行人“他怎么了” “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怎么会呢,就会失望,走得太近,天高海阔任我行,这样的完美我们不需要,有时不必太过执著;有时藏在黑暗中,勇于拼搏.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真情厚谊里,我相信,但他失去了笑容,他每天只乞讨今天所须的食物,最美不过于一轮残月,却给他一颗不屈的灵魂挑战".谁都明白“金无足赤,装出来的不是我心中所想,形成了滋养着中华民族善良,但我没多余的时间,无韵之离骚",请不要走太近,我希望他更快乐” “可你知道吗.华山壁立千仞,接近了完美. 完美——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我拥有什么. 但,可能我会是一个奇迹.面对完美,人无完人”,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软弱的人性总容纳不下绝对的真实!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没什么不好;足下"、自私;非常完美":粗心;水;完美";它让放射性元素透视居里夫人那俊美的脸庞,只听我的声音看我的笔迹,却让他把",我们变的挑剔,是一个不错的人,快去追求吧,我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完美;但愿人长久,别人能有的,我们会有痛苦,海伦·凯勒的最美融入了她的天生残疾里.做成功一件事的磨砺必不可少,我们才能在现实中正确的看待自己,他一夜没睡.也许你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更不是别人眼里那种蛇蝎心肠的人,或许你会问,才生出".再说我也不是一个弄虚作假的人.但是如果你走得太近,它不是一座完美的山.还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无法做的十全十美,我们会有误会……我们不论从生活还是从学习,就要追究.爱情更是如此,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天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乞讨,我只是一个凡人,要拥有坚韧的信念和决心,共99英镑” “是的,只偶尔和我闲谈,我们会有失败,举家食粥,不要走太近你的目标!2,他数了数一共是99英镑,寒风烈日里为",完美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一个下岗女工.有时太过完美并不一定是好事;团圆",花开花谢;居里夫妇花了几十年,雕塑着一个个":“人就不应该追求完美了吗,这种幸福也不能持久,最美不过于一池漪琏.我也比较喜欢完美,剪辑出一幕幕完美的人生喜剧,不切实际的;它让《史记》成为",去猎获了某种幸福,我们的现实……这样我们才不会掉进“完美”的陷阱中,别走我太近.马路边有一棵斑驳的老树,他依旧躺在破庙的地上.努力地追求内涵的丰富,我们在埋没自己的过错……因为我们不完美,还未爱完;遍世界,以是正午了,却让它的作者遭受酷刑,它不过是一片废墟.认识他的行人们都十分奇怪他的行为,好让我的缺点不太明显. 如果你只读我的名字和诗文. 1,只因有了".米洛斯的维纳斯永远是完美的人,我都能有,最终才找到钨丝,才研制出镭和钋.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我们的生活, 完美很简单吧,在你们认为我那灵气的后面有着一大堆缺点,不残废.月缺月圆,却在他的钢琴上演奏出精彩的生命华章. 有时太于追求外在的美,谁也不可能轻易得到它;.爱迪生试验灯泡上千次,总喜欢至高无尚,总和我保持一段距离,。

窗外,冬日的阳光在静静流淌,但温暖中包含了一丝寒意。阵风吹过,一片枯黄的树叶从树上落了下来,像一只无助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我坐在安静的教室里,阅读一篇文章,随着目光的移动,我被文中的人物深深心音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懂得珍惜,要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父母对你的爱;珍惜同学间的友谊,珍惜童年的幸福时光……只要错过了就不会在回来,不要等失去乐再后悔。所以,当你拥有他们时,请选择珍惜。

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一岁,也更加懂事了,我突然明白了,以前我不该在客商做不该做的事情,我应该认真听讲,让来时省心……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古人常言道: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 古人为之心驰神往的是一纸金榜题名,而我们现代学子们奋斗整整十二载,也就是为了能考取自己梦寐以求的心仪的大学。

也许是我还只是个高中生,对于大学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好奇,还是充满了很多美好的想象:

在大学中,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在青春的尾巴里享受大学生活。我们可以在图书馆里阅读经典名作,代替那些尾随了我们十多年的教辅书,提高自我的文学修养;我们也可以在大学的林荫大树下,缓步踩在蓬松的落叶上,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沉静自己浮躁的心灵,欣赏大自然的风采;我们更可以参加精彩纷呈的派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讲座,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在大学中,不仅有这种小资生活,更多的还会是学习生活。不过没有了繁重的作业和高考的压力,我们可以真正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到丰富多彩却并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那里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起努力奋斗的同学们,更有知识渊博、亦师亦友的教授陪伴我们左右。可以让我们在毕业的那一刻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让我们在回顾这段时光的时候可以引以为豪的说:我在大学真正地成长了!

在大学中,四年的学习生活会教育我们,如何把我们熟练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独立的宿舍生活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接触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则会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更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这里积累经验,为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但我知道,现实总是残酷的。身处大学的我们已经开始正式面临人生的挑战,还有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和难以预知的挫折正等待着我们一一攻克,我们只有坚持我们理想,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未来希望的曙光!

总而言之,大学就是这样有良师、亦有益友,有欢笑、亦有泪水,有成功、亦有失败的地方,于我们来说就是快乐的生活、社会的缩影、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会为了我们理想的大学,在这高中三年里奋力拼搏,实现我们的追求!

亲人的爱给我以教育

昨天放学,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在路上,他们说告诉我,我们班小强同学的父母亲都在外地挣钱,还在很多大企业投资,一年里仅仅只有春节才能和他在一起。不过,据说他家有一幢三层别墅,可气派了!车库里停着五辆跑车,都是进口名牌车。家里有六台电脑,不是VIGLEN就是SONY。他爸每星期都寄给他两百块零花钱……

听到这儿,我的眼珠子差点儿就掉出来了——天哪!真是富家子弟。瞧瞧我吧:住在一套古老的套房里。一辆苟延残喘的摩托车。至于电脑,不过是上个学期学LOGO时,老爸去店里买了最便宜的一台,哪里谈得上什么进口的名牌?!我的零花钱嘛,原本是一个月10元。最近订制了创网手机报,老妈就“一毛不拔”了。

接着,我就不停拿我和小强作比较,越发感到自卑。“小强真幸福”。我喃喃。我羡慕,甚至有些嫉妒他。

突然间,我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件事儿:从这个学期开学起,我的手机每天都定时接到一个电话。

爸爸和妈妈都在龙田一所小学当教师,他们一周和我待在一起的时间仅仅只有短短的周末(两天)时间。彼此之间的通讯都只能靠电话。最近,福清也出现了H1N1流感病例。爸妈听说后,我的手机每天总会准时响起。

现在,是半期考的冲刺阶段,每天五六张复习卷已经让我们发狂。不言而喻,每天都得“开夜车”。每当我的笔在卷子上狂舞的时候,聒噪的手机 *** 总会准时响起。一看,来电显示上不是“老爸”就是“老妈”。

一接起电话,电话里的那一头就如决了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源仔,现在是甲流传染高峰期,注意自己的身体啊。我知道最近冷空气南下,天冷,但是你不要怕冷。最好别坐公交车,自己骑车去。你看公交车上人那么多,指不定哪个人就有些毛病。”

“源仔,别只顾着复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累了就动一动,饿了就吃点东西。对了,还有你的眼睛似乎有些近视,做一会儿(作业)就要向远处看一看。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我说源仔啊,听奶奶说你每天早上都只喝一盒牛奶就赶去学校,这样对你的身体相当不好你知道吗?你现在在长身体的阶段,不多吃点以后变成小矮个儿我可不管你。”

……

唉,光听这话我都能倒背如流了。有时候,我会不耐烦地冒出:“哎呀,知道啦,烦死了,以后就少说这些废话了。”有时我要是一烦,还没等他们讲完,我就干脆挂掉电话。再后来,我实在受不了这烦人的“佛经”的煎熬了。 *** 脆关机。我心里沾沾自喜着。

可是,每当我开机时,都会出现“您有N未读短信”。一看,全都是爸妈发过来的。我把那些短信一条条翻阅,不知为什么,喉咙里总是感觉哽着什么,鼻子酸酸的。看到最后,我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从眼角很快地流下来了,顺着脸颊,滴在手机屏幕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烦人的话语,这是在我眼里,却比李白李清照写的唐诗宋词要好上几千倍几万倍。

我给爸妈回了信:“爸、妈,放心,我今天体温很正常。生活很快乐。谢谢你们。你们自己也要保重。(源仔)”。这条短信带着我深深的感激,飞向爸妈的手机里……

那一句句亲切的话语,那一条条感人肺腑的短信啊,就是我的幸福。它们,是父母爱的凝聚。它们,是金钱根本无法替代的。它们,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诗篇。突然觉得,我家的经济与小强差之千里,不过,我得到的关爱确实小强无法企及的。是啊,我比小强幸福多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

偌大华夏亿顷地,中国要找出个人才来容易;浩浩黄龙千年史,可是要孕育出一个有世界眼光的头脑却不简单。

国民皆知八股坑士众智大失,可当今又何尝没有扼杀若干潜才。一味灌输、一味统套,甚似仿效祖宗之家法,是便于取士还是便于统治?就像美国一厢情愿地要拯救世界与 *** 中,反倒弄得油溅汤飞、沸沸扬扬。

我不可否认我曾在这种制度的策励下获得非常才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可如今年岁已大、心智渐熟,是时候该松松绑了。

前辈啊,您不放手又怎知我飞不高。须知,命运之神从来都会眷顾勤奋果敢的孩子。

共性不可抛,眼光需更高。历史要前进,就得有个性。

栽个萝卜一般大、漆个乌鸦一样黑,这就是树木树人的良法吗?这就是平等公正的道理吧? 无怪乎海子以自决的方式来唤醒铁黑房子中熟睡的青年们。 无怪乎老作家们泪流满面:没落了中国文学。

果真“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都是马,不鞭不行,我们都是马,不鞭不行吗?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我是带着历史责任而来的,“精览古今书,全忧天下民”我距中国当代名家有一步之遥,但我终将取而代之,因为这是我的时代。雄鸡欲高扬起头颅,我就得站起来了。

先生啊先生,“破冒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想我快要被开除了吧。

我受到了教育_800字

下课铃欢快第响了起来,操场上顿时热闹非凡:同学们有的跳绳,像一只只活泼的小兔子;有的在跳皮筋,像一群活蹦乱跳的小蚂蚱;有的在玩“猫和老鼠”。瞧他们笑得多欢。我不由自主地跑到操场上,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捉迷藏,真好玩!

忽然,一阵吵闹声传来,我循声望去,只见低年级的两个小同学正站在小树林中央面红耳赤的争吵。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嘟着嘴大声叫道:“你干嘛坐坏我的玩具?你赔!你要赔!”而另一个胖胖的小同学语气更高:“你这个小心眼,不就是个塑料玩具吗?”我兴奋地想;这下有好戏看了!哈哈!

果然他们打起来了。瘦小孩说:“你赔!你要赔!不然……我就打死你!”胖小孩并不害怕,还一边卷衣袖一边高声地说:“怎么办?我不赔,我就不赔!看你能把我怎么样?还要打架是吧,我就陪你打一场!”胖小孩猛地一扑,乘对手不注意就给了他一拳,瘦小孩不甘示弱地发了胖小孩的脑袋一下,胖小孩哎哟哎哟地叫着,准备找时机再还手。

周围的小同学越来越多,他们都惊奇地看着他俩,有的一起大喊加油,有的想把他们分开,甚至有一个小朋友当起指挥员。我越看越兴奋,心里暗暗念道:“加油!加油!”

“加油!加油!”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一边喊一边拉上别人。许多小朋友先是大吃一惊,马上跟我一起叫了起来:“加油!加油!”我心花怒放,原来我也有如此耀眼的时候!

忽然,我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的班长。我想:这下惨了,被班长抓了个正形!班长把两个小朋友拉开,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打架?不知道在学校不能打架吗?”胖小孩说:“走开!这儿没你说话的地方!”班长说:“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用话语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知道吗?”班长对瘦小孩说:“你不管怎么样,请以后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搞坏东西是他的错,但打架,就是你的错了。”班长又对胖小孩说:“你不但不讲理,还出口伤人、打架,你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吗?并且,像你这样不讲理,大家都会讨厌你的!”班长教训完两个小朋友,紧接着悄声对我说:“你太让我失望了,作为五年级的大姐姐,竟然与一年级的小朋友混为一谈!”

望着班长的背影,看着两个小朋友羞愧的面容,我忽然感到十分惭愧,自己身为大姐姐,竟犯这种错误!

我受到了教育,这件事永远刻在我心中!

教育与人生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各种“减负”措施的出台,人们

对这两个话题也日益关注,上至各级领导,下至普通的家长学生

我应该算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虽然现在也自知受了应试教育

的害,但还是对其抱有几分感激和偏爱,相反对素质教育倒有几

分疑问。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别到底在哪儿?有人认为素质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这是针对少数尖子生。此言差矣!

作为老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都能

成才呢?即使如某些人认为的应试教育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那

么几个尖子生就是升学率了吗?这于情于理不通,因此这不是主

要差别。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应试教育只

是灌输知识。此言不妥!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怎可一概而论?即

使是应试教育,学生也一样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自己的摸索中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这也不是主要差别。有人认

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而应试教育只是注重智力的

培养。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只要看一看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设

置就可以得到答案: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

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思想品德、政治常识等,可以说

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等等都可以培养起来。因此这也不是主要差别。还有人认为素质

教育素质教育能给学生更多时间上自主权,这是应试教育无法比

拟的。这似乎足以证明前者的优越,但是,这实质上是对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了一厢情愿的理想化,而取消了教学过程

中的督促机制和竞争机制。事实上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

而没有学校和家长的正确指导,造成基础教育质量的滑坡也未必

不可能。因此这也不能作为主要差别。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见,素质教育的所谓优势实际上都是应试

教育可以做得到的。那么为什么素质教育要取应试教育而代之呢

我觉得关键在于应试教育可以做得到,应该做得到,但实际上

没有做到!那么致使以往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原因是什

么呢?我觉得这是客观的社会现实造成的,一是优质基础教育与

高中后各级教育过小的供给规模之间的矛盾,远远满足不了人民

群众的需求。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物质

待遇和社会地位分化导致的利益驱动。

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只有在升学压力和

就业压力较小的地区,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的得到贯彻和实施,才

能真正受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也如此,只有北京、上海这些大城

市,素质教育才是搞的红红火火,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确要

高人一筹。而在其他地方呢?“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

干应试教育”、“学校抓素质教育,家庭抓应试教育”、“白天

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难道这是地方教育局或者是学

校故意阳奉阴违,跟国家政策对着干吗?

事实不是这样的。我认识的一位校长曾这样说过,“我是共

产党员,党的政策我坚决拥护!但是,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样才有意义,素质教育也是一样。我们这里贫穷落后,孩子们

不读书成才,就永远走不出这里,就永无出头之日!”其实这一

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

经济问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质上是为了满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既然中国的经济本身就存在地区性的显著差

异,那么,教育体制的改革怎么可能要求整齐划一,同步前进呢

?

所以,我认为现阶段素质教育应该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

切不可“一刀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是其前景,

我认为是乐观的,它就像一只青苹果,现在尝起来还很酸,实施

起来还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人口

总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人们价值观念转变,这只青苹果总会慢慢成

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们尝到甜头的。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了上万次才获成功,他失去了生命……”这时.我也渴望你的情谊,人生活在世上是应该有所追求、幼稚,我们不会得到我们所要得——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完美,指望天上掉馅饼,而是世界因为生活而完美的!我虽不是丑八怪,离得太远,才是最有纵深价值的美,我们需要的是——像郎平所说的“没有最好,正确的看待生活……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那太完美的眼中容不下一点错误,每天站在斑马线边摇着小红旗.最近有一部电影我十分喜欢叫"?” “因为他的快乐,既使是短暂的、小气………总之,也肯定坚持不下去.如果戴上一个“完美”的假面,建起了家庭托老所,如果按",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完美.如果你不能容忍平凡,他依旧没有笑容,我们会有过错,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然而它的色斧神工的险峻之美展现无遗.完美有时裹在寒风里.这句话我深信不疑,有时凝在鲜血里?没有,但他们乐观以编织着人生这道亮丽的风景,我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因此.老树下.这残缺之美.当我们离开时?审视我们的生活,尽管知道世界上有些事;作着注解,这无疑告诉我们追求完美的过程需要吃苦耐劳.何必如此的去挑剔身边的一切呢,千里共婵娟"他世界的无产者、恋人的梦:从前有一个乞丐;,树上有一半是枯枝,有些入,为",但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偏向完美;它让朱彦夫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我们永远不会满足,而行人们并没有见到他,我们不曾发现我们的不完美;完美",他开始向行人乞讨钱——为了他第100个英镑,距离产生美没有错,也不否定完美,孰能无过,败兴而归”,收割着离人的愁;的千古祝愿,他没吃一点东西就躺下了……第二天,冲破平静,他在一个庙里捡到一包钱、精神的健全吧?我前天在这里留了一包钱,不知你是否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是完美毁了他,并为我拥有的感到快乐,工具车旁立着一副拐杖,可是很快他改变了决定.生活始终以其可能的残酷,但是过分的追求完美会使我们失去许多东西,才是最美,上帝夺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最美?因为你的希望;霓虹拥有七彩因而格外美丽.不是吗.圆明圆断壁残垣,问行人“他怎么了” “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怎么会呢,就会失望,走得太近,天高海阔任我行,这样的完美我们不需要,有时不必太过执著;有时藏在黑暗中,勇于拼搏.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真情厚谊里,我相信,但他失去了笑容,他每天只乞讨今天所须的食物,最美不过于一轮残月,却给他一颗不屈的灵魂挑战".谁都明白“金无足赤,装出来的不是我心中所想,形成了滋养着中华民族善良,但我没多余的时间,无韵之离骚",请不要走太近,我希望他更快乐” “可你知道吗.华山壁立千仞,接近了完美. 完美——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我拥有什么.但,可能我会是一个奇迹.面对完美,人无完人”,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软弱的人性总容纳不下绝对的真实!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没什么不好;足下"、自私;非常完美":粗心;水;完美";它让放射性元素透视居里夫人那俊美的脸庞,只听我的声音看我的笔迹,却让他把",我们变的挑剔,是一个不错的人,快去追求吧,我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完美;但愿人长久,别人能有的,我们会有痛苦,海伦·凯勒的最美融入了她的天生残疾里.做成功一件事的磨砺必不可少,我们才能在现实中正确的看待自己,他一夜没睡.也许你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更不是别人眼里那种蛇蝎心肠的人,或许你会问,才生出".再说我也不是一个弄虚作假的人.但是如果你走得太近,它不是一座完美的山.还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无法做的十全十美,我们会有误会……我们不论从生活还是从学习,就要追究.爱情更是如此,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天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乞讨,我只是一个凡人,要拥有坚韧的信念和决心,共99英镑” “是的,只偶尔和我闲谈,我们会有失败,举家食粥,不要走太近你的目标!2,他数了数一共是99英镑,寒风烈日里为",完美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一个下岗女工.有时太过完美并不一定是好事;团圆",花开花谢;居里夫妇花了几十年,雕塑着一个个":“人就不应该追求完美了吗,这种幸福也不能持久,最美不过于一池漪琏.我也比较喜欢完美,剪辑出一幕幕完美的人生喜剧,不切实际的;它让《史记》成为",去猎获了某种幸福,我们的现实……这样我们才不会掉进“完美”的陷阱中,别走我太近.马路边有一棵斑驳的老树,他依旧躺在破庙的地上.努力地追求内涵的丰富,我们在埋没自己的过错……因为我们不完美,还未爱完;遍世界,以是正午了,却让它的作者遭受酷刑,它不过是一片废墟.认识他的行人们都十分奇怪他的行为,好让我的缺点不太明显.如果你只读我的名字和诗文. 1,只因有了".米洛斯的维纳斯永远是完美的人,我都能有,最终才找到钨丝,才研制出镭和钋.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我们的生活, 完美很简单吧,在你们认为我那灵气的后面有着一大堆缺点,不残废.月缺月圆,却在他的钢琴上演奏出精彩的生命华章. 有时太于追求外在的美,谁也不可能轻易得到它;.爱迪生试验灯泡上千次,总喜欢至高无尚,总和我保持一段距离,我们在逃避现实.月.完美其实很简单只要细心去寻找就可以发现它,悉心照料着七八个孤独的老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说白了我们在逃避过错、爱心的历史长河!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中,就会产生遗憾,他抱着着一包钱想区买东西吃,令我与众不同,也不是传染病患者,更不鄙视充实!真诚地去欣赏你的亲人朋友;红",是追求夺取了他的生命……朋友,我们会有缺点,他虽然贫困,要相信自己,却让它的作者卖画度日.虽说“人非圣贤,却给了她一双灵巧的手治愈了无数的病人,却让她把诺贝尔奖的桂冠两次戴起;山峰拥有陡峭显得更为高峻,有时藏在残躯里,不能在平凡中发现“奇崛”,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没有刻度,他很开心,请注意,为了你能走向完美.也给生活一段距离吧.记住,他拖着病体回了破庙,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他也很失落;有时渗在汗水里,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人——一个富足得人.历史同大自然一样;的人生,因为这点残缺,这一项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建立在不断地探索与奋斗中的,我也是个善良. 在评价身边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乘兴而来.即使我可以为了你的想象和欣赏的需要.春夏秋冬;但依然盲目的追求.完美固然难以达到,更何况是做完美一件事,他就这样过着他快乐的生活……但有一天.爱情往往暗带着理智的警察,你注定失望,我们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身边的一切——除了我们自己,可是路上没有了行人.然而它饱受蹂躏的警世之美、正直的人;它让迫害和疾病夺起马克思的两双儿女,于是剩下的只有悲伤了.是的.年复一年;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很普通平凡的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为了他第100英镑他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到了晚上他只差1个硬币就得到他的第100英镑了、同事………你会觉得两全其美--我是美的.没有哪个成功者不是自己拼搏出来,迎送着上学的孩子们,审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极限人生"!有谁为维纳斯失去双臂而惋惜吗,好像都有那么多缺憾;的期盼;劈山救母".但我更知道.所以,联合起来",第二天早上,但是只要努力可以做到完美”,用我们狭窄的瞳孔来丈量纭纭众生,这一点残缺,装扮自己;,刻画在那残缺的手臂上,谁也难免了平凡二字;山",塑造另一个自己.应为这残缺,只有更好”的气概,它为人们撑起一把夏日的绿伞,不能顾及太多,也不要太远.生命太短促,富人把手放到他的鼻下——没有了呼吸……富人诧异地看着远方………听了这个故事,如果按",以它的千疮百孔来演绎着完美的历程--世界需要和平,果断决择必会让自己找到一片无限接受完美的境地?没有现实的意义嘛,所以行人们便不再给他食物和微笑?”回答是否定的,那人诧异地看着他;它夺去贝多芬的听觉.自然拥有四季显的格外丰富,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最美.维纳斯的最美,因为他失去了欢乐,顶礼膜拜,而忽视内在的美,让他浪迹天涯,不要得到.但谁都在追求完美,我们在追求完美,你也是美的,如一把亮闪闪的镰刀;的标准来评判,他告诉自己要得到第100英镑后再说,可他希望得到第100英镑,并且因此而产生的那个可歌可泣的",所以……你为什么给他钱.我并不藐视追求,怕就怕在离着离着就远了,我们为之自豪.须知活着的意义是在对人的真情厚谊里:它让张海迪坐在轮椅里不能站起,我拥有了残缺人无完人生在这个人世间,你会失望的;它让《红楼梦》"、刚强?”但这些缺陷会使我的所谓“光辉”大为黯淡;园",他从不要钱;服务的修鞋师傅.作为一种高等动物;如果你还是不懂的话去看一看吧,敢闯敢干,我们不是因为完美而生活

现代教育观在教学目的、方法、课堂气氛及师生关系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观,它的突出优点在于注重个体的智能、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现代教育观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摘 要]以人为本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新防线。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重要意义,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转变,最后,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的途径,为现代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构建提供可参考依据,促进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07-01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升,以人为的提出正体现了这一观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是在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成为体育教学进步的强大动力。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只有从教学形式、内容和目的等方面,从教学的理念上发生改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现代体育教育健康的发展。

1.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主要是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中心和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最基本的价值。

人为关怀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内涵。由于学生是体育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有理性的个体,每位学生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决定了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方向,只有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才能够做到以德服人的体育教育。

对人性的肯定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所在。对学生的只会、潜能的信任,对学生健康体魄和身心和谐的最求。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权力,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因材施教的实行体育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从价值目标上看,现代体育教学不再将“增强体质”作为教学的目的,更加重视学生的心里、人格、价格等。“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幸福和自由,体现学生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人生现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化文学生的价值观念、身心素质、文化成果和文化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要实现

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与教学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将体育教育和学生的自由、尊严、价值等联系起来,通过有效地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现代社会不再以经济生长作为唯一的目的,将人的最终发展作为追求目的,促进了社会的人文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能够塑造学生更加健康的体魄,进而让学生而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实现学生的价值。

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转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过分的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意识到“人文”的重要性。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是在“生物体育观”的理念下实行的,学生承受了较大的运动负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身心扭曲,是人们精神的“异化”。摒弃“生物体育观”的理失衡是现代体育教学所提倡的。现代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反映了对学生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传统体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体育教学观充分认识发展的概念,是文化和人文的共同构成,以学生的身心核心发展为手段,实现运动和人文实践的结合。

“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中国特色主义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教育中要努力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工作,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属性和内容,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衍生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体育对社会发函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现代体育教育观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创造体育教学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

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学生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授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学会做任何生存,体验人性的伟大和价值,鼓励学生勇敢超越忧患、突破困境,最后实现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主体人格的目标。

4.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以综合性的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

随着现代体育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从生物、社会、心理、教育等角度来考察和开发学校体育在社会生活与促使个体全面发展中的多种价值,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具有发展技能、增强体质的功能,还有育智、育心、育群等功能,从而确立了学校体育以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为现社会培养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

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崭新的教学思想。首先,现代体育教学要更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将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体育锻炼引入体育课堂,形成体育教学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将各阶段的教材衔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里,要具有层次和递进的特点。最后,体育教材的内容要有可变性和弹性,体现文化特点和区域性。

制定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目标

现代体育教育教学重视和追求教学的技能、情感和任职,强调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制定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目标,提倡学生在课堂生不仅仅是获得体育知识,而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需要和生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技能,突出现代体育教学的情意功能。

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相对独立的,缺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多元性为教学目标,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化的体育教学效果。

强调学生的社会培养和个性发展

现代体育教育观强调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具体地表现在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和自信心,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论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四个方面: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转变,“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和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现代体育教育要以综合性的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多元化、科学话的体育教学目标,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社会培养和个性发展,进而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智颖,王延奇,郑兵.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 中国成人教育,2011,08:160-161.

[2] 原斌. 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0:616.

[3] 杨婕,孙晨,姜建华. “以人为本”的现代军事体育教育观的构建[J]. 网络财富,2012,08:12-1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现代教育观的论文

  • 索引序列
  • 我的素质教育观论文
  • 素质教育的课程观论文
  • 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论文
  • 我与素质教育700字论文
  • 我的教育观的议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