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美国对地震研究的论文报道

美国对地震研究的论文报道

发布时间:

美国对地震研究的论文报道

13

在古代的地质记录中,岩崩的描述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保存潜力很低。在苏格兰西北部的Clachtoll,有一块与中元古代Stoer群的基底角砾岩相伴生的新太古代刘易斯片麻岩的巨型碎屑岩(100m 60m 15m),估计质量为243kt。与下伏基底片麻岩相比,巨型块体中的片理在次垂直轴上偏离了约90 ,并且被充满Stoer组红色砂岩的裂隙网络切割。巨块体顶部的层状碎屑裂隙填充物符合埋藏期间的被动沉积标准。侧面和底部的沉积物填充裂缝显示出与强力注入相一致的特征。该团队通过数值计算认为与裂谷相关的地震震动导致大块岩石落在未固结湿沉积物上的距离不超过15米。在冲击作用下,基底块体下含水砂层的超压和液化足以导致水压释放并向上注入泥浆。此外,不对称分布的结构记录了块体减速和停止时的内部变形。巨块与年轻的Stac Fada撞击事件无关,它代表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陆地岩崩特征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0–184.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天奇

14 北美中大陆裂谷内大型德卢斯杂岩的快速侵位

德卢斯杂岩(美国明尼苏达州)是地球上最大的基性侵入杂岩之一。前人认为,约在1109 ~ 1084 Ma期间,劳伦大陆内部中大陆裂谷的岩浆作用和伸展活动使德卢斯杂岩侵位。相比于典型的由上涌的地幔柱减压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的持续时间,德卢斯杂岩岩浆活动的持续时间更长,岩浆作用间隔也更长。但德卢斯杂岩的斜长岩和层状岩单元的高精度 206 Pb/ 238 U锆石年龄限制了这些单元在1096 Ma 左右,约1 .(持续时间500 260 .)的时间内快速侵位。岩石单元的古地磁数据与劳伦大陆的视极移路径对比结果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年代学确定大火成岩省的活动时间很短,代表快速的侵位过程,支持了岩石圈伸展与异常热上涌的地幔共存的假说。快速的岩浆脉动作用发生在板块纬向运动20 后,晚于最初的岩浆作用至少10万年。该研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即上涌的地幔柱与移动的劳伦大陆岩石圈底部相遇,并通过“upside-down drainage”作用流向中大陆裂谷局部变薄的岩石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5–189.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5 大陆根的形成

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新证据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矿物结构,其仅限于古老大陆克拉通下的厚地幔岩石圈内,为形成地球地质 历史 中这些突出而有影响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橄榄石是地球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其弹性特性沿其三个晶体轴各不相同,并且塑性变形过程中单个橄榄石颗粒的优先排列会影响地震波传播的整体性质。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在地球的大部分区域,地幔岩石圈的变形使橄榄石晶体定向,其快轴位于水平面,但在克拉通大陆岩石圈根部约150 km处的深度居中,快速晶体学轴优先垂直对齐。由于克拉通根部的粘度很高,这种结构很可能是克拉通形成时的痕迹。上地幔石榴石-橄榄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克拉通地幔根因密度降低而趋于稳定,密度的降低是因为熔体的抽离发生在比抓取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更浅的深度。从面波层析成像推断的矿物结构表明,融化-亏损事件后的水平缩短使亏损带向下形成较厚的大陆根,通过纯剪切在垂直方向拉伸了亏损物质,并使橄榄石快速结晶学轴成为垂向排列。地震学手段发现的这种在约150 km深度处的矿物结构是形成克拉通根的缩短事件的证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0-194.

译者

CUGB@唐演

16 论克拉通的破坏趋势

该研究表明,由于沿克拉通边缘的地幔流的作用,俯冲板块可能导致岩石圈移动。这个过程会雕刻和重塑克拉通,影响岩石圈整体稳定性。该研究利用三维地球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俯冲驱动的定向流与不同形状的克拉通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边缘形状不仅控制着克拉通周围流动通道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克拉通的破坏潜力。模拟结果表明,所有克拉通形态都有助于形成流动通道,但平直边缘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最强,边缘逐渐加厚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较弱。边缘形状的控制下,克拉通岩石圈沿着其边缘逐步消解,直到形成更稳定的平直边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5–200.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7

高压矿物记录了通常难以保存在地壳的地质过程。莱氏石是锆石的一种可淬火的多型矿物,其形成在冲击压力大于20GPa的条件下。然而,不管是经验的、实验的还是理论上对其形成形成的具体机制均存在争议。该文作者研究了35Ma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事件的远端溅射毯中一颗锆石中锆石—莱氏石的相变过程,发现莱氏石经历了多阶段的生长并且大约89%的锆石相变为莱氏石。该颗粒中存在两类莱氏石:(1)呈面状平行排列,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暗黑色,及(2)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树枝状生长的莱氏石。前人文献中对前者已有过报道,而还未见有报道过树枝状莱氏石。作者进一步地提出了在大于40GPa的条件下莱氏石的两阶段生长模型:首先,在冲击压缩阶段,剪切应力导致层状莱氏石的形成,之后在高压下通过重结晶作用形成树枝状莱氏石。在淬火之前,树枝状的莱氏石从片理面开始生长,并替换临近的被破坏的而呈非晶态或中间态的锆石。该文研究结果为陨石撞击过程中微秒尺度下的高压多型转变所伴随的微结构演化对莱氏石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作者基于莱氏石的形成条件提出树枝状的莱氏或许可以作为远端溅射毯的标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201-205.

.

译者

小爪爪

18

地幔柱和洋脊相互作用形成岩浆持续喷发时间最长的大火成岩省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通常由一次或多次持续1-5 Ma的短时岩浆脉冲(火山活动)形成。该团队对Kerguelen(凯尔盖朗)大火成岩省主要建造期的火山岩(白垩纪Kerguelen的南部和中部,Elan Bank和Broken Ridge)开展Ar-Ar定年分析,获得25组 40 Ar/ 39 Ar坪年龄。定年结果显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大约从 Ma持续至90 Ma,活动时间超过32 Ma,表明Kerguelen大火成岩省记录了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岩浆通量的侵位事件,并且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火山活动持续最长的大火成岩省。该研究认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与其他火山活动持续时间短或经历多次喷发事件的大火成岩省不同,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通过地幔柱和洋中脊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通过洋中脊的跳跃,慢速扩张及迁移,将岩浆产物从喷发中心转移出去,并导致长期持续的岩浆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06-210.

https:// .

译者

NJU@哈哈宇

19

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Ubehebe火山口干火成碎屑沉积物的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构造在细粒火成碎屑沉积物中较为常见,并且经常伴随其他特征一起指示沉积物处在潮湿和具有粘性的状态下。Ubehebe爆发火山锥的火山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的沉积物是通过多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些爆发有的直接来自火山碎屑涌动,也有作为局部颗粒流从陡坡上再活化的新鲜、富含细灰的沉积物。除了软沉积变形构造本身外,没有其他湿沉积的现象。该团对的结论是,变形是孔隙-气体压力和干内聚力的升高情况下新鲜的细粒沉积物失稳的结果。仅软沉积变形不足以确定是否母源火山碎屑岩流含有液态水并导致地层湿沉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0)49(2), 211-215.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徐睿

20 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Mojave Desert)1992年里氏震级级Landers地震和1999年里氏震级级Hector矿地震发生至今,两次地震的震后变形得到广泛研究,硬地壳上覆在低速的地幔软流圈的模型受到了公认。然而,该团队新近发现,这两次地震后的近场地震后瞬变比之前认为的持续时间更长,这需要对震后模型进行修正。该团队基于修正后的震后瞬变的新模拟结果表明:(1)莫哈维地区下地壳的有效黏度在年际尺度上约为2 10 20 Pa·s,(瞬态粘度约为2 10 19 Pa·s),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下覆地幔软流圈的5倍;(2)上地幔的瞬态黏度随时间而增加,这为频率相关的流变学(如Andrade或拓展的Burgers流变学)提供了新的大地测量学证据。第一年的瞬态流变学推断与2019年7月两次莫哈维地震事件以北180公里的Ridgecrest里氏震级级和级地震的瞬态流变学非常一致。该建模结果支持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一部分)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模型,其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在年际尺度均表现出延展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16-221.

译者

南京大学@吉姆·雷诺

21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的重要作用

当热液流体与周缘海水混合时便会形成海底热液矿床,通常我们认为其中的硫化物矿物沉淀是非生物成因的。基于在冲绳海槽中部(中国东海)的Izena Hole和Iheya North Knoll的大洋钻探,Tatsuo Nozaki等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测定黄铁矿颗粒中的δ 34 S,结果表明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在硫化物形成过程中,黄铁矿结构依次从草莓状变化到胶状最后发展为自形结构。草莓状黄铁矿中δ 34 S具有很高的负值(低至–‰),而在胶状和自形结构黄铁矿中δ 34 S却向正值有规律的递增。硫同位素在海水硫酸盐(+ ‰)和草莓状黄铁矿(–‰)之间的分馏程度高达–60‰,这在开放系统中只能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来实现。由于草莓状黄铁矿通常被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所代替,因此草莓状黄铁矿可能是形成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原始物质(核)。该研究得出结论,含有微生物还原硫的草莓状黄铁矿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 222–227.

译者

CAGS@张瑜

22 罗迪尼亚-冈瓦纳转变中华南地块从印度地块破碎分离

印度西北部和华南的拉伸纪晚期至寒武纪沉积地层为其古地理关联建模提供了重要证据,包括它们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转化为冈瓦那超大陆过程中的斜接及随后的分离。这两个地区拉伸纪晚期的沉积单元岩石地层和碎屑锆石U-Pb-Hf-O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都指出了(有着)共同的物源。800-700 Ma华南和印度西北部的锆石δ 18 O同位素值在从上地幔成分转变为亚地幔成分时的大幅下降以及锆石ε Hf(t) 值同时期的增加,表明了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拉伸岩浆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时间一致。沉积物源在成冰纪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度西北部边缘新元古代剩余的沉积物包括大量以古老锆石年龄为主、来自印度克拉通内部的碎屑。反而,华南扬子地区同时期的沉积单元以新元古代锆石为主。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强调了罗迪尼亚超大陆构型中印度西北部和华南(扬子和华夏地区)之间密切的古地理关联,并验证了它们在成冰纪通过大陆裂谷而分离。印度西北部发育被动大陆边缘,而华南地块则沿冈瓦那边缘部分裂解、旋转并向印度东北部和西澳大利亚右行迁移,以至于华夏地块仍然在接受来自冈瓦纳大陆的碎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28–232.

译者

袁梦

23 劳亚大陆东缘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碎屑锆石组成

沿劳亚大陆东部边缘,从纽芬兰(加拿大)到阿拉巴马(美国)八个地区的最新碎屑锆石U-Pb数据汇编显示,其沿走向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仅存在微小的局部变化。这些样品来自亲劳亚大陆的沉积岩和变沉积岩,时代跨度从新元古代-二叠纪。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以约 Ga的次要种群和约 Ga的主要种群(峰值约为 Ga)为特征。其碎屑锆石来自劳亚大陆太古宙地壳(约 Ga)、古元古代造山带(约 Ga)、Granite-Rhyolite省(约 Ga),以及Elzevir地体和Grenville省(约 Ga)。中元古代锆石种群的多寡取决于与不同物源区的距离,包括约 Ga的Granite-Rhyolite省、约1245-1225 Ma的Elzevir地体和约 Ga的Grenville省。中奥陶世锆石的数量沿走向而变化,其取决于Taconic造山带的输入,但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最多。由于碎屑锆石年龄沿走向的一致性, 7534个协和的碎屑锆石U-Pb数据的汇编可用于未来的U-Pb碎屑锆石研究,作为劳亚大陆东缘的物源指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233–237

译者

哥斯达黎加的61

编辑&校对:覃华清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2021年神秘的海啸的源头,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2021年8月,一场级的地震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发生,由此造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海啸。震中在地球表面以下47公里--由于太深,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引发海啸--而断裂的长度接近400公里,而这应该会引发更大的地震。

地震学家感到困惑并试图了解那天在遥远的南大西洋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这次地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五次,是一系列分布在几分钟内的子地震。第三次地震是一次较浅的、速度较慢的级地震,只发生在地表下15公里的地方。这个不寻常的、“隐蔽”的地震很可能是全球海啸的触发点。

这项研究发表在AGU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该杂志出版了短篇幅、高影响力的论文,其影响范围涵盖了地球和空间科学。

这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Zhe Jia指出,由于南桑威奇群岛的地震很复杂,有多个次级地震,所以它的地震信号很难解释。级地震被隐藏在纠结的地震波中,这些地震波在事件过程中相互干扰。隐蔽的地震信号并不清楚--直到Jia用更长的周期,即500秒来过滤这些波。只有在那时,长达200秒的地震才变得清晰,Jia称它占了地震期间释放的能量的70%以上。

“第三个事件是特别的,因为它是巨大的,并且无声,”Jia说道,“在我们通常看的(地震监测)数据中,它几乎是看不见的。”

预测复杂地震的危害可能很困难,正如南桑威奇群岛的地震所表明的那样。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报告的是级地震,因为突如其来的海啸拍打着离其发源地长达10000公里的海岸,第二天才增加到级事件。

Jia表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减轻地震-海啸危害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迅速和准确地描述大地震的真正规模以及它们的物理过程。”

由于这种类型的地震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海啸,所以改进预测至关重要。

偷偷摸摸的地震信号

当地震发生时,它会在地球上发出振动波。全球地震监测网络利用这些地震波来确定地震的时间、地点、深度和震级。Jia称,常见的监测往往集中在短周期和中周期的波,而较长周期的波可能被遗漏。但即使将长周期纳入监测,就其本身而言,也不足以捕捉到地震信号杂乱的复杂地震。

“很难找到第二次地震,因为它被埋在第一次地震中,”Jia说道,“像这样的复杂地震很少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我们不使用正确的数据集,我们就不能真正看到里面隐藏的东西。”

Jia指出,一个简单的地震可以很容易地被定位和描述。但一个混乱的地震需要被仔细地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找出较简单的复杂地震的独特组合。

对此,Jia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算法,以此在这些混乱的地震中分离出地震信号。通过将复杂的地震信号“分解”成更简单的形式,使用不同周期的波(从20秒到500秒长不等),该算法可以识别不同的次地震的位置和属性。这就好比一个拥有完美音调的人听到同时敲击的五个不和谐的音符,但却能识别每个单独的音符。

“我认为很多人对试图处理这样的事件感到畏惧。有人愿意真正挖掘数据来弄清楚,这真的很有用,”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的地质学家Judith Hubbard(未参加这项研究)说道。

无论是Jia还是Hubbard,他们都认为,长期目标应该是能像我们可以检测简单地震一样自动检测这种复杂的地震。对于2021年的地震,海啸在到达海岸时已经很小了,并且这个偏远的火山岛的大部分永久居民是企鹅。但如果复杂的地震产生更大的海啸或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发生则就会造成重大危害。

美媒称,科学家援引新的研究结果说,洛杉矶沿海地区一个此前被认为处于休眠状态的地震断层是活跃的,如果破裂,可能会引发具有破坏性的级地震。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8月31日报道,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称,如果它与其他断层相连,就可能引发7级地震。 这一断层被称为威尔明顿隐蔽冲断层,长约英里(约合20公里)。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知道这个断层的存在,但认为它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对洛杉矶居民造成影响。 然而,哈佛大学结构建模与地球资源小组博士研究生富兰克林·沃尔夫牵头撰写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威尔明顿隐蔽冲断层实际上非常活跃,而且可能影响在它之上的洛杉矶和长滩的港口。 沃尔夫说:“它不会经常破裂,但它就像海港下面一个沉睡的巨人。只是速度较慢,但并不意味着不危险。” 报道称,之所以叫隐蔽冲断层,是因为断层没有到达地球表面。没有山丘、裂缝或缺口来表明它的存在。 科学家之所以知道威尔明顿隐蔽冲断层存在,是因为它位于威尔明顿油田下方,而石油业收集的数据显示岩层深处有褶皱现象,这表明有断层存在。然而,岩石的褶皱似乎并没有延伸到地球的更浅层。因此,数据显示,该断层至少已经休眠200万年了。 然后,大约10年前,美国地质调查局一名研究地下水储层结构的科学家发现,事实上,比石油业研究人员所研究的更浅层的岩石中似乎也存在褶皱现象。 报道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他是对的。深层岩石和浅层岩石中的褶皱似乎是由同一断层引起的。这意味着威尔明顿隐蔽冲断层仍然活跃。 沃尔夫说,断层移动非常缓慢,预计在未来3000至5000年内可能会发生断裂。 “这不禁让人思考,加州还有多少其他没有被发现的断层在缓慢移动,”沃尔夫说,“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是最引人注目的,但加州其他许多断层也有可能造成破坏。” 威尔明顿隐蔽冲断层还邻近另一个声名狼藉的断层——纽波特-英格尔伍德断层。后者引发了1933年的长滩地震,导致120人死亡,并促使该州出台了首批抗震建筑法规。 纽波特-英格尔伍德断层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南加州最大的地震危险区之一,因为其上是当地人口最稠密的部分地区,从洛杉矶西区一直延伸到奥兰治县沿海区域。 201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纽波特-英格尔伍德断层可能比专家们认为的更危险,它能引发比科学家此前预测的更频繁的破坏性地震。

地震学报

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确实有一些地震之前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并不是绝对的。

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

2、岩土工程学科

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四川确实经常发生地震,这是非常恐怖的。

1 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更多一级期刊: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关于地震研究的论文

这是什么情况?

二、地震的成因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叫震中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三、地震的种类(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组成地壳的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弯曲变形,当地应力继续增强,积累到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沿着岩层构造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而引起地面的振动。(2)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火山地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山爆发时,由于岩浆冲击地壳或使局部地区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是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小或地下深处补给不及,出现空洞,从而引起上面覆盖的岩层断裂或塌陷而产生的地震。(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而引起的局部地震。

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间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过去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就不免显得幼稚可笑。 这是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抗战。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是胜利者。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纯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了我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爱。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原来中国人并不丑陋,原来中国人可以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可以这么脉脉温情。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是执政党和政府身体力行并积极倡导的结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拐点,执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点,中国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的拐点。多难兴邦,拐点出现之迅速超出期待,于是,如一些网友所说,这次灾难中政府的表现没有让人民失望,人民的表现更是让政府动容。为了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拯救生命,政府敞开了救灾的大门,民间力量争相进入,国际援助争相进入,媒体争相进入。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全民参与的现代救援体制正在拔地而起。但它并没有给政府添乱,反而跟政府力量配合,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这个崭新的救灾体制,或将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模本。 固然,从技术着眼,此次救灾亦非尽善尽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无损此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它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执政理念发展的顶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崭新起点。 尤为难得的是,这次新的抗战正铸就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忍的民族气质。以这种新的民族气质做支撑,属于每个中国人,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命方舟的新中国,将不难从灾难中崛起,有如浴血的太阳。这种软力量的崛起是体面的崛起,有尊严的崛起。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只要有这样的底线共识,就会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国与全世界和解的伦理基础。整个世界就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整个人类就都会跟我们休戚与共。我们就会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这是多好的转型契机。中国现代化这锅百年老汤,是到煮开的时候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华的时候了。人们原本以为,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正在抵达历史三峡的出口;谁知,大自然提前给中国出了一道难题,而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欣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盘,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而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奠定我们的信心和决 心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多少荆棘。但我们应该保持这样一个信念: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怎能见绚丽的彩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许许多多困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时,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选择坚强。 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截至5月16日14时40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万人,受伤近17万人,同时仍有若干人失踪或被埋。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 “5•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左臂。如果说灾情即是最大的政治,那么我们以“第一时间”的反应表达政治的良知。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共和国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解放军和中央多个部委第一时间发起响应与联动,国外政要第一时间表示慰问与哀悼。 与此同时,权威的信息第一时间穿透灾难的屏障,以跑在谣言前面的方式抵达公众。而且就在灾难发生的次日,北京奥组委负责人表示,要把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结合起来。奥运火炬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缩减规模,简化程序,注重简朴,讲求实效。在火炬传递开始前,全体参与者将默哀一分钟,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传递的起点、终点和沿途设立募捐箱,悬挂抗震救灾标语,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摒弃那些政绩、形象与名声的负累之虑,为所有亡灵腾出一方静穆的祭堂,为现实的苦难留出一方净地,更为一切公共与政治找到它最人性的初衷与最本质的立场。悠悠万事,惟“灾”为大。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生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那些仍在等待救援的同胞,足以让我们此心如焚。大灾岂敢漠视,人事岂能怠慢,惟有在危局之中保持果断,灾难面前传递坚定,始能焕发举国同心的能力与勇气。 灾情是最大的政治,而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在那些被掩埋与被隔绝之地,依然隐藏着我们所有人的祈求与祝福。我们哀悼死者,更祈望生还者的名录上能够尽量多地增加一些鲜活的姓名。各级政府与部队在紧急行动,民间组织和国际社会在迅速响应。“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总理所言即为灾难之下的国家表达,国民诉求,更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 奥运之年,圣火经行之处点燃蓬勃爱国热情。然而灾难来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的大学生,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汶川“5•12”大地震,更是一条迎风飘扬的黄丝带,高悬中国。这条上书SOS的黄丝带,是亲人离散后的求助标志。那些身在震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所要竭力寻找的离散于灾难、血浓于水的亲人。 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研究地震的科学家论文

根据对美国宇航局InSight(洞察号)任务所记录的火星地震的分析,火星地壳的结构现在首次被精确确定。 在InSight着陆点下面,地壳大约有20或39公里厚。这是科隆大学地质和矿物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Brigitte Knapmeyer-Endrun博士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ark Panning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的成果。

InSight是 "利用地震调查、大地测量学和热传输进行内部 探索 "的缩写。美国宇航局的这个登陆器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 探索 红色星球的地壳、地幔和核心。2021年7月2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从InSight地震数据看火星地壳的厚度和结构》这篇论文。

在过去,只能估计火星的厚度的相对差异,需要额外的假设来获得绝对厚度。因此,得出的绝对值显示出很大的分散性,这取决于做出哪些假设。现在,地震学用在着陆点的直接测量取代了这些假设,从而校准了整个星球的地壳厚度。这个独立的数据点还可以估计出地壳的密度。

“地震学能测量的主要是速度对比。这些是地震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的差异,"该论文的主要作者Knapmeyer-Endrun说。"与光学非常相似,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关于地壳,我们还得益于地壳和地幔是由不同的岩石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强烈的速度跳跃。基于这些跳跃,地壳的结构可以被非常精确地确定。”

数据显示,在InSight的着陆点,顶层大约有8(+/-2)公里厚。在这之下,另一层有大约20(+/-5)公里。“有可能地幔从这一层下面开始,这将表明地壳薄得惊人,即使与地球上的大陆地壳相比也是如此。例如,在科隆下面,地球的地壳大约有30公里厚,”Knapmeyer-Endrun解释说。“然而,火星上可能有第三个地壳层,这将使着陆点下的火星地壳大约有39(+/-8)公里厚。这将与以前的发现更加一致,但是这一层的信号并不是与现有数据相匹配的关键。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排除整个地壳是由从地表测量和火星陨石中已知的相同材料构成的可能性。相反,这些数据表明,最上层是由一种意外的多孔岩石组成的。另外,在比表面看到的玄武岩更深的地方可能有其他岩石类型。”

在InSight着陆点对地壳厚度的单一独立测量,足以绘制整个地球的地壳图。围绕火星运行的卫星的测量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行星重力场图,使科学家们能够将地壳厚度的相对差异与在着陆点进行的测量进行比较。这些数据的组合提供了一个精确的地图。

火星的地壳厚度特别有趣,因为地壳在早期形成阶段由熔融地幔的残余物形成。因此,关于其现今结构的数据也可以提供关于火星如何演变的信息。此外,对火星演化的更精确的理解有助于破译太阳系早期的分化过程是如何展开的,以及为什么火星、地球和其他行星今天会如此不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汶川8级强烈地震,成为继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级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面对“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灾害,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地区开展地表破裂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调查。随后组织来自院本部、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80余位科学家,系统开展地震科学钻探选址、活动断裂与地震变形观测、地应力测量、地质灾害地面调查、堰塞湖与水工环综合评价。6位专家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组织召开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2位专家参加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工作。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组织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应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学钻、地表破裂等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组织落实国家专项、“973”课题、地质调查项目等科研任务,有效地调整了面向地质灾害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许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发震背景与科学钻探报告,董树文、吴珍汉研究员作汶川大地震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报告,评委会将“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评选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科技特别进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为首批赴震区调查组送行

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发震动力学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质灾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以高度的责任心,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5月14日董树文、张岳桥研究员等科学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动力学背景,彭华研究员等报道了汶川地震前地应力异常资料,并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简报》(2,3)上报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15日许志琴、董树文等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机制会商会,讨论了地震背景和机理。2008年5月18日通过新华社面向国内外发布发震构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质和余震长期活动的科学报告,全国各媒体纷纷转载。

2008年5月16~24日,院组织以董树文副院长为领队,由吴珍汉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张永双研究员、陈正乐研究员、杨农研究员、雷伟志副研究员、石菊松博士、施伟博士共9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震地质灾害考察队,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映秀镇、陈家坝、青川县城、关庄镇与红光镇东部,实地考察活动断裂、地震破裂与地震地质灾害,获得汶川8级强烈地震地表变形、地震灾害和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第一手宝贵观测资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论文,7月份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队向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交了多份有价值的考察报告,向当地政府和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地震科学知识及抗震救灾建议,积极协助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树文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珍汉研究员在广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广元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采访,科学地解读地震原因,解惑群众惊恐和不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第一时间赶赴震中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县城南郊任家坪测量地表破裂变形;b—在关庄西北观测东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联合采访,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工作

5月2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6位专家被选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志琴院士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文津院士、董树文研究员、廖椿庭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树仁研究员为专家委员会成员;5月28日组织召开首次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对地震机理、地震预报及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6月20日许志琴与董树文等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为抗震救灾和震后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赵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国大震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对地震工作和地震预报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9月4日董树文委员作为国土资源部代表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子夜所长和吴珍汉研究员进入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在总指挥汪民副部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协调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灾区实地考察地质灾害,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6月1~25日,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支持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综合调查,许志琴院士任组长,龙长兴所长和胡平副所长任副组长,分应急选址、地应力监测、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科学钻选址、物化探测量与监测5个小组,分别开展野外调查与观测工作,获得宝贵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资料。5月23日~6月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受国土资源部委派,组织以张发旺副所长为领队专家队伍10余人,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圆满完成了10个堰塞湖的调查评价任务,提交了6份技术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武警水电官兵的充分肯定,为堰塞湖监测和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6月下旬,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布设天然地震观测台站,为余震精确定位和深部地震构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署,组织专家赴甘肃陇南市和文县,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为灾后重建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积极投入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a—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董树文委员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b—地质力学研究所龙长兴所长带领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骨干成员抵达地震灾区;c—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技术人员在地震灾区开展物华探野外测量;d—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发旺副所长与武警水利专家讨论堰塞湖灾害隐患及治理方案;e—地质研究所地震科学钻选址组专家在野外测量地震变形和同震位移;f—地质力学研究所何长虹副书记带领专家在震中地区了解地震灾情并选择天然地震观测地点

组织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志琴院士带领有关专家策划并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得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及时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成为世界上响应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将采用先进钻探工艺,对汶川地震和复发微震的源区进行直接取样,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变学等多学科观测、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和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和化学作用,为地震监测、预报或预警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信息,促进地震科学发展。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一号孔开钻仪式

徐绍史部长向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副局长和首席科学家许志琴院士授牌

组织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与专题报告

2008年8月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应组委会特邀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举办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展版面积18m×3m(图3);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主题会上作了题为“汶川地震灾情与中国地质科学家反应”的报告,许志琴院士在专题会议上作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学术报告,张岳桥研究员在国际岩石圈研究专题会上作有关汶川地震破裂与变形学术问题的报告,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专题”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

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

地质力学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在祖国面临大灾大难的关键时刻,地质力学研究所没有观望,没有等待,更没有退缩,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无条件投入抗震救灾行动,连夜展开震源机制分析,震情迁移分析,灾情分析。在老所长董树文副院长的组织领导下,紧急组成了调查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活动断裂、地质灾害调查,收集掌握宝贵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发挥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科技支撑。随后又多次派出专家组,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组织多名专家、研究生组成专家组,在局的统一部署下,紧急展开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以及环境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地质力学研究所先后直接参加抗震救灾一线工作的人员有62人,其中赴震区前线的人员有35人,坚守在后方的人员有27人;有3位专家进入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有7位专家进入科技部专家组,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在整个抗震救灾行动中,地质力学研究所干部职工无私无畏的精神,坚强有力的行动,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和认可,得到了各种方式的表彰。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荣获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张岳桥、杨农、雷伟志、施玮分别获得有组织评选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地质力学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开展地震变形与地质灾害现场调查

地应力观测站5月12日观测到的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质力学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网观测的余震震中分布图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2008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派,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党委、所领导抽调精干力量张发旺、张兆吉、王贵玲、王建中、韩双平、韩占涛、聂振龙、侯宏冰、蔺文静、钱永等10位同志,与水环地调中心的孙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调中心肖国强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灾区的绵阳、德阳两个重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震后的灾区一片疮痍,加之堰塞湖出现的地方均处于位于发震断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灾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山体滑坡、坍塌等非常严重,有些地段,山体松动,地势险峻,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

面对如此艰难险境,调查组成员不畏艰险,不顾劳累,连续作战,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就出发。山里道路往往已经被巨石堵塞,调查组只能徒步前进,沿途河谷狭窄,两侧山体陡峭,许多地段岩体松动,摇摇欲坠,随时有滚落的可能。如遇到余震发生,后果不堪设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县又发生了震后的最大一次余震,震级高达级,此时,调查队员刚刚从山中出来不到2个小时。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调查组通过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提交了7个堰塞湖的调查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堰塞湖前沿指挥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议已经被采纳,用于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调查评价堰塞湖险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及调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之后,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国土资源部选派人员组建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韩子夜所长受汪民副部长指派,担任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外,还负责指挥部的后勤工作。在韩子夜所长的带领下,前线指挥部办公室高效运转,为部领导决策、统领所属各单位在灾区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汪民副部长、韩子夜所长及科研人员在至四川前线指挥部研讨抗灾工作

选址物探测量组在现场工作

物探测量组在布设测线

六月初经国土资源部再次统一调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先后派出两批专家前往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由胡平副所长亲自带队,统一指挥,两批专家一行12人,携带7台套物化探设备,四辆越野车以及其它有关装备,分成两组积极投入到“汶川强震活动断裂调查与灾区重建场址稳定性评价”工作当中去。第一组即物化探监测组,主要进行了天然电磁场、地磁场和地气监测工作,为余震活动趋势分析和活动断裂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第二组即应急选址地球物理测量组,主要开展了EH4电磁测深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工作,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构造发育情况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外,在此期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分别派遣两名同志前往灾区参加了抗震救灾捐赠仪器的验收工作和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撰稿工作;还有三名同志被派驻京参加了部局机关抗震救灾的保障和宣传工作。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参加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地下流体异常及地震前兆关系研究

目前已建设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利用在线脱气装置、质谱仪等,进行了实时流体监测,主要测定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随钻建立流体地球化学剖面,开展流体变化与地震前兆的相关性研究。

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

WFSD现场在线脱气装置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2021年神秘的海啸的源头,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2021年8月,一场级的地震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发生,由此造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海啸。震中在地球表面以下47公里--由于太深,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引发海啸--而断裂的长度接近400公里,而这应该会引发更大的地震。

地震学家感到困惑并试图了解那天在遥远的南大西洋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这次地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五次,是一系列分布在几分钟内的子地震。第三次地震是一次较浅的、速度较慢的级地震,只发生在地表下15公里的地方。这个不寻常的、“隐蔽”的地震很可能是全球海啸的触发点。

这项研究发表在AGU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该杂志出版了短篇幅、高影响力的论文,其影响范围涵盖了地球和空间科学。

这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Zhe Jia指出,由于南桑威奇群岛的地震很复杂,有多个次级地震,所以它的地震信号很难解释。级地震被隐藏在纠结的地震波中,这些地震波在事件过程中相互干扰。隐蔽的地震信号并不清楚--直到Jia用更长的周期,即500秒来过滤这些波。只有在那时,长达200秒的地震才变得清晰,Jia称它占了地震期间释放的能量的70%以上。

“第三个事件是特别的,因为它是巨大的,并且无声,”Jia说道,“在我们通常看的(地震监测)数据中,它几乎是看不见的。”

预测复杂地震的危害可能很困难,正如南桑威奇群岛的地震所表明的那样。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报告的是级地震,因为突如其来的海啸拍打着离其发源地长达10000公里的海岸,第二天才增加到级事件。

Jia表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减轻地震-海啸危害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迅速和准确地描述大地震的真正规模以及它们的物理过程。”

由于这种类型的地震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海啸,所以改进预测至关重要。

偷偷摸摸的地震信号

当地震发生时,它会在地球上发出振动波。全球地震监测网络利用这些地震波来确定地震的时间、地点、深度和震级。Jia称,常见的监测往往集中在短周期和中周期的波,而较长周期的波可能被遗漏。但即使将长周期纳入监测,就其本身而言,也不足以捕捉到地震信号杂乱的复杂地震。

“很难找到第二次地震,因为它被埋在第一次地震中,”Jia说道,“像这样的复杂地震很少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我们不使用正确的数据集,我们就不能真正看到里面隐藏的东西。”

Jia指出,一个简单的地震可以很容易地被定位和描述。但一个混乱的地震需要被仔细地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找出较简单的复杂地震的独特组合。

对此,Jia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算法,以此在这些混乱的地震中分离出地震信号。通过将复杂的地震信号“分解”成更简单的形式,使用不同周期的波(从20秒到500秒长不等),该算法可以识别不同的次地震的位置和属性。这就好比一个拥有完美音调的人听到同时敲击的五个不和谐的音符,但却能识别每个单独的音符。

“我认为很多人对试图处理这样的事件感到畏惧。有人愿意真正挖掘数据来弄清楚,这真的很有用,”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的地质学家Judith Hubbard(未参加这项研究)说道。

无论是Jia还是Hubbard,他们都认为,长期目标应该是能像我们可以检测简单地震一样自动检测这种复杂的地震。对于2021年的地震,海啸在到达海岸时已经很小了,并且这个偏远的火山岛的大部分永久居民是企鹅。但如果复杂的地震产生更大的海啸或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发生则就会造成重大危害。

地震研究论文难发

四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中国四川下午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八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忙。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陈朝辉表示,根据推测,这起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二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陈朝辉表示,根据美国地震观测的数据,中国四川下午二时三十八分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他说,学理上,地震强度每增加芮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今天下午在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陈朝辉指出,规模七点八的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广岛的那种原子弹,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总和,威力相当惊人。 他表示,四川因邻近喜马拉雅山,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就是印度,因此推测这起地震是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像这种规模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十起,今年日本、印尼就各发生一起,四川则是第三起。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陈朝辉表示,在台湾,只要地震高于芮氏规模六或六点五以上,就足以造成灾害,因此被称为灾害性地震。 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到底有多大呢?陈朝辉表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五月二十二日,地点在智利,芮氏规模九点五;其次是1964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拉斯加地震,规模九点二;史上第三大地震,发生于1957年三月九日的阿拉斯加,规模九点一。 至于史上第四大地震,高达芮氏规模九,总共有二次,分别是1952年十一月四日堪察加半岛,以及200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门答腊。其中,苏门答腊引发的南亚海啸,造成近二十三万人死亡、超过五十一万人受伤。 陈朝辉指出,发生于1976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唐山大地震,规模也是芮氏七点八,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年造成二十四万余人死亡。 根据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资料显示,四川地震规模七点八,相当于两百五十一颗原子弹能量释放,是台湾九二一地震的五倍,它发生的原因相当罕见,并不是板块之间相互推挤,它是欧亚板块内部释放百年累积的能量所导致。 大陆四川成都地震相当剧烈,由于它是浅层地震,震波相当长,传递范围相当广,包括北京、上海、泰国、台湾都感受到地震,几乎半个亚洲都在摇晃,在台湾的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也监测到讯号。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现在我们应该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 ,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 。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 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 。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必须给出未来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即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动物对于地震更为敏感,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1.四川汶川地震感想心得体会论文:让地震孤儿有个美好的未来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5月19日表示,“地震后孤儿如果考取大学,全部学费由政府来承担。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就让孤儿读职业学校,读完职业学校出来,我们还负责给他们找工作。”(见5月20日《长江商报》) 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这些孩子以后如何生活?未来的路怎么走?现在政府表态,不仅负责他们以后的生活,还管学习和工作,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亲人已逝,生者还要继续生活;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这些道理,或许孤儿们都懂,但要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抚平心灵的创伤,绝非易事。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愿望。 我们的社会从不缺乏爱心。对地震孤儿的关注,这些天来一直在延续:四川新闻网接到数百个网民的电话,希望能够收养这些孩子;上海市民政局透露,在该市收养登记负责部门登记预约收养意向的市民已达3000多人;北京、江苏领养地震孤儿开始登记……为了让地震孤儿更好地生活下去,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手。 资料显示,唐山大地震的孤儿中有不少患有各类心理疾病。如果灾难后的心理阴影没有及时消除,往往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因此,如果能有更多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能合法地收养这些孤儿,让孩子们能在健全的家庭里成长,那么,孩子们心灵的创伤会愈合得更好。 在央视“5·18”“爱的奉献”捐款现场,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捐赠1亿元。该公司董事长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的孤儿,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解放军帮助受灾群众修建房屋、分发救灾物资的情景令他至今难忘,所以他希望能尽自己之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我们不期望每个孤儿都能像张祥青一样,但让每个地震孤儿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则是我们对死去同胞的最好告慰。2.四川汶川地震心得体会:我们相信奇迹,绝不轻言放弃 晚上看了CCTV的一段视频“男子被埋108小时抢救后奇迹生还”,很振奋,居然出现了奇迹。这位教师的奇迹源自自己坚强的信念,一个矿泉水瓶子,几张作业本纸张,还有自己排出的尿液,最好挽救了自己,喝自己的尿液,吃作业本纸张,生命的尽头,是自己的努力挽救了自己,是用极限条件下正确的方法挽救了自己。人只要有信念,只要我们相信有奇迹,只要我们往奇迹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还是有的。 “我就等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这是被困60多个小时的女孩乐刘会获救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也说出了所有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心声。这求生的执着信念和对搜救人员坚定的信任,是受困群众的精神支柱,一定能够使人们有效地延续生命,一定能够使一些人坚持到被营救的那一刻。 尽管随着时间残酷地推移,受困人员抢救成活率会越来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但亦有诸多事实表明,在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总是会有人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尊重每一个生命,抓住每一个可能,最大限度地搜救每一个受困群众,把人员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是抗震救灾的最大胜利。 全体救援人员,没有人想放弃,没有人会放弃。每一个搜救人员,都在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竭尽所能地多救活一些人。一位刚刚救人的战士,不顾断壁坍塌往里冲而被其他战士拖住时,跪下来这样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力量,时刻督促每一位救援人员把心思用到最仔细,把体能发挥到最极至,最大可能地寻找每一丝生命的气息。

地震预报系世界难题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必须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由于地震情况复杂,有些地震能预报,有些则无法预报,现在全球预报地震的准确率只有20%多。目前,包括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地震预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报还远远没有做到像天气预报那样准确。近年来,国际上有一些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否定意见。有人甚至发表“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明确提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论点。但另有一些地震科学家对地震预报的成就给予了肯定,认为地震发生地点、时间、震级的短期预报终将实现,而长期预报的成就则更加突出。 世界其他国家在地震预报方面的措施然而,由于地震包括很多未知因素,各国在加强预报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日本目前有针对东海地区的地震预报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控安置在海底400台以上的地震仪,用高性能电脑分析岩石的变化来预测。该系统只能实现对部分地区的地震预测。日本方面表示,要完工至少还需要15-20年。日本曾在去年启动全球首个地震快报系统,但在系统启动后已发生过的3次地震中,它均未能发挥出功能。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将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继法国的‘地球透镜计划’(GeoScope)和日本的‘海神计划’之后,美国最近酝酿为期15年的‘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以发展地震科学、促进地震科学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应用为目标。最近10年来,美国开展和正在酝酿开展的‘洛杉矶地区地震试验’(LASE)和‘美国台阵(USArray)项目’、‘板块边界观测计划’(PBO)、‘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观测’(SAFOD)等更是直接围绕着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联的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其中包括与地震成因直接联系的深部隐伏断层的探测及其活动性判定,地震孕育的深浅部构造,板块边界带的运动变形、应变速率、地震复发模型,以及通过深钻对圣安德烈斯断层带上大地震震源区结构、物性、变形、应力状态和流体蕴存等的直接探测。毋庸置疑,这些基础性很强的研究计划,都将逐步为地震预报奠定重要的基础。除了观测技术的巨大进步之外,地震学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尽管在成因机理上板内大陆强震比板缘的海沟系地震复杂,但在构造物理条件和地震的破坏机制上,大陆强震比板缘强震含有更多的破裂成分。这种含有某些破裂成分的大陆强震的预测比以摩擦滑动为主的板缘强震的预测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间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过去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就不免显得幼稚可笑。 这是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抗战。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是胜利者。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纯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了我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爱。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原来中国人并不丑陋,原来中国人可以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可以这么脉脉温情。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是执政党和政府身体力行并积极倡导的结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拐点,执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点,中国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的拐点。多难兴邦,拐点出现之迅速超出期待,于是,如一些网友所说,这次灾难中政府的表现没有让人民失望,人民的表现更是让政府动容。为了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拯救生命,政府敞开了救灾的大门,民间力量争相进入,国际援助争相进入,媒体争相进入。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全民参与的现代救援体制正在拔地而起。但它并没有给政府添乱,反而跟政府力量配合,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这个崭新的救灾体制,或将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模本。 固然,从技术着眼,此次救灾亦非尽善尽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无损此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它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执政理念发展的顶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崭新起点。 尤为难得的是,这次新的抗战正铸就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忍的民族气质。以这种新的民族气质做支撑,属于每个中国人,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命方舟的新中国,将不难从灾难中崛起,有如浴血的太阳。这种软力量的崛起是体面的崛起,有尊严的崛起。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只要有这样的底线共识,就会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国与全世界和解的伦理基础。整个世界就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整个人类就都会跟我们休戚与共。我们就会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这是多好的转型契机。中国现代化这锅百年老汤,是到煮开的时候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华的时候了。人们原本以为,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正在抵达历史三峡的出口;谁知,大自然提前给中国出了一道难题,而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欣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盘,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而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奠定我们的信心和决 心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多少荆棘。但我们应该保持这样一个信念: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怎能见绚丽的彩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许许多多困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时,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选择坚强。 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

  • 索引序列
  • 美国对地震研究的论文报道
  • 地震学报
  • 关于地震研究的论文
  • 研究地震的科学家论文
  • 地震研究论文难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