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大量纺织品订单的返还,我认为这些订单可以使我们的外贸工厂暂时减少资金。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者根据我们的外贸工厂的融资框架由于许多外贸工厂,今年的疫情并没有给他们的工厂带来小打击,那么如果工厂想要生存,就必须采取后续的方法和流程。但现在似乎又回来了事实上,纺织品订单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缓冲期,那么我们今年的外贸工厂可以暂时稳定下来,明年或以后会出现任何情况,或者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因此今年我们有一家外贸工厂,整个情况可能比预期要好得多。
事实上,在整个外贸行业,不仅更多的外贸工厂是外贸公司,而且影响相对较大,事实上,今年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但是整个行业,即使受到这样的打击,也必须果断行动,因为整个对外贸易,那么肯定会进行新的改革。
在整个行业中,这样的改革无疑会促进更强劲的对外贸易发展,那么外贸公司将实现政策现代化,也许比以前更多,但也会优惠增加全国所有生产能力在世界各地进行货币交易是非常正常的。然后我们的外贸公司正在考虑如何生存。
对于整个外贸公司或企业工厂来说,现在面临的是资本问题,大量外国纺织品订单返回,事实上,我们的外贸工厂的临时资金已经消退。然而,一些后续行动外贸工厂可以有长期订单,但也可以有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工厂是否有能力接受最高的外贸订单,事实上,我们有这样的事情外贸工厂实际上更好。
希望对您有帮助。 价格是消费品价值的货币体现,是营销组合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日常的很多销售难题都和产品的价格息息相关:窜货、砸价、无利润、市场费用捉襟见肘、产品销售不力等等。在营销活动中似乎降价总是顺理成章,坎坷曲折较少,而涨价似乎总是逆势而行,鲜有成功案例。所以制定一个相对均衡平稳,具有前瞻性的产品价格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多年的营销实战经验来看,策略可以相对灵活,但产品的价格体系应该相对稳定,这样才有利于销售,即价格刚性,策略弹性。 为了更好的使产品的价格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客观需求,我们剖析一下产品的定价策略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为对产品价格敏感的营销人士指点迷津。 1. 产品在定价之初一定要权衡企业的产品战略属性和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地位。 如果属于主打产品,则要求的相对高些,既要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要为企业积累后续发展的战略储备,是市场和利润必须兼备的拳头产品。如果是补充类的产品则要体现补充产品线的价值,既要体现产品的企业利益,又能在市场竞争剧烈时随时变成攻击性的产品。对于侧翼或是战略进攻性的产品,则要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强烈攻击性。 2.根据产品的品质特质和市场的需求,测算产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并充分参照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和价格策略。 对于创新类的有垄断性质的产品,则可根据产品的特点提倡撇脂高价策略,对于有较大竞争力的产品也可适度考虑这一策略。而对于市场同质化特别严重乃至跟随性的产品,则必须充分参照市场替代品和竞争产品的价格来制定产品的价格。 同时在产品定价时,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看产品的市场现实和潜在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成本、价格等等变量,勾勒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以便参照定价,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竞争力强,定价可相对高些,反之则需低些。 3. 根据目标消费者的产品定位和企业自身的品牌价 值,给产品以USP策略下的价格策略,赋予产品自身独有的卖点和附加值。 产品定价的时候,往往伴随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规律和购买力的分析。产品定位为高端人群,则高质高价在所必然,定位为大众人群,则物美价廉才是核心。同时产品的价格和企业品牌的附加价值及品牌个性也是密不可分的。海尔电视比长虹的贵,联想电脑比戴尔的便宜,品牌的附加价值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甚至很多产品就是在一家企业0EM的。所以企业在给自己产品定价的时候,一定要综合的权衡这些因素,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产品价格。 4. 综合运用成本导向和目标利润法。 企业产品上市之初,应该精算出产品的各项成本指标。不仅要分析产品的静态成本,还要分析变量成本,因为随着销量的上升,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 低生产成本和费用,如果是新产品的目标是替代市场上的现有的某种产品,则企业还需制定目标成本,以使新产品能符合目标价格的要求,在市场上有其竞争力。 对于企业不论在整体产品结构上还是在个体产品上,都有其既定的统筹计划和策略。对于不同行业也有行业的可承受利润区间,因此企业根据估计的销售收入和销量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性,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预期销量来计算出产品的价格: 单价=固定成本/销量+可变成本。 这样就能使企业的目标更加清晰化,根据盈亏平衡图会很容易根据目标利润和预期销量来互算各项营销指标的预估值。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利用这一定价方法,特别是制造类的产品或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产品。 5. 充分考虑产品市场的市场现状和竞争态势,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下,制定长远的价格体系。 很多企业执行价格手段工具都十分单一,导致价格不合理,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混乱,不成体系,一旦产品畅销则窜货横行,很难治理,直接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我认为在当前交通愈发便利、物流体系十分发达的今天, 设计好产品不同区域市场间的价格体系甚至事关产品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管是战略区域市场还是新市场、渗透市场,价格应该相对趋同,都应该有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使得精耕市场的策略才能变成精益化的现实,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竞争手段,笔者认为不该单纯的以价格为武器,应该以策略为弹性灵活的利器,去参与竞品的价格战乃至于渠道战等等。 6.在市场形势剧烈变换,社会不断进步,原料不断涨价、经营费用不但高涨的今天,企业的定价行为一定不能僵化的看待问题。 所以企业产品在定价的时候就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波动的承受力,既不能偏高,影响产品的市场开拓力,也不能偏低,经不起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和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费用和成本反向降低的情况下,或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的时候会考虑和执行产品降价,很多案例都佐证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涨价行为就不那么幸运了,在企业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经营费用上升会迫使其提高产品价格以确保利润。这是企业一定要预估一下提价会对顾客需求产生什么影响,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应,渠道的经营是否会受影响,尽量把提价和策略运用结合到一起,尽量避免因提价或提价过高影响渠道的经营信心,导致顾客需求下降过猛,以至于不仅无法实现目标利润,甚至连原有份额都无法保住。 当然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时,企业适度提价是可以另当别论的,但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是提价会导致产品忠诚度的生理缺欠,即感性真空的虚无化,一旦产品的可替代品出现时会极大的流失现有份额。所以笔者提倡提价慎用,而且用起来的方式也很多。并非所有的提价都是提高商品的基本价格,还可以采取减少折扣,减少某些服务或改免费为收费,在系列产品增加高价项目或减少低价项目,都可以实现提价的目标。 产品的定价策略很多,很多理论也很系统规范,所以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价格策略,而不能生搬照抄某个理论和模式。
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探析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如何加强和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也是当今企业比较关心的一个紧迫话题。本文就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物资采购流程控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因素;流程控制;措施 一、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企业持续经营的整个期间来看,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的重要因 素。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采购价格因素 是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 2.采购数量因素 建立在批量生产和科学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额和储备定额基础之上,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和数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3.物品市场信息因素 在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品市场信息,诸如物品的性能、质量、价格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 4.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5.物品储备方式因素 先进合同的物品储备方式对节约人力和运费以及少占用资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采购策略因素 在广阔的全球经济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7.员工的素质因素 良好的采购工作,是决定企业产品开发,产品质量,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决定流通企业销售状况的关键,因为采购策略事先就决定了物品畅销与否,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具备一定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采购和仓库管理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采购活动遍布全球,则更是如此。 二、企业物资采购流程控制 物资采购流程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整个企业成本管理的成败,对物资采购流程的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采购计划的制定 采购计划阶段是整个采购运作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有丰富生产经验、计划经验、采购经验等复合知识人才才能胜任,并且要和确认订单等部门协作进行。 2.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要一环。对任何一个采购项目来说,供应商的多少,决定着供应商竞争力的激烈程度,参与的供应商越多,不仅采购项目在其性能、规格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而且在供应价格上也将得到更大的优惠,在售后服务的承诺措施上也将更加完善、周到。 3.采购价格的确定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在确定采购价格时,弱化采购人员与领导的个人行为,注重产品市场价格调查。一方面,在调查市场价格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可以通过上互联网了解产品的网上报价,发邮件了解其他地区报价,还可以查询部分厂商和专业人士了解其内部报价,着重了解和掌握商品的成本价,摸准不同销售商的利润构成,以消除腐败隐患。另一方面,充分认识竞争决定价格这一规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与各投标单位开展竞争性谈判方式,利用各投标单位急于中标的心理,在保证他们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促使价格下调到认可的空间。 4.严把入库验收关 物料的接收是会计中确认资产、费用和负债是否存在与发生的重要依据,是买卖交易中的重要环节,为达到控制目的,验收人员必须由独立于计划、采购和财务部门的人员来承担,它应根据采购单上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独立地检验收到的货物。 5.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程序 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和职工收入不断增长,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往往依靠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任何单位包括供应商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利润为目标的,无限制的将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商头上,一方面会严重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诚信地位,减少企业赊购物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供应商为减少其负债风险和压力,会以抬高供货价格的方式来弥补,造成企业未来负债越来越大。而且由于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及供应商情况复杂性,财务部门无法保证付款政策的一致性。在此条件下,财务部门付款政策的执行就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长期 以往,会导致财务部门付款过程中没有监督而产生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以职谋私情况的产生。因此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采购欠款付款政策,做好不因领导层的变动而中断。 三、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采购计划 制定采购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物资采购行为之前对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物资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地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地检测与控制,确保采购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控制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2.经济合理地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是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物资供应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物资采购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1)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渠道增加了采购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渠道,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地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 (2)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在物资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物资,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充分利用物资采购环境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能对物资采购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采购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采购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物资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采购部门带来利益。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所需要物资多方面的市场信息。4.强化供应商的管理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物资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获得可靠的物资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资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物资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2)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不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地供货,从而有效地降低物资采购的总成本。 5.物资采购全成本控制 在探讨物资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物资采购全成本控制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获得了低价的采购物资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获得优质的服务、及时快捷的供货、可靠的货源保证等也无疑是获得了成本上的利益。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不仅指降低采购物资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银柱,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会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而不顾及其他方面的反应,这种成本降低是不会体现在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益之中的。 所以,需要建立全过程成本的概念,来达到对整个物资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不应仅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还应该从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来衡量成本上的收效,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探求降低总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购过程中发掘无处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机会,从而实现减少资金支出、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香芹:结合企业实际降低采购成本[J].河北企业, 2007(1). [2]薛 敏: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与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B版).2005年07期. [3]赵秀云 孙风娟 王连胜:如何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J].辽宁经济.2006年07期.
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策 (1)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法规。我国应借鉴已经建立起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法规国家的立法经验,把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纳入法制化轨道。采用立法明确规定各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和规范参与机关的行为,保证业务操作的规范化,为出口信用保险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1)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功能。①加强对海外投资业务的信用保险支持。海外投资业务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与高风险性,具有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防御的国家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以以海外投资保险、融资担保等形式提供保险支持企业从事海外投资业务。②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当提高审批效率。我国新修订的外贸法扩大了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范围。这意味着我国今后从事外贸的企业和个人的数量将会有质的飞跃,这就使我国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信用保险机构应通过适当下放限额、理赔等权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出口商的需求。③加强业务品种的创新。世界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强业务品种的创新,满足出口企业的多种需要。 字串4 (2)加大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开展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甚至是外交政策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促进出口发展、进行产业调整、实现外交策略、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工具和手段,因此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几乎是世界各国普遍公认的规则。要想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经济、贸易、外交方面的促进作用,政府主要从增加对经营机构的资金支持来加大扶持力度。 (3)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保险领域业务不断创新,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也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他们提供各种深造和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和留住人才以适应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 (4)建立全球资信调查服务体系和外贸风险控制体系。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服务,其过程涉及相关的许多部门,因此,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和风险控制体系需要多部门参与、配合和合理分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驻外经商处、海外贸易中心、商会、协会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性合作组织,与国外同行交换业务信息,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签订互惠约定,共享信息,以便在发生贸易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对待,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交易平台。 德-化-陶-瓷-总-站 随着数据的逐步积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评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努力创新,设计新的险种,完善保险条款,提供更全面快捷的理赔服务。在投保企业增加、投保历史数据逐渐丰富了以后,公司则应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细分市场和客户,针对投保的具体情况以及交易双方的资信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率,降低出口企业的投保费用。 (5)强化出口企业风险意识和投保意识。积极、科学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化解出口企业贸易风险的有效方法,出口企业应该加强投保意识,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在化解企业收汇风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积极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时,应根据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贸易结算方式、买家资信状况等信息科学地投保,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的安全保障,从而达到促进出口业务发展、减少风险损失的效果。 =======================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急剧大幅萎缩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促进出口的金融工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 署,通过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稳定外需。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国际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还在继续,出口下降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出口信用保险对巩固订单、稳定外需、促进出口具有显著的杠杆作用。 有助于提振出口企业信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海外市场信用风险加大,欧美等传统市场大量银行、企业破产倒闭,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口收汇风险明显上升,企业出口更加谨慎。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风险转移机制,解除出口收汇的后顾之忧,支持企业承接海外订单。 有助于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出口产品价格下降,相对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拓展和信用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采用更具竞争力的支付方式抢抓海外订单,有效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稳定外贸出口市场。 有助于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加剧,国外进口商及其融资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加上国内众多中小出口企业长期面临融资瓶颈,造成交易量严重下滑。出口信用保险的便利融资功能,可以增强融资银行信心,有效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瓶颈,提高企业承接订单的能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进而带动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取得初步成效 为促进外贸出口、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信保以“科学发展,服务大局,防范风险,实现跨越”为指导原则,迅速出台了承保、理赔、追偿、资信服务、风险控制、业务流程优化、人力调配、组织保障、考核激励等“一揽子”措施,并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稳定外需政策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大幅提高,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拉动效应显现。今年1—8月,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及担保业务共实现承保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不含投资保险)承保金额为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不含投资保险)承保金额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对拉动我国外贸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口风险保障范围迅速扩大,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受益明显。配合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国信保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我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今年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承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承保轻工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承保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承保医药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支持农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对出口企业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1—8月新增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客户同比增长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其保障范围扩大对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帮助企业化解风险,支持企业抢订单、保市场。为使出口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放心接单、大胆交易,中国信保针对三类收汇风险大的业务予以重点支持。一是针对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的顾虑,今年6、7、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额占承保总额的,有力支持了企业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二是针对国外进口商纷纷要求延长付款期限的情况,积极承保出口企业的长账期赊销业务。今年1—8月,承保收汇期在90天以上的长账期业务增长约九成,有力提高了企业的接单信心和抢单能力。三是针对非信用证结算增加、出口收汇风险升高的形势,积极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职能,今年1—8月支持企业以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出口占同期支持出口总额的。 积极补偿出口收汇损失,保障出口企业稳健经营。中国信保在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丝毫不放松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水平良好,偿付能力充足,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今年6、7、8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付赔款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和万美元。今年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付赔款亿美元,为530多家企业共810多宗风险损失案件支付了赔款。出险案件平均结案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约10天。通过提高理赔效率,及时为出口企业补偿了风险损失,提振了出口企业的信心。 大力开展信用保险项下融资,帮助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国信保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力度,今年1—8月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约664亿元人民币。广大中小企业是贸易融资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宁波、义乌、苏州、东莞等地,中国信保营业机构有的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银行签订三方协议,有的与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便利,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了企业、银行与信保的“三赢”。 全程参与出口企业风险控制,增强出口企业信心。中国信保利用专业优势,将出口信用保险各项服务有机地嵌入企业出口所需的资信调查、签订合同、生产管理、出口申报、收汇跟踪、商账追收等各个环节。今年1—8月,向出口企业提供买家资信报告122573份,同比增长;发布《出口风险预警信息》40期,编发《金融危机跟踪专报》75期。充分发挥作为国际信用与投资保险人协会(伯尔尼协会)会员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追偿、商账追收业务。今年1—8月,共追回海外欠款万美元,减少了国家和企业的损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全程参与出口企业风险控制,增强了出口企业信心。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出口企业的服务 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信保将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降低平均费率,简化操作程序,优化产品体系,创新承保模式,提高承保效率,加快理赔速度,扩大保障范围,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外需、抢订单、保份额、扩市场。 拓宽服务领域。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外贸出口核心区域以及几十个重点城市为依托,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宽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领域。 创新承保模式。为方便出口企业投保,中国信保积极创新承保模式,优化业务流程。针对大型生产企业出口,推出简约承保模式;针对中小型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推出代理业务承保模式;针对企业的特殊需求,推出特定风险承保模式。 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信保正式推出银行保单、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保单两个新产品。新一代《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保单》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费率优惠,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快捷全面的服务保障。 下调保险费率。为降低企业投保成本,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将在20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30%左右。各地保户情况不同、买家风险不同、赔付率水平不同,费率调整幅度也将不同。中国信保将根据出口信用保险原理和市场风险特点,本着既有利于促进出口、又坚持费率与风险匹配的原则,确定不同市场、行业、产品、客户、风险业务的降费比例,实施结构性降费。 支持产业振兴。以农产品、机电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化工医药、高新技术和家电等行业为重点,与相关行业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平台,加大承保支持,扩大对这些重点行业的承保覆盖面。(
石油焦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铸造、冶金、化工等领域,因此其行业利润率会受到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行业石油焦平均毛利润率为,其中部分企业毛利润率略高,达到15%-20%左右,但另外一些企业则毛利润率低至5%以下。在债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费用逐年上涨的情况下,石油焦行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率的参考值,具体的利润率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能源成本、税费政策、市场行情及竞争等等。
国内石油焦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东北低硫焦市场交易如火如荼,低硫焦资源一度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然而,山东及华东中高硫石油焦市场受下游大规模停限产影响,本月焦价跌跌不休。
首先,来看一下东北地区低硫焦市场,近期受下游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提振,低硫焦资源备货模式开启。东北地区低硫焦资源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东北1#A石油焦价格周内两连涨,涨幅累计高达200-250元/吨,1#B石油焦价格本周涨幅亦高达300元/吨,与国内中低硫焦市场价格暴跌形成鲜明的对比。
山东地方炼厂虽然各家产能普遍较低,但是存在库容能力较低的弊端。如遇出货不畅,对于地炼来说就面临憋库危机,降价促销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经过半个多月的减价大甩卖,地炼石油焦库存基本降至低位,本周地炼焦价逐渐回归平稳,另有各别价格出现小涨迹象。
分析,此次地炼价格小涨或只是昙花一现。尽管目前预焙阳极资源依旧紧张,但是受错峰生产压制,下游碳素企业仍处于停限产状态,实质需求难以释放。换言之,从石油焦到电解铝,预焙阳极环节受限产影响成为瓶颈。对于地炼石油焦市场来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利好,此次价格上涨或仅限于个别现象,随着炼厂库存的积累,地炼石油焦价格继续走跌或是必然。
1、石油焦产量逐年上升
随着炼油行业规模的增加,我国石油焦产量也逐年上升。2010-2020年,我国石油焦产量整体呈上升的势头。2019年国内石油焦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2020年产量为万吨,同比上涨。2021年1-11月,石油焦产量达2768万吨,同比增长。
2、石油焦进口大幅减少
我国石油焦进口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石油焦进口呈快速上升趋势,2018年为近年来峰值,为万吨,随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进口量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石油焦进口数量为万吨,较上年减少。2021年1-11月,石油焦进口量为万吨。
3、石油焦出口略有下降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石油焦出口呈波动态势,出口量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石油焦出口量逐年递减,2020年石油焦出口数量为万吨,较上年减少。2021年1-11月,石油焦出口量为万吨。
4、石油焦表观需求量波动上升
在需求方面,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深入,钢铁和电解铝行业将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石油焦的需求量保持平稳。2018年,行业需求疲软,2018年全年石油焦表观消费量仅万吨。
2020年国内延迟焦化装置有效产能增加,国产石油焦随之增加,同时行业受疫情影响,进出口均有所下跌,因此2020年石油焦表观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长。2021年1-11月,石油焦表观消费量为万吨。
5、石油焦价格涨幅明显
2021年石油焦市场呈整体上升趋势,价格涨幅明显。根据生意社价格监测数据显示,5月17日石油焦价格报收元/吨,较2月16日沥青价格上涨。2021年8月起,石油焦价格开始呈波动增长趋势,12月13日最高价达元/吨。
综合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影响趋于稳定,国内外需求缓慢恢复,但随着石油焦价格不断涨至高位,成本面带来的压力使得碳素企业利润有下滑表现,长期来看石油焦上涨空间将受限。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石油焦市场价格仍旧上行。中石化炼厂价格大幅上调,因各炼厂出货情况不同,调整幅度差别较大,高硫焦涨幅普遍在70-100元/吨,最高涨幅达到150元/吨,中低硫石油焦普涨30-150元/吨。也因此带动了中石油以及地炼企业炼厂价格的走势情况。总体来看,目前石油焦资源虽然紧张,石油焦市场操作较为谨慎。截至本周,东北地区1#A焦价格在2000-2100元/吨,1#B焦价格在1750-2200元/吨。西北地区2#-3#焦价格在1400-2000元/吨。中石化中硫焦市场沿江地区价格在1720-1800元/吨,华北地区在1650-1890元/吨,华东地区在1690-1730/吨,高硫焦市场华东地区在1410-1470元/吨,华南地区在1500-1550元/吨。中海油两家在1730-1800元/吨。山东地炼1#B-2#A主流成交价在1850-1900元/吨,2#B-3#A主流成交价在1580-1760元/吨。
我自己的毕业论文 给你了 摘 要 本文以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为研究对象。文章在阐述国内外大型超级市场的产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对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现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对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进行SWOT分析,明确家乐福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运用STP理论分析确定家乐福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从而分析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营销策略。最后,文章对家乐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对家乐福公司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参考,同时也希望对我国民族零售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营销策略 第3章 家乐福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外部力量,它是企业不能控制的,它既能够给企业带来机会,也会给企业造成威胁。 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经济环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环境,因此,企业必须分析和研究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充分利用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规避风险和威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我国零售业共有法人企业万个,其中内资企业占,外资企业占。从经营业态看,在综合零售中,百货商店占,超级市场占,其他综合零售占,彻底改变了过去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的状况,形成了多层次、开放式的业态竞争发展新格局。我国的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将不断出现新的商机与利润增长点。零售业也必将在这种大趋势下出现新一轮的快速成长,而对于身处其中的外资公司更将是发展迅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凭借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资本运作能力,成功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在中国市场大显身手是很有可能的。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状况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对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下运行的,因而企业营销活动必然要受到政治法律因素的规范、强制和约束。在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管理中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有利于提高其竞争优势。现代零售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信息、通讯、情报处理技术。其最主要的部分是MIS,它是改善信息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其产品是一系列计算机处理过的报告,目的是使企业总部立刻找到问题答案;2.物流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有现代化的分检技术、传输技术、堆码技术,形成高效率的现代化配送技术组合;3.自动传感技术。如监控、摄像、报警系统,普遍应用了现代最新科技成果; 家乐福内部环境分析 家乐福简介 成立于159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总部设在巴黎近郊。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连锁超市9500多家,分布于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超过40万人,年销售额突破600亿美元。在全球零售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二位,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的经营理念是以低廉的价格、卓越的顾客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消费品。商场实行自助式服务,免费停车,超低售价,高效率购物等一系列服务。而且其“开心购物家乐福”和“一站式购物” 等先进经营理念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说,家乐福发展和服务的根本是更好地满足和顺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让利消费者,并将其先进的营业设备和全新的零售经营理念引入世界各地,积极改善人们的消费素质和生活水准,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和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 1995年,家乐福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型超级市场,并且,家乐福一直保持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领先地位,带动了中国的现代零售业的发展。截止到2003年,家乐福在中国26个城市相继开设了60多家商店,拥有员工3万多人。另外家乐福在上海设立了全球采购中国总部,在中国的10个城市成立了全球采购区域代表处,专门采购当地产品出口到海外的连锁店销售。家乐福中国公司经营的商品95%来自本地.2004年,家乐福采购出口额达到亿美元。家乐福不仅在纳税方面为国家及地方经济作贡献,而且经过多年的经营,家乐福还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管理的技能和经验,并对商品采购与管理、营销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实现现代化和本地化,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目前,家乐福的中国籍大卖场总经理以上管理人员人数已占总数的40%,且比例逐年提高。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家乐福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事业,以多种形式向受灾地区、希望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捐物捐资;积极参与北京申奥等活动:支持中国的环保事业,并积极促进中国有机农场的建设.家乐福在中国连续两年获得在华外资企业最佳“光明公益奖气”。 第4章 家乐福超市营销战略分析 家乐福超市SWOT分析 优势分析 1.家乐福在许多地区作为大型连锁超市的先发者开设新店,获得了先发者利益。先发者作为市场的最初参与者,相对于后发者来说,能掌握更多差异化优势和更多的机会。先发者的规模往往比后发者大,这样先发者通过规模经济,就可以获得商品原价率和销售管理费用的优越性。2.家乐福公司内部富有战略构想力的企业家精神、高超的政治交涉力和战略地位,有效地利用了其在各地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及世界零售业中地位所产生的期待购买量,这使得商店的数量急速扩展;3.家乐福的超大规模是其区别于传统零售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家乐福却认为大规模自有大规模的优势;大规模销售可以让商家从大规模采购中享受优惠的价格折扣,从而降低进货成本。4.家乐福的本地化策略是其为了快于其他竞争对手占领中国市场,打破了常规集中采购的管理体制,赋予各门店一部分权力,使每家店面都拥有部分采购和销售体系,这样而来物流的成本就很低,这为家乐福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劣势分析 1.质量管理存在漏洞当今社会,现代企业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单位,而是处于众多力量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之中.家乐福的“问题猪排”、假LV包、杭州假茅台酒等商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大家对于商品质量问题的广泛关注。2.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家乐福的入场费策略,即家乐福所说的“向上游供应商要利益”。通常一家企业想进入家乐福的渠道,大致需要交纳6大门类的费用,包括特色促销活动、店内旺销位置优先进入权,进入商店的特权、良好营销环境的优先进入权、节假日、开发市场份额等。经推算,各项进场费用最高可达到供货商在家乐福实现营业的36%左右。依靠这样的供应策略,家乐福在世界各地都能以最低廉的价格进货,并且避免了长距离运输的费用和风险。但是,这一战略在中国似乎越来越行不通。机会分析 营销机会存在于一个公司通过满足购买者需要并能够盈利的某一领域里,营销机会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1.中国大幅度放宽对外资进入中国的限制,在中国的批发、零售业中,已于2004年12月1日取消了对外资取消了外资出资比例、设店数量和设店地区的限制,这为家乐福进一步发展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品支出增加,为家乐福的经营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居民的消费结构己经升级为发展性消费为主的阶段,发展的空间很大。预计未来20年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仍会增大。 STP战略分析 STP战略分析(Segmentation,Targeting,and Positioning)起初用于产品的营销活动,后来拓展至包括零售行业在内的诸多领域。STP卫战略是零售公司整体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客喜欢的正是零售公司提供的特殊定位。零售公司也经历了传播定位、产品定位,再到营销要素组合定位的过程。对很多未能实现差异化战略的零售公司来说,定位的简单概念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零售公司需要解决定位的选择和如何实现定位的问题。零售公司的市场定位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定位不清或缺乏可行性会使零售店经营陷入混乱,从而影响其市场表现。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 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锁定为大中型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家乐福公司在进入中国所作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今天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类似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新生的中产阶级,人数大约为亿,年收入在1500-3000美元之间,容易接受新产品,这是家乐福发展的顾客基础。家乐福大型超市的目标顾客大多为注重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家庭主妇,她们不仅关注价格,更关注性能价格比.”市场定位 家乐福制定的宣传口号是“开心购物家乐福”,确定的经营理念是: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选购物和免费停车。这五个理念中真正比较优势的是超低价格和货品新鲜的集合,其它因素是大型超市的共同特征,所以本文推论家乐福确定的定位点是超低价格和为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开心购物家乐福”的目的。 第5章 家乐福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产也包括无形服务。本文主要从有形产品入手来研究分析家乐福的产品策略。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是一个特定销售者授予购买者的一组产品,它包括所有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一次购足”是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的经营理念之一,只有高效的产品组合才让广大消费者有更广阔的挑选空间,有了“一次购足”的可能。无论在家乐福的任何分店,都能看到规模不小的集饮食、休闲、娱乐、服务、购物为一体的商业圈、快餐店、理发店、游戏场,在国外甚至还有赌博场。同时备有临时托儿所,胶卷冲洗店,提供银行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家乐福还积极开发自有品牌,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组合系列,家乐福的自有品牌是一种由家乐福自己从设计、开发、原料选取、加工、以及到经销全过程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食品、杂货、日用百货以及服装等四大类几百种自有品牌。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顾客轻松找到便宜货”。产品采购 1.家乐福的采购网络家乐福集团为了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建立了全球性的采购网络。家乐福全球采购中国总部于2002年9月1日正式落户上海,负责在中国境内寻找有实力的供应商,在互相交换新技术、市场趋势和商业信息的基础上,帮助中国企业按国际市场需求和标准开发产品,推动中国产品纳入家乐福全球销售网络。在过去的数年中,家乐福在中国的采购业务增长迅速。活跃在中国的家乐福采购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产品知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国际市场信息,寻找并培养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供应商,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纳入分布于全球的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中。2.家乐福的本地化策略分析家乐福的产品策略,就不能不谈它的本地化策略。家乐福每进入一个新地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调查其他商店里有哪些本地产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产品应在将来的家乐福店里出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像家乐福这样,保持配送中心发展速度稍滞后于店铺的发展速度,使配送中心的成本始终处于店铺营业总额可以消化的范围内,从而确保企业在赢利中快速成长。家乐福是在分店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采取整合供应商物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商品配送问题,进一步节约运营成本。价格策略分析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因而作为大型超级市场与顾客交易的基本手段之一,商品价格与利润直接相关。超低价策略一直是家乐福赖以生存的法宝。家乐福始终有10%左右的低价商品,然而这些商品却带动了其他90%的正常价格商品的销售。家乐福之所以能保证超低价策略的实行,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原因:1.大规模经营作为大卖场业态的创始者,家乐福采取大规模经营方式,每个大卖场的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品项在15000种以上,在这个区间内容易达成规模效应,其商品定价毛利率较高,在14%-25%之间,所以在达到毛利率之前,家乐福的降价空间与同行业其他零售商相比要大,这是家乐福低价策略的保障。2.繁华的商业环境家乐福的大型超级市场一般都是在人口密集、目标客户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繁华区,这就为其极低售价策略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3.开发自有品牌为了实现低价策略,家乐福努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4.本土化采购家乐福在选择商品时一向倾向于本地化,将一部分权力交给分店,所选择的商品会根据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风俗习惯、消费心理的不同而相应作出调整。这样,一方面使门店里的商品更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由于是本地采购,可以由供应商实现配送,节省了配送运输费用,最终为低价策略的实现打好了基础。地点策略分析 家乐福在选址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当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家乐福在中国主要开设的是大型超级市场,为保证大型超级市场的吞吐量,家乐福首先把发展目标锁定在人口密度高、消费能力强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目前还不在家乐福的考虑范围。 (二)周边的竞争情况家乐福在开业前就把其他商店的劣势了解清楚,以打分的方法发现它们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然后依据这种精确的调研结果制订自己的竞争战略。促销策略分析 家乐福的促销方式 一般以节假日促销为主,日常促销为辅来体现低价形象。1.货架堆头促销。在正常的货架两头有专门为促销产品陈列的M架,每档期分摆不同的促销产品。促销堆头主要有四种:端头货架、地堆、红房子(正常货架的中间区域)和区域集中促销;2.节假日促销:通常以中国重大节假日为主题,如: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来举行大型的商品促销活动,选取百余种商品做特价来带动消费;3.日常促销:是一种辅助促销方式,以日常每天为单位,分日期、分时段的通过降低某几个单品的价格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其方式灵活、快捷,商品变化性强,且便于操作,有较强的吸引作用,容易培养忠诚消费者。例如:生鲜商品,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敏感性和与日常生活的贴近性,故多采取这种方法;4.中心主题促销:家乐福经常利用各种节假日、不同的季节或某一事件为主题开展促销;具体的促销内容 1.“棒”系列商品:是标志为“低价就是棒”的商品,其特点为:选择多、超低价。带有该标志的商品有效的突出了在售商品的价格底线,极高的性价比让顾客享受到更超值的享受,同时对于低价形象的树立起到不断巩固的作用。自从家乐福推出“棒”系列产品以来,一走进家乐福卖场,那些红色醒目的或大或小“棒”字纸牌就成了家乐福为顾客准备的醒目的指示牌;2.自有品牌商品:顾名思义就是“家乐福牌,,它是优质低价的完美结合。其特点为:优质保证,实惠超值,选择丰富、品质监控、精诚合作。这类商品在市场上无可比性,在同类产品中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广阔的市场与利润空间,是家乐福打造的又一低价“亮点”;3.优惠活动特价商品:是家乐福主动特价,厂家让利的大优惠商品,通常以两种方式宣传商品:一种商品优惠幅度较大,并经常在周末做“震撼特价”;另一种商品是供货商支持力度较强,“捆绑装”或“买.送.”的赠品战术。 结 论 本文以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大型超级市场的产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入手,明确了主要研究对象及概念。通过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的运用,对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现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并通过对其内部条件的研究,了解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营销战略,它们是做好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通过SW0T分析,明确得出家乐福的优势有大规模经营、本地化策略、商品种类多样化以及良好的购物环境;而家乐福的劣势是其产品管理存在问题,致使其出现一些质量有瑕疵产品,这令消费者对其颇有微词。而家乐福长期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也令供应商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家乐福将大量流失消费者和供应商,这是家乐福目前鱼待解决的问题。家乐福面临的机遇是国内经济和零售业的迅速发展、2004年我国大幅度放宽了对外资进入中国的限度、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品支出的增加,以上条件都为家乐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家乐福面临的威胁则是随着中国零售业的放开,大量外资大型超级市场大量涌入中国,这为家乐福带来了强有力的竞争者;而长期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也使家乐福与供应商的关系趋于紧张,有流失供应商的可能。明确家乐福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有利于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家乐福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从而得出家乐福的主要采取品种繁多产品的产品策略、超低售价的价格策略、市区商业中心选址的地点策略和多品种多方式的促销策略。本文通过以上的分析过程,对家乐福的营销现状有了较明确的剖析,希望对家乐福的发展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营销策略论文虚拟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 要]虚拟企业概念的提出,为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构建企业动态联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虚拟企业的概念分析入手,在明晰虚拟企业的特点和运行平台环境的基础上,对虚拟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为虚拟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虚拟企业;虚拟组织;营销策略;虚拟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065-02 1 虚拟企业概念的分析 虚拟企业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戈德曼、内格尔和普瑞斯1991年在他们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指出:在市场变化加快、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己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报告首次提出了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概念,并提出了以虚拟组织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即以竞争能力和信誉为依据,选择合作伙伴,采用动态联盟的形式,以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虚拟企业的定义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有关虚拟企业的定义学者们主要从虚拟产品、信息网络、运行方式三个方面来表述虚拟企业的概念。实际上,所谓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动态联盟体。虚拟企业的出现常常是参与联盟的企业追求一种完全靠自身能力达不到的超常目标,即这种目标要高于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可以达到的限度。因此,企业要求突破自身的组织界限,与其他对此目标有共识的企业实现全方位的战略联盟,共建虚拟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2 虚拟企业的特点及其运行平台环境 虚拟企业的特点 (1)虚拟企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 (2)虚拟企业是因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结盟的,一旦合作目的达到,这种联盟便可能宣告结束,虚拟企业便可能消失。因此,虚拟企业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虚拟企业的参与者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3)虚拟企业的运行中信息共享是关键,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使得沟通更为便利。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联盟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及营销的有关信息,从而能够真正协调步调,保证合作各方能够较好合作。 (4)虚拟企业在完成某一项目或任务时,项目或任务按照并行工程的思想被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促使承担分解任务的各方能够充分调动和使用他们的资源而不必担心核心技术或核心知识被泄露。并且各个合作模块可以并行作业,项目或任务的主持者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手段在其间不断地沟通与协调,从而保证各个工作模块最终的互相衔接。 (5)虚拟企业是集合了各参与方的优势,尤其是技术上的优势而形成的,因此,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开发上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其开发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 运行平台环境 (1)信息网络环境。虚拟企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施,虚拟企业才能对顾客需要作出及时的反应。虚拟企业是准市场企业,兼具中等程度的企业与市场特性,通过大量的双边规则与其他企业发展联系,企业活动在很大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开展,需要高效快速传递,没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环境,分散化的工作关系无法有效协调。 (2)知识网络环境。知识网络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将各具核心能力的企业连接起来,构成“核心能力”网络。虚拟企业既要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网络,更要将内部网络与其他虚拟企业的知识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全球范围之内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线创新模式被新的创新模式所取代,通过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之间的反馈环路和边疆的交互作用来创新,这种创新称为交互创新。 (3)物流网络环境。在商品市场中,有形商品的销售实现必须依靠物流系统来完成,完善的物流网络环境才能保证商品快速、准时、低成本、便捷流畅的到达消费者手中。其中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活动对物流网络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4)契约网络环境。从契约角度研究,虚拟企业是通过大量间续式双边规则的实际形态就是虚拟企业形成的“契约网络”。契约网络的建立是在对合作对象的核心能力是否具有互补关系的确认基础上,首先形成骨架性的契约网络即一级网络,然后,在此架构下再由任何一个企业向下继续发展次级契约网络来完成的。契约网络的维护主要不是靠制度规范、再谈判等手段对契约进行适当调整,而是靠彼此之间的真诚信任来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否则就难以保证虚拟企业低成本运作特征。 3 虚拟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是虚拟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口碑营销、网络广告、媒体营销、事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SEM)、E-mail营销、 数据库营销、短信营销、电子杂志营销、病毒式营销、问答营销、针对B2B商务网站的产品信息发布以及平台营销等。 虚拟产品策略 虚拟企业的营销活动并不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可以实现虚拟化。Nike(耐克),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却没有生产过一双鞋;可口可乐公司,只掌握产品的专有配方技术和品牌,其他则都是虚拟的;世界顶尖的飞机制造公司,却只生产座舱和翼尖; 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的,软件是微软公司的;国际贸企业就是通过虚拟产品的形式代理着形形色色的国际贸易产品的。不仅如此,虚拟核心企业在拥有某些核心营销要素,如专利、品牌、专有技术或市场、营销渠道等时,就可以将其产品虚拟化,通过外包生产、OEM方式或联合开发来满足市场需求。由于虚拟产品是强强联合的产物,因此其质量更有,成本更低,先进性更强。 虚拟服务策略 虚拟产品的服务作为整体产品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拥有良好产品的企业并不一定拥有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虚拟企业可以借助良好信誉的营销服务中介来履行服务职能,实行服务外包。虚拟服务策略就是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或联合服务的形式来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虚拟企业依靠动态服务联盟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虚拟价格策略 传统企业的价格策略都是由企业自己制订的,企业把价格行为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价格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很难将其外部化。虚拟企业在价格制订过程中,将价格策略虚拟化:①委托权威部门协助其制订价格;②企业在制订价格时,让中间商和顾客参与;③价格倒推,先制订一个顾客所能接受的价格,然后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苏宁和国美电器在集中采购活动中,经常采用价格倒推模式,虚拟价格注入了强烈的需求导向因素,因此,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虚拟渠道策略 渠道是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必由通道。虚拟企业从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将传统企业的渠道策略虚拟化,来减少渠道费用,加强渠道宽度,强化渠道的管理,减少流通的环节,提升渠道的竞争力。第一种是虚拟策略电子商务渠道的建设,例如,Dell(戴尔)公司在中国市场将传统的渠道改为网络直销与服务。通过Internet网,企业面对的市场一下扩展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缩短了与顾客的距离,渠道的长度缩短了、而渠道的覆盖面却大大拓广,并且渠道成本大幅度减少,企业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专卖店”。虚拟网络渠道既是对传统渠道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渠道的挑战。第二种是营销渠道外包。经产品的分销外包给有实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第三种是构建水平渠道联盟、纵向渠道联盟、混合渠道联盟,共享对方渠道成果,控制同类产品市场,减少渠道竞争损失和浪费。 虚拟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虚拟促销策略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是网上促销(网上折价促销、网上赠品促销、网上抽奖促销及积分等)是指利用Internet等电子手段来组织促销活动,以辅助和促进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和使用。第二是促销活动外包给专业的咨询或策划公司。第三是构建相关产品的促销联盟。例如,英特尔公司与PC机厂家的联合广告;麦当劳与可口可乐联合展示等。虚拟促销加强了产品、企业与顾客的沟通,促进了销售,降低了促销费用。 参考文献: [1]吴先锋.虚拟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7):86-88. [2]郭雪飞.企业虚拟营销方式探析 [J].商业时代,2009(33):26-27. [3]王曼莹.区域虚拟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4]张德干,宁红云.虚拟企业联盟构建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可以看下(现代市场营销),找下自己的思路及框架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笔者以为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万元,村一级负债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F、农户欠交税费, 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B、欠乡村工程业主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C、欠乡村干部万元(其中乡干部万元、村干部万元),占。D、欠乡村教师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E、欠民间个人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F、欠其他经济组织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H、欠其他债权人万元(其中乡级万元、村级万元),占。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 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元,亩平负担元,较2001年下降。 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3-2004年,~~县共减免农业税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 2002-2004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04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万元,人均增收元。 二,2000~2004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年均递增。 200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2001年较20001年增长,2002年较2001年增长,2003年较2002年增长,2004年较2003年增长)。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的年均增速。 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之间;工资性收入占,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湘潭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增加值亿元,粮食种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万吨,出栏牲猪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2001年增长,2002年增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2004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元/kg跌至元/kg ,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4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亿,尚有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钾肥2200元/吨,上涨;碳胺540元/吨,上涨;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种子9元/kg,上涨;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2004年湘潭县“二补一免”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 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农民可以选择别的种植,可以选择种树,然后也可以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可以和网红合作,打响知名度。
会让生活成本增加的,许多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的困难,没有办法享受更好的生活,导致一些人的生活压力更大,许多家庭需要精打细算。
农民可以适当的进行加价,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利润。政府可以帮助农民来进行采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利润,可以在一些官方的渠道上面进行售卖,也可以降低政治成本。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 引言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本文结构第2章 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及营销渠道分析 快速消费品行业简介 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现状 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与国外企业对比分析 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分析第3章 定价策略和方法 定价策略概念 影响定价的因素 定价方法第4章 基于渠道管理的快速消费品定价策略 快速消费品新品定价策略 组合定价策略 基于渠道管理的组合定价 价格变动及对策第5章 某民营企业案例分析 公司介绍 公司面临的问题 公司定价策略 定价建议第6章 总结参考文献致谢资料来源
浅谈消费者心理与企业定价策略摘 要: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文章对消费者购买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应用心理定价策略来赢得如意的销售价格和满意的销售量"关键词:心理定价 策略 消费心理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0-208-02消费心理学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消费生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时代里,依托于其它多种学科,又自成体系地对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独立的边缘学科"价格是消费者心理中最敏感的因素"研究消费心理与价格的关系,主要是研究消费者在价格问题上的心理现象,目的是阐明制定商品价格如何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如何促进企业的商品销售"企业定价策略是否适当,往往决定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与所占份额,从而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定价策略是定价目标与方法的组合,也是定价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定价策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与其是否透彻地了解!娴熟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息息相关"因为尽管定价策略多种多样,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它总是通过人(消费者)起作用的"对消费者心理的任何忽视,都将招致销售量的锐减,甚至定价策略的完全失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策略的制定,必须以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及其指向性为基础"当然,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消费者群,应该有不同的心理定价策略"一!消费者对价格的心理反应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层次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已不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追求完美与展示个性"由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阶层及个性特征各不相同,其对商品的心理价值的评定,会大相径庭"因而,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应有不同的定价策略"1.面子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营销人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找到了市场;当年的T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从而获取了溢价收益;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夸奖消费者的眼光独到,并且产品如何与消费者相配,让消费者感觉大有脸面,从而达成销售"2.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消费者在很多购买决策上,会表现出从众倾向"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尤为严重"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等,不胜枚举"3.推崇权威心理"消费者推崇权威的心理,在消费形态上,多表现为决策的情感成分远远超过理智的成分"这种对权威的推崇往往导致消费者对权威所消费产品无理由的选用,并且进而把消费对象人格化,从而达成产品的畅销"现实中,营销对消费者推崇权威心理的利用,也比较多见"比如,利用人们对名人或者明星的推崇,所以大量的商家找明星代言!做广告;IT行业中,软件公司在成功案例中,都喜欢列举一些大的知名分司的应用;更大的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很期望得到所在行业协会的认可,或者引用专家等行业领袖对自己企业以及产品的正面评价"4.占便宜心理"/便宜0与/占便宜0不一样"价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中国人经常讲/物美价廉0,其实,真正的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存在的,都是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
希望对您有帮助。 价格是消费品价值的货币体现,是营销组合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日常的很多销售难题都和产品的价格息息相关:窜货、砸价、无利润、市场费用捉襟见肘、产品销售不力等等。在营销活动中似乎降价总是顺理成章,坎坷曲折较少,而涨价似乎总是逆势而行,鲜有成功案例。所以制定一个相对均衡平稳,具有前瞻性的产品价格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多年的营销实战经验来看,策略可以相对灵活,但产品的价格体系应该相对稳定,这样才有利于销售,即价格刚性,策略弹性。 为了更好的使产品的价格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客观需求,我们剖析一下产品的定价策略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为对产品价格敏感的营销人士指点迷津。 1. 产品在定价之初一定要权衡企业的产品战略属性和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地位。 如果属于主打产品,则要求的相对高些,既要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要为企业积累后续发展的战略储备,是市场和利润必须兼备的拳头产品。如果是补充类的产品则要体现补充产品线的价值,既要体现产品的企业利益,又能在市场竞争剧烈时随时变成攻击性的产品。对于侧翼或是战略进攻性的产品,则要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强烈攻击性。 2.根据产品的品质特质和市场的需求,测算产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并充分参照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和价格策略。 对于创新类的有垄断性质的产品,则可根据产品的特点提倡撇脂高价策略,对于有较大竞争力的产品也可适度考虑这一策略。而对于市场同质化特别严重乃至跟随性的产品,则必须充分参照市场替代品和竞争产品的价格来制定产品的价格。 同时在产品定价时,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看产品的市场现实和潜在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成本、价格等等变量,勾勒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以便参照定价,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竞争力强,定价可相对高些,反之则需低些。 3. 根据目标消费者的产品定位和企业自身的品牌价 值,给产品以USP策略下的价格策略,赋予产品自身独有的卖点和附加值。 产品定价的时候,往往伴随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规律和购买力的分析。产品定位为高端人群,则高质高价在所必然,定位为大众人群,则物美价廉才是核心。同时产品的价格和企业品牌的附加价值及品牌个性也是密不可分的。海尔电视比长虹的贵,联想电脑比戴尔的便宜,品牌的附加价值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甚至很多产品就是在一家企业0EM的。所以企业在给自己产品定价的时候,一定要综合的权衡这些因素,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产品价格。 4. 综合运用成本导向和目标利润法。 企业产品上市之初,应该精算出产品的各项成本指标。不仅要分析产品的静态成本,还要分析变量成本,因为随着销量的上升,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 低生产成本和费用,如果是新产品的目标是替代市场上的现有的某种产品,则企业还需制定目标成本,以使新产品能符合目标价格的要求,在市场上有其竞争力。 对于企业不论在整体产品结构上还是在个体产品上,都有其既定的统筹计划和策略。对于不同行业也有行业的可承受利润区间,因此企业根据估计的销售收入和销量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性,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预期销量来计算出产品的价格: 单价=固定成本/销量+可变成本。 这样就能使企业的目标更加清晰化,根据盈亏平衡图会很容易根据目标利润和预期销量来互算各项营销指标的预估值。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利用这一定价方法,特别是制造类的产品或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产品。 5. 充分考虑产品市场的市场现状和竞争态势,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下,制定长远的价格体系。 很多企业执行价格手段工具都十分单一,导致价格不合理,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混乱,不成体系,一旦产品畅销则窜货横行,很难治理,直接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我认为在当前交通愈发便利、物流体系十分发达的今天, 设计好产品不同区域市场间的价格体系甚至事关产品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管是战略区域市场还是新市场、渗透市场,价格应该相对趋同,都应该有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使得精耕市场的策略才能变成精益化的现实,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竞争手段,笔者认为不该单纯的以价格为武器,应该以策略为弹性灵活的利器,去参与竞品的价格战乃至于渠道战等等。 6.在市场形势剧烈变换,社会不断进步,原料不断涨价、经营费用不但高涨的今天,企业的定价行为一定不能僵化的看待问题。 所以企业产品在定价的时候就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波动的承受力,既不能偏高,影响产品的市场开拓力,也不能偏低,经不起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和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费用和成本反向降低的情况下,或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的时候会考虑和执行产品降价,很多案例都佐证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涨价行为就不那么幸运了,在企业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经营费用上升会迫使其提高产品价格以确保利润。这是企业一定要预估一下提价会对顾客需求产生什么影响,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应,渠道的经营是否会受影响,尽量把提价和策略运用结合到一起,尽量避免因提价或提价过高影响渠道的经营信心,导致顾客需求下降过猛,以至于不仅无法实现目标利润,甚至连原有份额都无法保住。 当然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时,企业适度提价是可以另当别论的,但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是提价会导致产品忠诚度的生理缺欠,即感性真空的虚无化,一旦产品的可替代品出现时会极大的流失现有份额。所以笔者提倡提价慎用,而且用起来的方式也很多。并非所有的提价都是提高商品的基本价格,还可以采取减少折扣,减少某些服务或改免费为收费,在系列产品增加高价项目或减少低价项目,都可以实现提价的目标。 产品的定价策略很多,很多理论也很系统规范,所以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价格策略,而不能生搬照抄某个理论和模式。
化妆品招商产品生命阶段价格策略是企业根据化妆品市场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产销量、本钱、供求关系、市场状况及产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价格措施和定价方法,以增加化妆品的竞争能力,为企业求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价格策略。利用产品寿命阶段定价策略制定的价格叫做阶段价格。由于产品在其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质量与本钱、市场竞争程度、消费者的评价及需求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利用阶段价格策略进行企业的价格决策,能够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出价值和供求间的关系。(一)投进期的价格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 投人期的价格策略也称为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由于消费者不了解因而销量很低。因此新产品定价是涉及新产品能否顺利进人市场和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新产品定价时须考虑化妆品本身的性质、替换品的情况、消费者的购买习性、需求弹性和竞争者的反应,以及化妆品发展趋势等等。新产品定价的一般原则是:所规定的价格必须为市场所接受,能推动新产品市场开拓,又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弥补新产品在投人期的本钱和高用度,利于企业今后扩大生产经营。新化妆品价格策略有以下几种选择。1 .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先高价后低新产品定价时须考虑化妆品本身的性质、替换品的情况、消费者的购买习性、需求弹性和竞争者的反应,以及化妆品发展趋势等等。新产品定价的一般原则是:所规定的价格必须为市场所接受,能推动新产品市场开拓,又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弥补新产品在投人期的本钱和高用度,利于企业今后扩大生产经营。新化妆品价格策略有以下几种选择。1 .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先高价后低价的定价策略。价的定价策略。即在产品刚刚上市时,以高价出售尽快收回投资,以后随着寿命周期的演变,再分阶段降价。采用这种策略,可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撇脂价格往往导致价格的门路式下降,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高收人市场部分需求的饱和,一边降价,一边转而面向新的市场。与此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向后推移。这种产品必须具备独特性、竞争者短期无法仿制、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等条件。假如企业对市场需求情况不清楚,也可用这种定价策略探路。以高价开始,顾客接受不了时再降价。这比以低价开始造成市场脱销再提价好,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也好得多。缺点是: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假如宣传跟不上,高价往往不利于开拓市场,同时还会吸引竞争者加人。2 .渗透价格策略渗透价格策略跟上述方法正好相反,采取先低价投放、后涨价的策略。即在新产品进人市场初期,将价格订得尽可能低些,微利或保本无利,以全力推出商品,用最快的速度渗透进人市场,夺取市场份额,尽早取得市场支配地位,阻止竞争者进人,待打开销路后再逐步提价。所以也叫做“侵人市场定价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同现有产品竞争,通过便宜价格来吸引购买者。从而迅速侵人市场,获得最高的市场占有率,走在竞争者的前列,建立本企业在品牌、数目上的上风。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市场潜量大、潜伏竞争者多、价格弹性较大等特点。优点:可使产品迅速打开销路,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可减少竞争对手,由于价低利微而使太多企业看而生畏。所以也叫“别进来”,或“呆在外头”的策略。缺点:定价过低,不利于企业尽快收回投资,甚至使消费者怀疑产品质量。当产品在市场上地位巩固后,也不轻易成功地提价。化妆品招商产品生命阶段价格策略是企业根据化妆品市场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产销量、本钱、供求关系、市场状况及产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价格措施和定价方法,以增加化妆品的竞争能力,为企业求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价格策略。利用产品寿命阶段定价策略制定的价格叫做阶段价格。由于产品在其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质量与本钱、市场竞争程度、消费者的评价及需求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利用阶段价格策略进行企业的价格决策,能够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出价值和供求间的关系。(一)投进期的价格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 投人期的价格策略也称为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由于消费者不了解因而销量很低。因此新产品定价是涉及新产品能否顺利进人市场和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即在产品刚刚上市时,以高价出售尽快收回投资,以后随着寿命周期的演变,再分阶段降价。采用这种策略,可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撇脂价格往往导致价格的门路式下降,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高收人市场部分需求的饱和,一边降价,一边转而面向新的市场。与此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向后推移。这种产品必须具备独特性、竞争者短期无法仿制、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等条件。假如企业对市场需求情况不清楚,也可用这种定价策略探路。以高价开始,顾客接受不了时再降价。这比以低价开始造成市场脱销再提价好,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也好得多。缺点是: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假如宣传跟不上,高价往往不利于开拓市场,同时还会吸引竞争者加人。2 .渗透价格策略渗透价格策略跟上述方法正好相反,采取先低价投放、后涨价的策略。即在新产品进人市场初期,将价格订得尽可能低些,微利或保本无利,以全力推出商品,用最快的速度渗透进人市场,夺取市场份额,尽早取得市场支配地位,阻止竞争者进人,待打开销路后再逐步提价。所以也叫做“侵人市场定价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同现有产品竞争,通过便宜价格来吸引购买者。从而迅速侵人市场,获得最高的市场占有率,走在竞争者的前列,建立本企业在品牌、数目上的上风。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市场潜量大、潜伏竞争者多、价格弹性较大等特点。优点:可使产品迅速打开销路,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可减少竞争对手,由于价低利微而使太多企业看而生畏。所以也叫“别进来”,或“呆在外头”的策略。缺点:定价过低,不利于企业尽快收回投资,甚至使消费者怀疑产品质量。当产品在市场上地位巩固后,也不轻易成功地提价。3 .反向定价策略此法介于上述两种之间。它的定价高低适中,定价公道,有利于扩大销售。现实生活中一般定价采取的是“本钱导向法”,即顺向的层层加价的办法。而“反向”则是通过市场调查,先拟定出能为市场接受的销售价格,再反钱和销售用度。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之前,就已经把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下来。这样的价格,消费者能够接受,生产企业也会获得足够的利润。当今国际市场,固然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夭折率却高达 80 %一 90 %。为使新产品顺利上市、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定价方法也十分受重视。(二)成长期的价格策略新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销售,逐渐为市场所接受,市场销售量上升。这个时期企业所采用的阶段价格策略是目标价格策略。目标价格是企业完成一定目标利润而制定的价格策略。企业应利用成长期的有利机会,适当提升目标利润水平,加速实现企业利润,到产品进人销售困难时期时,企业就有了降价促销的保证和潜力,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买现。(三)成熟期的价格策略产品进人成熟期的标志是竞争者的大量涌人、销量增长速度减慢并开始走下坡路。这一阶段价格策略就以竞争为核心,维持和扩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竞争上风和稳定的利润收人。因此通常使用的价格策略是降价销售。当然降价的条件是生产本钱的降低,通常本钱越低,价格的竟争力就越强,在价格竟争中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在降价时需留意的是根据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把握好降价的幅度:不能向求出各环节价格,以决定企业在制造产品时的最大目标本太小,太小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留意,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也太小;当然也不能太大,太大可能使企业没有利润。(四)衰退期的价格策略企业在产品衰退期的价格,要尽量使企业在保有微利的基础上,将产品全部销售出往,避免积存,发挥产品对企业的最后贡献作用。因此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维持价格或驱逐价格的策略。 1 .维持价格策略维持价格是指在产品进人衰退期时不做大幅度的削价,而是基本保持原有价格水平的策略。这样做不至于恶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最大限度发挥产品在最后阶段的经济贡献。2 .驱逐价格策略驱逐价格也称歼灭价格,指产品进人衰退期后采用最低价格,阻止企业产品销售量的下降,将竞争者逐出市场的策略。驱逐价格一般不含利润,有时可以直接以均匀变动本钱作为最低经济界限来定价。四、相关产品价格策略相关产品,是指在终极用途和消费购买行为的方面具有某种相互关联性的产品。制造或经营两种以 L 产品的企业可以利用此特点综合考虑企业产品的定价。 1 .互补产品价格策略互补商品指两种(或以上)功能互相依靠、需要配套使用的商品。互补商品价格策略是企业利用价格对消费互补品需求进行调节,全面扩展销售量所采取的定价方式和技巧。具体做法是,把价格高、购买率低的主件价格定得低些,而把购买频率高的配用商品价格相对调高。2 .替换商品价格策略替换商品是指功能和用途基本相同,消费过程中可以相互替换的产品。替换产品价格策略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的营销目标,有意识安排企业替换产品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定价措施。企业若生产或经营这两种以上有替换关系的产品,这两种产品的市场销量经常表现为此消彼长,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主动地运用这一规律来实行组合价格策略。如把市场“热销”的产品的价格有意提升,将趋冷的替换品的价格适当降低,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