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猪伪狂犬病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猪伪狂犬病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猪伪狂犬病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业市场行情的轮回波动,总是让养猪人几多欢喜几多愁。但这是正常规律,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以后也将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水平低下、猪病接连不断,才是养猪业的真止灾难,才是让养猪人承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拿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育猪数来说,全国平均不到千头,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猪场是赚不到钱的! 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固然影响着养猪效益;把猪养好实现每头猪的效益最大化,才是养猪人最应该关注的焦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猪群的健康、高产、高效。1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猪群的健康管理是山人来执行的,员工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对猪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养猪事业,应该以轻松卞俞决的心情投入养猪工作。“要我干”与“我要干”,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要设身处地为猪群着想,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猪群。对小猪,要给予孩子般的呵护;对怀孕母猪,要给予孕妇般的呵护;对哺乳母猪,要给予产妇般的呵护;对公猪,要给予贵宾般的呵护。只有这样,猪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则富。如果仅仅把猪当成畜生来对待,漠不关心,甚至野蛮粗暴,猪群在没有适宜的环境、得不到良好的饮食、凄苦恐惧的状态下,连最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何祝为我们创造则富了! 其次,员工队伍要有坚强的执行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将一各种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的能力。有很多猪场在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猪场管理方案,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问题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执行有关。“目标十执行=结果”,缺乏执行力,即使有再好的方案、再止确的目标,也不可能得出好的结果。拿消毒这个环节来讲,假设规定3天消毒1次,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个问题:消毒没消毒?用的什么消毒药?刺激性多大?浓度多大?舍温及水温多高?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消毒的?是否和疫茁接种相冲突?猪舍或猪群的卫生状祝如何?猪群反应如何?.••…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止确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毒效果。 第三,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白山的环境。猪场享有“文明监狱”的“美誉”,这似乎是降低职业风险的需要,但也成了很多养猪人的无奈。一天24小时蹲在猪场里,一年难得回家儿次,环境极脏,伙食极差,整天机械式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劳作。在这种“监狱”似的环境中,员工的情绪往往是低落和烦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很难表现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很难发挥出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于是,很多猪场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尴尬局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难找,像样的饲养员也难找,跳槽现象频频发生。员工队伍不仅素质低,‘非常不稳定。在这种局面下,要确保猪群的健康、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儿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以缓解员工被压抑的感觉;要改变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lfu代之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定期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员工有一种成长的白豪感;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在种猪选育工作中,要坚持把“健康、高产”当作}几要目标,lfu不是一味地追求漂亮的体形健康,即没有特定病原体、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即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平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或者肥育猪的头数,是决定一个猪场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平均一年提供育肥猪不足14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超过18头,则,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健康、高产的猪群,则猪场的经营状祝是不可能达到盈5平衡线以上的!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却有相当多的猪场热衷于引进类似于健美运动员体形的种猪,有的甚至声称“非双肌臀”不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种猪场也不得不调整选育方向,把培育外观漂亮的猪当成首要目标。这样一来,猪的体形的确越来越漂亮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养猪人头痛:抗应激能力差、发病率高,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活仔数低、难产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必须明确: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要养赚钱的猪,lfu不是养好看的猪。具备和谐健康体形、能多产仔、生长快、饲料一效率高、生产更多优质猪肉的种猪,应该是育种学家、种猪场、商品猪场、屠宰)‘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片面追求某项体形目标,走向极端,那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调整疾病防制观念,彻底摒弃“病来乱求医”的治疗方式,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侧重于“治”的猪场,往往是漏洞百出、危机四伏的猪场,员工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为了“火火”lfu忙得焦头烂额;侧重于“防”的猪场,一般是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员工能够有条不紊地从事防疫和保健工作,很少出现大的疫情;1fO侧重于“养”的猪场,则是进入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境界的猪场:员工轻松快乐,猪群悠哉游哉! 这里的“养”是广义的养,包括良好的环境控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环境控制。合格的养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猪群;要想养好猪,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猪场大的环境应力求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没有异味、极少蚊蝇。栋舍之间应适当拉大距离,以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进入办公区,应感觉不是进了猪场,lfi!是进了修身养性的庄园。猪舍小的环境应力争达到“干、净、暖、通风”4项标准。“干”指干燥,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任何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净”指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暖”指舍内温度适宜,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通风”指换气良好、空气新鲜,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病原微生物浓度大幅降低。 良好的营养供给。饲料一成本是应该考虑的,但不可一味追求饲料一成本的降低,因为低的营养水平往往导致低的养殖水平。除了蛋白质、能量等应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外,更要确保足够的、比例均衡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好的饲料一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灵月一妙药”。近年来大面积流行的所谓“高热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养猪场、户过分追求降低饲养成本有关,用便宜饲料一、便宜药物和疫茁,包括在员工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月薪要求低的员工,从lfu导致猪群健康状祝差、生产水平低。 良好的饲养管理。关键是对猪要有一颗“爱心”,这点在前面已述及。善待猪群者,猪会给以丰厚的回报: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lfu虐待猪群者,猪只能给以微薄的回报:产得少、活得少、长得慢,这种回报可能连成本都不够。要尽可能减少诸如转群、换料一、注射、环境突变等对猪群造成的应激,使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4对关键性的疾病进行净化,可使疾病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近儿年困扰养猪业的严峻疫情当中,病原是复杂多变的。有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流感病毒;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还有支原体、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等。想把所有病原体都消火掉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全国一各地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猪瘟和伪狂犬病进行净化,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从2004年起,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指导下,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全群猪瘟净化工作,每年两次对公猪、母猪和后备猪进行全群采样检测,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从2008年下半年起,济宁原种猪场又开始了猪群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尽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无净化的必要、采用何种方法净化、能否达到顶期目的等等,但从全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引种客户的良好反映来看,疾病净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猪瘟净化方法: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到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凡抗原阳性者即为带毒猪,应坚决淘汰。净化的难度不在于技术难关,也不在于检测费用,lfi!在于巨大的淘汰成本,但这对本场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都是值得的。5不要把“救死扶伤”当成养猪人的职责,应执行严酷的淘汰制度 在人医方面提倡“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几义精神”,这是I}所当然的。lfi!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如果一味追求“救死扶伤”,必将造成猪病的进一步泛滥。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lfu不是研究疾病。对疾病的研究,应该是高等院校、利一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工作。 热衷于研究、治疗一各种疑难杂症的猪场,不可能是高效益的猪场,反倒有可能成为一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乐园!吴增坚教授提出的“五不治”原则,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无法治疗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的病猪不治。经过一段时期的严酷淘汰,病净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猪群的健康状祝和生产性能会明显提高。6高度重视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2003年前后,霉菌毒素的危害开始引起养猪业的重视。回首过去匕八年的时间,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单独的某一种疾病。近儿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高热病”中,霉菌毒素“功不可没”。 饲料一的作用胜过一切灵月一妙药,但如果饲料一原料一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就会对猪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玉米、豆粕、鼓皮、鱼粉等原料一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在我国危害养殖业最}几要的是镰刀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和去氧瓜萎镰菌醇(呕叶毒素),还有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等,可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泌乳力下降、发情不止常、流产、死胎等现象。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尤其令养猪人头痛的问题!可以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还可以造成用药无效。接种了猪瘟疫茁还照发猪瘟,接种了伪狂犬病疫茁还照发伪狂犬病,不一定是疫茁不好,也不一定是程序有问题,很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抑制。在实验室中证明很敏感的药物,应用到猪群中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可能毫无效果。 2003年,很多玉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该年度猪群发病率明显升高;2006年,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猪的“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更为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5年收获的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有关。2009年9月,北方很多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尤其应该警惕霉菌毒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减轻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严把原料-采购关,宁可每斤多花儿分钱进好货,也不可贪图便宜进劣质原料一。有条件的可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玉米等原料一进行精选,筛除小的霉粒及杂质。根抓霉菌毒素的污染情祝,在饲料一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高效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7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保健程序 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利一学的防疫保健程序,并确保落到实处。这里说的防疫保健程序,包括疫茁接种,也包括通过注射给药、饮水投药、饲料一投药等形式进行的药物保健。这些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任何专家推荐的任何防疫保健程序,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lfu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情祝具体分析。在某些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的专家教授之间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哪些疫茁应列入防疫程序、猪瘟可否做超前免疫、蓝耳病疫茁有无接种的必要、若接种蓝耳病疫茁则应选火活茁还是弱毒茁、口蹄疫的防疫效果为何常常不理想等等。 专家教授的观点要虚心学习,其他先进猪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借鉴,这样可以使白己少走弯路。但不加分析地对防疫保健程序进行照搬照抄,将是很危险的!必须经过小群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才可以确定适合白己的程序。对猪场lfi!言,稳定才是硬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另外,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水貂、雪貂因饲喂含伪狂犬病毒的猪下脚料也可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实验动物中家兔最为敏感,小鼠、大鼠、豚鼠等也能感染。关于人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报道很少,并且都不是以病毒分离为报道依据。如土耳其及我国台湾曾报道有血清学反应阳性者。欧洲也曾报告数例因皮肤伤口接触病料组织而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有发痒,未曾报告有死亡。最新的报道见于1992年,在波兰因直接接触伪狂犬病毒而感染的工人,首先是手部先出现短暂的瘙痒,后扩展至背部和肩部。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不少学者认为,其他动物感染本病与接触猪、鼠有关。在猪场,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空气传播则是伪狂犬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但到底能传播多远还不清楚。人们还发现在邻近有伪狂犬病发生的猪场周围放牧的牛群也能发病,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传播是惟一可能的途径。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另外,乳汁和精液也是可能的传播方式。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其结果都是死亡。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由于伪狂犬野毒感染后,容易造成母猪群流产、死胎、木乃伊、返情比例高,公猪表现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给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大多数猪场普遍重视对种猪群的免疫。即便如此,种猪群伪狂犬疫苗免疫也经历了一断曲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种猪场选用进口或国产伪狂犬灭活疫苗,他们在种猪分娩前30天左右进行肌肉注射接种,免疫预防控制伪狂犬病。应该肯定地说,这些灭活疫苗在预防控制伪狂犬感染所引发的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早期感染发病死亡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免疫过的种猪群仍然有小比例的繁殖障碍问题出现,其所分娩的仔猪仍然有小比例的发病死亡,可以说灭活疫苗不能彻底有效控制伪狂犬病。

随着人们对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发病机理,以及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应答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伪狂犬灭活疫苗以产生体液免疫力为主、细胞免疫力为辅,伪狂犬弱毒疫苗以产生细胞免疫力为主、体液免疫力为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细胞免疫力在伪狂犬病免疫预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继之,一大批猪场放弃使用伪狂犬灭活疫苗,代之以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种猪群进行肌肉注射免疫。种猪的免疫程序也由千遍一律的分娩前30天一次免疫接种发展到集中统一免疫与其它免疫程序共存的时代,免疫频率也相应地由2次/年发展到3次/年甚至4次年。与此同时,部分养猪发达地区猪场也开始重视商品猪群的伪狂犬疫苗免疫,遗憾的是它们所占的比例太低。尽管种猪群的免疫程序改变,免疫频率增加,但时至今日,猪伪狂犬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2005年某省48%以上的发病猪与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直接相关;2005年夏季华东部分省市的“猪无名高热症”主要诱因是猪群感染猪伪狂犬病毒;2006年夏季我国部分省份的“猪无名高热症”中,30%以上病例与感染猪伪狂犬病毒有关。因此,有必要反思在猪伪狂犬病控制措施上我们是否遗漏其他因素。

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论文范文

伪狂犬病毒对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8℃条件下可存活46天,24℃可存活30天。在潮湿阴冷的中性(pH6~8)环境条件下较稳定。暴晒、酸性条件(pH<)或碱性条件(pH>)1~7天即灭活。猪为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还可感染牛、羊、猫、犬、兔子、老鼠等,应严禁这些动物进入生产场。aware可自测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猫!

【兽药名称】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通用名/商品名】 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英文名】 SwinePseudorabiesVaccine,Inactivated【汉语拼音】Zhu Wei Kuang Quan BingMieHuoYiMiao【主要成份与含量】 猪伪狂犬病病毒灭活抗原液及油佐剂。【性状】 本品为白色均匀乳剂。【用途】用于预防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仔猪伪狂犬病和种猪不育症。【用法与用量】颈部肌内注射。育肥仔猪,断奶时每头3mL;种用仔猪,断奶时每头3mL,间隔28-42日,加强免疫接种1次,每头5mL。以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接种1次。【免疫期】为6个月。【注意事项】(1)使用前摇匀,使疫苗的温度恢复到室温。(2)启封后应当天用完。(3)切勿冻结。【贮藏】在2-8℃,有效期为1年。【废弃包装处理措施】疫苗废弃包装物不得随意丢弃,请保护环境。【规格】 4、10、20ml/瓶。【包装】 20瓶/盒×24盒/箱

没有特效药物,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猪伪狂犬目前还主要是预防控制为主,一旦发生了,第一步是要对猪群采血做血清中和试验,隔离病猪,以后淘汰掉。第二步就是做好猪场净化,小猪断乳后尽快隔离饲养,没窝小猪都需要与其他窝隔离饲养。后续还需要进行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的监测,可以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统一检查,淘汰掉所有阳性猪,再过一个月后再做血清学检查,把阴性猪合成较大群,最终建立新的无病猪群。

2013年10月,文井镇2户养猪户饲养的猪小群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呕吐、腹泻,后躯麻痹、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迅速死亡为特征,发病率,致死率;母猪流产率,母猪产死胎率,母猪屡配不孕占;育肥猪厌食、食欲减退、体温升,发病率。采集26份病猪血清,经实验室血清学乳胶凝集试验确诊为猪伪狂犬病。通过采取捕杀病猪、消毒、免疫接种、加强检疫检验,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进人免疫控制阶段,要求全场开展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gE基因缺失)免疫,根据本场日常监测计划,确定和适时调整 免疫程序。在做好种猪群免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保育、育肥猪 群的免疫,确保6〜10周龄以上育肥猪的免疫效果。同时着重确 保后备猪并群前,逐头确认伪狂犬病gB抗体合格和gE抗体 阴性。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毕业论文

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以猪感染最为普遍,损失也最严重。下面我整理了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症状 特点 所有哺乳家畜对伪狂犬病都易感,啮齿类动物在传播伪狂犬病中起重要作用。未获得免疫力而第一次感染暴发伪狂犬病的猪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可以在1周内传染至全群,仔猪有90%以上的感染、死亡,成年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病毒可经胎盘、阴道黏液、精液和乳汁传播,常呈散发。 症状 伪狂犬病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呼吸急促,拒食,间有呕吐或腹泻,于昏睡中死亡,或兴奋不安,口吐白沫,有共济失调、转圈和抽搐等神经症状,以后出现抑制、轻瘫或麻痹或丧失知觉、视觉,叫声嘶哑,呈常见便秘和呼吸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 病理变化 剖检伪狂犬病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非化脓性脑炎,脑充血、出血、水肿,肝、肾和心脏出现1~2毫米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点,肺充血、水肿,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胃底大面积积血,流产母猪胎盘呈坏死性胎盘炎,胎儿表面有血斑点。 猪伪狂犬病的类证鉴别 1.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时,应与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并等相区别。 (1)猪细小病毒:无季节性,流产几乎只发生于头胎,母猪除流产外无任何症状,木乃伊胎显现非常明显,其他猪即使感染也无症状。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感染猪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除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1周龄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主要病变为细胞间质性肺炎。 (3)猪乙型脑炎:本病仅发生与蚊蝇活动季节,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单侧睾丸肿胀。小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肢腿轻度麻痹等神经症状。 (4)猪衣原体病:患病母猪流产前,大多数没有任何先兆,公猪呈现睾丸炎、附睾炎,小猪呈现慢性肺炎、角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在细胞内可见到衣原体的包涵体。 (5)猪布鲁氏菌病:本病一般发生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睾丸炎。采取血清做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呈阳性反映。 2.发病仔猪应注意与猪沙门氏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猪李氏杆菌病 (败血型)、断奶仔猪应激症相鉴别。 (1)猪沙门氏菌病:日龄小的仔猪和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腹下、胸前、耳根有紫红色斑点,眼有分泌物,粪稀,淡黄色或灰绿色带有血液或假膜,恶臭。剖检可见臃肿大暗蓝色,坚度如橡皮,切面蓝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肠系膜淋巴索状肿。盲肠、结肠肠壁肥厚,黏膜上覆差纤维素污秽黄绿色假膜,掲掉假膜见有边缘不整的红色溃疡面。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菌、两端椭圆或卵圆形,不运动。不形成芽孢,荚膜沙门氏菌。 (2)猪流行性腹泻;仅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不感染。不出现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肠壁变薄,肠绒毛长度与隐窝度由正常的7:1降为3:1。将病猪的小肠组织及肠内容物制成悬液,经处理后接种试验猪,如试验猪发病,再取小肠组织做免疫荧光检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即可作出诊断。 (3)猪李氏杆菌病。全身衰弱,病程1-3d(在3-4月龄的伪狂犬病猪病死率低,一般几日内可以完全恢复)。病料涂片镜检,可见‘V’或’Y’型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4)断奶仔猪应激症:非传染病,多在断奶仔猪转栏7-10d内发病。突然倒地大叫,全身肌肉震颤,眼上翻,多数在30-60min后症状缓和或静止,如能及时治疗,即可痊愈,用病料制成悬液,接种家兔,不出现发痒撕咬局部的现象。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 猪伪狂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消毒,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发病时用头孢类药物配合干扰素有一定疗效。消灭牧场中的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等,这样对本病的防制也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1、后备猪应在配种前实施至少2次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2次均可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2、经产母猪应根据本场感染程度在怀孕后期(产前20~40天或配种后75~95天)实行1~2次免疫。 3、母猪免疫使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均可,2次免疫中至少有1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4、本场未发生过或周围也未发生过伪狂犬疫情的猪群可在30天以后免疫1头份灭活苗。 5、本场或周围发生过疫情的猪群应在19日龄或23~25日龄接种基因缺失弱毒苗1头份 6、频繁发生的猪群应在仔猪3日龄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疫区或疫情严重的猪场保育和育肥猪群应在首免3周后加强免疫1次。 猜你喜欢: 1. 三元杂肉猪的饲养技术 2. 如何诊断水貂的伪狂犬病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猪拉肚子吃什么药好得快如何预防 5. 育肥猪的饲养方法

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程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哺乳仔猪最为敏感,15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表现为最急性型,病程不超过72h,死亡率100%,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拉稀、发抖、运动不协调、流涎、颈部肌肉僵硬、四肢划水样运动,最后昏迷死亡。育肥猪则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一般不发生死亡,耐过后呈长朗隐性感染带毒或排毒。成年猪常不呈现可见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体温升高,一般不发生死亡。母猪妊娠初期,可在感染后的20天左右发生流产,在妊娠后期,经常发生死胎和木乃伊,或者产出弱胎和死胎。猪伪狂犬病表现有四大症状:(1)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2)伪狂犬病引起新生仔猪大量死亡,主要表现在刚生下的仔猪第1天还很好,从第2天开始发病,3~5天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死亡。死亡初生仔猪的日龄已观察到19日龄。发病仔猪表现出高热、食欲废绝、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呜叫、流涎、呕吐、拉稀、抑郁震颤,继而出现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昏迷以至衰竭死亡,一旦发病,1~2天内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剖检主要是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有时见到肺水肿、脑膜表面充血、出血。(3)伪狂犬病病毒引起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在20%~40%,死亡率10%~20%,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4)种猪不育症。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有反复配种数次都屡配不上,耽误了整个配种期。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不育、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成年猪仅表现增重减慢等轻微温和症状。2.综合防制目前尚无治疗办法,但高免血清被动免疫适用于最初感染猪群中的哺乳仔猪,母猪的抗体通过初乳传给仔猪,母体源体可持续大约4~6周。母体被动免疫可以保护仔猪的致命感染。已发病或检查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阳性的猪场,建议所有的猪都应进行免疫。(1)灭活疫苗 种猪(包括公猪)第1次注射后,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注射一次,产前一个月左右加强免疫一次,可获得非常好的免疫效果,能将哺乳仔猪保护到断奶。留作种用的断奶仔猪在断奶时注射一次,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按种猪免疫程序进行。育肥用的断奶仔猪在断奶时注射一次,直到出栏。(2)弱毒疫苗 种猪第1次注射后,间隔4~6周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隔4个月注射一次。育肥猪断奶时注射一次,直到出栏。

1、猪伪狂犬的病原是由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猪疱疹病毒2、主要症状出现呕吐,腹泻,呆立、转圈、游泳状,无目的的前进后退等神经症状为主同时会伴发咳嗽等呼吸道问题,母猪出现死胎或者木乃伊胎3、猪伪狂犬的防治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外已研制成功伪狂犬的常规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基因缺失疫苗(包括基因缺失弱毒苗和灭活苗),这些疫苗都能有效地减轻或防止伪狂犬病的临诊症状,从而减少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消灭牧场中的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等,这样对本病的防制也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对猪群采血做血清中和试验,阳性者隔离,以后淘汰。以3~4周为间隔反复进行,一直到两次试验全部阴性为止。另外一种方式是培育健康猪,母猪产仔断乳后,尽快分开,隔离饲回养,每窝小猪均须与其他窝小猪隔离饲养。到16周龄时,做血清学检查(此时母源抗体转为阴性),所有阳性猪淘汰,30日后再做血清学检查,把阴性猪合成较大群,最终答建立新的无病猪群。

1 猪伪狂犬病各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施治方案 仔猪振颤型 临床症状发生于母猪生产时的约占70%,死胎率0~30%,产后2~3天发生的占30%左右。仔猪全身抖动,后腿发软,出现从一侧倒地能站立,从另一侧倒地不能站立的半身麻痹现象。皮肤正常,体温℃~40℃。严重的不能站立,四肢呈现游泳划水状,间歇性发作,叫声嘶哑。个别猪舌头出现菜花样病变。如果能人工辅助哺乳成活率在70%以上。亦有极少数盲目行走型,表现为仔猪不停的走,遇到障碍物时稍停留,然后调转方向继续走,最后全身肌肉强烈颤抖,倒地后四肢划动,约1天左右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肺脏呈现轻微水肿,有小块的出血斑,肺门淋巴结周围浸润样水肿、色浅。心脏及冠状脂肪上有细小的出血点,心肌有土黄色条纹状坏死灶。肝脏发黄,有片状红或白色坏死灶,以尖叶部明显。肠系膜淋巴结发红,周边轻微出血。肾脏颜色发黄,易碎,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细小出血点。脾脏边缘有细小的锯齿样丘疹,颜色鲜红,表面有稍大点的圆形丘疹,颜色略浅。 实践治疗方案仔猪注射猪伪狂犬疫苗,1~3日龄头份,3~7日龄1头份,母猪4头份,对照不注射组群,成活率可提高70%以上。 仔猪腹泻型临床症状多数产后即发生,拉黄色稀粪,用抗菌药物无效,如不采取措施,死亡率90%以上。 病理变化肺脏上有红色斑点状出血。肝脏发黄,质脆,有红色圆形坏死和白色不规则型坏死。胃黏膜有细小的出血点,聚集成小片状,散落在胃黏膜表面。肠道内容物稀薄黄色,内有气泡,肠黏膜脱落严重,亦有细小的出血点,成片状分布。肠系膜淋巴结肿胀2~3倍,外周严重出血呈紫黑色,内有黄白色坏死灶。肾脏颜色浅白,上有细小出血点。 实践治疗方案仔猪注射猪伪狂犬疫苗,1~3日龄头份,3~7日龄1头份,母猪4头份,同时注射长效痢清( 蒽诺沙星)。第二天长效痢清和穿琥宁分针注射 :每5千克体重1毫升,连用三天。 育成猪腹泻型临床症状剧烈腹泻,一般1~2天死亡。曾经有一例注射抗菌药物后5分钟即死亡的,场主误认为药物不合格,引起纠纷,后经化验室确诊才得以平息。 病理变化肺脏病变轻微,心肌上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数量较多。肝脏有多量灰白或红黄色较大坏死灶。脾脏有圆形丘疹 。肾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并有白色坏死。肠道黏膜严重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外周严重出血呈紫黑色,内有黄白色坏死灶。 实践治疗方案紧急注射猪伪狂犬疫苗3头份,同时肌注长效痢清和穿琥宁,一般24小时后明显见效。 气喘型 临床症状一般发生在育成猪,气喘严重,药物治疗无效,2~3天死亡,个别出现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肺部中度水肿,有大量的红褐、红黑色出血斑点,呈斑驳状。心房表面有出血点,心内膜出血。肝脏表面有星状白色坏死。肾脏表面布满细小红色出血点、白色坏死灶。 实践治疗方案实践中很难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区别。一旦确诊立即紧急免疫猪伪狂犬疫苗,笔者在实践中碰到过几例,效果非常理想。 粪便干燥型 临床症状一般发生在育成猪,体温升高至℃~41℃,高热稽留。鼻镜干燥,皮肤发黄、发白,被毛粗乱,粪便干燥,呈粟粒状,带黏膜。类似于非典型猪瘟。 病理变化肺脏轻度水肿,内有白色的实质性坏死灶。心肌黏膜有出血点,心内膜出血。胃黏膜有细小出血点,并有严重的溃疡。肝脏有红白色坏死,脾脏有丘疹样突出。肾脏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坏死灶,整个肾脏布满红色的出血点。肠道黏膜脱落严重,肠壁变薄。 实践治疗方案一旦确诊,立即淘汰发病猪,大群紧急免疫疫苗,2~3 头份。 母猪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至℃~41℃,食欲不振,造成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弱仔,哺乳仔猪出现发热、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死亡。母猪返情复配比率高。 病理变化:同粪便干燥型。 实践治疗方案一旦确诊,立即淘汰发病猪,母猪紧急接种4头份的冻干活疫苗、4毫升油苗,15天后再加强一次。2 化验室诊断依据流行特点和临症状,可以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既简单易行又可靠的方法是动物接种试验:采取病猪脑组织,磨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同时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单位、链霉素1毫克,放入4℃冰箱中过夜,离心沉淀,取上清液于后腿外侧部皮下注射,家兔1~2毫升,小鼠~毫升,家兔接种后2~3天,小鼠2~10天(大部分在3~5天)死亡。死亡前,注射部位的皮肤发生剧痒。家兔、小鼠抓咬患部,以致呈现出血性皮炎,局部脱毛,皮肤破损出血。3 防治对策 加强免疫检测,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开展猪伪狂犬免疫抗体的检测,了解猪群的抗体水平和注射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如果无法进行检测,可采用以下程序: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接种4 头份的冻干活疫苗、4毫升油苗,15天后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配种前15天接种4头份的冻干活疫苗、4毫升油苗;种公猪每半年加强一次;仔猪:7日龄接种头份的冻干活疫苗;严重感染的猪场同时注射油苗毫升,40日龄时各一头份加强免疫一次。 重视疫苗的管理工作猪场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并严格按照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冻干苗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和保存,使用专用稀释液,溶解后应立即使用,不能存放过久。 注意霉菌毒素的危害注意防霉及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鉴于目前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严重超标的情况,猪场应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严重和中度发霉的饲料必须全部废弃,轻微霉变饲料必须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选用霉菌毒素处理剂时要选用广谱、吸附型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促进受损机体康复的种类,同时不能吸附饲料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控制免疫抑制疾病免疫抑制的危害对猪群健康、保健的威胁日益增加,当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被公认为猪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疾病呈现上升趋势,造成猪群不同程度的免疫失败。猪场应做到完善免疫程序、改善饲养管理,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工作。 定期消毒在没有疾病发生的情况下,规模化猪场每周应消毒1~2次,当疾病发生时,每天应消毒1~2次。注:消毒时应该避免造成湿度过大,同时注意空气消毒(将喷头朝上喷雾)。

关于狂犬病毒的论文参考文献

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四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中国又要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在中国的某些专业杂志甚至教科书上常有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数十年的记述。 中国的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于均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或者均无法证明未曾在近期发生新的感染(例如经某些特殊或罕见途径的感染),这些病例都未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甚至在国际上传为笑话,作为中国相关科学水平低下的例证。 WHO专家认为,只有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狂犬病,仅靠临床表现诊断狂犬病很困难,也不可靠。由于事实上有大约30%的狂犬病人的症状是不典型的,所以中国目前狂犬病的数字是不准确的,可能被严重低估。 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 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笔者认识的许多法国研究人员对此病例就不以为然,认为该论文中仍有不少疑点,理论上很难解释,而且极个别的病例不一定有普遍意义。他们认为超过一年的病例极为罕见,被狗或猫咬伤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年,通常不必再补充接种狂犬病疫苗,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对更长潜伏期的说法,他们都一笑置之。 十余年来,我们单位也一直关注国内狂犬病长潜伏期病例,希望有机会与国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合作,利用中国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世界第二的有利条件,找到有实验室依据的可靠病例,来打破狂犬病潜伏期最长6年的世界纪录,在国际上发表有份量的学术论文,提升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但十多年来一直未在国内发现有确切证据的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 国内关于狂犬病长潜伏期迄今科学价值最高的一个病例,是上海市CDC于1998年报告的一个病例:某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大学生可能因多年前感染狂犬病而致死,有实验室证据可确诊为狂犬病(分离到病毒)。据说他仅在10岁前曾在原籍农村被狗咬伤过,以后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但此病例的病史资料证据并不充分,无法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在中国东南部狂犬病重点疫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实际上很难排除在较近的时间有其他未觉察的感染机会(如在皮肤有破口的情况下与带毒动物有接触),尚无法确切证明其潜伏期长达十多年,只能作为罕见的可疑病例。

狂犬病对热很敏感的一般脱离宿体很快就会死亡了还有就算它喝水了,水也会稀释病毒的不是说人碰到一个狂犬病病毒就会致病的病毒复制是需要一定的量的还有最保险的就是那你就看你们家的狗10天内有没有发病死亡如果10天内没有异常的举动那就表示它没有狂犬病病毒或者和你接触的时候唾液中还没有狂犬病病毒

自己慢慢去找吧!!

抗体。我们在被野生动物咬之后,要注射疫苗,自身通过免疫系统,获得相应抗体。

种猪场伪狂犬复养论文文献

1 关于基因根据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猪拥有与人类相同的与很多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异,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以及肥胖症。研究人员指出,通过进一步研究,猪的基因可以孕育出新疗法,对抗这些疾病。通过对猪基因组研究,科学家发现猪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被食物诱惑和驯化,这些特征都与人类非常相似。2 历史起源猪的起源最长可追溯到四千万年,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野猪 (图片皆来源网络,侵删)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家猪,一般认为是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3 繁殖性能猪的繁殖性能非常强悍,不同品种繁殖性能差异略有不同,太湖猪以繁殖性能高著称于世,是全世界已知猪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有记载显示,太湖猪最多一次产子数达到42头。太湖猪4 关于品种我国有十大土猪品种:1、互助八眉猪;2、荣昌猪;3、宁乡猪;4、陆川猪;5、淮猪;6、太湖猪;7、金华两头乌猪;8、东北名猪;9、香猪;10、藏猪。此外,目前规模化养殖育肥猪常见的还是以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杂交而选育的外三元为主,外三元,外三元顾名思义都来源国外,杂交组合其后代抗逆性强,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抗病性能、繁殖性能、育肥性能等),因此市场多以外三元为主。外三元猪5 关于寿命由于不同的猪体质不同,而且有所分类,寿命也就参差不齐,但依照科学的数据,正常的猪平均寿命大概是在二十年左右,最长纪录达50年之久。6 关于嗅觉猪科动物有极其发达的嗅觉,灵敏程度是狗的2~3倍,有的猪甚至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里的地雷。 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松露菌(一种昂贵的植物)。猪类的嗅觉很灵敏,部分国家海关、机场会用经过训练的缉毒猪来搜查毒品以及违禁品。7 关于智商猪科动物的平均智商在70到85之间,相当于3至5岁的幼儿。它们更多的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别人说你笨猪时,你要好好考虑下有没有夸你的意思。8 关于存栏我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我国生猪养殖在全世界的地位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我国一旦缺猪,全世界猪价都会上涨)。猪肉在中国国内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百分之六十。2017年中国生猪饲养产值接近万亿,占国内畜禽(猪牛羊禽)饲养总产值比重约,生猪产业体量巨大。9 关于消费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菜及各类猪肉制品更是中国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虽然我国消费总量已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5719万吨下降到去年的5489万吨,但仍然稳占全球一半份额——也就是说,中国人口虽然只是世界五分之一,但每两斤猪肉里就有一斤是被中国人吃掉的。人均每年猪肉消费量达到40公斤(

自2000年以来,猪繁殖障碍类疫病在新疆部分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以母猪的短期(约1周)—过性厌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和30日龄内的仔猪大量死亡为特征。通过对南北疆部分规模化猪场的调查研究,并经临诊检查、病理剖检、细菌学检验、血清学检测、动物接种试验和疫苗预防试验,查明了目前危害新疆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为猪伪狂犬病。猪的伪狂犬病 (pseudorabies ,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慢性传染病 ,属于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主要的病毒宿主 ,且此病在猪水平和垂直传播均可以发生。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最为敏感 ,表现出神经症状 ,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由于伪狂犬野毒感染后,容易造成母猪群流产、死胎、木乃伊、返情比例高,公猪表现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给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大多数猪场普遍重视对种猪群的免疫。即便如此,种猪群伪狂犬疫苗免疫也经历了一断曲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种猪场选用进口或国产伪狂犬灭活疫苗,他们在种猪分娩前30天左右进行肌肉注射接种,免疫预防控制伪狂犬病。应该肯定地说,这些灭活疫苗在预防控制伪狂犬感染所引发的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早期感染发病死亡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免疫过的种猪群仍然有小比例的繁殖障碍问题出现,其所分娩的仔猪仍然有小比例的发病死亡,可以说灭活疫苗不能彻底有效控制伪狂犬病。

随着人们对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发病机理,以及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应答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伪狂犬灭活疫苗以产生体液免疫力为主、细胞免疫力为辅,伪狂犬弱毒疫苗以产生细胞免疫力为主、体液免疫力为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细胞免疫力在伪狂犬病免疫预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继之,一大批猪场放弃使用伪狂犬灭活疫苗,代之以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种猪群进行肌肉注射免疫。种猪的免疫程序也由千遍一律的分娩前30天一次免疫接种发展到集中统一免疫与其它免疫程序共存的时代,免疫频率也相应地由2次/年发展到3次/年甚至4次年。与此同时,部分养猪发达地区猪场也开始重视商品猪群的伪狂犬疫苗免疫,遗憾的是它们所占的比例太低。尽管种猪群的免疫程序改变,免疫频率增加,但时至今日,猪伪狂犬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2005年某省48%以上的发病猪与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直接相关;2005年夏季华东部分省市的“猪无名高热症”主要诱因是猪群感染猪伪狂犬病毒;2006年夏季我国部分省份的“猪无名高热症”中,30%以上病例与感染猪伪狂犬病毒有关。因此,有必要反思在猪伪狂犬病控制措施上我们是否遗漏其他因素。

双阴性,即猪伪狂犬病和猪蓝耳病均为阴性。这在国家核心场里很少,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种猪,引进时双阴性,生物安全做得比较好,再加上新建厂,得到国内大型集团的青睐。因为要建核心场,特别重视双阴性种猪的引进。早在2010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畜禽良种场即已成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史俊鹏认为,种猪场核心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做好生物安全,保持猪的双阴性,争取做到SPF(从出生到育成都不带任何病原的猪);二是育种工程,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开发选育出一些新品种,另一方面就是用好育种软件。目前顺鑫种猪选育采用两套育种软件进行,一套是由丹麦丹育公司提供,另一套则是国内自主开发的GPS种猪选育系统,两套软件协同作用。史俊鹏称,让人不堪的是国外育种软件有终止日期,进口的猪可以用,后代猪就不让用了。为了不被卡住喉咙,就得用GPS种猪选育系统,三年内,就得将相关信息全部更新到本土的育种软件上。据介绍,顺鑫种猪目前在全国销售,陕西地区年均6000头,集团公司一年达到3万头,虽然当前纯种猪和二元猪的价格下降20%,但双阴性的原种猪价格却没发生变动。史俊鹏表示,伪狂犬净化难点就是生物安全措施不能执行到位。要保持双阴性,首先引进的种源要头头检测,确保每一头绝对都是双阴性;其次要有隔离措施非常到位的新建厂,旧场无论怎么消毒处理都不能杜绝病原;最后要加强人员、消耗品和猪群的流动管理,猪自身不产生病毒,但可以在人流、猪流、卖猪的过程中产生风险。

  • 索引序列
  • 猪伪狂犬病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 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论文范文
  •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毕业论文
  • 关于狂犬病毒的论文参考文献
  • 种猪场伪狂犬复养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