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新华文摘投稿邮箱

新华文摘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新华文摘投稿邮箱

牛庆国:诗意的地名牛庆国 生态文学 2021-07-14 07:17诗意的地名 文|牛庆国从兰州到会宁的途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站牌:“塬坪豁岘”,当时我就一愣,好怪的名字啊,这应该是对三个地名的称呼吧,怎么连在一起了?比如叫塬的名字就可随便喊出一大串,白草塬、扎子塬、李家塬、董志塬;叫坪的地方,如张家坪、杨家坪、王家坪、李家坪;叫岘的地方,如苟家岘、党家岘、孙家岘、张城堡岘,还有豁和岘连在一起的,比如陈家弆豁岘、张家梁豁岘,有的地方也叫崾岘。车到塬坪豁岘,我看到有一个补车胎的小点,一个洗车的人,一个卖饮料的包着红头巾的女人,还有一个人手里举着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旅店”两个字。那包着红头巾的女人来自哪个坪上呢?洗车的中年人又来自哪个塬上?而那个举着纸牌子的人说不定就是那豁岘上的人吧?或者他们来自更小的地方,比如大榆树、一眼井、八分地、张家大地等等。这样想着,班车已沿着山、岭、梁、峁、峰、嘴、圪垴、豁岘、墩、顶、坡、坪、川、坡、岔一路颠簸而去,途中还要经过庄、寨、集、驿、堡、营、店……忽然想起1936年来。那年有一个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来到了黄土高原上,他就是那个后来写了一本《西行漫记》而成了中国人民老朋友的人。他在《西行漫记》中用精妙的比喻这样描摹黄土高原:“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我想斯诺只能用这种艺术语言表达他的惊叹了,要让他准确地界定出什么是梁,什么是峁,什么是岔,什么是垴,恐怕他不会比任何一个当地农民强。这些美丽的地名,其实各有不同的涵义。按科学的定义,梁,是黄土高原被沟谷垂直切割形成,有一定的宽度,表面起伏不大,比较平坦;岭,是黄土高原被流水横向切割所形成的馒头状山头,顶部宽度较小;峁,是梁、岭被进一步侵蚀形成的坟堆状地形;豁岘,是梁的局部下降构成的凹形或称马鞍形的部位,这种黄土梁的陡峭部分,常是翻越山梁的重要通道;在主干梁、支梁腰部或山麓较平坦的地形称坪;在较大河流的两岸,特别在凹岸和峡谷地段的壁立黄土或土石地形,称崖;介于崖和坡之间的地形称埂;相对高出两侧地势的条状突起地形称塄,又称塄岸;沟,是与岭、梁、峁相间的侵蚀切割地形,亦称谷;涧,是沟岔深切的特定地段;塆,一般指沟头岔垴或岭梁两侧的凹面地形,耕地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不是专业研究地形地貌地名的人,对这些称呼真的是很难区分。不专业,就艺术吧。对着黄土地上的沟沟岔岔,我愿意这样诗意地描述它们:沟:山和山站着说话,中间的部分就叫沟。从沟底爬到山顶,往往就是一生的路程。想不通的时候,就去沟畔上坐坐,让直戳戳的心思在沟底转几个弯弯,然后回来。梁:马瘦脊梁高,山瘦了脊梁也高。高了,这才像山。沿着山的肋骨爬到梁上,对着白云吼一声,这吼声就像老马的嘶鸣了。马背上打天下的人已经走远,山梁上留着他们的希冀。塆:山的胳膊肘一弯,这里就是山塆了。这么多的直性子,就在山塆里走着。这儿一塆,那儿一塆,塆实在是够弯的了。最弯处,住着神仙,看两三点雨,如何弯弯地落在山前。坪:还是黄土会疼人,一伸手,就把我们拉到了平处。平处好立脚,巴掌大的一块平地,几代人在上面挤着。挤出些不平的事来,陡峭就依然挂在我们土豆般的脸上。人情最好的,要数当年陕北的杨家坪。驿:没有连三月的烽火了,家书还能抵万金吗?驿站早已改叫邮局了,可我们还这驿那驿地叫。驿上的那匹老马,此刻正驮了一捆青草,在古道上走。山:张家山,李家山,山都姓平头百姓。看日头从东山上升起,又从西山上下去;看暴雨从北山上发起,又从南山上过去……庄稼人靠山吃山,草木一秋,庄稼一茬。川:山走得远点,再远点,这里就是大野茫茫了。风吹草低,吹庄稼也低。猛回头,山又走在一起,山里人的眼界就被挤到了沟畔上。大的叫川,小的也叫川,大川里一马平川,小川里就只能吆着毛驴,上山。坡:祖先就在半坡上住着,坡上暖和。南坡,北坡,坡坡都是我们的庄稼;东坡,西坡,坡坡都有我们的亲戚。爬惯了山坡,我们就没有爬不过的坎。最累的时候,是把碌碡拉到了半坡。则岔石林岔:走到这里,是要好好想想的。山想了想,就岔开双腿走了;水想了想,甩开双臂也走了;而人,左想是一撇,右想是一捺,想来想去人字就是一个岔。这些诗意的地名里,有人们的生活。作家简介:牛庆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日报高级编辑。著有诗集、散文集多部,部分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新华文摘》《中国新诗百年志》等多种选本,曾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华文青年诗人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等多种诗歌奖项,获首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曾被诗刊社评为“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本公号作品均为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编辑:生态文学(ID:gh_9747ce07bd08)投稿邮箱:长按二维码关注生态文学觉得不错!点一下在看呗~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万物各自闲,无处不从容。 清虚街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秋韵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瓦尔登湖寂静的清晨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与荷一起长大 踏花笔记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1、《新华文摘》邮发地址:100706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新华文摘杂志社电话:、65255159 传真: 网址:

你好!首先,我建议你看下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那几封信,看完后,你会更好的理解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平台以及大学期间你应该做什么、需要去做什么、不得不做什么和千万不能做什么。相信有了这个铺垫,你的大学时光会给你不一样的人生阅历,历久弥香而回味无穷。(不管你现在大几,这各环节都不晚)其次,我个人认为学业还是比较重要,希望你量力而为,毕竟奖学金比稿费分量重。最后,要看你喜欢的领域了,纯文学、生活随笔、开心笑料、甚至于武侠连载、玄幻修真要上的版都是不同的。个人强烈推荐《今古传奇·武侠》。另外《读者》、《知音》这些被凤姐视为精英高端圈的东东,完全可以一试。《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半月谈》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还有就是如果你做了个小模型或者有个自己的见地那么可以考虑自费发表篇文章登版小论文,注意是小论文哦,如果你想上核心期刊的话,比较贵,1000块一年。祝学业有成 开心快乐

新华每日电讯投稿邮箱

北京日报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8楼排版中心 电 话: 65137526 北京晨报 地 址:北京 东环广场 A座3层 100027 客服热线96101 北京晚报 热线电话:85202188、85202199; 免费热线:8008108440;传真:85201972; 邮箱: 京郊日报 热线电话:85202775 ★ 信息早报社 62376589/62376649 62376589 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9号 ★ 信报日报社 63510130 63510130 010 100054 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东街16号 主要产品:报社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竞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中国医药报》、《中国建设报》、《健康报》、《工商报》、《京郊日报》、《信息早报》、《信报日报》……多了去了。楼上说的也不对,《21世纪经济报道》在广州,《体坛周报》在长沙。

建设:戏曲改革发展的新思维 ——郭汉城《当代戏曲发展轨迹》读后郭汉城先生的新著《当代戏曲发展轨迹》一书最近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这本近30万字的论著,是作者对当前戏曲艺术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回应,倾注着作者对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的深刻思考,对新形势下戏曲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有重大的推动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凝结着这位92岁高龄的当代著名学者的智慧和对中国戏曲理论建设值得重视的理论贡献。该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战略转移:戏曲的改革与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创建,是对当前戏曲发展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是这本书最为重要的理论命题。20世纪,是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新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理念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学术建设,使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前半叶,中国戏曲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现代史学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开拓意义。此间,与戏曲史学建立几乎同时出现的戏曲改良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拉开了戏曲走向现代的序幕。此后不久,随着社会的变革,革命文艺的提出和发展,“为什么人的问题”、“旧剧现代化”、“推陈出新”等理论命题的出现,使戏曲对继承传统、剔除糟粕、革新发展有了新的理性的认识。20世纪后半叶,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戏曲的中心任务仍然是改革。但是,这个时期的改革“是戏曲史上一场最深刻的变革”,因为“戏改”的实施,“双百”方针的确立,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戏曲的繁荣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三并举”的剧目政策,为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戏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新时期以来,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戏曲一直在改革的呼声中行进。总之,从戏曲改良的提出到后来一直在进行戏曲改革的这100年,其“变革的目的,是要完成一个任务,即:实现中国戏曲的现代化”。戏曲现代化是一个既着眼于传统,又立足于现代;既立足于现代又放眼于未来的理论全新思维,它与现代戏的发展紧密相连,但它“并不是现代戏的同义语”。现代戏是戏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戏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目前,作为戏曲现代化重要标志的现代戏已经成熟,这体现在1.古老的民族戏曲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现代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现实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即现代戏的“戏曲化”问题,近年来现代戏的创作实践表明,现实生活同样可以很好地用戏曲艺术的形式来表现。2.现代戏已经积累了一批相当数量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的优秀剧目。3.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戏曲现代戏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欢迎,在戏曲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对现代戏的这几点概括,是郭老对现代戏发展真切的感知,其认识来自于实践,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所以,观点准确、深刻、鲜明和科学。在戏曲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现代戏已经成熟的同时,传统戏的继承、改革和转型也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面前,戏曲艺术应该有一个大的战略转移,即在继承的同时要勇于发展,改革的同时进行建设。这是一个全新的战略转移,是戏曲自近代以来,百年历史的又一次新的起点和出发。是当代戏曲人对戏曲理论事业的新发展。当然,一种理论话语的建立和系统化,一种理论视野的拓展和深化,不仅有赖于个体,也有赖于时代、社会,有赖于许许多多从事戏曲改革的实践者从戏曲艺术本体上对其规律的把握和揭示。如何加快戏曲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如何进行戏曲建设,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戏曲现代化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戏曲改革;第二是戏曲建设。第一阶段已经完成。50年的戏曲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应该进入到第二个戏曲建设阶段。戏曲建设阶段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全面回顾、肯定50多年戏曲改革工作,明确得失,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戏曲建设上来。戏曲建设首先是人才建设,培养出有文化、有理想、通晓中外的高精尖人才队伍,这是戏曲建设的关键;其次是戏曲事业的学科建设、理论建设、艺术体系建设、体制建设、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建设。戏曲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最主要的是它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离不开对戏曲艺术本体的坚持和对戏曲艺术美学特征的强调。这一点也是该书最鲜明的理论特点之一。该书还深刻论述了“戏曲的美学特征与时代精神”。戏曲的美学特征是全书最醒目的部分,也是郭老对戏曲艺术特征与时代精神作出的理论阐释。郭老“是传统戏曲继承革新历程中一位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开拓者,是现代中国戏曲理论科学化体系的创建者之一,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学者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序语)他以哲学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为基础,从中国戏曲的本体特征出发,在戏曲艺术的动态发展中,对其美学形态作了系统的考察研究,深刻论述了戏曲的美学特征和时代精神。这不仅是对戏曲艺术美学特征的重提,更重要的在于戏曲艺术在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或者说在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运用和弘扬戏曲艺术美学特征,如何使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好地传承。郭老认为: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将有限性与无限性、诗意与空灵、情与景、实与虚、形与神等对立关系统一在艺术创造的原则下,这种贯穿着辩证精神和主动精神的民族形式,在当今乃至以后仍然是戏曲艺术最根本和最鲜明的特色,无论社会怎样变迁,时代怎样演进,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只会随之而发展。其次,中国戏曲的美学观原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将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从而达到对理想社会、对自然人生、对群体、对民族、对他人的和谐与有利。再者,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还在于它具有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正义战胜邪恶、悲情的喜剧处理、圆满、团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用美感动、征服观赏者,“用民族精神和历史经验去表现审美形态。”再次,民间性也是中国戏曲独特的美学形式。中国戏曲的源头和生存环境始终是在民间,其叙述对象、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以及行当体制、程式表演无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从宋元南戏到花部地方戏,民间性是其最典型的特征,戏曲的根在民间。郭老在书中特别谈到:在今天进行戏曲改革并逐步使之现代化的过程中,无论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形式方面,注意仍然保持它的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的地位,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该书还从百花齐放与三个并举,现代化与戏曲化等方面,就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古典名著和现代魅力的审美沟通、历史剧古为今用、当前戏曲发展的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生动而又缜密的理论阐述,强调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仍然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性,从而将这些理论见解和观点贯穿在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戏曲建设,实现戏曲的战略转移。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1月13日一篇题为《无法完成经典化,就转向歌舞化——越剧将成为中国式音乐剧?》报道在越剧百年华诞之际,茅威涛带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赴京演出了《藏书之家》、新编《梁祝》等3个剧目,北京一官方人士坦言:“越剧太年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无法完成经典化,而是往歌舞化方向发展,重在叙事写人,塑造人物性格。”窃以为,且不论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所定义的“戏曲”已成为共识,而且,因为“年轻”而预言其无法完成“经典化”,此说实在有失偏颇。众所周知,越剧虽然年轻,但毕竟也已走过百年历程,上世纪创作并流传至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等优秀越剧剧目,经过多年的市场和观众检验,能不承认它们是经典之作吗?因此,所谓“年轻”只是相对而言,何况像越剧一样“年轻”的姊妹剧种还有很多,发展至今,确实已经创造了不少经典的剧目为人们所称道。不过,这倒间接触发了戏曲到底该如何发展、戏曲怎样才能经典化的问题,而这正是本文需要重点讨论的核心话题。一、“在文化转型的今天,戏剧的命运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质疑。几乎所有的戏剧种类都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和困惑。”如果说,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戏曲艺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究竟如何发展的生存选择的话,那么,走向经典化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择。说到经典,古今中外对其定义都经过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现在的权威辞书来看,新版《辞海》定义其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现代汉语词典》概括其一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综合起来,凡是一切具有权威、能流传久远并包含真知灼见的典范之作都被人称之为经典,所以刘勰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可谓一语中的。经典,一般总是代表着文化艺术的精粹,具有鲜明的典范意义和样本价值,是任何一门成熟的文化艺术样式所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文化样式,如果没有自己的经典,便谈不上是一种成熟的文化;一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也便是由其无数的经典所构成。戏曲的经典化,强调在戏曲上千年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炼和培育出自己的艺术经典。也许,那位官员基于经典必须经过“长期实践”而断言“年轻”的越剧不可能完成经典化。的确,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都存在着一个不断经典化的过程,都需要不断地加以提炼,使其艺术表现得以精致,艺术品位得以提升。戏曲在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各个剧种无疑都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剧目,其中所特有的表演程式和精神品位也通过这些经典剧目来承载。戏曲的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经典性的保留剧目,戏曲的本体特质及其形式规律也就无法充分体现。戏曲的经典化,是在戏曲艺术本体论的立场上,强调戏曲发展的自律性,充分尊重戏曲自身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规律,而着意于戏曲的渐进式的修复和改良,以保持戏曲的古典的艺术品味。“对传统戏曲而言,真正使它得以流传,获得认可的,必然是某些凝聚了强烈情感、有着浓郁抒情色彩的精彩华章” 。另外,从戏曲所面临的现时外部环境来看,过去,观众走进剧场很大程度上是去看新鲜事、看故事、看热闹,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剧场职能中的新闻效应、娱乐效应已经被逐渐取代。有些剧团为了吸引观众重新走进剧场,不惜加入一些流行手段,演出一些所谓的“杂交”戏曲,其结果势必会使戏曲愈演愈糟,愈演愈俗。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淘汰一大批看新鲜、看热闹的观众,表面上看来是戏曲观众群的萎缩,实质上更加有利于戏曲爱好者趋于稳定和纯粹,而戏曲艺术正是在摆脱了各种附加职能之后,才将会有更大可能去进行自身艺术的建设和精益求精。因此,走向经典化是戏曲延续艺术生命的一种形式,相比于过去的流行性,它是一种更高级、更纯熟的形式。目前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以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为主流的,许多新样式、新观念都是“舶来品”。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戏曲与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之间才会有很深的文化隔阂。无庸置疑,戏曲需要“适时而变”,但又应该“不离其谱”。豪泽尔指出:“促使艺术发展的一种最有效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自发情感与传统形式的矛盾,另一方面来自创新形式与习俗情感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决定了艺术史辩证法的生命力。” 戏曲以其古典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智慧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戏曲基本的艺术原则可能主要的已不再是对于现实的批判揭露,而是根本上离不开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和精神道义的揭示。“所谓戏剧性在戏曲中的要义,应该是整体上人类戏剧精神的灌注,指向内心的悲剧性冲突,以及主旨内涵的提升” 虽然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特别是由于大众传媒的注入而使得戏曲具有了新的观演方式和审美意义,但是无论如何,如果它远离了人的生存本质的表现,没有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么,剩下的便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把玩,戏曲也便成为一种没有灵魂的空壳。因之,不重视、甚至不主张经典化,不重视艺术本体上的自我完善,一味追求流行化,追求浅表层面上的“紧跟时代”,在戏曲中形成一种随波逐流、缺乏独立品格的艺术倾向,将会使传承千百年的戏曲艺术最终流于不经。记得前些年,南北高校的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看到越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都很喜欢并承认越剧的魅力。当然,《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至今还算不上经典剧目(但也不是不可能成为经典),但它可以作为吸引年轻人登堂入室认识越剧的窗口、了解越剧的契机。通过形象化的本体呈现,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辅导、讲解,使年轻人逐渐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走近戏曲,而不是戏曲改变自己走向青年。许多自觉而有意识地培养和追求自身文化艺术品质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人生经验:儿少时并不怎么来电的一些经典戏曲作品,等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感觉到这的确是一种集民族文化大成的艺术精粹,饱含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需要慢慢品味,一如绍兴老酒,久而弥香,久而弥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随之提高,观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一个刚刚接触戏曲艺术的普通观众来说,假如看来看去都是一些平庸或者拼凑之作的话,他(她)会以为戏曲就是这副样子,审美感觉谈不上,更遑论审美愉悦,从而形成拒斥心理。因此,从培养新观众群体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真正需要的也是经典的戏曲作品。虽然短期内新观众对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段会感到陌生,不太容易理解,但对于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来说,假以时日,必然会真正意识到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的确积淀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具有独特的、无可取代的文化价值,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更是超越时空的。二、显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在经典成为“经典”之前,什么人的评价在经典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呢?不难回答:权威部门的论断(包括那些具有经典或者大师地位的学者或者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如今文化部跨年度举办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每5年一届的浙江省戏剧节等等活动,每次都留下了一大批颇为优秀的戏曲剧目,这就为戏曲剧目走向经典化提供了一个基础。从优秀、精品走向经典,作为一脉相承的链条上的几个重要关节,锤炼的道路可谓漫漫而修远兮。然而,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认为,完成这一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重点努力:首先要具有经典的思想和意识。无可否认,今天的艺术家都有持恒追远之心,希望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艺术发展中去,实现对个体生命的超越。艺术家的这种历史情怀,成为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经典思想中鲜明地体现出对时代、对人民、对未来的责任,表达了今天的政府和人民对未来的承诺,这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承诺。在科学发展观的语境中,经典思想还被赋予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典之作是文化艺术发展链带上最坚实的环节,一个时代的所有努力,也都将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几年来,戏剧评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戏曲工作者的热情,促成了新形势下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其次是取决于打造经典的方式。经典作品在打造过程中,努力在偶然中寻找必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是任由作品自然流传的状况,使作品由偶发变为预期,由自然变为或然,因此,它在让作品传世方面更加积极、更有作为。戏曲艺术作品要成为经典之作,需要走向观众,反复演出,一两次演出成功或者评上优秀奖项后就束之高阁的做法是出不了经典作品的。另外,在打造过程中,不仅进一步提高水准,而且扩大影响,强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强化一代又一代人、一群又一群人的印象。保证持续、反复演出最根本的途径是市场。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戏曲经典艺术作品得以流传开启了大门,这是历史给予文化艺术弥足珍贵的礼遇。严迟在《突破中的浙江戏剧》一文中述及:“浙江近年来始终保持着比较强劲的戏剧创作势头,全省每年约有一、二十台新创剧目问世,这些剧目绝大多数是为剧团走市场创作的” 。在评奖过程中,一方面注意突出创作过程中的历史意识和经典意识,发现和培育具有可资流传潜质的作品,同时非常关注剧目的市场表现,强调演出场次和市场收入在评估中的作用,推动其进一步面向市场,在市场中贴近今天的观众和未来的观众。再次是树立品牌,包括树戏、树人。这是成为经典的重中之重。艺术品牌与传世之作只有一步之遥,质量是品牌的根本。而经典的戏曲作品需要优秀的演员来承载。戏曲的本质就是它是一种独特的以演员为中心的文化,所有的戏曲艺术家们都是依赖于在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上拿出第一流的、充满个性的作品,才成为艺术家的。京剧界的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越剧界的袁雪芬、徐玉兰等,就是依赖于《贵妃醉酒》、《宋士杰》、《武松》、《祥林嫂》、《红楼梦》等这些经典作品在整个文化世界里安身立命,以至不朽的。可以说,经典作品成就了这些艺术家,而艺术家们在创造了经典作品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的艺术使命和声望。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说:“越剧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以几部精品和一批优秀剧目以及一群创造这些剧目的艺术家的涌现为标志的。” 因此,强化品牌意识,是所有的戏曲走出困境、跨越新台阶、从而走向经典的一条必由之路。对于戏曲走向经典化的主体——广大戏曲工作者而言,经典化是要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既需要克服短视和急功近利行为,又需要积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市场,把握时代脉搏,表达人民意愿,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从而以优秀的作品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找到良性而又积极的康庄大道。我们相信:千百年来,中国的戏曲艺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经典化将会使这朵中华民族之花更加娇艳!更为夺目! 我的观点是:中国戏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却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陈腐的内容、僵化的程式是造成当今戏曲衰落的主要原因,面对戏曲衰落的现实,我们应该结合戏曲发展的规律以及现代文化环境来探索戏曲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要原封不动地保留戏曲的精粹,让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世代相传;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新的戏曲样式,这才是中国戏曲未来发展的出路.满意请采纳。

您需要的资源:

网盘查看地址:

亲爱的楼主大人,您好

您要的资源已经【上传】到我的回答下方

请您下载

楼主下载不需要财富值

若有问题,请您及时【追问】我

若满意,请您及时点击【采纳答案】

谢谢您的关照~

百度ID:kyoaudrey【我爱电子书】团队

新闻投稿邮箱

朋友你好,我经常把一些优秀的稿件或文章投给凤凰网,也被采用过几十篇,投稿邮箱是:祝你成功!

凤凰网投稿邮箱凤凰网-投稿邮箱。

1、邮件投稿方式

征文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

征文邮箱:

2、其它投稿方式

生活杂拌QQ群:215481664

博客:

扩展资料

1、凤凰网提供国际、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时政、社会、财经、娱乐、时尚、生活等综合新闻信息。

2、凤凰网以博客、论坛、辩论、调查等Web 应用为用户提供互动与共动交流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投稿邮箱

百度百科-凤凰网

新闻网主页最下面有写投稿邮箱,新投稿邮箱:。永州新闻网是永州市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主流网络媒体,永州市委、市政府的PC端发布平台,是广大网友了解永州的主要窗口。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最终的法律关系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遵守事先公约。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最终的法律关糸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尊守事先公约。

凤凰网征文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

征文邮箱:

2、其它投稿方式

生活杂拌QQ群:215481664

博客:新浪博客

扩展资料

凤凰网提供国际、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时政、社会、财经、娱乐版、时尚、生活等综合新闻信息。

凤凰网以博客、论坛、辩论、调查等Web 应用为用户提供互动与共动交流空间。

凤凰网可投散文、散文诗、小小说等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组稿、约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1500字,标题注明“浣花溪”。要求原创首发,禁用附件,切勿一稿多投。

参考资料

凤凰网-投稿邮箱

新京报投稿邮箱

我要爆料四川攀枝花新闻,联系谁

各大新闻媒体的邮箱如下:

1.新华网:;

2.羊城晚报:;

3.人民日报:;

4.中央电视台:;

5.中国青年报:。

扩展资料:

想要进行新闻媒体投稿需要注意:

1.保证投稿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

2.保证新闻的实效性;

3.保证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准确性;

4.切忌投稿造假、诽谤、造谣等新闻;

5.投稿时需要注明投稿人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羊城晚报-联系我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投稿关于我们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投稿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请您赐稿

既然是笔友,就多给你一些,如果不够,到时候再给你提供,嘿嘿,请笑纳。1-1 100733《人民日报》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号大地(散文、随笔、杂谈、诗)文艺部 王必胜 刘梦岚 徐怀谦(散文) 卢祖品(诗) 王力军(评论)副刊 周末文艺(散文、诗、影视评论)罗雪村文化副刊(文化随笔)科教周刊 kj@ 100062《光明日报》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周末文萃 韩小蕙 肖海鹰 书评 邢宇皓 gmxyh@ 100062《新京报》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王小山批评广场 hushaoqing@ 100028《京华时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胡同副刊 张莉丽 坐家专栏 胡庆云 zk@ 100026《北京青年报》北京朝阳区白家庄东里23号院A栋天天副刊各版E-mail投稿方式:登录副刊主页点击某版版名进入后,再点击“我要投稿”即可直达编辑信箱。专栏副刊 陈新 陈国华 非常感受 陈新 邵延凤 非常感受 陈新 马雄鹰 刘佳 人物在线 孙进 罗劲松 动感书屋 晓春 风俗地理 田利平 每日健康 李彤 李文 幽默地带版 卢燕 生活 张向红 zhangxianghong@ 100027《北京晨报》北京东城区中街9号东环广场A座3层城市笔记(反映都市人群生活的感受、经历等) 赵昀 时尚见解(对流行的话题、事物、现象发表议论)赵昀 快乐工场(生活中的幽默好玩的故事如段子、短信、笑话等)城市表情副刊 佟彤 情感故事副刊 佟彤 随意阅读副刊 佟彤 人在都市 黄立群 早茶(读者直言、人文时空、看法)早茶(网虫)李新 早茶(成长)(宠物)赵昀 zilong229@ 100734《北京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文艺周刊部副刊部 百姓写作(小小说、散文、随笔) 陈戎随笔副刊 生活周刊 京华生活 文艺周刊 观点 李静 lijing@ 100734《北京晚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副刊中心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李峥嵘家园 wbjtshb@ 100010《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生活圆桌(讨论生活观念,讲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苗炜 miaowei@ 100050《中华读书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家园副刊 王小琪 看法 张隽 争鸣 郁言 了望 祝晓风 中外书屋•人物 赵彤宇 艺文空间•中国文学 赵晋华 安心 阅读前线 王洪波 whongbo@ 100859《中国电视报》北京复兴路11号民间文汇zhaohanguang@ 100088《中国电影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3号1-92 100010《中国演员报》北京东城禄米仓胡同71号1-93 100005《中国摄影报》北京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大型的门户网站去投稿新闻去一些大型的论坛贴吧去爆料可以去澎湃新闻、凤凰等站点爆料

实用文摘投稿邮箱

拿着身份证,去当地大邮局柜台办理报刊订阅业务,告诉《实用文摘》的邮发代号(报刊的扉页或者最后一页都有标注本报刊的邮发代号)。根据订阅的时间,缴纳钱款,留下地址。到报刊发行后,邮递员会根据地址派送的。

直接发送电子邮件到语文报投稿邮箱投稿。

初中《语文报》系列报刊投稿邮箱、电话:

一、语文报•初一版

头版•成长看台

阅读•探究阅读 

阅读•探究阅读

阅读•文学沙龙

写作•写作快车

写作•学生习作

训练•测试平台

语基•汉语魔方

书法•初中生作品

实践•开心活动

实践•智能体操

口语•交际广场

二、语文报•初二版

人文资讯

汉语讲习

经典品味

说话艺术版

思维茶座

习作讲评

扩展资料:

语文报报社旗下现有报刊共两大系列16个品种:

第一个系列为报纸包括《语文报·一年级版》《语文报·低幼版》《语文报·三四年级版》《语文报·五六年级版》。

《语文报·初一版》《语文报·初二版》《语文报·中考版》《语文报·高一版》《语文报·高二版》《语文报·高考版》《语文报·书法版》《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文稿请分别寄本报各版主持人收,图片请统一寄本报美编贾文浒同志收,注意在稿件上写清作者姓名、地址、邮编、电话等。

参考资料:语文报旗下网站中华语文网-《语文报》系列报刊投稿邮箱、电话

1、找到与文摘有关的杂志; 2、将自己的文章分别投给所找到的文摘类杂志; 3、等待杂志的回复。 4、投稿时需注意:投稿时要在末尾注明稿件出处,作者,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投稿人要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通讯地址和电子邮箱。

投稿需知: 1.本报竭诚欢迎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投寄各种高质量的稿件。 2.学生习作类稿件务求内容健康,题材新颖,立意独特,语言生动活泼;辅导类、训练类稿件要有的放矢,精粹实用,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欣赏、报刊文摘类稿件注意标明原作者姓名及作品出处。 3.文稿篇幅以1000字内为宜,短小精悍者优先采用。请采用方格稿纸工整书写,打印稿要确保清晰、整洁;美术、摄影作品构图要高雅、灵动,色彩对比要鲜明。 4.文稿请分别寄本报各版主持人收,图片请统一寄本报美编贾文浒同志收,注意在稿件上写清作者姓名、地址、邮编、电话等。 5.通讯联络: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初中版》编辑部 邮编:030024 电话: E_mail:

  • 索引序列
  • 新华文摘投稿邮箱
  • 新华每日电讯投稿邮箱
  • 新闻投稿邮箱
  • 新京报投稿邮箱
  • 实用文摘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