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论文参考文献页的线

论文参考文献页的线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页的线

你可以参考一下:word默认情况下,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有一条短横线,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删除办法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横线消失了。引用:

点击视图,选择普通,再点击视图,选择脚注,在正文底部就出现“尾注的下拉列表,此时选中你要去掉的尾注分隔符,再选中下面出现的横线,按删除键就ok了,但是我用的是word2003,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方法一:点击菜单栏的视图,并在视图下面选择大纲视图。点击菜单栏的引用选项,并在脚注一栏中点击显示备注选项。伟柱下面会出现下拉菜单框,在下拉框里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手动将这条横线删掉。继续点击菜单栏的视图,并在视图下选择页面视图。此时就可以看到原来的横线没有了,这样就去掉了。方法二: 1、打开要修改的文件(用Word2010),点击上面的“视图”,直接点“草稿”; 2、然后在“注脚”那一类里面的那里点击“显示备注”就可以看到上下两栏; 3、点击“尾注”,然后点击选择“尾注分隔符”,你就发现原本顽固的尾注现在可以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删除了; 4、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有几页,那么每页开头都有分隔符,那就要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然后就可以发现了,选中删除就好。

Word默认情况下,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有一条短横线,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删除办法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横线消失了。

论文页面参考文献上的横线

方法如下:1.打开Word文件,发现参考文献有条横线。2.点击视图的大纲视图。3.点击引用的显示备注。4.选择脚注分隔符。5.选中横线,按Delete键,就删除了该横线。

我们写论文时,用“插入脚注”的方法插入参考文献都会出现一个横线,想删除但又无法选中,该怎么去掉这个横线呢?今天我来讲讲这个技巧。

点击视图,选择普通,再点击视图,选择脚注,在正文底部就出现“尾注的下拉列表,此时选中你要去掉的尾注分隔符,再选中下面出现的横线,按删除键就ok了,但是我用的是word2003,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论文的参考文献的页码

用百度学术检索,查找到需要文献,点击文献名下方的“引用”查看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中就看到了页码,例如:

问题一:如何查找参考文献具体页码 30分 使用百度学术可以查找文献的页码,请参考以下操作: 1、打开百度学术,输入你要查找的文献,以第一个为例: 2、点击搜索,在结果页面点击“引用”,就可以看到具体的引用信息了: 以第一条为例,结果就是108-109页: 邱国婷. 以就业导向为视角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学刊, 2015(24):108-109. 问题二:如何查找参考文献页码 5分 下载PDF全文查看,在每一页的上角或者下角一定有页码信息。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问题三:如何查找具体的参考文献页码 好的,,我给你做帮您完成. 问题四:如何查找参考文献具体页码 常陆军. 并行工程在工程总承包中的应用[J]. 工程经济, 2014, 9: 005. 问题五: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页码怎么找?有没有人能帮一下 急!!!!! 这是我在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到的,希望能帮到你。 1、光标置于正文最前面,菜单“插入/分隔符”时,选择“分节符类型”的“下一页”,将目录和正文通过“节”分开。 2、前面插入目录后,对目录所在的节插入“页码”,对话框中单击“格式”,在“数字格式”中选择您所需要的格式,目录的页码设置完成。 3、设置正文页码。将光标置于正文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单击其中的“格式”,在“页码格式”对话框中的“页码编排”项单击“起始页码”,并填写1,从第1页开始。通过设置“数字格式”,选择一种便于阅读的页码格式。 4、善后:Word中通过插入“分节符”后,可以对各节进行分别的页面版式设置,如页码,页眉,甚至页边距、纸张大小等。如果楼主的目录前面还有“编者注”之类,也应该插入“分节符”与目录劈开,至少可以单独设置页码。 问题六:如何在知网查看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 文献下下来之后,文献的做上角或者右上角有页码。 有的文献第一页没有页码,但是后面一页就有了。比如第一页没有,第二页是70,终止页是80,那么文献的起止页是69-80。 希望能采纳 问题七:参考文献是图书,怎么标注页码啊,用到哪页就写哪页吗(⊙_⊙?) 普通图书的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任选). [1] 杨黎明, 黄凯, 李恩至, 等. 机械零件手册[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0: 20-27. 所以可以是某一页或定几页连续或断续的均可。 问题八: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怎么查看 不是 在页面上应该有页码标注 页面的上下页眉里面看看 问题九:怎么知道参考文献的页码,我不知道怎么查看页码,哪位好心人帮帮忙 50分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就不一一给你查了。 你可以在知网上查期刊,然后查看文章所在那期的目录,比如《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这篇是在30-32页。 问题十:参考文献页码? 根据国家推荐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文献类资料的格式 页码写在最后面。 查找方式,比如,你给出的第一个 程瓯,如何有效激励员工,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9期. 先找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9期,查看第9期目录中的”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就能找到页码 你给出的著录格式与标准推荐有差别。 如果需要这个标准可以hi我或者采纳帖子时说明,我传你邮箱

以“洪艳平,尹忠平,上官新晨等。山药皮总甾体皂甙元提取与测定。中国食品学报,2008,8(4):46-51”为例:

其中46-51是指页码,8是卷号,4是期号。

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扩展资料: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来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题名页、封面、刊头等著录。缩微制品、录音制品等非书资料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知网,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在搜索到的文献前面打勾,点击“导出/参考文献”。

2、在新弹出页面里头,勾选需要导出的文献。然后选择“导出/参考文献”。

3、新界面就会弹出导出的文献。点击“查新(引文格式)”,就可以看到文献的页码了。

参考文献页码是论文的页码吗

论文总页数不包括摘要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以下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的相关介绍: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4、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5、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6、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7、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8、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通常情况下,如果参考文献是期刊论文,则页码信息为该篇文献所在期刊的起止页码,也就是你说的总页码。不需要精确到具体参考的部分页码。若参考文献为书籍、专著,参考文献的页码信息则为所具体引用内容所在页。

线粒体的论文参考文献

双层膜属于亚显微水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不管高倍低倍都看不到,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至于双层磷脂分子层,电镜下可以辨别出,流动镶嵌模型建立的过程就提到,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三层不同明暗的部分。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双层膜,看不到磷脂双分子层

Drp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中文名称为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而DLP1(dynamin-like protein 1)是线粒体动力样蛋白,两者为同一物质。参考文献:Dynamin-Like Protein 1 Reduction Underlies Mitochondrial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Abnormalities in Fibroblasts from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PMID:18599615,被引用次数236次。原文这么描述:DLP1, also referred to as Drp1, DVLP, dymple, HdynIV and DNM1P(翻译:DLP1又称为Drp1,DVLP, dymple, HdynIV 和 DNM1P)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肝细胞处于G0期,很少分裂,但是当受到某些机械,病毒,药物等刺激时,G0期细胞可以进入G1期,启动细胞周期。大鼠进行2/3肝切除后,剩余肝脏仍可代偿性的长到原来大小,并恢复其功能,这个过程称为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很多激素,细胞因子,蛋白,信号通路参与肝再生过程,迄今为止,对肝再生过程还没有非常明确的了解,尤其是启动和终止阶段 [ 1-3 ] 。

溶酶体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对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器,自噬(Autophagy)是溶酶体介导的降解受损或冗余细胞成分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降解后的物质可以被重新利用。这些功能主要是溶酶体膜蛋白和内腔中的酸性水解酶类来执行的。迄今为止,发现至少50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 [ 4 ] ,这些水解酶直接行使催化功能,但溶酶体膜蛋白的作用也极其重要,比如,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选择性的运输需要被降解的物质,介导溶酶体膜和其他膜的融合等 [ 5 ] 。自噬参与了机体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发育,分化,衰老,死亡等 [ 6 ; 7 ] 。越多的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和人类的一些疾病和肿瘤发生有很大关系 [ 8 ] 。所以,自噬在细胞和机体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于肝再生与自噬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 9-13 ] ,研究发现,正常小鼠70%肝切除后,发生积极自噬而免于细胞老化,并通过维持健康的线粒体形态刺激线粒体代谢,通过氧化磷酸化为肝再生提供能量 [ 14 ] 。还有研究发现,肝再生早期,线粒体通透性没有明显改变,而24h之后内膜通透性降低,氧化磷酸化偶联增强,效率提高 [ 15 ] 。为了解大鼠2/3肝切除肝再生与自噬的关系,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在肝再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并阐明其机制,本研究借助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方法检测了大鼠肝再生2、6、12、24、30和36小时等6个时间点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了他们的表达模式和相互作用及其与肝再生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溶酶体和线粒体可能有共存的形式,且从分子水平阐释其存在的可能机理。除了自噬,真核细胞还有一种降解蛋白质的系统,现在有研究发现两种蛋白降解体系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 16-19 ] ,但是机理有待阐明。我们首次在蛋白水平分析了大鼠肝再生自噬与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途径之间可能的联系。

大鼠肝切除后,合成活动旺盛,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和能量相关的AMPK信号通路激活,以对抗这种应激状态。而和自噬直接相关的溶酶体膜蛋白和大量酸性水解酶表达上调,线粒体内膜相关蛋白表达增强,意味着线粒体功能并未受到大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

感兴趣的请 查看原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ALISON M R, LIN W R. Diverse routes to liver regeneration[J]. 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5. .

[2] MIYAOKA Y, MIYAJIMA A. To divide or not to divide: revisiting liver regeneration[J]. Cell division, 2013, 8(1): 8. .

[3] LAI H S, CHUNG Y C, CHEN W J, et al. Rat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 effects of insulin, glucagon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J].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 1992, 91(7): 685-90.

[4] SAFTIG P, KLUMPERMAN J. Lysosome biogenesis and lysosomal membrane proteins: trafficking meets function[J].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09, 10(9): 623-35. .

[5] GONZALEZ A, VALEIRAS M, SIDRANSKY E, et al. Lysosomal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2: a new player in lysosome-related pathology[J]. 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 2014, 111(2): 84-91. .

[6] NIKOLETOPOULOU V, MARKAKI M, PALIKARAS K, et al. Crosstalk between apoptosis, necrosis and autophagy[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3, 1833(12): 3448-59. .

[7] CHEN W, SUN Y, LIU K, et al. Autophagy: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neuronal survival after cerebral ischemia[J].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4, 9(12): 1210-6. .

[8] CUI D, LIU B, LIU W. 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Tumorigenesis[J]. Scientia Sinica Vitae, 2015, 45(6): 593. .

[9] WANG K.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liver injury[J]. Cell cycle (Georgetown, Tex), 2015, 14(11): 1631-42. .

[10] QIWEN W, CUIFANG C, NINGNING G, et al. Effect of autophagy on liver regeneration[J]. Yi chuan = Hereditas / Zhongguo yi chuan xue hui bian ji, 2015, 37(11): 1116-24. .

[11] VARGA M, SASS M, PAPP D, et al. Autophagy is required for zebrafish caudal fin regeneration[J].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14, 21(4): 547-56. .

[12] LIN C W, CHEN Y S, LIN C C, et al. Amiodarone as an autophagy promoter reduces liver injury and enhances liver regeneration and survival in mice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5807. .

[13] MAO Y L, CHEN R R, YANG H Y, et al. [Autophagy in fibrotic and postoperative remnant liver in rat][J].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2008, 30(4): 421-5.

[14] TOSHIMA T, SHIRABE K, FUKUHARA T, et al. Suppression of autophagy during liver regeneration impairs energy charge and hepatocyte senescence in mice[J]. Hepatology, 2014, 60(1): 290-300. .

[15] 缪明永,蔡在龙,刘鹏飞,王学敏,毛积芳,陈克明.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调控[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05:15-18.

MIAO Mingyong, CAI Zailong, LIU Pengfei,et al.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on phosphorylation during rat r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 [J].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1999,05:15-18

[17] SANDRI M. Protein breakdown in muscle wasting: role of autophagy-lysosome and

[16] SANDRI M. Protein breakdown in muscle wasting: role of autophagy-lysosome and ubiquitin-proteasom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2013, 45(10): 2121-9. .

[17] SCHREIBER A, PETER M. Substrate recognition in selective autophagy and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4, 1843(1): 163-81. .

[18] WOJCIK S. Crosstalk between autophagy and proteasome protein degradation system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therapy[J]. Folia histochemica et cytobiologica /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Polish Histochemical and Cytochemical Society, 2013, 51(4): 249-64. .

[48] 缪明永,朱克军,汪振诚,刘军华,蒋雷,王学敏,焦炳华. 大鼠肝再生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变化[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03:292-294.

MIU Mingyong,ZHU Kejun,WANG Zhencheng,et al.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during rat liver regeneration [J].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2004,03:292-294.

[49] RACKER E, STOECKENIUS W. Reconstitution of purple membrane vesicles catalyzing light-driven proton uptake 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e 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74, 249(2): 662-3.

[50] 翟心慧,来小海,吴清华,赵爱景,徐存拴. 辅酶Q_(10)对大鼠再生肝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影响[J]. 解剖学报,2013,01:44-48.

ZHAI Xinhui, LAI Xiaohai,WU Qinghua,et al. Effects of coenzyme Q 10 on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of regenerating hepatocytes in rats [J]. Acta Anatomica Sinica,2013,01:44-48.

  • 索引序列
  • 论文参考文献页的线
  • 论文页面参考文献上的横线
  • 论文的参考文献的页码
  • 参考文献页码是论文的页码吗
  • 线粒体的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