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外军伪装研究的论文

外军伪装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外军伪装研究的论文

大自然的启示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日子,我走在家门外,忽然发现天空中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物体,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我很久都没看见这种东西了,现在偶然看到这个景象,不由得让我吃惊,那是蒲公英在靠风力传播种子。因为有了它,这世界才变得如此活力和勃勃生机。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苦的飘散中,仿佛听见有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枝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蒲公英,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棵浓郁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地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人类生命的绝唱由祖先亚当和夏娃来引导,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可是因为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喑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不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一种生命过程。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我要感谢生命、大自然,赋予我像蒲公英那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努力的存在。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勇敢的挑战和蔑视。

一个好答案都没有....

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仿生与高科技 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 …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前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企鹅王的启示下,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王”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的宽阔的底部,直接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撑动着前进,行驶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 科学家模仿昆虫制造了太空机器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对几种昆虫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一个小型的导航和飞行控制装置。这种装置可以用来装备用于火星考察的小型飞行器。 英国科学家在仿生学启发下,正在研制一种可以靠尾鳍摆动以S形“游水”的潜艇新式潜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使用了被称为“象鼻致动器”的装置。“象鼻”由一组用薄而柔软的材料做成的软管组成,模仿肌肉活动,推动鳍的运动。这种新式潜艇可以充当水底扫雷潜艇,用来对付最轻微的声响或干扰便会引爆的水雷远古时候闪电烧了森林,远古人发现火烧过后的食物比生吃好吃,而且火可以取暖;两个石头撞击后会产生火花,于是学会了生火;远古人发现种子掉到地里就可以长出植物来,于是从中学会了耕种;......鸟类有翅膀可以飞,于是去发明飞机;......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在如此发达的文明! 鲁班根据荷叶造出了雨伞;根据青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根据鲸的身体的“流线型”发明了轮船;根据小鸟发明了飞机;根据蓝藻发明了仿生光解水的装置;根据水母的顺风耳发明了水母耳风暴探测仪;根据苍耳发明了尼龙搭扣。.根据海豚的定位系统发明了声纳~ 2.根据鸟巢的结构建造的北京2008奥运会主场管(名字就叫鸟巢) 3.根据变色龙遇到危险变色逃生的启示人们发明了用与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种军服 回答者:sms2001 - 助理 二级 4-2 16:41 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通过鱼的身体发明了水下动力学 回答者:babywy521 - 举人 四级 4-2 16:42 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仿生与高科技 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 …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前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企鹅王的启示下,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王”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的宽阔的底部,直接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撑动着前进,行驶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 科学家模仿昆虫制造了太空机器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对几种昆虫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一个小型的导航和飞行控制装置。这种装置可以用来装备用于火星考察的小型飞行器。 英国科学家在仿生学启发下,正在研制一种可以靠尾鳍摆动以S形“游水”的潜艇新式潜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使用了被称为“象鼻致动器”的装置。“象鼻”由一组用薄而柔软的材料做成的软管组成,模仿肌肉活动,推动鳍的运动。这种新式潜艇可以充当水底扫雷潜艇,用来对付最轻微的声响或干扰便会引爆的水雷 参考资料:,nm, 乌贼和鱼雷诱饵 乌贼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它便释放出这种黑色液体,诱攻击者上当。潜艇设计者们仿效乌贼的这一功能读者设计出了鱼雷诱饵。鱼雷诱醋似袖珍潜艇,可按潜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变,也可模拟噪音、螺旋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等。正是它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敌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辩,最终使潜艇得以逃脱。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 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应该保护它,他给了我们那么多的启示,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它。 科学家们发明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机,可有时侯却成了人们的忧患:机毁人亡,飞机断翼!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个小黑点,这个黑点比翅膀本身要重一点,这个斑点就是用来稳定翅膀的振动大小的,如果科学家们早知道这一点,那就会少发生一些机毁人亡的事啦! 有圆圆头的鲸和有尖尖头的轮船比起来,我们都会说船要快,但实际比起来———是鲸要快许许多多,因为工程师们发现:鲸的形状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真好啊! =================================================================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因该保护大自然,不能丢垃圾、吐啖、砍树.接着,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村,他不爱保护大自然就砍树,拿树做成椅子和桌子,不久,哪个村里人觉的房子旧了该换新的。人们都去砍木做房,房子做好了,那里村字的人都高兴的叫了起来,有的骄傲到比谁的房子美就这样子人们天天都砍树。 不久洪水来了,洪水把村庄全毁了,越漂亮的房子都给凶猛的洪水冲走了因为没有数的阻挡下着些房子都被冲走了,这里都变成废区,这个故事给大家不要乱采地。 大自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有人破坏呢?让我说吧!因为有人没地方丢,没办法就丢到地下,有的人以为丢垃圾就这么一丢多没家教,还有在我们的班里有人把苹果不吃在上面画画多可恶,还有的吃香口绞吃了吐在地下让值日生添麻烦,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听,那一群一群的蚂蚁帮的小骨头是教我们团结,那蜜蜂去采蜜是教我们勤劳,你看大自然多么美好,去破坏它舍得吗? 大自然的启示 古人有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师法自然。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先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之二: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膳碌奶�炕罨畹赝塘私�ィ《�庖磺星『帽灰晃痪����睦先丝吹剑�簿偷玫搅酥匦禄钕氯サ挠缕�@先说玫氖前┲ⅲ∷�绞げ⊥椿盍讼吕础6嗷盍撕眉改辏�偃ナ朗彼�档淖詈笠痪浠笆牵焊行荒强檬鳎? 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 是的,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们勤劳。含差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场。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仙人掌、蚂蚁,这些自然的事物随处可见,因此它们并不稀奇,但你可别小看它们。 你是否看过一群小小的蚂蚁,在墙壁爬动著?它们时时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结队的走动。那细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压,它的一生,可能就这样结束。蚂蚁虽然渺小,但非常团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体积太大,自己无法搬运,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就能成功了。我们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团结,像一盘散沙一样,一点力量都没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处世上就能屹立不摇。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区,那里酷热无比,还有许多恶毒的猛兽,处境十分危险。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里许久,却不见它绝种,这是因为它为了适应险恶的环境,长出了尖锐的刺,使动物们无可奈何。这似乎告诉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外在艰苦的环境,要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去解决。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是这个道理。 大自然中,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只要用心体会,都能让我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体认,像仙人掌、蚂蚁,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17。人们模拟海蛰感受次声波的器官,设计成功精确的“水母耳”仪器。它由喇叭、接受次声波的共振器和把这种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转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将这种仪器安装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转。当它接收到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时,旋转自动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暴将要来临的方向。指示器还可以告诉人们风暴的强度。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18。对鲎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两侧的复眼。受光束照射后,复眼产生脉冲。一只眼受光束照射,一只眼产主脉冲;两只眼同时受光束照射,两只眼同时产生脉冲,但比光束照射一只眼时产生的脉冲的频率略低些。人类受其启示,研制成功一种电子模拟装置,能解10个元素构成的网络方程,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电视摄影机,能在激光下提供清晰度较高的电视影象。 19。不久前,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研小组仿生开发出一套可使机器人拥有“第六感”的人工侧线,它与鱼类的侧线系统相似。这种人工侧线由许多排列在表面的,类似于发束的微小硅片组成,每一条都通过微较链连接在一个电子感应器上。当水流与硅束接触时,硅束会因不同的水流速度而弯曲,使传感能侦测到硅束弯曲的角度和方向,从而帮助机器人找出它想去的方向。 20。信天翁是一种海鸟,它具有淡化海水的器官——“去盐器”。对其“去盐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研究,可以启发人们去改善旧的或创造出新的海水淡化装置。 21。白蚁能把吃下去的木质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将会对人工合成这些物质有所启发 直升机是受蜻蜓的启示发明的 (苍蝇)的复眼与蝇眼照相机 蝙蝠的声波探路与雷达 潜艇是受鱼的启示 . 相传,鲁班有一次上山砍木,被一种带齿的草割伤了皮肤,于是他从中得到启发,使发明了竹锯。 通过对水中生活的鱼类的模仿,古人伐木凿船,用木材做成鱼形的船体,仿照鱼的胸鳍和尾鳍制成双桨和单橹,由此取得水上运输的自由 古人有过一句极为深刻的话:师法自然。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先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之二: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之极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来。多活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外军管理研究论文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 Bandiera, enforcement and soci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Huang,J.,Zhang,“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Sherlund,.,& Adesina,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 and ,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 Tod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 Prentice-Hall,1980.

[11]Deci,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需要写吗!我知道

外军有关研究文章的论文

居安思危 增强国防观念的主题格式也整好了居安思危 增强国防观念论信息化战争在当代战争中的作用【摘要】: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在现在战争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关键词】:信息化 战争 地位和作用【正文】: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信息化作战在现在的战争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一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争 战争力量是可直接和间接用于战争的各种力量的统称,打信息化战争,自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军队。战争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造最先进的战争工具。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在机械化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4ISR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装备和各种高技术作战平台等。它们都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战争工具,因而具备传统战争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效果。同时,它们作战效能的高低和发挥程度,直接受到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能力的制约。信息化军队是指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信息时代的军队。其一体化程度将空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更强大,强调作战能力的优化组合,各军种都只是联合作战力量的一部分。同时,兵力规模将趋于小型化,编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指挥体制也将从垂直树状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结构。即从上下级多层指挥关系改为横向沟通、上下一体的指挥关系,减少层级,把尽可能多的作战单元纳入同一个信息层次,实现信息共享,缩短信息流程,以满足实时划指挥决策的要求。二 信息化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战术的演变。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突出表现为战场从平面向立体空间扩展:由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和太空,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的电磁和信息空间,已形成了陆海空天四维一体、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相互交融的新型作战环境。这种网络化战场是大纵深、高立体的,前后方区别淡化,时空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有传统的空战、海战、陆战、电子战,更会出现全新的以网络攻击为主的信息战。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所有作战空间内的作战行动真正地融合为一体。 过去,一件新式武器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但在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之间的对抗,更不会是单一武器系统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体系化对抗的程度更甚,将不再强调坦克、飞机、军舰等单件作战平台的作战性能,而是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注重发挥多个军种、多种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 三 信息化战争进程将是短暂的、可控的 信息化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战争进程将变得越来越短,但强度却越来越高,而人类对战争的整体控制能力也在显著增强。信息时代的军队更注重质量和效能。由数量制胜转变为质量制胜,是战争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如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技术作战平台的结合使用,增强了从敌人防区外实施打击的能力,可大大降低己方的作战损失;攻击精度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武器消耗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要用9000枚普通炸弹才能炸毁一个目标,现在只要1-2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作战节奏和进程自然会越来越快 层层推进,逐次交战,集小胜为大胜,这种接触式、线式作战是传统作战方法的典型直观反映。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脱离接触式、非线式作战将成为主要形式,作战行动将在所有作战空间和战场全纵深同时展开,首要打击目标将直接指向敌人重心。尤其是信息战威力巨大,甚至在敌人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几个黑客顷刻间就有可能令敌国经济和社会陷入瘫痪,从而迅速达成战争目的。四 信息化兵器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主导兵器 看一个战争形态的基本特征,首先要看其主导战场的武器装备水平坦克、飞机、大炮之类的机械化兵器,可以代表着机械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为机械化战争的战场主导兵器。而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必然是信息化兵器。 五 信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能量释放的主要方式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 其战场能量释放方式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作战指挥与控制、通信联络等能力,这是一种新型的战场能量释放方式。 它集中体现了信息化战场上的侦察、预警、决策、指挥、控制、通信、打击、防护、支援、保障等重大功能,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上的全部作战活动,具有战争制胜的巨大作用。 六 “三大系统”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目标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在战场较量方式上,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海空单元战场、单一军兵种、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打击系统(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在这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中,其中的战场认识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三大系统,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主导和支配着战场所有力量和打击行动,作战双方都是紧紧围绕破坏、瘫痪敌人的“三大系统”和有效地保护、屏蔽己方的“三大系统”而进行的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 七 信息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信息作战作为新型的作战形式,具有崭新的思想内涵。它与以往作战形式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同:一是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其对抗的主要关节点有两个:一个是决策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都是竭尽全力地要遏制对方决策者和指挥机关;另一个则是指挥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打击行动,使敌方已经形成的决策难以实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地正确指挥,难以构成战场现实战斗力。二是信息作战从作战目标讲,它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作战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也不是单纯的只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而进行的技术较量,而是以破坏、摧毁对方的信息化战场支柱——“三大系统”为主,即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三是从作战目的讲,信息作战摒弃了机械化战争中各种作战形式以争夺战场兵力兵器数量优势为目标的作战目的,信息作战是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 海湾战争中,伊军采的阵地战形式与多国部队的信息作战、联合作战等新型作战形式相抗衡,结果以惨败而告终。这一事实更深刻说明了信息作战这种作战形式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数据链应用研究 》王立强 国防工业出版社《信息化战争中的防御与防护 》 司来义 解放军出版社《高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现代武器》 肖叶 昆仑出版社

200字不能算是论文吧。80年代以后的战争,特点多得很,随便挑一条说吧:《孙子兵法》里有条“兵贵胜,不贵久”。80年代以后的战争,与之前的世界大战、朝鲜、越南等旷日持久的战争相比,大大缩短作战时间,有的是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如美国空袭利比亚,有的是快速局部战争,如英阿马岛战争,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美国的两次海湾战争,都是以周计时,而刚刚结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只打了四天。200字,只说这些吧。

哎呦 轻院的吧 郑轻家园,欢迎你

只有大于等于1000字的理论性文章才能被称的上是论文,200字,只是一个短文而已~~~

军事装备学研究生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而促进或制约生产关系。即使马无思主义政治学的计划经济学说受到当今人们的许多非议,但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学仍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与生命力,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优秀部分与精华。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学应用到我们的军事学领域,可以这样论述:军事技术(生产力)决定军事理论、与军事作战体制(生产关系),反之,军事理论与军事作战体制又会影响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技术的发展。探求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我们先要回顾一下人类军事技术的发展历史。一战之前,军事技术的装备主要是刀、枪等冷兵器装备。随着19世纪末西方工业革命的暴发,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将人类带入到一战的热兵器装备时代,二战将机械化热兵器装备发挥到极至。二战之后热核武器装备的大规模出现足可以毁灭人类自身,所以才出现了令人恐怖的冷和平。如果说热核武器技术有点让人恐怖,要死大家全都死,有点同归于尽的味道。那么,二战之后50年的航天与IT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将我们推进到信息化热核武器装备时代,也就是当今我们人类所处的信息化工业社会时期的热核武器装备时代。所以也就涌现出当今一句最炙手可热的技术术语: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你想与人同归于尽,如果你发现不了别人,你就已经被别人干掉。这也就意味着,谁能执军事技术之牛耳,谁就能先敌发现、先法制人。当今信息化热核武器装备时代军事技术发展的特点及中国军事装备发展的对策:一、当今热核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的对策1、运载工具的多样化从陆基、空基、海基----天基(多弹头、机动、变轨突显更高的突防能力)。2、弹头的多样化从高污染、高辐射----低污染、低辐射----干净化(从威慑--实战);从铀弹、氢弹----向更高爆威力发展。3、弹头常规化弹头小型化,应用于海陆空常规装备上,使之实战化。4、指挥体系网络化借IT信息技术将陆基、空基、海基以及天基互通互联,形成合力,达到更高,更强,无处不在,更具说服力的威慑力量。5、作战理念最终实现从战略威慑向实战应用方向迈进。美国目前的核武发展方向就体现了以上的发展趋势。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小型化的、高爆威力的、干净的核弹头应用到常规武器装备上,对对手的无论任何的武器平台将构成多么严重的威胁。无论对手的航母舰群、机群、地面装甲群等平台多么强大,几枚,几十枚就可瘫痪其平台;无论对手地面多么强大的防御工事、高价值目标,也就百十枚就可无坚不催。因此,对中国核军事装备的发展来讲,要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精兵强将,在核武的小型化、高爆威力与干净化技术上寻求突破,除保持核武强大的战略威慑力外,向核武的实用化方向挺进,争取在这一系列的核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直追美国,甚至赶超它。一旦中国的核军事装备技术在此方向(实战化)上获得突破,占领这一军事技术的制高点,什么航母了,潜舰了等等常规军事装备的争论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二、当今常规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的对策1、远距离打击卫星通讯、雷达与导弹技术为远距离打击提供了保障。为实现作战的零伤亡提供了可能。2、通用化、标准化海陆空的飞机、导弹、雷达以及电子通讯等设备向标准化、通用化方向发展,通用化、标准化便于大规模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快速列装,便于维护,便于升级与换代。3、大型化平台的大型化可为士兵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也大大强化其攻击武力的运载与远距离的兵力投送。4、精确化卫星定位技术为精确制导炸弹插上了翅膀,实现了发现就可定向消灭。5、隐形化外形设计技术与新材料可证武器平台目标变得相对隐形,让对手被动挨打。6、电子化电子化技术让士兵对武器平台的操作可实现自动化,同样的平台可节省人力,也就节省了费用。电子干扰技术可让对手发现不了目标,具有隐形技术的异曲同工之妙。7、微型化将各种武器平台小型化,可让其寄生于对手的武器平台上,达到破坏对手武器平台的目的。8、无人自动化武器平台的人自动化也是微型化的一部分,无人操作即可减少人员的战损,也可适应于核、生、化武器战场环境。9、信息网络化武器平台的信息网络化(C4IR数据链技术等)是当今常规军事技术发展方面应该大书特书的地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军事技术,可实现海陆空天各种武器平台及人员互通互联,使各种武器平台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将各种武器平台的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各种战场资讯实现共享,形成强大的实战合力。2003年的美军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以上现代常规战争军事技术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一次最经典的常规战争。按目前中国的国情,对比以上现代常规武器装备技术,中国要在每一方面都做到赶超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在主要的几个方面着重入手,寻求突破或赶超。中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对策:1、继续全力发展航天技术这是所有军事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所有的军事装备平台都受制于此一制高点技术。外太空军事化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一处处女地,尽管我们高调不主张外太空军事化,但如果真是这么想、这么去做,那就大错特错了。航天技术是我国目前一项最具有潜力赶超美国的地方,不要说赶超它,只要不输给它,只要我们牢牢地抢占这一制高点,美国就是再怎么军事超强,它对中国就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航天技术是一切网络战节点中的制高点,试想,打掉美国的GPS通讯卫星,美军的一切远程打击与精确打击就会化为泡影。只做不说,稳扎稳打全力发展中国的航天技术2、大型常规武器平台建设我是拥“航母”、“战略潜舰”、“大型军机”派,这三大武器平台是常规威慑力量,做为超级大国(你不这样想,但别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三件缺一不可。不求数量多,不求技术多么先进,首要问题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武器平台,其上述个别技术不先进,我们可以逐步改进与升级,不断地去完善它。因为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没有一样先进的技术可以恒久,以及不可以超越。如果我们现在就有航母,那怕其整体技术不如美国(要知道,目前美国在役的数条航母的舰体也是几十年以前建造的),我想,不出10年,其整体技术就会持平,只要有一样或几样技术超越它,就可以与其对抗。3、信息网络节点打击技术我们似乎都神化了2003年的伊拉克美军信息网络战。其实信息网络战也有其致命之处----各个武器平台节点,只要打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节点,那战场中的美军就会成为无头的苍蝇,找不到北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弹道导弹打航母,反辐射导弹打预警机,激光打卫星、网络黑客等等。所以,我们只要在数项技术上有突破或超越,就可打破网络战的神话。其实,美军的单项武器平台与俄罗斯甚至有的与中国相比未比就有多大优势,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系统的集成能力。所以根本就不用惧怕美军的信息网络战力。以上提出的是目前首要、重点发展的军事技术,并不是说其它技术就不开展了,只是在追赶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罢了。做为一个大国,最终我们要实现整体军事技术的平衡发展,追求系统的整体对抗力,与此同时,必须有几项或数项抢占制高点的技术,有了制高点,我们才可不受制于人,我们才能做到不盲目跟随别人,不永远落后于人。

以资讯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使军事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高新技术使军事面临一场革命,也引发了新的军事伦理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建立军事装备保险机制分析

摘要:在包含着复杂装备系统的各种军事行动中,风险无处不在。从装备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危害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装备事故处理机制的不足之处;从当前巨集观形势、军队发展、装备建设与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建立装备保险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军事装备;装备保险;装备事故

现代军事装备系统复杂、技术先进,不仅在研发生产阶段,而且在使用保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能否引入保险机制来分散风险、分摊损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市场是军队保障的源泉,军民融合是军队保障的趋势,装备要获得更大的保障力,只有走向社会、充分运用市场。运用保险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来保障装备使用和部队训练,是适应市场经济下装备建设发展和战斗力生成的新要求。

1装备事故和装备风险

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相关主体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活动都存在着风险,尤其是包含着复杂装备系统的军事行动。战争历史和军事行动的经验已经表明,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超过了战斗或军事行动本身造成的损失[1]。从装备事故产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来看,包括5个方面:人、装备、环境、管理和任务。随着我军装备不断发展,装备系统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部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络也越来越紧密,新形势下我军必须具备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而随着训练环境越来越复杂、节奏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高,这就使我们在装备训练和军事行动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造成的损失、危害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动用大型装备和执行高强度的军事任务时,不管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绝对保证部队人员和装备的安全。近几年我军部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恶性事故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仅2013—2015年之间公开报道的战机坠毁事故已有7起之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我们必须客观评价、科学对待事故的发生。在进一步强化装备使用风险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军事行动中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事故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3]。因此,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事故损失一直是装备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2现行事故处理方法的局限

一般来说,对军事装备风险规避通常有避免、自留、预防和转移等几种常用的方法[4],不同处理方式会对各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军目前以避免、自留、预防为主,对于相关事故处理一般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按照“谁出事谁负责谁赔偿”的个例式原则,在部队内部消化和由部队具体承担事故责任,其中还包括事故中涉及的民事侵权责任或赔偿责任。这种处理方式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与新形势下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客观需求不相适应,不利于装备战斗力形成这一核心任务的完成。

影响部队正常战备秩序

由于各级部队一般都缺乏处理事故的能力,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相应的专业人员,如果是涉及赔偿等问题,更是无从下手。所以,由一线训练部队直接全面负责协商事故处理和赔偿事宜,就会造成一旦发生事故,部队各级的主要精力都会转移到事故处理和赔偿问题上,除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协调外,往往还需要安排人员保障事故赔偿物件和其他相关工作。由于装备事故往往涉及面广,为了减轻负面影响,部队只能“低调处理,私下协商”,整个事故处理周期长,过多地牵扯了部队的时间和精力。这对部队来说是扩大了事故的影响面,不仅在事故处理期间不能正常开展训练,往往还会影响部队后续的正常生活、训练和战备秩序。由于惧怕同时承担事故责任和高额赔偿的压力,有的部队不愿主动从严组织装备训练,有的部队降低实训难度和要求,甚至取消一些危险性较高的训练课目,这也是产生“消极保安全”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此以往,会严重制约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影响部队官兵心理

随着我军装备建设稳步推进,大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列装部队,以及装备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装备训练使用中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明显提升。当前,我军装备事故已经成为威胁官兵人身安全的首要因素,一线部队官兵在训练过程中本来就已经承受了较大的人身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对相关人员还采取“既打又罚”的处理方式,就会造成不好的示范效应。这不仅会影响到直接责任人,还会影响其他人员,给一线部队官兵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加剧事故影响的深度,极易造成官兵对实战化训练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不敢训、不愿训的局面,降低实训效果,制约装备战斗力的形成。

影响装备改进

如前所述,影响装备事故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装备系统本身。由于装备事故风险处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部队不敢展开真正的“实训”,装备在实战中的缺陷和隐患得不到充分地暴露,有些部队甚至对发生的事故隐瞒不报,影响了对装备设计、研制和生产的有效反馈,制约了装备安全性、使用性的提高,影响了装备质量的持续改进。

影响部队社会形象

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部队对于同类性质事故的赔偿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与地方已有同类性质事故的赔偿标准也不一致。如军用飞机训练事故与民用航空赔偿标准差异相当大。非标准差异化处理既与我国地区差异大的客观条件相关,更重要的是相关事故处理过程中缺乏客观标准和共同认可的依据。差异化的赔偿使各方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协商与谈判,这不仅使部队难以承受事故处理过程中各方面的压力,而且容易造成双方均不满意的结果,导致事故处理久拖不决,从而积聚矛盾,干扰部队正常工作。同时,由于缺乏独立第三方进行调解和裁决,而且在目前法律框架下,我国各地法院基本不受理民告军的官司,导致民间受损方在与军队赔偿协调不成时,极易采取较为极端的手段来表达诉求。这类军民问题容易受到社会的关注或被利用,特别是在当今资讯时代,相关的负面新闻会直接影响部队的社会形象。

影响部队经费

管理部队的经费是由国家供应的,部队自身没有其他经费来源,而且部队经费都有统一的开支科目和标准,实行专款专用,没有专门用于事故赔偿的经费。装备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得部队无法预先进行计划和预算安排,装备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又使经费开支实际发生。因此,一旦发生事故,部队就不得不挤占有限的训练经费或装备维修经费等进行赔付,这不仅不符合经费管理规定要求,造成超范围开支,给经费审计监督造成事实上的违规行为,还会因训练费用不足而直接压缩训练时间或降低训练强度,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而且责任事故赔付金额的不断攀升,也使得部队苦不堪言。

3建立装备保险机制的优势

装备战斗力的提升并不仅仅只是装备问题,而是复杂的军事、技术、经济与人员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装备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而在风险管理中最为常用的工具是风险转移,尤其是在军民之间的相关责任即民事侵权责任主要指赔偿责任,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采用保险转移机制来实现风险的转移。有风险才有保险,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义大利,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世界各国的保险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在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5]。保险实质是一种有偿配置稳定资源的制度安排,稳定资源的有偿配置过程也就是提供保险物品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对风险的分担[6]。目前,我军军事训练和装备使用管理中必须面临诸如因装备事故而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主要是赔偿责任等各种难以防范和避免的风险,现行事故处理主体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十分有限。从调研情况看,现在已经有部分单位通过各种渠道为编制内的通用车辆购买了地方商业保险,特别是那些近期发生过伤亡事故的单位。但这些单位的尝试范围小、险种选择少、能保障的装备型别少,而且这种尝试性的做法是部队自发行为,于法无据,也不能满足现实的广泛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风险转移机制使之能够向全军或全社会分摊装备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轻各单位的经济压力和使用人员的精神压力。保险制度主动作为的特点恰好与装备管理活动的这种需求相适应。装备保险在这种背景下呼之欲出并将成为降低军事训练及装备使用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拓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领域

《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保险机制引入军事装备领域,不仅能够给装备训练增加经济保障、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还能够有效推动军内保险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目前,国家和军队已经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保险法规制度,为军人商业保险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在军人保险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军事装备保险必将成为军人保险军民融合式深度发展的又一个新领域。因此,装备保险不仅有利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避免部队经济活动独立于社会发展形成“孤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保险资金与装备管理创新的融合,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有利于建立健全装备风险管控体系

受传统计划管理的影响和制约,我军对利用现代社会风险管理手段有效评估、管理和规避装备事故风险的能力不足。将保险机制引入军事装备领域,保险机构将担负因军事活动而引发的事故赔偿和风险预防双重义务,保险机构专业性强、风险防范经验丰富[7],能够为部队提出专业化的指导和建议。一方面,可将现代风险管理逐步引入装备管理中,创新管理制度,全面识别和评估装备在研制、建造、使用训练、保障、退役等各个阶段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方案,减少部队装备全寿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可以全面提高部队官兵风险管理意识,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部队执行任务的成功率,进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既是保险机构降低赔付率的必要措施,也是部队保障安全的有效策略。另一方面,利用保险机制的风险分担功能,可将潜在风险进行社会转移,不仅可保障装备使用管理者和装备本身的利益,弥补装备事故经济损失,更可从整体上提高军事装备应对风险的水平。

有利于促进部队实战化训练

随着大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列装部队,装备动用频率和实战化训练强度不断加大,使装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风险加剧,相关事故处理必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将保险机制引入军事装备领域,可以将不可预见的装备事故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赔偿事宜交由专业化的保险机构处理,给部队松绑,剥离部队在装备事故处理中的社会职能,纯化部队的军事职能,使部队更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按照从严要求实施实战化训练,提高部队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战化水平,减轻官兵心理负担,有效保持并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成。

有利于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军队正规化建设必须要向军队建设的核心任务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能力聚焦,而经费保障是事业任务建设规范化的基石和根本保证。长期以来,装备事故赔偿一直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处理标准和规范化的处理程式,而且装备如军机、军车伤亡事故的第三方赔偿金额一般远远高于地方同等责任事故。将保险机制引入军事装备领域,一是开辟了装备经济损失补偿的新渠道,用每年缴纳一定保险费的形式,保障了装备事故损失赔偿经费的稳定,且合乎来源;二是可依据保险条款,对发生事故损失赔偿的程式和标准额度进行统一规范,减少部队经济损失,有利于实现部队经费开支的计划管理,增强经费保障的正常化和稳定性;三是由于经费规范管理、按章使用,不再像以往那样变通处理,有利于促进依法理财,提高经费管理的计划性,充分发挥经费使用的军事经济效益。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建立

装备保险机制,利用专业保险机构的规范化理赔机制、专业化理赔人才、资讯化理赔网路以及规模化金融体系等优势[8],将装备事故中的责任事故和损失赔偿交由保险机构办理,不仅定损机制比较规范,标准明确具体,赔付也容易达成共识,而且按照事先约定的赔偿合同,对受损民众的意外财产和人身损害能够及时给予合理赔偿。更重要的是,由专业的保险机构全权负责理赔事宜,可以将基层部队从复杂的赔偿协调工作中解脱出来,能有效避免部队因事故经济赔偿问题而引发的军政军民纠纷,化解军民矛盾,减少不必要的利益冲突,有助于军政军民关系的融洽与社会和谐的构建。

4结束语

在军事装备保障领域引入保险机制,是充分利用国内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成就,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装备建设与国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开拓装备保障新局面的重要环节;更是解决装备战斗力生成关键问题,实现“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重要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绍忠.部队装备风险评估与处置[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3-21.

[2]吴国辉.军事装备安全管理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5-13.

[3]李军,李灏,宁俊帅.装备使用风险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8:140-144.

[4]魏汝祥,刘宝平.军事装备经济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12:146-171.

[5]胡晓宁,李清,陈秉正.科技保险问题研究[J].风险管理,20098:57-64.

[7]胡慧源,王京安.政策性科技保险存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101-104.

[8]邵学清.科技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科技投资,20079:44-47.

范文二:军事通讯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个发展领域都有所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军事领域,通讯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应用和进步,本文将就通讯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军事;通讯;技术;应用;发展

引言:

1通讯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概况

脉冲无线通讯技术

全称为脉冲无线电超宽频技术,属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一种,脉冲无线电通讯技术是在超宽频无线电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诸多的优势特点,成为在军事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通讯技术。脉冲无线电通讯技术在持续的应用中耗电量较低,在较低的占比空间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比一般远红外通讯技术更强的穿透效能,其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较为灵活的进行收发动态资料的调整。

多媒体通讯技术

多媒体通讯技术是将传统的语音通讯、视讯、资料传输、数字电视等各种通讯手段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统一的通讯网路,是未来军事通讯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给军事通讯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保障。一是战术通讯技术,主要是在战术指挥的应用,二是在战前训练中的多媒体通讯技术应用主要应用在模拟教学和模式互动式实战操作中,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多媒体通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及时的资料、情报等资讯的共享,四是有利于丰富军事人员的业余生活,对于军人业余生活的丰富以及学习交流都是十分有益的;五是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能够实现电话电视会议,对于及时的进行作战安排部署以及传达指示都是十分便捷和有效的;六是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对关键的军事部位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各个部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并将隐患、故障以及对应的处理情况存档备案。

2国内外通讯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卫星通讯

卫星通讯是通过无线电通讯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来进行的,是整个卫星通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无线电讯号来实现地面站之间或地面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讯,可传输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资料等。卫星通讯可作为大型地面站之间的远距离通讯干线,也可为机载、船载和车载的小型机动终端甚至手持终端提供通讯服务,还能根据需要迅速建立同各个方向的通讯联络。卫星通讯已成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在军事指挥控制方面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讯卫星已成为现代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在联合作战方面它将分布于陆、海、空、天的侦察监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打击系统,用资讯链连成一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英国军事通讯卫星移动

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还出租Telesat公司的“阿尼克”-G1卫星的X频段寄宿载荷——它覆盖了美国和太平洋部分割槽域包括夏威夷和复活节岛。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英国分公司主管科林•佩因特称,“Skynet-5星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抗核辐射加固和受保护的、军事X与UHF频段卫星”。“天网”-5A卫星从东经6°移至东经°,将扩充套件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向结盟 *** 提供亚太区域受保护与安全军事卫星通讯服务的能力。该卫星将在2015年秋季达到新位置。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在2015年3月举行的“卫星2015大会”上宣布了关于“天网”-5A军事通讯卫星的移动计划。该计划将使“天网”星座可覆盖西经178°到东经163°得范围,涵盖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这将提供近全球军事X和UHF频段覆盖,保障该区域英军获得核心服务并增强盟军能力。

国外发展

目前国外已经建立军用通讯卫星系统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北约组织。典型的军用通讯卫星有美国的“国防通讯卫星”、“军事星”、“宽频全球卫星”和“先进极高频通讯卫星”,俄罗斯的“闪电”、“虹”、“地平线”、“子午线”、“鱼叉”中继卫星,英国的“天网”-5D,法国的“电信”、“锡拉库斯”和北约“纳托”等。通讯卫星曾在近期的多次区域性战争或武装冲突中为战场提供通讯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移动卫星通讯在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采用Ka波段。正如上面所说,许多移动卫星通讯系统的使用者装备了在X波段和Ku波段工作的移动卫星通讯终端。采用X波段进行军事通讯的问题是只有大约500兆赫的频谱分配,这意味着它远远不能满足对于卫星通讯服务的高度需求。采用Ku波段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但是它也难以满足军事和商业卫星通讯使用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寻求新的、未充分利用的无线电频谱将变得越来越迫切。在未来几年,Ka波段在这方面可以为一些军事卫星通讯使用者提供急需的空间,不论是移动还是其它方式。

美国卫星服务

美国海军已经接受了第三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移动使用者目标系统MUOS通讯卫星提供的服务。2015年1月20日发射的MUOS-3已成功完成在轨测试,正在准备相关迁移业务的受理工作。MUOS-3利用与商用手机技术类似的先进波形,提供移动使用者超视距通讯,包括安全的语音和资料传输,以及高速网际网路协议为基础的系统任务资料。MUOS-3将网路扩充套件覆盖到全球的四分之三,能够提供移动军事力量更显著覆盖的网路服务。MUOS-4预计于2015年末加入该网路,以提供接近全球覆盖的网路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军事方面通讯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军事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强博.音讯资讯隐藏技术在军事通讯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王兵.数字签名技术在军事网路通讯安全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5.

[3]王亚.影象资讯隐藏技术及其在军事隐蔽通讯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

[4]俞飞,郭义喜,李瑛.超宽频通讯技术及其在军事通讯方面的应用[J].资讯保安与通讯保密,2005,07:55-57.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和选拔培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国防生毕业后,必须到部队工作。在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要经过一年多的岗前任职培训,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国防生毕业后先到部队报到,随即到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进行为期两个月左右的集中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入伍教育;集训结束后,再进入相应的军队院校进行一学年的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到部队任职。本文结合我院国防生学员的培训及自身的实际,简要谈一谈国防生岗前教育的几点思考。1.国防生学员的基本状况思想状况。国防生毕业时,本科生一般都在22周岁,研究生年龄则更大,他们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思考和分析鉴别能力较高,他们长时间在地方学校学习,受日益普及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都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他们进入部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影响。他们从崇尚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校园到纪律严明、严整统一的部队,反差很大,另外,部队的的现实与他们之前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大,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人感到迷茫消沉,甚至有人以分配的工作单位在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单位不理想为由,违约退出部队。军事体能素质的状况。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意味着时刻准备着流血和牺牲,对身体有较高的要求。国防生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尽管各个学校开设了体育课,或给国防生另设了军事体育课,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平时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都是以文化课程学习为主,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繁重的课业学习上,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这给他们训练带来不少的麻烦,甚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身体素质是军事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不高,军事素质也不一定强,这是影响军事素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地方高校,利用早操、课余时间进行了军事基础的训练以及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部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但由于训练体制不够完善及训练时间不系统等原因,大多数国防生的军事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文化知识状况。进入院校培训时,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国防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所学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而他们进入部队以后有些人要从事相同的专业方向,例如来我院培训的国防生学员,分别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等与空军签约的高校,他们所学的专业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航空航天类等专业,而他们到部队后的岗位又是机务工作的不同专业方向,并且各个部队的飞机类型也不尽相同,这给他们岗前任职教育的专业培训带来不方便,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岗前任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思考与对策根据国防生的基本状况,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国防生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入伍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主要在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进行。一要坚持开展光荣传统教育,发挥现代传媒资源的作用,通过授课和看录相,形象直观地帮助国防生了解军队的历史和地位作用,了解我军的光荣传统,加强对部队的热爱,增强作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增加对国防知识的学习,帮助广大国防生增强国防意识,增强学好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同时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坚定他们献身国防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注意挖掘国防生队伍中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和激励国防生学习成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院校培训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使国防生牢固树立献身国防的思想,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敢于为真理而斗争,具备爱国、爱军,时刻牢记军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品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军事素质。在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训练时,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工作是加强国防生的军事体能训练,以提高军事素质。但由于国防生的基础不一样,并且是刚从地方高校毕业,若一下子给他们施加过大的训练强度,一是他们吃不消,二则还影响他们的思想状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于他们的军事训练,强度要适当,只是为他们进入军事院校培训打基础,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渡性的训练,有人形象地称为“预训”。在院校训练阶段,军事体能训练是一个重点,一般都安排有强化训练,但各个院校组织训练的方式没有统一,内容也不一样,各自为政,有的学校以义务兵的训练方式对国防生进行体能锻炼,有的学校训练长跑,还有的学校以组织野营拉练来增加国防生的体能。尽管从体能考核达标结果来看,这些方法都能短时间内明显增强他们的体能,但未形成完善的训练体系,不能科学地增加训练效果,不能有效增加学员训练体能的自觉性。在体能训练的同时,院校都进行了军事基础的训练,也都得一定的成效。各个院校应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体能训练体系,并结合军事训练体系,使国防生学员体能增加的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军人良好的气质和作风,初步掌握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熟悉军事领导科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具备军人应有的军事素质和身体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是军校院校国防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国防生学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所学为不同的专业及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不同,给院校专业知识的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专业知识的培训是为使他们适应岗位要求的任职教育,首先要在明确国防生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国防生学员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考虑学员在地方高校所学的专业基础上,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培训专业,尽量设置专业范围较窄、知识能力结构单一、上手快、技术专深的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再次在课程选择上,要以岗位关键任职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按任职需求来选择和组合知识,注重课程的系统整合,强调课程的指向性、实用性、时效性,建立适应国防生学员特点和要求的课程体系。最后,要在保持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下,选取贴近部队实际,贴近装备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断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前沿知识内容的及时填充,做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滚动发展,随时都与部队实际紧密相连。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国防生学员在院校专业知识的培训过程中,掌握任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能满足岗位的需要,从而达到任职培训的目的。这里有不少形式的论文范文,也有你要的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特点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许和震.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J].中国军事教育,2002,14(6). 2、朱如珂.军事教育学,第2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3、张炜,关于中国军事外交的理论探讨,中国军事科学2004年第3期第17卷第3期 4、张炜:中国海防思想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5、军队院校外训教学工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综合版, 20066、SIPR1年鉴2002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7、韩献栋, 金淳洙. 中国军事外交与新安全观,<<现代国际关系 >>2008年02期8、郭真,当代美国军事外交的传统与调整探析, - 湖北社会科学, 20059、杨晨,文秋, 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军事外交的演变趋势,外国军事学术、刘华秋主编.军备控制与裁军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1、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国外包装研究论文

Food Packages Packaging Paper Oceanfront homes Luxury homes rentals包装设计(packing design) 包装设计的构思,下面的是参考:)~~Abstract:The space is the indispensable form element of the modelling design,is also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modity packing thesis inquires into the spatial issues of modern pack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 of traditional space consciousness origined from the Chinese culture,aimed to perfect peoples'spatial understanding on the packing design and to make the modern packing design be more rational and also be apt to approach the humanizing requires from the spatial comes from new thing, new discovery, or the new look of old thing. The importance and width of modern packing desig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acking design, in modern people’s eyes, is a scientific marketing model of the modernized market economy, its concept and function are thought to be equal to such skills as market design and commerce popularization of products. Packing design is, actually,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for any business. Traditionally, the concept of packing design in business field refers to such packing means as its pattern, material, model, packing functions and printing , as technology and different media are highly developing, th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packing design have lagged far behind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dity society. Today, any product that contains certain business value is no longer the one that goes far beyond the domain the traditional packing design can cover, for example, film and television media, network media, products of spiritual culture, notion of fashion, concept of consumption, life style and so , such a variety of forms as concept, sense, tactile sensation, sense of listening, either tangible or intangible, visible or invisible, enter almost every corner of our life. All in all, the traditional packing concepts have lagged behind the development that this age requi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packing design and domain, the expansion and importance of modern packing design, the packing era of new concept and new one to make and design convenient and advantage of factory to analogous to the ancient type of banner hoisted on a feather decked mast to offer to them,And prevent necessary writing fund input designed by oneself of the customer and managerial question at the same time.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性研究概况杨 阳,甘平胜,胡国媛,胡毅志(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510080)【综述】[摘要] 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卫生安全有密切的关系,食品包装必须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安全,才能成为放心食品。因为只有合格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容器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从食品卫生检验工作者的角度,谈谈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以帮助人们关注食品卫生安全.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性评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而食品包装材料作为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从对餐饮具、食品包装的抽查结果看,我们发现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食品包装与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并且存在问题较多较重,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和卫生标准1.1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用于制造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有(1)塑料制品一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等系列化产品、塑料添加剂;(2)橡胶制品一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橡胶助剂等系列化产品;前3种有机物所用的助剂必须符合GB~85一l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3)食品容器内壁涂料一常温成膜涂料、高温固化成膜等系列化涂料及助剂;(4)陶瓷器、搪瓷食具;(5)铝制品、不锈钢食具容器、铁质食具容器、玻璃食具容器;(6)食品包装用纸等系列化产品;(7)复合包装袋一复合薄膜、复合薄膜袋等系列化产品。1.2 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卫生指标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指标主要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残留毒素等。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中,均以各种液体来浸泡,然后测定这些液体的有关成分的迁移量。溶剂的选择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接触食品的种类而定,按照不同物理状态下,一般用化学物质,如蒸馏水(代表中性食品)、4% 乙(醋)酸(代表酸性食品)、8% ~60% 乙醇(代表含有酒精的食品)、正己烷(代表油脂食品);浸泡后的蒸馏水溶剂中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或叫做耗氧量(代表向食品中迁移的总有机物质及不溶性物质的量);脱色试验;其他根据易造成食品污染的砷、氟、重金属(铅、镉、锑、锗、钴、铬、锌)、有机物单体残留物、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助剂、老化物等有害元素的测定。蒸发残渣代表向食品中迁移的总可溶性及不溶性物质的量,它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到液体时折出残渣、重金属、荧光性物质、残留毒素的可能性。如果用这样的食品包装承装食品,食品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食用后毒素就会进人人体,长期沉积在内脏器官,引起慢性中毒。特别是人体中过量的重金属会减弱人体免疫功能.损伤神经、造血和生殖系统,尤其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产生阻碍减缓甚至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1.3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在卫生标准上,分原材料和制品这两个方面。在原材料方面的卫生标准,有GB9691《食品用聚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GB96~(食品用聚苯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和GB9693{食品用聚丙烯树脂的卫生标准》。在这3个树脂标准中.聚乙烯和聚丙烯用量最大,聚苯乙烯用量最少,而且会越来越少。另外,国外除了这3个树脂标准外,还有聚酯(PET)、尼龙(PA)等其他树脂的卫生标准。在这些原材料的卫生标准中,有重金属含量、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指标等规定,而国外的指标中,还有醛含量,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酚和胺含量等规定。在成型品方面的卫生标准,有GB%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G~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前面3个成型品卫生标准项目中,有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含量的具体指标,而第四个《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中,又增加了二氨基甲苯含量不得大于0.004 m L的指标。这是因为在食品包装材料中,胶粘剂中的微量有害健康的物质,也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卫生性能,而且其中的二氨基甲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对成型品还要有相应的卫生标准,其目的就是防止乱用和滥用添加剂,就是要更好地保障直接包装和接触食品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卫生安全性能。除了上述的卫生标准项目和指标外,我国的复合包装材料标准中,还有一项残留溶剂不得大于10 m kg的规定,例如GBIO0(~ 和GB10005,最近还增加了其中甲苯的残留量不得大于3 m kg的内容。这是因近年来大家对包装材料的异味和潜在毒性要求越来越严格有关,所以,除了限定它的残留量之外,随之而来的就发展了水性油墨和胶粘剂、醇溶性的油墨和胶粘剂以及无溶剂胶粘剂等新产品,目的是想保障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纯净、卫生和安全性能。为了控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我国又制定了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在这个助剂的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17个大类、58种具体物质的名称和最高使用量,类似于FDA2l CFR&175.105和日本接着剂“自主规定”,列出可以用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辅助材料名称清单及其最高用量,除此以外就不准使用。1.4 食品包装材料中不得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我国规定不得使用酚醛树脂用于制作食具、容器、生产管道、输送带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氯丁胶一般不得用于制作食品用橡胶制品,氧化铅、六甲四胺、芳胺类、ot一巯基咪唑啉、ot一巯醇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二硫化二甲并噻唑(促进剂DM)、乙苯一B一萘胺(防老剂J)、对苯二胺类、苯乙烯代苯酚、防老剂124等不得在食品用橡胶制品中使用;我国规定在食品工业中使用的橡胶制品的着色剂应是氧化铁、钛白粉。因此在外观上规定用红、白两种色泽的橡胶为食品工业用,强调黑色的橡胶制品为非食品工业用;容器内壁涂料不得使用极毒或高毒的助剂。陶瓷器、搪瓷食具、金属、玻璃食具容器原料不得使用有害金属,金属食具原料混有铅、镉等有害金属或其他化学毒物,国内曾发生用镀锌铁皮容器制作饮料,饮后发生食品中毒,国家规定白铁皮不准用于食品机械部分,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大部分为黑铁皮;在高档玻璃器皿中如高脚酒杯往往添加铅化合物,这是玻璃器皿中较突出的卫生问题;不得使用废旧回收纸作为制纸原料,因为废旧回收纸虽然经过脱色只是将油墨颜料脱去,而铅、镉、多氯联苯等仍可留在纸浆中;在食品包装用纸中严禁使用荧光增白剂,使用食品包装级石蜡,注意玻璃纸软化剂问题,应符合GB11680—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要求;复合薄膜食品包装袋采用聚氨酯型粘合剂,带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食品蒸煮时,会迁移至食品中并水解生成具有致癌性的2,4一二氨基甲苯(TDA),应符合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食品中的微生物超标有的也是由于不合格的包装材料、容器引起的,尤其是质量不卫生安全的纸包装用品、皮革、天然橡胶、木材等材料容易造成食品尤其是液体食品发生霉菌(真菌)污染问题。2 国外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管理方式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包装安全管理各具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点:2.1 科学立法首先,立法、执法、司法机构要权利分开,以确保立法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公众参与性。美联邦和各州(法国是各省)法律的基础是严格的、灵活的、科学的,联邦和各州法律都规定,食品生产和包装行业有按法律义务生产安全食品的法定责任。联邦政府、各州以及地方政府在用法律管理食品和食品加工时,承担着互为补充、内部独立的职责。2.2 执法公正宪法赋予执法、立法、司法各自的职责,执法、立法、司法机构在国家食品安全体系中均承担责任。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要制定并颁布法令,确保食品安全;国会还授权执法分支机构贯彻这些法令,这些执法分支机构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法规来贯彻法令。当实施法规和方针引起争端时,司法机关要做出公正的裁决。在美国,法律、法令及总统执行令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以确保对公众公开、透明。2.3 五大原则一般地说,食品包装安全体系遵循以下5大指导原则建立: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决策以科学为基础;政府具有公正执法的职责;只有安全健康的食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制造商、配送商、进口商及其他人要遵守以上原则,否则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法规制定过程透明并向公众开放。2.4 国际合作在美国、法国的食品包装安全体系中,将国际合作和以科学为基础的安全预防与风险分析作为国家食品安全方针和决策的重要基础。这是长期以来美国、法国执行的食品安全方针。在合作方面,一方面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如与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合作,解决技术问题、紧急问题、食品安全事件等;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机构内专家的合作及向其他科学家的咨询或合作,为法规制定者提供技术和科学方面的推荐方案;强调食品病原菌的早期预警体系;授权制定法规的机构根据技术发展、知识更新和保护消费者的需要修改法规和指南。为了食品安全体系法令的有效实施,确保食品包装安全具有很高的公众信任度,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如法国国家认证委员会、国家标签鉴定委员会CNLC、卫生部、农业部、国家特产研究院;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美国食品安全和检验局(FSIS)、动植物健康检验局(APHIS)、环境保护署(EPA)等机构组织,承担了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首要职责。3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的措施3.1 加快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与安全法规的修改制定工作欧美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制定食品包装安全法规的先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完善的食品包装安全管理体系。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办法》、《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方法》、《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等。由于一些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是上个世纪制定的,检测项目相对较少,对于许多新产品由于缺乏相应的食品标准、相应的检测指标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使一些食品包装材料(包括基本材料、黏合剂、油墨)中隐含的有害成分得不到控制。依据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食品包装物里面都会有添加剂成分,如抗氧化剂、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溶剂,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制造过程中挥发出去,但少量溶剂会残留在复合膜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膜表面渗透入食品,使之变质、变味、增加了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在复合包装材料中,除了树脂、助剂外,还有十分广泛使用的油墨和胶粘剂,目前还没有它单独的卫生标准,也没有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只有各个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这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及时做好相关研究工作。3.2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包括其原材料的检验监督工作加强对食品包装的检验监督。检验监督工作要做到关口前移,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人市场,危害社会。保证食品的安全质量,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卫生、安全、环保、方便、美观的食品包装。[参考文献][1]袁振华.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向食品迁移和安全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1999,(11):29—31.[2]和东芹.浅析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性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1):41—44.[3]GB9685—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S].[4]宋杰辰,朱强,于晓英,等.纸制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48—5O.

当前市场商品包装英文使用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英文包装的泛滥,许多英文词汇的运用开始变的随意和混乱,用词和语法使用不规范、随意套用外国商标等现象时有出现,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商品的市场价值,对我国的广告宣传也造成了消极影响。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当前市场商品包装英文使用现状研究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 要: 当前社会,生产者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在包装上使用英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尤其是在食品包装上,采用英文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销量,还可以提高包装设计上的美观和艺术品质。这是一种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特殊营销方式。但是由于设计者的语言背景和专业知识,在设计和语言使用上出现了许多错误。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食品包装英语的规范化使用程度。

关键词: 产品包装 英语 设计 规范化 使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上开始使用外语词汇作为包装手段。尤其是食品包装上的外语词汇,不仅方便了外国人对商品的选择,促进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和消费,在宣传上也体现了时代潮流,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

近年来,随着英文包装的泛滥,许多英文词汇的运用开始变的随意和混乱,用词和语法使用不规范、随意套用外国商标等现象时有出现,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商品的市场价值,对我国的广告宣传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一、食品包装英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

从消费学上来讲,商品的包装就是一种无形的品牌,而英文的使用就和品牌的商标一样重要。作者看来,品牌商标是所有关于该产品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元素的组合。这其中,英文作为被人们广泛认知的国际性语言,其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至关重要。

从消费心理学上来说,中国当前的消费者对于国外产品的认可度更高,食品包装上使用英文包装或者英文广告可以提高消费者消费的潜在欲望,提升品牌的价值。一旦产品包装上的英文使用不规范或者出现“冒用”、“套用”的现象,会降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影响企业形象。所以,食品包装在使用英语进行创新的同时,必须要保留一定的语言规范性。

二、当前市场上商品包装中英文使用的现状

名称翻译错误

在许多超市中,我们都能看到进口商品或者国产商品为了追求视觉效应,在食品的外包装上使用英文字母,但是这些产品的单词选用不是很准确,而且有时出现的是浅显的翻译错误。

专业语法错误

产品对于产地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食品产品,必须明确指出原产地和生产日期以及原材料等。但是当前市场上对于这些细节的翻译,还存在不足。比如对产地“虎门”,有的厂商直接采用翻译工具提供的单词“tiger door”,像这种单词,正确的'语法应该是音译,即:“Humen”。再有就是许多特殊意义的词语:比如“开封”,有的产品表达成“Open it and help yourself”,这句话讲的是:免费自用,完全不符合语法和翻译规则。正确的应该是“Ready to be served”。

发生错误的原因分析

经过作者调查,出现食品包装英语混乱使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机器翻译。指的是许多设计者使用谷歌翻译或者百度翻译来进行词语转换,导致语言性错误。第二,审核不严。对于英文的使用,食品包装袋的制作者没有认真审核,或者生产者本身的英语底蕴不足,导致出现英语使用混乱的状况。第三,故意混淆,模糊产品。这种属于通过对产品包装的复杂化来欺蒙蔽消费者,以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

三、如何加强食品包装中的英语规范化使用

充分理解商品包装再设计

商品包装一次设计,是使用视觉平面设计来进行产品的整体包装。比如:食品的包装形式,材料和主题形状颜色等。商品包装再设计就是指在一次设计的基础上为包装添加文字、图案、色彩等设计元素。作为包装的设计者,必须要了解英文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效果,结合产品的特点进行规范化使用,提升产品的形象,推动产品进入市场。

掌握基本的商务英文使用规范

食品包装中的英语属于商务英语的一种,它的翻译方式和语法结构与普通的对话和学术性英语有所不同。所以,食品包装中使用的英语必须符合简短、精要、吸引性等特点。所以设计者在使用英语的时候,除了要兼顾商品的属性和广告效应,还要懂得一定的商务英语使用规则,对于像食品产品的单位、固定用语等词汇一定要专业,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除此之外还要对中国的地名专有翻译进行了解,对于英语翻译的地名与汉语拼音翻译的地名区别使用。

加强对广告的审核,减少英文使用的低级错误

最后就是要加强对食品包装中的英语的审核,厂商作为设计者和使用者,要提高对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仔细检验英语使用是否规范。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和浅显的语法错误。

此外,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食品包装方面的审核,实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限期整改或更换包装。利用行政手段帮助市场规范产品包装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应当加深相互之间交流的程度。英语研究人士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食品生产者和广告设计者规范商业英语的应用,在提高食品包装中英语使用专业程度的同时,为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做贡献,为中外交流拓宽便利之门。

参考文献:

[1]张琳.市场营销英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44.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2.

[3]李凇.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0(08).

  • 索引序列
  • 外军伪装研究的论文
  • 外军管理研究论文
  • 外军有关研究文章的论文
  • 军事装备学研究生论文
  • 国外包装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