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性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性论文

发布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性论文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 教育 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护理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倪平。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77-178.

[2]张娟慧。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03):160-161.

[3]邱文丽,戴举响,胡小艳,仲小宁。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2):128-130.

[4]王满金,廖俪娣。 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44-45.

[5]莫然。 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53-54.

[6]毛智慧,张欢,孙晓婷,刘晓亭。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5):513-517.

[7]徐建波。 硬膜外分娩镇疼孕妇中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223.

[8]林健,杨英,何育教。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56-57.

[9]杨明英。 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120例舒适度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99-100.

[10]吴妙君,林丹凤,周利琼,张君平,文艳。 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04):101-103.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 方法 [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1]杨柳凤。 舒适护理对于牙周龈下刮治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17,(07):146-147.

[2]窦中娜。 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06):928-930.

[3]余健。 舒适护理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02):238-240.

[4]左海琴。 舒适护理对老年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09):1087-1088.

[5]魏虹。 浅析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8):255-256.

[6]张玉萍。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03):467-468.

[7]何敏仪,骆燕香。 慢性咳嗽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8):100-101.

[8]刘燕,隗春燕,姜永光。 冠脉支架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5):447-449.

[9]齐乐。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7):223-224.

[10]胡林爱。 协同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探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7,(03):230-232.

[11]陈艳。 萧式双C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面颅骨多发骨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51-53.

[12]蒋艳。 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3):48-49.

[13]黄纪媛,侯晓燕,诸运青。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06):650-653.

[14]王文川。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6):210.

[15]孟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06):132-134.

一般有这么几种,1、搜集病例,查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2、个例报道,查文献,病例分析,讨论,结论。这两种是最易常见的方法。谢谢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_医学专业论文题目150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西医结合论文题目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2、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5、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6、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7、 中西医结合新思维辨治脓毒症核心病机

8、 社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9、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1、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3、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4、 癌症防控需“消灭+改造”的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值得期待

15、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述评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19、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20、 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对膝骨性关节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子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Meta分析

24、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5、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6、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7、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9、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实践与分析

30、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31、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4、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7、 短期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38、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策略及 方法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43、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4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5、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4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

47、 《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的构建研究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护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 教学方法 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 教育 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 儿童 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 种植 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

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

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

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

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

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策论文范文6篇

★ 关于医学的学术论文(2)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有谁能给我找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方面的综述?或者相关内容的网页?相关内容的综述? 解析: 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 喻荔琳 陈荔华 林丽英等 〈文摘〉 PDF全文 ---------(1) 内科护理 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护理16例 李建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 食管自膨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51例 齐玉春 徐阳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 负张性肺水肿的护理18例 涂凯旋 张国平 王艳军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 高龄癫痫样发作的院前抢救护理对策 张智敏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 介入治疗术后留置股动脉鞘的护理40例 王茂桂 毛继芳 郭红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9)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配合与护理8例 周玉华 阳根云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0) 利用血透超滤液代替血液生化检测透析效果评价 罗春娥 张锦龙 黄向阳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2) 外科护理 成效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陈秋芳 刘沛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4) 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21例 彭敏 王青 罗芬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6) 对骨科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姜宏 徐燕 王惠玲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8)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 王萍 徐建鸣 顾赛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0) 大肠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黏膜下给药的观察与护理15例 钱莉 尹跃华 李明等 〈文摘〉 PDF全文 ---------(22) 肠造口病人恢复期并发症的处理 陈锦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4) 恶性肿瘤手术无瘤操作技术的配合体会 陈慧芳 项国梅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6) 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891例 肖旻云 孙国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7) 妇产科护理 宫腔镜下甲氨喋呤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配合22例 高俊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8) 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的护理32例 陈勉予 黄志红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9)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护理6例 魏秀桂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0) 助产士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比较 丁洁 冯燕豫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1) 儿科护理 新生儿全身性扩散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护理1例 张丽人 王霞敏 底巧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2)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术后护理7例 陈晓燕 孙华梅 陈丽霞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3) 小儿烧伤后并发惊厥的护理62例 蔡惜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5)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99例 韩彩兰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6) 五官科护理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唐森荣 陈清霞 段雨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8) 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20例 刘燕 孟祥凤 郭梅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9) 基础护理 褥疮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蒋琪霞 陈芳 赵霞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1) 新法颈内静脉穿刺在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王丽萍 梁玉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3) 手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 张秀娟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4) 应用全程质量控制方法减少输液管内药物配伍反应 张金花 金钰梅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5) 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庄薇 荣洁敏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6) 复方石蜡油滴鼻剂减轻鼻咽部 *** 症状的疗效观察 庞洁 王亚丽 付燕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7) 精神科护理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的研究 王明兰 杨军芝 张继英等 〈文摘〉 PDF全文 ---------(48) 肿瘤科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置管化疗的护理12例 陈瑛 郭夏阳 张红丽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0) 中医施护 中药在褥疮局部治疗中的应用 刘莉华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1) 艾灰应用于Ⅱ期褥疮的疗效观察 王晓雯 肖燕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3) 鼻鼽的辨证施护30例 司亚雪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4) 复方川芎煎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60例 李冰 李月娣 潘觉建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5) 研究生论文精选 患者的自尊水平及其提高的方法 张俊娥 李津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6) 综述 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中的应用 冯怿霞 李志平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7) 新技术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翁琦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9) 基层护理园地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10例 林淑娇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1) 隐翅虫皮炎爆发流行的护理20例 程思锋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2) 科室自备无菌包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王大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3) 探讨有山区医院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 刘美英 黄小平 刘小川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5) 调查分析 9所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邱寿珠 金玉莲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6) 健康教育 老年性肝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佟丽芳 刘仲梅 齐迎梅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8) 护理管理 网络模式下医嘱查对方法的探讨 任爱玲 王令勉 郝芸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9) 浅谈进修护士的教育管理 于兰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1) 我院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的思路与实践 张恩华 周蕾蕾 陈俐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2) 社区护理 流动医院家庭护理的做法和体会 隋永红 林娟 周凤莲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3) 护理教育 护生实习转科综合技能考试形式探讨 杨仲毅 郑莹 曾讯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4) 护理专业病理实习教学方法探析 宫凤春 齐洁敏 李岚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5) 美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雷鹤 董晓建 曹宝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6) 护理伦理 论护士职业道德内化教育问题 周俊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7) 争鸣园地 对《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管理》一文的商榷 陈春芳 李颖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5) 经验介绍 骨科患者晕厥的护理18例 张丽 卢伟琴 陈美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7) 高频呼吸机氧气接头的改进 陈军华 何克芝 艾冬云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0) 小建议 一种值得借鉴的听诊器使用法 冉琼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5) 首批"优秀通讯员"评选结果揭晓--50名通讯员榜上有名 ---------(17) 英语角 ---------(52) 征文通知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研究论文

5.长期氧疗的好处,改善氧疗的依从性 好处:(1) 缓解神经疲劳、放松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2) 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3)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增强新陈代谢。(4) 减轻低氧血症,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5)缓解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右心室负担,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氧疗前肺动脉压平均每年增加,氧疗后几年里75%的患者的肺动脉压逐渐下降,每年下降[10](6) 吸氧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障碍。(7)、 改善患者体质,改善睡眠和大脑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8)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长生命。(9) 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费用。 在长期的氧疗护理中发现,对氧疗知识缺乏的患者有不遵医行为具体原因有:舒适的改变、不愿长时间受约束、对吸氧产生恐惧心理、经济原因、认为吸氧作用不大、在吸氧流速上与临近病员攀比[11],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勤巡视病房,多观察,使氧疗顺利进行。 6.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护士要嘱咐患者平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务必戒烟 吸烟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对肺功能损害轻重决定于吸入肺内的烟雾量及烟雾进入肺内的深度,而咳痰症状的发生为烟雾微粒在气道沉积导 致尼古丁大量摄入所致。戒烟能明显减低吸烟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戒烟后第一年内肺功能受损速度能有明显减慢,以后逐年减慢,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延迟15-20年[12] 适当的练习呼吸体操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呼吸体操的锻炼,增加肺功能的耐受性。 8.定期家庭访视 指导氧疗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装置,说明长期吸氧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氧的依从性。指导氧疗装置的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医疗条件嘱咐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在欧美等国家,有指定的氧疗机构,对氧疗的患者开氧疗处方,氧疗过程中有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同时重视医务人员的教育,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调整吸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判断氧疗的效果,并将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成为长期氧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参考文献 1. 陈萍,赵海涛,氧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37-138 2. 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3):114-116 3. 邢丽娜、孙滨、刘丹,家庭氧疗初步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16):484-486 4. 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 5.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天津护理.1999,7(2):1-2 6.石敏、刘景.氧气吸入疗法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3):137-139 7.朱萍,消除吸氧噪音方法. 8.李敏、莫桦、许晨,氧气湿化瓶改进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106-107 9.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10.顾月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长期氧疗.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53-55 11.葛敏,氧气疗法的研究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 12.王悦虹、蔡映云,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的人性化命题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有谁能给我找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方面的综述?或者相关内容的网页?相关内容的综述? 解析: 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 喻荔琳 陈荔华 林丽英等 〈文摘〉 PDF全文 ---------(1) 内科护理 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护理16例 李建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 食管自膨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51例 齐玉春 徐阳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 负张性肺水肿的护理18例 涂凯旋 张国平 王艳军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 高龄癫痫样发作的院前抢救护理对策 张智敏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 介入治疗术后留置股动脉鞘的护理40例 王茂桂 毛继芳 郭红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9)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配合与护理8例 周玉华 阳根云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0) 利用血透超滤液代替血液生化检测透析效果评价 罗春娥 张锦龙 黄向阳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2) 外科护理 成效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陈秋芳 刘沛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4) 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21例 彭敏 王青 罗芬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6) 对骨科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姜宏 徐燕 王惠玲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8)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 王萍 徐建鸣 顾赛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0) 大肠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黏膜下给药的观察与护理15例 钱莉 尹跃华 李明等 〈文摘〉 PDF全文 ---------(22) 肠造口病人恢复期并发症的处理 陈锦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4) 恶性肿瘤手术无瘤操作技术的配合体会 陈慧芳 项国梅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6) 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891例 肖旻云 孙国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7) 妇产科护理 宫腔镜下甲氨喋呤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配合22例 高俊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8) 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的护理32例 陈勉予 黄志红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9)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护理6例 魏秀桂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0) 助产士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比较 丁洁 冯燕豫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1) 儿科护理 新生儿全身性扩散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护理1例 张丽人 王霞敏 底巧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2)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术后护理7例 陈晓燕 孙华梅 陈丽霞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3) 小儿烧伤后并发惊厥的护理62例 蔡惜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5)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99例 韩彩兰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6) 五官科护理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唐森荣 陈清霞 段雨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8) 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20例 刘燕 孟祥凤 郭梅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39) 基础护理 褥疮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蒋琪霞 陈芳 赵霞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1) 新法颈内静脉穿刺在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王丽萍 梁玉英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3) 手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 张秀娟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4) 应用全程质量控制方法减少输液管内药物配伍反应 张金花 金钰梅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5) 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庄薇 荣洁敏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6) 复方石蜡油滴鼻剂减轻鼻咽部 *** 症状的疗效观察 庞洁 王亚丽 付燕 〈篇首内容〉 PDF全文 -------(47) 精神科护理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的研究 王明兰 杨军芝 张继英等 〈文摘〉 PDF全文 ---------(48) 肿瘤科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置管化疗的护理12例 陈瑛 郭夏阳 张红丽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0) 中医施护 中药在褥疮局部治疗中的应用 刘莉华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1) 艾灰应用于Ⅱ期褥疮的疗效观察 王晓雯 肖燕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3) 鼻鼽的辨证施护30例 司亚雪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4) 复方川芎煎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60例 李冰 李月娣 潘觉建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5) 研究生论文精选 患者的自尊水平及其提高的方法 张俊娥 李津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6) 综述 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中的应用 冯怿霞 李志平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7) 新技术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翁琦 〈篇首内容〉 PDF全文 -------(59) 基层护理园地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10例 林淑娇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1) 隐翅虫皮炎爆发流行的护理20例 程思锋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2) 科室自备无菌包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王大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3) 探讨有山区医院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 刘美英 黄小平 刘小川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5) 调查分析 9所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邱寿珠 金玉莲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6) 健康教育 老年性肝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佟丽芳 刘仲梅 齐迎梅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8) 护理管理 网络模式下医嘱查对方法的探讨 任爱玲 王令勉 郝芸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9) 浅谈进修护士的教育管理 于兰贞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1) 我院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的思路与实践 张恩华 周蕾蕾 陈俐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2) 社区护理 流动医院家庭护理的做法和体会 隋永红 林娟 周凤莲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3) 护理教育 护生实习转科综合技能考试形式探讨 杨仲毅 郑莹 曾讯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4) 护理专业病理实习教学方法探析 宫凤春 齐洁敏 李岚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5) 美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雷鹤 董晓建 曹宝花等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6) 护理伦理 论护士职业道德内化教育问题 周俊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7) 争鸣园地 对《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管理》一文的商榷 陈春芳 李颖 〈篇首内容〉 PDF全文 -------(25) 经验介绍 骨科患者晕厥的护理18例 张丽 卢伟琴 陈美萍 〈篇首内容〉 PDF全文 -------(67) 高频呼吸机氧气接头的改进 陈军华 何克芝 艾冬云 〈篇首内容〉 PDF全文 -------(70) 小建议 一种值得借鉴的听诊器使用法 冉琼 〈篇首内容〉 PDF全文 -------(15) 首批"优秀通讯员"评选结果揭晓--50名通讯员榜上有名 ---------(17) 英语角 ---------(52) 征文通知 ---------(21)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倪平。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77-178.

[2]张娟慧。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03):160-161.

[3]邱文丽,戴举响,胡小艳,仲小宁。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2):128-130.

[4]王满金,廖俪娣。

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44-45.

[5]莫然。

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53-54.

[6]毛智慧,张欢,孙晓婷,刘晓亭。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5):513-517.

[7]徐建波。

硬膜外分娩镇疼孕妇中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223.

[8]林健,杨英,何育教。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56-57.

[9]杨明英。

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120例舒适度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99-100.

[10]吴妙君,林丹凤,周利琼,张君平,文艳。

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04):101-103.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杨柳凤。

舒适护理对于牙周龈下刮治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17,(07):146-147.

[2]窦中娜。

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06):928-930.

[3]余健。

舒适护理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02):238-240.

[4]左海琴。

舒适护理对老年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09):1087-1088.

[5]魏虹。

浅析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8):255-256.

[6]张玉萍。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03):467-468.

[7]何敏仪,骆燕香。

慢性咳嗽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8):100-101.

[8]刘燕,隗春燕,姜永光。

冠脉支架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5):447-449.

[9]齐乐。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7):223-224.

[10]胡林爱。

协同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探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7,(03):230-232.

[11]陈艳。

萧式双C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面颅骨多发骨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51-53.

[12]蒋艳。

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3):48-49.

[13]黄纪媛,侯晓燕,诸运青。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06):650-653.

[14]王文川。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6):210.

[15]孟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06):132-1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 论文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做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只有被社会淘汰,适应不了21世纪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新趋势下的护理工作 21世纪即将来临,社会变革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拓宽,人们不仅注意防病、治病,还注重卫生保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病房实施整体护理,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医服务"等项目。 国外对病人进行护理,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与健康科学院袁剑博士在80年代将整体护理引入我国,迅速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责任制护理之后一种新型、科学护理模式,对病人的护理是连续性、系统性。包括病人入院、出院、出院后保健指导,纳入护理日程,病历资料,出院后随访工作,都输入电脑,为病人身心提供方便。 2 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还应有高度责任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观念转变,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人们思维方式改变,所以护理人员应有心理学、社交学、论理学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CT等先进仪器,有效地达到抢救危重病人的目的,从而提高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护理及护理诊断过程指导护理活动,护理人员主动观察病情变化,独立解决问题,这样看到自身价值,增加过做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 护士在多元化场合中,应当充当不同角色,病人不论在医院、在家里就医,由于文化、社会环境、信念不同,对健康有不同认识和需要,护理范围和场所不断扩大,从医院走向社区、家庭等,不是床边护理提供者,还可能是心理咨询者,教育者等多方位角色。 3 改变医护和护患关系 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摆脱了常规护理方式,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加强,时时刻刻以病人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病人问题为目的,医护主动交流自己看法,共同分析病情。护士充分了解病人的需要,对待病人热情、周到,耐心解答病人提出问题及有关疾病知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4 良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经济市场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处于搞活经济初期,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态度外,职业道德影响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重要。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服务中承担医疗责任,又承担救死扶伤重任。每救活或治愈一个患者,创造经济价值很可能是医护人员几位,而直接为医院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影响医院声誉,带来了社会效益。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中发生变化,改变过去无偿服务,成为现今有偿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养成处处为病人着想,尽职尽责,坚持"病人第一、服务第一"宗旨,扩大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优势技术,才能在经济市场中站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经超过1亿,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疾病,给国家、 社会 、家庭带来很重的负担。著名影星张少华也因慢阻肺去世,慢阻肺的病人总是很难得到控制,患者平时也不知道需要怎么饮食,才能对慢阻肺有所改善。本文通过对慢阻肺患者的分析,提供慢阻肺患者需要注意和遵循的饮食规则。

概述

如果您最近被诊断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医生可能会告知您需要改善饮食习惯。您的医生可能会让您咨询营养师,以制定个人饮食计划。

健康 的饮食习惯不能治愈COPD,但可以帮助您的身体抵抗感染,包括可能导致住院的胸部感染,这些都会使您症状得改善,延缓进展。

应对COPD时,保持良好的营养并不一定很难,只需遵循以下 健康 的饮食技巧即可。

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降低二氧化碳的产生,这可以帮助患有COPD的患者更好地保持酸碱平衡。

根据2015年《 Lung 》杂志的一项研究,与地中海饮食相比,生酮饮食的 健康 受试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较低。

此外, 2003年的研究表明,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补充剂饮食的COPD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即使减少碳水化合物, 健康 的饮食也应包括各种食物,不可单一。

吃高蛋白、高质量的食物,例如草食动物的肉、牧草的家禽和鸡蛋以及鱼类,尤其是油性鱼类,例如鲑鱼、鲭鱼和沙丁鱼等。

如果您的饮食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请选择粗粮,而非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因为粗粮的纤维含量很高,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血糖管理。

要纳入饮食的食物包括:豌豆、麸、土豆皮、扁豆、藜麦、燕麦、大麦

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将帮助您保持身体 健康 。非淀粉类蔬菜(土豆和玉米等除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因此可以在所有饮食中使用。

钾对肺功能至关重要,因此钾缺乏会引起呼吸问题。尝试吃含钾量高的食物,例如:牛油果、深色绿叶蔬菜、西红柿、芦笋、土豆、香蕉、橘子等。如果您的医生为您开了利尿药,那么富含钾的食物可能特别有用。

选择吃高脂肪饮食时,不要选择油炸食品,而应选择含有鳄梨、坚果、种子、椰子和椰子油、橄榄和橄榄油、富含脂肪的鱼等。这些食物将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从长期来看。

某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诸如气体和腹胀之类的问题,或者可能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应避免或减少的食物包括:

1.盐

饮食中的钠或盐过多会导致水分滞留,这可能会影响您的呼吸能力。烹饪过程中少加盐,或者不加盐,改用无盐的香料调味。

可以向营养师或医疗保健提供者咨询有关低钠盐替代品的信息,尽量避免对您 健康 产生负面影响的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盐的摄入可能不一定是做新鲜菜中得到的,而是一些包装的食物或者腌制的食物中摄入的,所以一定盐注意自己吃的任何东西中的含盐量。建议每份零食中的钠含量不得超过300毫克,一天三餐中每餐不超过600毫克。

2.一些水果

苹果、杏子、桃子和甜瓜由于是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在某些人中容引起腹胀和气体,这可能会导致COPD患者出现呼吸问题。

相反,您可以吃低发酵度水果,例如菠萝、葡萄等。但是,如果这些食物对您来说不成问题,并且您的碳水化合物目标允许摄入水果,则可以在饮食中添加这些食物。

3.一些蔬菜和豆类

有很多蔬菜和豆类会导致胃胀气。您可能需要注意以下食物的摄入量,但是,如果它们不会给您造成问题,您可以继续享受它们:豆子、抱子甘蓝、卷心菜、菜花、玉米、韭菜、一些小扁豆、洋葱、豌豆。

4.乳制品

有人发现,牛奶和奶酪等乳制品会使痰液变稠。但是,如果乳制品似乎并没有使您的痰增多,那么您可以继续食用它们。

5.巧克力

巧克力中含有咖啡因,可能会干扰您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咨询您的医生了解是否应避免或限制摄入量。

6.油炸食品

油炸或油腻的食物会引起气体和消化不良,加香料的食物也可能引起不适,并可能影响您的呼吸,尽可能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向您的主管医生询问有关酒精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建议您避免或限制含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与药物相互作用,酒精还会减慢您的呼吸速度,使咳嗽更困难。

同样,如果您已诊断出心脏病和COPD ,请一定要和您的医生联系。有时候,心脏有问题的人有必要限制其液体的摄入量。

一般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的COPD患者身形都会偏胖,而以肺气肿为主的COPD患者会偏瘦,这使得饮食和营养评估成为COP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如果你超重

超重时,心脏和肺部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呼吸会更加困难,同时体重过重也会增加对氧气的需求。

您的医生或营养师可以按照定制的饮食计划和可实现的锻炼计划为您建议如何实现更 健康 的体重。

2.如果你体重偏瘦

COPD患者的一些症状,例如食欲不振、抑郁或总体感觉不适,可能会导致您体重过轻,如果体重不足,您可能会感到虚弱和疲劳,或者更容易感染。

COPD患者在呼吸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有研究提示,患有COPD的人在呼吸时燃烧的卡路里最多是没有COPD的人的10倍。

如果您体重不足,则需要在饮食中添加 健康 、高热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燕麦、藜麦、鳄梨、坚果等。

对COPD患者来说,使食物制备变得简单且无压力的过程非常重要,很具有挑战性。因此,请遵循以下一般准则,使进餐时间变得更轻松,体重不足时增加食欲,并坚持 健康 的饮食计划:

1.少吃多餐

尝试每天吃五到六顿小餐,而不是三顿大餐。多吃些小餐可以帮助您避免过多地填饱肚子,肚子太饱会顶到肺部,使肺部扩张的空间减少,小餐会使呼吸更轻松。

2.提早吃主餐

在一天中尽早吃主餐,这将全天提高您的能量水平。

3.选择方便快捷的食物

选择快速简便的食物,这将帮助您在准备吃饭的过程中避免浪费能量。准备每餐饭时坐下来,这样您就不会太累而无法吃饭,并在必要时请家人和朋友帮助您准备饭菜。

4. 感到舒服

进餐时,请坐在高背椅子上舒适地坐下,以免对肺部施加太大的压力。

5.备足够富含营养的食物

您可以冷藏或冷冻一些以备后用,并在您觉得太累而无法做饭时提供营养餐。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整体 健康 ,这一点很重要,而营养是保持身体 健康 很重要的部分。计划 健康 的饮食,同时强调较高的脂肪摄入量,可以帮助您控制症状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张少华去世# #copd# #慢阻肺#

部分参考文献:

of Twenty Days of the Ketogenic Diet on Metabolic and 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 Healthy Subjects

of supplementing a high-fat, low-carbohydrate enteral formula in COPD patients

目前来说我们不推荐慢阻肺患者长期口服茶碱。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简称,是发生在中老年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持续气流受限,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气喘气急,好像有只手卡住了脖子而导致的呼吸不畅,一般会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 慢阻肺的发病和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吸烟,其他还有空气污染,接触有毒颗粒或气体等。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多不多?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 健康 研究(CPHS)对10个省市50 991名人群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40岁以上则高达,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口]。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万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1/3,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慢阻肺稳定期药物治疗方案是什么?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以及改善患者的 健康 状况和运动耐量。慢阻肺稳定期的处理原则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吸人、有无足够的吸气流速、口手是否协调选择正确的吸入装置。雾化吸入给药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吸气流速较低、疾病严重程度较重、使用干粉吸人器存在困难的患者可能是更佳选择。 长效制剂适用于长期控制症状,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吸入剂等。抗胆碱药长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 健康 状况,主要有异丙托溴胺吸入剂、噻托嗅胺吸入剂等。茶碱类药物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广泛用于慢阻肺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长期规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较适用于肺功能检查存在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等。 联合制剂吸入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的联合制剂,例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疗效。 祛痰药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等。 抗菌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菌药治疗。茶碱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心搏出量、舒张全身和肺血管、增加水钠排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 缓释型或控释型茶碱每日口服1~2次可以达到稳定的血浆浓度,对治疗慢阻肺有一定效果。 监测茶碱的血浓度对估计疗效和不良反应有一定意义,血液中茶碱浓度5 mg/L即有治疗作用;15 mg/L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可以防治的慢性疾病,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出现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其原因是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暴露。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较慢,病程较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常见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危及生命。 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环腺苷酸的浓度,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此外,茶碱还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并可增强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减少肺循环阻力,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心输出量,还具有一定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疗慢阻肺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慢阻肺夜间喘息症状的控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 茶碱是一个经典老药,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但是其“治疗窗”比较窄,也就是说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而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多尿、低血压等,甚至有可能引起茶碱中毒,导致死亡,有条件的患者应在用药期间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此外,有研究证实,茶碱的疗效并不优于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福莫特罗等支气管扩张剂,鉴于上述药物的安全性更好,因此,目前茶碱已不是治疗慢阻肺的首选药物,只能作为上述支气管扩张剂的替代药物,应避免长期服用。 总之,慢阻肺是一种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所引起的气道和肺组织慢性炎症,持续性气流受限是其主要特征,茶碱是临床上常用的经典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药物,但是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相比,茶碱的安全性较低,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甚至茶碱中毒,因此,目前已不推荐茶碱作为慢阻肺的首选药物,应避免长期服用茶碱。 参考文献: 氨茶碱片说明书 内科学(第8版) 氨茶碱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解痉平喘药,特别是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因为气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使用氨茶碱效果良好。慢阻肺患者是否可以长期使用氨茶碱,这个与慢阻肺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药物耐受等情况相关。如果患者慢阻肺控制良好,急性发作次数较少,那么一般只使用复方吸入制剂就可以,比如使用舒利迭或者信必可,如果使用吸入制剂,仍然急性发作比较频繁,那么还应该联合使用其他一些药物,比如氨茶碱、噻托溴铵等。另外对于一些患者,使用氨茶碱可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下面我就谈谈氨茶碱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氨茶碱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含量增加,从而使呼吸道平滑肌松弛,另外氨茶碱还可以增加内源性肾上腺素的释放,扩张支气管,对抗腺嘌呤引起的呼吸道收缩,使呼吸功能得以改善。 对于氨茶碱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通常成人每次,每日3次,儿童按照体重给药。为什么说要特别注意氨茶碱的剂量呢,这是因为氨茶碱的治疗窗比较窄,也就是起效的药物浓度与药物中毒的浓度很接近,对于一些耐受性较差的人,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 氨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初期可能多为恶心、呕吐心悸、失眠。当浓度过大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发热、惊厥等症,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慢阻肺常常合并朋友们熟悉的肺气肿。 慢阻肺合并肺气肿的病因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和肺部病变通常出现进行性加重,人们在呼气的时候气体呼出不完全,没有呼出的气体导致肺泡膨大,引起人们的胸廓回缩障碍,导致人们出现终身不愈合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促,严重患者在休息的时候都会感到不好呼吸,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慢阻肺可以预防和治疗,所以慢阻肺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戒烟和远离环境或者职业粉尘以及环境污染。 对于慢阻肺的治疗目前主要提倡以下的这些治疗: 1、坚持长期的在家里通过鼻导管进行一天吸氧治疗10个小时左右,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延长吸氧时间到15小时左右,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喘息气促等缺氧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2、对于反复发作重度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可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反复的次数,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如果合并感染或者咳痰,还需要抗炎和化痰治疗,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还需要配合无创辅助呼吸机或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4、扩张支气管药物:如茶碱类、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药、以及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来暂时性的缓解患者的喘息气促等症状。当然了可以长期规律的服用这些药物减轻患者的症状。 茶碱类类药物不好的是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相近,但茶碱类药物的优点对大部分患者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物美价廉,目前依然有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氨茶碱或者多索茶碱减轻慢阻肺的症状,但是不作为首选。 (本内容仅供参考。)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茶碱的疗效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副作用比较大,和其他药物合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比较大。

慢性阻塞性肺炎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护理系毕业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呼吸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写呼吸实验研究,论文主要是要加入数据分析,不然都是空谈。但是我也急的不行,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很快就帮忙搞定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呼吸困难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睡眠结构和呼吸暂停分析浅谈朝鲜族舞蹈呼吸的重要性14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肺叶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呼吸波形监测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应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和护理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给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护理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强化护理教育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肺部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分析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对术前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呼吸机治疗低氧性呼吸衰竭吸入一氧化氮的作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呼吸异常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早期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延脑梗死继发自主呼吸衰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家兔呼吸运动重建及其通气效果评价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多,化学工厂应作好有害气体的处理,产生粉尘的工厂应改善操作方式,如采用湿式作业,密闭尘源,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这些都应由劳动部门严格执行。戒烟是个人切实可行的办法,卫生部门应大力宣传吸烟的害处。戒烟后咳嗽咳痰减轻,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逐年减退速度也较戒烟前缓慢。 肺气肿患者在冬天易患呼吸道感染,应酌情使用抗菌药物、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并发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治疗参阅有关章节。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缓解期仍应坚持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急性发作、减少门急诊和住院次数、维护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医护人员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必要的宣教和指导,坚持门诊或家庭随访。缓解期治疗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改善患者一般状况 肺气肿患者每因呼吸道感染而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功能也更趋减损。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耐寒锻炼、肌注核酪或卡介苗素等。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高。但饮食摄入由于气急、缺氧、右心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原因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常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也能削弱机体免疫机制。故应重视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全身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肌肉活动度,而且也锻炼呼吸循环功能。 (二)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肺气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差。指导患者作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潮气量增大,死腔通气比率减少,气体分布均匀,通气/血液比例失调改善。 肺气肿患者因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等压点向末梢小气道移动,呼气时小气道提早闭合,致使气体滞留在肺内,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缩唇呼气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 (三)呼吸肌锻炼 肺气肿患者因肺过度充气、营养不良和缺氧等因素,对呼吸肌产生不良影响。在肺部感染等情况下,呼吸负荷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通过阻力呼吸或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等锻炼,可改善呼吸肌功能。 (四)家庭氧疗 经过抗感染、祛痰和支气管解痉剂治疗,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仍在(55mmHg)以下者应进行家庭氧疗。对于那些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顽固性右心衰竭的肺气肿患者可适当放宽氧疗指征。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每天坚持15小时吸氧效果比间断吸氧为好。为防止高浓度吸氧对通气的抑制作用,应采用低流量吸氧。供氧器械也有改进,常规使用压缩气体钢筒,因体积大又笨重,搬动不便,故在家庭中应用并不方便。氧浓缩器可以将空气中氧气浓缩,使用方便。液氧贮器将氧气在超低温下以液态保存,故体积小,重量也轻,可以随身携带,为其优点。同步吸氧装置由患者吸气触发供氧,呼气相不供氧,可以节约氧气。近年国外有采用经环甲膜留置导管吸氧的报告。 (五)其他 非创伤性机械通气的开展为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家庭机械通气提供了条件。一般经鼻罩或口鼻罩或呼吸机连接,也可应用负压通气机。家庭间断机械通气可以使呼吸肌休息,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肌功能 阿米脱林甲磺酰酸(almitrine bismesglate vectarin)不仅能刺激呼吸改善通气,并且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可用于阻塞性肺气肿缓解期治疗。 近年来国外开展肺移植术治疗晚期肺气肿患者。单肺移植较为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低。

一般有这么几种,1、搜集病例,查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2、个例报道,查文献,病例分析,讨论,结论。这两种是最易常见的方法。谢谢

慢性疾病论文主题

试谈“病从口入”与慢性病 1. 营养及相关慢性病概述 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病从口入”的含义仅仅是这些吗?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院膳食与健康委员会编著的《膳食与营养: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启示》(Diet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reducing chronic disease risk)系统收集了膳食成分和食物模式与主要慢性病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不合理膳食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与膳食的关系当时已有大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此后,慢性病与膳食的研究证据不断积累,2003年WHO发布了《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表1-1为证据概要(经修改),列出了膳食因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主要慢性病的证据强度。 表1-1 膳食成分与主要慢性病关系的证据概要 注:C↑:确实可增加危险;C↓:确实可降低风险;C-NR:确实没有关系;P↑:很可能增加风险;P↓:很可能降低风险。 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营养食疗食补健康饮食减肥保健2 / 5 从表1-1可见,同一种膳食成分可以影响不同的慢性病,同一种慢性病又可受不同膳食成分的影响,表明通过对单一膳食成分的干预可降低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多种食物成分的组合对慢性病的作用。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膳食营养模式发生了转变,膳食更倾向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因此,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策略考虑,一些膳食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相关证据意义重大。 2. 膳食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能量、脂肪与主要慢性病 表1-1的证据表明,大量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可导致肥胖;脂肪的类型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能量密度指单位重量膳食提供的能量数。高能量密度食物的特点为高脂肪、高糖、高蛋白、低水分含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为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分别为(4kcal/g)、(9kcal/g)和(4kcal/g),脂肪的能量系数最高,因此脂肪含量对能量密度的影响最大,食物的脂肪含量越高,能量密度也越高。 对于高能量密度食物,膳食脂肪与体重增长和肥胖的关系,实验室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一致,显示高能量密度食物和膳食脂肪摄入越多,体重增长越多,肥胖患病风险越高。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却并不统一,这可能与人群膳食摄入量估计的偏性和同一人群膳食模式的均质性有关。如果保持总能量摄入不变,脂肪供能比高并不会导致肥胖,但是对自由居住的个体来说,高脂膳食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能量摄入,因为高脂食物味道可口,容易摄入过多,并且机体对膳食脂肪摄入增加相应增加脂肪氧化作用的能力有限,膳食中的脂肪相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更容易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存储起来。在许多国家,高能量密度食物与低能量密度食物相比,价格更低廉,因此收入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居民越趋于选择价廉的高能量密度食物,肥胖率也越高。 大量证据证实,膳食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一项对11个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将饱和脂肪酸供能的5%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冠心病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可明显下降。另外,如果将反式脂肪酸供能的2%分别用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可分别使冠心病患病风险下降17%、21%和24%。证据还显示,膳食脂肪摄入过多可使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的研究也显示,摄入脂肪的供能比由20%增至25%~30%时,可增加37%的超重肥胖、10%的糖尿病和31%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风险。 基于摄入过多脂肪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WHO建议膳食中来自脂肪的能量3 / 5 不应超过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g或30g,尽量少食用动物油。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35%和28%,城市的脂肪供能比已超过30%的上限。2002年中国居民平均脂肪摄入为标准人口(标准人口指18岁从事轻体力劳动的男性,每天能量需要量为2400kcal,即),食用油的摄入量为标准人口。中国居民食用油的实际摄入量已经超过每日推荐量。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居民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 水果蔬菜、膳食纤维与主要慢性病 表1-1显示,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水果蔬菜还很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 关于水果蔬菜与癌症的证据尚未得到有力的确证。最近发表的对欧洲10个国家大样本量平均随访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水果蔬菜的抗癌作用有限。另外,随访研究显示,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对降低癌症患病风险的作用不明显,但是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其中又以绿叶蔬菜作用突出。大量摄入绿叶蔬菜还可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下降14%。从不或者很少摄入水果和绿叶蔬菜的人,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糖浓度成正比,是反映机体糖代谢的重要指标)更高。此外,英国中年女性队列研究显示,随访期间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增长越多的女性,体重增长的风险越低。 水果和蔬菜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研究显示,大量摄取膳食纤维很可能对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例如,每天额外摄入1g水溶性膳食纤维,膳食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和,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没有明显变化。虽然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据,但从生理学上考虑,膳食纤维具有增加大便水分与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癌的重要作用。为此,WHO建议每日摄入至少5份水果和蔬菜(相当于400g),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最好深色蔬菜能占50%,水果200~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确定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2400kcal)。200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口日蔬菜的摄入量为,其中深色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为45g/标准人口;平均每标准人口总膳食纤维摄入量为,仅达到推荐量的。可见居民水果蔬菜和总膳食纤维的实际摄入量与推荐量还有很大差距。 4 / 5 盐与高血压 高血压本身是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膳食因素与高血压有关,证据最多的是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充分的证据表明,盐的高摄入量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而限制盐摄入量对健康的益处很大。 血压水平与盐摄入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有剂量-反应关系。一个被引用最多的经典例子是对大猩猩分别喂饲盐和10~15g/d的试验,大猩猩的血压随膳食中盐量的增减而相应升降。 有研究显示,对普通膳食组和富含水果蔬菜的低脂食物的食物模式——控制高血压膳食组(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进行30d低钠膳食干预,均可使其收缩压下降,并且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现象、黑人和其他种族、女性和男性都有作用。多项Meta分析显示,通过4周以上限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量的50%),对高血压患者,减少食盐摄入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mmHg=)和;对血压正常现象,减少食盐摄入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和。中国的数据显示,与每日食盐摄入量<6g者相比,每日实验摄入量≥18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7%。 2002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口食盐摄入量为12g。为预防慢性病,WHO建议食盐<5g/d(<2g/d钠),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居民食盐实际摄入量远远高于推荐量,因此限制食盐摄入是当前高血压及相关慢性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预防慢性病的措施 健康膳食食谱可根据性别;年龄;劳动强度和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的原则,对食物可进行适当调整或同类互换。对慢性病患者,如高脂血症者,每天烹调用油可降至20g以下,以脱脂牛奶替代全脂牛奶,以禽肉替代畜肉,吃鸡肉时把皮丢弃,有利于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高胆固醇者,可每两天吃一个鸡蛋;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降低烹调用盐、限制酱油、咸菜、味精和各种腌制食品(如酱菜、咸菜;香肠、火腿等腌制肉食品)的摄入量。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3g,以减少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均有益处。肥胖者可适当减少畜肉的摄入量,增加海鱼、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研究表明:海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失衡导致的各种慢性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如能适当调整,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结构。即控制5 / 5 持续上升的膳食脂肪摄入量,特别是烹调用油的消费量;城市及富裕地区农村居民适当增加粮谷类食物的摄入;农村居民在保持现有谷类摄入水平的同时,特别是贫困地区应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与此同时,应保持膳食总能量的平衡,严格控制食盐等高钠食物的摄入。 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应坚持平衡膳食,参加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确保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引自百度文库

OK ,帮你搞定 。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慢性肾衰竭护理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 2013 年 5 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结论:通过临床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临床治疗 ;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由于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虽然是肾脏病变的晚期表现,但经过适当治疗,特别是近年开展透析疗法与肾移植以来,预后大为改观,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对 2013 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3岁,平均42岁。氮质血症6例,尿毒症14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肾小动脉硬化3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 1 例。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竭的因素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和促使其有不同程度恢复的关键。可采用饮食疗法,应用必须氨基酸,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治疗高脂血症或痛风所致高尿酸血症。临床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85%。

2 护理

休息和活动

一般卧床休息,但应根据病情和活动耐力,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对于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者,要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患者应指导或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对能起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其进行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劳累和受凉。活动时以不出现心慌、气喘、疲乏为宜,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伴、协助活动,一旦出现不适、应暂停活动并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改善生命质量和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护理应越早越好。合理摄入蛋白质。既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又要防止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因减少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能使血BUN降低,尿毒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少摄入植物蛋白,如花生、豆类及其制品。因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多。设法去除米、面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质,如可采用麦淀粉做主食。如感觉饥饿,可食用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萝卜等。保证充足的热量为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应供应 kJ(30 kcal)/(kgd)的热量,以糖类和脂肪为主,可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伴有高分解代谢或长期超量摄入不足的患者,可经胃肠外补充热量。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叶酸和钙质的食物,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多食磷的摄入。氮质血症期,应采取低磷饮食,即≤600毫克/天。多食钠的摄入。通常根据体重、血压、尿量、血清钠等指标,并结合病情调整钠的摄入。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应限制钠的摄入,≤3 g/d。又因慢性肾衰患者钠贮存功能减退,可有钠缺乏倾向,加之长期应用利尿剂以及呕吐、腹泻致脱水时,常伴有低钠血症,因此饮食中不宜过严限制钠盐,每天可给食盐4~6 g。钾的摄入,如尿量>1 L,不需限制饮食中的钾。多尿或排钾利尿剂的使用导致低血钾时,可增加含钾量高的食品或谨慎补充钾盐。

病情观察

每日定时测生命体征和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心功能、水肿、尿量、体液平衡情况及相关系统表现。

对症护理

少量多餐,特别是少进食油腻食物以减少恶心、呕吐,呕吐者用甲氧普安(胃复安)。协助患者早晚及餐后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晚间睡前饮水以避免夜间脱水导致血尿素氮相对增高。注意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观察以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征象。如有头痛、失眠、躁动,将患者安置于光线较暗的病室,保持安静,注意安全及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严重贫血者应协助其缓慢坐起或下床,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时应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以防止皮肤黏膜受损,同时尽量不使用纤溶药。患者因瘙痒不适,常易抓破皮肤,导致感染.且影响睡眠和休息,所以应勤用温水擦洗,勤换衣裤被单,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忌用肥皂和乙醇擦身。严重水肿者应按水肿的护理要求进行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以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为多见,其次是皮肤和消化道感染。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咳嗽、咳痰、尿路刺激征和尿液改变及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但因患者反应差,发生感染后常无高热等表现,应加强预防,注意保暖和室内清洁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因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故对血透者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输入等,一旦发现感染,应选择对肾脏的毒性小的抗生素,并及时控制病情。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理、发病过程和加重原因、治疗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其明确本病虽然预后较差,但只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消除或避免加重病情的各种因素,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

3 讨论

护士能掌握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的表现,并能及时发现,紧急处理。患者学会正确护理皮肤,掌握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患者知道正确判断内瘘的通畅,并能做好内瘘的保护工作。患者居家会行腹膜透析,并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鸣. 综合性肾保护的最新概念[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3,23(3):333-336.

[2] 张文红,徐秀花,张秀云,等. 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医从行为的研究 [J]. 护理学杂志,2003,18(2):89-90.

[3] 马莉冰,张洁,王晶 . 高龄慢性肾衰竭病人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 [J]. 护理研究,2007,21(4C):1064-1066.

[4] 张莉萍,戴晓冬,杨宁P,等. 1例合并肾衰竭糖尿病减重手术患者的护理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8):157-158.

营养 食物所含的养分,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滋补身体以维持其生命。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各异。因之,所需要的养料和摄取养料的方式也不相同。 生物所需的养料,其元素组成,大量的有氢、氧、氮和碳。这些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储存能量的主要元素。此外,还有少量的硫、磷、钙、镁、钾、钠、氯和多种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仅有痕量。 含有叶绿素和紫色素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经过根、叶或细胞膜直接从外界吸取这些无机化合物,并利用日光的能量来合成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等。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称为自养型或无机营养型生物。另一些生物(如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外界的无机物合成自身生命所需的有机物,必须从自养型生物或其它同类生物获取养料。通过代谢过程将摄取的物质转变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则称为异养型生物。 营养学即是研究食物对生物的作用的科学。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所以营养学除了有其生物学意义外,还有其社会经济意义。 营养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摄入生物体的食物成分。现代营养学对于营养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类和禽畜的营养素需要。营养素分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无机盐)、水、纤维素7大类。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不过,到了第五个系统开始,慢性病的发病可能出现全身性发生。据人体的功能及原理,人体的八大系统发病顺序可以简单列表如下: 第一个出现疾病的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消化腺。原因:消化第一大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疾病列举:胃胀、胃酸分泌混乱、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炎、痔疮等。 第二个出现疾病的系统: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泪、粘膜、淋巴、肝、脾等。原因:由于持续的营养缺乏,锌铁硒等无法正常吸收,免疫系统就受到伤害。疾病列举:易感冒、肩部酸痛、腰痛、淋巴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黑斑、体质虚弱等。 第三步出现的疾病的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及支气管、肺、胸膜和纵膈等。原因: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呼吸气管受到堵塞,大量毒素不能通过呼吸道有效排出体外,蓄积于呼吸道薄弱地方,该系统开始出现肺功能衰弱、气管发炎、肺部出现垃圾堆积等。疾病列举:哮喘、肺炎、肺虚、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 第四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大脑、脊髓、脑神经、植物神经、脊神经等。原因: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无法从营养中得到保证,减弱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能力;神经系统开始受到损伤、衰退。疾病列举:过度压力感、烦躁、易怒、失眠、消极、神经衰弱、抑郁症、神经性疼痛等。 第五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血液、淋巴系统等。原因:神经系统混乱,对营养需求反应迟钝、血液循环系统对排毒反应能力减弱,循环系统开始受到损伤、破坏。疾病列举:微循环障碍、低血压、高血脂、贫血、中风、心律不齐、心脏病等。 第六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道腺、性腺、胸腺等。原因:循环系统出现混乱时,内分泌系统平衡能力就会降低,内分泌系统开始出现血糖混乱、胰岛素功能衰退、性腺混乱。疾病列举:痘疹、激素失调、甲亢、肾虚、子宫肌瘤、胰岛素功能衰退、糖尿病等。 第七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女生殖系统。原因:泌尿系统受到损伤,泌尿系统平衡能力降低,该系统开始出现肾功能衰退、前列腺混乱。疾病列举:肾亏、尿频、尿路结石、膀胱炎、前列腺疾病等。 第八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骨骼系统。包括骨、关节、骨骼组成。原因:以上个系统及泌尿系统受到损伤,骨骼系统平衡能力降低,疾病真正侵袭入人体深层骨组织,该系统开始出现骨骼细胞增生速度加快、钙流失过度、骨关节胶原蛋白受损,造成骨质疏松、增生等。疾病列举:骨质疏松、缺钙、骨质增生、腰椎增生、关节炎、骨膜炎等。 即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病发生的顺序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系统 实际上,每个系统都有最长的承受期限,比如肠胃功能可以有12年,免疫系统最长承受期限是20年。如果在初期一两年出现不良现象,人体一般不会有特别的症状表现,即处在潜伏期,直到病重症状才被发现,但是那时患者往往要付出较大的治疗代价。但是,如果人体的八大系统已经病变到第五个系统还没有进行护理,八大系统将全面出现病变症状,所以提前护理十分重要。根据人体慢性病的发病顺序知道,消化系统是人体的第一系统,有且只有当消化系统出现病变时,才会引发其他系统的病变;病变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病种到多样病种,从一系统到多系统,逐步形成复杂的慢性疾病。消化系统的代表器官是胃和肠,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疾病的发病顺序以此简称为“肠胃中心论”,即慢性病是以肠胃为中心,逐步形成并扩散到各个系统的,当其他系统出现病变时,肠胃是首先进入疾病状态或发生病变的。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八大系统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健康—亚健康—疾病—痊愈—健康”的循环。随着患者用药、营养食品的治疗过程,人体各个系统会自动出现调整现象。

  • 索引序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性论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研究论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炎毕业论文
  • 慢性疾病论文主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