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写作首先要自己写,原创。
确定题目
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便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加以甄别、优选,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要精炼论文题目,使得一看题目就很具吸引力。
细列提纲
确定题目后,要全面收集资料,最好是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一些与所写论文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要花点时间精读文献,即便是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心中已有提纲,也必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这是列好提纲的基础,也是后面撰写论文的必要积累和热身。
全心撰写
在一二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按计划撰写。要根据提纲内容,规定每天应该完成的撰写部分,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有些人喜欢不间断写,因为思想观点转瞬即逝,高度集中撰写时,思想观点连续性强,写起来效率高;有些则喜欢每天完成一点,这样不仅不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思考。
精心修改
论文主体内容完成后,不意味着论文完成。这时可以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论文,从头到尾阅读、查看论文,有无错别字,有无不通顺,有无撰写不深不全的地方等等,修改可以一次甚至多次,完全根据自己对待论文的态度来,精益求精当然最好。
导入引言
论文一般还需要一个引言。这是论文开头的部分,主要阐述写作的原因,目的,意义等等,是进入正文的必备程序,如果直接从提纲进入,难免有所缺失,似乎没有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撰写正文前写,也可以正文完成后再写。这里建议是完成正文后再写,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全文,写好引言。
完善要素
全文完成后,还需完善一些要素,主要有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页码等要素。特别是摘要,要在写完论文后,在对全文精深把握的基础之上再写摘要,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摘要内容、写好摘要内容。
你首先要自己确定方向,然后自己找找材料,写好框架再做具体的内容。毕业论文相对复杂点,如果是要杂志发表的就简单很多。主要是交钱给杂志社。
你搜一下脚印论文网吧,那里面介绍的比较详细,去了解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刊名:制造业自动化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主办: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周期:半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9-0134CN:11-4389/TP邮发代号:2-32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制造业自动化曾用刊名:机械工业自动化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我先给你说流程让你熟悉一下 要准备好自己的文章,其次需要找到自己要发的期刊,然后联系中介 或者杂志社进行投稿!文章通过审核后,排版出刊! 以上整个流程是这样滴。需要找中间平台代发的话 建议找淘宝第三方交易的 进行操作 这样比较安全 例如像我那样 嘿嘿 。
《制造业自动化》杂志是自动化行业综合性技术刊物。于1979年创刊,是制造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刊物,是机械行业优秀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本,每月25日出版。邮发代号:2-324。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0/93号。《制造业自动化》杂志(原《机械工业自动化》)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制造业自动化》杂志是自动化领域的综合性技术期刊,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杂志社聘请制造业自动化领域的社会知名人士和技术专家组成(bian)(wei)会,确保稿件的科技性、理论性和前沿性。《制造业自动化》杂志及时地介绍国内外最新制造技术、机电产品信息及实践经验。《制造业自动化》杂志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9年,是制造业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机械行业优秀期刊)。杂志面向市场,面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面向制造业科研、应用、设计、制造、使用等部门。本刊开设多个栏目,刊载自动化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动向、新方法、新器件、新经验及自动化应用技术信息等。
机械行业杂志.
你好经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由南京机械工程学会;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 属于不错的省级期刊。
都是省级的,没什么区别。需要投稿可以联系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注重的基层工作,机械工程与制造化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概念。看你的需要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期刊推荐部分: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是天津大学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获Caj-cd规范获奖,综合影响因子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杂志刊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要设备研究开发方面的学术...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天津大学
快捷分类:电力电力工业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天津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3-8930, 12-1251/TM
创刊时间:1989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冶金自动化
冶金自动化是原国家科委批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主办,冶金行业(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科技刊物。冶金自动化期刊适合从事自动化科研、设计、生产、...
3.工矿自动化
《工矿自动化》杂志原名《煤矿自动化》,创刊于1973年,1978年公开发行,1982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2002年改名为《工矿自动化》,是国内...
4.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是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与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的统计源期刊,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电气自动化杂志刊载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论文。
5.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半月刊)创刊于1977年,是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技术期刊,是国际著名科学文献检索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期刊,被国内外11种著名文献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
有很多,如下: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力系统自动化3.电工技术学报4.电网技术6.电源技术8.电工电能新技术9.中国电力10.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电力自动化设备1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3.电力电子技术17.电机与控制学报1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4.华东电力29.电气应用31.电测与仪表
这方面的核心;
电 气 应用
电气 自动,化
制造业 自动化。
三个蛮不错的。
国内核心期刊(EI检索)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电工技术学报》3.《电力系统自动化》4. 《电机与控制学报》5. 《电力自动化设备》国际权威期刊电机领域:《IEEE T MAGN》、《IEEE T ENERGY CONVER》电力电子领域:《IEEE T POWER ELECTRMAGN》、《IEEE T ENERGY CONVER》电力系统领域:《IEEE T POWER SYST》
自动化领域三大顶级期刊是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学报》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自动化学报》,无疑是国内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最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目前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种。《自动化学报》英文刊,是从学报录用文章中选出了四期文章,中英文对应发表,中文发表在《自动化学报》,英文发表在ScienceDirect上。
2013年12月,《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与IEEE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确认期刊名称为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简称为JAS,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IEEE共同组成指导委员会、编委会。
刊名: 自动化应用主办: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周期: 月刊出版地:重庆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4-778XCN: 50-1201/TP邮发代号: 78-52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自动化应用曾用刊名:化工文摘创刊时间:1960PS:该刊为国家级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合适请采纳,谢谢~
杂志原名《机器人情报》,本杂志是由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和兵器工业第210所主办,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会员单位,在国内自动化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国外亦有一定的影响。本刊主要报道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涵盖面广,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可读性。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坐落在北京市,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发行周期为月刊: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发行途径主要是订阅、报刊亭零售、特定人群赠送等。欢迎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投放广告,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广告价格请参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广告价格明细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广告折扣和代理公司可以参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广告代理频道。如果本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简介仍然无法满足您的要求,请到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问题频道提问。如果不了解北京市,请查看北京市的介绍。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是由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和兵器工业第210所主办,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在国内自动化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国外亦有一定的影响。
本刊主要报道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涵盖面广,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可读性。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汽车、电子、机械、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广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以及院校师生和机器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