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新文化运动论文的参考文献

新文化运动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新文化运动论文的参考文献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在高中历史书上的课本里能找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字数在几百字左右,关键要自己写啦,不要搞什么现成的

“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在推动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不仅唤醒了中国广大民众,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精神桎梏,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和热血知识分子,他们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子,他们不顾高压,不怕流血,不怕坐牢,奔走呼号,始终冲锋在最前面,拉开了现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序幕。可以说当时的那一代中国青年学生在为维护民族独立的尊严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极高历史答卷。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其目的就是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继承什么精神?继承的本质要义在于,对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进行汲取,对仍具价值的思想精髓进行弘扬。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启蒙时期,各种思想、思潮涌现,各种观念、观点激荡。继承五四精神,首先要科学把握其历史本质和主流,弄清楚哪些是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仍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精神财富,哪些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将五四时期的那些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精髓作为继承的主题。同时,继承五四精神,还要正确梳理其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到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孤军奋战到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是五四以来中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重要路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将这一宝贵传统转化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鲜明精神气质,继续传承下去。毛主席曾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中写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五四运动到现在已有了二十周年,抗日战争也快两周年了。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 大的责任。我希望他们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青年们,努力啊!”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结合的重要性和所产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代的青年因多种原因影响,已没有了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特性和阳刚之气。一些青年人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不大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特别是在一段长时间里,由于受到一些所谓的精英洋奴们着意渲染和洗脑及学校刻意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优良传统的教育,致使一些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受到民族虚无主义的侵蚀,而去过分地追求物欲和自我膨胀,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这些问题,只要青年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特别是亲身具体地去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是能得到解决的。要指出的是,发生这些问题,主要责任不在青年身上,与当今灌输的惟物教育及社会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在当今和平年代的社会中,公平和正义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也是为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一个社会的基石。目前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不公正的现象,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扩大,极易激化社会矛盾。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民族忧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强,特别富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因此,作为公平正义的追求者,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时,应该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生存,在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不要忘了底层的大众;要成为各种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向社会呼吁、建议,要求执政党与政府创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理直气壮地担当起社会的思考者、反省者,批判者和前进的推动者。 转贴于 中国文下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二十一世纪是你们的世纪,中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你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你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你们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只要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能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团结奋斗,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

剪纸艺术,脸谱艺术服装设计不都是马?

新文化运动论文文献

1.〈旧民生主义不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9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2.〈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团练〉,12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3.〈孙中山“毕其功于一役”思想再评价〉, 8千字,《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8期。4.〈旧民生主义与民粹主义之比较〉,10千字,《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5.〈论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12千字,《江汉论坛》,1987年第9期。6.〈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13千字,《求索》,1987年第6期。7.〈重评《钦定宪法大纲》〉, 8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8.〈关于清末预备立宪几个问题的商榷〉,13千字,《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9.〈一八四七年湘桂边境瑶民起义述论〉,《吉首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10.〈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探索〉,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11.〈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2.〈梁漱溟与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15千字,《求索》,1989年第4期。13.〈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析〉,《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14.〈梁漱溟与阳明学〉,15千字,《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15.〈自卑与自大:两种不健全的文化心态〉,12千字,《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16.〈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18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 期。17.〈“古今之别”与“中外之异”——五四东西文化论争反思之一〉,13千字,《江汉论坛》 ,1992年1期。18.〈梁漱溟与五四时期反科学主义思潮〉,18千字,《东方文化》,1992年第1期。19.〈“评判的态度”与“同情的理解”——论胡适与梁漱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12千字,1〈3千字,《中州学刊》,1992年2期。20.〈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18千字,《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21.〈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论五四时期梁漱溟与胡适的中西文化之争〉,15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22.〈“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 〉,15千字,《求索》,1992年第4期。23.〈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18千字,《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24.〈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50千字,《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25.〈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15千字,《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三联书店,1993年。26.〈论“东方文化派”〉 ,18千字,《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27.〈中国向何处去——30年代张君励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出路的选择〉,15千字,《新儒家评论》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995年。28.〈现代新儒学的历史考察〉,25千字《二十世纪中华学案·哲学卷导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29. 〈1840—1914年中国启蒙思潮的历史考察〉,15千字,《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30.〈不应被忽视的思想家——包世臣思想简论〉,15千字,《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1.〈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纲〉,26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思想界〉,48千字,(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3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20千字,《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34.〈论民国西学传播的特点〉,11千字,《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35.〈张君劢与西化思潮〉,11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36.〈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13千字,《求索》,2003年第2期。37.〈张君劢与1949年中华民国宪法〉,14千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38.〈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15千字,《湖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39.〈张君劢与现代新儒学〉,11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40.〈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12千字,《史学月刊》,2003第4期。41.〈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略〉,5千字,《新哲学》,2003年第1期。42.〈包世臣与道咸年间的经世思潮〉,450千字,(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3第5期。43.〈张君劢论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10千字,《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44.〈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0千字,《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45.〈梁漱溟与西化思潮〉,9千字,《求索》,2004年第3期。46.,1930年代的“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之争〉,12千字,《湖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47.〈论张君劢对现代中国学术的贡献〉,10千字,《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48.〈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6千字,《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49.〈国家.社会与个人——张君劢政治思想的演变〉,12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50.〈一战与战后(1918—1927)中国文化思潮的变动〉,15千字,《淮阴师范学院》,2004年第4期。51.〈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12千字,《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52.〈辩证看待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8日“历史学”。;53.〈如何深化近代湖湘文化研究〉,5千字,《光明日报》,2004年3月9日“史学版”。54.〈“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以泰戈尔访华为中心〉,5千字,《光明日报》,2004年6月8日“史学版”。55.〈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三个误区〉,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历史学”。56.〈论国民党的训政制度与孙中山训政理论的关系〉,15千字,《第七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国立国父纪念馆,2004年9月版。57.〈重评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15千字,《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58.〈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59.〈论民国时期的东学西传〉,15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60.〈张君劢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20千字,《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1.〈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13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62.〈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16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63.〈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15千字,《求索》,2005年第1期。64.〈论包世臣在嘉道经世思潮中的历史地位〉,4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05年。65.〈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15千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66.〈梁启超晚年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及其疏离〉,13千字,《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67.〈论张君劢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30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5期。68.〈泰戈尔访华与五四时期的思想斗争〉,15千字,《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9.〈论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70.〈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5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1.〈论晚清爱国主义的三个特点〉,5千字,《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5日“史学版”。72.〈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的几个问题〉,15千字,《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73.〈九一八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动——以“新年的梦想”为中心的考察〉,13千字,《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74.〈抗战时期钱穆复兴中国文化的思想及评价〉,13千字,《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75.〈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11千字,(《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史学版”。76.〈“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12千字,《求索》,2006年第3期。77.〈“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15千字,《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78.〈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6千字,《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79.〈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与现代中国学术〉,15千字,《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80.〈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9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81.〈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18千字,《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82.〈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15千字,《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83.〈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5千字,《光明日报》,2006年9月18日“史学版”。84.〈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20千字,《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85.〈晚清思想家“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历史考察〉,13千字,《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86.〈西学传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6千字,《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87.〈马一浮新儒学思想研探〉,2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88.〈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20千字,《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89.〈包世臣与嘉道时期的禁烟和抗英斗争〉,13千字,《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90.〈30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争论〉,18千字,《求索》,2007年第3期。91.〈民国乡村建设之“公共卫生”研究〉,9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92.〈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9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93.〈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10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94.〈论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18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95.〈论“东方文化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30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第47辑,2007年4月。96.〈论东方文化派〉,30千字,《近代文化研究》第一辑,2007年6月。97.〈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转型〉,45千字,《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3集,2007年6月。98.〈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5千字,《光明日报》,2007年8月26日“史学版”。99.〈要加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之互动关系的研究〉,5千字,《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5期。100.〈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30千字,《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4集,2007年9月。101.〈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16千字,《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02.〈张君劢与1923年的人生观论战〉,12千字,《传记文学》,2007年第11期。103.〈辩证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12千字,《光明日报》,2007年11月30日“史学版”。104.〈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16千字,《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105.〈张治中与抗战初期的湖南教育〉,10千字,《教育史研究》,2008年第1期。106.〈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24千字,《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07.〈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20千字,《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108.〈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12千字,《光明日报》,2008年5月10日“史学版”。109.〈30年代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25千字,《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110.〈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9千字,《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111.〈“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18千字,《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112.〈包世臣的文论.诗论和文学成就〉,15千字,《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113.〈《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之比较〉,14千字,《晋阳学刊》,2008年第6期。114.〈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初探〉,15千字,《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6期。115.〈中国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以胡适.罗隆基和胡愈之为例的考察〉,25千字,《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1期。116.〈从徐继畲看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10千字,《晋阳学刊》,2009年第2期。。117.〈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影响〉,25千字,《世界历史》,2009年第2期。118.〈继承五四.超越五四——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12千字,《光明日报》,2009年4月28日“史学版”。119.〈论包世臣的吏治思想〉,15千字,《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120.〈论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苏俄热〉,45千字,(韩国)《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121.<论“民生主义”的内容及其当代意义>,13千字,《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122.<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历史分期>,5千字,《光明日报》,2009年8月18日“史学版”。123.〈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18千字,《求是学刊》,2009年第3期。124.<理性民族主义——九一八事变后的〈大公报〉>,20千字,《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125.<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15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126.<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30千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127.<张君劢对西学传播的贡献>,15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夏之卷。128.<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5千字,《光明日报》2010年7月27日“史学版”。129.<新路:批判国民党一党独裁的第一刊>,25千字,《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30.<新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5千字,《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131.<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18千字,《华东师大学报》,2010年第5期。132.<关于近代史上激进与保守的对话>,10千字,《中华读书报》2010年9月27日。133.<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1期。134.<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几个特点>,5千字,《光明日报》2010年12月14日“史学版”。135.<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18千字,《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136.<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15千字,《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137.<论国民观在清末的兴起>,15千字,《学术界》,2011年第6期。138.<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15千字,《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139.<论九一八后文化民族主义思潮>,15千字,《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40.<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15千字,《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141.<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15千字,《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142.<论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15千字,《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10期。143.<论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18千字,《吉大学报》,2011年第6期。144.<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8千字,《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45.<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理论构建>,18千字,《近代史研究》(英文版),2012年第2期。146.<论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5千字,《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8日“史学版”。

吴凤鸣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丁文江是一位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 “多维”科学家,说他是卓越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建者之一,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地学界早已有共识,而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场 “科学与玄学论战”中,作为科学派的主将却鲜为人知,今值丁文江先生诞辰 120 周年之际,笔者根据个人所掌握的部分史料,作简要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生平简述

丁文江 ( 1887 ~1936) 江苏泰兴人,号在君,人称现代的 “徐霞客”,1892 年 5 岁进私塾馆,“寓目成诵”,读 《四史》、《资治通鉴》等古籍,喜爱诗词,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拥有深邃而雄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10 岁时作 《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深受老师的赞赏,15 岁考秀才。一篇 《汉武帝通西南 ( 夷) 论》博得知县龙璋的欣赏,收为门下弟子。

1902 年劝送其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曾主编 《江苏》 杂志,宣传复兴中国,倡导革新,抨击孔儒教育,提倡妇女解放;

1904 年在吴稚晖劝导下,由康有为资助下,离日赴英,到达爱丁堡;

1906 年,年仅 19 岁考入剑桥大学;

1908 年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1911 年获得双科学位后回国;

1911 年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班科举进士考试,获得 “格致科进士”;

1912 年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

1913 年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兼任地质研究所所长; 撰写 《工商部试办地质调查说明书》,倡议设置地质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培养第一代地质学家的摇篮,意义深远;

1916 年任地质调查所长;

1925 年赴上海出任 淞沪 总 办,虽 仅 8 个 月,这对 他 后 来的科学 家 的 形 象 有 一 定损害;

1931 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研究教授,讲授 “地质学通论”。

二、辉煌业绩

1. 揭开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序幕

1911 年从英国回归途中,经海防登陆,换乘滇越铁路火车入云南昆明,取道黔湘驿道入贵州,沿途进行了艰苦的地质调查,开创了中国用近代地质方法进行地质考察的先河,考察中看到黔民生活困苦,十分感触作诗一首,题为 《黔民谣》;

1913 年同德国梭尔格、王锡宾赴太行山区进行地质考察,并对正太铁路沿线附近地质作了系统调查,撰成 《调查正太路附近地质矿务报告》;

1914 年再度去云南东部、北部作地质考察,历时 200 余天,重点调查了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测得 《个旧附近地质总图》等,发表 《云南东川铜矿》、《云南个旧附近地质矿物报告》等;

1914 年为地质研究所 22 位学员开设了古生物学课程,带领学员分期分批赴北京西山附近及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进行地质实习和考察,开创了在中国古生物学教学的先河;

1915 年在北京西山及其附近地区,山西、河北等地进行地质调查,重点是山西、河北地区的煤田;

1916 年赴皖南和浙西一带进行地质考察;

1917 年赴河 南、湖 南、江 西,主 要 调查 萍 乡 煤 矿 和上 株 岭 铁 矿 ( 见 《中国 铁 矿志》) ;

1916 年以他为所长的地质研究所 22 名学员毕业,充实了中国地质调查所,从而拉开了中国地质调查的序幕;

1917 年赴皖南、浙西进行地质调查;

1918 年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并出席巴黎和会,同时也考察了一些国家的地质设施;

1918 年再赴山西大同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1919 年发表 《中国之矿产》、《扬子江下游的地质》 文章,文中对长江下游的地层作了分区,对江南山岭的地质构造与秦岭、南岭构造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述,同时还探讨了各自间的特殊结构和地壳运动的时代;

1928 年受铁道部的委托,赴广西进行川广铁路线踏勘与沿线地质矿产考察;

1929 年春,组建了一支以他为总指挥的考察队,再度赴西南边陲地区,进行地质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地质、地理、矿产、人种等五大学科,考察路线和环境十分艰苦,基本是高山峻岭,原始森林,在考察期间,他的得意门生赵亚曾遇害殉职,深感悲痛,撰有《挽赵予人》七律,1930 年返回北京,结束西南的考察;

1935 年 12 月为政府实施紧急矿藏勘探计划,特别是调查粤汉铁路沿线煤矿,到达湖南境内进行地质考察,连续野外工作劳累,在衡阳殉职,年仅 49 岁。

2. 创建或参与创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的摇篮

1913 年出任北洋政府矿政司地质科科长 ( 中国第一个地质行政机构) ; 同时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撰成 《工商部试办地质调查说明书》,同年与章鸿钊等共同创建培养第一批中国地质学家的机构———地质研究所,并兼所长;

1913 年被聘为中国地学会评议员,并作 《滇黔地质》 学术报告; 1923 年担任该会会长;

1918 年初,在欧洲会见了李四光并希望学成归国,不久李先生就收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书,回国后重建了北大地质学系;

1920 年访美期间,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托,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来北大主持古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正是由于葛的来华,培养出一批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诸如孙云铸、尹赞勋等;

1922 年参与中国地质学会的筹建和成立,为 《中国地质学会会志》 撰写题为 《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历史》的发刊词,并发表题为 《中国地质学会的目的》的文章,两届当选为理事长;

1923 年发起和筹建中国古生物研究社,其中还有张元济、罗振玉、张学良、章鸿钊、梁启超、翁文灏等;

1929 年 8 月参与中国古生物学会创立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孙云铸、俞建章等;

1929 年兼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

1934 年 3 月,参与中国地理学会成立,汇聚了学界名流,其中有: 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谢家荣、叶良辅、张其昀、顾颉刚、谭其骧等;

相继创立地质陈列馆 ( 博物馆) 和地质图书馆等。

3. 主要论著 ( 仅列与地质学有关的)

1914 年发表 《调查正太铁路附近地质矿务报告书》,与梭尔格 ( Solger) 、王希宾合著;

1915 年发表 《云南东川铜矿》( 英文) ,《远东时报》;

1916 年发表 《中国之煤矿》( 英文) ,《远东时报》;

1919 年发表 《扬子江下游之地质》( 英文) ,《太湖流域水利季刊》;

《中国之矿产》( 英文) ,《远东时报》;

1921 年发表 《第一次中国矿业纪要》,与翁文灏合著;

1922 年在比利时召开的第 13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提交了题为 《滇东的地质构造》 论文,文中把滇东地区划分为 9 个构造单元,并论其各自的构造特点;

1922 年发表 《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历史》,《中国地质学会会志》 发刊词;

《京兆昌平县西湖村锰矿》,《地质汇报》4 号;

1923 年发表 《重演印 “天工开物” 始末记》,《努力周刊》;

1923 年发表 《五十年来中国之矿业》,《最近之五十年》;

1923 年参与了 “玄学与科学” 的论战,以 4 篇 《科学与人生观》 宏论,战胜玄学派,并宣传和捍卫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倡导了科学方法,而成为科学派的主将; 同年,发表 《五十年来中国之矿业》;

1924 年发表 《中国地质工作者之培养》,在中国地质学会第 2 届年会上的报告;

1926 年在 《小说月刊》 上介绍 《徐霞客游记》 一书,内容主要是: 游历的目的、路线、发现及其文学和科学的价值等;

1927 年主编 《徐霞客游记》,并新编一本地图集,借以按图证书。其所附 《徐霞客年谱》,具有筚路蓝缕之功,曾得到胡适、梁任公等的帮助;

1928 年 《中国官办矿业史料》 由地质调查所印行;

1929 年发表 《中国造山运动》 论文,文中阐述了对中国造山运动的分期观点,即广西运动、海西运动和燕山运动,《中国地质会志》,第 8 卷;

1931 年发表 《丰宁纪的分层》,《中国地质学会会志》 第十卷;

1931 年发表 《中国地质学者之责任》,《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

1931 年发表 《川广铁道路线初勘报告录》,与曾世英合著,《地质专报》;

1932 年发表 《丁氏及谢氏石燕宽高率差之统计研究》, 《中国地质学会会志》 第十一卷;

1932 年发表 《漫游散记》, 《独立评论》 上连载,记述了他 20 年间、遍 及 22 省( 区) 的地质的、地理的考察,包括云、贵、川、桂、太行山、燕山等;

1933 年 6 月赴美,代表政府和中国地质学会参加在华盛顿召开的第 16 届国际地质大会,会上提交了与葛利普合著的 《中国之二叠纪及其在二叠纪地层分类上之意义》及《中国之石炭纪及其在密西西比与本薛文尼二系地层分类上之意义》论文报告; 会议期间还代表我国出席国际古生物学联合会筹备会,当选为筹备委员; 会后赴英国、瑞典、瑞士访问。8 月底,到达苏联莫斯科,受到苏联科学院及地质矿产测勘研究所的接待,曾到巴库油田等地参观访问,留下深刻印象和赞美,对其政治思想均有颇大影响;

1934 年发表 《苏俄旅行记》 和 《苏联南部油田地质》,《独立评论》 上连续刊登十余篇,苏联地质科学的成就,影响深远;

1933 年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合编 《中华民国新地图》 和 《中国分省新地图》 由申报馆出版,得到高度评价,被称之为 “国内地图革新之第一声”。

4. 在中央研究院的贡献

1934 年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是一位实际的行政首脑,尤其是受苏联科学成就的影响,他以富有雄心壮志改革者姿态进入研究院,首先建立评议会、基金保管委员会等,并试图把全国科学研究力量集中于研究院,因而曾激起科学界的一场风波。关于丁文江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成就,将有专文另行表述,这里主要列举以下有关文献可供参阅:

( 1) 蔡元培 《丁在君先生对中央研究院之贡献》,《独立评论》,第 188 号

( 2) 朱家骅 《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院刊》,第 3 集

( 3) 李济 《对丁文江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中央研究院院刊》

( 4) 葛利普 《丁文江先生与中国科学之发展》

( 5) 丁文江 《中央研究院的使命》,《东方杂志》,第 32 卷第 2 卷

( 6) 丁文江 《科学化的建设》,《独立评论》,第 151 号

( 7) 丁文江 《中国中央研究院之科学工作》,英国 《自然》周刊

( 8) 丁文江 《中国现代科学》( Modern Science in China) ,第 133 页

( 9) 丁文江 《我国科学研究事业》

从文献中,可以了解到他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以及他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情况。

三、科学与玄学论战始末

正值 “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一场宣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 “玄学与科学”的论战掀起高潮: 论战的主题是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1923 年 2 月 14 日,清华大学教授张君劢 ( 1887 ~ 1969) 为出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后公开发表 《科学与人生观》文章,其基本观点是:

( 1) 科学是客观的,人生观则是主观的;

( 2) 科学可以分析方法下手,而人生观则是综合的;

( 3) 科学为理论 ( 逻辑) 方法支配,而人生观起于自觉;

( 4) 科学为因果律所支配,而人生观则为自由意志;

( 5) 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对象,而人生观则起于人格之单一性。

总之,强调人生观的中心是自我,与之相对者为 “非我”,科学有一套推理方法,人生观起于直觉,科学为因果规律所支配,人有自由意志、单一性、良心自动,其结论是科学对人生观没有意义,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

张君劢的文章发表后,4 月 12 日他的挚友丁文江在 《努力周刊》 ( 第 48、49 期) 发表 《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的批评文章,文中就上述玄学五个观点,逐项论述和批驳,其结论是: 人生的、心理上的问题,也是科学研究对象,心理上的内容,包含心理现象、人的感情,都逃不出科学的范畴。科学的目的,就是废除个人主观成见,科学的理性能解决人的感情问题,进而肯定科学、科学的方法能用于建立科学的人生观,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那就是人类应该用科学的原则支配自己的人生观,认为科学不外是将事物分门别类,求它们的秩序,然后概括为科学的公例,“……而科学上的公例随着新的发现不断变更,光学、牛顿力学在发展,时空观念在变化,进化论本身也在进化……”肯定心理现象也是科学内容,同样遵循某种客观规律在运动着、发展着; 文中自然也涉及了精神与物质问题的讨论。

紧接着,张君劢在 《晨报副刊》发表了 《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 ( 上、中、下) ,文中除再次阐述玄学观点外,着重对丁文江等科学派的 “科学万能论”从知识论角度进行了反驳,指责丁 “中了迷信科学的毒”,认为科学与人生观分属不同世界,科学只能在物质世界起作用,不能在精神世界起作用,并责之为 “机械主义”。人生问题是复杂的,没有统一标准的,没有因果可循,“故天下古今之最不统一者,莫若人生观”。认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是变动不定的、自由创造的,作为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方法是不能作用其上的。科学方法和因果律都不能施用于人生观问题,基本否定了科学派主张的科学基础原理和科学方法的普遍性。张君劢强调说: “国人迷信科学,以科学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运用最新的实验心理学和生命哲学理论,指出人的心理、情感和意志的特殊性。

张君劢曾随同梁启超去过欧洲考察,张君劢,接受了当时欧洲超人哲学对西方文明的批判观点,这种论调,作为反击科学派人生观的思想武器。

此时,玄学与科学的论战,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梁启超于5 月5 日发表了 《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 “战时国际公法”———暂时局外中立人梁启超宣言》,5 月 23 日发表之《人生观与科学———张丁论战的批评》,基本上是倾向于玄学观点,又以各打五十大板形式。

胡适 5 月 11 日在 《努力周刊》上发表 《孙行者与张君劢》。我国地质事业创始者之一,章演存 ( 章鸿钊) 在 《努力周刊》上发表了 《张君劢主张人生观对科学的五点疑点》,有力地支持科学派的论点。

5 月 30 日丁文江再次在 《努力周刊》 上发表 《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全面驳斥张君劢对科学人生观点质疑,并对反驳其科学万能论的观点,再次指出玄学从形而上学关照人生观,认同传统儒学,倡导生命哲学加上新宋学的复兴,这时论战已进入炽热阶段。

张君劢在中国大学演讲,题为 《科学的评价》,对丁文江所述科学支配人生观的论点再予以反驳,并说: “科学解决问题也是有限的……”6 月 5 日,丁文江在 《努力周刊》上发表 《玄学与科学讨论的余兴》,文中强调科学追求客观真理,严肃认真地批判了玄学的本体论,以及与人生观无关的观点,提出玄学是从柏格森的玄学脱胎而出,援引罗素的哲学理念,加以澄清。

支持科学派的除胡适、章演存 ( 章鸿钊) 外,还有:

( 1) 任叔永 《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努力周刊》,1923 年 5 月;

( 2) 朱经农 《读张君劢论人生观与科学的两篇文章后所发生的疑问》,《努力周刊》,1923 年 5 月;

( 3) 心理学家唐钺则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有 《玄学与科学论争所给的暗示》、《一个痴人的说梦———情感真是超科学的吗?》、《科学的范畴》、《读了 < 评所谓 “科学与玄学之争” >》、《哲学者之眼中钉》等;

( 4) 陈独秀 《科学与人生观·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年;

( 5) 谢国馨 《评吴稚晖的人生观》,1924 年 1 月 18 日 《学灯》;

( 6) 王星拱 ( 1887 ~1949) 《科学与人生观》、 《什么是科学方法》主张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

支持玄学学派者,有:

( 1) 吴稚晖 《箴评八股化之科学》,《晨报副刊》;

( 2) 张东荪 《劳而无功———评丁在君先生口中的科学》;

( 3) 菊农 《人格与教育》,《晨报副刊》;

( 4) 陆志伟 《“死狗”的心理学》;

( 5) 林宰平 《读丁在君先生的 “玄学与人生观”》,抨击丁的科学主义;

( 6) 甘A仙《人生观与知识论》。

论战涉及学界各个层面,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也都参与了论战,对科学与玄学作了更为精辟的论述,其中有:

( 1) 瞿秋白 1923 年 6 月 15 日以 “屈维它”署名,在 《新青年》上发表 《东方文化与世界文化》,同年 11 月 24 日在 《新青年》上发表 《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驳张君劢》,1924 年 8 月 1 日在 《新青年》上发表 《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驳胡适》。

( 2) 邓中夏 1923 年 11 月 13 日在 《新青年》上发表 《中国现在的思想界》,1924 年1 月 26 日在 《新青年》 上发表 《思想界的联合战线问题》。

( 3) 萧楚女 ( 署名萧初玉) 于 1924 年 7 月 29 日在 《新建设》上发表 《国民党与最近国内思想界》。

( 4) 陈独秀 1923 年 12 月 9 日发表 《答A之》文中指出胡适是多元论者,对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作了评述,1923 年11 月23 日并为 《科学与人生观》一书作 “序”,主张用唯物主义史观作为人生观的理论之基础。

其他学界重要文章有:

( 5) 胡适 1923 年 11 月 29 日为 《科学与人生观》一书作 “序”,随之,胡适发表《答陈独秀先生》。

( 6) 哲学界蔡元培 1923 年 12 月在 《最近五十年》中发表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信仰。

( 7) 冯友兰发表 《一种人生观》。

( 8) 梁启超 1924 年 12 月以后发表 《非 “唯”》。

科学派最主要的观点是以科学作为人生观点理论基础,认为科学中内含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信仰方式,科学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规范、法则,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学派获得多数学者基本认同。

玄学派代表人物张君劢在为 《人生关于之论战》一书 “序”中仍坚持唯心主义观点,在十年后,发表 《人生观论战之回顾》一文,其中解释说: “我当时脑子里所有的 ‘科学’二字,实在是指自然科学,不是指全部科学,因为自然界才能同人生观对立起来说。”他修正地说: “科学的本身,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有两种: ①自然界; ②人生。科学这件事,是关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知识”。 “……科学是可以研究人生问题或社会问题的,但……有个人问题,……有意志问题……不是查出公例”,最后,他依然认为:“科学应该是自然科学,亦即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论战的后期,中国倡导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也相继发表论文,对两派的论点,分别作了评论:

( 1) 1923 年 11 月 13 日,陈独秀在 《科学与人生观》一书作 “序”中,主张用唯物史观作为人生观之理论基础,其观点是: “我们相信,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就是 ‘唯物史观’,在这个问题上,丁文江、胡适都不彻底”。认为科学派丁文江、胡适是多元论,对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作了评述,胡适 11 月 29 日发表 《答陈独秀先生》,12 月 9 日陈独秀发表 《答适之》。

( 2) 瞿秋白 1923 年 11 月 24 日在 《新青年》上发表 《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驳张君劢》,精辟地揭露了玄学派的唯心主义思潮。

( 3) 1924 年 8 月 1 日,陈独秀在 《新青年》上发表 《答张君劢与梁任公》。

( 4) 1924 年 8 月 1 日,瞿秋白在 《新青年》上发表 《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驳胡适之》。

论战一年后,梁启超发表 《非 “唯”》,文中批驳唯物主义,他认为: “人生是最复杂的、最矛盾的,……真理不能用 ‘唯’字表现的,……凡讲 ‘唯什么的’都不是真理”,坚持心物二元论,批评陈独秀提出的机械主义人生观……会导致命定论……陈独秀多次在上述文章中,强调 “用唯物史观作为人生观论之基础”。

“玄学与科学”的论战,最终以玄学的失败而告终,反映这次学术论战基本内容,有两派各出版一本文集,以科学派主编的 《科学与人生观》,由胡适、陈独秀作 “序”; 以玄学派主编的 《人生观之论战》,由张君劢作 “序”。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玄学与科学论战提出新的评论,认为: 这次论战基本上只是在上层人士中倡导科学思想、宣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试图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但并没有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受到颇大局限性,没有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力量,特别是科学派虽然取得论战的胜利,而科学派重要人物的科学观,也深受他们自身的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经验论影响,诸如像胡适在哲学上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科学实证唯核心的现代理性思维方式,给 “大胆用心求证”蒙上一层马赫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

关于胡适、丁文江的马赫主义思想,20 世纪 90 年代中,在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年会期间,曾两度请教过著名理论家于光远、龚育之等教授,他们共同认为即使有马赫主义色彩,也不能一概抹掉当时科学派宣扬科学思想,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光彩,在当时中国科学处于萌芽阶段,宣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是主流,是有其积极影响和作用的,应予以肯定。

他还引述了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在 50 年代批判胡适运动初期,评论过胡适这篇对科学的人生观的文章,认为该文是确能表明胡适有过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光彩。

龚育之在 《对新世纪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一文中指出: “科学派的代表人物丁文江和胡适,试图列出一系列基本观点来描绘他所主张的科学人生观。……不管胡适和丁文江的科学观,有着多少可以和应该批评的地方,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界的一次进步,而没有理由把它评价为该谴责的 ‘科学主义’统治的滥觞”。

在文章的脚注中还着重地作了说明: “他们的科学观,特别是丁文江的科学观,本来带有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性质,到哲学层次上却同实用主义和马赫主义搞到一起了。批判胡适运动的那个时候,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们大都对实用主义和马赫主义取全盘否定态度,所以那时丁文江、胡适在这场论战中的维护科学的光彩,也被抹掉了。……现在人们当然不再采取这种简单的态度来对待实用主义和马赫主义、对待胡适和丁文江了”。

有人问我,张君劢何许人也?

( 1) 张君劢 ( 1887 ~1969) 早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与政治,后留德改学哲学,曾为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3 年因发表 《人生观》等文,掀起了一场玄学与科学的论战。他曾是国民党参政员,起草过 《中华民国宪法》等。梁启超、张君劢同去欧洲考察,接受了当时欧洲的超人哲学和生命哲学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论点,并作为反对科学派人生观的思想武器。

张君劢在 《人生观之论战·序》中,坚持多元论历史观,反驳陈独秀的唯物史观一元论,坚持 “社会变迁”是 “人类之自由意志为主原理精神立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人生观的轮廓,非科学公例所能一律相绳。”

( 2) 梁启超 ( 1873 ~1929) 举人出身,清末参与维新变法,1895 年随同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 年发表 《变法通议》,是有名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参与了论战,在一年后 ( 1924) ,发表 《非 “唯”》,批驳唯物主义,他认为: “人生是最复杂的,最矛盾的,真理是不能用 ‘唯’字表现的,凡讲 ‘唯甚么’都不是真理”。坚持心物二元论,指出陈独秀提出机械的人生观……会导致命定论; 值得提及的是梁启超在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中还以欧战造成的破坏来说明 “科学万能论”的破产。但不能忽略,他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科学启蒙都有一定影响。

有的学者提出: 胡适以科学的原理、精神和方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科学人生观的大体轮廓,马克思主义派的陈独秀主张用 “唯物史观”作为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玄学派对科学派 “科学万能论”的批评,最主要的论点就是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科学与人生观分属不同的世界,科学只能在物质世界起作用不能在精神世界起作用。

玄学派批评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史观一元论,唯物史观解释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陈独秀的答辩是坚持物质一元论,反对心物二元论,这是针对梁启超的 “非唯”论点而言。认为哲学上对于宇宙观和人生观,向来分为物质一元论和精神一元论,不存在什么二元论说。

陈独秀、胡适等人正是以科学、理性知识,批评宗教迷信和偶像崇拜,有利于人的主体性确立。陈独秀提出以科学代替宗教成为人生新信仰的主张。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梁漱溟提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礼乐代宗教 ( 道德) 。胡适提出宗教 “人化”的见解,即 “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冯友兰提出用哲学代替宗教。

科玄论战是 “科学代宗教”的重要阶段。

梁漱溟说: “科学是知识,宗教是行为,知识不能变更我们的行为,行为是出于情态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史观解释世界乃万物本源,强调世界本源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物史观,正是一元论者。

据 《光明日报》发表的 《“科玄论战”对中国文化哲学的影响》一文指出: 陈独秀、瞿秋白在这场论战中对科学主义思潮的支持、对唯物史观的科学化的理解、对形而上学的拒斥,构成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无法剔除的解释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是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三位一体的体现,首先是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启迪中国新文化思潮,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摈弃旧的 “忠君报国”的伦理道德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杂文创作,是鲁迅毕生最重要的事业,是他心血的主要结晶和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正是他那博大精深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杂文创作, 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 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无以伦比的地位。如果说,散文诗和记叙散文,分别表现鲁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某一方面,那么在杂文中,我们却看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指出:现代杂文是“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这概括了中国现代杂文“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手法” 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 “五四”新文化运动原先是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核心,猛烈批判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后来又扩展为广泛深入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种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经常是以最便于攻战, 最便于启蒙宣传的杂文来进行的。这样,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自然就成为中国现代杂文的主要内容。鲁迅一再强调,他倡导议论性和批评性的杂文,为的是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的是打破中国社会这一“黑色大染缸”,为的是改变中国愚弱的“国民性”,为的是推进中国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既是鲁迅一贯的思想,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论概括。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 源于他“多疑”、 “尖刻”的现代智慧。他在《两地书》中,一再谈到自己的这一思维特点。“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还在《我还不能“带往”》一文中指出:“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写于1918年7月的《我之节烈观》,就很好地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思维特点。“节”(守寡)和“烈”(殉夫)是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吃人”道德, 这个道德的始作俑者孔子对女性十分卑视, 他曾说过:“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鲁迅对此曾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加以诘难:“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孔子还竭力表彰妇女为了愚贞而惨死的“妇道”。北宋理学家程颐恪守儒教的道德观,鼓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南宋朱熹更张皇其说,于是妇女节烈之风,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直到民国,北洋军阀政府还在表彰“节烈”。鲁迅用怀疑主义的否定眼光考察在中国曾被当成“天经地义”的“节烈观”,一口气提出了十个疑问: (1)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 (3)表彰之后,有何效果? (4)节烈是否道德? (5)多妻主义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 (6)节烈这事何以发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 (7)节烈难么? (8)节烈苦么? (9)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10)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子岂非白苦一番么? 鲁迅像解剖尸体的医生一样,非常冷峻地把传统“节烈观”这具历史陈尸的里里外外、 前前后后、 正面反面,都做了透彻的探查剖析,层层驳斥了“表彰节烈”的荒谬悖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说:“果戈理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 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认为只有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场恶少”差可匹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粪帚文人”、“商定文豪”、“文坛鬼魅”等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神情毕肖”勾画出来,让它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此外,鲁迅还经常借助于荒诞的相似来比拟,造成一些最意想不到、最新颖奇特的组合。他在《匪笔三篇》中也认为:“这种拉扯牵连, 若即若离的思想, 自己也觉得近乎刻薄”如: (1)在《新药》中, 他把黔驴技穷、 失宠落寞的党国元老吴稚晖,比作宫女泄欲余下的药渣; (2)在《商贾的批评》中,他把“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林希隽砍杀杂文的高论,比作“孔雀翘起了尾巴,露出他的屁股眼”; (3)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他把上海“正在盛行,茶话酒谈,遍满小报的摊子上”的文人雅士的小品,比作“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躄到马路上来了”; (4)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中,他把三十年代国民党文人发起的 “民族主义文学” 发扬踔厉、慷慨悲歌的文章和诗歌,比作“落葬的行列里”“悲哀的哭声”; (5)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中,把大都描写三角恋爱的张资平小说,比作“△” 。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如《坟》中的《看镜有感》、 《说胡须》、 《灯下漫笔》、《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每一篇杂文都是一口开掘不尽的思想深井,你会惊异于几面古镜,几根胡须,饭后闲谈时的传闻, 兑换钱币的心理变化, 乃至于几乎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国骂”,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等的内涵,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质。 如《看镜有感》,作者从家里的几面古铜镜子谈起,他发现汉唐的镜子周围和背后充满了外国风格的装饰,这在宋代以后几乎不可想象。鲁迅为此感叹: 遥想汉人多么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束,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度,的确是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来的。鲁迅看镜有感,从汉唐艺术敢于猎取外来事物做装饰的闳放气度,谈到宋代文艺的国粹气味熏人,两相对比之下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 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 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鲁迅的这段话很有启发意义,它教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分析,从表面虚伪的迹象中, 剖析出真实的心理状态来。 原来那种拒斥外来事物,宣扬国粹主义的行径,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民族传统强有力的捍卫,实际上正如鲁迅所说,不过是缺乏民族自信力的孱弱心理的表现。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思维的一座高峰,是特别形式的一代诗史,是“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杂文洪流的强大源头,是一切杂文家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给你发了

从《新青年》和“新青年”看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再认识摘要:中华大地死寂之时,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犹如一道春雷,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希望和生机。青年在这场运动中深受影响,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奋起反抗封建主义,破除礼教,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这是千年之未有的新变革、新局面。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陈独秀 青年 思想启蒙20世纪初的中国,犹如一条从沉睡中苏醒的巨龙,在经历外国侵略者的无情残害和众多夭折的革命和运动之后,思想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剧变。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相继告以失败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将救国存亡的希望转向思想。“中华民国建立后封建腐旧思想仍然遍布中国,其原因之一是在于中国缺乏一次比较彻底的文化思想革命,如果不将这些封建腐旧思想洗刷干净,不但共和政体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1]一些先觉者认为:难以救国,其根本在于中国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欲图根本之救亡”[2],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过去被他国侵略的事实表明,封建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行不通了,封建制度国家终将面临亡国的危险,早期西方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开始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引入中国,于是一些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碰撞,先觉者们想通过类似于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革其根本,改造中国国民,改变中国现状,而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青年占据主导地位,也受其影响最大,解放青年思想,让青年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投身于革命,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新文化运动前夕,中国知识界处于混乱之中,不少知识分子在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政治制度之后,在思想上发生极大的转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后,建立完善的国家政治体制,因而率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想要用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改变中国沦为殖民地的现状。但仍有一批顽固保守派,出于自身利益和统治需要,想要复兴孔学,进行所谓“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让处在沉睡之中的国民尊崇先贤孔子,从而在思想上禁锢国民,达到统治当时带有奴性的国民的目的。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青年时遭受了封建礼教的毒害,对此深恶痛绝,自幼叛逆的他们,未向此屈服并发出了挑战,这也是几千年来第一批敢于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的人。至此,《新青年》创办,新文化运动正式爆发。当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任命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之,《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往了北京,并扎根于北大。《新青年》与北大完美结合,且《新青年》杂志和北大也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从晚清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极力想挽救中国,借助于他们的言论去激起国民奋起反抗。鉴于当时的社会现状,报纸期刊和杂志,是受众面较广的传播方式,也正因此,陈独秀将目光投向杂志和青年,以《新青年》为载体,选择易于改变同时也是统治阶级最为头疼的广大青年群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3]在这段陈独秀《敬告青年》中,陈独秀以激昂热烈的文字展现了他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和希望的寄托。陈独秀决心以《新青年》引导广大青年,树立青年们的新思想,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激起青年学生们加入到革命之中去。《新青年》不仅教育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思想,而且在妇女问题、文艺研究、时事政治、国粹、国民性等方面展开讨论,这是在当时其他杂志上所没有的内容,既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而且在当时极大的开阔了中国青年的眼界和见识,各种思想在这个平台涌现。当时的在校学生,在《新青年》的引领之下,开始对封建主义思想进行强烈的抨击,包括对于儒学和几千年来的礼教,同时也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新青年》作为一个平台,让众多有着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此得以展示,并且,也成为当时的思想舆论中心。陈独秀想借助于《新青年》对中国青年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他认为青年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早在陈独秀国外留学时,他已深知中国当下的社会制度,难以自救,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和思想来改造中国,于是他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批判性思想带入中国,并想通过《新青年》将此思想在青年之中传播。之所以选择青年,我想,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青年本身思想容易改变,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二是,统治者向来惧怕青年,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敢作敢为,叛逆心理强。三是未来青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身于革命,毕竟欧洲四百多年的思想启蒙,才将社会体制完全变革。《新青年》出版之后,在北大销售一空,学生们纷纷开始阅读《新青年》,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新青年》的发表和编辑之中,北大师生成为当时《新青年》的主要编者,与此同时蔡元培校长在此时的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新青年》与北大更是完美结合。新文化运动,不止在思想领域,同时也在文化领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也有人提出弃用汉字改用西方符号;而鲁迅则以白话文《狂人日记》强烈抨击封建礼教……他们认为国民的劣根性来自于封建纲常伦理和封建礼教,而长期的封建主义思想的禁锢,使国民的思想和个性被压制,难以激起反抗。相应地,对青年们的影响也渗透到思想和文化领域,对至此以后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同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上的先决条件。“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4]《新青年》提倡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健身强国,这对青年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精神和思想上不改变,难以健身强国,只靠蛮力是无法救国的,鲁迅弃医从文正是说明了这点:“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一丝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不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5]《新青年》的创办由陈独秀一人把持,从所选内容到出版,均带有“功利“心理,陈独秀出于创办初衷和对其作用的期望,将《新青年》的舆论中心和思想传播牢牢把控。《新青年》杂志上呈现的内容皆与陈独秀的思想密切相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的思想围绕着: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青年》对当时青年的影响,可从后来产生的杰出革命领袖中看出:毛泽东曾说到:“《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者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8],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的时候说:“从前我在国内的时候因为学校的事情忙,对于前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没有特别的去注意,有时候从书铺里买来看时,也不过过眼云烟,随看随忘的。不过后来看到《新青年》第三卷的全份之后,大受启发,于是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6][7]也可以从当时读者的回信看出: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新声社致《新青年》的编辑的信:“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9]由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是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它对当时青年的思想改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青年们学会批判,学会思考,激起青年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以及投身于革命运动的热情。即便新文化运动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传播的思想本身,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弃扬关系,无可否认的是,它改造了当时青年的思想,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当时陷入黑暗的中国大地上的一道曙光,开启了救国存亡的新高潮。注释:[1] 陈独秀:《旧思想和国体问题》[2]《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3] 陈独秀:《敬告青年》[4] 二十八画生 . 体育之研究[J]. 新青年,1917,3 ( 2) .[5] 鲁迅 .呐喊自序[A]. 鲁迅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71.[6] 转引自美斯诺:《西行漫记》[7]《周恩来旅日日记》转引自中央文献研究编《周恩来传》[8]《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任建树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9]《欢迎〈新声〉》[J],《新青年》,1919 年第 6 卷第 3 号参考文献资料:1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2 刘纯《“大变局”下中国近代文化的“觉醒”》(2020年)3 陈国恩 《新文化运动百年纷争中的新旧矛盾与中西冲突》1000-114X ( 2020) 06- 0148 - 124 沈祖炜《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5 《兰台世界》2013年九·月上旬:衡水学院法政系 任彤彤《陈独秀启蒙思想与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6 《侨园论坛》:陈保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试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73页7 《未来传播》第27 卷 第5期 2020年10月:张连义《共和国家理想与《新青年》 的启蒙 》8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3卷 第6期 :张宝明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舆论”还是“思想” : 作为启蒙文本的《新青年》研究》9 王 灵 《《新青年》杂志时代影响力的成因分析 》10 《学术专题(《新青年》百年纪念)》:张弘《新文化运动几个问题的理论反思》1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年6月号:赵菲《论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以政治思想与文化主张为中心》12 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25日/第001版:田林《新文化运动百年:启蒙依然在路上》13 PPT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裴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文化运动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楼主,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三个其一吧……

“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在推动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不仅唤醒了中国广大民众,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精神桎梏,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和热血知识分子,他们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子,他们不顾高压,不怕流血,不怕坐牢,奔走呼号,始终冲锋在最前面,拉开了现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序幕。可以说当时的那一代中国青年学生在为维护民族独立的尊严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极高历史答卷。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其目的就是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继承什么精神?继承的本质要义在于,对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进行汲取,对仍具价值的思想精髓进行弘扬。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启蒙时期,各种思想、思潮涌现,各种观念、观点激荡。继承五四精神,首先要科学把握其历史本质和主流,弄清楚哪些是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仍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精神财富,哪些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将五四时期的那些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精髓作为继承的主题。同时,继承五四精神,还要正确梳理其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到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孤军奋战到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是五四以来中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重要路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将这一宝贵传统转化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鲜明精神气质,继续传承下去。毛主席曾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中写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五四运动到现在已有了二十周年,抗日战争也快两周年了。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 大的责任。我希望他们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青年们,努力啊!”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结合的重要性和所产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代的青年因多种原因影响,已没有了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特性和阳刚之气。一些青年人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不大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特别是在一段长时间里,由于受到一些所谓的精英洋奴们着意渲染和洗脑及学校刻意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优良传统的教育,致使一些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受到民族虚无主义的侵蚀,而去过分地追求物欲和自我膨胀,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这些问题,只要青年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特别是亲身具体地去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是能得到解决的。要指出的是,发生这些问题,主要责任不在青年身上,与当今灌输的惟物教育及社会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在当今和平年代的社会中,公平和正义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也是为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一个社会的基石。目前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不公正的现象,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扩大,极易激化社会矛盾。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民族忧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强,特别富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因此,作为公平正义的追求者,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时,应该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生存,在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不要忘了底层的大众;要成为各种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向社会呼吁、建议,要求执政党与政府创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理直气壮地担当起社会的思考者、反省者,批判者和前进的推动者。 转贴于 中国文下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二十一世纪是你们的世纪,中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你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你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你们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只要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能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团结奋斗,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鄙人在考试指南报高中历史上有一篇(大概在11月份),如果是应付的话可以参考一下.下面是大致内容: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的含义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里的民主是指“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还是指“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呢?要想正确理解民主的含义,有必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就其直接原因,则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被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于是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便应运而生。当时提倡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他在创刊号发表的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历数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提出了“人权”和“科学”的口号,要求青年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怀疑那些从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陈腐观念,以求实进取的精神奋起自救。他说: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关于“科学”,他说: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里的“人权”即民主。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冲击。陈独秀在这里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道德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大声疾呼:君与民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1916年9月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号召青年站在民主自由的前列,“冲决过去历史之罗网,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为“青春中国”之“再生”而顽强战斗。由此可见,当时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正是看到辛亥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因而大张旗鼓地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他们用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希望中国真正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不知对你是否有帮助?方便的话,可以和(网易免费邮箱)联系.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人权就是民主,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关于科学,陈独秀认为,不论什么事物,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人。陈独秀还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于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民。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等。他聘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还有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以及一批留学回来的自然科学家都先后到北大任教。但同时,北大也有一批以刘师培、辜鸿铭为代表的所谓旧派教授。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学)。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教材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具有片面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其实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应该互相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最新极限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科学运动 作为一种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 方法 和手段,,是当下人们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20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2000字篇1 摘 要:科学的运动不仅能够塑造出强健的体魄与完美的身材,也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个人认为科学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运动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合理的科学运动,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不是有句话这么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安康一辈子! 关键词:科学运动 健康 身心发展 健美 导入语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它属于个人,更属于社会。健康与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但是健康的存在少不了科学的运动,只有通过科学的运动才能让健康长期伴随。因而,养成坚持科学运动的生活方式,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健康发展 1、促使人体健康发展 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同时,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也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增多等等,使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 2、可使人体功能得到充分发展适当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强人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国内体育科学研究观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国外科学家还做过一种试验,让健康青年连续躺在床上9天,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21%,心脏容积缩小10%。 二、体育锻炼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无论是有组织地或个人单独地进行,对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识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坚持经常锻炼,需要具有自觉性和自制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会,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长久的。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体练习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没有自觉性和坚持性及果断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2、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 良好的情绪主要是指整个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这种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调剂情绪,并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对有机体内部的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平衡,这对情绪和精神也会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对 爱好 体育的人,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三、体育锻炼可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1、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有体育锻炼基础的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基本原因有两点:一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了健康,强壮了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的能力得到增强;二是从事体育锻炼,往往 是在各种外界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使机体得到锻炼,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2、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 体育锻炼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 体育运动 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在各种锻炼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所以,“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针对自身制定的健身方案 由于自身健康的需要,对于一个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人而言,健康似乎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谁都知道,没有健康的体格,生活就算再充裕也不会有享受的机会。所以制定一套好的健身方案对我来说显得意义非凡。 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身体功能处于鼎盛时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力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从运动医学角度讲,这个时期运动量不足比运动量偏高更对身体不利,像我的话可进行任何运动强度的锻炼,心脏也可以通过耐力锻炼可提高输血量。总之,为了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我尽可能多锻炼。 首先,锻炼可星期一、三、五隔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3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方法是试举重物,比喻哑铃什么的,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我应该可以举起10kg到15kg之间的重量吧,重复锻炼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大约每次做10-12次)。假如多次练习并不觉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须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头肌、三头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锻炼。 然后,需要进行的是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方法是慢跑、 游泳 、骑自行车等,强度为脉搏150-170次/分钟。这样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更有助于血液的循环。 最后,还必须进行脑部锻炼,因为健脑也算是健身的一种方式。有时候我在早上起床后常有头昏脑胀的感觉,我知道这主要是脑部供血不足所致。因此我记住了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很有效。健脑操大致如下: 一、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停片刻,肩头突然下落,做八遍。 二、背后举臂运动:两臂交叉并伸直于后,随即用力上举,像似用肩胛骨上推头的根部,保持两三秒钟后,两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实际也可撞上),做一遍。 三、叉手前伸运动:屈肘,五指交叉于胸前,两手迅猛前伸,同时迅速向前低头,使头夹在伸直的两小臂之间,做五遍至十遍。 四、叉手转肩运动:五指交叉于胸前,掌心朝下,尽量左右转肩。头必须跟着向后转,注意保持开始时的姿势,转动幅度要等于或大于九十度。左右交替,做五至十遍。 五、前后曲肩运动:先使两肩尽量向后弯曲,好像两肩胛骨要碰到一起似的。接着用力让两肩向前弯曲,如同两肩会在胸前闭合似的,并使两只手背靠在一起,做五至十遍。 六、前后转肩运动:曲肘,呈直角,旋转肩部,先由前向后,再从后向前,旋转遍数不拘。 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收获一定会很丰盛的。从今天开始就开始自己的健身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此感谢老师一个学期悉心的指导,因为你让我有了一套还算完整的健身计划。 五、结束语 科学的运动能够可减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舒解疲劳与放松、减低焦虑,提升心理机能,改善外观和自我信念,能维持和促进肌力、关节功能,提升心脏和肺脏的效率,可减低沮丧、焦虑和改善心情,可以改善身体组成,防范慢性病,达到改善健康的生活质量。所以,只有科学的运动才能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能平衡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许永刚.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疲劳的类型问题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4(4):40-47.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19-120. [3] 王长生.体育健身中心理疲劳及其疗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0(2):48-50. [4] 殷劲.运动疲劳激起判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3:77-81. [5 冯连世,等.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2000字篇2 【摘要】现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 多健康问题。一些人长时间在电脑上工作、娱乐和“网络漫游”又带来了有损于健康的“电” 脑网络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人们在享受丰富美食的同时,由于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取,能量消耗的不足,造成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 明”病的蔓延,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 缓的事。 【关键词】科学运动,健康,体育锻炼 【内容】健康、长寿、智慧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从几千年前的上古起,人们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奥秘。古希腊 名言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明确提出了跑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时代,人们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而重视追求生活的质量,健康的地位和价值也随之在提高。 体育运动能提高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体育运动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活化了右脑,强化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加开发右脑的智力。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右脑的 智力开发 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是右脑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够开发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确立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和情感的综合评价,它是通过很多的自我感觉和评价组成的,包括“自我定位”、“身体技能”、“身体自然条件”、“我的爱好取向”等。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会使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表象和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为身体表象和心理素质对评价学生的自我概念联系非常大,无论高矮胖瘦或男或女,其个体对自身不满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使心情低落,进而产生不安的心理状态和忧郁症的发病率。有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肌肉力量水平和个体的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以及自信心成正相关,同时发现通过持续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加强力量训练,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从而使个体自我概念显著提高。 世界卫生组认定健康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现代科学研究揭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以有氧耐力项目最利于人们的健康。国外有资料表明,运动状态下的人体吸入的氧气可比安静状态时多8倍,也就是说有氧代谢运动(耐力性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最佳摄氧量。各国学者共同推荐的健身性有氧代谢运动为:快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 健身操 (舞)。这些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荷载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因此有氧运动对人体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响。 有氧运动的代谢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即在有氧情况,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代谢过程释放能量合成ATP,构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糠、脂肪和蛋白质称作细胞燃料。其中糖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能量来源的70%之多,以糖元的形式存在。有氧运动时首先消耗肌糖元,当肌糖元不足时由血糖补充,肝糖元又不断补充血糖。长时间锻炼能改善运动时血流分配,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经肝脏的糖异生基质量增多,被代谢用的机率也相应升高。 大学时期的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体育生活化、终身化,也关系到终生健身行为方式的养成。本文分析了体育干预对大学生的身体和身心的影响,旨在为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下一页更多精彩“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2000字”

大学生体能测试的情况及影响学生体能的因素分析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学生体能测试的情况及影响学生体能的因素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言。

从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数据来看,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继续下降,这与高校体育课对开展耐力的项目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与学生对一些传统的发展耐力项目缺乏兴趣有关。所以高校教师要转变思维,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体育课内容,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1关于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性与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在形态上和类别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是体现一个国家人口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必要保证。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为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4年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试行方案),并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开展在校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大学生体质测试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次联合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从国家发展和未来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所有在校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在全国大中小学正式展开全面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并重新制定了体质指标体系、数据软件和数据的上报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测试工作,提高了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客观性。

2目前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健康测试是学校检验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可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能健康测试在每个学期都进行,但是体能健康测试的目的性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在学校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体能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对体能健康测试进行了讲解,强调与学生学位证,毕业证挂钩,但也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学生对于体能健康测试的关注度、热情度没有被带动起来。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能健康测试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理解比较表浅。

学校对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系统管理分析。

在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管理方面,学校中的测试管理系统是比较繁琐的,具体管理的过程中较难实施,管理者的态度盲目,大部分管理者在进行体能健康测试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体能健康测试的实质,仅仅是以一种盲目应付的态度在进行工作,在测试工作的过程中,管理机制松散,多个部门之间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常导致多个执行部门之间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学校管理方面的欠缺,严重影响着学生体能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应加强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渐的改变这种目的性不强的问题,最终改善学校体能健康测试管理工作。

其次,在学校测试仪器方面,学校在进行体能健康测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测试仪器的影响,现在,虽然学校对于体能健康测试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测试的器材测试的仪器的落后局面的影响,测试结果有时就会出现不能符合测试要求的局面,多数的检测设备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能将测试的时间进行统一安排,也制约着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者,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学校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的出现,有的学生在长跑时甚至会出现晕倒、呕吐等严重的问题,体能健康测试不达标的现象更是频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关注度不够。

所以这就要求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上的问题,学校应在学校体育师资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分析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并不是完全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多数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惰性,同时在进行锻炼的时候,缺少参与体育锻炼的伙伴,最后,学校在体能健康测试方面也缺乏相应有效的体育政策,因此,学校应明确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可以让学生自觉进行体育的锻炼。

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能健康测试的时间与现实安排冲突.

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参加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工作,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统一组织体能健康测试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多数学校在进行体能健康测试,时间通常会安排在学期的前面的阶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反映存在不全面性,体能健康测试仅仅是一种体质状况的反映机制,学生的体质不应仅仅关注体能健康测试的达标情况,更多关注的应该是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

3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分析。

体育教学内容中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通过走访的形式对某大学教师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82%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中安排了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但时间安排较少,承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课余锻炼技能与知识的教育,认为学生的体质养成应该在课下进行,自己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导向,不能依靠课堂教学。

分析原因,首先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关,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学生不喜欢也就导致教师只好改做其他的活动进行。其次是与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关,有教师直接指出,因为现在学生比较怕吃苦,所以往往在安排枯燥的身体练习时不太配合教师,这也是这项内容难以贯彻的直接原因之一。再者是与教师的教学投入与有关,教师不愿意思考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造成身体素质内容无法贯彻的原因之一。

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调查结果显示,约75%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依据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又依据出勤率和平时表现,很少有教师把身体素质纳入成绩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更有部分教师仅仅从体育参与的角度来制定成绩的考核办法,给学生造成了只要来就有成绩的错误思想。

4结语。

普通高等学校体能健康测试这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国家对于当代大学生身体状况的重视,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本身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无论是宣传教育环节还是后期的反馈工作,都应当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大学生自觉投入到身体锻炼中来,从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国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颁布相关的方针政策,并加大监察力度,使得各大高校能够在强有力的监督之下逐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质健康测试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敏,陈英军,李亚莉.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1(5):78-81.

[2]陈昌盛,吴家荣.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21):14-15.

[3]王宁.试论人性化视野下现代体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4(15):88-89.

[4]蔡德亮.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运动,2014(12):73-74.

拓展:

大学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与教学现状论文

摘要 :

目前,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大学为了能向社会输送体能优秀的人才开设了大学体育这一课程。而其中篮球作为大学体育选修课的一种更是深受学生喜爱,而大学开设这一选课也是为了加强学生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

大学体育;篮球课;体能训练;教学现状

篮球这一体育项目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其不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能水平。学校为加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将篮球课作为选修课的一种供学生挑选。当然,大学的篮球课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较为单调、学生缺乏积极性等。本文将就大学篮球课体能训练及其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内涵

体能是人类身体的一项重要素质,想要完成好工作以及学习任务,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体能训练意在磨练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极限,其能够开发人类潜能并增强对人意志的磨练。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偏差,大学军训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其身体素质较差这一现状不禁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体育的篮球课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身体各项机能,从而让大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在大学体育篮球课中,体能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必须明确其目的,针对提高学生速度、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具体的训练方案。第二,体能训练必须遵循几点原则,比如以力量和速度训练作为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以及体能训练效率要高的原则。第三,体能训练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制度出不同强度不同内容的训练计划。只有做到这些内容,才能使体能训练发挥最大的效果,最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2、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不科学

目前,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其模式与内容都比较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篮球技巧和热身训练,而一些专业性的技巧教授以及对抗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陈旧的教学模式

我国近些年来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导致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而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授课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师的示范讲解为主,然后让学生解散自由活动,期末考核多数也仅仅以简单的测试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导致大学篮球课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师资力量不充足

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很高的重视,初中和高中甚至会发生主课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学校思想观念上的错误。体育课的教学地位一直处于最底层,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投入有限,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体育课授课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加之硬件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体能训练中的问题

、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

我国大学体育课的教学通常都存在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体育选项课都将跑步这一方式作为热身项目,体能测试也多以跑步的形式进行。跑步这种单一的形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篮球课有其本身的特性,对体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课教学时,其体能训练必须有其针对性,教师应制定符合篮球课具体要求的体能训练方案,这样一来不但能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模糊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体能训练并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也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而对体育课真正的内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体育课及其中的体能训练都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能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体能训练自身优势。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方向指导,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体能训练达到其应有效果,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积极性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与耐力被逐渐消磨,当体育课上教师安排体能训练时,学生往往不愿遵从,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一些学生由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其自律性较差,而这时需要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完成体力消耗较大的训练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训练,最终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学生身体素质差

我国的教育自中学以来,学校大多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中学时期身体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使体能训练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另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对体能训练并不能适应竞技与训练良好,而且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教师需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得不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进行调整。

、不科学的时间安排

大学校方多数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表的安排上大学体育篮球课所占的时间很少,通常而言由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少,专业课压力大,校方会根据其他专业课程的安排决定体育篮球课的上课时间,这也导致篮球课的上课时间可能并不适合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由此看出校方不科学的课程时间安排导致学生体能训练效果较差。

、没有形成训练体系

真正有效的体能训练往往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注意。首先,教师要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案,而传统体能训练往往形式单一,既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大学体育篮球课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要求很多,其体能训练必须满足对速度、力量、柔韧性以及延伸性等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提高篮球课的体能训练效果。

、场地与设施的限制

大学现有的体育训练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其与校方的现有硬件设施不能匹配,而体育课也没能得到大学校方更多的重视,因此在这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不足,这些都给学生篮球课体能训练方面带来更大的难度。

4、优化篮球课体能训练方法

、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

想要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教师制定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让每一位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适宜的锻炼。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将训练过程分成几个小模块,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在哪些环节的训练存在不足,并对其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分配训练时间,提升自己的短板。除此之外,饮食计划也是体能训练方案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营养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有教师在一旁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比起学生自己盲目练习的训练成效要高很多。第一,教师在篮球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清楚的传达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意义和方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第二,大学学校可以聘请更多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加入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第三,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学校应组织培训交流会,让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创新训练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篮球课的体能训练也是如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教学要求的训练方式,同时,在训练方案中加入一些新思路,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加完善新颖。传统的训练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体能训练要求,这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从而使学生的体能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

、训练方式与技巧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使体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而言,体能训练需要重点训练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体能:第一,耐力训练。一场篮球比赛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想要在篮球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和状态,需要学生有充足的体力进行支撑。同时,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体力恢复,教师们也要注意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第二,速度训练。篮球运动需要学生有较快的反应能力,随时应对赛场上形势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增强学生的爆发力,这样学生不仅能看清赛场上局势的变化,同时也能根据具体情形做出身体反应。第三,柔韧性及伸展性训练。篮球这一竞技项目需要很强的技巧,换而言之篮球运动中有很多难度系数较高的专业性动作,这些都要求学生有极佳的柔韧性和伸展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动作。体能训练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上的影响,其能够使学生释放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压力,改善学生情绪;同时能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另外其对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因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大脑反应力以及思维活跃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毅力以及耐力,这样一来,学生能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并且能够对专业知识更好更快的理解。从这种意义来说,体能训练不但可以增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能提高学生智力,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由此可见篮球体能训练绝对是一种一举多得的锻炼方式。

5、结束语

大学体育课中篮球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一项娱乐性和竞技性兼备的体育项目,它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乐趣,又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大学教师要重视篮球课上学生的体能训练,同时校方也需要加大体能训练场地、设备以及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进行体能训练时能够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另外,教师也要将体能训练方案设计得更加新颖有趣,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篮球这项运动中。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

[2]黎振华.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5(3).

[3]璩晓沛.上海市高中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时空,2015(20).

[4]张麟,崔璨.高校篮球选项课“莱格尔跑”体能测试的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4).

新文化运动相关论文文献

lalalalalalalallala

叫声哥哥 我帮你...

“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于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创刊.其主要人物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以科学与民主为两大旗帜,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文化启蒙运动.1917年起,《新青年》又开始了文学革命运动,于是,文学革命又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是,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在推动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不仅唤醒了中国广大民众,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精神桎梏,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和热血知识分子,他们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子,他们不顾高压,不怕流血,不怕坐牢,奔走呼号,始终冲锋在最前面,拉开了现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序幕。可以说当时的那一代中国青年学生在为维护民族独立的尊严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极高历史答卷。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其目的就是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继承什么精神?继承的本质要义在于,对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进行汲取,对仍具价值的思想精髓进行弘扬。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启蒙时期,各种思想、思潮涌现,各种观念、观点激荡。继承五四精神,首先要科学把握其历史本质和主流,弄清楚哪些是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仍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精神财富,哪些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将五四时期的那些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精髓作为继承的主题。同时,继承五四精神,还要正确梳理其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到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孤军奋战到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是五四以来中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重要路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将这一宝贵传统转化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鲜明精神气质,继续传承下去。毛主席曾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中写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五四运动到现在已有了二十周年,抗日战争也快两周年了。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 大的责任。我希望他们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青年们,努力啊!”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结合的重要性和所产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代的青年因多种原因影响,已没有了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特性和阳刚之气。一些青年人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不大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特别是在一段长时间里,由于受到一些所谓的精英洋奴们着意渲染和洗脑及学校刻意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优良传统的教育,致使一些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受到民族虚无主义的侵蚀,而去过分地追求物欲和自我膨胀,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这些问题,只要青年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特别是亲身具体地去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是能得到解决的。要指出的是,发生这些问题,主要责任不在青年身上,与当今灌输的惟物教育及社会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在当今和平年代的社会中,公平和正义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也是为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一个社会的基石。目前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不公正的现象,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扩大,极易激化社会矛盾。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民族忧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强,特别富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因此,作为公平正义的追求者,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时,应该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生存,在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不要忘了底层的大众;要成为各种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向社会呼吁、建议,要求执政党与政府创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理直气壮地担当起社会的思考者、反省者,批判者和前进的推动者。 转贴于 中国文下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二十一世纪是你们的世纪,中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你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你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你们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只要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能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团结奋斗,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 索引序列
  • 新文化运动论文的参考文献
  • 新文化运动论文文献
  • 新文化运动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 最新极限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新文化运动相关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