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1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2)。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肖邦以钢琴音乐著称于世。肖邦的钢琴音乐体裁丰富,几乎无所不包。这些作品大都流露出肖邦对故国家园的深切怀念,对波兰民族独立的热切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受和情致。肖邦的夜曲在他的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其音乐诗意连绵,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相互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他的创作手法体现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的创作风格。某种意义上,正是夜曲使肖邦获得了“钢琴诗人”的赞誉。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1首夜曲,几乎贯穿他的一生。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他音乐创作中最精致的一组珍品。 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近郊的热拉估瓦·沃拉,父亲是法国农民的儿子,年轻时迁居波兰,母亲是波兰人,爱好音乐并擅长弹奏钢琴和歌唱。肖邦的童年时代深受母亲的音乐熏陶,这使得他从小就热爱波兰的民歌和民间音乐。肖邦6岁学习钢琴,7岁出版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因卓越地演奏捷克作曲家吉罗维兹的钢琴协奏曲而震惊乐坛,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16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在1816—1819年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成为波兰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29年,19岁的肖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学院院长爱斯涅尔在肖邦的毕业鉴定上称其为“音乐天才”。 肖邦自幼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十分崇拜领导波兰起义的民族英雄柯斯丘什科。他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有着强烈的印象,尤其对当时沙皇尼吉拉一世加紧残酷镇压波兰极为不满。1826年他亲自参加了华沙反抗沙俄统治的爱国示威游行。 1830年3月10日,肖邦在华沙举行了两次音乐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此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之际,华沙正酝酿着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而反动统治的镇压也愈加残暴,他被迫流亡国外。1831年9月11日,肖邦到巴黎,从此也定居法国。在侨居国外的19年中,肖邦创作了大量内容深刻、感情奔放的作品,抒发了他的抑郁悲愤的亡国之痛,倾注着对祖国和故乡亲人的无限爱恋和深切思念。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患肺病不治在巴黎病故,终年39岁,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保存在故乡华沙的圣十字教堂内。 肖邦丰富了夜曲的表现力 肖邦创作的夜曲极其富有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形式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奏出优美抒情的主旋律。他的夜曲与向情人表示爱慕的小夜曲不同,多为作曲家在夜深人静时以音乐表达的内心独白。格调高雅,感情真挚,气氛宁静、安逸,一扫那种矫揉造作的贵族沙龙气息而富含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月影花丛中的情侣幽会,夏夜里情人温存的怀抱,星星眨眼的妩媚,以及夜间的狂风暴雨拍打着门窗,夜幕中的冥想等等都折射出肖邦人生经历中的浪漫情怀。在他那优美的乐曲旋律中还会插入充满激情的、愤怒的爆发和悲剧性的片段。这种激越的爆发与宁静优雅的基调之间形成了令人惊怵的冲突性对比,将肖邦的浪漫、内向、孤高、优雅、恬淡、平和的天性和他那因国难家恨、世事纷扰、被迫离乡背井、亡命天涯的经历而产生的内心忧愤尽现无遗。他的创作在感情的充实、思想的丰富、织体形式的多样化、结构的扩展、音乐的多样性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内容上,肖邦夜曲中的那种沉思、思念和忧伤的情绪逐步脱离了早期夜曲中感伤主义多愁善感情调的阴影,一方面融入了柔情似水的表白和对大自然中谜一般夜幕景色的描绘,借助优美动人的旋律呈现作曲家内心丰富而汹涌的感情,如诗一样得到了流露与倾泻;另一方面,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肖邦创作个性的进一步成熟,一种新的情感因素逐渐渗透和反映到他的夜曲创作中来,即一种戏剧性力量的悲愤和反抗的音调的出现,在他的音乐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使夜曲获得了更新的性质上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一点上,肖邦的夜曲充分表现出气势磅礴和滴滴入微的戏剧性、悲剧性矛盾;中突的叙述,艺术形象既有火一样的激情,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在内心深处还含有复杂的惶恐不安和如歌如泣的表达,所有这些,都使得他的夜曲更加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前所未有的细腻情感刻画和雄伟壮阔的史诗性描写,无疑把夜曲推向了顶峰。 肖邦夜曲的创新音乐语言 在形式上,肖邦的夜曲在表现情感的音乐语言处理上更具特色。在他的大部分夜曲中,他选择了慢板的速度来表现情与景的交融。因为这样十分有利于表现舒展、悠长的旋律线条,能够充分展示音乐语言的回转起伏,使人听起来不禁产生出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而在情感升华的乐段里,他不惜用急风暴雨般的快板和华彩乐段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听者随他一起去感觉灵魂上的震颤。 在音乐的结构组织和技法上,肖邦舍弃了以往纯器乐表演中的难度技巧,为使作品情绪的需要来逐渐发展和推进结构和技巧。在旋律的创作方面,常用的手法是“加花变奏”,即在主旋律重复时常用装饰性经过句或华彩,有时用双音或和弦,也有时加进第二声部,这使得旋律线更加优美,也大大增强了流动感和歌唱性。他的装饰音很华丽,但并不妨碍基本旋律线的优美,而是对主要乐思的补充,并以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有些又重返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使得钢琴这件并不善于歌唱的乐器发出了迷人的歌声。在织体的形式上,肖邦很重视复调音乐,他敬仰巴赫,可在他的创作中,尤其在夜曲中并没有巴赫式的复调,只有主旋律和伴奏织体。在夜曲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远距离的伴奏织体,并巧妙地运用延音踏板使低音部相距甚远的和弦持续,使旋律和伴奏统一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片音云, 肖邦1830年创作的《降巨大调夜曲》(Op.9No.2)是他夜曲中最优秀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写这首乐曲时,肖邦年仅20岁,生活在波兰,《降E大调夜曲》以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景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主要的特点。另一特点是节奏上比较宽松、带有船歌似的荡漾感,加之独特的Rubato用法,使作品张弛适度,又不散乱。本曲音乐形象较为单一,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是一首优美、明朗、乐观、充满诗意和春天气息的作品。在织体结构上,右手始终保持优美的带有装饰性的歌唱旋律,左手是船歌似的和声性的伴奏,像是一首寓意高雅、表情丰富的无词歌。全曲有三个主题素材以行板速度呈示的第一主题,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这一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反复了三次,情绪连贯,但旋律的装饰性变化很大,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在第二主题中则注重于速度的变化,接着再现的第一主题,其即兴特点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前两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第三主题,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第三主题变化重复后,出现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是一首抒情诗,但请别忘了这些夜曲并非只是一味抒情而已,肖邦的音乐中也是有英雄气概的,舒曼曾经称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就是此意。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肖邦的夜曲是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最重要的原因。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肖邦用其毕生的精力去创作和歌颂人类所普遍追求的爱和美感,他超越了自我这个小我,而达到一个大我的境界,肖邦用他那一颗纯洁的心灵为我们留下了艺术圣地,这个圣地是一个净化情感、升华灵魂的圣地。在这个圣地里,只有爱和对美感的追求。 细述肖邦夜曲 肖邦39年短短的生命,是由无数晶莹耀眼的钢琴珠玉小品所镶缀起来的。他生在19世纪前半叶浪漫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的色彩,音乐史一般都将他列入浪漫乐派之列。 人们只要一提到肖邦夜曲,就会很自然地使人想到爱尔兰人费尔德(John Field,1782-1837)。因为费尔德才是夜曲的始创者,是费尔德率先将“夜曲”作为钢琴作品的一种创作方式。他在1813年至1835间创作了18首供钢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征是低音部以波动的伴奏音形,衬托出右手所弹奏甜美的主题旋律。1814年,费尔德的三首夜曲在莱比锡出版,成为肖邦创作夜曲的源头。虽然在史料记载上,肖邦在1833年之前并未亲遇费尔德,但早在1818年肖邦便开始在华沙演奏费尔德的作品。而到达巴黎之后,肖邦更经常用费尔德的夜曲作为音乐会曲目或教授学生钢琴的教材。 肖邦本人在先天上是特别适合演奏夜曲的。在性格上,他不媚低俗的优雅格调和高贵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现内在的深刻情感。在体型上,肖邦体弱多病,并不适合演奏高响度的宏伟作品,但其细腻的情感和珠玉般的音乐变化,却成了夜曲的迷人气质。然而,当他的的三首夜曲初次出版时,却遭到德国著名乐评家列尔斯塔的无情痛击,称肖邦的作品比之费尔德的夜曲有欠自然,加入了过多的“香料和胡椒”。时至今日,我们除了在音乐史资料中见到费尔德的乐谱外,他的作品几乎极少在音乐会上出现,而肖邦夜曲的优美旋律却穿过近两个世纪的巨变时代,还在今天的夜空中闪耀,也许正是肖邦夜曲中的这些“香料和胡椒”才真正满足了现代人的胃口吧?! 尽管有学者在介绍肖邦的夜曲时,会连《摇篮曲》(Berceuse)和《船歌》(Barcarolle)一并介绍。但我们现在所称的21首夜曲却并不包含这两首乐曲。这21首夜曲,创作时间分别在1827年至1846年间,也就是肖邦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中有三首是肖邦过世后才出版的。如《e小调夜曲》,是肖邦的好友冯坦那(Julian Fontana)在家中发现,后经肖邦家人同意而出版。而《c小调夜曲》原来打算编成出版,后又临时取消。这两首作品是受到较多怀疑的作品,所以鲁宾斯坦和富朗索瓦的夜曲全集都没有收录这两首夜曲。 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不喜欢用文学性的标题来注释他的作品,所以像《雨滴前奏曲》、《革命练习曲》、《小犬圆舞曲》这些名称,都是出版商后来附加上去的。像作于1833年的《g小调夜曲》,是肖邦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后,将内心的彷徨苦闷和忧心忡忡写成这首悲剧性的夜曲,他原来打算给这首夜曲加上“悲剧哈姆雷特观后感”的字句,后却不愿文学性的标题破坏了音乐的神秘感和想象力而取消了。至于像《叙事曲》这种原本有文学性内容的作品,他也不加任何解说,而希望演奏者和欣赏者以纯音乐的方式来欣赏。所以,要想了解肖邦夜曲的创作背景就特别困难。好在他的这21首夜曲,有一半以上是题献给至亲好友,我们可以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一些创作时的蛛丝马迹。 作品的三首夜曲,是肖邦1831年09月到巴黎之前就已创作完成的作品。他在沙龙和朋友聚会时,经常喜欢演奏其中的第二号《降E大调夜曲》,而这首夜曲也成为现今最通俗、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肖邦初到巴黎时,是使用一台伊拉德钢琴(an Erard piano),这种钢琴的键盘较笨重,要弹奏弹性速度的乐曲常无法得心应手,于是肖邦的好友波列意(Camille Pleyel,1788-1855)慷慨解囊,赠送肖邦一台触键灵活的钢琴。这台钢琴伴随肖邦直至1879年辞世。肖邦为了感念他们一家的友谊,将他的第一号《降b小调夜曲》题献给波列意夫人。 作品的三首夜曲,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 Hiller ,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 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 尽管艾勒(Louis 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在最著名的第五号《升F大调夜曲》中,我们甚至可以听见静夜里孤独浪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景,第18小节的落漠之情,第25小节至35小节的内心波涛滚滚,再一次说明了肖邦离乡背井的孤寂,祖国的灾难、与亲人离散的痛苦所产生的悲剧性风格转变。第六号《g小调夜曲》,从68小节开始的戏剧性高潮,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作品之一的《升c小调夜曲》,克列金斯基(Jean Kleczynski)认为:“那是在描写平静的威尼斯之夜,在恐怖的谋杀景象之后,海水淹没了尸体,但依旧一平如静地反映着月光。”或许,他在左手波浪般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音中,发现了充满悬疑的描写性格,才产生了如此的联想。芬克(Henry )则对此曲推崇备至,他说:“在这四页乐谱中所包含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许多400页乐谱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英国一位管风琴家威尔拜(Charles Willeby)则说:“如果以简单性(Simplicity)作为判断艺术的因素,我们再也找不到比它境界更高的艺术作品了。”根据美学中“饱沃原则”,也就是创作应以最简单的素材,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那么这首《升c小调夜曲》无疑是旷世精品。 另一首第八号《降D大调夜曲》,虽是同一时期作品,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它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题,但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主题旋律,却构成一个奇妙的甜蜜夏日二重唱歌声,主题重复出现三次,由弱到极弱,然后再到强,构成一种引人入胜的情绪起伏。 作品编号的两首夜曲,似乎又从强烈的描写和戏剧性格,返回到费尔德风格。其中《B大调夜曲》,无法预期的几句长度、开放结尾和缺乏反复的自由形式,和那相当戏剧化的结尾,却给人不落俗套的清新感受。第十号《降A大调夜曲》,优美的旋律加上圆舞曲般的节奏,后来被芭蕾舞剧《仙女》(les Sylphides)采用,而改编为管弦乐曲。 1838年冬天,肖邦病情恶化,医生建议他到南方去休养,于是乔治桑决定随肖邦到地中海的西班牙领地--马约加岛(Majorca)避寒。11月19日,肖邦在写给冯坦那的信中说:“天空像绿松石,海洋像碧琉璃,山岗像翡翠,空气像天堂。太阳整天热焰当空,每个人都穿着夏天的衣服,入夜吉他歌声不断。……总之,这真是爽快生活!” 作品编号的两首夜曲,便是在这风景宜人的马约加岛上完成。当然许多人都想知道,马约加岛上的温暖海风是否会吹散肖邦内心郁结的忧伤。首先《g小调夜曲》速度缓慢,给人举步维艰的沉重感,但肖邦学生顾特曼(Adolph Gutmann)认为,肖邦在这首乐曲中,忘记加上渐快速度记号。不过另一首《G大调夜曲》却美得使人不敢正视。卡拉索夫斯基(Mority Karasowski)就认为,从29小节开始的第二主题,是肖邦所写过的最美的旋律。 舒曼对作品三十七的看法:“这两首夜曲与早期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它的装饰音更简洁而表现更优雅。我们知道肖邦一生钟爱闪耀的星星,金光耀眼的宝物珠玉。尽管他已经改变和成长,他仍喜爱装饰,但那是深思远虑的一种装饰音。因为在所有的装饰音背后,闪耀着一种诗情的高贵。的确,品味超卓必属肖邦。” 在舒曼的深刻剖析下,我们可以发现,经过马约加岛大自然风光的洗礼,使得肖邦的夜曲又发展到一番新的境界,一种更纯净的诗意的夜曲。 由于生活的不便,肖邦一行于1839年02月13日离开马约加岛,返抵法国。又因乔治桑的家诺安(Nohant)气候较适合肖邦,所以往后的七年,肖邦都安居在诺安,作品、、这六首夜曲都是在诺安的单纯起居生活中完成的。 克列金斯基曾称《g小调夜曲》为“思乡病”(homesickness),其实在诺安所创作的六首夜曲,多少有心理忧郁加上身体衰弱的阴影。而在缓慢的乐曲进行中,肖邦早年的青春气息不复出现,灿烂的光辉也逐渐褪色。之一中的“失望的哭泣”(克列金斯基的形容),谱出人生的无限悲情。之一则是带有病态香味的“月下香夜曲”,旋律悄悄爬上音符的花架。此时,病魔缠身的肖邦,似乎随时在听候死神的召唤。洪奈克(Huneke)说得好:“肖邦编织着他生命的夜曲,直到死亡之日。”确实,我们在肖邦生命中最后的四首夜曲(和)中听到最美丽而安详的死亡之歌。 由1827年至1846年这段肖邦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留下了21首黄金般的夜曲。这些夜曲的风格转变,也恰巧反映出他百般波折的生命历程。虽然的三首夜曲中,已表现出不同于费尔德的戏剧性华丽风格;但由和这五首夜曲中,似乎在祖国山河变色、生灵涂炭的刺痛下,都迸发出无法遏止的悲剧激情。1838然后,的病魔的折磨和马约岛的风情的刺激下,悲剧性的激情化解为纯净的诗意。在诺安的最后六首夜曲,肖邦近乎病态的美感,谱出美丽的生命终曲。然而,风格尽管在转变着,贯穿在21首夜曲中的高贵气质却始终如一。或许,那旷世奇才所独有灵气,才是创造永恒的原因。
op62,,3段式一段为lento,1,3段弱,2段有强弱对比,接近于ABA段式。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还是很有圆舞曲的味道的。特别是高潮部分,左手伴奏一直弹的是“蹦嚓嚓”的三拍子。也许是肖邦对夜曲实在太钟爱了,以至于在圆舞曲中也有很强的夜曲色彩。这是一种淡泊到及至,反而显得深刻的曲式,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寂寞冷清的夜晚,一位深闺中忧郁的女子,一声惆怅凝重的叹息。钢琴缓缓地奏起稍显庸懒的旋律,但似乎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忽然觉得这种静谧与苏轼笔下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在我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音乐中时,突然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旋律线条,如淙淙流水般的音符哗哗地淌下来,这样的流畅任是最润滑的丝绸也是无法比拟的。略带跳跃性的弹奏,使得意境更加飘渺,恍如仙乐般空灵、澄澈。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看群云散去,仙女舞蹈的场景?那就是升C在我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每次听肖邦,都会想起他在孤岛上的生活。或许乔治·桑的选择没有错。肖邦以燃尽生命为代价,在孤独的陪伴下,写出了一个与世隔绝之人的失落和快乐。我不知道孤岛是不是他的归宿,总之,当寂寞靠得很近很近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令人忍不住伫足,为它轻轻地歌唱。
推荐电影【一曲难忘】,楼主看后一定会颇有感触的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在他们的钢琴曲目中,肖邦都占有着重要地位。原因并不仅在于肖邦的作品特别适合于钢琴音乐会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听众观众,尤其在于肖邦音乐的美,在于它的诗意和韵味,在于表情和调性的富于变化,在于始终与内容化为一片的、形式的开展。但所有表达肖邦的钢琴家,并不都有资格称为肖邦专家,虽然绝对准确的表达标准是极难规定的,甚至于不可能规定的。一方面,随着音乐表现方法的发展,随着钢琴音响的进步与机械作用的日趋完美,随着美学观念的演变,大家对肖邦作品的了解也不断地在演变着。另一方面,关于他作品的表达,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同时存在,这是需要看表达的人的个性和反应而定的:有的倾向于古典精神,有的倾向于浪漫气息,有的倾向于表现派。其实,一切乐曲的表达,都由这些不同的观念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出来。在艺术领域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若要不顾事实,定出一些严格的科学规则与美学规则,那不用尝试,注定要失败的。肯定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找另外一条路径去了解肖邦,这路径是要抓住他音乐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了解他作品的关键的特征。看看肖邦在19世纪音乐史中所占的地位,即使是迅速的一瞥,也能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加深了解。最流行的一种分类法,是把肖邦看作一个浪漫派。这评价,从时代精神和当时一般的气氛着眼,是准确的,但一考虑到肖邦的风格,这评价就不准确了,因为浪漫主义这个思潮显然已趋没落,把肖邦局限在这个狭窄的思想范围以内,当然是错误的。肖邦的音乐以革新者的姿态走在时代之前,调式体系的日趋丰富是由它发端的,它的根源又是从过去最持久最进步的传统中引申出来的:肖邦认为莫扎特是不可企及的“完美”的榜样,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是他一生钻研的对象。至于肖邦作品的内容和他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是用最凝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最强烈的情绪的精华,浩瀚无涯,奇熠恣肆的幻想,像晶体一样的明澈;心灵最微妙的颤动和最深邃的幽思,往往紧接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魄和热情汹涌的革命情神;忽而是无忧无虑、心花怒放的欢乐,忽而是凄凉幽怨、怅然若失的梦境;雕刻精工的珠宝旁边,矗立着庄严雄伟的庙堂。的确,在肖邦的作品中,没有一个小节没有音乐,没有一个小句是只求效果或卖弄技巧的。体会他的思想,注意他的见解演变的路线,他的学生和传统留下来的、当时的佐证,卓越的肖邦演奏家的例子,凡此种种,对于有志了解他不朽的作品的艺术家,都大有帮助。只有在肖邦最全面的面貌之下去了解他的作品,才能说是恰当的、忠实的,至少不会有错误的看法。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三位钢琴家演奏的《波兰舞曲》。著名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自从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便在巴黎定居。有一天,在巴黎的波兰贵妇人吾汀斯基家里,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也是吾汀斯基家的常客。他们是德国的希勒、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音乐家相见,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音乐的内容,渐渐地谈到了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这时,他们之间就出现了分歧。原来,希勒是一个主张“绝对音乐”的作曲家,他不承认音乐有民族意识的存在;李斯特是近代标题音乐的鼻祖,他承认任何音乐必定有它的内容;肖邦则认为,他的音乐是绝对的民族音乐。三人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不已。于是吾汀斯基出来说话了。她说:“肖邦刚好完成了一首《波兰舞曲》,争论是难有结果的,不如大家都到钢琴上来演奏一遍,以便证实一下乐曲中到底有没有民族意识这回事。”大家都同意她的建议。于是,首先由希勒坐在钢琴前,他把《波兰舞曲》以最纯熟的技巧,严谨地、一丝不苟地弹奏了出来。因为他的理论是:如果音乐具有内容,必会破坏音乐的完美的意境,所以他的演奏,确实能令人惊叹他的准确和技巧,但除此之外,就只有茫然和空虚之感了。李斯特接着坐到钢琴前,他知道,肖邦这首《波兰舞曲》是为被敌人瓜分了的波兰而作的,李斯特也为此感到同情和激愤。于是,在他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枪声和火焰,战斗和奔马,战斗结束之后,是被蹂躏的波兰女人和儿童在啼哭,最后是绝望的呼喊和激愤的爱国志士们的热血在沸腾。一曲既罢,希勒的脸庞已紧张地为不幸的音乐所感动。吾汀斯基、李斯特和肖邦都流下了眼泪。最后,肖邦坐到了钢琴前。他坐着沉默了很久。因为他觉得,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是错误的,他必须自己来给以正确的表现。当他的心已全部进入音乐境界的时候。只见他轻轻地、喃喃地说:“波兰还没有灭亡!”接着,音乐从钢琴中倾注出来,弥漫着、扩散着。这里出现的不是波兰的恐怖、可怨的命运,也不是战争和死亡。这里出现的是波兰的阳光,阳光下是波兰的村庄、羊群;田野里开放着繁茂的鲜花。接着,波兰的山川流水,愉快而幸福的村民,仿佛在一个假日吹着笛子在舞蹈,还有孩子们在嬉戏……演奏结束了,四个人都静止不动。肖邦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以更轻柔的音调又说一遍:“波兰还没有灭亡!”四个人的面颊,都被肖邦音乐中的情绪所感染,仿佛他们都经受了波兰的阳光的曝晒,浮泛着幸福的红光。从音乐里,仿佛突然看到了波兰,认识到波兰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国家……在肖邦的作品中,爱好抒情的人能发现无穷的诗意与感情;爱好史诗的人能找到勇猛的飞翔,战斗的冲动,甘美的恬静;喜欢古典精神的人可以欣赏到恰如其分的节奏,条理分明的结构;长于技巧的人会发现那是最能发挥钢琴特性的乐曲。肖邦虽然从来没写作歌剧,但他从小极喜爱这种音乐形式,他的作品受到强烈的影响,例如他那些可歌可咏的乐句,特别富于歌唱意味的篇章与装饰音,以及行云流水般的伴奏,据他自己说,某些作品主调的美,往往就表现在伴奏中间。他爱好歌剧的倾向还有别的痕迹可寻:他的作品中前后过渡的段落,在曲调上往往是下文的优笔;或者相反的,表面纯属技术性的华彩伴奏(figuration),事实上却含有许多交错的图案与铺陈。凡是以虔诚的心情去研究肖邦作品的钢琴家,都应当重视作者的表情是朴素的,自然的;过分的流露感情,他是深恶痛绝的;也该注意到他的幽默感,他的灵秀之气,他极爱当时人们称赏的高雅风度,以及他对于乡土的热爱。唯其如此,他才能从祖国吸收了最可贵的传统,反映本国的山川、人物和最真实的民谣的风土气候。以上的感想既不能把这个题目彻底发挥,也不是为表达肖邦的“恰当的风格”定下什么规律,或者加以限制;因为对于内容的“丰富”与表现方法的“完美”,个性不同的艺术家往往都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这种情形不但见之于派别各异的钢琴家,亦且见之于同一派别的钢琴家,波兰人演奏肖邦的情形便是很明显的例子。最杰出的名家如巴得累夫斯基、斯里文斯基、米却洛夫斯基、约瑟夫·霍夫曼、伊涅斯·弗列文、阿丢·罗宾斯坦,中年的一辈如享利克·斯东姆卡、斯丹尼斯罗·斯比拿斯基、约翰·埃基欧,以及1949年得获第四届竞赛奖的前三名,哈列娜·邱尼-斯丹芬斯加、巴巴拉·埃斯-蒲谷夫斯加和万特玛·玛西斯修斯基,他们的风格都说明:不但以同一时代而论,各人的观念即有显著的差别,而且尤其是美学标准与一般思潮的演变,能促成不同的观念。毋庸讳言,与肖邦的精神最接近的钢琴家,一定是不滥用他的音乐来炫耀技巧的(炫耀技巧的乐曲固然很正当,但更适宜于满足炫耀技巧的欲望的钢琴乐曲,在肖邦以外有的是)。大家也承认,与肖邦的精神接近的钢琴家,是不愿意把他局限在一种病态的感伤情调以内,而结果变成多愁多病的面目的;他们对于复调式的过渡段落,伴奏部分的流畅与比重,装饰音所隐含的歌唱意味,一定都能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他们也一定尊重作者所写的有关表情的说明,能感染到作者所表现的情绪与风土气氛。朴素、自然,每个乐句和乐思的可歌可咏的特性,运用连贯的节奏与圆顺,都应当经过深思熟虑,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值得注意的还有别的问题,例如,钢琴音响的天然的限度,决不能破坏。不论是极度紧张的运用最强音而使乐器近乎“爆炸”,还是为了追求印象派效果,追求“烟云缥缈”或“微风轻随”的意境,而使琴声微弱,渺不可闻,都应当避免。凡是歪曲乐思,超出适当的速度的演奏,亦是大忌。所谓适当的速度,是可以在某种音响观念的范围之内加以体会而固定。世界各国真正长于表达肖邦的大家,对于这个天才作曲家留下的宝藏,所抱的热爱与尊敬的心,无疑是一致的,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所不同的是,我们这时代的倾向,是要把过去伟大的作品表现出他们纯粹的面目,摆脱一切过分的主观主义,既不拘束表情的真诚,也不压制真有创造性的、精妙绝伦的表演。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1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2)。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肖邦作品10-12,C小调,后人命名为《革命》,肖邦1831年离开华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图加特得知俄军入侵波兰,悲愤之余而作。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上,右手奏壮丽的八度。作品由十二首练习曲组成,每首具有明确的技术锻炼目的。如第一首练右手的伸张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第二首练右手3、4、5指的独立、灵活和翻越弹奏等等。在这同时,每首练习曲又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加第三首中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三个声部伴奏下奏出,非常优美动听,并寄寓了深情——肖邦对祖国的热爱。肖邦在晚年教学生弹奏名时,曾请不自禁的呼喊;“啊!我的祖国!”它的中段激情澎湃,充满焦虑不安和挣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续不断的音流衬托下,右手奏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还是很有圆舞曲的味道的。特别是高潮部分,左手伴奏一直弹的是“蹦嚓嚓”的三拍子。也许是肖邦对夜曲实在太钟爱了,以至于在圆舞曲中也有很强的夜曲色彩。这是一种淡泊到及至,反而显得深刻的曲式,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寂寞冷清的夜晚,一位深闺中忧郁的女子,一声惆怅凝重的叹息。钢琴缓缓地奏起稍显庸懒的旋律,但似乎又带着些许神秘的气息。忽然觉得这种静谧与苏轼笔下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在我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音乐中时,突然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旋律线条,如淙淙流水般的音符哗哗地淌下来,这样的流畅任是最润滑的丝绸也是无法比拟的。略带跳跃性的弹奏,使得意境更加飘渺,恍如仙乐般空灵、澄澈。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看群云散去,仙女舞蹈的场景?那就是升C在我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每次听肖邦,都会想起他在孤岛上的生活。或许乔治·桑的选择没有错。肖邦以燃尽生命为代价,在孤独的陪伴下,写出了一个与世隔绝之人的失落和快乐。我不知道孤岛是不是他的归宿,总之,当寂寞靠得很近很近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令人忍不住伫足,为它轻轻地歌唱。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 March 1810 – 17 October 1849), was a Polish composer and virtuoso pianist of the Romantic era who wrote primarily for solo piano. He loved Polish folk music since childhood and composed Polonaise at the age of seven. He started to perform on stage at the age of eight and became famous before the age of twenty. On October 17, 1849, Chopin died of tuberculosis in Paris. He has created about 200 compositions in his life, including 2 piano concertos, 3 piano trios, 3 piano sonatas, 4 Ballades, 4 Scherzos, 27 Etudes, 16 Polonaises, 17 Waltzes, 21 Nocturnes, 4 Impromptus, 3 Ecossais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boleros, barcarolles, lullabies, variations, etc., a total of 21 volumes. He is known as a “poetic piano genius”.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至1849年10月17日)是波兰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主要为独奏钢琴写作。 他从小就热爱波兰民间音乐,并在七岁时创作了波兰舞曲。 他从八岁开始在台上表演,并在二十岁之前成名。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死于结核病。 他一生创作了约200首作品,包括:2首钢琴协奏曲,3首钢琴三重奏,3首钢琴奏鸣曲,4首叙事曲,4首诙谐曲,27首练习曲,16首波兰舞曲,17首华尔兹,21首夜曲,4首即兴曲,3首埃柯赛斯舞曲; 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变奏曲等,共21卷。 他被称为“钢琴诗人”。 The high ideological value of Chopin's music is that it reflects a side of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European bourgeois national movement in the 1830s and 1940s, screaming out the angry and defiant voice of the oppressed and enslaved Polish nation. Chopin's music has a strong Polish national style. His attitude towards national folk music was very serious, he was against novels, yet, not bound by it. He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music creation methods of Western Europe at that time and used i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his creation so that his music had a rigorous and complete art form that had a profound connection with the classic. He dared to boldly breakthrough tradition and innovate. This is particularly manifested in his deep excavation and enrichment of the potential artistic expression of a series of musical genres such as preludes, etudes, narratives, nocturnes, impromptu, etc., by endowing them new social content. His melody has a high degre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is full of personality; his harmony language is novel and bold. All these factors combine to form a novel and unique Chopin style,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music.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830年代和19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发出被压迫和被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当时他对西欧的音乐创作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创作起点,因此他的音乐具有严谨而完整的艺术形式,与古典音乐息息相关。他敢于大胆突破传统并进行创新。具体体现在他通过赋予新的社会内容,对序曲,练习曲,叙事,夜曲,即兴等一系列音乐流派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丰富。他的旋律具有很高的情感表达力和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而大胆。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Appreciation #1 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 66 幻想即兴曲 参考演奏视频: It was this piano piece that first brought me into the world of Chopin, and it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I encountered a challenge when practicing it when I was in my eighth grade. This composition is in ternary form. Its difficulty lies in the continuous sextuplet of the left hand aligning with the quick quadruplet of the right hand in the first and third movements, which is in C-Sharp minor. This combination of a different rhythm and quick tempo cause people to have a sense of illusion. The middle movement is in D-flat major and a much slower tempo with a lyrical melody, which brings the listener into a beautiful world of fantasy. The melody ending is repeated in the bass as if the world in the fantasy is still fading. This is a work by Chopin at the age of twenty-four (1834), but it was not discovered by his descendants in the sheet music folder until his death and was published in 1855. The title "Fantasy" was taken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正是首钢琴曲最初将我带入了肖邦的世界,也是我八年级时第一次在练琴时时遇到困难。 这首曲子是升C小调,三段式。 它的困难在于在第一和第三段中,左手的快速六连音与右手的四连音的错位。这种错位的技法和快速的节奏的结合使听众产生幻想,就如曲子的标题所说。 中间段乐章是降D大调,节奏较慢,带有抒情旋律,这使听众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幻想世界。 结尾低音中重复的重复旋律,仿佛幻想中的世界仍在脑海中。有意犹未尽之感 这是肖邦二十岁(1834年)的作品,但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后人才在活页乐谱夹中发现,并于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是在出版时决定的。 Appreciation #2 Nocturne Op. 9 No. 1 in B-flat Minor 降B小调夜曲 参考演奏视频: While the “Fantasy” opens the first door to the world of Chopin, this Nocturne made me completely obsessed with Chopin. The first melody successfully caught the ears of audiences into the dream world. This piece is in ternary form and a slow tempo. The use of ornaments in the right hands and the soft arpeggio of the left hands described the beautiful night of nature. The key changed to D-flat major in the middle section, and the pure and lyrical melody made the mood more dreamy. Then, it went back to the main melody. During the up climbing of the pitches, it dissipated like a ray of smoke before reaching the highest pitch. As the melody continued to climb, the climax arrives. After another repetition of this melody, the mood had quietly changed, and the sense of slight dissonance in harmony appeared as if it were a trace of fluctuation in a sweet dream. Slowly, the waves gradually smoothed, everything seemed to slowly dissipate, and the light slowly dimmed, just as everything was about to disappear, the familiar melody at the beginning sounded again, bringing the listener into the quiet forest floating forward in the trail. Finally, there are three chords like the church bells in the distance, which makes people feel quiet and comfortable. The dream-like mood gradually goes away and finally disappears… This nocturne, together with the next two, was written in 1830-1832 and published in 1833. It is the earliest nocturne published by Chopin and dedicated to Mrs. Mary-Pryel. 当《幻想即兴曲》为我打开了肖邦世界的第一扇门后,这首夜曲让我完全沉迷于肖邦。开篇的旋律就能将听众带入梦境世界。这首曲子也是三段式,节奏较慢。右手装饰音的使用和左手的柔和的琶音描述了大自然的美好夜晚。中段转为降D大调,纯净而抒情的旋律使心情更加梦幻。中段过后,回到了主要旋律。音调的上升的过程就像一缕烟雾一样消散着。随着旋律的不断攀升,高潮到来了。再次重复这种主旋律后,情绪悄然改变,韵律的轻微不和谐感出现了,好像是甜梦中的一丝波动。慢慢地,海浪逐渐变平,一切似乎都在慢慢消散,光线慢慢地变暗,就像一切都将要消失一样,随着熟悉的主旋律旋律再次响起,听众仿佛步入到悬浮的阶梯直达宁静森林。最后,远处传来三声和弦,像教堂的钟声,使人感到安静和舒适。梦境般的心情逐渐远去,最后消逝…… 这首夜曲以及其后的两首夜曲,写于1830年至1832年,并于1833年出版。这是肖邦出版的最早的夜曲,献给玛丽·普赖尔夫人。 Appreciation #3 Waltz in D-flat major, Op. 64, No. 1, “Waltz of the puppy” 小狗圆舞曲 参考演奏视频: This piece was created in 1846, dedicated to George Sand, who conducted a relationship with Chopin between 1837 and 1847. It is said that, as Chopin was composing the music for this piece, a little dog named Marquis was running around the house in which he was composing, gleefully chasing its tail. This waltz is also called “Minute Waltz” because it's short and in a fast tempo. The piece is in ternary form, triple meter. After the four-bar introduction, a rapid repetitive rotation melody pattern appeared, depicting how the puppy spun quickly chasing its tail. The tune is lively, witty, and funny. The second part is a beautiful and lyrical waltz theme, as if the puppy ran for a rest, lay down, and rested for a moment, laziness and comfort. The third part is back to the fast main melody, just like the game where the puppy starts chasing the tail after the rest, until the end of the music. It was one of his final compositions. Chopin’s health was rapidly failing at the time of composing. He included the piece in his last ever concert in Paris in 1848, the year before he passed away (Palmer 2019). 这首作品创作于1846年,献给乔治·桑德(George Sand),后者在1837年至1847年间与肖邦有着暧昧关系。据说当时肖邦正在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只叫侯爵(Marquis)的小狗在他正在房屋中四处奔跑,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自己的尾巴绕圈圈。这首圆舞曲又短又快,因此也被称为“分钟华尔兹”。此曲是三段式,三拍子。在四小节引子之后,出现了快速重复的旋律,描绘了小狗如何快速追逐尾巴。乐曲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第二部分是一个美丽而抒情的主题,仿佛小狗奔跑后,躺下休息了一会儿,懒惰和舒适。第三部分回到快速的主旋律,小狗重新开始追逐尾巴,直到音乐结束。 这是肖邦的后期的作品。作曲时,肖邦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在他去世前一年,他在1848年在巴黎举行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中演奏了这首曲子。 Appreciation #4 Étude Op. 10, No. 12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革命练习曲 参考演奏视频: After knowing the failure of Poland's rebellion against Russia in 1831, Chopin created this piece, an outpouring of intense anger and passion. In the beginning, the burst of the dominant seventh chord in C minor built up the main theme. It leads to the pouring of the relentless left hand’s descending scales of sixteenth notes, which evokes anger and anxiety. The disjunct melody composed of dissonant chords and the upstream syncopation in the main melody from the right hand express perseverance and fortitude. The repeated main melody in 0:38 but with a much lower dynamic conveys more than just anxiety and perseverance but also the painful struggle. In the middle of the piece, the emotion was enhanced by three repetitions of the main melody but with more chords and higher rhythm (1:15 - 1:58). After the three progressions, we seem to be able to see the dawn of victory. The ending of this piece uses four tonic chord of C major with fortississimo. The calm, powerful, and meaningful ending seems to express Chopin’s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of victory. 在得知波兰1831年革命失败后,肖邦创作了这首充满了强烈的愤怒和热情的作品。一开始的C小调属七和弦的爆发为整首曲子奠定了主题基调。随之而来的左手十六分音符快速倾泻,唤起了愤怒和焦虑的心情。右手的由不协和和弦以及上升的附点音符组成的主旋律表达了刚硬的毅力。在视频中的0:38,更低音量的主要旋律的重复不仅传达了焦虑和毅力,还传达了痛苦的斗争。在乐曲的中间,通过更多的和弦和更强的节奏来演示三次主旋律(1:15-1:58)充分增强的情感。经过这三个加强的主旋律的推进,我们似乎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作为一首C小调乐曲,这首乐曲的结尾却使用了C大调的四音和弦和最强音fff, 如此有力的大调结尾似乎表达了肖邦的信心和胜利的决心。 I have read a book that says that Chopin dedicated his music and whole heart to his motherland without reservation. He once wrote: “Sometimes I can only groan, suffer, and pour out my despair at the piano!” I believe the highest state of the art is the infusion of emotion. The artworks of Chopin are like a living person, with blood, flesh, and soul. 肖邦毫无保留地将他的音乐和真挚的心献给了祖国。他曾经写道:“有时候我只能呻吟,受苦,并把我的绝望倾泻在钢琴上!” 我相信最先进的钢琴技术永远是情感的注入。肖邦的作品就像一个活着的人,有着鲜血,肉体和灵魂。
Waltz 小圆舞曲“小狗”,作品64之1 降D大调 圆舞曲"小狗" (作品64之1) 作品64号共有三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其中第一首(降D大调,即本曲)为肖邦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俗称为《小狗圆舞曲》。 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作成了这首乐曲。 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演奏本曲时,应使用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才能感觉出此曲的趣味来。 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
欢快活泼,利用小狗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欢快活泼。《小狗圆舞曲》:英语名称:Minute Waltz 。降D大调圆舞曲(“小狗”)(作品64之1)作品64号共有三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其中第一首(降D大调,即本曲)为肖邦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俗称为《小狗圆舞曲》。
分类: 娱乐休闲 >> 音乐 问题描述: 如题。求该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 解析: E大调练习曲《离别曲》,是一首用于练习旋律的乐曲。离别曲是萧邦在一八二七年所做的十二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起初,练习曲并没有被冠上离别之名,在一次古德曼演奏此曲时,萧邦突然激动的感念祖国而得离别曲之名。 创作背景众说不一,比较流行的是肖邦为恋人所作。 肖邦19岁时,爱上一位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同学葛拉柯芙丝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声乐天才的姑娘,肖邦因为生性羞怯,始终不敢向她倾吐爱意。当他决定远离祖国前往巴黎时,在葛拉柯芙斯卡的面前,弹奏了这首缠绵幽怨的钢琴曲,向这位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告别。曲中那段充满爱慕、悲戚而且非常美丽的主题,肖邦自己也曾说:“像这样优美的旋律,以前我从没有写作过,恐怕以后也不容易遇到。” 此曲用E大调2/4拍子的三段体(A-B-A) 作成。第一段共21小节,可分两段。 在切分音的低音上,高音部弹出复音旋律,以“弹性速度”( Rubato不受节拍约束,可以任意加快和减慢的奏法) 的分句法演奏。中段指示为“生气勃勃地”,连续着活力充沛的乐句。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反复。 这是肖邦的钢琴曲中,最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尤以第一段的主旋律最为优美,常编写成合唱曲,广被演唱。钢琴的演奏,第一段常被人误认为相当简单,其实适得其反,要把歌谣风细腻的音质表现出来,非优秀的钢琴家莫办,否则难以表达出其美境。而且中断的上与下行 *** ,也是出任想像的艰难。这首练习曲“别离曲”,真是优美的使人为之神迷。从技术上来看,也是最洗炼的作品。
1、《心愿》:
《心愿》发行于1996年 ,由四个好朋友一起演唱,声音特别轻快活泼,充斥着少年的美好。但仔细聆听的时候,也会察觉到这种美好的歌曲下所表现出来,对于即将分离的不舍与忧伤。
2、 《栀子花开》:
当初何炅出这首歌就是为了献给那些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的。这首歌旋律简单上口,歌词有着学生气的忧郁,清纯而美好,一反以前离别歌曲的伤感,以轻快明朗的风格演绎出来。轻快明朗的风格并没有削弱这首歌的离别情绪,反而更增添了许多伤感与无奈。
3、《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经典的作品流传百年,被很多人翻唱过,朴树曾说,“这样一首歌,哪怕一首,如果是我写得,我死了也甘愿”。当年弘一法师为了送别挚友许幻园而挥笔写下这首歌,至今都是送别歌曲中难以超越的佳作,被数代人歌唱。
4、《再见》:
去过KTV的人即使自己没有唱过这首歌,也应该听别人唱起过。“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张震岳的声音在耳边很熟悉,初听时没有那么多的离别情绪,但不知不觉总能发现有人已经湿了眼眶。
5、《祝你一路顺风》:
小虎队的歌声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首歌是1992年小虎队暂时解散时吴奇隆所作,为了送别即将要去当兵的陈志朋,吴奇隆在送兄弟上火车之后写了这首歌。歌词写得及其控制,将对好友的不舍和离别的伤感都隐藏在那“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却不肯说出口”的歌词中了。
肖邦圆舞曲第9号,降A大调,,作于1835年。又称<<离别圆舞曲>>《别离》 肖邦19岁时,爱上一位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同学葛拉柯芙丝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声乐天才的姑娘,肖邦因为生性羞怯,始终不敢向她倾吐爱意。当他决定远离祖国前往巴黎时,在葛拉柯芙斯卡的面前,弹奏了这首缠绵幽怨的钢琴曲,向这位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告别。曲中那段充满爱慕、悲戚而且非常美丽的主题,肖邦自己也曾说:“像这样优美的旋律,以前我从没有写作过,恐怕以后也不容易遇到。” 此曲用E大调2/4拍子的三段体(A-B-A) 作成。第一段共21小节,可分两段。 在切分音的低音上,高音部弹出复音旋律,以“弹性速度”( Rubato不受节拍约束,可以任意加快和减慢的奏法) 的分句法演奏。中段指示为“生气勃勃地”,连续着活力充沛的乐句。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反复。 这是肖邦的钢琴曲中,最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尤以第一段的主旋律最为优美,常编写成合唱曲,广被演唱。钢琴的演奏,第一段常被人误认为相当简单,其实适得其反,要把歌谣风细腻的音质表现出来,非优秀的钢琴家莫办,否则难以表达出其美境,第一段,肖邦也描写出家乡的美景。而且中断的上与下行和弦,也是出任想像的艰难。这首练习曲“别离曲”,真是优美的使人为之神迷。从技术上来看,也是最洗炼的作品。 也有传说,肖邦离开故乡波兰后,踏上去深究钢琴的路途(在俄国侵略波兰前)。又因路途遥远,所以肖邦在此期间写下《离别曲》,以缅怀故乡。而《离别曲》也不完全是在路途中完成。 这首曲子是一首用于练习旋律的乐曲,以《离别曲》而著名。据说有一次,肖邦听完他的一个学生弹奏的这首曲子,曾无限感慨地叹惜到:" 啊! 我的祖国! "可见乐曲的旋律中的确融入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曲流传很广,曾被后人改编为管弦乐曲和现代轻音乐(改名为"我的心中响起一支歌") 乐曲为不太慢的缓板,。第一段的旋律极为优美,恰似波兰民间乐器--风笛所演奏的田园牧歌。中段旋律更为活泼,情绪也更为高昂,由 B大调经过各种转调,最后回到E大调,反复第一段。
我有好多,但我不告诉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MLA)和示范格式师生园 2009-09-29 18:22 阅读245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要求一.结构要求第一、前置部分l 第一页:英语封面 包括外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系院校、时间等。具体请参阅英语封面例页。l 第二页:汉语封面 封面格式必须符合学校要求, 封面上的论文题目必须与文中的题目一致。具体请参阅汉语封面例页。l 第三页:英语内容提要页论文题目(英语):居中排列。提要正文(英语):约200词。摘要必须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反映出毕业论文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不能过于简略。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外文摘要应符合外语语法,无语言错误,语句通顺,文字表达自然流畅。 关键词(英语):3- 6个。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词条。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英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l 第四页:汉语内容摘要页论文题目:汉语,粗体3号字,居中排列。提要正文:汉语。关键词:汉语,3- 6个词语。中文摘要应与外文摘要一致,并且语句通顺,文字流畅中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小4号宋体。l 第五页: 论文提纲页(英语) 主题陈述:只能用1-2句子,表达本文核心观点(结论性)的判断陈述句。提纲正文:至少要有二级标题,标题级别要对应,标题数目要对应,提纲格式要正确。具体请参阅提纲例页。第二、正文部分 严格按照提纲用英语写作;英语字数控制在4500-6000范围之内;行文要用正式语言,每段开始句要缩进5个字符。论文标题打印用3号粗体, 正文打印用小4号(即12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严格遵守引文规范,严禁抄袭、剽窃。正文页码位于底端居中位置。具体请参阅教材及辅助材料MLA style。第三、后置部分参考文献:先英语参考文献,后汉语参考文献,均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总数应不少于10篇/本。如果某一条目不止一行,从第二行起,每行缩进5个字符或2个汉字。英文参考书目书写具体格式请参阅教材及辅助材料MLA style。汉语参考书目书写顺序为:作者,论文题目[代码],刊物,发表时间、期号、页码;或作者,专著名[代码],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具体请参阅例页。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正文中要标出每个附录的名称(如:Appendix 1…)。 二.论文打印与装订1、 论文的前置、正文、附录部分均需打印,打印纸均采用A4号纸张。2、 字体和字号:中文为宋体,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 体。 3、 封面:论文封面一律使用学校统一设计的封面。论文封面注明专业研究方 向、指导教师、学术职称、学位授予单位(详见例页)。4、 中英文论文摘要需一致并附关键词。5、 论文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边距:;下边距:;左边距;右边距:。行间距为倍距。(2)页码的书写要求毕业论文文本前置部分的封面、摘要、提纲不编入论文页码。页码从毕业论文正文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6、论文打印与装订毕业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用A4纸打印后从左侧装订。(一) 学院统一英语封面;(二) 学校统一汉语封面;(三) 英文摘要; (四) 汉文摘要;(五) 提纲(英语);(六) 毕业论文正文部分;(七) 参考文献;(八)附录等三. MLA基本格式示例(1)直接引语文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均在句末采用圆括号内标明作者姓和具体页码(两者之间空1字符)的形式,如: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36).如果作者的姓已在文中出现,则:It may be true, as Robertson maintains,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136).(2)间接引用Ancient writers attributed the invention of monochord to Pythagoras, who lived in the sixth century BC (Marcuse 197).(3)超过四行的引文整段引文左右各空10个字符的间距, 上下与正文各空一行, 一倍行距, 五号字体。(4)参考文献(Works Cited)的基本格式顺序:先英文,后中文(如有中文参考文献的话),按照作者姓的字母或拼音顺序排列,具体做法为:书目:(一) 一人撰写的著作:作家的姓在前,名在后Burstyn, Joan. Victorian Education and the Ideal of Womanhood. Totowa, NJ: Barnes and Noble, 1981. (二) 两人撰写的著作:其中第二位作家姓名不用颠倒Simonds, Wendy, and Barbara Katz Rothman. Centuries of Solace: Grief in Popular Litera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P, 1992.(三) 期刊文献:Gardner, Thomas. “An Interview with Jorie Graham.” Denver Quarterly (1992): 79-104. 四. 日程安排2008年1月10日成立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2月25日完成指导教师聘任及其指导学生名单的分配工作;3月3日指定具体指导教师;3月25日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工作,打印并交指导老师;4月10日完成学位论文修改订稿工作;4月12日完成论文打印、装订工作,并将论文1份(内含中英文摘要)及论文电子搞交指导老师;5 月1日前完成论文评阅、答辩工作。五. 附件(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 附件1Supervision Procedures for GraduationResearch Papers (毕业论文指导程序表)Undergraduate ____________ Supervisor__________Procedure Time Supervisor’s Signature Thesis Proposal Mar. 31— 2008First Draft Apr. 2007Second Draft , 2007Final Draft Apr. 10, 2007Thesis Evaluation & Defense Apr. 25, 2007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Fuyang Teachers College附件2 (英文封面例页)An Investigation into Learner Autonom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论文题目: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在三号字, Times New Roman 体状态下, 空3行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导师姓名(汉语拼音):均为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居中Author: Li SiSupervisor: Zhang San在三号字, Times New Roman 体状态下, 空3行A ThesisSubmitted as a Partial Fulfillment of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 in English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学院、学校、完成时间均为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Anhui ProvinceMay, 2008本页不标页码附件3 (汉语封面例页)下划线,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学位论文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英汉文化寒暄语比较研究在三号字, 宋体状态下, 空3行陈 功(学号01021)在三号字, 宋体状态下, 空3行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左右对齐 单 位 阜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专业名称 英语教育申请学级别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阜 阳 师 范 学 院2008年 月 附件4(英语内容摘要例页)题目居中,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The Image of the Room in Kate Chopin’s Works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居中 中间空一行Abstract中间空一行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Now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orerunner of feminist movements, in her writing Kate Chopin introduced her readers to strong-willed, individualistic, and rebellious heroines, and expressed the feminist view that women should be independent and free in soul and body. This thesis doe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repeatedly-used the image of the “room”. It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oom in the women’s lives in terms of role-fulfillment as a mother and wife, their psychic growth from repression, awakening to rebellion. It illustrates the profound revelation and criticism evoked by the image of the “room” itself in Chopin’s works. Chopin condemned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showed her sympathy with women by depic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room.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room of a view”, that is, Chopin’s feminist views that women should break the cage of the present life and go out into a free world. It puts forward that when we look at women writers collectively, we can see the recurrence of the images of the “room” and the “house”,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 life experiences as women. In the conclusion part, it proposes that other images, regarded as the “female s are worthy of study, for instance, the long beautiful hair of women. 中间空一行英语内容摘要200词左右,两端对齐, 倍行距Key words:room; female roles; female psyche; a room with view 加粗,小四号 小四号宋体, 中间以分号隔开标题居中,宋体,三号,粗体 附件5(汉语内容摘要例页)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两端对齐中间空一行 凯特肖邦作品中的房间意象居中,四号,粗体中间空一行 内容摘要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一位重要女性作家。其作品表达了新女性在身体、心灵和灵魂三方面的觉醒意识,表达了女性解放的主题,抨击了十九世纪夫权统治下的道德规范。本文以肖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房间”意象为研究对象,阐述“房间”意象的运用如何有助于刻画女性压抑心理,记录女性自我成长,和表达女性解放主题。本文拟用传记批评方法,结合肖邦进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说明肖邦重复使用“房间”意象的内在动因,分析“房间”在妇女被动完成女性角色(妻子与母亲)过程中所具有的空间位置意义。并运用精神分析法和女性批评方法分析“房间”所具有的心理学意义,即在“房间”里女性经历了从压抑,觉醒到反叛的成长。再分析作家如何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伫立“房间窗前”,眺望远方这一场景来表达女性其女性主义呼声。最后,笔者认为肖邦作品中其他多次出现的意象,如女性浓密乌黑的头发亦具有研究价值。关键词:房间;女性角色;女性心理;窗 左对齐,小四号宋体,粗体附件6 (提纲例页),Are Books Obsolete?: The Prospects 题目居中,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for Electronic Texts小四号字,加粗,下划线顶格, 左对齐, 倍距 Thesis StatementAlthough the recycling of plastic packag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diminish the plastic waste stream, the excessive use of plastic packaging is difficult to justify from an environmental as well as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小四号字,加粗,下划线OutlineI. 一级标题加粗 Introduction II. The New Electronic Medium III. Advantages of Electronic TextsA. 提纲各级标题均为小四号字 For Publishers 1. Publishing on Demand 从二级标题开始依次缩进, 每一级标题序号与上一级标题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对齐 2. On-line Publishing 3. Electronic TextsB. For Readers 1. Instantaneous Access2. Capacity to Read the Text in Different Ways3. Elimination of Storage Problems C. For Authors IV. Drawbacks to Electronic Publishing A. For Publishers B. For Readers C. For AuthorsIV. The Enduring Appeal of Books for ReadersV. Conclusion 本页不标页码附件7(参考文献例页)在三号字, Times New Roman 体状态下, 空1行居中,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Works Cited空5个字符Benjamin, Walter. “Blending Networks in Translation.” Hermeneus. 7 (2005): , Joan. Victorian Education and the Ideal of Womanhood. Totowa, NJ: Barnes and Nobel, , H.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Thomas. “An Interview with Jorie Graham.” Denver Quarterly (1992): 79-104. Marcuse, Sibyl. A Surve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Harper, , Adrian. “Singin’ in the Rain:A Hypertextual reading.” Postmodern Culture (1998). 25 June 2000<. >.丁家永. 现代教育心理学[M]. 广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龚春燕, 林允舒, 扬勇.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 广西: 漓江出版社, 2004.王敏. 风格与气韵——雪莱《西风颂》三家译文之比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4): 55-58.文献排列顺序先英文,后中文;按照作者姓的字母或拼音顺序排列, 小四号, 倍距
在19世纪的编年史中,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那孕育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他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中创造出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为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亚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 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自然,音乐几乎象是自己歌唱出来的。肖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这是值得注意的。他的夜曲----正象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样,是夜晚的歌曲----带有各种不同的忧郁色彩,这些曲子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页长,有几首只有两三行。他的练习曲是教学用的最好文献,在这些乐曲中,钢琴技术也变得具有了诗意。他的即兴曲奇异而有变化莫测,但它们却都圆满无缺。他的圆舞曲反映了沙龙里的鲜艳色彩和娇媚姿态,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心灵舞曲。他的玛祖卡舞曲取自波兰的农民舞曲,显现了他青年时代所见到的理想景色。在大型作品中,肖邦写了四首叙事曲。这些乐曲是有宏大结构的史诗,象是游吟诗人讲述的传奇。他写的波兰舞曲再现了一种庄严的情感,这是波兰贵族向国王欢呼时跳的列队舞蹈。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回荡着战斗中的铿锵声,颂扬了英雄的功绩。这位民族的诗人使同胞们记起祖先的光荣,加强了他们渴望自由的愿望。《摇篮曲》、《船歌》、《F小调幻想曲》的谐谑曲都显示出肖邦在他的艺术中在他的艺术中达到了顶峰。《B小调奏鸣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协奏曲》都完全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肖邦在20岁时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不象一些大师如贝多芬或是瓦格纳那样长期的思想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肖邦与同时代的舒曼和门德尔松一样,在风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诗人。这三个人去世都很早,他们都用青年时代自发的抒情性达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他们是浪漫主义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肖邦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凭借传统技巧和曲式写成的。肖邦没有象舒伯特那样忍受过贫困和轻慢,也没有想舒曼那样忍受过精神病的折磨。虽然他一生享有盛名,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过早地逝世。当他在39岁去世时,他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钢琴文献。肖邦的大量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技术性的练习曲两集,每集12首,分别于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无作品编号的三首。每首练习曲提出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常用单一的动机加以发展。它们在多方面概括了肖邦对钢琴技术的可能性的想法。但它们不仅仅是练习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雏形的抽象音诗。第二类包括用小型、亲切的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4首即兴曲、14首圆舞曲、10首波兰舞曲和55首玛祖卡舞曲。波兰的旋律和节奏对肖邦风格的影响在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是波兰的民族舞曲,用三拍子的斯拉夫节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写成。这种简单的舞曲结构常被扩展成幻想曲和音诗。肖邦最出自内心的乐曲是夜曲和圆舞曲。夜曲是伤感情绪的无言歌,它用分解和弦伴奏上方的抒情旋律写成。第三类包括用较大型的自由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和6首幻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揭示了肖邦使用大型曲式进行创作的能力。显而易见,他是把叙事曲这一名称用于器乐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叙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之六拍子写成。其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现成的奏鸣曲、回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结构去创造这一新的、史诗性的体裁。在这三大类作品之外,肖邦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其中的一首b小调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的流行习俗相左,肖邦没有一首乐曲被标上一个奇异的、浪漫色彩的标题。作为一位创造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的大师,他拒绝把音画用在他的作品之中。肖邦还有两首乐曲属于另一类型:f小调幻想曲和波兰舞曲幻想曲。这两首乐曲也是肖邦的不朽之作。肖邦几乎全凭个人的努力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演奏以精致细腻、美妙动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现力著称,但是缺乏力量。人们常批评他弹奏的声音在音乐会大厅中显得过于柔弱。他特别喜欢在友人之间演奏。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象李斯特那样对广大听众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这方面他很羡慕他的对手。肖邦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风格是个人的、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复,有时只用少量的装饰就给反复增添了兴味。肖邦的作品给人以来自即兴创作的错觉(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到的事),但事实上,肖邦是仔细而有意识地把它们创作出来的。虽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力量,但他从来都不是稀奇古怪的或炫耀自己的作曲家。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幅度很大:从伤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但他反对空洞的炫技性作品。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和表情。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 “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肖邦是个浪漫主义者,但不是一个革命者。他象舒伯特和舒曼一样,也尊重传统。即使在他的创造革新中,也从未有过与过去决裂的大胆想法。他没有李斯特的那种大胆的魄力。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醉、留连忘返,以至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可。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到的限度。他似乎不愿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幻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现实的尘世中来。在肖邦的艺术中,浪漫主义的风格丰富多彩,使得他的后继者们看来似乎一切都已为他们做下了准备。肖邦的模仿者们和追随者们充斥于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仍未绝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未能摆脱肖邦的魔力,尽管他们继承肖邦,而写出的都不过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同样是在肖邦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在李斯特、瓦格纳,并于一定范围内在勃拉姆斯等人的身上却产生了创造性的反应。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独创性是那样的强大,每个乐思、每一乐句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作曲家能象肖邦那样容易从其作品中辨认出作者的。这样的独创性是不可能模仿的。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复制出来的只是肖邦前奏曲的某些外貌,而不是其本质,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的最隐秘的心弦上引起共鸣。肖邦感情的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炽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他的音乐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它们的性格刻画从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的自白。肖邦的钢琴艺术风格显然是受到胡梅尔和费尔德的重大影响,但它却是完全新颖的,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李斯特的技巧是建立在肖邦的技巧之上的,不过肖邦一直紧紧依靠着纯粹的钢琴艺术,而李斯特则开拓立式钢琴的色彩和管弦乐的功能。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在他的音乐里,“世纪病”和“世界痛苦”无论如何强烈,却从来没有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因为这位艺术家一直对此保持警惕。肖邦之所以偏爱舞曲的形式,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鼓舞情绪的作用和青春的新鲜与生动,而且是因为它们还有着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社会的嘈杂混乱之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的这位寂寞的艺术家,靠着这些舞曲活跃了他那孤寂的创作想象。他的舞曲完全不象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以感情在乐曲中统驭着一切。这是些热情奔放的舞曲,不仅仅是生动活泼、形式优雅、姿态高贵而已。这是些属于浪漫派的舞曲,它们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顺从、温柔、忧郁、爱情、自豪、愤怒、直至受屈辱的爱国者的那种英勇慷慨之气。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刀;骑士般的玛祖卡舞曲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中。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而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最恳切的渴望。他虽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肖邦的浪漫主义虽然明显不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把它与舒曼和门德尔松摆在一起,因为在精神上他是他们的兄弟,并为他们所爱戴,所理解,而他和他的巴黎环境(除了李斯特和海涅是例外)的关系是从来不甚亲密的。肖邦比门德尔松更加忧郁而多情,也更加富于幻想、敏感和激昂。在创作手法上,他比舒曼更加稳健。肖邦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1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 、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2)。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 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