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教师如何写研究论文

教师如何写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教师如何写研究论文

一、小学数学论文怎么写(一)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首先要立论正确,论据严谨,符合教学规律。2.实用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因此,所引用的材料应该翔实可信,所介绍的方法应该切实可行,能够为同行所借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独创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论文的共性,即应该要么在理论上有创见,或者至少有新的认识,要么在方法上有创新,或者至少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对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4.可读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文章的共性,即要有章法,要有风采,要有吸引力。遣词造句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容易让人理解。(二)经验总结型教学论文的基本模式1.教学心得式 这是初学写作教学论文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它的特点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得失做出必要的分析概括,与同行们交流。2.问题探究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往往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然后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写成文章,供同行们参考。3.质疑讨论式 这类论文是作者对教材、教学刊物或参考资料中的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意见,以论文的形式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4.专题总结式 这类论文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或研究的成果,表现为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材料的积累收集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必要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流览,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应该指出,写好课后反思,做好作业记录、试卷分析,养成天天写教学日记,期期写教学总结的习惯,是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对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四)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1.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当确定。太大了,力不胜任,难以完成,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确定了选题以后,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论述角度选得恰当,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图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也不要应付差事,贪图便宜,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其次,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2.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3.安排好论文的结构在安排文章结构时,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4.写好提纲5.按照提纲撰写初稿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初学写论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摹仿。要多看一些有关的论文,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怎样选村,怎样布局,怎样开篇,怎样结尾。但是要注意,摹仿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从别人成熟的作品中揣摸、领悟出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剽窃别人研究的成果。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易懂;用短词不用长词;用规范词不用生造词;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长句;用单句不用或少用复句。修辞特点是:语义明确具体,不要含混抽象;叙述直接了当,不要拐弯抹角;文风朴实,不求华丽。五。修改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如果一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放几天,让脑子冷一冷再修改。在修改时,除了要改正内容上的错误以外,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错别字;(2)删去那些摸棱两可的、可有可无的、众所周知的、大而不当的、华而不实的话;(3)修改那些语义晦涩的、重复罗唆的、牵强武断的、字词生僻的地方。(4)力求使行文通顺流畅、明白自然。总之,一篇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简意赅,清新悦目。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自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磨练,而这正是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的一种高尚追求。

教师论文写作技巧及发表办法

教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撰写教育论文,既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展示,又是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是部分中青年教师对撰写教育论文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另外 由于期刊数目的影响和职称论文发表需求过大,造成了职称论文难发表,发表职称论文难得现实。在此,与大家谈谈撰写教育论文的方法和发表技巧。

一、教育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拟定 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是: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2.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但绝大多数报刊不作要求。

4.论文正文

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1)引论就是论文的开头话,或叫起始段。引论的内容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开头话不太好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亦如此。引论要写得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引人入胜,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引论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两百字。

(2)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科学性永远占主导地位。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求新、求异、求实是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以理论论据为主,论文的理论性就较强,可称为理论型论文,如果以事实论据为主,论文的经验性就较强,可称为经验性论文。篇幅较短的论文,其本论部分可以一气呵成,若篇幅较长,则可设大小标题。

(3)结论部分必须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者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字不宜过长,要特别精炼,要画龙点睛,而不可画蛇添足。

5.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这有三个作用:其一,说明有可靠的依据,增强自己所写论文的说服力;其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避免有剽窃之嫌。

上述五个部分中,通常可省去内容提要和参考文献,正文中的结论亦可略去不写。一般情况下,作为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

二、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育论文的题材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我们身在教学第一线,天天上课,天天与学生交往,只要做写作的有心人,题材多得很。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

第二步: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立意就是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第三步: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

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 论文提纲。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 语文 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 第四步: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

(1)即事论理。教育论文毕竟属于议论文文体,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也不可满足于教学现象的描述,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

(2)突出主题。写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初写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

(3)分清层次。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论文的基本要求。

(4)见解独特。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第五步: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育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

职称论文发表的技巧

目前,由于中国特有的考评体制,绝大多数教师、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大企业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职称评定。职称评定一般按照不同岗位,分为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等级别。而每进一个级别,就需要发表不同数量的学术论文。由于国内学术杂志有限,而需求众多,因此,论文发表难、发表论文难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等急需论文的 朋友。

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要求,论文可以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一般省级及其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和杂志发表论文即可满足要求。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地方要求,在诸如增刊、副刊、以书号代刊号的杂志、论文集等上面发表的论文,评职称时候,视为无效。要发表论文的教师培养们一定要睁大眼睛。

现在有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讲课艺术水平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可就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不能写,而不知道怎样写,该写些什么内容,其原因就在于想发表文章的教师不清楚一些常用的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下面是如何写教育教学论文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一、什么样的文章是教育教学论文?我们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研论文形式体现的。教研论文不像科学研究论文那么严格,它是一个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它大体包括以下六类:1、教学改革与实验的论文;2、教学理论介绍;3、教材分析;4、教案与教学实录;5、教学心得体会与经验介绍;6、习题分析。其中第1类属于报告;写第2类文章目前对我们教师来说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第5类文章;第6类则是比上述几类层次更低一些的文字材料;但以上6类只要写得有理有据,我们都统称为教研论文,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要明确。另外教学论文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随笔、杂谈、反思、案例、学术报告、科技论文等多种类型。有时一篇好的教案,一篇好的课堂实录,也是一篇教学论文。二、选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切入点对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记录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最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3、对学生心理生理研究方面。结合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进行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新教材的应用、教法学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特别是现在我们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阶段,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题。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7、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学生个性心理倾向性的研究。三、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要从立意上讲究高、深、新、 远。所谓的高是写教学论文的出发点要高。立意要高,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既全面系统,新奇新颖,又深有见地。理论的水准高,教学研究不能老是在同一个水准上徘徊,而要把认识事物的着眼点逐步提高。深并不是一定要高深莫测,而是指研究问题研究的深刻,只有分析透彻,深有见解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新,就是文章不能老生常谈,要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方式、新见解,思想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内容要针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敢于提出新的挑战,想别人之未想的,说别人之未说的,写别人是未写的。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新。要善于用其它科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来研究教学,要吸收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借鉴。所谓“远”,就是立论的影响远。课题要既切合客观实际,有实用价值,又符合发展的方向,这样写出的论文,就有源远流长之意。四、怎样选好题目选题就是确定题目,这是写作中首先碰到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题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你的作品的“命运”,所以,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1)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平时自己对某一问题留心思考,并认真研究,有所收获,取得了研究成果的,才有可能考虑写作,没有实践基础或虽有实践但无收获体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2)是否有新意,求异创新,善于猎取好题材。无论写什么文章,关键都在于有新意,如果深层次的创新一时做应该体现一的题目,一般不宜再用,如果受到别人所用题目的启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或在观点上有新的见解,而需要再用的话,用时可在题目上冠以“再谈”、“也谈”、“他说”、“别论”之类的字样。(3) 素材和论据是否充实。说理要透彻。(4) 选题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论文题目的长短,用字的多少并无一定的标推。但文字用得得当,可使整个题目富有诗意,文字用得不当,就会使整个题目黯然失色,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论文题目的文字,一定要仔细推敲,拟出引人入胜的好题目。五、教育教学论文的题目来源(1)来自学生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学生的提问,对这些问题的仔细研究就成了论文的题目来源。(2)来自教师我们在备课、讲课、评课、说课、反思、考试、辅导、评改作业的时候常常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精心整理,就可以作为教学论文写作材料。(3)来自学习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后写出论文,特别是我们经过网络学习、交流,学习新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从更高的高度、更新的角度观察问题提供了参照系,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可以打破旧的思维定势,为我们的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源泉,而且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六、如何拟定写作提纲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是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七、如何写作初稿提纲拟定以后,就要抓紧时间写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地写,最好是一次就完成,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定稿,先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改正字迹模糊的地方,过几天以后再全面修改定稿。现在我们都是使用电脑来写作教学论文,用电脑来写作教学论文,要比用传统方法更省时省力,修改润色起来也省力的多,投稿更方便。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结构修改,二是词句修改,三是审定图表和数字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四是重新写题目。八、教育教学论文的书写格式一篇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1.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说明该文研究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2.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3.引论这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不同体例的论文,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如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则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提出假说。但不论何种体例、类型的论文,其引论部分都应该符合两个要求:(1)交代清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2)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引论部分在论文中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常用的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一般说来,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都冠以标题。4.主论(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不同体例的论文,对主论部分的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运用文献资料为主进行研究的论文,一般都将主论部分分成若干部分,或加以标题,或标以“一”、“二”、“三”等,逐层展开论述。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等规范性要求较高的论文,则将主论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方法。即写清楚研究对象的情况。如调查或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取样方式、样本容量、控制条件、调查项目或实验因素、研究结果的检验方式、操作步骤等等。(2)研究结果与分析。(3)讨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如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5.结论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在调查报告中,这一部分应着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6.引文或参考文献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

一、要有写论文的动机动机很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时,经常用一句话来指导学生:心态>方法>苦干。心态在这句话中列居首位,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想做这件事,只有想了,才可能有行动;有了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写论文也如此,首先要想写,才可能去写;去写了,才可能写好。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内心也想拥有论文,但是又缺少写论文的动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不求骨干、不求当官,不求上进,只想混混,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写。2、缺少自信,认为自已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不是这块料,不会写,因此根本不去考虑这件事。3、不屑写,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写论文、搞教科研是花架子,对教科研有一种抵制心理。4、怕吃苦,不愿写,认为写论文很艰苦,费时费力,写了又不一定能发表,付出的艰辛与收获不成正比,因为不值得去写。5、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去写。因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劳累,不想再挤出业余时间去写。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想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写拥有自已写的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动手写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兴趣我这里为什么不说要有浓缩的兴趣,因为 平时老师的工作很劳累,要能再有浓厚的兴趣去写论文,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写论文又是如此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能引领你去积极主动地钻研,兴趣能使你写论文的动机不衰退,兴趣能使你对写论文不厌烦,能比较快乐地去做,而不感到累上加累。三、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论文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第一篇文章就能发表的可能性一般没有,这时候如果你不泄气,能继续写。我想你的第二篇肯定比第一篇好,因为你肯定会不自觉地总结第一篇失败的原因,那么我相信你的第二篇会比第一篇更出色,那么往后的文章也就会越写越好。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四、要注重积累。光有动机和兴趣还不行啊。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材料。没有“米”,再巧的人也难以表现出她的“巧”;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大师也无法施展才能。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也想写,就是不会写啊。原因就在于缺少积累,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积累是教师写好论文的基础,写论文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那么应当如何去积累呢?1、订阅教育书籍一个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研型教师,要想写一些论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丰富的阅读量,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记得刚毕业的我也曾试图写些文章,但总是无法下笔,觉得无话可说,脑中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每年订了很多教学方面的杂志,杂志拿到后,总要翻一翻,看一看有没有自已需要东西,看看别人围绕一个点,一个课题是如何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进行积累下次自已写作的素材。2、写读书笔记这一点我做得也不够,因为我看了好的材料后,往往只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在书把这段内容划出来,时间久了,可能就忘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头脑不抵烂笔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准备一本摘抄本,在阅读书籍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好段或感觉自已以后要用的材料可以摘录下来,或许今后这将成为自已的一个人生财富。3、常写教学后记、听课反思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课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在老师们眼中,上课是最平常的,但也是最珍贵的经验来源。(例举自已实际,发表和获奖了几篇的公开课案例和听课案例)因此,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平时常做有心人,费一点时间多积累,把自己充实了,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结出硕果。五、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有了前面的动机、兴趣、、恒心、积累,该写了,不过写论文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某一教育领域、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后撰写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章。教育论文的特点是研究教育普遍现象,探寻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一般问题并提出对策;教学论文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多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些带有浓厚经验性的论文。教学论文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的。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二是研究型的。它是教师对教育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已鲜明的观点。三是研究报告型。学科教学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学科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科专题性。六、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程序

教师如何写论文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记录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最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对学生心理生理研究方面。结合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进行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新教材的应用、教法学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特别是现在我们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阶段,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题。

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一、小学数学论文怎么写(一)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首先要立论正确,论据严谨,符合教学规律。2.实用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因此,所引用的材料应该翔实可信,所介绍的方法应该切实可行,能够为同行所借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独创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论文的共性,即应该要么在理论上有创见,或者至少有新的认识,要么在方法上有创新,或者至少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对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4.可读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文章的共性,即要有章法,要有风采,要有吸引力。遣词造句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容易让人理解。(二)经验总结型教学论文的基本模式1.教学心得式 这是初学写作教学论文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它的特点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得失做出必要的分析概括,与同行们交流。2.问题探究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往往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然后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写成文章,供同行们参考。3.质疑讨论式 这类论文是作者对教材、教学刊物或参考资料中的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意见,以论文的形式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4.专题总结式 这类论文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或研究的成果,表现为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材料的积累收集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必要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流览,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应该指出,写好课后反思,做好作业记录、试卷分析,养成天天写教学日记,期期写教学总结的习惯,是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对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四)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1.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当确定。太大了,力不胜任,难以完成,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确定了选题以后,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论述角度选得恰当,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图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也不要应付差事,贪图便宜,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其次,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2.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3.安排好论文的结构在安排文章结构时,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4.写好提纲5.按照提纲撰写初稿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初学写论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摹仿。要多看一些有关的论文,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怎样选村,怎样布局,怎样开篇,怎样结尾。但是要注意,摹仿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从别人成熟的作品中揣摸、领悟出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剽窃别人研究的成果。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易懂;用短词不用长词;用规范词不用生造词;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长句;用单句不用或少用复句。修辞特点是:语义明确具体,不要含混抽象;叙述直接了当,不要拐弯抹角;文风朴实,不求华丽。五。修改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如果一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放几天,让脑子冷一冷再修改。在修改时,除了要改正内容上的错误以外,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错别字;(2)删去那些摸棱两可的、可有可无的、众所周知的、大而不当的、华而不实的话;(3)修改那些语义晦涩的、重复罗唆的、牵强武断的、字词生僻的地方。(4)力求使行文通顺流畅、明白自然。总之,一篇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简意赅,清新悦目。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自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磨练,而这正是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的一种高尚追求。

一、要有写论文的动机动机很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时,经常用一句话来指导学生:心态>方法>苦干。心态在这句话中列居首位,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想做这件事,只有想了,才可能有行动;有了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写论文也如此,首先要想写,才可能去写;去写了,才可能写好。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内心也想拥有论文,但是又缺少写论文的动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不求骨干、不求当官,不求上进,只想混混,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写。2、缺少自信,认为自已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不是这块料,不会写,因此根本不去考虑这件事。3、不屑写,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写论文、搞教科研是花架子,对教科研有一种抵制心理。4、怕吃苦,不愿写,认为写论文很艰苦,费时费力,写了又不一定能发表,付出的艰辛与收获不成正比,因为不值得去写。5、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去写。因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劳累,不想再挤出业余时间去写。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想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写拥有自已写的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动手写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兴趣我这里为什么不说要有浓缩的兴趣,因为 平时老师的工作很劳累,要能再有浓厚的兴趣去写论文,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写论文又是如此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能引领你去积极主动地钻研,兴趣能使你写论文的动机不衰退,兴趣能使你对写论文不厌烦,能比较快乐地去做,而不感到累上加累。三、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论文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第一篇文章就能发表的可能性一般没有,这时候如果你不泄气,能继续写。我想你的第二篇肯定比第一篇好,因为你肯定会不自觉地总结第一篇失败的原因,那么我相信你的第二篇会比第一篇更出色,那么往后的文章也就会越写越好。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四、要注重积累。光有动机和兴趣还不行啊。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材料。没有“米”,再巧的人也难以表现出她的“巧”;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大师也无法施展才能。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也想写,就是不会写啊。原因就在于缺少积累,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积累是教师写好论文的基础,写论文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那么应当如何去积累呢?1、订阅教育书籍一个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研型教师,要想写一些论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丰富的阅读量,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记得刚毕业的我也曾试图写些文章,但总是无法下笔,觉得无话可说,脑中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每年订了很多教学方面的杂志,杂志拿到后,总要翻一翻,看一看有没有自已需要东西,看看别人围绕一个点,一个课题是如何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进行积累下次自已写作的素材。2、写读书笔记这一点我做得也不够,因为我看了好的材料后,往往只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在书把这段内容划出来,时间久了,可能就忘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头脑不抵烂笔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准备一本摘抄本,在阅读书籍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好段或感觉自已以后要用的材料可以摘录下来,或许今后这将成为自已的一个人生财富。3、常写教学后记、听课反思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课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在老师们眼中,上课是最平常的,但也是最珍贵的经验来源。(例举自已实际,发表和获奖了几篇的公开课案例和听课案例)因此,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平时常做有心人,费一点时间多积累,把自己充实了,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结出硕果。五、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有了前面的动机、兴趣、、恒心、积累,该写了,不过写论文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某一教育领域、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后撰写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章。教育论文的特点是研究教育普遍现象,探寻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一般问题并提出对策;教学论文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多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些带有浓厚经验性的论文。教学论文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的。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二是研究型的。它是教师对教育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已鲜明的观点。三是研究报告型。学科教学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学科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科专题性。六、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程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 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可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论文的重要性。广大教师来自教学第一线,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只要能鼓足勇气树立信心, 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读一些有关书刊, 收集一些必要的材料, 掌握一点写作的基础知识, 完全可以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来。当然,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论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必须要有严肃的写作态度、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材料积累和一定的写作经验。下面就几个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供网友参考。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1. 科学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 首先要立论正确, 论据严谨, 符合教学规律。2. 实用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 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因此, 所引用的材料应该翔实可信, 所介绍的方法应该切实可行, 能够为同行所借鉴,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 独创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论文的共性, 即应该要么在理论上有创见,或者至少有新的认识, 要么在方法上有创新, 或者至少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对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4. 可读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文章的共性, 即要有章法, 要有风采,要有吸引力。遣词造句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容易让人理解。二、经验总结型教学论文的基本模式1. 教学心得式 这是初学写作教学论文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 它的特点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 对教学得失做出必要的分析概括,与同行们交流。2. 问题探究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 往往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思考, 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然后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写成文章,供同行们参考。3. 质疑讨论式 这类论文是作者对教材、教学刊物或参考资料中的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意见, 以论文的形式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4. 专题总结式 这类论文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或研究的成果, 表现为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 材料的积累收集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必要准备, 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流览,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应该指出, 写好课后反思,做好作业记录、试卷分析, 养成天天写教学日记, 期期写教学总结的习惯, 是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对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四、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1. 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确定了选题以后, 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 论述角度选得恰当, 大题可以小作, 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 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 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好高鹜远, 贪大图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 也不要应付差事, 贪图便宜, 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 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 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同时, 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其次,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 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2. 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3. 安排好论文的结构在安排文章结构时, 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 就是说, 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4. 写好提纲5. 按照提纲撰写初稿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 一个轮廓, 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 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 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初学写论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摹仿。要多看一些有关的论文, 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 怎样选村, 怎样布局, 怎样开篇, 怎样结尾。但是要注意, 摹仿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从别人成熟的作品中揣摸、领悟出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而不是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 剽窃别人研究的成果。在写作时, 还要注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易懂;用短词不用长词;用规范词不用生造词;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长句;用单句不用或少用复句。修辞特点是:语义明确具体, 不要含混抽象;叙述直接了当, 不要拐弯抹角;文风朴实, 不求华丽。五. 修改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 力求完美。如果一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可以先放几天,让脑子冷一冷再修改。在修改时, 除了要改正内容上的错误以外, 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错别字;(2)删去那些摸棱两可的、可有可无的、众所周知的、大而不当的、华而不实的话;(3)修改那些语义晦涩的、重复罗唆的、牵强武断的、字词生僻的地方。(4)力求使行文通顺流畅、明白自然。总之, 一篇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应该言之有物, 言之有据, 言简意赅, 清新悦目。要达到这样的水平, 自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磨练, 而这正是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的一种高尚追求

教师论文如何写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记录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最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对学生心理生理研究方面。结合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进行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新教材的应用、教法学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特别是现在我们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阶段,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题。

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写作方法

循序渐进法

这是按自然顺序来写,即从前置部分写起,然后再写主体部分,最后写附录部分。这种方法符合人们的自然思维习惯,写起来容易把握,也条理分明。

化整为零法

对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论文,最好能将全文截开来写。一般是将全文分为意义相对独立、完整的几个部分,再给各个部分设置小标题,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按小标题的内容去写。各部分写完之后,再从总体上进行协调、增删。这样,每一部分篇幅相应减少,写作起来就较容易驾驭和掌握。只要每一部分都严格按提纲要求写,组合起来一般不会前后矛盾或离开主题。

交叉执笔法

有的作者同时有几个选题、思考几份提纲。在这种情况下,列出论文写作提纲后,则不必按照循序渐进法或化整为零法来写,而是根据作者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来写,思考成熟什么,就先写什么。一篇文章先写一点或一段,整篇论文再从这一点一段来叙述展开。

表达技巧

注意异同法

即对原来的论述有不同意见,把自己的论点和原论点加以比较,开展讨论,阐述自己的论点。这样既能丰富学术园地,也能形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补充优化法

即对已有观点发表自己独有的感受或介绍做法,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内容,丰富原有的论述。

深入探索法

即将别人的研究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把原来的论述加以发挥或推广,使论点得到发展。

教师如何写教学论文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记录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最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对学生心理生理研究方面。结合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进行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新教材的应用、教法学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特别是现在我们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阶段,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题。

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一、要有写论文的动机动机很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时,经常用一句话来指导学生:心态>方法>苦干。心态在这句话中列居首位,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想做这件事,只有想了,才可能有行动;有了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写论文也如此,首先要想写,才可能去写;去写了,才可能写好。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内心也想拥有论文,但是又缺少写论文的动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不求骨干、不求当官,不求上进,只想混混,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写。2、缺少自信,认为自已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不是这块料,不会写,因此根本不去考虑这件事。3、不屑写,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写论文、搞教科研是花架子,对教科研有一种抵制心理。4、怕吃苦,不愿写,认为写论文很艰苦,费时费力,写了又不一定能发表,付出的艰辛与收获不成正比,因为不值得去写。5、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去写。因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劳累,不想再挤出业余时间去写。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想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写拥有自已写的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动手写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兴趣我这里为什么不说要有浓缩的兴趣,因为 平时老师的工作很劳累,要能再有浓厚的兴趣去写论文,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写论文又是如此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能引领你去积极主动地钻研,兴趣能使你写论文的动机不衰退,兴趣能使你对写论文不厌烦,能比较快乐地去做,而不感到累上加累。三、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论文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第一篇文章就能发表的可能性一般没有,这时候如果你不泄气,能继续写。我想你的第二篇肯定比第一篇好,因为你肯定会不自觉地总结第一篇失败的原因,那么我相信你的第二篇会比第一篇更出色,那么往后的文章也就会越写越好。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四、要注重积累。光有动机和兴趣还不行啊。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材料。没有“米”,再巧的人也难以表现出她的“巧”;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大师也无法施展才能。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也想写,就是不会写啊。原因就在于缺少积累,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积累是教师写好论文的基础,写论文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那么应当如何去积累呢?1、订阅教育书籍一个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研型教师,要想写一些论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丰富的阅读量,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记得刚毕业的我也曾试图写些文章,但总是无法下笔,觉得无话可说,脑中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每年订了很多教学方面的杂志,杂志拿到后,总要翻一翻,看一看有没有自已需要东西,看看别人围绕一个点,一个课题是如何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进行积累下次自已写作的素材。2、写读书笔记这一点我做得也不够,因为我看了好的材料后,往往只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在书把这段内容划出来,时间久了,可能就忘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头脑不抵烂笔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准备一本摘抄本,在阅读书籍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好段或感觉自已以后要用的材料可以摘录下来,或许今后这将成为自已的一个人生财富。3、常写教学后记、听课反思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课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在老师们眼中,上课是最平常的,但也是最珍贵的经验来源。(例举自已实际,发表和获奖了几篇的公开课案例和听课案例)因此,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平时常做有心人,费一点时间多积累,把自己充实了,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结出硕果。五、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有了前面的动机、兴趣、、恒心、积累,该写了,不过写论文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某一教育领域、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后撰写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章。教育论文的特点是研究教育普遍现象,探寻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一般问题并提出对策;教学论文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多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些带有浓厚经验性的论文。教学论文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的。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二是研究型的。它是教师对教育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已鲜明的观点。三是研究报告型。学科教学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学科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科专题性。六、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程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 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可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论文的重要性。广大教师来自教学第一线,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只要能鼓足勇气树立信心, 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读一些有关书刊, 收集一些必要的材料, 掌握一点写作的基础知识, 完全可以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来。当然,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论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必须要有严肃的写作态度、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材料积累和一定的写作经验。下面就几个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供网友参考。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1. 科学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 首先要立论正确, 论据严谨, 符合教学规律。2. 实用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 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因此, 所引用的材料应该翔实可信, 所介绍的方法应该切实可行, 能够为同行所借鉴,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 独创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论文的共性, 即应该要么在理论上有创见,或者至少有新的认识, 要么在方法上有创新, 或者至少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对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4. 可读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文章的共性, 即要有章法, 要有风采,要有吸引力。遣词造句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容易让人理解。二、经验总结型教学论文的基本模式1. 教学心得式 这是初学写作教学论文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 它的特点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 对教学得失做出必要的分析概括,与同行们交流。2. 问题探究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 往往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思考, 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然后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写成文章,供同行们参考。3. 质疑讨论式 这类论文是作者对教材、教学刊物或参考资料中的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意见, 以论文的形式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4. 专题总结式 这类论文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或研究的成果, 表现为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 材料的积累收集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必要准备, 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流览,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应该指出, 写好课后反思,做好作业记录、试卷分析, 养成天天写教学日记, 期期写教学总结的习惯, 是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对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四、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1. 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确定了选题以后, 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 论述角度选得恰当, 大题可以小作, 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 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 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好高鹜远, 贪大图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 也不要应付差事, 贪图便宜, 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 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 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同时, 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其次,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 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2. 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3. 安排好论文的结构在安排文章结构时, 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 就是说, 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4. 写好提纲5. 按照提纲撰写初稿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 一个轮廓, 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 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 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初学写论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摹仿。要多看一些有关的论文, 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 怎样选村, 怎样布局, 怎样开篇, 怎样结尾。但是要注意, 摹仿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从别人成熟的作品中揣摸、领悟出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而不是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 剽窃别人研究的成果。在写作时, 还要注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易懂;用短词不用长词;用规范词不用生造词;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长句;用单句不用或少用复句。修辞特点是:语义明确具体, 不要含混抽象;叙述直接了当, 不要拐弯抹角;文风朴实, 不求华丽。五. 修改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 力求完美。如果一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可以先放几天,让脑子冷一冷再修改。在修改时, 除了要改正内容上的错误以外, 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错别字;(2)删去那些摸棱两可的、可有可无的、众所周知的、大而不当的、华而不实的话;(3)修改那些语义晦涩的、重复罗唆的、牵强武断的、字词生僻的地方。(4)力求使行文通顺流畅、明白自然。总之, 一篇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应该言之有物, 言之有据, 言简意赅, 清新悦目。要达到这样的水平, 自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磨练, 而这正是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的一种高尚追求

一个普通教师谈教学论文的写作高中部 胡建民一、教学论文写作的宏观策略必须符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为目标。1、目前许多教师的做法导致他不可能写出文章大量地布置作业、想方设法地挤时间辅导学生、频繁地背诵、默写、考试、大段地书写教案等等。这样做法使他不可能有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也谈不上能写出好文章。即使他的做法产生了成果,如学生成绩提高,也很难进行交流,因为这种方法违背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实例:(1)历史会考。(2)张家港中学。2、我的做法是:努力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只要能减轻一点负担,就能产出一篇文章,只要有成果,就能进行交流与发表。(1)高三辅导材料。(2)练习题的出题策略。(3)小区域地图的识别。(4)问答题的答题方法。(5)数字化地图。(6)数字化资料库的建设。 二、教学论文写作的微观策略(一)教学论文写作的内容教学中有许多疑难之处,存在于教材、教法、技术、学习等等诸多方面,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1、教材方面:各学课涉及到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有许多知识是难以理解或掌握的,而且有些知识在不断更新、变化、产生,如果你能把这些疑难知识点具体化或及时提供更新、变化、产生后的知识,应该对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例如藻类过度生长会导致水中缺氧问题,学生会问,藻类属于绿色植物,多了氧气会增加,怎么会减少呢?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藻类过度生长后,氧气确实是增加了,但增加后的氧气不会全部留在水中,因为水溶解氧气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后,多余的氧气就会进入大气。而这时藻类呼吸作用耗氧及分解作用耗氧却大增加,结果造成水中缺氧。诸如此类的需要具体化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是比较多的,使必要有人去化解。2、教法方面: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教法是不一样的。例如抽象的知识宜用直观教学法,程度好的学生宜用导学法、问题解决法等等。这都要求我们去探索、去解决。如果你有了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或一点教法方面的经验体会,写出来让大家共享,岂不是一件快事?3、技术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课的教学手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这都要求我们去掌握、去应用。如果你有一种快捷掌握某种多媒体技术的方法,或使用数字化技术的经验体会,就应该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共同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4、学习方面:学习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也关系到老师,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短语“水多温差小,水少温差大”,可帮助中、差学生快捷地用于指定区域温差大小的比较。阴天水汽多,故温差较小,晴天水汽少,故温差较大;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充足,故温差较小,内陆地区的降水一般较少,故温差较大;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故温差较小,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故温差较大。学习方面的研究空间非常大,有英雄尽管可以用武,当然可供写作的题材也非常多。(二)教学论文题材的确定一篇文章的作用,就是能给人有所启示,有所帮助,也即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教学论文题材确定的宗旨。教学论文写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1、所写题材必须是很多人不会的,如果人人都懂,不能作为写作题材 我的方法是,带着问题去请教别人,如果许多人都解决不了,就作为写作题材。如果大多数人都懂,定出来就没有什么意义。2、如果题材相同,必须有新意,有自己的特点如新的新课导入法、新的解题方法、顺序法改成倒序法、对某种论点进行反驳等等。(三)教学论文写作体会1、平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教材、学生学习、试卷、答题中,都会出现种种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后,要及时思考和记录,以便作为今后的写作题材。如有一次试卷插图较模糊,学生找不到字母,影响答题,使我产生了绘制、修改各种地图的念头,为以后此类题材(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了三篇文章)的写作打下了基础。2、确定题材后,要努力去解决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没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例如为了写作“地理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一文(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我对大量的问答题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3、不要认为题材太小而不去为之文章不论大小,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文章。如一个疑难问题的解释、一种快捷的解题方法、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一种生动的课堂语言等,都能够面为好文章的题材,写文章千万不能眼高手低。4、不必过分在意教学理论一线教师最在意的是问题的解决,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实践证明,没有理论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是大受欢迎的。本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几十篇文章没有一篇是带理论的,文章通篇是:课怎样上,题怎样答,图怎样绘,疑难怎样解等等。5、写文章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文章的题目要小,如“某某课的教法”,而不能太大,如“怎样上好课”;如“我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不能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因为大的题目一般是专家写的,小人物写小题目容易入手。对小题要深入挖掘,扩展,小支流能汇成大河流。6、要注意冷门中的热门、热门中的冷门如在多媒体刚兴起的时候要及时跟进,在多媒体泛滥的时候,要关注些传统的板书、板画、板图等。另类往往能吸引眼球。五、投稿注意事项1、设好提前量许多教学论文是有事效性的,文章发表比上课内容早一点,以便指导(关键是这样做刊物有市场)。投稿一般提前相关内容3个月。2、理清杂志的特点每种杂志各有特点,有的重理论、有的重实效,要使你的文章与杂志相匹配。有时你的文章较好,但未被录用,很可能是不合它的胃口。3、经常关注杂志发表的内容杂志的内容是全面的,讲究平衡,要写些较少涉及的内容。有时候你的文章很好,却没有发表,可能是同类文章较多且比你更好;有时候你的文章不怎么样,却发表了,可能是杂志所需要的且同类文章没有。4、尽量使用电子稿电子稿清晰、使用方便,好多编辑喜欢它(投编辑所好是文章发表的因素之一)。5、插图要清晰 文中插图要尽可能清晰,因为修改插图费时费力,一般编辑不大愿意去为之(除非是一篇难得的好文),故有可能成为废稿。

浅谈教师如何做研究论文

“教学和教研是教师的两翼,无论失去哪一翼,都飞不高,甚至要跌下来。教学和教研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教师有责任使他们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钱梦龙、陈钟梁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老师把教研和教学相割裂,这显然是错误的。相反,教师做一些研究是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但对很多中学教师来说,做研究似乎还是个高不可攀、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笔者以为,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贵在一个“做”字: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做”——对自己的“做”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在于“做”——在自己“做”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做”——通过研究让自己“做”得更好。因此,中学教师做研究,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本文试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从做细、做实、做新、做深四个角度,对中学教师如何做研究谈一些想法,以期对广大教师朋友的专业成长有所助益。一、做细所谓做细,即指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要走出“贪大求全”的误区,善于从细节入手,树立关注细节、小题大做的严谨态度;提升跳出细节、小中见大的研究智慧;培养积累细节、积少成多的良好习惯。1、关注细节关注细节,不仅需要我们中学教师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细节的慧眼,具备一种化大为小的能力,能从日常工作中敏锐地捕捉到细节,更需要我们中学教师有一种对细节进行“小题大做”的严谨态度。例如,做一名好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但如果我们以此为题开展研究,就会很难进行。若我们对这个问题作如下处理: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如何上好课→如何上好某一堂课→如何设计某一个环节。从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到如何上好课,再到如何上好某一堂具体的课,最后细化到如何设计该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如新课如何导入、问题如何设计、情景如何创设、材料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如何组织,等等。我们会发现,随着研究问题的细节化,不但我们可思考和分析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而且更使我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笔者曾写过《以变求新,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发表于《政治课教学》2003年第7期)和《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等文章,其实都只是对“材料如何处理”这一细节的小题大做罢了。因此,笔者以为,中学教师做研究,首先在于做细,只要我们关注细节,把工作做细,把研究做细,细到深处天地宽。2、跳出细节我们关注细节,并不是简单地记录细节,更不能纠缠于细节。关注细节要求我们跳出细节看细节,要能够挖掘出细节所蕴含的指导意义或教育教学价值来。一次,我校一位政治教师去听课,专门关注了多媒体课件上字体的大小、学生在课堂上笑了几次等问题。也许有些老师会觉得奇怪,这也值得关注吗?其实,字大不大、学生笑了几次等细节问题,背后蕴含的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道德追求问题:课件是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看不清,这样的课堂能说是道德的吗?政治课相对是比较枯燥的,如果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笑一笑,而是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枯燥乏味中学习,这样的课堂能说是道德的吗?如果我们跳出细节,就不难发现,其实字大不大、学生笑了几次等小细节背后都蕴藏着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的大问题。笔者写过不少解题研究方面的文章,发现解题研究的关键就在于跳出细节。笔者以为,教师讲解题目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题目答案,二是理解题思路,三是析命题特点,四是探教学启示。如果教师能跳出“解题”这一细节,把题目讲解到第三、四个层次,那么把他所讲的内容用文字组织起来,无疑就是一个颇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了。我们中学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最不缺细节,只要提升跳出细节的研究意识、修炼小中见大的研究智慧,相信教研之花定会绽放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面前。3、积累细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累细节对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是非常基础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忽视细节的积累。我们平时所积累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研究某个问题的“引子”,也有可能成为我们撰写某篇文章的重要素材。笔者把教学教育中的一个个细节理解为一颗一颗的珍珠,珍珠多了,我们就能把它们串联成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笔者平时所取得的研究心得或成果,某种程度看都要归功于这种细节的积累。以发表于《求学》杂志2008年第2期的《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一文为例:笔者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非常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到一个模块,中到一个单元,小到一个知识点,都可构建起自成一体的知识系统。其实,构建一个或大或小的知识体系,对整个高考复习来说,是名副其实的细节。但内容不同、大小相异的知识体系积累多了,笔者经过比较、分析、抽象,就概括出了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几种基本模式,《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一文也就形成了。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一定要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和多记的习惯,不断积累细节,积少成多。二、做实所谓做实,即指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要走出“为研而研”的误区,善于虚功实做,立足实践,使自己的研究更具底气;结合实际,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灵气;讲求实效,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生气。1、立足实践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做,即对自己的做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是做,即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换言之,我们的研究一定要立足实践。具体而言,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即要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自觉的分析和思考;二是反思实践中的得失,即要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追问并出自己的回答。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有很多堪称经典的素材,但课本上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和运用,这是很多政治教师经常碰到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改头换面,注重呈现形式的新颖性”、“角色转换,力求人材关系的亲近性”、“借题发挥,强调思维过程的开放性”、“时空错位,讲究使用时机的灵活性”、“优化组合,挖掘材料之间的联系性”等课本材料的处理方法,写成了《以变求新,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一文。我们如果能这样立足实践,对实践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给自己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才会让自己的研究更具底气。2、结合实际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还要考虑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主要需考虑两方面的实际。一是教师的自身实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会有自己的劣势与弱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也会有做得相对不足的地方。如果我们从自己的长处与成功处入手进行研究,往往更容易出成绩。例如,笔者对网站建设非常感兴趣,做教研组网站白马湖在线已经有五、六年的经历,因此对教研组网站建设作了系统的研究,申报并完成了绍兴市教科规划课题“教研组网站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撰写了《教研组网站建设三“味”谈》(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和《对当前教研组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3期)两篇文章,就是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而开展的研究;再如笔者每年都能在研究高考、指导高考复习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究其原因,与笔者长年任教高三,在指导高考复习方面做得还算成功不无关系。二是教师所处的环境实际。笔者曾写过《校园人文资源入课来》(发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5年第2期)一文,其实就是笔者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研究的产物,因为笔者所任教的春晖中学,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特别是办学早期,有经亨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杨贤江、范寿康、朱光潜、王任叔等一批大师执教春晖园,为今日春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我们教师如果能这样结合实际开展研究,瞄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做文章,在自己的成功之处下功夫,无疑我们的研究将会更容易出成绩,我们的研究将更具个性与灵性。3、讲求实效我们中学教师不能为了研究而做研究,我们的研究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讲求实效。为此,我们的研究要始终围绕两个靶点:一是研究教师的教,重点是教法的改进;二是研究学生的学,重点是学法的指导。笔者曾做过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模型的建构”的教改项目研究,把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学习中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引入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来,通过教师的“教”的改进实现了学生学法的改进和学能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目研究也获得了绍兴市普通中小学优秀学科教改项目评比二等奖,作为研究成果的自学能力培养系列文章《练习的策略》、《看书的学问》和《建模的思想》分别发表于《求学》杂志2008年第11期、2009年第1期和2009年第2、3期,在读者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其实,对我们中学教师来说,只有围绕“教”与“学”这两大核心开展的并能服务于教与学的研究,才是真正有实效的研究。也只有真正有实效的研究,才是有出路的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研究,才是我们中学教师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又必须做的研究。三、做新所谓做新,即指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要走出“人云亦云”的误区,善于在“新”字上做文章,敢于研究新问题,敏于寻找新角度,善于提出新观点,而不只是盲目地“赶潮流”或“随大流”。1、研究新问题中学教师做研究要敢于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新碰到或出现的、还没有人或很少有人研究的新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当然,我们研究的新问题可以是宏观的。如我们春晖中学自2005年开始开创性地在中学阶段全面推行学科建设,那么学校教学教研的基本单位的教研组在学科建设中应如何定位、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笔者作为政治教研组长,敏感地认识到这就是一个有待遇研究的新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课题“中学教研组学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被立项为2010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我们研究的新问题也可以是中观的。如相对于上课而言,教师如何听课是一个较少有老师进行系统研究的中观的问题,其实关于听课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听什么?这牵涉到听课目标的确定与内容的选择;怎么听?这牵涉到听课技术的支持与现场的观察、记录;听课之后干什么?这又牵涉到课后的讨论、反思与实践改进问题;等等。当然,研究新问题也可以是微观的,微观到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某个知识点的探索,等等。如笔者曾写过《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第11—12期)一文,研究的就是一个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试题如何设计这个教学的微观环节问题。我们中学教师要敢于研究这种新问题,因为新,因为还没人或很少有人进行研究,所以我们投入精力进行研究显得更有价值,也更易出成绩。2、寻找新角度研究新问题,但并不是只研究新问题。毕竟,我们中学教师日常面临、需要解决的更多还是一些具有共性的、已有很多老师做了研究或正在研究的问题。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更需要我们中学教师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寻找新的研究角度。例如,寓言典故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被政治老师研究了很透的问题。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寓言典故除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外,还蕴含着很多的经济思想,是高中经济常识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素材,于是便从寓言典故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写成了《哲学典故中的经济学启示》一文,最后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12期上。再如,高考试卷的评价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且参与者众多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如想从全国上下众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中脱颖而出、高人一筹,就必须找到一个良好的角度。笔者曾写过《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四个不协调》(发表在《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第8期)和《新课程理念下文综命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8期)两文,就是找到了两个很好的研究角度:第一篇文章的成功,在于找到了批评这个角度,因为03年的文综卷是一份广受好评的试卷,但再好的试卷,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第二篇文章的成功,则在于笔者找到了新课程理念这一独特角度。我们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善于寻找新的研究角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老的问题,往往能发现一些别人所发现不了的问题,看到一片别人所看不到的研究的新天地。3、提出新观点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不了新问题,寻找不到新角度,那么,提出新观点也不失为我们做“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以笔者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上的《教研组网站建设三“味”谈》一文为例:随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中学教研组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对于教研组网站究竟应是什么样的、教研组网站与其他网站的区别究竟有哪些这一问题尚没有人进行完整的研究与论述。为此,笔者作了初步尝试,“提出了注重质量,突出‘教’味”、“服务教师,强调‘研’味”、“打造特色,追求‘组’味”的观点,强调教研组网站必须突出“教”味、强调“研”味、追求“组”味,还教研组网站真正的“教”、“研”、“组”三味。这个研究就属于提出新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对于教研组网站研究的空白。当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新观点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填补空白型”,即就某个尚未有明确结论与观点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形成相对明确的观点,以填补空白;二是“补充说明型”,即某个问题虽已有一定的结论,但你觉得尚不够完整、仍有话要说,便可对此进行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三是“纠正批驳型”,即某个问题虽形成了结论,或有人提出了观点,但你觉得这个结论或观点不对,便可以此为“靶子”进行批驳,并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教研组网站建设三“味”谈》一文就属于第一种情形。四、做深所谓做深,即指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要走出“浅尝辄止”的误区,善于在“深”字上求突破,树立“进一步,海阔天空”的研究理念,做到工作问题化,关注持续化,研究主题化。1、工作问题化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中学教师做研究,首先要能对自己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但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做研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应练就一种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即要能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问题化,如下图所示。以一堂课为例,教师一堂课下来,从宏观来讲,无非是两种感觉,一是上得好,一是上得不好。但就研究而言,需要我们对此作进一步思考:这堂课上得好(不好),好(不好)在哪里、表现在哪些方面?好(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既然这些原因造成了这堂课的成功(失败),那么对自己有何启示也即自己今后该怎么办?以笔者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第9期上的《课堂讨论见功夫》一文为例:一次,我校一位老师上公开课,整堂课下来听课老师都觉得课上得很好很有味道。但笔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在思考:这堂课到底好在哪里?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学生讨论活动组织得相当成功。这个讨论为什么会这么成功呢?经过全面分析,笔者认识到这个讨论成功主要在于讨论情景的创设、讨论信息的捕捉、讨论结果的运用。那么这次成功的讨论对我们组织课堂讨论有何借鉴意义呢?笔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讨论情景的创设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讨论信息的捕捉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讨论结果的运用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归宿的观点,撰写了《课堂讨论见功夫》一文。从这篇文章的来历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工作问题化对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的重要性。2、关注持续化由于个人兴趣爱好、工作经历、自身素质、工作环境等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人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有必要对自己的关注点作一梳理与分析,选定一个或几个自己较感兴趣或平常有较多思考的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持续地关注,收集并积累与之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不断地思考、分析与研究。笔者曾写过教研论文写作的系列文章:《浅谈教研论文选题应遵循的三条原则》(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第4期)、《漫谈政治教研论文选题的基本途径》(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6期)和《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其实笔者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写这些文章的想法,因为当时笔者在我们上虞市暑期教师继续教育时作过一个相关的讲座,但讲与写毕竟是两回事,讲容易成文却很难。但当时虽没写成这些文章,我对如何写教研论文这个问题的关注却一直没有中断,思考也日益成熟,到08年的时候,这些文章终于一篇一篇的完成了。所以笔者相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对某一个问题的关注,只要持续到一定的阶段,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3、研究主题化研究需要积累,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为此,笔者建议我们中学教师做研究一定要确定一至三个最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在一定的时期内重点围绕确定的主题,不断将自己的研究推向深入。笔者回顾自己的教研经历,发现自己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主题,一是课堂教学研究,二是考试研究,三是学法指导研究。其中解题研究是考试研究和学法指导研究的交叉点。笔者在此以自己发表过的解题研究方面的文章为例对研究主题化的重要性作些简单说明。为便于分析,笔者把解题研究文章分成三类。第一类:《意义类高考题解题切口剖析》、《例谈原因类主观题解答的基本策略》、《对策类主观题解题的基本策略》、《如何认识类问题解读》;第二类:《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类型大盘点》;第三类:《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略谈》、《政治主观题解题中的转换艺术》、《政治主观题解题常见思维障碍剖析》。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笔者所列的第一类文章与第二类文章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第三类文章与第一、第二类文章从某个角度看就是一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我们很难说,第二类文章没有以第一类文章为基础;我们也很难说,第一、第二类文章对第三类文章的撰写没有助益。因此,笔者以为,中学教师做研究一定要强调主题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我们研究过程上的延续性,克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式的研究,避免陷入经常性的“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的尴尬和“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无奈;另一方面也能使我们的研究围绕主题,以横向拓展、纵向深化的方式不断推进,突显研究内容上的承接性和启发性,从而使前面的研究更好地成为我们后续研究的条件和基础,或让我们能从以前的研究中生发出新的研究灵感,做到研究内容上的前后承接,不断深化。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教学论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青年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一、要有写论文的动机动机很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时,经常用一句话来指导学生:心态>方法>苦干。心态在这句话中列居首位,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想做这件事,只有想了,才可能有行动;有了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写论文也如此,首先要想写,才可能去写;去写了,才可能写好。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内心也想拥有论文,但是又缺少写论文的动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不求骨干、不求当官,不求上进,只想混混,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写。2、缺少自信,认为自已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不是这块料,不会写,因此根本不去考虑这件事。3、不屑写,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写论文、搞教科研是花架子,对教科研有一种抵制心理。4、怕吃苦,不愿写,认为写论文很艰苦,费时费力,写了又不一定能发表,付出的艰辛与收获不成正比,因为不值得去写。5、不愿牺牲业余时间去写。因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劳累,不想再挤出业余时间去写。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想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写拥有自已写的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动手写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兴趣我这里为什么不说要有浓缩的兴趣,因为 平时老师的工作很劳累,要能再有浓厚的兴趣去写论文,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写论文又是如此的必需,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能引领你去积极主动地钻研,兴趣能使你写论文的动机不衰退,兴趣能使你对写论文不厌烦,能比较快乐地去做,而不感到累上加累。三、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论文要有恒心,不怕失败。写第一篇文章就能发表的可能性一般没有,这时候如果你不泄气,能继续写。我想你的第二篇肯定比第一篇好,因为你肯定会不自觉地总结第一篇失败的原因,那么我相信你的第二篇会比第一篇更出色,那么往后的文章也就会越写越好。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四、要注重积累。光有动机和兴趣还不行啊。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材料。没有“米”,再巧的人也难以表现出她的“巧”;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大师也无法施展才能。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也想写,就是不会写啊。原因就在于缺少积累,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积累是教师写好论文的基础,写论文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那么应当如何去积累呢?1、订阅教育书籍一个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研型教师,要想写一些论文,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丰富的阅读量,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记得刚毕业的我也曾试图写些文章,但总是无法下笔,觉得无话可说,脑中什么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每年订了很多教学方面的杂志,杂志拿到后,总要翻一翻,看一看有没有自已需要东西,看看别人围绕一个点,一个课题是如何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进行积累下次自已写作的素材。2、写读书笔记这一点我做得也不够,因为我看了好的材料后,往往只记在脑子里,或者直接在书把这段内容划出来,时间久了,可能就忘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头脑不抵烂笔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准备一本摘抄本,在阅读书籍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好段或感觉自已以后要用的材料可以摘录下来,或许今后这将成为自已的一个人生财富。3、常写教学后记、听课反思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是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课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在老师们眼中,上课是最平常的,但也是最珍贵的经验来源。(例举自已实际,发表和获奖了几篇的公开课案例和听课案例)因此,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平时常做有心人,费一点时间多积累,把自己充实了,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结出硕果。五、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有了前面的动机、兴趣、、恒心、积累,该写了,不过写论文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某一教育领域、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后撰写的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章。教育论文的特点是研究教育普遍现象,探寻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一般问题并提出对策;教学论文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多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些带有浓厚经验性的论文。教学论文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的。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二是研究型的。它是教师对教育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已鲜明的观点。三是研究报告型。学科教学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学科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科专题性。六、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程序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10。本书是最为通俗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用书,书中附有大量案例,作者结合案例一一细致地讲解教师常用的科研方法。 导论: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人民教育(一)求新求异(二)贪大求全(三)跟风追潮(四)课题至上(五)论文情结(六)穿凿附会第一章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人民教育(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第二章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 人民教育(一)教师从事研究的四种取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总结、教学反思(二)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特征:目标(解决问题)、形式(行动研究)、手段(持续反思)第三章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人民教育(一)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发现问题第四章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人民教育(一)计划(二)行动(三)观察(四)反思第五章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订 人民教育(一)转换:用新问题代替原问题(二)细化:具体化、操作化(三)分化:分解为子课题(四)调整:改变步骤与方法(五)后发:先有研究后有方案第六章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一 人民教育(一)备忘录(二)描述性记录(三)解释性记录第七章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二 人民教育(一)教育叙事的特点:讲故事,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二)教育叙事的类型:依序叙事(白描)、夹叙夹议、突出学生(细节)(三)教育叙事撰写中的注意事项第八章教育案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三 人民教育(一)案例的运用范围(二)案例的含义(三)案例的撰写(四)案例的作用附录:一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开发与撰写过程第九章教育反思: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四 人民教育(一)教育反思的类型:专题与整体反思、即时与延时反思、课前与课中及课后反思(二)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项附录:《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及其点评 人民教育 2004/22第十章教学课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五 人民教育(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案例: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 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二)教学课例的形式:1、总体思路+情境描述+专题反思2、设计说明+教学情境+总体反思3、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三)教学课例的注意事项后记 1 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郑金洲河南教育 2005/04 2 教学课例——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五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5/Z1 3 全球化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路向郑金洲教师之友 2005/02 4 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四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5/01 5 校本研究的类型郑金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5/Z2 6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研究郑金洲江苏教育 2005/03 7 期待聚焦实践的教育理论研究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4/01 8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解读《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22 9 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二——教育叙事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18 10 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三——教育案例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20 11 教师如何做研究——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10 12 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育日志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12 13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07 14 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订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08 15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郑金洲教育研究 2004/01 16 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化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02 17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01 18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Z1 19 “案例”ABC 郑金洲教育文汇 2004/01 20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2 21 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郑金洲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22 “案例”ABC 郑金洲上海教育 2002/15 23 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7 24 世纪之初中国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向郑金洲;林存华教育研究 2002/07 25 课堂教学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程胜;郑金洲教育科学研究 2002/06 26 听课的技能与技巧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2/02 27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校本培训俞海燕,郑金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2/03 28 认识“校本”郑金洲;林存华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5 29 WTO与中国教育郑金洲;周海涛;胡东芳;黄忠敬;耿涓涓;高晓清教育发展研究 2001/01 31 认识“案例”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1/02 32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郑金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3 33 审视创新教育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2000/01 34 想说界定不容易 发人深省百年史 凸显个性是趋势审视教育观念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2000/04 35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郑金洲中国教育学刊 2000/01 36 “创新”四题郑金洲当代教育科学 2000/Z2 37 走向“校本”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6 38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3 39 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9/10 40 教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讨综述郑金洲课程.教材.教法 1999/01 41 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4 42 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及教育现代化的研究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1998/09 43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综述郑金洲教育研究 1998/08 44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瞿葆奎,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8/04 45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一) 瞿葆奎,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8/03 46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教育观念更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引发的教育观念变革寻迹瞿葆奎,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3 47 若干教育隐喻探源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7/09 48 略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05 49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比较教育研究 1997/05 50 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7/01 51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03 52 “素质教育”质疑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7/02 53 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6/03 54 华东师大关于一流教育的研讨熊川武,郑金洲,范国睿,袁振国中小学管理 1996/02 55 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郑金洲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96/01 56 教育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刍议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5/02 57 “元教育学”考辨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3 58 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 H·A·吉鲁,谭晓玉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1 59 教育经济功能研究十七年郑金洲教育与经济 1995/0360 “办学特色”之文化阐释郑金洲中国教育学刊 1995/05 导论: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原文: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化 郑金洲人民教育 2004/02)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施,所改变的不只是学校的外在面貌,不只是教学内容或教学媒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生存方式。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就此来说,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当今教师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已经是教师新的职业存在的基本表现形态。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对于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实现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变,已无太大的异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付诸实践。但是,对于怎样的教师才属于研究型的教师?教师从事的研究有哪些独特之处?却有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表现。 在我看来,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应该说就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一定意义上,这个教师也已从单一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系统化的反思相对的是零散和片断的反思,摒弃的是模式化、机械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反复展现同样的教学模式,固然称不上是一个研究者,但即使偶有反思、偶有“佳作”,也不能视之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型教师了。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意味着将反思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意味着将反思作为汇总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基本手段,意味着反思已经成为其基本的生活状态或方式。 反观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教育科研活动,不难发现,存在着许多与上述研究定位不一致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一味求新求异。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当中,选择了研究课题以后,如果发现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历年的课题名录常常成为教师选择课题的重要参照,并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说明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结果是,课题研究中新名词、新概念迭出,这些新名词、新概念虽然引人注目,呈现出“眼球教育科研”的状态,但并不见得真正提供新的意义,对教育实践有新的解释和指向。实际上,教师所面临的许多课题是共性的,由于学校的情境不同、传统各异、办学思想有所区别等,他学校的研究常常并不能解决你学校的问题。对同样课题做深入的研究,有时是必要的。 (二)贪大求全。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动辄就呈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选择这样的课题以后,即使从事研究,各方面问题的探讨也多为浅尝辄止,有欠深入。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题小做”,而多为“小题大做”;教师的智慧电并非“一鹤冲天”,而多为“积小智成大智”。对局部的关键性问题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辐射、互动、连带作用,有时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三)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教师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创新教育甫一出现,不少教师马上以创新为题申报这样或那样的课题,好像课题名称上没有创新,就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样。多元智能教学刚一引入,有的教师马上将其作为教育科研的参照体系,进行多元智能教学的验证或推广研究。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地说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还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应对自身独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和规定。 (四)课题至上。“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一般被作为“校兴科研”的重要标志。当然,科研以课题的形式来表现,可以使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集中相当多的人力与物力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能够使研究有明确的方向,课题研究的成果也会较为突出地体现出来。但是,课题并不是科研的代名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科研,随机的、偶发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一系列具体、特殊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反思,虽然并不在预定的课题范围内,但同样是重要的有深刻价值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西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但从相关的资料看,在他们那里,中小学教师占主流地位的研究并非课题式的研究,而是对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 (五)论文情结。一谈到教育科研,就以为是撰写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似乎没有论文发表,就不能称之为研究。没有认识到论文只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正如同专业研究者自身的研究主要需要借助于论文这种文体表达出来一样,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有自身独特的问题表达样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结果的体现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教师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论文话语方式的抽象、叙述结构的刻板、论点论据的严整,是教师所不熟悉的,同时也并不见得是教师表达自身研究成果所必需的。 (六)穿凿附会。一些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向专业研究者看齐,想方设法地引用大量的理论文献,先介绍国外学者怎么认识,后分析国内学者有哪些观点,最后再谈谈自己的见解。似乎只有和精深的理论携手,才能彰显出研究的力度和分量。殊不知,中小学教育科研其独特的魅力并不在于验证某种既定的理论,其鲜活的生命力并不在于诠释这样或那样的专家的论断,它在教育科研之林中,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恰恰是刘教育现场的把握和判断,恰恰是对教育事件所做出的意义分析。这样的研究也恰恰是专业研究者难为或不能为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研究不应也不能向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看齐。因为这种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自己的研究,是从自身内部发展起来改变教育教学独特情景的研究。如果它仍追求专业研究者那样严格的发现、一般的结论的研究理想的话,不仅解决不了实际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将失去独立存在的空间;不仅得不到同行或教育理论界的尊重,而月有可能逐渐蜕化为束缚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枷锁。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教师既要将持续不断的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还要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研究不再是对教师职业的补充,其本身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方式,它体现了教师作为人、作为实践者所拥有的本性。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与学生共同构成了他自己的生活世界;在这种生活方式中,逐渐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自己观念和行动的主人。这样的话,他就不能仅重复别人的经验,而应该通过理性创造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这种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他才会感到真正的内心的平安。也许正是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的研究才体现出了其本原意义。第一章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科研兴校”、“校兴科研”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但是对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检览,不难发现,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换句话说,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之所以倡导中小学从事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一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应该说,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不良倾向。 既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那么科研的指向就应该自始至终围绕在学校发展上,至少要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在研究中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研究想去解决学校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其原由在于所确定的问题并不见得是学校自身的问题,或是学校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障碍。问题可能来自于专家,来自于理论论著,来自于其他学校。其实,在学校实践中,没有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就不会有教师研究的冲动;而没有研究的冲动,也常常难以产生持续性的研究行动。今天,中小学有必要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中小学教育科研行为的最终依据,从根本上杜绝没有问题针对性的学校科研,跨越学校教育科研与学校问题解决之间的鸿沟。案例1-1XX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苏南

  • 索引序列
  • 教师如何写研究论文
  • 教师如何写论文
  • 教师论文如何写
  • 教师如何写教学论文
  • 浅谈教师如何做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